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邢台佛教管窺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于叆龙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邢台佛教管窺

  于叆龙

  佛教,又称释教、禅门,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源出于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佛教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六定、慧三学,讲明心见性,普渡十方,超出大千世界。尊奉释迦牟尼为教祖,号称如来。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

  (一)佛教在邢台的历史沿革

  佛教在邢台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曾有过几次繁盛时期,对佛教在北方的弘传起过重大影响。

  佛教最早传入邢台有文字记载的是在十六国时期,羯族人石勒于公元319年建立后赵政权,定都襄国(今邢台)。西域僧人佛图澄取得后赵王石勒、石虎的尊崇,参议军政大事。石勒在邢台大兴佛事,建造寺庙,并把儿子们送到佛寺供养。佛教传入中国后,各朝只许胡僧在都邑设立寺庙,汉人一概不得建寺出家(西晋时,偶有汉人出家为数极少),公元338年,后赵王石虎由于受佛图澄影响,下令准许汉人不论贫富和社会地位高低皆可出家为僧,在邺与襄国(今邢台)开汉人出家之先河,从此佛教在北方大为盛行。当时佛图澄的受业弟子常有数百人。据旧县志记载,佛图澄在邢台所建佛寺便是后来的净土寺。

  南北朝时期,邢台的佛教在魏太武帝灭佛一度沉寂后,又开始逐步复兴。东魏兴和三年(541年)修建了魏寺,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和天统元年(565年)分别修建了宁国寺和长乐寺。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邢台的佛教也随之兴盛发达。在这期间邢台修建了众多的佛教寺庙,现可考的就有9处。邢台著名的开元寺和天宁寺皆建于唐朝初年。

  五代时虽战乱频繁,但佛教在邢台的传播井未受阻,相继修建了多处寺庙。后梁时,天竺(今印度)高僧本空曾奉诏在邢台开元寺翻译佛经,对佛教在中国北方的传播起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后梁乾化年间,空本以僧人的身份,因功特进试鸿胪寺卿、开府仪同三司、萧国公,名噪一时。

  凌霄、玉山、福延、圣觉等佛寺皆宋代所修建。邢台开元寺内著名的园照塔历时23年子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建成,规模宏大,原名大圣塔,大观三年(1109年),由宋徽宗下诏踢名为“园照”。

  邢台佛教在金代又有所发展,修筑了太平、温泉、万寿等寺。金代著名禅师万松行秀曾卓锡邢台净土寺,并于此建万松轩,因有“万松”之称,是曹洞宗的一代宗匠,为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在邢台以及中国北方的传播起过重大作用。

  元代是邢台佛教的极盛时期,区区一邑,佛寺达上百所。据旧志书上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天宁寺为“邢州之闻刹”,“而开元寺最盛,寺有木浮屠极壮丽,高广可容千余僧”。开元寺成为元朝皇室的御用大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元世祖曾两至此寺。元初,在开元寺筑资戒坛,请“连珍国师登坛说法,出现“受具足戒者十万”人的场面。可见当时佛教在邢台的广泛影响。元朝时,天宁、开元两寺名僧辈出,如天宁寺僧人虚照禅师和他的弟子刘秉忠(法名子聪)与普安禅师、开元寺僧人万安广恩与他的弟子梅庵祟朗、明空祟悟,龙溪祟俨等禅师,有的通过弘传佛法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重视,有的则直接参与政治活动。虚照禅师是金末元初曹洞宗的一代高僧。被人誉之为“再世惠能”。刘秉忠在天宁寺出家,后成为元朝的重臣,制定元朝的政治制度,极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宠信。普安禅师亦曾受忽必烈的召见,被封为“佛国普安大禅师”。万广恩弘传佛教曹洞宗与净土宗的精义,开北方莲社念佛的风气。他本人还以深通戒律著称。《中国佛教》一书记载“广恩在邢州(今邢台)开元寺,度僧千余。很受元皇室的重视,生前被赠“护国兴理大师,称号,园寂后受踢“弘慈溥化大土”的称号。但开元寺后代僧人倚仗最高统治者的权势,穷奢极欲,假宗教之名“多行不义”,元朝末年,僧人被戮,工程浩大的园照塔也被焚毁.邢台的佛教从极盛走向衰败。

  开元寺、天宁寺两所古刹皆为传承曹洞宗法脉的重要寺院。据曹洞宗源流所载,虚照宏明禅师为曹洞宗第廿六世传人,在天宁寺另演派十六字的法系,曰:

  宏子友可 福缘善庆

  定慧园明 永宗觉性

  该派因虚照宏明为元太保刘秉忠之师,刘秉忠的法名“子聪”在其法嗣系表中占第二个“子”字,所以俗称“刘太保宗”。

  万安广恩禅师是曹洞宗第廿八世传人,在开元寺创“大开元宗”,因其俗姓贾,后人又称为“贾菩萨宗”。其法系演派三十二个字:

  广祟妙普 洪胜禧昌

  继祖续宗 慧镇维方

  园明净智 德行福祥

  澄清觉海 了悟真常

  该宗法脉在开元寺廷绵不绝,至到解放初尚有了空、悟生等以“了”,“悟”,为法名首字的僧人而继其灯。

  明清两代邢台地方上又先后修建了许多佛寺,可考据的有13所。但佛教的传播上已开始定向滑坡,曹洞宗仍在邢台流行,但已无大的建树。寺院对本宗派的教义和修行法则多不讲习,渐成有宗派之名,并无宗派之实。民国时,军阀混战,众多佛寺圮塌荒毁,就连当年名盛一时,万人受戒的开元寺,此时也香火寥落而以“野寺钟声”成为邢台一景。至于一些寺庙假轮回之说,惑愚民而枉布施,则更狃于下乘。

  建国前,各寺庙除寺内僧众的日常课诵外,农历每月十五、三十两日聚集僧众信徒念经拜佛,称“诵戒”。一年大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佛诞日”和七月十五的“孟兰盆会”。此外,各寺庙还有各自的庙会,二月十九的观音庙会规模较大。

  建国后,佛教寺庙先后关闭。僧人或年老园寂,或还俗务农。一些居士在家念经礼佛,已无大的佛事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常的佛教活动受到保护。;现全市佛教信徒约50名,受具足戒的比丘二人,慧林、妙明二僧人被选为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与理事。居士有40多人。至于一些旧庙会日期,在佛寺原址磕头烧香者,多为封建迷信与多神崇拜,难以佛教信徒目之。

  (二)邢台佛教寺庙的分布(1945年)

  净土寺   后赵  城内北部

  魏 寺   东魏  城西25里南良舍村(遗址)

  宁国寺   北齐  城西南30里侯兰村

  长乐寺   北齐  城西北30里郭村

  圣水寺   隋   城西60里西黄村东方山麓

  开元寺   唐   城内东北隅

  天宁寺   唐   城内西北隅

  下井寺   唐   城西北尚汪村

  兴福寺   唐   城西北25里太平村

  建福寺   唐   城西北25里时村

  浮峪寺   唐   城西60里

  宁照寺   唐

  灵岩寺   后晋  城西北100里浆水川下寺村

  石兰寺   后晋  城西北70里

  古定光佛寺 后汉  城西60里南会村

  峡口寺   后汉  城西40里温居山

  凌霄寺   北宋  城西北80里凌霄山

  玉山寺   北宋  城东15里

  福延寺   北宋  城西130里

  圣觉寺   北宋  城西100里闻邢山南麓

  合山庙   北宋  城东北8里先于村

  太平寺   金   城西30里徐村

  温泉寺   金   城西130里

  万寿寺   金   城东北25里孝子村

  玉泉寺   金   城西北40里

  洪罗寺   元   城西150里桃花山南麓

  洪福寺   元   城西北40里八方村东

  龙华寺   元   城西50里

  板馆寺   元   城西北170里

  普照寺   元   城东北25里

  观音寺   明   城南关

  龙泉寺       城西北100里

  圣果寺   明   城西凤凰山下

  香水寺   明   城西150里浆水村东北7里

  普济庵   明   城南五里铺

  福庆寺   明   城西南35里五钟村

  净圣庵   清   城西关

  宝寿庵   清   城南关

  高萦寺   清   城西南35里萦村

  普润庵   清   城南七里河北

  惠济庵   清   城东孔桥村

  西明寺   清   城西南30里羊范村北

  重兴寺   不详  城东北16里吴村

  海会庵   不详  城北关

  银泉寺   不详  城西南张尔庄

  禅林寺   不详  城西150里

  资福寺   不详  城西北35里苏村

  (三)著名寺庙及文物

  1、开元寺

  开元寺座落于邢台旧城东北隅,观邢台市鞋厂内,俗称东大寺,1982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建于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寺座北朝南,占地45亩。原寺门前有用彩色硫璃砖瓦砌成的滚龙团花彩壁一座。寺山门内两旁各塑一金刚象,俗称“哼哈二将”,身高丈余,面貌雄伟,作愤怒相。山门后为天王殿,殿中间供奉弥勒菩萨,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因民国时,四大天王塑像圮塌,仅剩一尊弥勒塑像,故民间俗称“弥勒佛殿”。第二殿为三间悬山殿,名毗卢殿,亦称毗卢千佛阁,殿内奉毗卢遮那如来。再进为五间硬山殿,名观音殿。殿前有雕花滚龙石往四根,中间两柱各有巨龙一条,东西两柱有幼龙三条,四柱八龙,姿态多变,造型精美。上悬“观自在”、“佛光普照”等匾额。殿内中间供奉持柳枝水瓶观音菩萨,两旁为文殊、普贤菩萨。三尊菩萨像前东靠墙处供奉给孤独长者,西墙前供奉衹多太子。殿内东北隅供奉送子观音像一尊,西北隅奉祀万安祖师。本殿内供奉的菩萨像比较杂乱,不太符合规制,可能其他的殿堂塌毁改建,把他殿的塑像奉安于此之故。观音殿前东西两侧原有两偏殿,西为药王殿,东为关公殿乃清代所建。第四殿为七间四柱顶大殿,名大雄宝殿。上悬“开元十方从林”一匾额。殿内供奉三尊铜佛像,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此殿因年久失修,多处塌损,在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下,现已整修一新,巍峨壮观。大雄宝殿前也有东西两配殿,西为地藏殿和禅堂,供奉地藏菩萨和供僧人坐禅修行用。东为弥勒殿和页客堂,供奉弥勒菩萨和接待香客施主用。第四殿后尚有护国仁王佛阁法堂和万安恩公大士塔等遗迹。(其他资料请见《邢台文史资料》第二辑178页)。

  2、开元寺尊胜陀罗尼经幢

  (1)唐十六面残幢

  经幢现位于开元寺西墙处,被墙嵌住。幢身形制奇特,横断面为十六角形,幢石为粉色砂岩,通高为5.75米,幢身高感3.73米。八角形幢顶,檐脊背端各雕一小伏兽,姿态生动。宝盖底下浮雕缠枝花纹,飞仙,狮、兽腾舞其间,是全幢雕刻精华所在。檐上置浮雕相轮柱,柱顶八角盘上设宝珠。幢身文字剥蚀殆尽。从幢体结构与雕刻风格上考证,当建于晚唐以前。

  (2)后梁陀罗尼经幢

  经幢现位在开元寺外西侧,原为四层,幢高8米余,现仅存两层,皆八角形。幢基上为仰式莲花幢座。第一层幢身高1.9米,上刻“大佛顶随求尊胜陀罗尼之幢”。幢身第八面刻有“大梁乾化”四字,各面刻佛经,文字已多剥蚀,幢身上复宝盖,周系璎珞八垂,璎珞上浮雕文殊、普贤及立佛等八幅,构图雄壮有力。宝盖之上第二层幢体下有莲花座。幢身的各面雕造佛像两层,题材为结枷跌坐佛、倚座佛、右舒自在观音菩萨,持柳枝露瓶立观音菩萨等。幢身浮雕和线雕都很工致,题材内容也多变化,是五代初期北方石幢的典型。

  3、开元寺金代大铁钟

  铁钟铸于金大定甲辰岁,即公元1184年。高2米余,下沿围长7.2米,厚约0.15米,重在万斤以上。钟壁铸有黄道十二宫图案和八卦图像,并铸有文字数百,记载铸钟监制人、资助人及铸钟工匠姓氏,身份和藉贯等。该钟铸成距今已八百多年,因铸造技艺高超,至今图案、文字清晰可辨。该钟原置于开元寺钟楼内。钟声宏亮悠扬,声闻数里之外。寺钟楼坍塌后,置地面上数十年的经风雨侵蚀,仍完好如初。现置于达活泉公园内。

  4、天宁寺

  天宁寺座落旧城内西北隅,现邢台县土畜产公司院内。创建于唐朝初年,俗称西大寺.始名“华池兰若”,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赐额“天宁万寿禅林”。

  天宁寺是邢台历代名刹。金末被蒙古兵焚毁,虚照禅师重修。元代重臣太保刘秉忠和名僧佛国普安大禅师皆在此出家受业于虚照。

  天宁寺在解放前的建筑有山门、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院、虚照禅师舍利塔和后梁乾化五年陀罗尼经幢等。该寺现仅存一座三间歇山顶殿。进深两间,斗拱布置疏朗,普柏枋出头刻成海棠瓣式,具有元代建筑的特点,但梁架部分和屋顶瓦饰皆清代样式,可知在清代有较大的重修。殿后门两侧抱鼓石,亦为元代遗物。这座殿堂是邢台仅存的一座具有元代风格的佛教建筑。

  5、塔坟

  座落于新华路塔坟街一带。是邢台天宁寺、开元寺两所古刹僧人敛葬遗骨的基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详见《邢台文史资料》第二辑第185页)。

  (四)著名僧人

  1、佛图澄(公元232年一348年)

  后赵时著名僧人。本姓帛,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人。西晋永嘉四年(310年)到洛阳。公元311年投奔石勒。公元312年石靳以襄国(今邢台)为其政治中心,受佛图澄影响,在襄国大兴佛事、建造寺庙。公元319年后赵政权建立后,佛图澄以方术深得石勒、石虎的信任。经常参议军国大事,尊称“大和上”。多次以佛教劝石氏施行“德化”、“不杀”、“不为暴虐、不杀无辜”。并大力向民间传播佛教。在其影响下,石氏正式允许汉人出家为僧。在后赵共建寺893所,受业弟子身边常有数百人,前后达万人。著名弟子有道安等人。据旧志记载,邢台净土寺为佛图澄在襄国时所卓锡寺院遗址。

  2、空本

  天竺(今印度)高僧。梁乾化年间(公元911-915年)曾奉诏在邢州开元寺翻译佛经。对中外文化交流和当时佛教在北方的弘传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乾化年间特进鸿胪卿、开府仪同三司、萧国公,食邑三千户,赠司空、大辩。受到后梁皇室的特别尊崇。

  3、万松行秀(1166一1246)

  金元时禅宗极有盛名的僧人,又称万松老人、报恩老人。俗姓蔡,河内解(河南洛阳南部)人。年十五投邢州净土寺出家。外出参禅,遍诣诸名师。寻还邢州净土寺,建万松轩自居,因有“万松”之称。金章宗明昌四年(1193年)受金章宗之命,入宫说法,住持中都栖隐寺。蒙古窝阔台汗二年(1230年)奉诏住持万寿寺。是金元两代的曹洞宗一大宗师。为两河三晋的佛教徒所钦敬,平生弟子不可胜计,深受名相耶律楚材等王侯皎依。他兼有融贯佛、道、儒三教的思想,常劝耶律她材以儒治国,以佛治心。所撰写的《从容录》是禅宗名著。原邢台净土寺曾有一座建于元代至元19年(1282年)钓万松大宗师舍利塔。

  4、盛照宏明(1195一1252)

  金元时曹洞宗名僧。法名宏明,俗姓申,自号盛照,辽州榆社县(今山西省榆社县)人。出家于太原玉山古刹、偏参诸师、道名大播,行尊号“大比邱”即,为曹洞宗嫡派传人。时人称之为“再世惠能”。1238年住持邢台天宁寺,寺经战乱,鞠为瓦砾。虚照禅师主持缮修,“檀施云集,遂为邢州之闻刹”。受业弟子百余人,嗣法门人皆一代宗匠。著名的有刘秉忠等。一1252年园寂于邢州天宁寺。

  5、刘秉忠(1216一1274)

  邢州人,初名侃,自号藏春散人。少时出家于邢州天宁寺。受业于虚照禅师,以其能文词使掌书记。法名子聪。忽必烈为亲王时,由云中南堂寺召入藩邸,参议军政大事。后恢复本来的刘姓,赐命秉忠。世祖即位时,他起草的朝仪、官制等一切典章,成为元朝的政治制度。位至太保,参预中书省事。死后进封常山王,谥文正。遗著有“藏春文集”十卷。刘秉忠成为忽必烈的重臣后,仍以原邢州僧人的身份和邢州天宁、开元两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给以财力上的资助。对扩大两寺,尤其是开元寺的社会影响,沟通与元皇室的联系起了重要作用。邢台开元寺原立有常山王看转藏经记碑,碑建于元至正15年(1355年)。

  6、普安禅师(1217一1267)

  邢州人:俗名郝至温,号全无俗。出家于邢州净土寺,受业于寂照禅师,曾卓锡于邢州天宁寺。与刘秉思为少年好友,刘秉忠受到元世祖忽必烈宠信后,由刘秉忠推荐,受忽必烈语见,赐号“佛国普安大禅师”。总统中原佛教事务。主持上都大龙光华严禅院。善草书,得怀素之遗法。有诗文行于世。

  7、万安广恩(1195一1243)

  金末元初时弘扬曹洞宗的著名僧人。法名广恩,自号万安,洺水(今河北威县)人,俗姓贾。少年出家于法云禅寺。游历四方,参访名师。金末至临清净土寺。仿东普净土宗初祖庐山慧远的规模,建净土道场,作白莲华会,声闻于朝,赠“护国兴理大师”名号。1218年住持邢州开元寺。金元之际,中原战乱频繁,万安为流亡百姓安排食宿,扶弱济贫,救人于危难之中,时人皆以“菩萨”称呼。重建毁于兵火的园照塔十三级。1243年园寂于邢州开元寺。元世祖即位后下诏赐名“宏慈溥化大士”。万安又以戒师著称于世,弟子众多,仅在开元寺就度僧千余,僧俗第手“几半天下”。于邢州开元寺创大开元一宗,又称“贾菩萨派”,被门人尊称万安祖师。有“白莲集”行于世。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