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寺中有寺南山寺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高峰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寺中有寺南山寺

  己丑年六月的一天,我们结伙一行7、8人到位于五台山中心区台怀镇南约2公里处的南山寺游览。

  “游南山寺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经横架于清水河上的石拱大栖桥,沿林间的小路顺坡步行而上,从前门进入。另一条是驱车过桥之后,沿着直至后山的盘山坡路而上,从后门进入。由于乘车上的路较窄、较陡,多处不好会车,加上游客中不少是虔诚的善男信女或香客居士,于是虽然从前门上要费劲很多,但多数到南山寺的仍然选择步行爬坡拾阶而上的前门进入。南山寺倚坐在海拔1700米高处的贡布山北坡,红墙灰瓦、规模巨丽的殿宇,在浓密的森林簇拥之间交辉相映,依次渐高。南山寺还是融佛、儒、道文化于一体的一座寺庙,昔日是五台山的十大青庙之一。寺里的石雕更是令人惊叹叫绝,是五台山古建艺术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路上,口齿伶俐的导游给我们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南山寺的情况。转眼之间,我们已乘车过了大栖石拱桥,来到了南山寺脚下分从前、后门上的叉道口。

  “咱们也从前门上吧!”小白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我们从左手一拐踏上了一条石头铺设的林间小路,从脚下踩着的被足迹打磨的十分光滑的铺路石,不难想象这座寺庙在岁月中纷至沓来的朝拜者或游览者。

  沿着两旁茂密的大树、草盛花浓、鸟飞蝶舞的坡路,我们在导游的解说中缓步前行。据导游介绍:清光绪3年的《南山寺碑文》中记载:盖闻南山寺建自梁代之间,唐、宋、元、明历代补葺重修。元时,大承天护圣寺住持、荣禄大夫、司徒、广公真慧国师重创建焉。这说明南山寺是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高山古刹。《五台山志》中记载:1269年元至五年时称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十年再建,称极乐寺。民国年间,东北人姜福忱将原有三寺就是极乐寺、善德堂、佑国寺进行改建,总称为南山寺。后因日本帝国主义入侵而停工,叶剑英曾有诗云:南山寺院工程大,二十三年未筑成……

  不一会儿,转了道弯之后,前面的树林中闪现出一座高大的影壁,只见当心间高大凸起,次间偏低。座为石砌束腰须弥座,磨砖的壁身中央正面镶嵌着汉白玉雕刻题字3块,中间题的是:“当初以来,混元一气。天地回覆,日月光明。分形变化,大道虚空。万赖圣人,性中觉灵。迷悟解决,善德无穷。悬机高钧,老主无生”。落款为“愚居士”。左边题的是:“风化神中梦,迷路天作合”。右边题的是:“了道心圆地,真光上明天”。壁身背面中央镶嵌着:“大方光明”的砖雕题字。照壁顶部是磨砖斗拱,单檐五脊,青色筒板瓦盖顶。照壁对面则是座砖砌拱形门,门的额上正面嵌的是:“化日光天”,背面嵌的是:“万象维新”的砖制牌匾。从这些题字中可见,南山寺不仅是佛、儒、道三教合一的一座禅林,而且道教的理念似乎更为浓厚。

  过了拱门,一条像瀑布般坡度很大、陡峻挺拔,犹如从人间通向天上的青石砌成的台阶路呈现在了眼前……

  “这石阶共有108阶,佛教上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是阻碍修行成佛的大敌,走上108台阶,就是将108种烦恼踏在脚下,抛向了身后。由于南山寺是佛、儒、道合一的寺院,所以这里的108台阶还有另外两层意思。一是儒教解释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另外5为1侯,1月6个侯,一年共有72个候,这样12个月加24个节气,再加上72个候,正好是108数,寓意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二是道教称天有26洞天,地有72福地,洞天福地总共是108数,都是神仙居住之所。我们现在已上了福地,前面最后的一组就是36洞天了”。导游带着我们蹬上了第二组36阶台阶后解释道。

  登上了“洞天”之后,矗立着的好大一座汉白玉牌坊,让人不由得仰望。牌坊下方三个门洞,上方三个楼檐,中高旁低,每个楼檐又分三层,层层内缩。中间和两旁的楼檐分别由6块和4块整石组成。椽、飞、瓦、脊俱全。牌楼的正背面由内向外,皆雕有“信天由命”、“不灵有神”等题词和对联。上面还刻有此牌坊于民国26年3月15日完工。整个牌坊似有南京中山陵前门气吞山河之势,这可能是多数游客走前门的诱惑之一吧!

  穿过石牌坊后是洞门口饰有“二龙戏珠”、“福禄寿三星”、“八洞神仙”等汉白玉浮雕图案,两侧刻有“元明天,清凉地,安阳心正”上联,“万圣寺,性空门,极乐家乡”下联和“三摩地”横批的对联。

  ……

  “这就是南山寺第一座寺院极乐寺。南山寺共有18处院落、七重大殿,由于规模宏大,加上依贡布山而建,居高临下,显得气势十分磅礴。极乐寺处于最低处,寺内有千佛殿院、天王殿院、大雄宝殿、祖堂院、朝阳洞、五观堂院。这是当时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所书”。导游在千佛殿前指着石券门洞上的石匾“为善修德”四字说。参观了殿内1000尊释迦牟尼佛后,我们又看了天王殿院中的印公碑一通,碑虽是光绪9年所立,可碑文却是元代至元9年所撰,正面悬塑是佛家的弥勒佛龙华树下说法,殿两壁除四大天王外,还有道家的封神演义中的哼、哈二将,殿门左角则塑的是儒家的关羽。

  “大雄宝殿院是南山寺的主院,你们看这座塔洁白俏丽的塔就是这个寺的名僧曹魁祖的灵塔”。导游边说边带我们进了大雄宝殿。“你们看,这是清朝慈禧太后赐予当时这个寺的住持普济和尚的一块御匾”。我们顺着导游导游手指,看到大雄宝殿内门首悬挂着的一块“真如自在”,上款是“慈禧皇太后御笔恩赐”,落款为“大清光绪十八年谷旦”的笔力刚健,颇具功力的蓝底金字木匾。

  “说起这块匾的来历,还有段故事呢!清末这个寺的住持普济和尚,俗名叫李德胜,1850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晋县庞庄村,清同治年间从军,屡立战功,被敕封为众品蓝翎守备。因不忍见血肉横飞,生灵涂炭,加上目睹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场中勾心斗角,遂无意功名,于同治12年以回家赡养双亲为名,回到老家。父母去世后,他于光绪元年到五台山出家,皈依南山寺圣福禅师门下,取法名教化,号普济。他认真修持,废寝忘食,熟读经书。光绪7年在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之后他又返回五台山,光绪9年出任佑国寺住持,并发心重修寺院。在往后的十几年中,他化缘的足迹遍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北京、天津及东北三省等地,补旧增新,广筑舍宇,立下院18处,广度徒弟,普结善士,严持戒律,教化僧众,成为了五台山的一位德高望重、法业卓著的高僧。相传,普济和尚坚持禅静双修,打坐念佛,静坐7天7夜,不吃不喝,深受弟子信众崇仰,消息渐渐传到京城。1890年的一天,一位大臣见慈禧面对摇摇欲坠的江山,十分忧虑。于是,便对她说:‘听说五台山南山寺有个叫普济的和尚,是位得道的高僧,老佛爷您何不请他来,托佛保佑,保您和大清江山寿比南山。’慈禧听了,觉得有理,于是使命人召普济入京。普济奉旨到京觐见慈禧,慈禧问他:‘听说你打坐7天7夜不吃不喝,是吗?’普济回答说:‘贫僧托文殊护佑,虔诚一心向道,故能打坐禅净七七四十九天不吃不喝’。慈禧听了半信半疑,为了验证,就命人将普济锁房里,闭关打坐。49天之后,慈禧在众多随侍的簇拥下,打开坐静室,只见49天水米未进的普济,容光焕发,睁开微闭的双眼,镇静从容地说:‘阿弥陀佛,贫僧礼见太后。’慈禧大喜,脱口说:‘你可是真如自在’,随后便写了‘真如自在’4个字和半副銮架及绸缎千匹、白银万两一并赐予了普济和尚。至此,普济和尚可谓是名冠全国,遐尔五台,香客信众纷至而来,对振兴、繁荣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及古建艺术功不可没。”

  导游说完,又带着我们参观了极乐寺的祖堂院、朝阳洞、五观堂院之后,又来到了南山寺的第二座寺院善德堂。这是一处由北往南的院落,左右俏立着秀美的钟鼓楼,琉璃黄瓦,檐角高翘,密密层层的石台阶,陡立得让人昏眩。据导游说,这石台阶有81个,寓意着唐僧取经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踏完这81个台阶,就是经历完81难,此后就是万事如意。

  在善德堂这座原是供居士修持的地方,我们环顾四周,山峦叠嶂,翠绿欲滴,谷静山幽,河流蜿蜒,青苔深院,鸟语花香,楼台亭阁,玲珑秀逸,瑞气葱茏,似吴承恩笔下《西游记》中道观,又似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描写的狐仙之寓所……

  “上面是佑国寺了。佑国寺是在元建的基础上,在光绪民国年间重新修筑,内有三处院落、三重大殿,处处向上,一处高于一处,尤其是每处殿堂前都筑有左右分置踏道、环阶玉砌,栏杆围绕,层层叠叠都用青石和汉白玉雕饰的高台,上面嵌刻着花草禽兽、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造型优美的汉白玉浮雕1482幅,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可谓首冠五台山,名扬海内外,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大家站在这里便可以看到北、中、西、南4座台顶,如果用高倍望远镜看的话,4座台顶如在眼前。平台围墙上较大的5幅石雕,中幅是‘福禄寿三星’,左右两幅为‘琴棋书画四长者’,南北边幅是‘穆桂英挂帅’、‘武士护老者’,其余的是‘桃李梅竹’、‘喜鹊登梅’、‘奔马逐日’、‘飞龙走兽’、‘仙鹤芙蓉’、‘孔雀牡丹’等总计有316幅浮雕”。

  导游边介绍,边带领着我们欣赏了那桃李鲜汁欲滴、梅竹横斜疏密、奔马奋蹄扬尾、仙鹤亭亭玉立、芙蓉幽香四溢、孔雀舒展羽屏以及个性鲜明、形象生动、逼真传神、意趣横生的八洞神仙等浮雕。

  紧接着,我们又到了供有汉白玉石雕弥勒佛像的第一殿院内,殿的左右山门和附于殿壁、马头、迎风、压面之上的天女散花、苏武牧羊、青龙布雨、凤凰展翅、鹿登梅山,更多的是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猛张飞横塑丹阳桥、诸葛亮妙施空城计等的维妙维肖的精湛雕刻艺术。第二殿院是大雄宝殿,里面塑的主像是释迦牟尼佛。这里的浮雕更为气势恢宏,内容多为“挂角观卷”、“孟田择邻”、“负荆读书”、“太公钓鱼”、“牛郎织女”、“吹箫引凤”等450幅富有律动美感,浮想联翩的石雕让人赏心悦目。第三殿院是毗卢大殿,这个殿院内的石雕有“三顾茅庐”、“嫦娥奔月”、“猴王登天”、“松下问童”等回味无穷,优美生动的浮雕345幅。

  ……

  “南山寺向来以感、观、听而著称,感是感受到了古刹丛林之原生态之韵,观是看了1482幅精美绝伦的石雕,就剩一听了,那就是佛教的佛乐,也称庙堂音乐。五台山的佛教音乐源远流长,内容丰富。

  早在唐代时期,高僧清凉国师澄观就对华严唱诵总结为八转、八德、八八六十四声。五台山佛教音乐分为‘经文音乐’和‘经外音乐’两大部分。经文音乐是声乐部分,它由经文与曲相融而成。经外音乐是没有词,仅以乐器演奏为主的器乐曲牌。所使用的乐器有笙、管、笛、云罗、铛子、木鱼、引磐、忏、钟、鼓、铙、钹等。

  南山寺是禅宗和净土宗结合的子孙寺庙,自古以来有着严格的师承方式,代代相传。师父不但教徒弟参禅礼佛、遵守戒规,同时也传授吟诵经文的曲牌和演奏乐器的技艺,所以南山寺的佛教音乐在五台山的寺庙中以品种全、使用广泛而首屈一指。

  民国以前,不仅南山寺有专门的佛乐班子,而且大多数寺庙都有自己的佛乐班子,早晚课诵,普佛焰口,佛诞节日,总有清静和雅韵律的佛乐伴奏。在抗日战争和‘土改’、‘文革’等的冲击下,五台山佛乐濒于绝迹,1978年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五台山佛乐才又重新逐步恢复起来,南山寺是第一个成立佛乐培训班的寺院。现在五台山和国内一些著名古刹举行重大法事活动时,都要邀请南山寺僧人乐队出席演奏。遗憾的是今天的演奏时间已过,大家只好改日再来欣赏了……”

  听了导游的介绍,大家被佛乐高高吊起的胃口一子下没了。不过,大家在返回的路上纷纷表示还要再来南山寺,而且专为听佛乐而来。

  作者: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新闻中心高峰毅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