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寒山子生活时间诸说考析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严振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寒山子生活时间诸说考析

  严振非[1]

  摘要:寒山子生活时间是研究寒山子的最大难题,千余年来不能破解。十余种说法中主要有先天说、元和说、贞观说和大历说,尤其后二说受到权威著作和国学、史学大师的支持。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虽然是贞观说和大历说并论,但倾向于贞观说。

  关键词:考析四说 贞观、大历说矛盾 国学大师论述 四库总目结论

  寒山子研究的最大难题是“不知何许人”和生卒时间。

  寒山子生活年代问题,有“贞观说”(627~649)、“先天说”(712~713)、 “大历说”(766~799),最后是“元和说”(806~846)。从唐初到唐末,均有史料。20世纪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各种考据论述更多。

  一、 先天不足“先天说”

  先天说以宋释赞宁《宋高僧传》为据。此说有元释昙噩撰于元至正二年(1366)的《科分六学僧传》和谭正璧所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表示赞同。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光明书局1934年版,上海书局1981年重印)第375页:寒山子,约公元七四○年前后在世。寒山子不知何许人,居天台唐兴县寒岩;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前后在世。寒山子在世时代,各书所载不一,此依胡适《白话文学史》。时往来国清寺,与拾得交游,好吟词偈,状类风狂。以桦皮为冠,布襦木履,人莫识之。闾丘胤官丹邱,往寺中求之,寒山走归寒岩,入穴而去,其穴自合。寒山子所写文句,凡三百余篇,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太平广记》传于世。

  第376页:拾得,约公元七四○年前后在世。拾得不知何许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前后在世。

  第366页:丰干,约公元七一三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初在世。

  寒山、拾得、丰干3人辞条内容出于唐代刺史闾丘胤的《寒山子诗集序》,均有闾丘胤这位地方官。闾丘胤任职台州时间,南宋《赤城志》卷8“历代郡守”记载:“唐贞观十六年至二十年。”直到《民国台州府志》卷9“职官表”,新编《台州地区志》第35章“郡州路府官署”,均与《赤城志》相同。

  贞观十六年(642)至二十一年(647),这5年是唐朝初期。《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说丰干是“约唐玄宗开元初前后在世”,即713年前后;寒山、拾得是“约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前后在世”,即公元740年前后,与闾丘胤在台州任职时间迟100年。先天说不能成立。

  二、无人相信“元和说”

  元和说是明初道衍和尚(姚广孝)所撰《寒山寺重兴记》。姚广孝见《明史》卷145本传:“姚广孝,长洲人。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成祖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永乐二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

  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著木履,被蓝缕衣,掣风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暑暍则设茗饮,济行旅之渴。挽舟之人,施以草屩,或代其挽,修持多行甚勤。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入岩石而去。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下略)署:永乐十一年十月长洲姚广孝撰。

  这篇《记》有破绽,不被后人所看重,对元和说不感兴趣。如清代《寒山寺志》说“其事既不载於僧史”,“谓元和中,有寒山子……考寒山行业,见於闾邱《诗集传》及宋沙门志南《三隐集纪》,其人当在贞观初,安得元和时尚在世?亦未闻先担笠至吴也。”最后一句“未闻先担笠至吴”,否定姚广孝元和说的真实性,《寒山寺志》支持贞观说。

  三、权威著作“贞观说”

  寒山子生活在唐初贞观间,根据是台州刺史闾丘胤的《寒山子诗集序》。贞观说被宋代《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肯定,后来收入《佛祖统记》、《释氏通鉴》,以及元代《释氏志鉴》。清《四库全书》根据明代新安吴明春校刻本著录。

  《四库全书提要》:寒山子诗集二卷附丰干、拾得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案:寒山子,贞观中天台唐兴县僧,居於寒岩,时还往国清寺。丰干、拾得则皆国清寺僧也。世传台州刺史闾邱允遇三僧事,踪迹甚怪,盖得而考证也。其诗,相传即允令寺僧道翘寻寒山平日於竹木石壁上及人家厅壁所书,得三百余首。又取拾得土地堂壁上所书偈言,并纂集成卷。丰干则仅存房中壁上诗二首。允自为之序。宋时又名《三隐集》,见淳熙十六年沙门道南所作《记》中。《唐书·艺文志》载《寒山诗》入释家类,作七卷。(下略)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寒山子诗集一卷,附丰干、拾得诗一卷。寒山子、丰干、拾得皆贞观中台州僧,世颇传其异迹。

  明万历间,台州知府计谦亨的益轩重刻本,首有临海王宗沐序,以及闾邱允原序。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黄岩王舟瑶《跋寒山子诗集》:闾邱守台在贞观时,则寒山乃初唐僧。而《仙传拾遗》以为大历中隐居天台,竞仞为中唐仙人,误也。

  1979年版《辞海》:寒山,唐诗僧,一称寒山子,贞观时人。居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好吟诗唱偈,与国清寺僧拾得交友。其诗语言通俗,近于王梵志。有诗三百余首,后人辑为《寒山诗集》三卷。

  《四库全书》、《辞海》是学术著作,王宗沐和王舟瑶是明清间台州著名学者,以上贞观说有一定权威性。

  四、国学大师的“大历说”

  贞观说流传千余年后,1938年,胡适《白话文学史》(商务印书馆)根据《续藏经》中《风穴语录》,《太平广记》卷55“寒山子”,推测寒山子生活在700~780之间,称大历说。1958年,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第20卷(科学出版社),认为《闾序》是伪作,根据是《传灯录》卷9“灵祐遇寒山、拾得,参百丈”,以及《仙传拾遗》所载“寒山子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而否定贞观说。1959年,钱穆《读书散记》:“今传闾丘胤一序,显为唐末人伪撰”,出面支持大历说。

  3位国学大师的大历说非同小可,要否定贞观说,必须先否定《闾序》,否则与《中国文学大辞典》一样矛盾。于是从有些荒诞的《语录》和野史笔记《仙遗拾传》中寻摘片言只语,从“伪作”突破,全面推倒贞观说。当代一些研究学者以3位大师论述为准,从多方入手,详细考证,写了大量论文,使大历说更为坚固。

  对于《仙传拾遗》,清末《寒山寺志》:“《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又谓其大历中隐天台翠屏山传闻异词,灵踪傥 ,不可得详。”指出《仙传拾遗》“犹得以神仙之说解之”的不可信,是民间的传闻异词,寒山子的踪迹行为无据可查。当代也有学者如俞朝卿《泛论寒山——兼与“大历说”者商榷》,指出《仙传拾遗》提出大历说时,并没有提供任何有力的论据,不可以作为信史资料;并引用《四库总目》:《仙传拾遗》是一本“轶闻琐事,小说家之渊海”。俞先生劝说“决不能据此以为今人立论、推断的根据。”(见《东南文化》1994年第2期)。

  五、《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的结论

  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此书由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担任学术顾问有王元化、任继愈、张岱年、庞朴、汤一介等7位,由李学勤、李祖德、傅璇琮等审定,整理工作委员会主任有卢光明等3人,以上均是当代学界大师。

  总目卷149别集类二,“寒山子诗集二卷附丰干拾得诗一卷”。首先是清《四库总目提要》原文:寒山子,贞观中天台唐兴县僧,居于寒岩,时还往国清寺。丰干、拾得,则皆国清寺僧也。世传台州刺史闾丘胤遇三僧事,踪迹甚怪,盖莫得而考证也。整理本后面部分:又案:《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曰:寒山子者,不知其姓名,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则寒山子又为中唐仙人,与闾丘胤又异,无从深考,姑就文论文可矣。

  整理本最后一页列出研究论著、论文中,有156种之多,其中有余嘉锡《四库总目提要辨证》。整理本以贞观说为主,有400多字,大历说仅160多字。整理本评贞观说: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又似儒生语。大抵佛语、菩萨语也。今观所作皆信手拈弄,全作禅门偈语,不可复以诗格绳之。而机趣横溢,多足以资劝戒。且专集传自唐时,行世已久,今仍著之于录,以备释氏文字之一种焉。整理本评大历说: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仅此数言。

  更为重要是,整理本贞观说将寒山列为释家僧人,专集传自唐时;大历说列为道教仙人,对这位仙人“姑就文论文可矣”。整理本对贞观说与大历说主次分明一目了然。

  --------------------------------------------------------------------------------

  [1] 严振非:浙江省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