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蟠龙寺的魅力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雪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蟠龙寺的魅力

  蟠龙山上蟠龙寺,蟠龙寺下蟠龙湖,

  蟠龙湖畔建别墅,别墅周建度假村。

  太行山脉由无数座崇山峻岭所组成,山体迤俪盘卷,从南往北蜿蜒而来,到元氏地界,奇峰高耸,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形地貌。在山庄阳村西南部的山脉里有一座山,峰峦起伏,山体曲折,势若龙蟠,起名蟠龙山。山内有一寺,名曰“蟠龙寺”。它结庐于隋唐时期,扩建于元朝年间,兴盛于明末清初,焚毁于军阀战乱。旧有寺殿已圮,仅遗断壁残垣。仍遗留清碑三通,尚为完好。寺东山路,林木繁茂,山果飘香,曲径幽深,情趣盎然。这里是个古寺遗址。寺前原有一泉,淙淙泉水,常涌不息。泉周形成一池,名蟠龙潭,深不见底,泉水外溢成溪。寺中住持,视为镇寺之风水宝地。蟠龙潭水现已干涸,潭池也成平地。民间传说,古时有一南方堪舆先生,来到此地,看到蟠龙山上,龙腾龙跃于云端,龙潜龙游于潭池,行云布雨,造福邑人,灵气颇重,就想把灵气带回南方,因此遍告邑人,说寺前的水潭,不利于山下村民的繁衍生息,劝邑人填掉池潭。邑人果信其言,用土填埋池潭,但池潭白日被土填满,而晚上潭水就翻涌咆哮,又将填土翻出。堪舆先生见不奏效,就让邑人将生石灰填入池潭,此招果然管用,潭水不再翻涌,南方堪舆人就乘机擒龙而去。或说龙眼被石灰烧坏,龙成瞎龙,潭水也从而干涸。旧时,人们不了解降水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对泉水涸溢的影响,而编出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概也是表示对泉水干涸的惋惜吧!但从寺下的龙泉井、龙泉沟,倒可看出这里旧时确为山树成荫,泉水淙淙,流痕可证。

  蟠龙寺北临潴龙河,每到雨季,浊浪翻滚,山洪汇集,顺河而下。1958年在山下河道建坝拦河成湖,因动用了大量的解放军参建,故名“八一”水库。90年代,发展旅游,改名蟠龙湖。蟠龙湖属中型水库,蓄洪季节,库区上溯西去几十里,烟波浩荡,渺无边际。冬季,湖水冰封,长堤一线,雪山漫卷,银龙飞舞,堪称太行一景,蔚为壮观。

  近年,有识之士在蟠龙寺的旧址上,又重修庙宇,再塑佛身,扩建禅房,保护旧树,广植松柏,劈山修路,使蟠龙寺颇具规模。赵县柏林寺又派来佛家弟子,住居寺庙,木鱼声声,诵经悟道。在寺顶山上又建砖塔一座,又将省级保护文物朗公和尚石质宝塔移置寺门以外,为蟠龙寺增色添辉。闲客游人,寻常百姓,竞到蟠龙,游山赏景,溯古觅踪,观光览胜。

  春天,是游人游春的季节,我早就听说蟠龙寺的变化,因此和几个玩友作伴,也到蟠龙寺一游。首登蟠龙湖大坝上的公路,放眼西望,碧水茫茫,时有汽艇劈波西去,这是游客雇艇助兴。道路两旁,松柏兀立,似锥似笔,路边花草,片片泛绿,绿的晃眼,绿的充满朝气,更与那些别墅、度假村,相映成趣,形成互补的春意画面。沿着弯弯曲曲的傍山公路,七拐八绕,直达蟠龙寺停车场,朗公和尚石塔首先映入眼中。弃车步行,穿过幽深曲径,绕过蟠龙水井,攀登到蟠龙寺的门口。仰首一望,山如蟠龙,岭如龙腾。东壁山上,岩石裸露,山上建亭,景观尽收眼底,那层层延展的石纹,疏密有致,深浅不一,自然地流露出一种悠长的韵味,记载着岁月的兴衰沧桑,展现着远古的地质水文,述说着民间的传说奇闻。我们入山门、登石级、穿殿堂、进禅寺、瞻寺塔、摄影拍照,自寻情趣。纵情山水间,其乐无穷矣!

  封龙山的佛教寺院,从碑刻记述来看,绝大多数是佛教禅宗寺院,故又知蟠龙寺院,应是创于隋唐时期。此时,由于封建帝王和地方官吏的大力提倡,寺院建筑广泛增多,均选名山佳处。隋开皇十一年,隋文帝下诏,令“天下各州县各立僧尼二寺”,封龙山白草寺和百鸟庵皆创于此时,蟠龙寺据说在寺顶山坳北坡也曾有一庵,寺庵共处,符合此说,故应是创于隋唐以后无疑。

  蟠龙山下,蟠龙湖畔,近年大兴土木,度假村、别墅区,沿湖而建,宛如一座新城,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湖边曲径见景,湖畔游人嬉戏,湖中游船穿梭水面。每处别墅,为了招揽顾客,施出浑身解数,修造花坛,装饰绿树,遍植花草,广砌红墙,一处别墅就是一个景点,一个度假村就是一处大花园。在幢幢二层别墅的选址上,色彩上,内部结构上,花圃绿地的配置上,均请专家教授精心设计,争奇斗妍。内设高雅客舍,还有总统套房。今天,人们普遍有一种向往绿色的心态,在节假日里,纷纷走出住宅,回归大自然,蟠龙寺不失为一处舒骨散心、陶冶心情的好去处,蟠龙湖堪称一处休闲娱乐、赏心悦目的好地方、好乐园。

  我们晚上吃住在别墅旅店,尽赏山野情趣。入夜,山风徐徐,声乐阵阵,月亮似挂树梢,银辉洒进窗内,洋溢着生机勃勃的田野气息,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挚纯情味,营造出一种赏心悦目的惬意,醉了春风,醉了游客,醉了我们。清晨,推开窗户,半窗阳光,半窗山风,坐在门前的石阶上,蟠龙山清晰入眼,峰峦盘卷。蟠龙湖历历在目,碧波荡漾。真乃怡悦情感,心旷神怡。

  啊!龙山开发,更需深入!

  蟠龙湖畔,魅力无穷!

  我,挥笔作文,灵山欣慰!

  元氏 陈雪庭

  2003年5月17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