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仙峰寺沉思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葛兆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仙峰寺沉思

  葛兆光

  去年夏天游峨眉,中途遇雨宿九老洞仙峰寺。仙峰寺在半山,蒙蒙雨中,抬头望去,山间林密处墨绿,林疏处碧绿,错错落落,分不清是细雨还是浓雾,把这一层层一片片的绿色断开,随着乳白色的雨雾缓缓地浮动,不禁让人想起欧阳修的词句“山色有无中”。寺前高低不平地有一块旷地,连接着两端上山下山的石板路。旷地上匆匆忙忙来往的游客,大多顶一件山上出售的透明的塑料雨披,也有的顶一块粉红的雨布,爱俏的姑娘则撑一把花伞。一片茫茫的绿色中跳动着点点明亮的光彩。人来来往往虽然很多,但在这空谷和烟雨中,声音却很小,似乎全被这一片朦朦山色溶化,只是偶尔飞起一两声姑娘的尖笑声,一会儿便又沉下去了。寺檐下,躲雨的游人拧着衣服看着天,小声地叽咕着,在寺堂内飘出的烟雾中为走与不走而踌躇不决。

  我时间宽裕,便住下了。放好行囊,换了干衣服,一身轻松,便踱出来与坐在殿内值班的和尚闲聊。闲聊中,有人来叩首跪拜,和尚便忙忙地敲了一下钟,但真正虔诚的善男信女并不多,对山色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佛陀的敬畏,所以和尚也不忙t。和尚看上去五十来岁。我初与他交谈,他并不愿多言,大概既怕说错了话,又怕啰嗦无聊,好在我多少念过几本佛典,又会说些四川方言,所以谈来渐渐融洽。

  “每天还做功课么?”

  “做啥子功课唷!你看人来人往,闹哄哄地,啷个作功课法?”

  “念经总是没得问题,打坐怕就不成罗。”

  “就是嘛!念经还可以,打坐是不得行罗。寺庙里头成了旅馆,天天家挤得满登登地,伙房头还煮肉,根本没得清净,游打个啥子坐,参个啥子禅!”

  喧闹处无法坐禅,坐禅必须四周安静,这也是常识。现代中国佛教虽已没有纯粹的禅宗,但坐禅却仍是一种佛门必修功课,据早期禅宗的解释,“坐禅”应当是一种“凝住壁观”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无自无他,凡圣等一”,“无有分别,寂然无为”,传说菩提达摩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连小鸟在肩上筑窠也浑然不知,因为这种境界实际上就是意识的沉潜状态——脑海里渐渐变得空寂虚无,大千世界纷繁的形物,喧嚣的音声渐渐远去,人沉落在一片恬静与安宁之中,据说这时人就与宇宙融为一体,感到空间既在身外又在心中,时间既在流逝又在静止,于是人就获得了一种永恒感。正为了赢得心灵中的永恒感,禅僧们要避开尘世,在深涧幽谷,荒山密林中去打坐入定,因为这种修行容不得半点干扰。

  当代西方哲学中,也有一种与“禅”近似的内向体验理论。虽然十九世纪的叔本华也曾提出过某种很像“禅定”的心理境界,并看出了其中奥妙“是纯粹的观照,是在直观中浸沉,是在客体中自失,是一切个体性的忘怀,是遵循根据律的和只把握关系的那种认识方式之取消”(《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中译本274页),但他并没有深入下去,只注意到了这种意识的沉潜对人生烦恼的消极躲避功能,而二十世纪的M·海德格尔等哲学家却看到了这种方式对自然与人生两方面本质的透视功能及其在人类精神超越上的积极意义,因为在这种意识的沉潜中,一切干扰与规定人类思维的理性构架都被抛开,存在的本初状态即"无"才呈现出来,这时——

  万物与我们本身都沉入一种麻木不仁的境界,但这不是单纯的“全然不见”,而是万物在如此隐去的同时就显现在我们之前。(《形而上学是什么》)

  在这种“无”的状态中,人们不仅洞察了“有”——即一切事物——的本质与来源,也使入们摆脱了纷繁世界通过理性加在人类身上的束缚,回归于一种永恒而宁静的单纯境界。台湾诗人张错有一首诗《海德格,海德格》,便是根据M·海德格尔的思想写的,他写到意识沉潜的感受时说:

  可是心脏已缓慢的停止了——

  像沉落在千噚万噚邃深的海洋

  开始还是飘浮撩乱的水草

  翠绿而赭红,奔波的游鱼啊

  穿梭交插如令人意乱的忆及

  七彩的游鱼啊

  生命缤纷的回忆

  然后慢慢地淡出、寂静

  缓慢无垠的寂静下降

  冰凉的黑夜来临了……

  据说,在这种“生命停止”的感受中,“时间也就停止了”,于是人就在这凝固的时间与寂静的空间中获得了永恒。

  其实,这种沉潜,只不过是对纷繁喧嚣的世界的心理抵抗。外面太乱了,在禅宗看来,这尘世纷争,世俗欲念把人抛掷在烦恼中,以致人在生死与烦恼的因果路途辗转奔波;在西方哲学大师看来,人类被时空、因果的理性之网与利益欲望的人生之网包裹得太紧了,以致人类忘却了自我的本质存在。所以禅师要远离城市的繁华在深山古刹里面壁入定,海德格尔要人们在意识的沉潜中透视“存在”,回归自我,过一种“诗意”的生活。

  可是,当我听了仙峰寺和尚一番话后,不由得心生疑惑,这心灵自身筑造的壁垒能抵抗得了大千世界的冲击么?汽车开进了深山,红男绿女提着录音机,伴着迪斯科狂热的节奏迈进古刹,年轻的僧入也不由得戴上手表穿上皮鞋,在袈裟里套上一条牛仔裤,红烧肉的香味随着供佛的香烟一齐在大雄宝殿里缭绕盘旋,“万善同归”的钱箱似乎在显示二十世纪人讲“经济效益”的意识,古刹往日的宁静被喧嚣取代,欢声笑声乐声与风声雨声诵经礼佛声一道传入僧人耳中,他还能“凝心入定,自观自静”吗?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电视机录音机涌入千家万户,火车奔驰,飞机轰鸣,电冰箱里的食品、试管里婴儿、拔地而起的几何形状大厦,交织成眩人眼目的图景,高度发达的技术为人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也使人必须具备更多的理性知识,人们能抛开这一切回归“无”或“原初之思”的源头,重新走那一段虽充满诗意却也充满艰辛的人生之路么?意识的沉潜虽然在心灵里创造了一个宁静的世界,但这宁静的世界毕竟只在心灵中,就像“桃花源”只在陶渊明的笔下一样,它只是对这乱糟糟却又活泼泼的世界的无力抵抗呀!

  我曾读到一首现代人的诗,名叫《香积寺路上》,香积寺是唐代一座名刹,王维有一首《过香积寺》说道:“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写的是一个幽深静谧的所在,这里白云缭绕,泉声钟声松涛声,更使这里增添了几分冷清与寂寥,在这里坐禅,一切世俗痛苦烦恼都被克制,心中一片恬和宁静。现代诗人也想重建这种气氛:

  黄叶捕捉一只块蝶/山路落满松针。

  鸟儿们不知都哪儿去了/只见一野狐逡巡。

  蓦地有天竺之香袭来/白云中游数尾木鱼……

  (孔孚作,载《诗刊》1987.11)

  可惜的是,这只是诗人心灵想象中的香积寺了。如今哪一座古刹不是游人成群,熙熙攘攘?宁静与荒寂已成为过去,它只在诗人心中的追求里出现。可是,从这首诗里也可以看到,在人们一方面欢欣鼓舞地以全副身心去拥抱全新的、沸腾的或舒适的现代生活时,另一方面心灵深处又在期望着昔日的单纯与宁静,这是一种多么奇异的二律背反!

  我望着仙峰寺里满殿的人影,听着满殿的欢声笑语,不由露出一丝微笑,这封闭与孤寂终于被打破,“文明总是大踏步地/迈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使/荒凉变成闹热”,它毕竟将沉浸在狭小心灵中的人唤醒了。可是,我听着山中的雨,望着雨中的山,心底里又浮起一点惆怅,这惆怅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是痛惜那种昔日的宁静的失落吗?“失去了/一块逃亡的美/虚空孤悬的,圆/黑暗压成一段残弧/清丽,总要饱满/我们白天都在暗淡/唯留下这个月夜,最后的/比夹在唐诗宋词里的/那许多月/还要白”(任洪渊《东方智慧·最后的月亮》,载《诗刊》1986.7)。

  在这历史的前进与心灵的宁静之间,竟没有一条小径可走么?我看看仙峰寺和尚,只见他以不满的眼光扫视着殿上的人群,小声地嘀咕了一声——“没得法子。”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悟佛
下一篇:一切声是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