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医方明>>正文内容

佛教的养生之道(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星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三、如何正确看待和奉行素食
  饮食是关系生命存续和发展的一大要素,各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种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因此,是选择肉食还是素食,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对这一问题,应从历史的缘起的观点来加以审视。从佛教来说,素食固然是应予鼓励的事,但并不要求所有学佛的人一定要吃素,所以千万不要以是否吃素来划界线。作为佛教僧人,无论是哪一语系哪一宗派的,如果的确条件不具足,不能吃素,也应严格遵循“三净肉”的规定。当然,我国汉传佛教僧人必须吃素,这是关系寺院道风和佛教的社会形象的问题。作为佛教在家信徒,最好能吃全素,若没有条件,也可先吃三净肉,或选择在六斋日和佛菩萨圣诞日吃素,逐渐过渡到吃全素。从世人来说,素食并非一定要与信仰挂钩,它也并非佛教徒的专利,既然素食有那么多的好处,为了健康、环保或养生,人人都可以奉行素食。当代世界各地涌现了不少“新素食主义者”。例如美国有1200多万食素者,食素者由2.1%增长到4.3%;加拿大多伦多素食协会的会员5年来增加了1倍多;英国目前有七百万素食者,并且以每周两千人的速度在增长,英国最大的素食组织是“素食协会”,会员有两万多人;在香港,200多家素食馆生意兴隆,台湾素食馆更是遍布城乡。西方的素食主义更偏重健康和伦理方面,第一个素食主义团体正式诞生于1809年英国的曼彻斯特;而全球性的国际素食者联合会(International Vegetarian Union)于1908年在北爱尔兰成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考虑到尊重动物的生命和生存权利,减少残忍的杀戮,以及节约地球资源,减少饥饿与贫困,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因素,从而赋予现代的素食主义一层崭新的色彩。
  至于如何奉行素食,我以为最好能有一定的信仰和若干正当的理由,从而使素食之举更有意义、更有力量。其次,由肉食转变为素食,应过好心理关、生理关和家庭、人际关。所谓过心理关,就是要转变认识或饮食的价值取向,相信素食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好处,没什么坏处。其次,要经得起诱惑,不贪美味,不要以为素食损失了什么。所谓过生理关,就是要注意逐渐摆脱个人生理上对肉食的习惯性依赖,使自己的机体完全能从素食中汲取所需的各种营养,一旦养成了素食习惯,就自然会对肉食产生厌恶之心,避之唯恐不及。所谓过家庭、人际关,就是在素食的过程中,可能会给家庭生活、出行以及人际交往带来种种的矛盾、隔漠和不便,尤其在我国内地,素食馆稀少,多数人对肉食的危害和素食的意义缺乏基本的认识,因而这一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因此要会善巧处理,要经得起考验。相信随着佛教的发展和人们对肉食有害而素食有益的认识提高,这一问题会逐步改善。第三,要了解一些素食的知识,懂得素食的均衡、搭配,形成良好的饮食结构和卫生习惯。深绿色叶菜、坚果、核仁等天然食品是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最好来源;豆浆、豆腐則是加工食品中最受肯定的素食营养品。至于豆鸡素肉,在选购時最好要特別注意其制造过程的卫生品质及添加成份。在烹调食物時,最好慎选烹调油,並尽量以生菜沙拉、水煮、清蒸、凉拌等方式处理,如此更能保持素食的原有风味。若煮食方法以煎炸为主,再加上大量用油,可能会令胆固醇增高。从中医的角度看,人的体质和疾病分为阴阳、寒热,而素食也有阴阳、寒热不同的性质。若不懂或不加选择地食用,或偏食少数几种食物,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身体不适。我国历来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而食补就必须讲究食物的阴阳、寒热性质。
  另外,吃素的人要经常运动、多喝水、晒太阳,帮助身体更有效利用素食的营养成份。最好能接受奶和蛋,即不严格素食,以避免营养不足,特别是儿童、孕妇、哺乳的母亲最好不要坚持严格素食。应该特別补充含维生素B12多的食品如啤酒、酵母、乳制品等;含维生素D多的食品如鸡蛋、乳酪、添加維生素D的营养強化食品;含铁多的食品如坚果、核仁、豆腐、南瓜子等;含钙多的食品如奶类及乳制品、豆浆、豆腐、深绿色叶菜;含锌多的食品如杏仁果、豆浆、豆腐、未精制的五谷杂粮。女性素食者,应掌握一些素食谱及其烹饪技术,从而使家庭成员都能喜欢素食,得到素食的利益。
  九、佛教的因果思想与养生
  从生物学来说,一种生命能从千百亿个胚胎中脱颖而出,非常不易,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作为高级生命的人类,从十月怀胎到出生,从呀呀学语到小学、中学、大学,从工作到成家立业,其历程更是复杂而漫长,期间充满变数。自古至今,人类一直执着地探寻着这些变数后的支配力量和运作规律。或尊上帝,或祀鬼神,或演周易,或占星象,或测八字,或看命相,如此等等,它们多数是非因计因,非果计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惟有佛教基于“诸法从缘起”的宇宙法则,阐明了影响众生命运的道德性的因果规律,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贯穿着三世因果的观念。佛教基于这种观念,要求信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直至解脱生死,成就佛果。
  佛教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因果的存在,自然界万事万物因果分明,人世间的智愚、美丑、寿夭、穷通又岂是偶然!而决定这些因果差别的既非上帝,也不是别的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构成的业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世间受道德律的制约,人们必须对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负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佛教认为,业果是通于三世的:今生作业今生受报者,谓之“顺现受”;今生作业来生受报者,谓之“顺生受”;今生作业来生不受,多生以后方受报者,谓之“顺后受”。所以《大宝积经》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国早在《书经?洪范》中就提出幸福人生的五大标准,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儒家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有长期行善积德、修心养性,才有可能“五福临门”。这一点与佛教的因果思想有相通之处,当然佛教因果的思想要深刻、广泛得多。佛教认为,杀生者得寿命短促报,偷盗者得资财匮乏报,邪淫者得妻不贞良报……。反之,若放生、护生,则得长寿报……。譬如说,过去或前生爱虐待动物的人,今世就多病;过去或前生嗜杀者,今世就会得短命的苦果;过去或前生吝啬的人,今世就会贫穷;过去或前生傲慢的人,今世就卑贱;过去或前生激动好怒的人,今世就丑陋……。
  佛教很早就流传有一则救蚁延生的著名公案:佛在世时,有一比丘已证道果,得六神通,预知随侍身边的小沙弥,再过七天,性命将尽。因此命沙弥回家探省母亲,并吩咐说:“八天以后再回来。”小沙弥回家,八天后回到师父身边,比丘觉得很奇怪,于是入定观察原因。原来沙弥在回家途中,看见蚁穴被水浸入,千万蚂蚁困在水中将被淹死。沙弥顿发一念慈心,随即脱下袈裟堵住水流,并用竹作桥救渡,万千蚂蚁因而得免溺死。由此功德,沙弥转短寿而成长寿,后来活到80岁高寿,并获证罗汉果,永离六道轮回之苦。
  这则公案说明,要想健康长寿,不完全在于吃得多好,保养、锻炼得多好,根本之道还在于有一颗平和仁慈之心,能广作善事。古来众多的高僧生活十分艰苦,衣食住行依戒规降到了极低的水平,而他们的寿命多数都能超过生活优裕的帝王、官绅,这值得世人深思。现代社会,人类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整体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竞争激烈、物欲横流、道德失范,以及核战争威胁、恐怖主义等,出现了艾滋病、癌症等许多过去少有的疾病,人们的精神高度紧张,亚健康状态及患心理疾病者日益增多,二战以来仅因各种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这一切是一般的养生之道所无法解决的。它表明,佛教的因果思想和养生之道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广义的养生之道应与佛教的修行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养生要以涵养心性、增进道德为基础,为前提,要尽力把握、修正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使之符合因果规律。基于这样的认识,广大佛教徒在礼佛诵经、忏悔发愿、参禅念佛的同时,还要发扬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积极从事布施、放生、护生、以及植树造林、修桥铺路、赈灾、义诊等种种慈善公益事业,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福德智慧。我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养生”才是积极的,并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当然,因缘果报是非常复杂的,非圣人不能究竟。尤其在现代社会,近百来年的变化超过以往数千甚至数万年的变化,我们更不可将佛教的因果观念简单化、庸俗化,生搬硬套,致遭讥嫌或疑谤。应深刻领会、把握因果律的精神实质,这样才能将它与养生之道很好地结合起来。
  十、僧人与养生
  养生之道不仅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知识或认识问题,最重要且更困难的是能否实践以及如何实践的问题。人人都希望能健康、长寿,但由于各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因而对养生的认识和实践也就很不一样。也可以说,不同社会职业的人,其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也会有所不同。如前所述,佛教的养生之道既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相当的特殊性,它由一类特殊的社会成员——佛教的高僧大德和广大信徒在实践佛教的教理教义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探讨佛教徒——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养生问题,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佛教养生之道的认识,有利于佛教徒正确处理养生与修行的关系,做到身心愉悦,健康长寿。
  佛教僧人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人群,即使在各宗教的专业神职人员中,他们也是比较特殊的。他(她)们出离家庭,不管是独身修行,还是在寺院中集体修行,都受到佛教戒规和社会舆论的制约。僧人在实践佛教养生之道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禁忌和诸多问题。在我们所见到的僧人中,有的身强体壮,满面红光;有的神清气爽,和蔼可亲;有的面黄肌瘦,体弱多病;有的性情怪异,甚至发为神经病。同样为僧,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除了各人先天性的因素以外,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僧人出家无家,四海为家,可以减少随“家”而来的一系列麻烦和牵挂,也因此才可能把生活需求降低到最少程度,才可能有较多的修心养性之余暇,“少忧,少恼,少希望住”,“无挂碍故,无有恐怖”,颇合乎养生之道,这是僧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四处漂泊,若无相当的适应能力,必然身心不安,极易受损。从年轻僧人来说,血气方刚,往往洪福无缘受,清福尤难享,若信心不坚,定慧力不够,面对欲境诱惑,只是一味压抑,不善疏导、回避,极有可能造成生理紊乱,性格变得怪异;从老年僧人来说,或因老弱不受尊重,或因疾病缺人照顾,或因特殊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因代沟不被理解,或担心麻烦、拖累常住(僧团)等等,若无相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坚定的信念及毅力,无良好的戒德与人缘,这些都会成为修行与养生的障碍;从尼僧来说,因信佛、出家而有一种崇高的神圣感和精神寄托,同时也避免了世俗女性种种的麻烦和牵挂,心境变得清净而慈善。但她们毕竟是女性,有着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教界与社会对她们要求更严,她们的出家生活与普通女性的生活反差极大,加上社会对她们往往缺乏理解,颇多歧视,若信心不足,定慧力不够,又不善于自我调适,那么身心都可能出现问题。
  第二,僧人剃除须发,抛家舍业,为的是学佛、修道、弘法,这一充满神圣感、使命感的价值取向成为他们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克服一切苦难的精神支柱,若上述目标得以实现,那怕只是部分实现,对于他们的身心无异于一付“十全大补剂”。这应是历代高僧长寿的重要原因。反之,若发心不正,或上述价值取向受到重大挫折,又无新的价值取向作支撑,结果就会身心俱损,弄得不僧不俗,甚至发为神经病。
  第三,僧人出离小家,进入佛教僧团这个大“家”,而这个家又联系着广大信众,联系着社会和国家。为使这个“家”顺利运转,大众和合办道,佛陀和祖师们要求僧人以戒为师,遵循“六和敬”,并制订了许多清规戒律。所谓六和敬,即: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我国丛林清规一般能体现六和精神,要求住持领众办道,率先垂范,出坡劳动不甘人后,作风民主,凡有布施,普同供养,不搞特殊,尊老爱幼,嘘寒问暖,圣诞节日,与众同欢。如此则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加上寺院多处于名山胜地,山青水秀,殿堂庄严,环境清净,这些都有利于养生。当然,规矩和禁忌太多,必会压抑个性;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想学习和进行一些适合个人身心状况的修行与养护(锻炼、食疗等)都很困难。此外,僧人出家的背景比较复杂,佛学修养、文化水平、社会经验差异较大,加上修行人主观性强,思想比较单纯,对人际间的沟通和理解不够重视,若寺院住持非人,家长制作风严重,道风不正,管理失当,很容易造成寺众失和,相互争竞、猜忌;又若外界干预太多,寺院商业化、世俗化严重,僧人整天忙于经忏和事务,这些都可能损害寺院的声誉,并严重影响僧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不利于养生。
  第四,艰苦朴素,精进办道,是僧人之本色,寺院道风好的一种表现,但若常住对僧众的关心不够,寺院缺乏基本的饮食营养和必要的医疗卫生条件,僧人自身又缺乏自我保健和体能锻炼意识,久而久之,僧众的身心健康必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以往常见我国汉传佛教僧人面黄肌瘦,体能差,甚至精气神不足,与此即不无关系。尽管个别人可能身体素质优越,或信心好,意志坚强,修行专注,身心达到一种超常状态,一段时间内不吃不喝不睡都不成问题,但对多数僧人来说,四大之身毕竟是因缘所生法,它的健康存续必有赖于一定的条件。所以在现代社会,寺院还是应尽可能地改善僧众的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
  第五,寺院殿堂庄严、洁静,晨昏二时课诵香烟缭绕,梵呗悠悠,大众虔心礼佛赞颂,如沐春风。晨钟暮鼓,起居有时;或青灯黄卷,挥毫书经;或山间参禅,坐看花开花落;或树下小憩,静听泉水潺潺;或聆大德开示,或聚道友小茗。养益身心,莫此为胜!但若心性猥琐,俗情难舍,或名利缠心,则往往适得其反,寂寞难赖,以至度日如年。此佛经所谓“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若心有染,则仙境亦难免变浊了。
  另须指出的是,我国汉传佛教僧人课诵在站立中进行,重心高,梵唱之气多从喉间发出,声音虽嘹亮,但易伤气耗神,且久立伤骨,不易定心。而藏传佛教僧人课诵在坐中进行,重心低,梵唱之气多从腹间(丹田)发出,声音厚重,有如雷音。南传佛教僧人和韩国、日本僧人梵唱亦有此特点。汉传佛教寺院于此是否可以借鉴、改进?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僧人养生问题颇为复杂,实不可一概而论。何况僧人中有男僧、尼僧;有禅僧、学问僧、事务僧、经忏僧;有常住僧、云游僧,等等。我以为,僧人既已出家,即便从养生角度来说,也应将坚定信仰、勇猛精进、弘法利生放在第一位,因为僧人的精神生活是最重要的。佛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一切唯心造”。大量事实也说明,心的能动作用往往是不可思议的。一些高僧生前死后的生理变化超出常理,至今仍成为科学和医学不解之谜。其次,僧人孤身一人,居无定所,为借假修真,增强适应能力,平时还是应注意加强自我保健、体能锻炼和防病治病意识,一有不适,即随时按捏、调理,最好能懂一点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知识,尤其是中医及养生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如经络穴位、针灸、按摩、拔罐、刮痧、食疗等。藏传佛教设有藏医学院,汉地佛学院也应增设这方面的课程。据我观察,我国汉地多数僧人不重视养生,也不懂得如何养生。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第三,汉传佛寺大多实行住持负责制,而僧人以寺为家,精神和物质生活均依托于寺院,故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寺住持不仅为僧众慧命之所系,亦对全寺僧人的身心健康负有重要的责任。因此,寺院住持应加强寺院管理,充分发扬佛教六和敬的精神,在领众修行和搞好自养的同时,要切实关心僧众的身心健康,尽可能地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改善僧众的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并宣传普及养生常识。尼众寺院尤其应加强学习,妥善管理,尼僧相互间需多一点理解、关心和帮助。若僧众身心健康,则有利于促进僧人的学修,必能增强寺院的凝聚力,并大大减轻常住在医药等方面的负担。
  十一、居士与养生
  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无条件或不愿意出家,但并不影响他信仰佛教。从信仰佛教和修行来说,也不一定非要出家,完全可以做佛教的在家信徒,也就是做居士。佛教所谓居士,特指受持三归戒(终身归依佛、法、僧三宝)或居士五戒、居士菩萨戒的在家信徒或居家修道之士。
  自古以来,居士就有良好的养生传统。佛教初传入时本与各地民间传统信仰相混杂,只有“斋戒”是其特点。公元66年汉明帝赐楚王英诏说他“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所说洁斋三月,后世名为三长斋月。《杂阿含经》卷40、《大毗婆娑论》卷41、《大智度论》卷13都说到在家的佛教徒要于正、五、九三个全月,另外于全年每月的六个斋日受持八戒,亦名八关斋戒。这八戒中和生活有关的为素食(不杀)、过午不食、不饮酒、不淫四戒,由楚王英的情况和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八关斋记一事来看,古代的王侯士大夫一入佛门对于八关斋戒还是奉行唯谨的。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常年都能如此平均五日一小修,四个月一大修,这个“修”不是放任自流、懒散纵乐的“休息”,而是净化、调整全部身心的严格“检修”和“修炼”。它以素食、节食、禁酒、净身、清心、断欲、凝神、静思为要求,这对于身心健康和功能的恢复、保持和加强该有多大的裨益。果能年年如此,终身不懈,何患寿之不增,年之不永,疾之益寡,身之益强。其实,每月六斋日的安排基本上和现在的七日一周相同,这种生活制度即使在现代也并不妨碍一个人正常参加社会工作。无怪乎古代在家的虔诚佛教徒多以长寿著称的了。
  现代科学也发现,笃信佛教的人往往心境平和而快乐。据中新网2003年5月23日报导,美国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的扫描研究显示,长期笃信佛教人士的大脑左边额叶前部活跃。这个部位同良好的情感、自制能力及情绪有关。加州大学洛杉矶医药中心的研究则发现,打坐及事事留心能控制扁桃腺,也即是脑部当中不安记忆的中心。该中心的研究显示,长期信佛的人士,比其他人不容易受惊、感到烦躁、惊讶或愤怒。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佛莱尼根教授说:“我们现在可以有信心地假设人们经常在达兰萨拉及印度碰见的那些看起来快乐及平和的佛教徒,是真的快乐。”
  相对于僧人来说,居士有如下几大特点:一是有夫妻家庭生活。二是为谋生养家一般都须从事各种资身事业、社会事务。三是人数多,不拘于男女老少,且分散于社会各个阶层。四是佛教对他们的要求不高,一般要求他们信奉佛教、护持三宝。世俗社会对他们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因此居士的养生有许多不同于僧人的特点和要求。
  首先,居士难免要过一种世俗的生活,要成家立业,没有好的身体是万万不行的,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尤其如此。从追求幸福人生的五大标准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来说,也需要懂得养生。因此,养生对于居士来说更为重要。相对僧人来说,居士的生活环境比较稳定,物质条件比较充足,生活方式丰富多样,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的约束,若家庭和睦,工作顺利,这些都能成为养生的一种优势。但若工作繁忙,应酬太多,人际关系紧张,或家庭不和,生活压力大,养生环境差,或生活安逸,贪色纵欲,饮食不节,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养生的障碍。
  其次,居士还要过一种信仰生活。佛教信仰给他们一种希望,一种精神支撑,给他们过一种道德生活的力量,使他们能更好地实践各种养生之道,尤其是佛教的养生之道。相对于世人来说,这些是居士养生的一种优势。但若对佛教认识不足,信仰不正,功利心强,盲目性和迷信色彩过重,不能妥善处理信仰与家庭生活、资生事业的关系,则反过来会成为养生的障碍。
  由上可见,居士养生问题比较复杂,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更是如此。个人的秉性不同,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选择的职业不同,乃至信奉修行的法门不同,都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养生的态度和结果。虽然总体来说,居士多数都能斋戒净身,少欲知足,行善积德,在养生方面比一般世人要好得多,但真正懂得并有意识地学习和实践养生之道的居士并不多。而且居士与居士之间差异也很大。有的居士能勤修福业而不居功,广学多闻而不憍慢,真参实修而不废世法,保养身心而不执著,能将佛教信仰和修行与家庭生活、资生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得“禅悦法喜”,因而身心能得到健康、愉悦。而另有不少居士对佛教认识不足,功利心强,攀缘心重,好高骛远,无视日常的身心保健,几事求佛求神,迷信色彩浓,易走极端。他们不入佛门还好,一“学佛”倒变得怪怪的,不仅与邻居、同事格格不入,而且与自己的家人甚至法师们也很隔膜。他们自己也为此深感苦恼,身心困顿不堪,又何谈养生。所以有的法师不无调侃地说:佛说人生有八苦,而你们还多一大苦,即学佛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并符合佛教的养生之道,在家佛教徒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建立正信。由于居士多数都难得受到正规的佛教教育,加上生活、学修环境较差,相当多的人在信佛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功利性、盲目性和迷信色彩,极容易误入歧途。所以,作为居士,若限于条件,修行多少或做多少功德并不重要,最要紧的是要多阅读佛教书籍,多亲近善知识,端正对佛教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信仰。学佛基本的要求是要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随时将消极、负面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健康的心态。
  (二)要处理好学佛修行与过家庭生活的矛盾。我国社会历来十分重视亲情和家庭伦理,家庭成员间是否和睦、互助,直接影响到各个成员的身心健康。佛教虽然具有浓厚的出世色彩,但对于父子、夫妻等家庭成员间的责任和义务都有相应的规定。中国佛教对于家庭更是积极维护,这既是为了国家、社会的稳定,也是为了民众的身心健康、幸福。从养生角度来说,家庭关系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所以,居士在上庙进香做佛事、吃素、诵经念佛、礼佛坐禅、放生等方面,应在尽到家庭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要努力取得家庭其他成员的理解、支持,否则会显得很自私,还可能障碍横生,甚至便家庭破裂。自己家人都处不好,又如何广度众生。所以,居士在个人学佛的同时,要致力于佛化家庭的建设,使家庭成员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年青居士在组建家庭时,就要在这方面作充分的考虑和抉择。
  (三)要处理好学佛与从事社会工作的关系。从事何种职业,工作环境及同事间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状况。佛教提倡“八正道”,其中一条为“正命”,即从事正当、合法(包括符合佛法)的职业。作为居士,决不应当从事非正当的、不合法的职业,已从事的应设法转业,一时无法转业的也要采取一些弥补措施。其次,要敬业尽责,并将佛教慈悲济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第三,要在同事、朋友间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要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和得到佛法真实利益的事实,感染、教育他人,使他人因你而理解、相信佛法,愿意去实践佛教的养生之道。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信仰和风俗习惯,不要因为信仰的不同而生起不必要的矛盾和诤执。
  (四)居士因家庭和工作等事缘多,闲暇少,修行环境差,因而修行法门一定要简便易行,切合自己的实际,参加各种佛事活动也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骛远。平时也要懂得一些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具体的养生方法),从而能以健全的身心、充沛的精力,投身于世间出世间的各项事业。
  十二、禁欲与养生
  这里所言禁欲,特指禁断淫欲,也即佛教所谓梵行,为受持淫戒、断除淫欲之清净行法,是色界第一禅天“梵天”之行,故名梵行。
  佛教认为,淫欲为生死轮回之本,要想跳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外、不在五行中,首先必须断除淫欲。如在《四十二章经》中,“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於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於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又说:“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所以出家僧人以禁欲断淫为第一大戒。为使僧人切实遵行此戒,佛陀还为僧人制订了男女两性间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要求之严之细,堪称诸宗教之首。对于在家信徒,佛教要求他们不邪淫,并鼓励他们学习梵行,在一定的时期内受持八关斋戒。佛教梵行的要求对于佛教徒的养生来说,影响深远。所以有必要专篇进行探讨。
  我们知道,在无生命的物理界尚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规律,何况在生物界和动物界,两性行为成为生命传衍的根本,是生命界最原始的极具魔力的本能,它伴随着一种极大的快感,为欲界众生第一大欲。所以我国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卷十一言:“食色,性也。”《圆觉经》说:“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化生、湿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在生命界,恐怕只有极少数的修道之人才有可能抗拒或征服它。所以古人云:“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帝王将相所易为。”
  在三大语系佛教中,目前流传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的巴利语系佛教僧人仍严格遵循佛制戒律修梵行。汉传佛教中,中国汉族地区和越南的僧人仍按照丛林制度保持独身;日本僧人自明治维新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多数都允许娶妻生子,也不忌荤腥;韩国和朝鲜受日本的影响,也有相当一部分僧人有家室。藏传佛教传承了印度佛教晚期兴起的密教,除主流的格鲁派以外,其它宗派的喇嘛多数都允许娶妻生子。
  下面笔者拟从养生角度,分析一下男女性冲动和性行为的影响以及应如何看待、修习梵行。
  (一)男女性冲动和性行为对人身心的影响
  性冲动和性行为如同饮食一样,是生命界一种极自然的生理现象,本无所谓道德问题。而人类是心智和能力高度发达的高级生命,随着家庭、部落、民族和国家的出现,以及社会文明的日益发展,人类动物性的生理本能不断异化、泛化,其影响逐渐减小,而思想、宗教、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这常常掩盖了人的本能需求,使人容易忽视它的深刻影响。因此要准确评估性冲动和性行为对人身心的影响是比较困难的。近代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过“梦的解析”等方法,说明性欲是决定人的性格成长、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影响人的一生。但这也只是揭开了性影响的冰山一角。
  人本身就是性爱的产物,出于种族繁衍的本能,人到了一定年龄,男女身上除了出现第二性征之外,身内都会分泌大量的雄、雌激素,驱动人们去寻找或吸引自己“另外的一半”。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时若因缘和合,寻找到自己“另外的一半”,并通过恋爱、结婚,组建起和睦稳定的家庭,那么,身心都能获得极大的安慰,甚至会激发无限的创造力,促进事业的发展。性爱从生理上说,随着年龄的少、壮、老而有盛衰之别,但从心理上说,则可能终其一生而不衰。有资料表明,和睦的家庭和美满的爱情生活,是人类健康长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佛教来看,凡夫无不为淫欲所驱遣,不由自主,而成为“欲望的奴隶”,苦多乐少。现实也确是如此。若人求爱不遂,或受到内外不适当的强力压制,或夫妻不和,“饥渴”得不到满足,则反而会由爱生恨,往往造成人内分泌紊乱、精神抑郁不乐,严重的可能精神分裂,甚至自寻短见,或做出丧天害理、自毁前程、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的事来。另一方面,若自我放纵,甚至犯他妻室,必然乐极生悲,不仅伤害身体,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还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造成自他家庭的破裂。古今中外,上述负面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我国孔子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他在《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而中医和道家对男女性事有更深的研究。《抱朴子内篇?微旨》写道:“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善其术者,则能却走马以补脑,还阴丹以朱肠,采玉液于金池,引三五于华梁,令人老有美色,终其所禀之天年。”唐代名医孙思邈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妇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一有。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
  所以,一味强调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无视、压制人的正常生理需求,抑或一味宣扬性解放,甚至诲淫诲盗,都是非常有害的。
  (二)如何看待僧人的梵修生活
  既然说,良好的爱情生活有利于人健康长寿,而过于压制性欲会“坐致疾患”,那佛教为什么还要修梵行,修梵行是否违背养生之道呢?这里就有一个如何认识和修习梵行的问题。
  首先,佛教是一种宗教信仰,以解脱生死为第一目标,而要解脱生死,就必须修梵行。如《圆觉经》说:“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至于养生,一般来说只解决现世的身心健康、愉悦。一个人养生做得再好,也不可能长生不老,只有解脱生死烦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年释迦牟尼佛在做太子的时候,宫女成群,但在他看来皆悉无常、不净,只能增加人的烦恼。于是毅然出家修道,终于有一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证入不生不灭的大涅槃。可说佛陀就是僧人修梵行的最好榜样。《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载: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这段文字充分说明了佛教修梵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志在解脱生死的僧人,只能无条件的受持淫戒,勤修梵行。
  其次,修梵行可臻于养生的最高境界。对于普通世人和不懂修行的人而言,压制性欲会“坐致疾患”,但真修之人完全可化解性冲动和性妄想,变贪毒为甘露,从而大大有利于养生。道家内丹功就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而佛教除了有严格的戒律、制度作防护以外,僧人还可通过习经教、修止观来转化贪嗔痴三毒。所以古来高僧、高道多享有高寿,绝不是偶然的。就普通僧人来说,修梵行至少可省除种种爱欲牵缠、家室之累,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来从事学修和奉献于自利利他的弘法事业。大量的事实也证明,清心寡欲的确有助于健康长寿。
  不过,在我国汉族地区,僧人出家的因缘各不相同,所处时空境遇也往往有很大差异。目前佛教界内及社会整体环境都要求“僧像僧,庙象庙”,使绝大多数僧人尚能保持“僧装、素食、独身”,但就修梵行的内外环境来说,相对于南传佛教国家,却是相当的差。一是僧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常常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二是有关僧籍管理、僧职考核、僧制建设还比较混乱,没有统一有效的制约机制,僧教育也相对落后。三是僧人多数忙于事务或经忏佛事,真正能坐禅修止观的极少。四是许多寺院成为观光旅游之地,环境恶化,寺院贫富差距拉大,管理跟不上。五是佛教信众整体素质偏低,懂佛教者少,功利心强,进寺敬香做佛事以女信众居多,而寺院对僧人与信众以及与社会的互动缺乏必要的规范。六是现代社会日益开放,物欲横流,声色光电诸诱惑日益增加。这种情况令不少僧人进退维谷,不知所措,尤其是年青僧人,内心世界难以平静,有的丧失了学修佛法和弘扬佛法的信心与热情,僧才流失严重,有的在道风、养生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今天,僧人发心出家已不容易,能切实、顺利的修习梵行就更不容易。正视上述问题,切实搞好佛教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制度建设等自身建设,将成为今后佛教界的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三)梵行清净 身心调柔
  色欲由内因外缘而起。一般佛教徒因为食素,出门在外尚多有不便,何况僧人素食、独身,须时时注意威仪,节身自好;在当今道德失范、邪说竞兴、诱惑不断、肉欲横流的时代,一般在家佛教徒不邪淫尚不易做到,何况僧人要淫欲全断!所以,社会各界对僧人应多一点理解、尊重和关照,居士们既要亲近法师,更应注意礼数,善加护持。而作为僧人,既要终身梵行清净,又要身心健康、调柔,这不是一般的养生之道能解决的,须有一些特殊的防范与修行调养理念和措施。
  首先,须信仰坚定,发大菩提心,以出离生死、继承如来家业、弘法利生为职志,能于佛法生起大意乐,通过修行获得“禅悦法喜”,这是保持梵行清净的重要前提。
  其次,通过真切的求戒和庄严的授戒仪式,获得戒体,会产生相当的防非止恶的力量。既已受戒,即须恪守戒律,尤其是四根本戒。佛制比丘五年学戒,不离依止,目的在于通过戒律生活养成良好的僧格。所以青年僧人最好能在道风较好的丛林或僧团中熏修。一些寺院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道风好,管理严,前往挂单常住者反而极多。这在相当程度上是梵修的需要。
  第三,梵修重在修心。对性冲动若强行压制,易造成伤害,不是根本办法,关键还在于疏导、转移,从内心化解。如《四十二章经》说:“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修心之法众多,如念佛、诵经、拜忏等,但最重要和有效的对治方法还是于禅定中修不净观。为了帮助信众尤其是僧人断除淫心,大小乘佛经对如下几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描述:男女血肉之躯臭秽不净;男女色相虚妄不实;女性集弱点与祸害于一身;贪淫的危害及犯淫戒的恶果;修梵行的重大意义和无量功德。如在《摩邓女经》中,“佛言:‘汝爱阿难何等?’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耳,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泪,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处不净。其夫妻者,便有恶露;恶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于是身有何益?’”具体来说,不净观分为厌他身而观他不净与厌自身而观自不净二种。前者观他身中有九相,即:(1)死相,(2)胀相,(3)青瘀相,(4)脓烂相,(5)坏相,(6)血涂相,(7)虫啖相,(8)骨锁相,(9)离坏相。后者观自身中有五不净,称为五种不净。即:(一)种子不净,肉体系由因缘而形成,故内(烦恼、业)、外(父母之精血)之种子不净。(二)住处不净,于母胎中,十月不净。(三)自体不净,此身由四大之不净所成。(四)外相不净,此身之九孔常流不净。(五)究竟不净,死后弃置冢间烂坏,亦永久不净。其中任何一种观想成就,对治性妄想都会有极好的效果。
  第四,僧人亦是血肉之躯,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何况还须广度众生呢。所以不能一味逃避,须正视异性,同时应把握分寸,不可接触失度和过频,以免遭人讥嫌,或日久生情。如《四十二章经》说:“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尽管女性存在许多的弱点,但大多数女性富有宗教情结,善良细心,既是佛教的有力外护,也是摄受、度脱的对象,一样的可修行证果。观音菩萨示现女身而循声救苦,《法华经》中甚至龙女也能示现成佛。因此,对于女性应该有一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女人是不是“老虎”,关键在于人自心。
  第五,应志存高远,修行精进,积极投身于弘法利生事业,内心充实,无暇他顾,也能很好地避免性妄想和性冲动。过去丛林中安排的佛事活动既多且密集,我想既是寺院宗教生活的需要,也是个人梵修的需要。
  第六,在生理方面,男女两性各有一些基本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应当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以便预为疏导、转移和化解。对于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五官应善加管束,不可身入淫境,或故往观听淫词淫画、淫声淫曲,同时应增强对这些逆境的免疫力;在饮食上,不吃荤腥、不饮酒,不吃有刺激性的东西,也不要吃太饱;在衣着上,内衣不要太紧,穿着和铺盖也不要太暖,以免“饱暖生淫欲”;在起居上,注意早睡早起,张驰有度,不要太劳累;除礼佛、劳动之外,最好能进行一些体能锻炼,如打拳、做操、慢跑、散步等,平时多干洗头、叩齿,也可按摩双脚心(涌泉穴)和三阴交穴,灸关元穴,大小解时注意闭息,咬紧牙关,提肛缩肾,这有利于固肾强身。
  注意或做到以上六个方面,必能梵行清净,身心调柔。
  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僧人信仰淡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变,或业障重,性欲强,修行不得力,或不能适应寺院的清规与修行生活,他们要保持独身、梵行清净就特别困难,往往会“坐致疾患”,因此还不如尽早还俗,以免既影响佛教,又使自己身心受到损害。佛教早就有人性化的还俗制度,如允许比丘六次还俗;佛教对出家受戒要求严,但僧人若还俗则程序十分简单,只须对僧团中任何一人声明即可。现代社会更是强调信仰自由,还俗也是可以理解的,何况还俗并不意味着放弃信仰。当然,出家最应慎重,而一旦出家,即应勤修梵行。若能同时注意养生之道,善加调摄,做到梵行清净,身心调柔,那就更好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