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不惑之年的省思——祝《慧炬杂志》诞生卅周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傅益永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不惑之年的省思——祝《慧炬杂志》诞生卅周年
  傅益永
  从头细说
  《慧炬杂志》创刊于民国五十年十一月,原系八开报纸型。后因丘汉平道长与笔者的建议,至五十二年第十八期起改为卅二开袖珍本。二十年后再改为现在的十六开,屈指一算,《慧炬》的生命已是而立之年,茁壮有成,应该庆贺,值得庆贺。尤其是看著它孕育、诞生、成年,有四十年因缘的笔者,能不有一些欣慰、感触与期许?
  《慧炬杂志》创办人周公宣德道长,早于抗战时期在成都五兄海德处得闻佛法。民国卅五年来台出任台糖公司月眉糖厂厂长,卅七年调职台北总公司后,有机会亲近各大善知识,弘法因缘逐渐成熟。以他的科学背景、治事经验、过人智慧与勇于创新的态度,加以精诚感应,获得众多回响,开启了现代化弘法方式与大专佛学运动两大契机,对我国佛教文化历史的影响贡献,将来自有定评。
  首先是在民国四十年春,得南亭法师与胡炯心台长之助,在台北民本电台成立“佛教之声”节目,正式揭开空中弘法的序幕,嗣后不断发展,迄今全台很多电台都有佛教广播。四十七年宣公六十大寿,他又有新的构想,将友好大德致赠的贺仪,印赠《八大人觉经》与梁任公的文章,普赠大专青年,征求读后心得论文,先后编印《大专学生研读佛书心得报告》四辑,散发各大专同学辗转阅读。为了筹措经费,四十九年首先组织成立“中国佛教会国际文教奖学基金会”,由南亭法师、印顺法师、丘汉平居士与宣公发起,基金总额为二十万元。笔者则以玉井糖厂员工集资所购《大藏经》一部,托请宣公义卖所得,参加入会,并以糖厂工会负责人王溥渊君列名董事。此后陆续有各方捐赠奖学基金,迄今总计已有五十余种,金额可能不如某些财团之多,但在同一团体之内,接受如此早与如此众多善心人士委托参与奖学,在国内应属空前创举。为积极推展大专佛学运动,宣公又透过各种努力,得到台湾大学同学首先认同,于四十九年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高等学府中的佛学研究社团——晨曦学社,此后陆续开展,至今全国大专中的佛学社团累计已达七十八个。由于研读经论的报告激增,加以种种活动资讯需要传递或供应,由此慧炬杂志社与慧炬出版社也就先后应运出生。其他如粥会、巡回放映佛教影片、举办演讲比赛、静坐会、念佛会、代办社会救济……等等活动,无一不出自宣公的创新构思、策昼与推动。更由于他的法施财施、全家全心投入,精诚感应,凝结有志,缔造了今天的慧炬局面。
  我在三十七年自农林厅转职台糖虎尾分公司,因业务上结识宣公,三十九年转任台中糖厂工作,四十年在偶然机会因听李炳公讲经,而消除了对佛教佛法的误会误解,初入佛门,嗣后与宣公常相晤面,对他的佛学素养与弘法理念,无不倍感兴趣,获助至多,乃至有缘参与效命。例如台中农学院、台中逢甲学院、台北工专、淡水淡江等佛学社团的成立,都有幸列席;台北几处道场的同往听讲;数位大德的陪同拜访,宣公六十、七十、八十寿仪的计画;慧炬新厦的兴建,以及他在八十岁后赴美养疴暂代社务,诸多亲历往事,如在目前,而我现尚保存的四十三年左右代他油印的佛学广播词稿本(此书迟至六十五年才由慧炬正式印行为《佛学广播词专辑》,更是睹物恩人,弥增感念。我叙述这些陈年往事,是在说明慧炬现在虽只是而立之年,但如加上种种孕育经过,说它已是“不惑之年”,应不为过。
  幸运的是宣公开拓了慧炬的坚实基础,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远大的目标,更有众多志行高洁的大德道友护持。而且托付得人,现任人员都是精勤佛志的俊秀,所以今后慧炬的前景更加光明在望。“中华慧炬佛学会”的即将成立,统合规画各个组织单位的任务,以新的态势推动新活动的方式,就是明证。
  展望未来
  当前的佛学团体、佛教寺院、佛学研究、佛教人才、佛法活动……,超过二、三十年前的倍数很多,针对此项社会璟境变化,慧炬的经营似亦有一些调整因应,笔者基于与慧炬有四十年的因缘,特在祝贺之余,也提供一些期许。
  一、慧炬的宗旨,是以推动大专佛学运动为主题,逐年不断创新一些配合措施。今后大方向依旧,似可就目前现状条件,集思广益,请大家提供一些具体可行项目,供社方研究参考选择。
  二、信用可靠、财物管理健全,凡事精打细算,重视绩效,以世法弘扬出世法,牺牲奉献,乃是宣公数十年躬行实践的金字招牌。我很清楚当年许多大力支持慧炬的大德,以及数十种奖学金的来源,事先都与宣公并无渊源,悉是感应闻风而至,信任有加,此项特色,也是慧炬所以成长茁壮的潜在基础力量,我今天特别报导出来,让大家认识慧炬是一个有值得信赖传统的正信法人团体,盼能继续获得各界支持。
  三、经过数十年的苦心耕耘,慧炬拥有众多社团与人脉关系,还有场所硬体设备,似可规画充分结合运用这些资源,创造一些新的公益活动。
  四、近年社会经济快速成长,生活品质则日益低下,人性低落、社会混乱、民生不安。另一方面,台湾宗教自由,信徒众多,可惜对社会安定似乎效果不彰,因此希望各教在谈玄说妙之余,多作一些落实对社会风气的改善,应属首要。佛法讲求人成方能佛成,慧炬对此问题,更须多加探讨。
  五、多年前奖助大专学生的事很少见,更遑论专对佛学的奖励,现在时代不同,学生经济来源多元化,打工或奖助的机会多的是,慧炬大专奖额又追不上物匮,衡量得失效果,慧炬大专奖励的目的与方式,似宜广征意见,重新评估,配合目前现况,重质不重量,不妨预作些长期规画专辑出版题目,高价徽求专著,写作时期亦可延长,个人执笔固好,集体创作更佳,总以切合需要、富有实用与学术价值为尚,巨构小册,可以兼收并蓄,为有更周详的计画,似可先经慧炬粥会讨论。其次可酌减普奖转为增加对社团活动的支援。再次是奖助的范围,似亦可将大陆学生学者列为对象。一个关乎全人类的严肃课题
  以上所提,只是几项不成熟的原则意见,为具体可行起见,我特在此试先提出一个可供研究的严肃大问题:就是社会上的种种病态与疯狂怪象,包括生理、心理与精神的异常,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大事如国际争战、种族仇恨、地球污染。一般性的事例如日常生活中贪瞠痴的普遍现象,历代圣哲都在努力想用宗教、伦理、文化、教育、法律或政治等方法加以改善,可是效果都不大。今天满目的人生病痛与人祸,究一见从何而生?这在佛经中的三世因果业报讲得很清楚明白,凡是学佛信佛的人,应该都能接受,一般非佛教徒,似乎也无法反对“因果”这项真理。可惜人们多对佛教的戒法不够深入,有的则只对它的义理博大感到兴趣,多数对于五戒的威力都太忽视。按五戒系指“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当然包括了素食。
  不当的饮食会对很多慢性生理疾病,如血管病、心脏病、搪尿病、癌病等等都有很密切的关系,这是受当前医界所肯定的,有些且已成为一般人的常识。但是食物对心理精神的影响则少有受人注意,特别像B1,被称为是精神性的维他命,对于各种紧张状态的人,十分需要,而且更应增加复合维他命的摄取量。又如烟草酸(亦名B3。)缺乏时可使性情转坏,它也是性荷尔蒙与黄体素等合成时不可缺的物质,是维持健康神经系统和脑机能的重要物质。在矿物质方面,钙是促进神经系统、刺激传达机能的重要元素。英国的营养生理学家,曾经使用粗面粉和生蔬菜作为食物,成功的改善了性犯罪的不豆少女的冲动性格。今年的报刊报导,美国学术单位曾分析罪犯头发中缺乏微量元素情形,用食物补充之后而改善了他们的冲动倾向。当前的新闻报导,奸、抢、盗、杀、毒、骗、走私、抗争的镜头,已是无日或缺,人心已经麻痹,人性已经埋没。如果略加追踪,有几件犯罪能与酒食征逐财色无关?最近有几泣不过四十或五十多岁的知名有力人士逝世,报纸上的原因说他是“积劳成疾”,根据笔者的猜想,饮食不当应该也有关系。从事实上来看,古今中外除了宗教家之外,还有许多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医学家与修道之士,包括 国父孙中山先生,都对素食很有兴趣。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八十一岁时曾说过:“我每天只睡三小时,但白天晚上都能工作,而且亦不感到疲倦,这都是由于我吃得少及吃素的关系。”其他如达文西(画家与科学家)、甘地、萧伯纳、泰戈尔等都认为杀生乃是残忍的事。台北市基督教安息日会所属的台安医院,多年来院中医生、病人一律都是素食。这些事实能不合人深思?
  从以上所举的科学研究、把罪现象、医疗事实、中国早有的医食同源理论,以及佛教戒律与大思想家言行的综合启示,使我了解到饮食——尤其是正确的素食——除了与已知的生理疾病的关系密切之外,与人们的心理精神异常关系,尚有极大的空间,有待我们去开发,应该可以遏阻太多因无知、无理、无耻与疯狂而造成的混乱或人祸。用正常、合理、健康无毒的食物,构造健康的身体细胞,发挥正常的新陈代谢运作,使每个人的心智精神与行为随之正常。摒除宗教与玄学的解释,多采用现代的科学证据,用以料正现代饮食错误,向传统积习挑战,挽救人类浩劫。这需要医学、营养、生化等各种科技的合作。说实在的,目前书店中已有若干讨论这方面的书刊,但是或则资料太旧太简,或则宗教意味太浓,更重要的是数量太少,不足以引起多数人的重视。我慧炬有净化人心、造福社会的使命,与高等学府有深厚渊源,拥有高深科技的济济人才,再加上救世的情操,因此在这慧炬佛学会成立的前夕,敬此提出这一个关涉人世并出世的现代人类前途的大课题,可否列为研办项目?结合有志精英,发挥慧炬殊胜因缘,创造一页健康饮食——素食祥和幸福的新天地。
  每当我们看到一些血腥、残暴、无耻、无知、无理、无法、无天而又可怜可悯的镜头,凡是有血有肉的人,莫不痛心疾首,感慨万端,但每感无能为力。今天,我们只要能采用经济、实惠、简单、易行、合理、正确的饮食——素食方式,即能促进每个人的身、心、灵健康,从根本提升人性,改善暴戾与纷争,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而毫无困难的事情,真是何乐而不为?至于如何去发动开展这项艰钜的任务,则设望所有的慧炬人,与广众的读者,了解认识其意义,当仁下让,自利利他。(摘自《慧炬》第329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