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鄯善古国文化之掠影——鄯善古国走笔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明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米兰古城遗址出土的“有翼天使”壁画。 (资料图片)

  鄯善古国文化之掠影——鄯善古国走笔

  □ 吴明阳

  沿着干涸的罗布泊西岸向南,即可到达后楼兰时期鄯善国的国都所在地、今天的若羌——米兰绿洲。位于阿尔金山脚下的若羌,自公元前77年始,就是后楼兰时期鄯善王国的政治中心所在地。这里地扼丝绸之路南道交通线的要冲,东可至河西走廊,西可通且末、精绝等国。城旁一条源自阿尔金山的米兰河,为大面积的荒漠垦田提供了水源。

  公元73年,刚刚击败匈奴的东汉大将军窦固,派班超率领一支由36人组成的小分队,沿昆仑山北麓西行,以招抚丝路南道的西域诸国,使他们摆脱北匈奴的控制。班超带领36名壮士首先来到了鄯善国,这也是东汉出使鄯善的第一批使节。一开始,鄯善王对久盼而至的汉使嘘寒问暖,热情周到,几天后却突然变得若即若离,有些怠慢。于是,机警的班超设法向侍者打听,方知在他们之后又来了一支由100多人组成的匈奴使团。这使得鄯善王左右为难,举棋不定。面对人数远多于自己的匈奴使团,班超明白:如果不铤而走险,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班超振臂一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遂率领36名壮士趁着夜色,火攻匈奴使团驻地,一举歼灭了匈奴使者。鄯善王被汉使的大智大勇所折服,归附汉朝。米兰重新成为汉朝在西域的重要屯区和军事重镇,从而稳定了丝路南道的局势。

  现存的古城遗址主要由古戍堡、佛寺和周围的古代建筑遗址及汉代屯田水利设施等组成,其中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遗址就是古戍堡。古戍堡是一座呈不规则方形的军事建筑遗址,墙体以黄土、柳条相间夯筑而成,东西长70余米,南北宽56米,城垣残高约7米,四角有角楼。戍堡西面开门,堡内为一自北向南的阶梯形斜坡,房屋依地势高低而建。南墙与一突出堡墙的大型土台相连,台基长20米、宽12米、高13米,台顶有建筑遗迹,似为瞭望台或军事长官驻地。城址约建于东汉时期,可能是后楼兰时期,鄯善王国南迁至若羌绿洲后的重要屯田地伊循城,5世纪末为丁零所破。到了唐代,先为吐谷浑所占,后吐蕃势力进入西域,遂成为吐蕃人的戍堡。今天,人们在米兰古戍堡内见到的文物,大多为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

  古堡东北方约2公里处有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这就是著名的米兰大寺,也称东大寺或磨朗大寺,是米兰古城中仅次于古戍堡的另一座代表性建筑,现仅存一座残高6米、土坯垒筑的方形双层塔座。塔座上有残存的佛龛、壁画和毁坏的泥塑佛像,下层四壁龛装饰有希腊式的卷云柱头。根据现存的大型座佛残躯,及曾经在这里发现过的高约1.5米的大型佛头,可以想见东大寺兴盛时的规模。古戍堡西面就是著名的米兰西大寺遗址,这是一个主要由各种佛塔组成的遗址群。1906年岁末,英国人斯坦因第二次考察、挖掘完尼雅遗址后,在向敦煌行进的途中来到了米兰古城。刚到这里,他就发现这是一个“从未报道过的、完全出乎意料”的地方。他从米兰古戍堡中,挖掘出“一堆藏文文书”,还有“一打一打(藏族)漆皮鱼鳞战甲的残片”;在米兰东大寺遗址中,斯坦因发现了具有希腊艺术风格的佛像雕塑、几个完好的“体积庞大”的佛头和“公元300年的贝叶书”;而在米兰西大寺遗址中的发现,则最让斯坦因惊喜不已,在一座塌毁的佛塔基座的圆形走廊墙壁上,他看到了一幅保存完好的精美的“有翼天使”绘画。斯坦因认为这幅“有翼天使”完全是希腊、罗马风格,“壁画的整个构思和眼睛等等的表现完全是西方式的”。斯坦因原计划在米兰挖掘四五天,但实际上,他在这儿待了整整18天,收获之丰连他自己都认为是“叹为观止”。他尤其为“有翼天使”的发现而激动,“这真是伟大的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安琪儿在这里找到了,她们大概在两千年前就飞到中国来了”。

  斯坦因之后,中国新疆的考古工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也在米兰古戍堡发现了大批吐蕃文文书及其他文物,在米兰西大寺遗址又发现了两幅并列的“有翼天使”壁画。米兰“有翼天使”的发现使人们看到了古希腊、罗马艺术向东方传播的最远点。由此,中国米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对于欧洲文化界和考古界,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小镇收到了来自古丝绸之路另一端意大利米兰市市长写给“中国新疆米兰市市长”的一封信。当时米兰镇的邮政所把这封国外来信投给了当时米兰镇的“最高当局”——36团场下属的宣教科。宣教科的工作人员几经周折,才明白了意大利来信的基本内容,意大利的米兰想与世界上所有叫“米兰”的城市建立友好往来关系,并询问中国的“米兰”这个地名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小小的米兰镇至今也没有升格为市。不过,这件事也不啻成为位于古丝绸之路两端中、意两国人民自古至今努力寻求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

  距今天的米兰镇不远,干涸的罗布泊西北岸,坐落着楼兰人最后的孑遗、罗布人最后的居住地——阿不旦。世界上初次知道罗布人和阿不旦,还是借助于19世纪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著作和报道。1877年2月,普尔热瓦尔斯基第一次来到罗布人居住地时,当时清廷任命的罗布人世袭头人、73岁的昆其康伯克在阿不旦村友好地接待了普尔热瓦尔斯基一行。由于没有文字记录,罗布人的历史只有一些含糊的口头传说。有的说他们是世居于此的土著居民,有的说他们是从别处迁来的蒙古人的后裔,也有人推断他们是消失的楼兰王国的孑遗。不管怎么说,大约自元代以来,罗布人就是一个在罗布泊岸边逐水草而居、有着自己较为独特生活方式且不常见于史册的部落群体。他们是迄今所知的、楼兰王国消亡之后罗布泊地区唯一的主人。由于塔里木河水量的日趋减少,罗布泊的不断干涸,大约在1921年,罗布人来到距离阿不旦咫尺之遥的米兰绿洲,过起了半牧半农的定居生活。如今的阿不旦是一片长300余米、宽30~50米的村落废墟,房屋多建在古道旁,如今,村舍的屋顶早已不知去向,那些仍然挺立着身躯的残垣断壁,给这个荒原增加了不少沧桑感……

  今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好似走进了梦幻——光阴在倒流,时空在置换。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