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哲学>>正文内容

《文殊智慧哲学精义》再阅读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8日
来源:不详   作者:天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文殊智慧哲学精义》再阅读

  作者:天星

  要切入五台山文化的核心,离不开文殊智慧。我真正的触及到文殊智慧的时间呢,是在阅读了《文殊智慧哲学精义》这本书之后。从这时起,我才开始慢慢思考文殊智慧,可是时间长了,我才发现,文殊智慧的理解不是那么容易的,直到现在我仅仅是了解了它的表象与风格,而且还在门外盘桓。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需要真真切切的生活,而在真切的生活之中,文殊智慧的精神也就意味着实践,并不仅仅是空洞的言说和理论的阐述。于是,我重新翻开了《文殊智慧哲学精义》这本书。

  先不论其写作的风格和言语的陈述,粗略的浏览一遍,你会发现,这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生命的一种陈述与呼唤,一种精神的回归与重构,一种生命的体验与呐喊。不可否认,它是精神生活的清凉剂,更是人生实践的精诚体验和价值追寻。我这一层意思,主要是从人之为人的角度出发,来契合本书的精神的,也正因为是这种对于人文关怀的生命的关注,才使文殊智慧真正的对接了中国哲学的心性思维和西方哲学的知识进路。它关注的是人,关注的是精神,关注的是道德和主体意义上的人格的重构与建立。在这一点上,他不仅仅契合了中国佛教中大乘佛教的悲智双运的精神,更是实践了中国文化的心理品格和哲学家的追求。在这一点上,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不仅仅把它当作一本宗教的或者佛教的书籍来阅读,而应当从人作为人的生命体验的角度来研读、体会,时间久了,自会有一种历史与道德的责任感从心而生。

  关于文殊智慧哲学的体系,有很多的论,你会发现,“第一义谛”、“不二法门”尽管是理论上的,但是没有它们,“清凉人格”和“即世人生”很容易落入空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空谈,从实践意义上说,我们需要一种理论是指导,不论是隐性的意志倾向还是显性的理想追求,都透露一种人性的道德判断。在文殊智慧中,这一道德判断首先是以“第一义谛”为先导的,为了使我们的思维更容易接受这种具有文殊风格的革命性质的大无畏的“第一义谛,”肖先生在知识论上探讨了文殊与维摩诘共同导演的不二法门大法会,他们的理解背后,是三十一菩萨对于人间万象的“不二”观法,它是具有革命性质的,之所以说具有革命精神,是因为它首先可以在思维领域内产生爆破式的轰动效应。它会把圆融、和谐、无碍、中道、平等输入到脑海中,激活从未产生过任何效应的业已休眠的脑海细胞,或者说是贯入这些细胞而拓展为一种精神境界。一旦进入其中,即使在实践上难以实践“即世”的人生,也会在意念的驱使中构筑“清莲人格”般的灵性空间。

  刚才说了,文殊智慧首先是一种理论,从根本上说,它需要一种道德意义上的人性真善美的实践和行动意义上的人格清莲般的实践,也就是,心灵的实践和行动的实践。心灵的实践首先关涉到思维的实践,这一点,似乎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相似,王对于“行”所下的定义是“意之所发便是行”,所以知行合一需要“致良知”,需要“诚意”,举个例子,他认为,假如说某人是孝顺的人,就表明他已经或者完全能够在实践上施行孝顺这一行动,而不是空谈。这是很有意义的心灵实践。这里的心灵实践实际是和行动实践合一的。心上想的,就是事上做的,而事上做的,必然是心上想的。这样,文殊智慧中所要探讨的真善美必然能够在心灵和实践上达到统一,并通往灵性的境界和世俗的环境,完成一种真实意义上的人格的整合与精神模式的转换,承担起历史文化所赋予的传承道德的责任,呼唤起挺立人性的自我使命。

  文殊智慧哲学精义所要昭示的内容很多,所揭示的人性内涵与人格品质也不仅仅限于佛教范围之内,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是生命的追问与疑惑在五台山文化或者说是文殊智慧研究中的回答,或者是文殊智慧被赋予进超脱五台山僧众的大众范畴而即将进入黎民百姓生活的一种实践呼唤。这里,需要的是对于生命的灵境的思考;这里需要的是对于生命的实践的关怀;这里,需要的是一种对于生命激情的思辨。当然,这仅仅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思考与实践过程中的总结,具体的,还需要深入其中,细细品味、反省、回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