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乾元塔遐思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辛治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乾元塔遐思

  □ 辛治国 《丝绸之路》 2003年第12期

  来小城临夏工作不久,单位便分给我一间房子。房间很小,窗户却很大。窗口正好对着北山。

  无聊的时候,我都要习惯性地向窗外望上几眼,视线所及,首当其冲便是北山。说是北山,其实是高出城市地平的土塬,面积很大,有万顷北塬之称。我所看到的不过是北塬伸向城市的一角而已。北山上草木稀少,裸露着黄土,没有什么可看的,时间久了,只能当作缓解眼肌疲劳的消遣罢了。但是,有一处景观很快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便是乾元塔。塔高九重,在平庸的北山上凌空出世,宛如擎天一柱,与小城对视着,与苍穹对视着。从此,乾元塔就成为我遥望的中心。

  我开始搜寻和了解它的历史。我翻见了一篇写于民国九年的《重修导河县万寿观乾元塔碑铭并序》,出自邑人邓隆笔下,此人系清末赐进士出身,曾授知南充县。碑文记述了民国六年重修乾元塔的情况,文中提到“导河县万寿观,创自唐代。旧有宝塔,不识修筑年月,或与解大绅此谓河州城东白塔寺,同时并峙,未可知也。前清之季,毁于兵燹,鞠为茂草,人迹罕至。民国六年邑人发心重修,以庚申六月竣工”。根据碑文和其他一些资料推测,此塔初建年代最迟当不晚于明代。民国十六年地震,塔身出现裂缝,但震而不倒。直至1969年,被红卫兵炸毁。20世纪90年代,在一些热心人的吁请之下,乾元塔得以重建。

  乾元塔下的临夏市,古称河州,是河湟地区的重镇,“唐蕃道”和丝绸之路贯穿全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河州城几次被毁,城外之乾元塔也难逃厄运。但屡毁屡建,始终屹立于北山之巅。河州四乡民众,不管自己的生活多么窘迫,或出钱,或出物,或出人力,或多或少,以至聚沙成塔。“自有此塔,擎天一柱,耸然凌云,实吾邑之壮观也。”在那样的岁月里,人们的这些善举,实际是在构建一种精神、一种希望……

  春夏之时,寂寞的北山也星星点点地披上了绿装,乾元塔也添了几分秀色,远远望去,层次分明,玲珑剔透。在我和塔的视线之间,突兀地立着一棵树,当我从屋内移目远望时,总觉得塔就在树尖上。听说云南的某座寺院,有塔包树、树包塔的奇观。如此想来,我便把这种景象称之为塔尖树。

  秋日里,天高云淡,塔也显得更加高大和雄伟。偶有雁阵飞过,简直是一幅绝妙的画卷。这是造化的神功。

  冬天飘雪的日子,天地之间雪幕相连。遥望乾元塔,似乎和雪融为一体了,忽隐忽现,让人难以捕捉,仔细辨认,方见其轮廓。好像漫天纷飞的大雪都是这塔散逸出去的。

  三年的日子里,我一直和它对视着,默默的、静静的。我忽然记起了李白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个孤独、浪漫、伟大的灵魂在和敬亭山对视着,他在想什么,他又在给敬亭山诉说什么呢?或许他只是在默默感受大自然中的那份静谧吧。南宋大词人辛弃疾也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他与青山的对视,则或多或少地包含着一种希冀、一种抱负。

  塔在某种程度上是和中华文化相契合的,因为塔象征安宁、和平、稳定,而这些,恰恰又是人们追求的永恒范畴。塔是一种寄托,更是一种承载。

  迁入新居后,我惊喜地发现,我的一扇窗户又对着北山,对着乾元塔,真是有缘啊。

  某夜,有朋友来小聚,说我应该在室内挂一幅字画。我便带他来到窗前。窗外,深蓝的天空上悬挂着一轮圆月,月华如水,倾泻在北山之巅,乾元塔显得幽远而肃穆,笼罩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我说,这幅画如何?朋友望着窗外,笑而不答。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