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悟佛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闻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悟佛  杨闻宇

  “天下名山僧占多”。平时进入名山大川,逢见寺庙,我必要“随喜”,很少空过。参谒大佛,数点罗汉,转悠曲径通幽的禅房、玲珑曲折的廊庑,在红墙碧瓦、梵音檀香的氛围里瞻云就日,看法轮常转,渐渐地便生出几点人生感悟。

  一为知足。佛相威仪圣洁,相好庄严,眉如初月,目似朗星,耳轮垂长,躯休丰润,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是圆满、知足。凡尘苦恼,正苦恼在欲壑难填上,诸多麻烦事,从不知足发轫;意外祸殃,也是由不知足招致的。

  蛇之舌细长而分叉,乡下人称曰“信子”。人的欲壑,近似于蛇张其口,抖动不息的欲火正是扑闪不已、咝咝有声的蛇信子,最难收敛。寺庙里,佛因知足而宠辱皆忘,对足下升腾的香火供奉瞧也不瞧,佛之手永远是花朵一样绽开的,松弛的。在这个世界上,人皆有两手十指,有多少长伸的黑手,胆比天大,什么都敢捞,什么都敢抓,所有的抓捞者共同收获的、最后落实的,只是个“虚空”。这等波折坎坷、艰难痛苦的人生弯路,千条万条,殊途同归,佛是成竹在胸,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的。

  次为明察,知足则不为物使,不为物使而后明察。人世间的钱财,只说是潜入了官府衙门,大堂上那高悬的明镜阴翳自起,自然蒙尘(物欲是最迷人的玄关灵窍)。比较而言,佛殿上真正乃明察秋毫之地,佛体的背后空空如也,惟见我佛虚极静笃,视线端正,稳若泰山,聪慧而无语。人说到清凉境,生欢喜心,这才是彻里彻外的清凉境界。

  明察与内省相邻。“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皆佛门心语,本旨是点化众生返观自我、内视灵府。神与魔原本一体,善自内省者,从严自律者,有希望从水里划开清浊界限,自魔而晋升为神。

  人一旦成佛,可了不得,天启慧目,为“天眼”开(肉眼凡夫横竖是睁不开那只“天眼”的)。坏人之坏,恶人之恶,俗人之伪,小人之邪,普通人怎么也吃不透他们会坏到什么程度的,毒汁十成,人们充其量只能估到三分。芸芸众生,扰扰攘攘,从其间感受好人容易(如坐春风),辨识坏人、恶徒,则务必要付出痛苦的代价(风刀霜剑)。惟有佛,能勘破红尘,透析恶人的五脏六腑,洞悉其内心动机。

  再次是容忍。世人难容、难忍的,佛宽大为怀,概不以为意。“忍”字心上一把刀,有佛高于大英豪,尤其一个“忍”字,包含着坚于磐石的精神操守。佛,在天地之间向来是专意精诚守护着一方净土家园的典范。知足而后无欲,明察才有包容,“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在刚正、廓大的基座上,才有条件插定“忍”字的大旗——这是佛门的帅旗。

  说及容忍,自要讲究气度。而气度,要苦苦修炼,方能成云水之渊薮。“炼”有别于“养”,“修养”与“修炼”之间不宜划等号,“炼”有炼狱之火长期焚烧熔铸的一层重大意味伏寓其间。

  地狱乃魔鬼的归宿,炼狱为消愆的洪护。扶善惩恶,永远是佛门的第一宗旨,也是法轮旋转的惟一中轴。

  “养怡之神,可得永年”。我总以为,佛门不像是颐养天年的所在。禅院山门左右侍立着“金刚”,左称密执金刚,右为那罗延金刚(四天王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惟心
下一篇:仙峰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