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辽塔瘗葬香药探源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志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辽塔瘗葬香药探源

  辽宁省朝阳市北塔博物馆 王志华

  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辽朝,自上而下笃信佛法。辽朝提倡佛教,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开始用佛教作为统治人民的有力工具。辽圣宗时,契丹贵族在全面接受汉文化情况下,佛教更加广泛地传布。至辽兴宗时,佞佛之风达到极盛,兴宗经常幸寺饭僧,任法僧高官授以厚禄。当时,“朝政不纲,溺志浮屠”。辽代统治者利用宗教来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必然要大兴寺庙佛塔。

  塔,这一宗教建筑随佛教从印度传人我国后,与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式相融合,产生了千姿百态的新形体,辽代的佛塔遍布其统治地区。塔主要是作为瘗葬佛舍利和佛经的,同时里面也埋藏或官或民善男信女们奉献布施的供品、法器等物品,其中也不乏金银、珍珠、水晶、琥珀、玛瑙、珊瑚、砗磲、琉璃、珠宝玉翠等所谓的七珍八宝稀罕之物。另外,在辽塔中还发现了一些香药(香料药材),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契丹人原无医药,主要靠巫术治病。后来,随着辽军的南侵,掠回大量汉人,其中包括懂医药之人,这样宋朝先进的医药知识才传人辽国。然而,在辽塔中瘗葬一些香药却令人费解。本文就辽塔中为何瘗葬香药及其相关的问题略述己见,以抛砖引玉。

  一、辽塔内瘗葬的香药

  1988年11月14日,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朝阳市内辽代北塔天宫中发现了上千件珍贵的佛教文物。在北塔天宫门道处一个白瓷罐中发现了一些香药,虽然这些香药已脱水干缩变形,但其中仍可辨认出有檀香、肉桂、儿荼、九节菖蒲等香药。

  1988年至199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巴林右旗辽庆州释迦牟尼佛舍利塔(庆州白塔)塔刹内发现了大批辽代重要佛教文物。其中包括经专家鉴定确认的公丁香、母丁香、沉香、乳香、白檀香、槟榔及肉豆蔻等香药。

  据报道,1974年,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也发现了檀香木、沉香木、松香及香泥饼等香药。

  1995年,笔者应邀到辽宁省沈阳市塔湾的辽代无垢净光舍利塔考察,也曾发现公丁香、肉豆蔻等香药。

  所谓香药是指芳香性中药材,也称香料药材,包括植物和动物两大类。植物主要是树脂如(乳香、没药、松香)、根茎如(沉香、降真香)、花朵如(蔷薇、茉莉)、果皮如(柠檬、桔子)、果实如(公丁香、母丁香、胡椒)、树皮如(肉桂)。动物香药主要为动物生殖腺分泌物,如麝香等。

  由于香药出土只见零星报道,更因年代久远,有些出土时已干缩变形或腐烂,面目皆非,实难辨认。目前,还存在着“搞考古的不懂得药材,搞药材的不懂得考古”这种状况。另外这些香药从艺术及经济价值上似乎远不如其他金银财宝“贵重”,因而得不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对于研究也少得可怜。然而,孰不知香药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往往是其他出土器物所不可替代的。

  二、辽塔为何瘗葬香药

  (一)反映了佛家与医药密不可分的关系

  佛教是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奉行佛陀慈悲济世、救苦救难、普度众生脱离苦海的宗旨。佛祖释迦牟尼的宏愿是普度众生,不但要治众生之心,而且也要治众生之身。人类在世间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最难过的莫过于病苦,因此佛陀在《华严经》中教导修持菩萨道的行者时曾说:“菩萨欲求法,当于五明中求之。”“五明”即为内明、因明、医方明、声名和工巧明五种学问。“医方明”即指学习谙练医药知识。佛陀在《梵网经》中说:“乃至僧坊、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可见佛陀十分重视医药济世的功能,教导弟子学习医药知识以随时救治病人。

  在供奉的“横三世佛”中,东方净琉璃世界为药师佛,一手持药丸,一手托药钵,全称“药师琉璃如来”,亦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是以能拔除生死之病而名。佛教中著名的大菩萨如观世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大愿中都有解除众生疾苦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佛与医千丝万缕的关系。历代不少僧尼遵照佛陀的开示而学习医药知识,行医赠药,救济贫困患者。《高僧传》里记载高僧治病救人事迹屡见不鲜,“明六度以除四魔之病,洞九候以疗风寒之疾,自利利人不亦可乎?”(《高僧传》初集卷十,“罗浮山单道开”)。因此,随病施药是古代佛教弘法利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佛教把疾病的对治视为自己修学的内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医方明。因此,佛教寺院在古代一般会有为民间看病施药的传统,中国古代好些名僧也都是能问疾施药或以针石祛病的名医。如《高僧传》里的释怀度、释僧惠、佛图澄、单道开等。另外,如与玄奘法师齐名的唐代高僧义净,曾在佛国印度学通三藏,尤精于律部。义净撰述颇多,其中以《南海寄归内法传》流传最广,其中卷三中的“先体病源”、“进药方法”与“除其弊药”涉及印度医学的分类、病理学与药物学等内容,属于五明之学“医方明”的范畴。

  唐代著名高僧鉴真大师,精通医药,其35名高徒,各自倡导一方,共弘师教。他还兴办救济孤贫疾病等社会事业,并曾亲自为疾者烹调药物。鉴真大师六次东渡达日本,由于通医学,精本草,日本医药界尊奉其为始祖。当时,日本人对药物有不了解的,请鉴真加以辨证,双目失明的鉴真以鼻别之,无一错误。藤原佐世所著《日本现在书目录》中载有《鉴上人秘方》一卷,这是鉴真留在日本医学上的宝贵遗产。

  自古医药不分家,药为治病之利器,没有药也就谈不上医。因此在佛塔中放上一些香药做供养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二)香药为佛家的重要供养

  辽塔中所藏的药材大部分为香料药材,既可以作为治病的药材,也可以作为熏香之用。香与佛有不解之源,如香衣、香汤、香殿、香橱、香火、香炉、香蕈、香案、香料、香亭、香水饯,香水海、香刹、香神等佛家用品、居室、词语等都与香有关。

  按照佛家的说法,“香为佛使”,也就是说香是世人向佛表达信心的使者,能把世人的祝福传达给佛。由于香的美好特质和飘渺弥漫的轻烟,而被佛教视为能上达天廷的介质,希望通过香传达诚心的供养之意给佛、菩萨及天神等,所以香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供养。燃上心香一炷,随着袅袅轻烟,人与佛之间也就算沟通了。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为一炷香”,可见香在佛教里是多么重要。佛教认为,以香供佛,则代表除灭一切生死烦恼,得到清净自在。其实,焚香主要是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使佛教信徒产生一种神秘庄严敬畏感。

  在辽宁朝阳北塔辽代天宫中出土了一件精致的有柄石香炉,敦煌藏经洞帛画里引路菩萨手持的香炉即为此种,这些都反映了佛教信徒焚香拜佛的习俗,因此辽代人将一些进口的贵重香药藏人塔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苏悉地经》五种供养为:涂香、花、烧香、饮食、燃灯等五种;在《大日经》中则有六种供养,即:水、涂香、花、烧香、饮食、灯明香等六种。

  辽代崇信佛教密宗,在密教许多修法中,香是必备的供养,因此应该说大部分辽塔中都应该有香药,只不过今人不重视罢了。

  (三)放香药具有杀虫防腐作用

  辽塔中的香药大部分是属于具有挥发性的芳香植物,虽然藏于塔中近千年,已干缩变形,但气味不减,仍香气袭人,具有很好的防虫作用。内蒙古庆州白塔塔刹五室中凡置放药材之处,其他遗物保存大多完好。民间用樟木做箱子保护衣物不受虫蛀即此道理。

  三、相关的问题

  辽塔中埋葬香药除了宗教意义外,还向我们提供了辽与周边外界关系的信息。契丹辽国与中原五代及北宋南北雄峙,地处我国北部边陲,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天寒地冻。而上述香药绝大部分为南方热带亚热带所产植物,有些甚至是南沙群岛、阿拉伯半岛及非洲特产。如檀香是印度、马来西亚及帝汶岛上的土产;沉香产于印度、缅甸、柬埔寨、马来半岛、菲律宾等国;安息香出产于泰国、伊朗(古安息国);丁香原产南亚及马达加斯加。契丹这一游牧民族是通过易货生存,通过交换取得他们不生产的东西,辽塔中的香药可能是通过宋朝间接得到的,其方式为贸易、战争、朝贡等。

  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密切。中亚木鹿(今土库曼之马里)伊斯兰学者马尔瓦兹记载伊斯兰世界向辽输入的物品有:象牙、胡椒、阿魏、玻璃、青金石……。《契丹国志》载:“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食国、小食国、甘州、沙州、凉州,以上诸国三年一次遣使约四百人,至契丹开贡献玉、珠、犀、乳香、琥珀、玛瑙器……契丹回赐至少不下四十万贯”。辽塔中的香药为“草原丝绸之国”增添了新的佐证。

  辽代契丹族是一个勇敢勤奋好学的民族,过去正史上对其有很深的误解。他们不但向邻边的北宋、西夏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也向广大的伊斯兰世界学习,吸收外来营养,创造了本民族辉煌的文化,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