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五性各别与一性皆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金东柱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五性各别与一性皆成
  ——圆测对种姓论的见解—
  金东柱
  第一节 唯识宗之种姓论
  一、五性各别(Panca^bhisamaya^-gotrani)
  关于种姓论的问题,圆测在“般若婆罗密多心经赞”说明教化的对象(即所化者)时,只是介绍“成唯识论”的理论而已,即他说:
  “无始时来,种性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多属。
  广说如彼,依成唯识同第三释”
  那么、圆测对种姓论没有他自己的看法吗?当然不是。他在“解深密经疏”“无自性相品”第五,为了论证“一性皆成”,花费了很多篇幅,而他所引证的经论多达二十几部之谱。反而,窥基在“般若婆罗密多心经幽赞”卷上用种姓论来说明教化的对象与其修行,即他说:
  “二种姓者,一本性住种姓,谓住本识能生无漏本性功能
  ,二习所成种姓,谓闻正法等熏习所起。”
  “所化处,谓应了知三乘、不定、阿颠底迦(a^tyantika^),
  种姓差别。”
  由此可知,窥基站在“五性各别”的立场,这是与圆测最大的差异之一。所以,吾人先略述有关种姓论的问题,即众生性品之区分的问题,然后探讨圆测的二性皆成”之说。
  佛教的究竟目标是什么?我们可以说是身心的究竟解脱。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加以努力才可以到达此理想的解脱呢?这就要看我们的性品如何才可断定。对此,佛教学者特别提出种姓论的问题。关于这一论题,学者们具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设立种姓差别,而以“三乘”为究竟的:有的不论种姓差别,而主张二性皆成”。在小乘中有这样的异说,在大乘中也有这样不同的主张,且比小乘学者的诤论更热烈。其实,若考察此论题,不外是“相宗” (即唯识宗)与“性宗”(即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等)的不同,亦即由于赖耶缘起与真如缘起的不同而来。但是,因为他们都有经论的根据,所以从来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然而,据我所知,圆测对此论题有独特的看法,关于此问题,吾人在第二节将详细讨论。
  只有唯识宗持“五性各别”的理论,其他的宗派看不到。譬如,“大般若经”卷五百九十三说明种姓论,但是没有言及到“无性有情”。那么“五性”的“性”是什么意思?古来“性”与“姓”是通用的。所以,“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三十五及异译的“菩萨地持经”卷第一说:
  “问此种姓有何差别,答或名种子(bija) ,或名为界
  (厚dha^tu),或名为性(Svabhava) ,是名差别。”
  但是,严格地说,此两者稍有不同,所以窥基说:
  “性者体也,姓者类也。”
  即“性”表示体性,而“姓”表示种类。所以“五性各别”本身的意思是众生的体性(即性品)各有差别,换句话说,成佛的可能性,即解睨的机会不是均等的。这是此理论的基本立场。那么,此“五性各别”根据什么经典而设立的呢?即是唯识宗所依经典的“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第五说:
  “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
  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
  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姓,或钝根性,或中根
  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
  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
  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来唯
  有下劣种性故……是故说彼名为一向趣寂声闻,若回向菩
  提声闻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
  菩提流支的异译“深密解脱经”也是同样的内容。意思就是说,声闻、独觉、菩萨三乘所行的大道,是同一妙清净道,因此,所到达的目的也是同此一究竟清净,而没有第二清净大道。但佛陀不是说一切有情中,修行的有情没有种种的有情种姓。譬如,钝、中、利根的种姓。由此可知,虽然所走的路是同样的,但是行人有差别,所以就所行的道是同样的,说唯有一乘,就行人的差别,说有三乘。换句话说,就一妙清净道来看没有第二乘的存在,但是就人间的事相来看有三乘差别。即佛陀所说的一乘是,就三乘所证的真理方面而说的,所以,气解深密经乙说:
  “如世尊说若声闻乘若复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佛告
  观自在菩萨,……即说彼法同一法界同一理趣故,我不说
  乘差别性。”
  由此可知,唯识宗主张种姓差别的根据所在。但是,若仔细研究有关种姓差别的理论,我们可发见在小乘教中有先驱的理论,即所谓“三性分别说”。据世亲造“佛性论”卷第一说:
  “若依分别说部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基本,所以
  凡圣众生,皆从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即大涅槃。若依
  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
  修得佛性。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一、定无佛性……二、
  不定有无……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者声闻…一一者
  独觉…三者菩萨。”由此可知,在小乘教中也有一乘三乘(或一性五性)的诤论,即分别说部主张二性皆成”,而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a^h,萨婆多部)主张“三性分别说”。又“俱舍论”“世间品”也设立三聚,即正性定聚(定有佛性) 、邪性定聚(定无佛性) 、不定性聚(不定有无),即颂说:
  “正邪不定聚,圣进无间余。”
  但是,上面所引用的“解深密经”中对五性各别没有清础的说明,而只说三乘差别。那么支奘把唯识思想传授给窥基时,他所说的“五姓宗法、唯汝流通”的五种有情是什么?“大乘庄严经论”卷一“种性品”第四及“大乘入楞伽经”卷二等有其内容。即“大乘入楞伽经”说:
  “有五种种性,何等为五,谓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
  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
  异译的“入楞伽经”卷二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虽有多少的出入异同,但是同样的内容。由此可以说明五种种性,所以“成唯识论”说:
  “诸有情既说本有五种姓别。”
  又窥基说:
  “有五种姓,一菩萨、二独觉、三声闻、四不定、五无姓。”
  又圆测说:
  “言五姓者,所谓三乘、不定、无姓。”
  由此可知,五种种性就是如下的五种。即
  (1)声闻乘种性(sra^vaka-ya^na-gotra)
  (2)缘觉乘种性(pratyekabUddha-ya^na-gotra)
  (3)菩萨乘种性(bodhisattva-yana-gotra)
  (4)不定种性(aniyataikatara-gotra)
  (5)无种性,或无性(a-gotra)
  关于五种种性的典据,除了上列二经一论之外,还有很多,譬如,“大般若经”卷五百九十三、“胜鬘经”、“称赞大乘功德经”、 “显扬圣教论”卷二十、世亲造“摄大乘论”卷一、“法华论”卷下、“佛地论”卷二等。但是,值得考察的地方是“瑜伽师地论”有没有主张五种种性?此问题对唯识宗来讲很重要。一般地说, “瑜伽师地论”是三、四世纪顷印度的小乘与大乘佛教思想研究的“一大宝库”,换句话说,当时的“一大百科全书”。因此最胜子等在“瑜伽师地论释”赞说:
  “理无无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
  ,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
  就唯识宗来讲,“瑜伽师地论”属于所依经论(六经十一论)中最重要的论典。所谓“一本十支”,换句话说,即其他的十种论典是解释“瑜伽师地论”的。所以,我们知道此间题的重要性,最澄在“守护国界章”说:
  “粗食者引“瑜伽”云:一切有情总有五种性等。今按论文,都无此文。”
  即他认为没有同举五性之名,因此五性是错综概论。气唯识论同学钞”反驳他说:
  “虽无一处而列五种性,一论上下明说五种性,本地分中
  说般涅槃,无般涅槃二种补特伽罗,其中般涅槃种性人中
  ,可有四种性,故三十七及五十二两卷,说三乘定性及毕
  竞无性;六十七卷文明声闻菩萨不定,无性四种种性。按
  前后文明有五种性,况声闻地、独觉地各明三乘法尔种性
  ,是三乘定性也。第八十卷中,明回向菩提声闻,是不定
  种性,又菩萨地文,说住无种补特伽罗等,毕竟无性人也
  ,总一论上下,明说五种性上
  其实,不只是如此。据我所知,在“脸伽师地论”里面,还有很多地方言及众生性品之区分,即卷二十一的六种分类⑩,卷二十六的二十八种分类,卷三十三的世间道的四种分类⑩及卷三十五的“本性住种性”与“习所成种姓”的两种分类⑩等。“唯识同学钞”说“三十七及五十二两卷,说三乘定性及毕竟无性”。但是,吾人认为此处所说的“异竟无性”与余他地方所说的内容上有不同点,因为卷三十七所说的“住无种性”属于“成熟补特伽罗”。此处所说的“成熟”是“无间能证二障清净”的意思⑩,所以他可成佛。卷五十二所施设的三种般涅槃法与一种不般涅槃法种性差别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此种差别不是由于种子(即先天的)而来的,而是由于“有障无障”的差别而来的⑩。换句话说,此不般涅槃种性者,若断二障而证得二空的道理,他也可成佛。因此,此两个地方的“毕竟无性”与其他地方所说的稍有不同。无论如何“瑜伽师地论”虽没有同举五性之名,但若参酌各处所说的内容,可设立五性差别,这是不容否定的。
  那么,究竟为什么有这种种姓的差别呢?种姓差别的基准是什么?五性各别是由种子论所起的问题。换句话说,五性各别是依无漏种子的有无而区分的。因此,这种理论站在解脱的机会不是均等的立场,郧成佛的可能性是限于少数之人的立场,所以此世界上有绝对不能成佛的众生。那么,此种成不成佛的性品是先天的呢?或是后天的呢?换句话说,此无漏种子是“法尔”呢?或是“假立”呢?依法尔本有的无漏种子之有无,而设立五性各别,把它叫做“法尔的五性”;不设立法尔本有的无漏种子,而依烦恼、所知二障的有无,而设立五性各别,把它叫做“假立的五性”⑩。即众生成不成佛的可能性已经先天地规定的立场,就是“法尔的五性”,若众生可断二障而证得二空之道理,其成佛的立场,就是“假立的五性”。唯识宗(此表示:护法系慈恩宗)所谓五性是指法尔的五性。因此,支奘到印度去求学时,他也不知道他属于那一种姓,所以他向观自在菩萨像说:
  “圣教称众生界中有一分无佛性者。支奘今自疑不知有不。若有佛性修行可成佛者,愿花贯挂尊颈项。”⑩
  他回来以后,把唯识论传授给窥基时,他说“五性宗法,唯汝流通” ,此明明地表示他们站在“法尔的五性”的立场。支奘以前,印度有法尔无漏种子有无的诤论。据气成唯识论”卷二记载,护月说:
  “诸有情既说本有五种性别故,应定有法尔种子,不由熏
  生。”⑩
  难陀、胜军说:
  “有情本来种性差别,不由无漏种子有无,但依有障无障
  建立。”
  即有情本来有五种性别,但护月主张“法尔的五性”,而难陀、胜军主张“假立的五性”,即此就是所谓“本有、新熏种子”的诤论。到护法出来主张本有新熏合用,因此他说:
  “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二者始起……”⑩
  但是,他主张法尔无漏种子的存在,而由此,护法系统的戒贤、支奘及窥基都固守法尔的五性各别论。此就是护法系统的特色,因为“瑜伽师地论”并没有说,必有法尔无漏种子的存在。即卷五十二说:
  “问若此习气摄一切种子,复名偏行矗重者,诸出世间法
  从何种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种子为种子生,不应道理。答
  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所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
  生。问若非习气积集种子所生者,何因缘故建立三种般涅槃
  法种姓差别补特伽罗,及建立下般涅槃法种姓补特伽罗,
  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缘缘故,答由有障、无障差别
  故,若于通达真如所缘缘中,有毕竟障种子者,建立为不
  般涅槃法种姓补特伽罗。”
  即诸出世间法是从真如所缘缘种子所生的,而不是习气积集种子所生的。换句话说,在有为法中,不许无漏种子是法尔的存在,而以真如为产生无漏法的原因。那么,为什么有此种姓差别呢?这是由于有障、无障的差别而来的。所以,就有毕竟障种子者说无性有情,而就无毕竟障种子者说有性有情。由此可知,此处并没有说,必有法尔无漏种子。
  上面吾人已说明有关五性各别的意味、立论的典据、立论的由来、立论的基准及两种异说等。以下,站在“法尔的五性”的立场,吾人要说明五性各别的内容。
  一、声闻乘种性(s/va^raka-ya^na-gotra)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二说:
  “谓若闻说于蕴界处自相共相,若知若证,举身毛竖心乐
  修习,于一缘起相不乐观察,应知此是声闻乘种性。彼于自
  乘见所证已,于五六地断烦恼结,不断烦恼习。……此无
  解脱,以未能见法无我故。此是声闻乘及外道种性。”
  “瑜伽师地论乙卷三十五说:
  “一切声闻独觉种性,唯能当证烦恼障净,不能当证所知
  障净。”
  又同卷说:
  “声闻能证声闻菩提。”
  又卷五十二说:
  “若有毕竟所知障种子布在所依,非烦恼障种子者,于彼
  一分建立声闻种性补特伽罗,一分建立独觉种性补特伽罗
  。若不尔者,建立如来种性补特伽罗。”⑩
  圆测在“解解深密经疏”说:
  “言声闻者,诸佛圣教声闻为上首,从师友所闻此教声,
  展转修证:水出世间,小行小果,故名声闻。”
  又说:
  “声闻种性,谓于身中,唯有声闻涅槃种性。”⑩
  由此可知,声闻乘种性指示所谓小乘。他们已证得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法门,但是还不知十二缘起的道理。换句话说,他们已断烦恼障而证得我空的道理,所以,他们能证得声闻菩提,即可以证阿罗汉果。然而,他们还没断所知障而不知法空的道理,所以他们不入大乘,而决无法证得佛菩萨的果位。即他们只是具有我空无漏种子的众生。
  二、缘觉乘种性(pratyekabuddha-yana-gotra)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二说:
  “谓若闻说缘觉乘法,举身毛竖悲泣流泪,…当知此是缘
  觉乘种性,应为其说缘觉乘法。”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说:
  “云何独觉种性,谓由三相应正了知,一者本性独觉先末
  证得彼菩提时有薄尘种性,由此因缘,于愤闹处,心不爱
  乐,于寂静处,深心爱乐。二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
  时有薄悲种性,由是因缘,于说正法利有情,心下爱乐,
  于少思务寂静住中,深心爱乐。三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
  菩提时有中根种性,是慢行类,由是因缘,深心希愿,无
  师无敌而证菩提。”
  又卷三十五说:
  “独觉能证独觉菩提。”
  又卷五十七说:
  “声闻独觉所有根软品中品。”
  “解深密经疏”说:
  “言独觉者,常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
  ,自然独悟,承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待缘
  而悟圣果,亦名缘觉。”⑩
  由此可知,缘觉乘种性指示中乘⑩,独觉是它的旧译之名。虽然缘觉乘种性的根机比声闻乘上品,但是他们也还没证得法空的道理。换句话说,他们也已断烦恼障,但还没断所知障,所以他们只证得缘觉菩提—即辟支佛。因此,他们也不入大乘,而决无法证得佛菩萨的果位,即他们只是具有我空无漏种子的众生。“解深密经”卷二把此二乘叫做“一向趣寂”的二乘,因为,他们趣向灰身灭智的小涅槃,而断绝有情的相续。
  三、菩萨乘种性(bodhisattva-ya^na-gotra)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二说:
  “如来乘种性所证法有三种,所谓自性无自性法、内身自
  证圣智法、外诸佛刹广大法。”⑩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说:
  “菩萨种性亦能当证烦恼障净,亦能当证所知障净,是故
  说言,望彼一切无上最胜。”
  异译的“菩萨地持经”卷第一说:
  “菩萨成就种性者,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何以故,有
  二种净。一者烦恼障净,二者智障净。二乘种性烦恼障净
  非智障净。菩萨种性具足二净,是故一切最胜最上。”
  又“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说:
  “菩萨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卷第五十七说:
  “诸菩萨根其性上品。”
  “解深密经疏”说:
  “言菩萨者,希求大觉,悲憨有情,或求菩提,志愿坚猛
  ,长时修证,永出世间,大行大果,故名菩萨。”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赞”说:
  “菩提萨堙者,观人发意,如前所说。菩提名觉,萨埵即
  是所化有情。上求菩提下化有情,发此智悲故名菩萨。”
  此处,如来乘种性(tatha^gata-ya^na-gotra)就是菩萨乘种性。由此可知,菩萨乘种性表示大乘。他们的根机属最上品,而已断烦恼、所知二障。所以可证得人法二空的道理,即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因此决定可以证佛果。此三乘种性把它叫做“决定性有情”,因为他们皆能证悟一定的证果。与小乘的差异点很多,譬如菩萨乘有四个事情胜于一切声闻缘觉乘。即“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说
  “复由四事,当知菩萨胜于一切声闻独觉,何等为四,一
  者根胜,二者行胜,三者善巧胜,四者果胜。”⑩
  异译的“菩萨地持经”卷第一也有同样的说法,只是把“行胜”翻译为“道胜”而已。即菩萨乘本身是利根,所以“根胜”;自利利他行,即菩萨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 的简称,此就是“(上求)菩提, (下化)有情”的意思,所以“行胜”;菩萨“巧便悉能了知一切诸法” ,所以“善巧胜”;“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果胜” 。
  四、不定种性(aniyataikatara-gotra)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二说:
  “不定种性者,谓闻说彼三种法时,随生信解而修学。”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说:
  “问回向菩提声闻,从本已来当言声闻种性,当言菩萨种
  性。答当言不定种性,譬如安立有不定聚诸有情类于般涅
  盘法性聚中,当知此是不定种性。”⑩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本说:
  “唯被大乘及不定姓趣菩萨者,非被独觉、声闻、无性三
  种机也。故所被机必唯上品。”
  “解深密经疏”卷十五说:
  “四不定种姓,谓于身中具有三乘涅槃种姓,而彼回心定
  趣佛果。由佛菩萨大悲方便所摄受故。”⑩
  由此可知,“不定性”就是对三乘的“决定性”而言的。不定种性是同时具有菩萨、独觉、声闻种子的众生。如果详细地说,应有四类,即①具三乘种子的众生;②具菩萨、独觉二种子的众生;③具菩萨、声闻二种子的众生;④具独觉、声闻种子的众生。因此,看其修行如何,也可成佛,也可不成佛,或只成声闻、缘觉二乘的果报,所以叫做“不定种性”。其实,严格地说,前三是不定性,而最后则属于声闻、独觉的定性。此类众生的修行必须经过声闻、独觉的果位后,再转向菩萨乘,最后才证人佛果。因此,“解深密经”卷二说“回向菩提声闻种性南。又,对直人大乘的菩萨乘而言,属于“渐悟者”,而菩萨乘属于“顿悟者”。以上所说明的四种种姓,对没有无漏种子的众生(即无性有情)而言,都属于有性有情。
  五、无种性、或无性(a-gotra)
  无性有情是对有性有情而言的,即他们不具有三乘无漏种子,而只具有有漏种子。所以,他们不能断烦恼、所知二障,而不能证得佛菩萨果位。“大乘庄严经论”卷二说略有二种,就是暂时⑩无涅槃者与毕竟无涅槃者。即卷二说:
  “无般涅槃者是无性位。此略有二种,一者时边般涅槃法
  (Ka^la^parinirva^n!adharma) ,二者毕竟无涅槃法(atyant
  apadnirva^n!adharma) 。时边般涅槃法者有四种人,一者
  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
  善根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者,无因故,彼无般涅槃性。
  此谓但求生死不乐涅槃人。”⑩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二及异译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说无性有情有断善阐提与大悲阐提二种。所以窥基把它介绍说:
  “无性谓一阐提,此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则谤菩
  萨藏。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是菩萨也
  ,若众生不入涅槃我亦不入。”⑩
  若 比较上面所引用的两部经典,可推论;无性有情有三种即暂时、大悲及毕竟无涅槃者,所以窥基把无性有情分为三种,即他说
  “合经及论,阐提有三,一断善根,二大悲,三无性。”
  (未完)
  摘自《内明》188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