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建筑>>正文内容

庄浪云崖寺石窟内容总录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30日
来源:不详   作者:程晓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庄浪云崖寺石窟内容总录

  程晓钟

  云崖寺石窟位于甘肃省庄浪县城东28公里处关山中,初建于北魏,经西魏、北周、唐、宋、元、明至清诸代,形成了今天的八大寺群:云崖寺、红崖寺、朱林寺、大寺、西寺、乔阳寺、金瓦寺和佛沟寺,另有木匠崖、三教洞、殿湾、店峡等多处石窟群。

  一、云崖寺石窟(又称主山白云洞)

  云崖寺石窟位于韩店乡黄草村西,东南距盐场子村2公里,西边有“秋千架”奇景,北为高窑子梁,窟前为云崖寺河。

  云崖寺石窟分布在云崖主峰长约300米,高约80米的西崖峭壁之上,洞列三层,层层相叠,共有窟龛19处。石造像13尊,泥塑72尊。

  第一层距河床19米左右,现在是一片约500平方米的半圆形平台,昔称贮香台。这里原有三座殿宇,中间为大佛殿,东西两侧分别为菩萨殿和禅房,前为灵官楼,惜全毁。现修复大佛殿和灵官楼各一座,台前石径上有一阁楼式山门,平台下是一层深浅不一的石庵,庵内塑有卧佛,均毁不存。现外露大量的桩孔、柱洞遗迹。左侧有一残窟,正壁长方形坛基,造像不存,烟熏严重。

  通过曲径石阶可达二层,第二层高约20米,是一条长达60多米,宽2—3米的石庵,上凿10座窟龛,自西至东依次为:

  1#:方形平顶残窟,近年来修复木构二层楼建筑,下层泥塑彩绘造像和壁画,为药王洞。上层有一小龛,内造像7尊,为三佛二菩萨二弟子。

  2#:近似方形平项窟。三壁三龛(浅龛),马蹄形低坛基上又为马蹄形高台座。洞窟面阔2.28米,进深1.65米,通高1.65米。

  造像组合:三佛六胁侍菩萨。 ·

  正壁一佛二菩萨。佛高肉髻,面相方圆,著通肩袈裟,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下摆呈“人”状垂直于台前座。佛高1.02米。

  二菩萨立于左右的半圆形低台基上,左菩萨右手执一莲蒂抚于胸前,右菩萨左手贴于胸前,造像残损严重。

  左壁一佛二菩萨,主尊佛头部及台基左下角残缺,右手施无畏印,似著通肩袈裟,衣纹阴线,下摆尚可辨一部分,呈“人”字型。造像原为石胎,后多次泥塑。

  二菩萨立于半圆形台基上,左侧菩萨有肉髻,面相长圆较清瘦,左手执一莲蒂,飘带自肩部垂下,保存稍好,高1.03米,脸部左右两侧及颈部有历代修补痕迹,达三层之多。

  右壁一佛二菩萨,佛残缺严重,有多次修补痕迹,残存衣纹阴刻疏朗。其右侧菩萨高肉髻,上饰水波纹,面相方圆,项饰桃形,耳上部结带,左手抚于胸前,右手曲肢下垂,高1.03米。左侧菩萨头残,躯体亦风化严重。

  该窟原作于西魏到北周时期,后又多次重修,窟内及造像残存泥皮,火烧、烟熏严重,壁画少,内容不清。

  3#:方形浅龛,面阔2.57米,进深0.57米,高2.7米。现存一佛,残缺剥蚀严重,从左侧残迹看至少经过五次修复,原作于北周。佛著通肩袈裟,施禅定印,半结跏趺坐,衣纹呈阶梯状,背光壁画叠压关系十分明显,有火焰纹、忍冬纹、团花等。忍冬纹有早期特征。

  该龛原为石雕造像,后又多次泥塑。

  4#:拱形敞口龛。面阔3.82米,进深1.05米,高4米。

  造像组合一佛二菩萨(石胎原雕,曾有泥塑已剥落),风格浑朴,为北魏早期造像,风化比较严重。

  主尊佛高2.5米,著双领下垂袈裟,僧祗支。胸前结带,左手施无畏印,半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下摆呈“人”字形披于台座上部。衣纹阴线较疏,佛头及右手已失,现状系今人修补。

  右侧菩萨,头戴宝冠,面相方圆,颈较粗短,戴桃形项饰,飘带自肩背至肩部自然下垂,呈三层,上身裸露,腹前结带,左手执一莲蒂于胸前,右手持一法器下垂至臀部,下身着裙,立于一方形小台座上,躯体粗状,腹部较大,衣纹疏朗。

  左侧菩萨:头戴宝冠,面相方圆,颈较粗短,戴桃形项饰,飘带从肩前自然下垂,呈三层,右手执一莲蒂抚于胸前,左手提环形法器曲臂下垂,上身裸露,腹前结带,下身着裙,立于一方形台座上,该造像面部、躯体右侧及足部均残。

  龛楣已风化剥落,龛外木构屋檐已毁,仅露柱孔遗迹。 ·

  龛内残留少许泥皮,有壁画痕迹,烟熏剥落严重,内容不清。龛外右侧墙壁多次修补,从残迹看有五层之多,最上层有今人墨书题记。

  4号龛左侧为财神殿,系今人雕造(利用原方形残窟,窟外建木构屋檐)。

  5#为玉皇楼,为今人在原方形窟的基础上修建而成,无塑像。

  8#为三霄殿,系后人在明代洞窟基础上依崖壁修屋檐建筑而成,尚未塑像,内存明代造像残迹。

  9#:浅窟,面阔4.7米,进深1.28米。

  勺形台,高1.24米,上为马蹄形须弥座。座高1.43米,宽1.48米,其上塑像一尊,清代雕造,头、臂、胸均残,暴露筒瓦、布纹大瓦及木桩等,头光周围为一圈火焰纹。

  10#:方形平顶大窟。进深8.5米,面阔7米,高5.65米。

  窟内台基高57厘米,塑像均已不存,仅正壁及左右两壁岩体上留下造像桩孔及柱洞,壁画少许,多为佛光火焰纹、云纹等。

  门口左右两侧各有碑刻一通:其一为《主山云崖寺成碑记》高2.8米,宽1.1米。碑首雕蠕龙,篆额“大明重建”,雕工精致。其二为《云崖刊石撰书碑》,与《主山云崖寺成碑记》时代相同。二者均刻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形制相同,相向而立,蟠龙碑首篆额“云崖寺碑”。

  该窟很大,当为僧人礼佛诵经之所。系明代所开。

  10#洞左侧为一龛,造像不存,外露桩孔及柱洞。

  从二层东部即8号与9号窟之间有悬梯可达三层窟台,三层亦为长30米,宽2—3米的崖坎,开凿两窟,保存尚好,为云崖寺精华所在。分别为:

  6#方形平顶窟:面阔7.2米,进深4.25米,高4.7米。

  马蹄形坛高80厘米。正壁为三佛二菩萨。主尊佛像高1.55米,螺髻,面相浑圆,著双领下垂袈裟,右袒,衣纹华丽繁缛,半结跏趺坐于藏式须弥座上,高0.97米,宽1.?5米,胸前有“人”字纹,右手抚于腿部,左手已残失(露木构物),须弥座石胎泥塑,透雕精细,彩绘华丽,背光右上部残存一块,浮雕而成,外圈为火焰纹。

  右侧佛,高1.35米,头戴宝冠,面相浑圆,戴项饰,著双领下垂袈裟,作说法印,坐于须弥座上,背光残失,贴塑衣纹华丽,左肩部衣纹贴塑有“天王”二字。

  左侧佛,高1.42米,坐势造型同右佛,唯手势不同。

  主尊前二供养菩萨赤足立于方形仰莲台上,造型衣饰相似。唯右侧菩萨左手执一法钵,身高1.84米,左面菩萨右手执一灯状物,身高1.78米。二菩萨躯体修长,面相长圆,细目小嘴,面相清秀,褒衣博带,衣饰华丽。右菩萨左衣袖下方堆塑“天王”二字。

  主尊佛头光顶部左右两侧各开有一小龛,仅存少许泥皮,塑像不存。

  右壁分上、中、下三层排列,均为石雕后加泥塑。

  上层左右各塑两座城门,中部泥皮剥落,内容不清,其余为山形及云纹浮雕。

  中层残存六身泥塑神将,高约0.6米,形态各异,另有四身残迹置于下层台基之上。

  下层原坛基之上又泥塑长方形台座,高0.55米,长3.87米,上塑八身罗汉像(身高1-1.02米),表情不一,坐势各异,保存尚好。

  左壁上层左右各塑一城门,中间塑悬阁,左为山形云纹浮雕,右边泥剥落,外露岩石。

  中层台阶上仅存两身神将,泥塑山形多存。

  下层八身罗汉,仅存七身,其左侧系建窟时修补,现已剥落不存。台基和右壁相同。

  窟内左角有三身残神将,当为二层台掉下之塑像。

  窟顶泥皮均剥落,外露岩石。 、

  前壁及窟门窗为木结构,有火烧痕迹。

  7#:五方佛洞,为近方形平顶大窟。该窟面阔9.8米,进深6.1米,高4,05米。

  正壁为三龛,内有三佛,均为螺髻,中、左二佛(图版贰,l、2)右袒,像高分别为1.48米、1.44米,右佛著通肩袈裟,高1.32米,佛面浑圆,造型得体,衣饰华丽,均半结跏趺坐,唯手势不同。主佛(图版叁,1)前有两个小方形台基,其上层有二胁侍菩萨,现仅存残迹立于主佛左右壁。龛楣左右两侧有二方形小龛,仅存残迹,造像不存。

  佛座均为须弥座,上为莲台,是利用岩体雕成后泥塑彩绘而成的,主尊须弥座(高0.92米,宽2米)外沿上彩绘有唐僧取经的画面,生动形象。

  正壁左右两侧上各有两方形小龛及一台状残迹,造像不存,外露岩石。

  右壁一龛,内一佛,螺髻较高,面浑圆,半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形制同正壁),像高1.41米。龛外左右两侧为二菩萨(图版叁,2),头戴宝冠,有顶饰,面相清秀,像高分别为1.68米和1.62米。佛头右上部又有两列菩萨,每列两身(图版肆,1、2),保存完好。左上部仅存残迹,造像不存。

  左壁一龛,内一佛,像高1.38米,右袒,施说法印,半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左右两侧各有一菩萨,身高分别为1.53米、1.58米,倚座,头右上侧载两浅龛,仅露岩石,其余不存,左边开三龛,塑像已剥落,现置于一层台基上。

  前壁中部为石彻拱形门。

  门右坛基上塑有一长方形台基,上有三菩萨(图版叁,3),中间菩萨高1.72米,双手合十,倚坐。左边菩萨高1.27米,结跏趺座,施禅定印。右侧菩萨高1.67米,右脚曲肢手臂置于其上,右手掌于台基上,一脚踏小莲座。

  门左亦有一长方形坛基,上有三菩萨,中间菩萨高1.62米,倚座,双手合十于胸前;右部菩萨高1.52米,双手抚右膝侧身坐,右腿弯曲;左边菩萨高1.12米,结跏趺坐,手施禅定印,著双领下垂服。

  每龛均有龛楣、龛柱,窟内壁画剥落,仅龛内存少许。

  该窟共存五佛、十菩萨、九身小菩萨(其中两身无头),正面有两胁侍菩萨残迹。窟内左下角有一石刻兽头,是否窟内物不得而知。

  前壁尚存壁画,但烟熏严重,内容不清。

  正壁右侧佛座左侧有墨书题记,仅存二字,不识。

  该窟是云崖寺保存最好的洞窟之一。据明《云崖刊石撰书碑》所云:“普满上修五方佛洞,圣像未毕”,似应为万历年间造像。

  7#洞窟左上方高出地表约60米处,有一直径2米许的石洞,即白云洞,以洞生白云得名,据《增修华亭县志》记载,“寺分中、东、南、西、北五台,中台左壁有白云洞,为宋僧法印所凿。”明正德进士右副都御史胡缵宗的《主山白云洞记》云:“左壁有洞焉,山僧法印所劈者,其洞朝夕多云;而云多白,洞中云出,洞上云盘,洞前云驻,洞底云警,历四时焉。主山多胜,即白云洞其一也。”以上白云洞的记载,是云崖寺得名之来由。

  云崖主峰左侧,还有二列小型窟龛,下层有洞窟3处,分别为:

  特1号方形平顶小窟(前人未编号),该窟距地面高约15米许,人不能及,窟前一柳树,攀援而上,可见洞窟约2/3的内容。

  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秀骨清像。佛肉髻较低,面相清瘦,流肩,著双领下垂袈裟,露僧祗支。菩萨头戴宝冠,面相清秀,戴项饰,披缨络,飘带自肩绕臂下垂。菩萨躯体修长,唯腹稍高,当为北周造像。

  窟外左侧有墨书题记:“大眼进睹慧耳达闻圣心囗囗/皇帝圣寿万岁名人见在囗囗/佛定菩萨善手圆满/潜佛僧人谈道宗/囗壁僧人张道进/成化十年九月初三日功囗囗囗”

  其左侧另有一则题记,因风雨侵蚀,模糊不清。

  11#(原编号)方形平顶窟。

  三壁三佛均无头,方形台座。塑像衣纹及下摆有北周造像特征,顶部壁画保存尚好,为一团花图案。

  该窟北周开造,明清重新彩绘。

  15#:方形平顶窟

  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主尊无头,二菩萨亦多残失。

  上层,有三个浅龛,利用天然崖坎砌泥坪墙而成,为同时代遗物。分别为:

  12#:方形平顶龛。

  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主尊佛头、双手均残,著双领下垂袈裟,半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下摆呈“人”字形分开,披于方形座前。二菩萨已不存,仅留方形台座。

  13#:浅龛,高1.6米,宽1.6米,深0.18米。

  一佛二菩萨,浮塑,似为元明之物。

  龛左右两壁为泥墙。

  14#:浅龛,高1.58米,宽1.8米,深0.42米。

  一佛二菩萨残缺严重,“工”字形座。

  16#:湘子洞

  在主山东50米许,距河床约40米,悬崖峭壁,人不能至,内容不详。

  17#:摩崖造像

  在湘子洞东约20米,崖体上柱洞、桩孔密布,从残迹看,曾有四尊巨型塑像,现仅有一尊存头及肩部,风雨侵蚀,已模糊不清。

  18#:方形平顶窟,位置在主山后另一崖体之上,内容已残缺。

  19#:在18#之左侧,近方形平顶窟,内容亦残损无存。

  (注:16-19#前人调查时均未编号,此次调查因考虑分布在主山周围,且距离较近,故编人云崖寺石窟总号之内)

  云崖寺石窟共有编号窟、龛19座、石造像18尊、泥塑55尊,壁画14平方米,其中北魏1座,西魏一北周3座,北周洞窟1座,元一明窟14座,明碑两通。

  二、大寺石窟

  大寺石窟位于云崖寺东1公里处。窟龛分布在主峰两面崖壁上,(大寺石窟部分窟龛前人未详细调查或编号不详,1995年4月5日调查从西北一东南顺序进行),共有窟龛12座,形制基本相同,均为方形平顶窟,石造像3尊,壁画3处,约30平方米,题记3条。

  1#:方形平顶窟,窟面阔3.6米,进深4米,高3.6米。

  马蹄坛,上有马蹄形高台座,坛基高0.8米,台座高0.2米。

  该窟造像不存,左右壁残存15平方米壁画有云纹,呈明代风格。

  2#:拱形龛,面阔3.1米,高3.4米,左右两边有半圆形深槽,烟炱斑驳。龛外桩孔密布。

  此龛应为当时开窟造像的工匠或僧人食宿的场所。

  3#:方形平顶窟,高3.32米,面阔3.23米,进深2.12米。

  窟内正壁前为长方形坛基,高0.58米,长3.17米,宽1.45米。

  该窟造像不存,仅正壁存约1.5平方米的壁画,为佛像坐椅靠背、龙首扶手,有元代风格。

  4#:方形平顶大窟,面阔4米,进深4.3l米,通高3.80米。

  正壁前有一长方形台座,高0.53米,宽0.83米。

  该窟造像残失,仅存一佛二菩萨,其背光为火焰纹。

  左右两壁各浮塑山形,城墙,基本形制同云崖寺6号窟,该泥塑下层残迹有壁画,左壁发现有人物造型壁画两处,有唐代风格。

  窟顶泥皮剥落,外露岩石,窟外有桩孔,可见早期窟外有崖阁建筑。

  5#:方形平顶窟,面阔3.5米,进深3.35米,通高3.15米。

  正壁前有长方形坛,高0.89米,宽0.75米。

  该窟造像不存,四壁均外露岩石,窟内空无一物。但右壁上有3块刻石题记。

  其一大致呈方形,书“大明国陕西平凉府静宁州主山寺住持僧无想 韩府内臣李

  大明嘉靖十一年”;其二大致呈方形,文七行,文字因受硬物敲击,已模糊不清;其三书“白水县石匠杨文奇(?)、王锦”。可以证明此窟为明代开凿。

  6#:圆拱形敞口龛(浅龛),面阔4.2米,高4.35米,深l米。

  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均石胎泥塑。

  主尊佛高2.6米,面相浑圆,发髻低平,躯体粗壮,下摆呈“人”字形,结跏趺坐于“工”字形座上,衣纹为出水式(座高1.3米,宽2.03米)。

  二菩萨立于主佛左右。左侧菩萨高28米,头戴宝冠,面相方圆,左手抚于胸前,臀部有飘带下垂,右手下垂提一法器,腹部结带,下身著裙,身体粗壮,腹部较高。左侧菩萨头戴宝冠,面相方圆,颈粗短,右手持一法器抚于胸前,左手下垂,金刚杵铃飘带由肩下垂到腿部。

  该龛风格、形制与云崖寺4号龛极为相似。

  石造像之上的泥塑多已剥落,佛背光为龙首椅,龛楣色彩艳丽,为明清时重绘。龛外左右两壁为近人所建土墙,原桩孔外露。

  该窟为大寺石窟中时代最早的洞窟,造像形体丰满,风格敦厚,为初唐之风,但带有一点北周至隋代的风格,和庆阳北石窟171窟风格十分接近。

  7#方形平顶大窟,面阔6.6米,进深5.4米,通高5.8米。

  窟内马蹄形坛,高1.1米。造像已不存。

  正壁存三身泥塑,火焰纹,主尊头光左右各有一人首人身孔雀尾的飞天,彩绘工巧,另有头戴五方佛盔,身着武士装的护法神,具有密宗风格。须弥座已毁,仅留残迹。

  右壁存大面积壁画,惜剥落不清,似属明、清手笔。从残迹看,右壁原有造像五尊,今均不存。右壁靠近窟门处有一方绘制的碑,上有墨书“碑记”二字,仅存约1/3内容。壁画下层亦有壁画,多模糊不清,仅一方较完整,有“神奉”二字,其左右为龙纹,内有六位人物造型。

  左壁表面和右壁相同,均绘佛本生故事。

  窟内壁上又有一层台(俗称墙肩台),尚存一周小莲台,造像不存。

  窟顶泥皮剥落,外露岩石。

  该窟很大,窟外桩孔、柱洞较多,昔曾有崖阁建筑,已毁。

  8#:长方形平顶大窟,面阔8.3米,进深4.7米,高3.7米。

  窟内造像不存,仅正壁存约2平方米的壁画,为佛背光。其间有造型较完整的持剑武土。左侧有人首人身双翼鸟爪的飞天造型,右手托盘,盛仙果等。从现存残迹上看,壁画达;三层之多。

  窟外有桩孔、柱洞,早期崖阁建筑已毁。

  9#:方型平顶窟。

  正壁前为一巨型台,高1.3米,直径1.38米。左右两壁有长方形坛,有造像痕迹(桩孔),造像已不存,仅有背光残迹,为云气纹。

  三壁肩台上有造像痕迹及背光壁画。

  10#:方形平顶窟,面阔2.5米,进深3.2米,高2.5米。

  窟内空无一物,烟熏严重,亦无壁画。正壁前有二重台。窟内靠外顶部有二柱洞,窟外壁亦有桩孔遗址。

  11#:方形平顶窟,面阔3.7米,进深3.25米,高2.2米。

  窟内造像不存。正壁有长方形坛基,坛基与左右两壁交角处有二方形低台基。正壁及左右两壁有壁画,破环严重,内容模糊不清,底层暴露部分壁画,可辨为人物造型。

  窟顶外露岩石,顶中部一石刻太极图,其前方为长方形框,内刻忍冬纹。

  12#:形制同11#,窟内空无一物,正壁前有一方形台基,高0.74米,进深3米,通高2.4米。窟外有桩孔遗迹。

  三、红崖寺石窟

  红崖寺石窟,位于云崖寺东5公里,面对油罐山,前临红崖寺沟,南望山场山,东临东沟,距韩店乡盐场子村约4公里。

  窟群分布在长200米,高50米的崖上,呈。一”字排列,共有编号洞窟14处,造像50尊,壁画16平方米,清碑一通。

  1#方形平顶浅窟,面阔5.1米,进深1.5米,高3.2米。

  窟内造像不存,仅存壁画两层。右壁下层可见佛像背光及头光,上层施白色,其上墨书方框,内容不清,中部左侧下层壁画有一持剑武士象。初步推断,下层为明代风格,上层多为清代遗迹。

  2#方形平顶窟(俗称文王百子洞),面阔约4.5米,进深5.5米,高约4米。

  正壁一坐像,其下长方形坛。左壁浮塑菩堤树,佛背光为高浮雕,像较为完整。

  右壁分四层,每层泥塑的屋檐浮雕隔开,每层均泥塑小型造像(图版叁,3),四层仅存19尊(均残缺不全)。

  右壁与正壁佛坛交角处有一尊残像,无头无臂。

  窟顶施白色化妆土,上绘八卦太极图。

  3#方形平顶大窟,面阔4.85米,进深9.5米,高4.8米。

  窟内马蹄形高坛,上有低台座,三壁均有肩台,宽0.2米。

  正壁造像不存,须弥座,以土坯砌成,已残,壁上桩孔密布。

  左右壁造像不存,仅见佛背光和头光,以桔红色颜料绘成,可辨各有五尊造像。

  初步判断,该窟初凿于明,清代重修、彩绘。

  窟外左侧有一清嘉庆石碑《庄浪县主山红崖寺重葺功成碑记》,高1.7米,宽0.54米,碑座较完整,高0.55米,宽0.75米,厚0.43米。

  4#在3#左上角,距地面高约13米,人不能及。

  窟利用天然岩坎修凿而成,右壁用土坯砌成。

  5#方形平顶窟,面阔5.1米,进深5.3米,高4.3米。

  正壁长方形坛基,造像不存,仅有三尊造像之背光和头光。

  三壁均有肩台,上存佛头光,曾有造像35尊。

  左右两壁有墨框,共有12幅画面,绘“唐僧取经”故事。

  窟顶外露岩石。窟外桩孔密布,崖阁建筑已毁。

  初步推断,开凿于明,清代又重修之。

  6#方形平顶窟,面阔2.5米,进深3.2米,高2.4米。

  正壁长方形坛基上有长方形台座,其上三尊造像仅存两身残迹。

  左右两壁造像不存,有背光。

  窟顶有八卦太极图。

  窟外左右两侧刻凿工整,造像不存,仅有桩孔。

  7#方形平顶浅窟,面阔3.9米,进深1.9米,高2.5米。

  窟内外露岩石,造像不存,仅正壁有造像时所留桩孔,曾有三尊造像。

  8#方形平顶浅窟,面阔2.65米,进深1.75米,高3.2米。

  正壁设长方形坛基,其上又有长方形台座。三尊造像均已不存。

  9#方形浅窟,面阔2.75米,进深0.8米。无造像残迹。

  7、8、9三窟相邻,窟外有桩孔,崖阁建筑已毁。

  10#方形浅窟,面阔6.7米,高3米。风化严重,仅有桩孔,无任何造像残迹。

  11#方形平顶窟,面阔3.3米,进深4.8米,通高3米。

  造像组合为三佛十六罗汉十二弟子。

  正壁三佛,均残缺严重,存须弥座。左右二佛及座处于正壁与左右两壁的交角处,佛坐于泥塑狮子上。右佛残像内发现汉代铜镜一面。

  左右两壁各设长方形坛基,上有16身罗汉,残存14尊,多倚坐,亦有单腿曲肢。

  左右肩台上十二弟子(?)塑像已不存,仅存头光,右壁肩台上尚存一佛座。

  12#方形平顶大窟(千佛洞),面阔5.5米,进深10.45米,高4.7米。

  正壁前方有一方形坛基,宽2.1米,高0.45米,长3.2米,坛基上为须弥座,残高1.5米,残缺严重,造像不存。

  正壁及左右两壁均为利用岩体凿造的层台,每壁八层,每层间距约0.4米,宽0.14米。每层上均为泥塑的小莲台,其上有小型造像,现造像不存,仅左壁最上层存较完整的莲台五处,第二层中部存八处,右壁第二层存十处。

  根据残迹推断其有小佛像约1210尊,均模制而成。该窟是云崖寺石窟群中最大的洞窟。

  12#左侧崖壁上凿一浅龛,高1.2米,宽0.67米,深0.14米,为一碑龛,碑已不存。

  13#方形平顶窟.面阔3.1米,进深3.9米,高2.9米。

  窟内正壁设长方形坛,正、左、右三壁均为两层肩台,使每壁呈三层分布,窟顶有八卦图案。其下层亦有壁画,但模糊不清。

  正壁造像不存,仅有圆形头光,可辨有造像三尊。

  左右两壁均无造像,仅留残迹,可辨每壁上层有13尊,下层有10尊。

  14#方形平顶窟,面阔2.4米,进深3.1米,高2.7米。

  正壁设高低坛基,造像不存,仅留部分泥土及造像所用的桩孔。

  窟顶泥皮剥落,外露岩石。

  红崖寺石窟共有编号洞窟14座,建窟形制基本相同,均为方形平顶窟,残存泥塑像50余尊,清嘉庆碑一通。

  四、西寺石窟

  西寺石窟位于云崖寺石窟西约2公里处。共发现洞窟7座,明碑一通。

  1#方形平顶窟,面阔2.6米,进深2.4米,高2.3米。

  正壁设坛,分高、中、低三等,通高1.2米。造像不存,仅见残迹。左壁有部分壁画,可辨有二层,但内容模糊不清。

  2#残窟,洞窟已风化不成形,仅外露桩孔、柱洞。

  2#残窟左侧约5米处有一碑龛,内藏一碑,长方形,高9l厘米,宽60厘米,厚11厘米。题《万古题名》,碑文风化剥落严重。文22行,可辨有:“囗囗囗平凉囗囗囗/囗山西寺立碑/承奉口承奉红崖西院僧人如山如意如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僧人真囗号口挥石匠孙奉先 高口。”该碑为西寺开凿造像之后所立,没有纪年,但所载石匠孙奉先与《主山云崖寺成碑记》的孙奉先同为一人,可以说明西寺始凿于明万历年间。

  3#长方形敞口浅窟,面阔9.8米,进深2.6米,高3.8米

  正壁设坛,为长方形,上有三个须弥残座,造像已毁,残迹遍佛台。从残迹看,须弥座经过一次修复。窟右侧有火炕残迹,为僧人住所。

  窟外崖阁建筑已毁,仅留桩孔、柱洞等。

  4#方形平顶窟。面阔3.55米,进深4.1米,高3.7米。

  马蹄形坛基。正壁有三尊造像残迹及须弥座残迹。窟外有桩孔,

  5#方形平顶小窟,面阔1.8米,进深1米,高2米。

  正壁设长方形坛。从残迹看,其上原有造像一尊,现不存。 .

  6#残窟,利用天然崖坎补修而成,内无造像迹象,仅有火焰残迹。

  窟外有柱洞、桩孔,多为僧人或工匠住所。

  7#方形平顶浅窟,面阔1.65米,进深0.8米,通高1.7米。

  正壁长方形坛,中部有一柱洞,当为造像时所留。造像、壁画均不存,外露岩石。

  五、朱林寺石窟

  朱林寺石窟位于云崖寺西北4公里云崖河与店峡河交汇处,窟群分布在长100米,高80米的崖壁上,洞列五层,共有编号洞窟五座,造像五尊,壁画1.5平方米。

  1#拱形敞口龛(第四层)

  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右侧菩萨已失)。佛面浑圆,身披袈裟,腹部结带,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二弟子与菩萨躯体修长。造像均石胎泥塑。为唐代中晚期作品。

  2#长方形浅窟(摩崖龛,第一层),面阔5.92米,高2.2米。

  正壁设长方形坛基。造像残损无存。顶部残留少许壁画,烟熏严重,内容不清,一个圆形图案似为头光。

  3#方形平顶窟(第二层),洞口高1.9米,宽1.46米,呈外敛后敞形。平顶,顶与四壁折角呈圆孤状。

  窟内正壁设高坛,上有低台座,左右两壁均有长方形坛。

  造像不存。左右两壁残存少许壁画,绘画精细,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窟外左右两侧各绘护法神,因风雨侵蚀已模糊不清。

  该窟由佛改道,有明代风格。

  4#、5#洞窟(第三层)

  栈道已毁,高不可攀。远眺均为小方门。造像及其它内容不清。曾用望远镜观之,5#洞窟内有一彩塑,保存尚好。4#窟门下方有两个木桩,当为昔日栈道残迹。两窟外桩孔密布。估计此两洞窟保存完整。

  朱林寺石窟第五层崖体上桩孔密布,呈“一”字排列,窟龛内容因风雨侵蚀而剥落。

  六、乔阳寺石窟

  乔阳寺石窟位于韩店乡张家嘴子村北约2公里处。共有洞窟3座。

  1#窟,系利用宽12.3米,深4.6米,高10米许的天然岩洞修凿而成,穹隆顶。

  正壁前设有三个方形台座,造像残损。左壁系利用土坯、石块砌成。上有浮塑山形及城门等。有明代风格。

  2#浅窟,面阔3.9米,进深l米,高2.6米。

  正壁有一泥塑坐像。受风雨侵蚀,外露石块等物。正壁右侧有泥皮残迹,其上有白色、褐色化妆土,是否曾为壁画,不得而知。

  窟外崖阁建筑已毁,外露桩孔。

  3#长方形浅窟,利用天然崖坎凿成,略呈长方形,长4.3米,深2.3米。

  窟内正壁为一高佛坛,左边有三个柱洞,当为造像时所留。内无任何遗迹。窟外右侧有许多桩孔,系建崖阁时所留。

  七、金瓦寺石窟

  位于云崖寺石窟西北2公里的瓦佛爷沟内,在崖壁上凿有4处窟龛,均已不成形,造像无存,时代不明。

  八、佛沟寺石窟

  佛沟寺石窟位于韩店乡佛沟门村东约土公里佛沟北面崖壁上。有摩崖造像三尊,小型洞窟五处,栈道已毁,造像无存。其中第二层有大量桩孔遗迹。

  1#摩崖造像为三佛,高3米许,造像古朴、浑厚。面形略长,褒衣博带。造像头上部及周围桩孔、檐槽密布,昔日宏大的崖阁建筑已毁。

  时代:北魏晚期。

  2#位于摩崖造像之上,远眺可见小方门。窟内情况不明。

  3#窟习称响铃洞。因飞鸟出入能发出悦耳的响声而得名。用望远镜观之,窟内有造像一尊,其它情况不明。

  4#、5#均为依崖坎而建的小型窟龛,空无一物。周围桩孔密布。

  九、其它石窟

  殿湾石窟位于大寺沟东0.5公里处,距云崖寺石窟约2公里。共有洞窟5处,其中3窟无法查明,2窟造像无存。

  1#方形平顶窟,面阔2.4米,进深2.4米,高2米。

  正壁前设长方形高坛,上为长方形低台座。窟内造像无存,外露岩石。窟外有桩孔遗迹。

  2#方形平顶窟,面阔2,5米,进深3.8米,高2.4米。

  正壁设一长方形低坛。造像无存,四壁均外露岩石,窟外有桩孔遗迹。

  另外在1#窟右侧崖壁上尚有三个洞窟。皆因在悬崖峭壁,栈道不存,无法探明。

  店峡石窟位于韩店乡店子峡村西面山腰。共有洞窟2座,西距乔阳寺约1.5公里。

  1#方形平顶窟,拱形窟门,以石条砌成,深1.2米,宽1.05米,高1.7米。

  窟内方形平顶,设马蹄形坛,左右壁设有肩台。窟内造像无存,壁上有造像时留下来的桩孔,正壁有造像两尊,两壁各有六尊。右壁肩台上残存少许泥皮,为泥塑的山形。

  2#方形平顶窟,面阔3米,进深2.8米,高2.3米。

  正壁设坛,有高低二等,上层有3个柱洞,当为造像时所留。

  正壁左右两侧有三角形深槽,与之对应的左右两壁各有一个,残留部分泥皮,别无任何残迹。造像无存。

  木匠(爷)崖石窟(或曰舍身崖)为一高约8—10米,宽15米,深5米许的天然岩洞。洞下有零星桩孔,正中有一泥塑造像,保存完整,似宋代风格。

  三教洞石窟位于韩店乡黄草台村后北面山坡,西距韩店乡政府所在地12.5公里,前为朱林寺河,距河床高度约500米。仅有洞窟一座,为方形平顶窟,顶与四壁折角成弧形,进深3.4米,面阔2.85米,高2.50米。

  正壁三尊石造像(应为三教主),其间又有小龛四个,内均有造像,中间二龛佛结跏趺坐,左右二龛造像均坐于莲台之上。

  中间像(佛)发髻较高,面相浑圆,有胡须,着双领下垂袈裟,胸前露出僧祗支,衣纹阴刻疏朗,呈阶梯状,右手抚于胸前,已残,其印不详,左手置于腿上,手心向上。结跏趺坐于长方形坛上。像高1.05米。

  左像(孔子)发髻较高,络腮胡须,造型与中间佛像同,高1米。

  右像(老子)发髻较高,面相浑圆,着通肩袈裟,左手抚于胸前,右手置于腿上,两手均残,其印不详。像高0.95米。

  长方形坛上有盘龙石雕,岩石风化、剥落严重,仅可见龙鳞。

  左壁均为依岩体雕造的造像,共三层。自上至下依次为:

  一层共有造像九组,高低大小不等,造型各异,可辨有弟子、释迦、菩萨、弥勒等。像最低者17厘米,最高的37厘米,均坐于莲台之上。中间有两方发愿文,剥落,内容不清。

  二层右侧依岩体雕造房屋造型,内有一像,高0.9米(可能是孔子),左侧有四尊造像,为四大弟子,其中第2、3像之间有一小块发愿文“……信土焦……”。左侧为一方形龛,龛楣上有飞天,龛内一菩萨,高68厘米,头戴宝冠,面相长圆,清瘦,斜依龛柱,左腿舒展,右腿曲肢,双手置于其上。飘带自腋下至小臂下垂,造型十分生动·。龛下为三个小力土,均双手用力托龛。龛左有一方发愿文,已剥落不清。

  三层右侧为一拱形浅龛,龛内一佛,高46厘米,结跏趺坐,风化严重。右侧有两尊造像,一高一低,高者90厘米,头已残,戴项饰,躯体风化严重,系腰带,低者面朝南,左手高举。

  右壁分左、中、右三组。

  左组上层有一造像,高90厘米,倚坐,发髻较高,面相浑圆,戴项饰,双手举于胸前。其右有一观音立像,头上有化佛,旁有一方发愿文,剥落不清。下层两列造像,共十身,均倚坐,残毁严重。

  中组上部为一长方形龛,龛内上部一卧佛,长93厘米,为释迦牟尼涅盘像,腿部有六个弟子,肩部有一个。其下有三尊立像,头、面均残,像高68—70厘米。

  下部有两尊造像,一尊较高,双手执笏板,似为朝官形象,其右一尊较低,残损严重。

  右组上层有三尊立像,两尊头残,完整者55厘米。下层为一方发愿文,剥落严重,内容不清。两边为文臣武将,浮雕佛本生故事“航渡”及“涅盘”图,有明嘉靖二年发愿文两处。

  三教洞石窟是宋元以来三教合流局面在这一地区的集中体现。三教洞石窟造像有元代风格,为云崖寺石窟群中保存较好的洞窟之一。

  庄浪云崖寺石窟是陇东中小石窟中比较重要的一处,内容较为丰富,前辈学者已作过一些调查研究工作,但限于各种条件,系统的成果尚未见刊布。笔者经过详细调查,纂为总目。对其内容的进一步考释与研究,拟在它文中专述。(摘自《敦煌研究》1998.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傣族的佛寺建筑
下一篇:庄浪石窟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