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开阔理论视野深化宗教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开阔理论视野深化宗教研究

  ——第三期“宗教研究论坛”成功举办

  5月13日上午,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第3期“宗教研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陈彪编审应邀就“宗教研究的心理学视角:历史、理论与方法”发表演讲,宗教研究中心全体人员和国家宗教局有关司室部分工作人员及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宗教杂志社的部分同志参与了学习研讨活动。

  紧扣和谐主题:精心确定人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构建和谐社会,而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政治、社会关系,特别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如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胡锦涛同志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保持和促进这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和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事关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政治和社会领域中的宗教关系,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宗教研究者和宗教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所谓宗教关系,是指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宗教内部关系、宗教与宗教的关系、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方面的这些关系,保持和促进这些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格局复杂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样,一些人从宗教中寻求心理慰藉,宗教在部分群众生活中的影响有所增强。”宗教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影响增强的现实,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宗教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我们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必须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全面认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深刻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心理根源,全面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全面认识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的复杂状况,全面认识宗教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

  设立和举办宗教研究论坛,是宗教研究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帮助同志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前两次论坛对宗教社会学和宗教人类学前沿理论的学习研讨,对大家全面认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深刻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发挥了重要作用。论坛筹备组经过认真讨论后认为,第三次论坛应该进一步对宗教社会科学研究的另一重要分支学科宗教心理学进行学习研讨,以帮助大家全面认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心理根源、深刻认识相当一部分人到宗教中寻求心理慰藉的社会现象,从而深刻认识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复杂性。经多方了解和联系,论坛筹备组最终确定长期从事宗教心理学研究的陈彪博士为第三次宗教研究论坛的演讲人选。

  学科视角独特 理论内函丰富

  据陈彪博士介绍,宗教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宗教研究的结果,这与把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宗教研究的宗教社会学和宗教人类学相类似。心理学和宗教学都是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于19世纪下半叶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社会科学。独立后的心理学很重视对宗教的研究,宗教的各种现象和传统,不管是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也不管是直接地还是作为背景,一直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独立出来的宗教学也有一个基本立场,就是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宗教。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最终促成了宗教心理学的诞生。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宗教现象,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工具是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宗教信仰者的宗教心理。宗教心理学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研究宗教,提供了与宗教社会学和宗教人类学不同的对宗教的另一种“科学的”理解,成为宗教学领域里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宗教心理学诞生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1880年到1930年为上升期,从1930年至1960年代为衰落期,1960年代以后为复苏期。有三个学科共同推动着宗教心理学的发展:一是19世纪兴起于欧洲的比较宗教学,二是为研究精神疾病而探讨潜意识的深层心理学,三是用有形的量度和实验方法研究知觉的生理心理学。这三个领域的知识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很开放,它们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宗教心理学研究的两大取向:一是把强调心理中的无意识层面及其对人格稳定的影响应用于对宗教的研究,二是把脱胎于物理科学的实验方法应用到对宗教心理的探索。一百多年来,宗教心理学以独特的视角对人们科学地认识宗教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推动了宗教学的发展。从着重探讨人们宗教信仰的深层动机到逐渐注重宗教信仰的行为表达、从最初把宗教视为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到把逐渐把宗教视为健康人格的核心要素、从当初把宗教信仰看作个人的意识经验到逐渐把宗教信仰看作一种治疗哲学,宗教心理学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学术研究的深化趋势,而且反映了西方社会和宗教观的历史变迁。

  据陈彪介绍,1880年至1930年的上升期在宗教心理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这一时期不仅奠定了整个学科的基础,而且出现了一大批最有创见的思想家。这一时期还形成了英美、德语和法语三大传统,它们以不同的视点对宗教进行探讨,在思想和方法上都对宗教心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英美传统中,宗教心理学的发展主要由心理学家来推动。最早的著作是英国人艾纽特的《心理学和宗教:或,心理学运用在与宗教、自然神学和启示有关的问题的研究中》(1855),随后出现的是美国人沃德的《宗教是如何产生的:一种心理学的研究》(1888)和艾瓦内特的《宗教信仰的心理学因素》(1902)。第一个更带批评性和严格科学特点的研究是英国人高尔顿对请愿式祈祷及其效果的研究,其结论是祈祷虽能获得主观的收获,却与可以识别的客观的好处没有关系。真正公开宣称对宗教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是美国的霍尔和克拉克学派,他们以青少年皈依问题为研究主题,具有明显的科学实证倾向。对宗教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最著名作品是詹姆士的《宗教经验之种种》(1902)。普拉特的《宗教意识》(1920)公开宣称对更广范围的宗教表达进行纯描述性研究,代表了英美传统的最高成就。

  在德语传统中,宗教心理学的发展主要是由哲学家和神学家来推动的。最先作出贡献的是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冯特,他认为宗教是高级心理过程的客体化,只能通过民族心理学来理解,他于1900-1920年间推出的十卷本巨著《民族心理学》影响很大。冯特的学生库普、库普的学生吉尔金森主张用实验的反省法研究宗教的心理学本质。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宗教心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把宗教看成神经症和幻想并与性本能联系起来,颇受心理分析师和神学家青睐。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把宗教视为一种基本的心理功能,认为重复发生的经验形成集体无意识的结构性要素,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以各种象征表达自己,个人通过宗教与原型发生联系并走向成熟。德国宗教心理学的大部分学者主张更严格的描述性研究,他们采用定性的描述、分析和分类法,认为宗教心理学作为严格的经验科学不需要判断意义、得出结论。奥托的《神圣的观念》(1917)和海勒的《祈祷》(1918)被视为宗教心理学中经验描述性研究的典范。

  法语传统的宗教心理学有两大先驱,一是强调内在经验的哲学家德伯伦,他以准确敏感的自我观察为宗教心理学开辟了道路;一是力求对宗教教条作历史和心理学理解的新教神学家萨巴蒂埃,他认为基要主义和唯理论忽视了宗教的心理根源因而不利于宗教的生存。法语传统对宗教心理学的贡献主要在精神病理学方面。夏尔科认为,狂暴的着迷是一种特殊的歇斯底里症,信仰治疗可根据自我暗示和群众心理的传染来理解。雅内以其对病人玛德琳的个案研究著称,此人充满了宗教幻想和神秘经验并出现肢体障碍,其不断变化的神秘意识潜藏着强迫性神经症的紊乱。里波认为,在情感的各种形式中宗教的形式特别依赖于生理条件,宗教迷狂状态多半是身体自发的结果,极度专注是意志消亡的信号,神秘主义是精神病理学的一种形式。穆瑞瑟认为,两种基本要素决定了宗教情感的致病倾向:个体因素被孤立和放大会出现神秘主义者,社会因素被放大会出现盲信者。弗卢努瓦对日内瓦的巫师进行了详细研究,他提出的排除超越者原则和生物学解释原则为真正的宗教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三大传统为宗教心理学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英美传统基本是经验实证的传统,突出表现在克拉克学派对宗教的心理生物学研究及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实验室研究中采用实验、问卷、访谈等方法,这是由研究者多是心理学家决定的;德语传统的主流是描述性研究,重视内省的经验和现象学解释及历史分析法,这与研究者的神学背景有关;法语传统是一种病理学的传统,他们把治疗经验和解释传统结合起来,利用个人资料、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具体来说,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实验、问卷、访谈、临床个案。自然观察、投射技术、个人资料,现象学解释、经验反省、历史的人类学方法等。方法的采用取决于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和他们对宗教的不同认识。概括来说,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不外乎两种类型: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詹姆士和弗洛伊德是典型代表;从方法上看,有两大倾向:重客观实证和重主体反思。

  宗教心理学史上有很多理论大家,他们以独特的研究和理论为宗教心理学作出了贡献。如詹姆士,普拉特从意识经验与宗教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宗教经验:弗洛伊德、弗洛姆和埃里克森从心理分析出发研究了宗教发展的无意识动力及信仰发展的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荣格和弗兰克尔从心理健康和治疗的角度研究了宗教的作用和意义;马斯洛、梅、奥尔波特则研究了人的完满实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这些人大部分不是学院派心理学家,但他们通过学术研究或医疗实践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构成了宗教心理学发展的主线。

  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突出特点是为宗教信仰作学术辩护。詹姆士表示,人皆有“相信的意志”,他要“为信仰作辩护”,因为宗教遇到了科学实证主义的挑战,他强调宗教信仰的个人性,认为宗教经验也是一种寻找和掌握真理的方式,他对神秘宗教经验的收集和分类及充满智慧的分析成为描述性研究的典范。普拉特对宗教持一种少有的同情态度,他认为个人情感和意识的边缘是宗教经验的主要来源。与詹姆士偏爱神秘经验不同,普拉特更强调普通经验的价值,他认为日常生活中简单朴素的宗教经验更有意义。

  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心理性学阶段、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焦虑和防卫、压抑和投射、性驱力和俄狄浦斯情结等独创性概念建立起一个心理分析模型,并以此对信仰背后人格结构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宗教是一种心理投射,其幻想的动机源于儿童早期性本能被压抑的历史。弗洛姆注重从社会取向分析宗教,他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宗教是对人的成长有利的普遍需要。埃里克森认为,人在婴儿期获得的“基本信任感”和“希望”等品质是以后发展的基础,这些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宗教的支持,宗教还将个人取得的信任或不信任感普遍化,人在老年阶段取得的“智慧”也是由宗教或哲学传统提供的,人的基本信任感在晚年发展到最成熟的形式,那就是信仰。

  分析心理学的开创者荣格和意义治疗学的创立者弗兰克尔认为,宗教不仅对因信仰原因患病的精神病或神经病有治疗作用,对正常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也有积极意义。荣格认为,宗教是一种有治疗作用并且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益的心理功能,他认为上帝是集体潜意识的最深层表达,宗教是一种具有最高价值和压倒性强度的奇特态度,其能动意义足以让人献身崇拜,他主张对非理性和神秘世界保持谦卑和敬畏,认为个人和社会都可借助宗教来应对挑战。弗兰克尔认为,宗教是人们在生存中选择的一种追求超越的倾向,能提供一种有治疗作用的意义,他特别强调意义对个人生存的重要性和宗教作为意义根基的特殊地位,他说意义治疗学能够医治人的灵魂,而宗教或神学能拯救人的灵魂。

  奥尔波特是宗教心理学从低谷走向中兴的代表。以他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宗教信仰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的信仰是否成熟直接影响其人格发展和完善,个体人格成熟的标志就是成熟的宗教情结。他全面分析了宗教需求在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上的根源,从发展的角度剖析了信仰发展的不同阶段。他特别调查了青年人的宗教信仰状况,以此论证成熟宗教情操与不成熟宗教情操的区别。他对宗教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怀疑、信仰的确定、信仰与偏见、信仰与良心、信仰与健康等都做了系统的心理学分析,并从价值论上论证了怀疑和信仰的本质。他还提出内在宗教倾向与外在宗教倾向相区别的宗教类型学,使成熟宗教情操成为可测量的操作性概念,并与同事一起制作了一份“宗教倾向量表”。奥尔波特的宗教研究及其学说为学院派心理学提供了一种解释宗教的独特范式,是20世纪中叶至今宗教心理学领域最系统的理论。

  据陈彪介绍,宗教心理学近年在我国获得了较大发展,发表的论文逐渐增多,出版的著作也有几部,但整体水平与西方相比还相当落后,目前可见的成果主要是对西方著作的译介,总的来说宗教心理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不如宗教社会学和宗教人类学。近来已有学者意识到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有的学校试开了宗教心理学课,有的学者召收了宗教心理学研究生,有的学者申报了宗教心理学国家课题,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还在2007年9月、2008年3月和2009年3月召开了三次宗教心理学会议。我国从事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主要来自宗教学领域,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学者很难见到。

  研讨气氛活跃 理论探索深化

  陈彪博士的精彩演讲,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学习研讨热情。大家认为,陈彪博士从定义、历史、传统、方法、理论、现状等六个方面对宗教心理学的全面介绍,内涵丰富、视角独特,对我们全面认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心理根源、深刻认识宗教对部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很有帮助。在论坛现场及随后进行的研讨中,大家主要形成了如下一些重要的思考和认识:

  第一,宗教心理学是一门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属性的社会科学,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可信度和普适性。与社会学和人类学纯属社会科学不同,心理学更多地属于自然科学。因此,与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宗教社会学和宗教人类学相比,宗教心理学特别是其中的科学实证主义研究具有较多的科学性和普适性,更值得我们研究和汲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如宗教以幻想方式反映现实的本质、宗教具有心理安慰、精神麻醉和维护统治的作用等,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宗教心理学的有益成果,不断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

  第二,宗教心理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必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特别是其中的人本主义传统。比如对宗教信仰中的神秘主义和高峰体验,有的理论把它视为一种神经症或精神疾病,而有的理论则把它说成一种超级智慧或特异功能。对于普通的宗教信仰,有的理论把它视为一种致病因素,而有的理论则把它作为一种健康因素甚至治疗手段。对此,我们切不可照搬和盲从,而应结合具体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进行唯物辩证的科学分析。对宗教神秘主义,我们要善于用心理学知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进行科学分析。对一般的宗教信仰,我们不应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而应给予足够的宽容和尊重并加以规范和引导。

  第三,宗教心理学对宗教的心理根源和心理意义的研究,对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很有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过去更倾向于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角度理解群众的宗教信仰,而对心理学的宗教理解和视角重视不够。通过这次论坛的学习研讨活动,大家对宗教研究的心理学视角,特别是其独特的历史、传统、理论和方法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深入下去,努力掌握宗教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和最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下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综合创新,不断丰富和深化关于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深刻心理根源和心理意义的论述,加强和改善党对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更好地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服务。

  来源:《宗教与世界》2009年5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