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千佛洞锁定千佛寺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千佛洞锁定千佛寺

  东边,不过500米,是声名显赫有着中国最早、北中国最大大石佛的大伾山;西边,不过500米,隔着烟蔼,透过村墟,流淌着《诗经》里反复吟咏着的曾经漕运繁忙直达天津的卫河。

  脚下,便是浚县盛景之一的浮丘山了。浮丘浮丘,浮着的山丘,据考证,五亿年前,这山还沉浸在水里,但时光这看似无形的东西,假以时日,竟把它推出地面一百多米,而今,苍苍茫茫不着边际的陆地成了浮载它的海。

  站在山上,不免今夕何夕,但2005年的岁末,当这一年度的最后一场雪悄然降临的时候,让我今夕何夕的不是五亿年前的山,而是山上的寺——千佛寺。

  展开在我面前的,是一座一进三的寺院,一个完完整整、古朴端庄的寺院,一个不无规整而又见主人精心、细心的寺院。

  在我记忆里的,一年前这里还是破旧,是荒凉,是懒得梳理的残妆。

  在我心里,因为凋敝,自然依稀。

  但一年不到,这里变了大样。

  不由得,我再次把目光投向这里的“主人”班朝忠,投向这个浚县文物旅游局的掌舵人。残雪、冷风、混沌的天宇下,这个看来显得儒雅文气的县局局长,其实眼里存着天下,放眼天下的天下。

  四年前,他接任局长,两年时间,把个上趟山能把人埋在土里半截的大山整治成四A景区,而后,他又把自己的办事处开到北京,把北京当成自己的门槛,再后来,他又在县级文物旅游局成立了史志办,挖掘浚县地域文化,这在全国是第一次。

  现在,他又把眼光投向了浮丘山,“大伾山已经走上了正轨,我们现在要开发浮丘山了,千佛寺的重新修建只是这计划的第一步,争取用两年时间,把浮丘山推向四A景区。”班朝忠说。“浚县很穷,很多人谈到浚县会这样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浚县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以农业为主,经济欠发达,这是事实;但浚县也很富,富的是文化,大伾山、浮丘山,这里的每一处石罅,每一个旮旯都装满了文化资源,作为浚县人,没有理由不保存好、发扬好祖先留下的文化。”

  千佛洞里的佛文化

  2005年12月31日,虽然刚刚下过雪,虽然处处透着寒意,但上午九点不到,通往浮丘山的路上,已经拥满了人,他们都是附近的百姓,是听说千佛寺重修后前来的,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佛寺的文物和文化价值,但在他们的心里,有一个朴实的愿望——看看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到底什么样。

  出县城西南,登上浮丘山顶,修复一新的佛寺内更是煮沸了一样,人声喧腾。

  “坐落于浮丘山的千佛寺,始建于唐代,坐北朝南,一进三院,规模宏大宽敞,因有千佛洞石窟而得名。”班朝忠说。

  重修的千佛寺,按清代规模修建,山门面阔三间,门额砌清代道光年间石匾,上刻“千佛寺”,过山门即为头院,迎面为天王殿,穿过天王殿即千佛寺二院,西侧为菩萨殿,带前廊,面阔三间,东侧有岩石突兀,人称“山上山”。千佛寺石窟就在这里了。

  石窟开凿在凸起的青灰色石灰岩山崖上,四壁峭直,高4.5米,顶平坦,上有部分石栏杆遗存。北壁有石级可登临崖顶。崖南有清代石牌坊一座。在西壁南部及西壁开二窟,西壁中下部崖面又雕有大小龛像。

  两窟比较,南窟较大,在山崖西壁南部。窟前有清代卷棚顶抱厦一间,窟门上方刻清代书法家程涝书写“佛国”二字,门楣刻元至元六年(1269年)巴思巴文题记。四通石柱分立两旁,上镌:

  凿破混沌别幻出 七宝山庄严妙相

  烧残劫尽常留存 千佛洞自在法身

  真是一个“佛国”,不大的小洞内,竟然刻了千把个佛像,佛像或坐或立,或慈眉善目,或面目狰狞,怒目圆睁;或袅袅婷婷,飘飘欲仙,或丰满圆润,憨态可掬。

  只可惜,穿越千年的佛像,不像佛学本身,能够超越时空,超然世外,求得自保,在时光的穿行中,这些佛像被历史碰撞得遍体鳞伤。

  佛亦一人生。

  看来,离开了人世的息壤,离开了人间的悉心呵护,佛像也难以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

  千佛洞洞窟为穹隆顶,地面椭圆形,窟内造像正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左壁一佛二弟子一菩萨,左前壁一菩萨,右壁一佛二弟子一菩萨,右前壁一菩萨。遗憾的是,除左前壁一菩萨外,其余头部已全部被毁。在四壁主像群的周围密布了大小龛像九百九十四尊,这些佛像从地面直凿到壁与顶的交接处,所以称为千佛洞,寺以洞名,这便有了千佛寺。

  仔细看来,洞壁上涂有金粉,造像均施彩绘,但大多已脱落,依稀能看到红、绿、蓝、黑等色。自右前壁开始,左前壁终,环壁一周,共有七方题记,其中的一座佛龛正中“唐永淳二年”题记,仔细辨别能看清,上书:大唐永淳二年岁次癸未二月乙卯朔廿六日庚辰僧王宝明敬造当来弥勒佛一□上为天皇天后师僧父母内外眷属大地法界一切众生并得度灾离难共法菩提俱登佛道。

  在另一尊佛龛下方,有正书,共7行:“大唐永隆元年岁次庚辰十二月寅朔十五日景辰阐法寺僧大满季五十二上为大一天皇天后敬造观世音像一区普为法界众生见存眷属七代先亡有识舍灵俱出盖缠咸登正觉”。

  第六十八龛右下方,则正书:永隆二年六月廿八日王思远为亡弟思慎降年不□早从化往敬造阿弥陀□一区愿过往生天见存受福劳息有归 心真谛。

  佛像有三尊。都是结跏趺坐(佛教徒的一种坐法,盘腿而坐,脚背放在股上)。两种体形,一种是颈部有项线,胸部丰满。坐姿为“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露右足或不露足(正壁与左壁主尊);一种是颈、胸与第一种相同,乳部突出,坐姿也与第一种相同,但露双足。右肘及手均残,从残迹看,手势似上举,左手抚膝作降魔印。

  佛所着大衣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衣自背后披覆双肩,左领自胸前双线上旋至肩,胸与左壁间作U形纹。大衣内有僧祗支,衣带引自胸前打结下垂。下部衣襟紧裹双腿,衣纹分两边向上横旋,透体感很强。另一种通肩大衣,领口开于颈下,颈部全露出。自右肩引出一长带绕至左肩后,衣纹在胸腹前作重重垂环。

  三尊佛像的基座均为束腰莲座,佛的身光与项光结合并用。正壁、左壁佛像身光皆莲瓣形,内有圆形项光,边缘饰黑彩,项光内双层单尖莲瓣饰红彩。身光上端雕飞天三身,下端两侧升起带茎莲花和七莲台,每台上刻一坐佛。右壁主尊身光大莲瓣形,内浅浮雕52尊菩萨。菩萨头部均残,原貌不详,有披肩长发可见。斜挂络腋,或盘曲蹲坐,或单膝半跪,或作左右舒相及手托面腮思维等姿态。菩萨所坐莲台,以莲梗相连,布局生动。“这个壁主尊的身光在明代已残毁!”班朝忠局长说。

  仔细查看,隐约看得见佛座上有明嘉靖廿年补塑开光题记一则,现在还能够看到补修时留在各个菩萨颈、头部的方孔或圆孔。

  刻在佛像旁边作为佛家弟子的弟子雕像都为立式,光脚站在束腰圆莲台上。主尊两侧的弟子体形各不相同,左侧者较瘦,袒胸,锁骨突出,胸骨嶙峋,身微前倾,为老年“声闻”;右侧者丰满适中,为青年弟子。

  他们有的手执串珠,珠呈环状垂于腹前;有的双手合掌置胸前;有的上下叠掌,掌心托一物;有的前后叠掌置腹前。

  洞内菩萨也都是立式,光脚立于束腰圆莲台上。左前壁菩萨保存得还较好,高发髻,面方圆,微含笑,弯眉,小口。菩萨身躯高而有曲线,姿态优雅端庄。颈有项线,胸部刻出乳线,体肌丰腴,身向左右欹斜。双腿分立,露出足的前半部。可惜的是肘、手多有残断,但姿势仍可辨别,或一臂外扬手执莲花与宝珠;或一臂贴身斜举胸前,另一手下放体侧提净瓶或握起帔巾。

  菩萨着短上衣,有无褶、多褶两种,袒右肩,领端在左胸上部,上束一带挂于左肩,衣斜向身右侧,胸腰横束一带。帔巾自双肩落下长绕于身,在腹、膝间横过两道又回绕于臂,穿肘外扬。下部长裙与短裙套用。长裙束腰,裙腰翻卷如扭绳,正中反出一带系佩环垂至膝下,环下饰花结。裙覆至足面,裙摆较宽。

  菩萨高发髻束以小花冠,有两例自发髻顶部向上斜引升一支带梗莲台,台上刻一坐佛(正壁右、右壁左)。项圈二至三层,上层为分口形,中层圆形,下层桃形。臂腕有钏,臂钏饰小花朵。璎珞长挂于身,交叉于腹前圆饼饰后又分挂两身侧,粗璎珞仅一例(右前壁),形若麦穗。圆饼饰有花瓣与兽面两种,以花瓣式为多。两肩有圆形饰物,将项圈与璎珞连接在一起。

  北窟菩萨与第一窟(南窟)相比有了明显变化。是一个典型的时尚美女形象,虽然头部有残缺,但可以看出菩萨身躯婀娜,乳部突出,腹部曲优美,肌肤丰满圆润。双腿并立,露着脚。帔巾自肩部垂下绕臂肘至体两侧。袒露上身,裙腰宽大,结法有两种:长裙覆至足面,裙纹贴腿作出水式,裙摆紧窄,透体感很强。

  所有这一些,都反映着那个时代的一种社会风尚。

  千佛洞把佛寺锁定在唐代

  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社会主体,总有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

  与现在相比,浚县以往其实是追求时尚的,也有追求时尚的资本。其时,还没有改道的浩浩荡荡的黄河自大伾山东奔流而过,文人雅士,官僚士绅常常来到这里,或吟诗作赋,或听琴饮酒,好一派浪漫情怀。而浮丘山之西,卫河水直达天津,让浚县这个码头更是热闹繁华。

  所以,有唐一代佛事的昌盛,浚县当然不会落伍。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研究员陈平女士在经过详细的考证后认为,浚县千佛洞石窟的唐代造像经历了四个明显的变化阶段。根据造像题记,结合窟龛形制、造型特点等,可划分为三期。

  第一期是唐高宗前期。千佛洞石窟的开创年代无题记与文献记载。石窟平面与龙门一期潜溪寺相同,以三佛为主体的三壁三铺乃沿袭北魏以来三壁三龛式,基本组合五尊式也是北朝旧式。佛的两种大衣,右直领式与龙门惠简洞主尊(675年毕功)所着相同。菩萨身形端丽,衣饰、莲台与惠简洞菩萨大致相同。“山上山”南窟龛像的年代有题记表明最早为680年,大像早于龛像无疑,它的雕造应当代表680年以前的风格。

  第二期是高宗后期至武则天前期。北窟大像与南窟龛像(千佛龛除外)都属于这个时期。第二窟平面与龙门二期的八作司洞类同,以佛像为中心,周壁列像的做法也与前者一致。较之第一窟大像,菩萨的变化最明显,帔巾披式、裙腰扎结等出现了新的样式,短上衣及两肩圆形饰物消失。这些风格与龙门极南洞菩萨接近。这一期的龛像内容丰富多样,组合变化比较自由,其中以单身和单龛单身佛像最多,单身和单龛单身菩萨次之,同时在方龛中出现骑狮、象两菩萨。造像题记中所见名分有弥勒佛、观世音、阿弥陀。造像者为一般僧侣和平民。

  第三期是武则天后期至玄宗开元时期。这一期有南窟千佛龛与北窟龛像。北窟龛像的题材以单龛单身菩萨为多,单龛单身佛像次之,其他组合均属个别出现。题记中有武则天自造字,所见名分有阿弥陀与观世音,弥勒佛已不见。摩崖造像遗迹表明,以骑狮文殊、骑象普贤为主的新题材正在此期流行起来。

  由此,第一期在680年之前,第二期在680~690年左右;第三期在692~737年左右。

  陈平女士的这些结论,无疑锁定了千佛寺的建造基础。

  唐代净土宗流布广泛,深入民间。千佛洞石窟与龙门唐代列像龛同属一类。其崇拜主像反映了以结跏趺坐为主尊的三佛向弥勒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转变的过程。

  第一、二期的大造像,从组合到形体的部分雕造均有北朝遗风。千佛洞石窟的开创者应当属于贵族阶级。第二期大量出现的小龛像,从一个侧面说明初唐以后中小地主阶级及平民也开始融入到造像中来。

  事实上,清代《河朔访古新录》也有记载:千佛寺“始建失考,寺内有崖丈余,崖下凿洞二,并大小佛像身躯,而所谓千佛洞也。山崖侧刻唐宋造像多种……”

  佛教传入浚县年代难以考证,但后赵时雕刻大石佛却是有证可查;唐代,浚县更是有佛教寺庙多处,要不然也不会有“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令天下废除佛寺,寺僧还俗,唯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

  那么,千佛寺呢?

  唐代的造像是一种时尚,有了造像便是固化了一种信仰,于是一座寺院便产生了,这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乾元塔遐思
下一篇:祁连名胜马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