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龙树《中论》的生死观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全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龙树《中论》的生死观

  陈全新 厦门大学哲学系

  摘 要 龙树在《中论》中把人的生死问题放在缘起性空的世界观大背景下来观照,提出"无生"的理念,认为人的生命和生死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去),还有果不从缘生、生死如梦幻、生死无本际的命题以及生死即涅槃的解脱理论。其生死观的理论根基是佛教性空缘起法则。龙树生死观与儒道代表人物的生死观比较来说,儒家孔孟重"今生"侈谈死,道家老庄主张生死自然和齐一,道教重长生和养生,佛家龙树要求体证性空的"无生"。各家观点各有优缺点,其实优缺点是一体的。各派解脱生死的最高境界其实是相通的,都是强调精神的绝对自由和超越,都主张活在当下。通达生死实相,善灭诸戏论。

  关键词 生死观 《中论》 儒道

  一、《中论》的生死观

  龙树在其著作《中论》中很多地方专门论述了万物生灭、生命以及生死问题,其思想理论核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八不中道"

  "八不中道"的内容具体是指"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八不中道"可以说是龙树观待世间出世间一切事物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当然包括用此方法来看待人的生命和生死问题。

  万物从何而生?这是一个关于万物起源的问题,是一个关于生死的世界观和核心问题。当时印度人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如有认为从大自在天生、从韦纽天生、从和合生、从时生、从世性生、从变生、从自然生、从微尘生等等观点,龙树认为这些看法或观点都或多或少存在无因、邪因、断常等种种偏见或邪见,于是他以"八不中道"的理论和方法来破斥以上诸非中道观点。龙树认为一切法即一切事物和现象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来不出(作者按:或为去),毕竟空无所有,一切缘起性空。

  梵志青目在注释"八不中道"时以谷芽为例进行了精到的解说,他说"不生不灭"即是"万物无生"。比如说劫初谷(作者注:世界最初形成时的第一粒谷)"不生",如果劫初谷从别处生,别处生还会从别处生,因为如果一直追溯下去,没有穷尽,会落入"无穷过", 那么劫初谷就不是劫初谷(第一粒谷)。所以劫初谷不生。没有劫初谷,就没有"今谷";若离开劫初谷有今谷,则应有生,但是事实不是这样,所以不生。但是劫初谷亦不灭,因为如果灭了,不应有今谷。虽然不灭,但是也不是"常"(恒常不变),如在谷芽时,种子则败坏了,所以"不常"。虽然不常,但是也不是"断"(断灭)。如从谷有芽,所以"不断",是相续的。虽然是相续不断,但是不是"一"(同一),如谷芽不同,所以"不一"。虽然不是同一的,但是也不是"异"(完全无关),如果完全无关,那怎么会分别说谷芽、谷茎、谷叶,而不说树芽、树茎、树叶?所以"不异"。虽然不是完全不同,但是世间眼见"无所从来",如谷子中芽,眼见无所从来。如果"有来",芽应该从余处来,如鸟从别处来栖息树上,但是事实不是这样,所以"不来"(无所从来)。但也是"不出"(无所出处),如果有出,应该是眼见芽从谷出,就像见到蛇从洞穴出来一样,但是事实不是这样,所以"不出"。

  关于"不出",笔者另有一解,即认为"出"同"去"。如《金刚经》中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依照此义是说,芽从谷出,或是"不去",即无所去处。与青目释稍有不同。

  上面是青目以谷芽为例阐说龙树《中论》的"八不中道",其实用"中道"来观照人的生命和生死问题,包含人类总体的生命和个体的生命,道理是一样的。首先,人类总体生命和生死也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人类劫初的生命,因为是"劫初"(第一),同青目芽谷例释道理,所以"不生";如果灭了,就不会有后来人的生命,所以"不灭"。人的生命是刹那生灭的,所以是"不常";但是也是相续的,正因为相续,所以有后来的生命,所以"不断"。不断并不代表前后生命的同一,所以"不一";但是也不是完全无关,所以"不异"。人的生命"不来",即无所从来,因为找不出一个有定性的"出处";生命也是"不去",无所去处,因为找不到一个实体性的"去处"。

  其次也可以用来观照个体生命和生死。著名的俄罗斯印度学和佛学专家舍尔巴茨基认为大乘佛教是"刹那存在论" 的世界观,即一切事物都是非连续性的"刹那之点"构成。所谓"刹那之点"是无任何时空特性的终极元素,既无持续性也无广延性的点状存在,即刹那存在。这一理论从根本上消解了人们通常视事物为实体或实存的观念。此一"刹那存在论"正可以解释"八不中道"的个体生命和生死观,每一个体的生命是有一系列"刹那之点"组成,套用僧肇"物不迁"义即是每一点"法住法位",各性自住,互不迁动,所以"不生不灭";从俗谛即世俗现象层面来看,每一点又是刹那生灭的,所以"不常",但是前后之点是相续的,所以是"不断";不断并不说明前后之点是一样的,所以"不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所以"不异";前一点不会来占据后一点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不来",同样地,后一点也不会占据前一点的时空,所以"不去","不来"和"不去"实质是一样的,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这一理论从根本上消解了人们通常认为的生命和生死是实体或实在、实存的观念。所以龙树在《中论》中有一切事物"如梦亦如幻,如乾闼婆城" 的言论,龙树视万物性空唯名,当然包括生命和生死问题。

  2.无生

  上面提到梵志青目以"万物无生"诠释"不生不灭",龙树在《观因缘品》中对"无生"也有另外的解释:"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万物没有从自体生的,都是必须借助一定因缘条件。如果从自体生,则有很多过失和矛盾。若自体生,则一法有二体:生和生者。有生就有能生和所生的分别,所以生即不自,自即不生。若离开其他因缘自体生,则成为无因生,生更有生,生则无穷。没有自体生,他体生也不成立。因为自体和他体是相待而有,只是观待的角度不同而已。由此推知,自体他体共生亦不可能。因为共生有二种过失:自生他生。如果是无因生万物,是则为常。事实是无因则无果。

  龙树这里的"无生"义,是涵盖一切诸法的,当然可以用来观照人的生命。跟上面一样,我们可以把人的生命分为人类总体生命和个体生命两个观察的角度,但无论观照哪一种,都不可能是自体生,也不可能是他体生(从他体直接生),也不可能是自体他体共生,更不可能是无因生,所以是"无生"。以个体生命为例,事实证明张三不可能从张三自体生;也不可能直接从母体生,必须依靠父精、营养等一系列因缘条件的合和作用;既然自体、他体都不能生,共生亦不可能;万事万物的生灭都要符合因果法则,所以张三的生命不可能是无因生。

  3."果不从缘生"

  缘有"四缘":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这四缘含摄一切所有缘,万物因四缘和合而生。心法的生起需要四缘具足,色法的生起,只需要因缘和增上缘。龙树"果不从因缘生"的命题目的是要遮破"缘中有果"的观点,他说:"略广因缘中,求果不可得;因缘中若无,云何从缘出?" 龙树从两个角度来观察,一是从"略"的方面,即"和合因缘",也即因缘加在一起的总体来看,其中"无果",找不出一个有自性的结果;一是从"广"的方面,即"一一因缘",也即每一个单个的因缘中也是"无果"。总而言之,果从众缘和合生,所以缘无自性,无自性则无法,无法则果不从缘生。"果从众缘合和生"与"果不从缘生"含义是不一样的,前一种说法关键是含有"合和"的作用,如果没有众缘的能动作用,缘再多也是不能产生结果的。接下来龙树也遮破了果从非缘生的观点,说非缘是为了遮破缘,其实并没有真的非缘法,所以从非缘生不可能。

  以瓶子为例,大致来说,水土是瓶因,火烤是瓶缘,人制作是增上缘。一方面,从水土、火、人等加起来的"和合因缘"中,找不出一个实体性的瓶子;另一方面,从水土、火、人等每一个因缘中,也不能生出瓶子。所以,瓶子不从缘生。只有水土等众缘"和合",意即众缘在一起发生作用,因缘成熟,瓶子才能形成。

  龙树"果不从缘生"是对"无生"的进一步阐发,是观待一切的法门。同样地,也可以用来观察人的生命缘起。以个体生命为例,父精母血是因,营养是缘,接生婆等环境因素是增上缘。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的形成,既不是众因缘简单相加所能产生,单个因缘更加无能为力。众因缘中也不存在单个生命这样一个"果"。所以生命亦不从缘生。以这样一个法门,观待人类劫初生命和总体的生命,亦复如是。

  4.生死如梦幻

  龙树对生灭的看法在《观三相品》中有一段总结性的偈言:"如幻亦如梦,如乾闼婆城;所说生住灭,其相亦如是。" 青目对其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他说,一般人由于执著贪恋,总认为生住灭有决定相,其实都只是梦幻,无有决定,但有名字。所以不应对其生起忧喜的情感和想法,眼见只当是梦中所见而已,不应该推究其实在性。就像乾闼婆城一样,日出而现,但无有实,只有假名,不久则灭。对于生住灭,一般人分别为有,有智慧的人推求则不可得。

  生住灭三相是描述世间万像的三种表征,也有说四相的,如生住异灭,异是指变异、变易。比如具体到人的生命现象,每个人都有一个从出生、成长(住)、变易一直到死的过程。从龙树的偈言中,显然可以得出"生死如梦幻"的命题,表达了生命刹那生灭的概念;从另外一个向度观察,也可以说人的生命是像舍尔巴茨基所说的"刹那存在"的。两者表达的同样是一种生命无常的理念。

  5.生死"无本际"

  龙树在《观本际品》有一偈言:"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 还说:"如是一切法,本际皆亦无。" 本际即本源边际,仔细推究,从时间上看,万物的起源不可得,也看不到终点;从空间上看,宇宙的边际不可得。就生命现象而言,人类总体的生命起源找不到一个开端,也寻不到一个终点,处于一个生死流之中,如环之无端,生生死死无有穷。就个体生命而言,也是无本际,同样可以用"八不中道"来观照"无本际"这样一个命题,按照佛教生命观,众生生命三世有,处于一个如环的生死流之中,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所以说,个体的生命也是无本际,无所从来,无所去处。既然生老死无有先后,中亦不可得,因为中是建立在有先后基础上的。没有先后,也不可能是一时成立,因为生和死是对立的法,不可能同时成立,如同明暗不能同时在一起一样。

  6.生死即涅槃

  龙树在《观缚解品》中说,"若不受诸法,我当得涅槃;若人如是者,还为受所缚。不离于生死,而别有涅槃;实相义如是,云何有分别?" 从偈言可以看出,生死与涅槃是相即不离的,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如果有人认为涅槃是离开生死、离开世间、不受诸法,那么他本身就被这种看法和观念所系缚,不得解脱。在实相义中,不说离生死而别有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即涅槃。诸法性空,未缚不缚,缚已不缚,缚时不缚,所以无缚无解。解脱就在生死之中,不在别处。

  何谓涅槃?龙树在《观涅槃品》中说:"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 青目注解认为,无得是指对于行和果都无所得;无至是指无处可至。不断是指五阴先来,毕竟空义。得道入无余涅槃,无所断。若有法可得分别名为常,因为涅槃无法可分别,所以不常。生灭也一样。经说,涅槃非有非无,非有无,非非有非非无,一切法不受内寂灭名为涅槃。

  如上得知,生死是无自性的,涅槃也一样,在同一无自性的空相中,没有去来相,无可至。印顺法师认为,无至或译为无失,与无得相对 。即无烦恼可断,无生死可灭,毕竟空中无所失。如果认为有法可断,就是断见,不能得涅槃,所以说不断。涅槃也有说为常的,是指现觉空性的超越时间性而假说的。一般人认为过现未三世时劫迁流是无常的,它会一直如此,是常住的。但这只是缘起相对性的安定相,非实有的常住。在现觉的空寂中,超越时间性,没有这种无常的常,所以说不常。不生不灭是指,在寂灭的法性空中,没有一法实生,也没有一法实灭,生灭幻相宛然而寂然。所以说,涅槃是无所得,无苦和烦恼可灭,无生死可断。在一切时一切种,无有涅槃相。因为一切法不生不灭,世间和涅槃无有分别。

  龙树在《观涅槃品》中作结论说:"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 从偈言可以看出,龙树认为,一切言说相,于毕竟空中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才能通达诸法实相,得安隐道。青目认为,从因缘品来,分别推求诸法,有亦无,无亦无,有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是名诸法实相,亦名如法性实际涅槃。实相是有所得皆息,戏论皆灭。

  由上推知,生命实相和生死实相也是远离一切言说相,所有言说皆是戏论,皆不得表达真正的生命、生死本来面目。

  二、《中论》生死观简评

  1.《中论》生死观的理论根基--缘起性空

  从以上对龙树《中论》生死观的梳理来看,其理论根基是佛教的缘起性空理论。缘起即一切事物是因果相续的,是性空的。

  正因为一切事物是性空的,没有自性,没有实体,所以生命和生死不生不灭、不来不出(或去);正因为万物是缘起的,是因果相续的,所以生命和生死也是不断不常、不一不异的。缘起和性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是观待事物不同的角度而已。

  正因为缘起性空,所以万物无生,龙树《中论》分别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无生"义,一是不生不灭义,二是不从缘生义,三是"三时"不生,已生不生,未生不生,生时不生。义即生无自性,毕竟不可得。

  正因为缘起性空,生命和生死如梦如幻,如乾闼婆城,一切是暂有和假有,一切但有假名,无有实性。

  正因为缘起性空,生命和生死无本际,无所从来,无所去处,如环之无端,一切众生处于生死之流。

  正因为缘起性空,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在性空面前,即在本来寂灭法性空中,生死与涅槃,无二无差别,平等平等。涅槃是佛教最高的解脱境界,非生死之外别有涅槃。所以解脱不在生死之外,就在生死之中,就在世间。

  综上所述,性空不是断灭空,也不是色外空,更不是虚空。性空义即万物无有自性,无有实体。可以说缘起即性空,性空即缘起。这是龙树观待一切的法门基础。

  2.《中论》生死观与中国传统生死观简单比较

  这是一个很大的论题,笔者在此不想过多展开,只是就《中论》表现出的龙树的生死观与中国传统儒道两家代表人物孔孟和老庄的生死观核心思想作一个简单的比较,以期发现龙树生死观对于中国当今生死学以及悲伤抚慰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儒家代表人物孔孟的生死观主要是"重生",且认为"仁义"重于生死。孔子 "未知生,焉知死?" 为儒家最著名的关于生死的言论,这是孔子对于子路关于死亡问题的疑惑的回答,话意显然是强调知生对于知死的优先地位。这里体现出儒家贵生的思想,既有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有关心生命质量的含义。"知生"更重要的应该在于强调知"道"--关于人生、生命以及生活之道。"道"就是人的行为准则和终极价值,对于孔子来说,"道"的核心就是"仁"。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忠、孝、义等伦理与道德的规范。人是天地"好生之德"的产物,是"仁"这一天地本质的外化。这样,就从生命本源的角度证明了伦理道德规范的至上性。既然"生"优先于"死",死亡就转化为一种价值取向的衡量标准和实践儒家目标的一个途径。由此,孔孟都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死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这也是儒家超越死亡的方式。可以看出,儒家把人的伦理价值生命作为人的真实存在,主张在现实人生中积极进取,通过创造"不朽"来否定死亡的终结意义达到对有限生命的超越。追求"不朽"的方式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期最大发挥人生社会价值来完成对死亡的超越,使人生由有限变为无限。还有就是通过子孙、家族的延续来达到不朽。把个体的有限生命融入到家族长久的大生命中,以此消解死亡的终结意义。

  道家代表人物老庄对于生死看法主要是生死自然和生死齐一,不同于儒家的是更多的涉及死亡话题,不像儒家侈谈死亡的自然属性问题。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由此可以看出,老子由天地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看到死之不可避免。老子还提出"道法自然"的命题,"自然"的一个根本法则就是变易,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天地人"三才"的活动也要合道,合乎自然变易的法则,从而体现出生死自然的生死观。庄子更是认识到到生之短暂和死之必然,人生不过天地一瞬,有如白驹过隙、清晨露水。生死齐观是道家不同于儒家的一个独特的生死视角,这一看法来自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庄子在《至乐》中说人的生命"察其始本无生" ;在《齐物论》中说生命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生死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终结,是一体的存在;在《大宗师》中称"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庄子生死齐一的观点可以说就是建立在生死自然和生死必然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道家完全把个体生命与自然现象融合为一,认为人的生死过程乃是大化流行的一部分,生死观带有浓厚的自然价值色彩。由此,道家对于生死的超越更多体现在升华心灵对于生死的认识上,了解了生死齐一的道理就能以"安时而处顺"的心态对待生死。这样,如果真的面临生死情境,思想上能够产生一种自觉,表现出心境和精神对于生死的解脱和自由。

  后来的道教从老子"长生久视"等思想里发挥出长生成仙的观念,并提出一系列内外丹养生的方法来超越生死。

  综上所述,如果以简单的语言概括本文提到的几家的生死观以及超越生死的方式,大致可以简化为:儒家孔孟重生且奢谈死,以发挥人的社会价值和延续后代来超越有限的个体生命;道家老庄认为方生方死,包含生死自然和齐一的理念,对生死的超越主要是提升心理认识;道教重视长生,企图通过养生超越生死。佛家龙树的生死观核心是缘起性空的"无生",观照的视角是"八不中道",超越的方式是悟入空性,证到寂灭涅槃。

  应该来说,上述几家在超越生死的最高境界上并无差别,只是所走的途径有所不同,各有优缺点。儒家孔孟生死观的优点是可以激发积极进取的人生,为社会多做贡献,缺点是少谈死亡问题,使个体不敢直面死亡;道家老庄生死观无疑有利于克服死亡恐惧心理,但把握不好,往往堕入消极无为、无所作为的状态;道教生死观有助于养生,延长肉体寿命,但长生成仙的最高目标毕竟是虚幻的。以上三派观点,应该来说,道家生死观最接近佛家龙树的生死观。佛家龙树把人的生死问题放在六道众生的整体生命观和缘起性空的世界观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观照,人的生死似乎显得不像儒家认为的那么重要,强调对生死实相的体证,生与死平等平等,这对于克服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和过度悲伤,抚慰心灵方面确实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真正了脱生死需要无上的智慧、无尽的菩提心和无量的慈悲喜舍心,一般人很难做到。其实,以上提到的四派生死观如果从整体的视野来看,优点即是缺点,缺点即是优点。

  在超越生死的理念上,其实儒释道三家也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都主张能否解脱的关键在于心无挂碍,即精神境界的宽广豁达,具体要求人要"活在当下"。比如儒家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话本身就有活在当下的内涵,道家庄子"乐生"的理念也是如此,自龙树开创的大乘佛教理念以及中国禅宗更是把活在当下挂在嘴上,时刻实践着。

  以上种种对于生死的思议,对于生死实相来说,其实都是不全面的,或多或少带有"我见"或偏见成分。最后,套用龙树的一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要通达生死实相,善灭诸戏论。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麓山寺碑
下一篇:六重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