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敦煌莫高窟二五九窟之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敦煌莫高窟二五九窟之研究
  李玉□
  《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第二集
  p.1-16
  1995.05
  --------------------------------------------------------------------------------
  页 1
  一、前言
  二五九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的第二层,该窟的前部严
  重塌毁,后部保存尚称完好。此窟平面呈长方形,前部为人
  字披顶,后部为平顶,形制与许多北朝的中心塔窟近似。
  可是其西壁前凸,仅具半个中心塔柱之形(图一),这种塔
  柱形式除了二五九窟外,仅见于炳灵寺的老君洞,样式独特
  。西壁中央开一圆券形大龛,内塑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龛
  外两侧各有一侍菩萨,半塔柱的南北两侧又各有菩萨塑像
  一身。西壁半塔柱外侧的壁面画千佛图。南北两壁则分为上
  下二层,均凿龛造像。南壁上层存三阙形龛,东起第一龛仅
  存一角,龛上画说法图,第二龛与第三龛内均为一交脚菩萨
  像;下层仅存西端的一圆券龛,龛内存一趺坐佛和西侧侍
  菩萨一身(图二),虽然趺坐佛的右手已残,不过从其现存
  状况观之,龛内原来当是一趺坐说法佛三尊像。北壁(图三
  )上层开四个阙形龛,东起第一龛已残,第二龛内为一思惟
  菩萨,第三龛和第四龛均为交脚菩萨。下层为三个圆券形龛
  ,虽然部分造像残损,不过仍可清楚知道,原本东起第一龛
  内应是一禅定佛三尊像,第二龛为一倚坐说法佛三尊像,第
  三龛内为一趺坐说法佛三尊像。北壁人字披下尚画说法图一
  铺。由于该窟龛像配置对称,故知二五九窟的南壁上层原来
  也应有四龛,龛内分别塑有半跏思惟菩萨与交脚菩萨像,下
  层则本有三龛,每一龛内塑一组佛三尊像。
  基本上,中外学者都同意二五九窟应是一个五世纪的窟
  洞,可是此窟究竟开凿于那个年代,郄意见分歧。福山敏男
  认为二五九窟应开凿于西凉或北凉时期( 400 - 440 年)
  (注一),王泷则以为当在北凉时期( 421 - 439 或 442
  ───────────
  注一: 福山敏男,〈敦煌石窟编年试论〉,《佛教艺术》,
  第19号(1953.10),页29-30。
  2 页
  年)。(注二)敦煌研究院的学者(注三)与东山健吾(注
  四)认为二五九窟是敦煌现存北魏最早的窟洞,不过未提出
  具体的年代。而宿白(注五)和一些日本学者,如水野清一
  (注六)、久野健(注七)、久野美树(注八)等,郄以为
  该窟应开凿于太和时期( 477 - 499 年)。 另外,Soper
  教授又提出了公元五00年前后的说法。(注九)上述诸说
  ,究竟何者为是﹖颇值思量。
  此外,二五九窟的设计规整,显然是一个经过整体设计
  的洞窟。该窟以二佛并坐像为主尊,清楚地说明二五九窟与
  法华信仰息息相关。而两壁各个龛像的配置意义为何﹖和法
  华信仰有何关系﹖壁面千佛图的意涵为何﹖是代表分身化佛
  (注一0),三世三千佛(注一一),还是贤劫千佛(注一
  二)﹖抑是如贺世哲先生在〈关于北朝石窟千佛图像诸问题
  〉一文所说,「我们现在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去划分哪些千
  佛是随着弥勒的贤劫千佛,哪些又是释迦、多宝的分身化佛
  。」(注一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另外,虽说二佛并坐的图像在敦莫高窟中并不少见
  (注一四),可是在莫高窟
  ────────────
  注二: 王泷,〈甘肃早期石窟的两个问题〉,《1983年全国
  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兰州:甘肃人
  民出版社,1985)页323。
  注三: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第一册,页208。
  注四: 东山健吾,〈敦煌莫高窟北朝期尊像?图像的考察〉,
  《东洋学术研究》,24:1(1985.5),页96。
  注五: 宿白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敦煌两千年之
  一〉文中指出,敦煌二五九窟的具体开凿年代,大约
  不会早过五世纪的八十年代。见于《丝路访古》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页37。
  注六: 水野清一,〈敦煌石窟?-?〉,《佛教艺术》,
  第34号(1958.5),页13-14;亦收录于水野清一,
  《中国?佛教美术》(东京:平凡社,1990再版),
  页396,408。
  注七: 久野健,《佛像???道--???-???庆州??》
  ( 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0),页64。
  注八: 久野美树,〈中国初期石窟?观佛三昧--麦积山石窟
  ?中心???--〉,《佛教艺术》,176号(1988.1),
  页82。
  注九: Alexander Soper, "Northern Liang and Northern
  Wei in Kansu," Artibus Asiae, vol. 21 (1958),
  p.161.
  注一0: 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图像学〉,收录于京
  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云冈石窟》(京都: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3),第九卷,页3。     
  注一一: 宁强,〈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千佛画研究〉,
  《敦煌研究》,1986:4,页25;宁强,
  《敦煌佛教艺术》(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2),
  页 27。
  注一二: 赖鹏举,〈关河的「三世」学与河西的「千佛」思想〉,
  未出版。
  注一三: 贺世哲,〈关于北朝石窟千佛图像诸问题〉,
  《敦煌研究》,1989:4,页48。
  注一四: 敦煌莫高窟的二佛并坐图像数据参见敦煌文物研究
  所整理,《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
  版社,1982),页231。
  3 页
  近五百个窟洞中,仅有二五九与二四六(注一五)两窟是以
  二佛并坐为主尊的窟洞。二者之中,又以二五九窟的年代最
  早,所以二五九窟法华图像产生背景,应是敦煌早期法华信
  仰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上述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粗
  浅的看法,希望方家学者不吝指正。
  二、开凿年代
  部分学者认为,二五九窟西壁的半塔柱应是中心塔窟的
  一种不成熟和不完备的形式(注一六),言下之意,此窟的
  年代应比敦煌二五四等中心塔柱窟早。可是又有学者指出,
  二五九窟的半个塔柱应是中心塔柱形式的退化(注一七),
  又意味着这种窟形的出现应较典型的中心塔柱窟为迟。上述
  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既然石窟的形制特征不能作为
  断代的根据,或许我们可以从该窟的塑像风格、装饰特色以
  及龛像配置等方面,去寻求二五九窟开凿年代的解答。
  二五九窟主尊的服装样式与敦煌第一期的佛像无异,释
  迦多宝佛(图一)皆内着右袒式僧祇支,袈裟大衣自右肩滑
  落。二佛的头部经过后代重修,但是身躯、衣褶等仍保持原
  貌。二者双肩宽厚,腰肢略细,身躯不如二七二窟倚坐佛像
  (图四)来得壮硕。衣纹表现上承敦煌第一期塑像的风格,
  仍以贴泥条搭配阴刻线的方式来处理,不过泥条变宽,泥条
  上又加上阴刻细线,更富变化。衣纹流畅自然,同时在左肩
  和左手部分出现了Y字形衣褶,与云冈二十窟主尊身上所见
  的衣褶形式(图五)相似。在腹部与腿部又出现了涡状的衣
  褶,极具装饰趣味。这种的衣褶亦见于二五四窟中心塔柱东
  向龛的交脚佛(图六)和二五七窟中心塔柱东向龛的倚坐佛
  (图七)上。龛中释迦多宝佛头顶上的华盖(图一)和二六
  八和二七二窟华盖样式不同,边饰三角垂饰和玉珠,反而与
  云冈第一、二期洞窟中所见的华盖类似。
  北壁下层龛内禅定佛(图八)的风格和主尊迥然不同,
  与二七五窟的交
  ────────────
  注一五: 二四六窟二佛并坐像的年代各家看法不一, 根据《
  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 二四六窟为一北魏后期的
  窟洞(同上注,页 86。);可是史苇湘和宁强郄以
  为该窟为一个西魏窟(参见史苇湘, 〈关于敦煌莫
  高窟内容总录〉, 收于《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
  页 178;宁强,《敦煌佛教艺术》,页 70 )。 此
  外, 二四六窟又曾经西夏重修,从此窟中心塔柱东
  向龛内二佛并坐像的风格观之, 这两尊佛像也可能
  是西夏重修时所塑。 综上所述,无论此二像是依照
  原像重修, 或是西夏新塑,二四六窟二佛并坐像的
  塑造的年代必较二五九窟的释迦多宝佛像为迟。注
  注一六: 樊锦诗?马世长?关友惠,〈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
  的分期〉, 《中国石窟 -- 敦煌莫高窟》,第一册
  ,页 188。
  注一七: 同注九, p154.
  4 页
  脚菩萨像(图九)相较, 我们发现此佛的额角较圆,双颊丰
  润, 嘴角略向上扬,微带笑意,表情含蓄而温和,其面容与
  云冈十七窟(图一0)和第七窟的佛像(图一一)近似。 此
  坐佛眉眼的距离较大, 在微鼓的眉骨上又加刻阴刻线,这个
  特征在云冈第七、八窟的菩萨像上均可发现。 此佛躯体健硕
  , 身着通肩式袈裟,阴刻线条的衣纹自然流畅,其变化与身
  躯的起伏相呼应, 具体地表现了肌理的变化,与敦煌第一期
  石窟拙朴平板的作风有别。
  至于菩萨像方面,与二七五窟的菩萨像作一对照,二五
  九窟的菩萨像具肌肤质感的表现,身躯处理也较细腻。在服
  饰或头冠的样式上,大体也和二七五窟的菩萨像一致,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壁龛外两侧的侍菩萨(图一二),祂
  们三珠宝冠的三大宝珠之间又增添了扎花的装饰,这种样式
  的三珠宝冠在云冈第二期的菩萨像上时有发现。
  二五九窟的龛楣较敦煌第一期窟的龛楣样式复杂。西壁
  主龛(图一)并无龛柱,龛楣呈尖拱形,龛楣饰以莲华化生
  与缠枝忍冬图案,龛楣底边塑成圆条,楣尾饰以扎束,类似
  的形式也见于云冈十六窟(图一三)。北壁(图三)西侧第
  一龛龛楣的楣尾以两头翼龙为饰,虽然二龙龙头的部分已残
  ,但从现况观之,二龙应回首张口,双足均置于壁柱的柱头
  之上,与二五四窟主龛的龛楣样式(图六)雷同,也和云冈
  第七窟的龛楣样式(图一四)相类。第二龛龛楣和二五四窟
  的龛楣(图一五)相同,楣尾以三瓣忍冬纹为饰。这种忍冬
  图案在云冈第七、八窟中(图一六)十分常见。上述这三种
  龛楣楣尾的样式均不见于敦煌第一期的窟洞和北凉石塔,显
  然是第二期窟洞龛楣的新样式。
  综上所述,敦煌二五九和二五四窟的关系密切,无论在
  雕塑风格上,或是洞窟装饰上,均十分相似,因此推测二者
  开凿的年代应相去不远。然而二五九窟南北两壁的上层龛内
  均作交脚菩萨像与半跏思惟菩萨像,这样的布排显然仍依循
  着二七五窟的设计模式,故推断二五九窟的开凿年代可能稍
  早于二五四窟。此外,二五九窟的佛像风格和龛楣的样式也
  与云冈昙曜五窟及第七、八窟的龛像相近。学者研究指出,
  云冈第七、 八窟的开凿年代约在北魏献文帝时期( 465 -
  471 年)(注一八),因此笔者认为二五九窟的开凿年代大
  概也应在同时。
  ───────────
  注一八: 宿白认为云冈第七、 第八窟完成于孝文帝时期(见
  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考古学报》,
  1978:1,页 27;宿白,〈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
  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收录于云冈石窟文物保管
  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1 ),第一册,页 187;可是水野清一和长广敏
  雄皆认为第七、 八两窟应完成于献文帝时期(水野    
  清一?长广敏雄,〈云冈造窟次第〉,《云冈石窟》,
  第十六卷,页 13; 长广敏雄,〈宿白氏?云冈石窟
  分期论?驳?〉,《东方学》, 第 60 册〔1980.7〕,
  页4),笔者较同意水野氏与长广氏的看法。
  5 页
  检阅敦煌历史,公元四三九年北魏灭北凉以后,仍忙于
  消灭北凉残部, 直至太平真君五年( 444 )始正式接管敦
  煌。接管敦煌以后,北魏又为经营西域,于太平真君四年至
  八年( 444 - 448 )频频对吐谷浑和西域出兵。(注一九
  )当时敦煌军事倥偬,想必无暇推展凿窟造像的活动。太武
  帝废佛期间( 446 - 452 年),敦煌的佛事活动也大受打
  击。 文成帝复佛( 452 年)以后,佛事活动始渐趋活络。
  延兴年间( 471 - 476 年),柔然又屡寇敦煌(注二0)
  ,二五九窟在这段时间完成的可能性也不太大。所以,无论
  是根据二五九窟的风格特征,或者是从五世纪敦煌的历史因
  素来考虑,二五九窟完成于五世纪六0年代的可能性最大。
  三、敦煌的法华信仰与长安佛教
  二五九窟西壁主龛内塑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图一),
  故知此窟应和法华信仰息息相关。根据兜木正亨的研究,敦
  煌写经中《法华经》的写本多达一千八百余件(注二一),
  其中,不乏五世纪的写本。现在的经藏中还发现智严翻译的
  《佛说法华三昧经》和昙摩蜜多所译的《佛说观普贤菩萨行
  法经》两部法华系的经典。这两位高僧均活动于五世纪前半
  ,智严乃凉州高僧,昙摩蜜多又在敦煌和凉州传法多年,他
  们和敦煌均有深厚的关系。另外,根据僧传的记载,五世纪
  在凉州或敦煌活动的僧侣中,也不乏诵持或宣说法华者,如
  弘充(注二二)、超辩(注二三)等。所以我们可以肯定五
  世纪时在敦煌必有法华信仰的流传。
  实际上,法华信仰和敦煌的渊源颇深,现存《法华经》
  最早的译本为太康七年( 286) 竺法护在长安所译的《正法
  华经》,译者竺法护世居敦煌,人称「敦煌菩萨」,是晋朝
  著名的译经大师,时常往来于凉州与长安之间。依据汤用彤
  的推断,竺法护的晚年很可能即居凉州。(注二四)竺法护
  的弟子竺法乘又曾在敦煌立寺延学,教诲不倦,对敦煌佛教
  贡献匪浅。(注二五)因此,竺法
  ───────────
  注一九: 佐藤智水,〈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代〉, 收
  录于榎一雄主编, 《敦煌?历史》(东京:大东出
  版社,1980 ),《讲座敦煌》,第二册,页 87-89
  。
  注二0: 参见注五,页 31。
  注二一: 兜木正亨, 《法华写经?研究》(东京:大东出版
  社,1983 ),页 371。
  注二二: 慧皎,《高僧传》卷八〈弘充传〉,《大正藏》,
  第五十册,页 376 上。
  注二三: 慧皎, 《高僧传》卷十二〈超辩传〉,《大正藏》
  ,第五十册,页 408中。
  注二四: 参见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新店:
  弥勒出版社,1982 ),《现代佛学大系》,
  第 27 册,页 161-162。
  注二五: 慧皎, 《高僧传》卷四〈竺法乘传〉,《大正藏》
  ,第五十册,页 347下。
  6 页
  护《正法华经》的思想可能在三世纪末或四世纪初就已在敦
  煌流传。
  弘始八年( 406 )鸠摩罗什在长安译出《妙法莲华经
  》,此一译本文质并茂,很快地便普遍流传开来。罗什弟子
  僧叡、道融、道生等屡讲法华(注二六),据说,僧叡讲述
  法华时,「雨华如云母,天地感动。」(注二七)而道生每
  讲肆筵,则「异香熏砌,瑞相盖多焉。」(注二八)此外,
  道生还作《法华经义疏》二卷,以弘传法华思想。因此很快
  地《法华经》在长安佛教中便成了一支显学。敦煌写经中即
  发现了建初七年( 411 )和十二年( 416 )《妙法莲华经
  》的写本(注二九),足见鸠摩罗什重译《法华经》不久,
  《妙法莲华经》的译本便开始在敦煌流传。这一译本的流传
  自然促进了敦煌法华信仰的发展,也为敦煌的法华信仰带来
  了新的动力,此点可从河西道朗的资料里略见端倪。
  北凉时精于涅槃学的高僧河西道朗,是凉州译场中的重
  要分子(注三0),曾着《法华统略》阐明《法华经》的要
  旨。虽然该书早已散佚,所幸在隋唐高僧的论著之中仍保存
  一些道朗法华思想的数据,可略窥五世纪时敦煌法华信仰的
  内容。吉藏《法华玄论》卷二云:
  次河西道朗对翻涅槃,其人亦着法华统略,明说法
  华经凡有五意。第四意云:为明法身真化不异,存
  没理一,如多宝品说,而群生不解,为显此义,故
  说斯经。又云:多宝塔现,明法身常存,寿量品明
  ,与太虚齐量。(注三一)
  卷九又说:  
  ───────────
  注二六: 僧详, 《法华传记》卷二〈僧叡传〉、〈道生传〉,
  卷七〈姚兴传〉,《大正藏》,第五十一册,页 56
  上、80 上。
  注二七: 同上注, 卷二〈僧叡传〉,《大正藏》,第五十一
  册,页 56 上。
  注二八: 同上注, 卷二〈道生传〉,《大正藏》,第五十一
  册,页 56 上。
  注二九: 池田温编, 《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东
  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0 ),页 81 、82;西
  域文化研究会编, 《敦煌佛教资料》(京都:法藏
  馆,1958 ),《西域文化研究》,第一册,页 250
  、251。
  注三0: 慧皎《高僧传》卷二〈昙无谶传〉云, 昙无谶应北
  凉沮渠蒙逊之请, 翻译《涅槃经》,当时河西沙门
  慧嵩、道朗曾笔受润色。 (参见《大正藏》,第五
  十册,页 336 上。)卷三〈浮陀跋摩传〉又言:「
  时蒙逊已死,茂虔袭位。以虔永和五年( 437 )…
  …于凉州城内闲豫宫中请跋摩译(《毗婆沙论》)
  焉。 ……沙间慧嵩、道朗与义学僧三百余人考正文
  义。」(《大正藏》,第五十册,页 339 上。)
  注三一: 吉藏, 《法华玄论》卷二,《大正藏》,第三十四
  册, 页 376 下- 377 上。
  7 页
  河西道朗云:上来开三显一,明法华体竟。从此去
  辨果门,谓法身常住,理非存没。(注三二)
  从这些引文中, 我们发现道朗对法身的体悟,与鸠摩罗什的
  弟子僧叡在〈法华经后序〉中所说的「寿量定其非数, 分身
  明其无实; 普贤显其无成,多宝照其不灭」(注三三)不谋
  而合, 无怪乎湛然在《法华经文句》中有「河西(道朗)与
  (僧)叡意同词劣」(注三四)之语。 可见五世纪上半凉州
  法华思想与长安的关系十分密切。
  四、图像意涵
  北朝佛教的两大特点为开凿石窟和注重禅观,高允〈鹿
  苑赋〉曰:「凿仙窟以居禅,辟重阶以通术」,更明确说明
  了石窟与禅观之间的关系。 敦煌武周圣历元年( 699 )〈
  李君莫高窟佛龛碑记〉云:
  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 366 )有沙门乐僔
  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常杖 锡林野,行至此山,
  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造窟一龛。次有法
  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
  起,滥觞于二僧。(注三五)
  既然敦煌最早的石窟乃禅僧所凿, 敦煌石窟和坐禅间的紧密
  关联,不殆赘言。
  晋朝( 265 - 420 年)末年,凉州的禅法就非常兴盛
  ,凉州僧智严西行,于罽宾邀请当时著名禅匠佛陀跋陀罗东
  来,宣授禅法(注三六),北凉高僧昙无谶本受学于白头禅
  师(注三七),沮渠蒙逊的从弟沮渠京声不但西行得佛大先
  之禅法,并在河西译出禅要(注三八),酒泉沙门慧览于罽
  宾从达摩比丘谘受禅法(注三九),在
  ───────────
  注三二: 同上注, 卷九,《大正藏》,第三十四册,页 433
  中。
  注三三: 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八〈法华经后序〉,《大正
  藏》,第五十五册,页 57 下。
  注三四 湛然,《法华文句记》卷九中,《大正藏》,第三十
  四册,页 327 下。
  注三五: 引文见刘慧达,〈北魏石窟与禅〉,《考古学报》,
  1978:3,页 338。注三六 慧皎,《高僧传》卷三
  〈智严传〉, 《大正藏》(台北: 新文丰出版社,
  1983 ),第五十册,页 339 中; 慧皎,《高僧传
  》卷二〈佛驮跋陀罗传〉,《大正藏》,第五十册
  ,页 334 下。
  注三七: 慧皎, 《高僧传》卷二〈昙无谶传〉,《大正藏》
  ,第五十册,页 335下。
  注三八: 同上注,页 327 上。
  注三九: 慧皎, 《高僧传》卷十一〈慧览传〉,《大正藏》
  ,第五十册,页 399 上。
  8 页
  凉州出家的玄畅亦师事玄高, 研习禅法(注四0),秦州僧
  隐闻西凉州玄高禅慧兼学, 乃负笈从之(注四一),大禅师
  昙摩蜜多在敦煌和凉州积极宏扬禅法, 学徒济济(注四二)
  , 元嘉( 424 - 453 年)以前,在凉州活动的禅僧法成又
  「隐居岩穴,习禅为务」。 (注四三)刘宋期间,在南方弘
  传禅法的法师中,更不乏凉州僧侣。 (注四四)由此可证,
  五世纪时凉州、敦煌的禅法流行。 在这种思潮下,敦煌凿窟
  修禅的风气想必非常隆盛。 今观莫高窟二五九窟的龛像配置
  对称, 设计井然有序,故而推断此窟很可能即是一个为了修
  习禅观所开凿的窟洞。
  前文已述,二五九窟乃一个开凿于五世纪与法华信仰关
  系密切的洞窟,西壁主龛的二佛并坐是此窟的信仰核心,其
  图像源于《法华经》〈见宝塔品〉。该品言及,过去佛多宝
  如来入灭之前,曾发誓愿,在其灭度后,若十方国土中,有
  说《法华经》处,祂的宝塔必现于前,作为证明,并听佛说
  法。因此当释迦佛欲说法华之际,多宝塔从地涌现。然后释
  迦佛依众之请,开启塔门。多宝佛邀请释迦入塔,并分半座
  与释迦,于是二佛并坐,释迦开始宣说法华妙旨。(注四五
  )这段经文是《法华经》中最戏剧化的一幕,也是此经精髓
  的所在。鸠摩罗什所译的《思惟略要法》即言,定中见到释
  迦佛在耆阇崛山与多宝并坐,是修习法华三昧的最高境界(
  注四六),因此二佛并坐便成为法华图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
  个典型。
  敦煌二五九窟的二佛并坐像不但是敦煌也是河西最早的
  释迦多宝佛像,其图像来源为何﹖是东传或是西来﹖虽然惠
  详在《弘赞法华传》里提及,西域祇洹寺「前佛殿东楼上层
  有白银像,像内有七宝楼观,楼观内有宝池宝花,花上有白
  玉像。池中莲花内有白银塔,于塔心中有真珠塔,塔内有释
  迦多宝二像,说法花经第七会者。」(注四七)可是目前印
  度和西域的早期考古遗物
  ───────────
  注四0: 慧皎, 《高僧传》卷八〈玄畅传〉,《大正藏》,
  第五十册,页 377 下。
  注四一: 慧皎,《高僧传》卷十一〈僧隐传〉,《大正藏》,
  第五十册,页 401中。
  注四二: 慧皎, 《高僧传》卷三〈昙摩密多传〉,《大正藏
  》,第五十册,页 342 下。
  注四三: 慧皎, 《高僧传》卷十一〈法成传〉,《大正藏》,
  第五十册,页 399上。
  注四四: 参见汤用彤,同注二四,页772-773。
  注四五: 参见竺法护译, 《正法华经》卷六〈七宝塔品〉,
  《大正藏》,第九册,页 102 中 - 104 上; 鸠摩
  罗什译, 《妙法莲华经》卷四〈见宝塔品〉,《大
  正藏》,第九册,页 32 中- 33 下。
  注四六: 鸠摩罗什译,《思惟略要法》,《大正藏》,第十五
  册,页 300 中。
  注四七: 惠详,《弘赞法华传》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一
  册,页 12 下。
  9 页
  中,郄不曾发现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的图像(注四八),所以
  笔者认为二五九窟的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的图像源自于西方的
  可能性不大。
  我国最早的释迦多宝像是北燕太平二年( 410 )李普
  所造的二佛并坐像(注四九),其次,在西秦炳灵寺一六九
  窟( 420 年前后)的东壁(注五0)和北壁也都发现了二
  佛并坐的图像(图一七)。其中,一六九窟北壁第十一号壁
  画的墨书题记还清楚地写着:「释迦牟尼佛、多宝佛」,可
  见早在五世纪初释迦多宝佛二佛并坐的图像即已确立。值得
  注意的是,这几件我国最早的二佛并坐作品都不是在丝路沿
  线或河西地区所发现的。而且十六国时期,北燕地据现在的
  河北东北角和辽宁一带,炳灵寺的佛教和长安又息息相关。
  (注五一)所以二佛并坐的图像很可能源自中国本土。此外
  ,炳灵寺一六九窟的东壁还发现了释迦多宝佛和千佛共现的
  图像,这样的配置方式与二五九窟西壁图像的布排一致,说
  明二五九窟的法华图像很可能受到长安的影响。
  二佛并坐像是北魏时期最重要的法华图像,罗什弟子僧
  叡在〈法华经后序〉中言:「然则寿量定其非数,分身明其
  无实;普贤显其无成,多宝照其不灭。夫迈玄古以期今,则
  万世同一日;即百化以悟玄,则千涂无异辙。夫如是则生生
  未足以期存,永寂亦未可言灭矣。」(注五二)这段文字精
  辟地将〈见宝塔品〉的要旨点出,也明确地表示了二佛并坐
  图像的意涵。其中,「夫玄古以期今」是指「照其不灭」的
  过去佛多宝,而「百化以悟玄」则言「分身明其无实」的现
  在佛释迦。这两尊不同时空的佛陀能同坐一宝塔,相互问讯
  ,乃《法华经》三世无碍观念最具体的表征(注五三),同
  时也象征了释迦多宝皆不生不灭的真谛,也就是河西法朗所
  说「法身真化不异,存没理一;多宝现明,法身常存」(注
  五四)的道理。由是观之,二佛并坐也可视作法身常存的表
  征。
  ────────────
  注四八: 久野美树认为在犍陀罗的浮雕中已发现了二佛并坐
  的图像(参见久野美树, 〈二佛并坐像考〉,
  《 Museum 》,第 446 号( 1988.5 ),页 4- 6;
  久野美树, 〈中国初期石窟?观佛三昧--麦积山
  石窟?中心???〉,《佛教艺术》,第 176 号
  〔 1988.1 〕,页 82 ),由于在久野氏所举犍陀罗
  之例中, 二佛的地位并不突显,而且全浮雕的主题
  和《法华经》的关系也不明确, 故笔者以为此浮雕
  中的二佛并坐像不得视作释迦多宝佛像。
  注四九: 大村西崖, 《中国美术史雕塑篇》(东京:国书
  刊行会覆刻,1980 ),页 174。
  注五0: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炳灵寺文物保管所, 《中国石
  窟 -- 永靖炳灵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
  ,图版 15。
  注五一: 杜斗城, 〈炳灵寺石窟与西秦佛教〉,《敦煌学辑
  刊》,第 8 期( 1985.2 ),页 90。
  注五二: 僧佑, 《出三藏记集》卷八〈法华经后序〉,《大
  正藏》,第五十五册,页 57 下。
  注五三: 同注一二。
  注五四: 智颐,《妙法莲华经文句》卷九,《大正藏》, 第
  三十四册,页 127 上。
  10 页
  二五九窟西壁主龛外的壁面和南北两壁的西侧,均绘双
  手结禅定印的小坐佛,排列规整,部分坐佛的左上方仍见白
  色题榜的痕,只可惜字迹磨灭,目前已无法辨读这些坐佛
  的名号。炳灵寺一六九窟东壁的二佛并坐像的四周,布满了
  大小不一的手结禅定印的小坐佛,二佛并坐像侧的题记云:
  比丘慧眇、道弘、□□、昙愿、昙要、□化、道融
  、慧勇、僧林、道元、道□……等,共造此千佛像
  ,愿生长□□佛……□□妙化众生,弥勒初下……
  ,供事千佛,成□众正觉。(注五五)
  此一造像记称与释迦多宝佛并现的小禅定坐佛为「千佛
  」,可是并没有交待这千佛的确切身份。究竟祂们应是贤劫
  千佛﹖抑是三世三千佛﹖或是代表其它的佛﹖不得而知。
  前文已述,二五九窟很可能是一个为了修习禅观所开凿
  的石窟,而在禅修的过程中,观像是一个重要的法门,故二
  五九窟的龛像与壁画都应有其特定的意涵。又因此窟与法华
  信仰关系密切,所以要探讨二五九窟千佛壁的意义,或许可
  从当时在敦煌流传法华系的禅观经典中,找到一些线索。五
  世纪在敦煌流传的法华三昧经典有二:一为鸠摩罗什翻译的
  《思惟略要法》,另一是昙无蜜多所译的《佛说观普贤菩萨
  行法经》。其中,《思惟略要法》素被我国法华修行者奉为
  圭臬,该经所载法华三昧的观法如下:
  三七日一心精进,如说修行,正忆念法华经者,当
  念释迦牟尼佛于耆阇崛山 与多宝佛在七宝塔共坐
  ,十方分身化佛遍满所移众生国土之中。(注五六)
  类似的经文亦见于昙无蜜多所译的《佛说观普贤菩萨行
  法经》,该经说,若发大乘意,乐见普贤菩萨色身,乐见多
  宝佛塔,乐见释迦牟尼佛及分身,与乐得六根清净者,当学
  观普贤菩萨法。此经经文对观普贤菩萨法的步骤描述详细,
  言道三昧中普贤菩萨、十方佛、释迦牟尼佛、释迦分身诸佛
  、多宝佛塔会依次出现。(注五七)由于这两部经典都提到
  ,在修习法华三昧中,观想释迦佛十方分身化佛是重要一环
  ,而且十方分身化佛又必与多宝塔并现。二五九窟的千佛图
  出现于二佛并坐龛的两侧,其布排方式与上述二部法华三昧
  经典
  ──────────
  注五五: 同注五0,页 257 。
  注五六: 鸠摩罗什译,《思惟略要法》,《大正藏》,
  第十五册,页 300 中。
  注五七: 昙无蜜多,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大正藏》,第九册,页 389 下- 391 下。
  11 页
  的描述一致, 故而推断这些排列规整的小坐佛应是十方分身
  化佛。 至于为何在法华三昧里,十方分身佛会与释迦多宝佛
  并出, 《妙法莲华经》卷四〈见宝塔品〉清楚记述了此事的
  原由:
  是多宝佛有深重愿,若我宝塔为听法华经故,出于
  诸佛前时,其有欲以我身 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
  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现
  耳。……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各
  各坐于师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
  起,住于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
  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实时一切
  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
  如入禅定,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
  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尔
  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注五八)
  这段经文清楚地指出, 依过去佛多宝的誓愿,必待释迦牟尼
  佛的十方分身聚集后,其才会在宝塔中现身; 换言之,释迦
  十方分身佛群集,是会众能见塔中多宝的一个必备条件。 值
  得一提的是, 并非所有的汉译《法华经》均有这段文字,竺
  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虽载录了多宝佛的誓愿,郄仅言:
  佛告大辩菩萨,多宝如来本亦自誓,我之塔寺所至
  方面,听此经典。设诸如来及四部众欲吾身,随其
  十方之所欲愿,皆当得见。(注五九)
  依照竺法护的译本, 参与耆阇崛山法会的会众若欲目睹七宝
  塔中的多宝如来, 并无说法的释迦佛十方分身必须群集的需
  求,与《妙法莲华经》的记载略有不同。 由此推知,千佛与
  二佛并坐共出的图像产生最根本的依据, 应是鸠摩罗什所译
  的《妙法莲华经》。           
  了解了西壁图像的意涵后,现在可以讨论南北两壁的龛
  像,首先先让我们探讨下层诸龛。下层各龛龛内皆一组佛三
  尊像。西起第一龛是趺坐说法佛三尊像,第三龛是禅定佛三
  尊像(图三)。根据造像题记,不少北魏手作说法印(注六
  0)或禅定印的趺坐佛像称为释迦。(注六一)而且敦煌学
  者又指出,敦煌第
  ──────────
  注五八: 鸠摩罗什译, 《妙法莲华经》卷四〈见宝塔品〉,
  《大正藏》,第九册,页 32 下- 33 下。
  注五九: 竺法护译, 《正法华经》卷六〈七宝塔品〉,
  《大正藏》,第九册,页 103 上。
  注六0: 松原三郎, 《增订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东京:
  吉川弘文馆,1966 ),图版 20a、30、32、52 等。
  注六一: 同上注,图版 14、37、46B 等。
  12 页
  二期洞窟中心柱四面龛内的造像似乎与释迦〞出家〞、 〞苦
  修〞、〞成道〞、〞说法〞各相相关。 (注六二)以敦煌二
  四八窟这个北魏窟为例, 中心柱的东面向龛的主尊为趺坐说
  法佛, 西面向龛的主尊是树下苦修佛,南北两面向龛的主尊
  则是禅定坐佛。 这样的配置关系显示,龛中的趺坐说法和禅
  定佛都当为释迦牟尼佛。 由此推断,二五九窟南北两壁下层
  龛中的趺坐说法佛和禅定佛也应是释迦佛。 那么在两者之间
  的倚坐佛三尊像的主尊又代表那位佛呢﹖
  在敦煌石窟艺术中,倚坐佛的图像出现的甚早,二七二
  窟的主尊即是一尊倚坐佛(图四)。东山健吾的研究显示,
  敦煌北朝的三十个洞窟中,本尊形式是倚坐佛者竟高达百分
  之八十,计二十四窟(注六三),显然倚坐佛是敦煌北朝佛
  教美术中最重要的一种图像。
  一般来说,唐代倚坐佛像多作弥勒。(注六四)可是这
  种图像的传统在北魏时是否已经确立?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
  题。以现存实例观之,炳灵寺一六九窟北壁二佛并坐像(图
  一八)中的释迦佛,即是一尊倚坐佛像;而云冈第七、八窟
  上层龛中所见的倚坐佛又当是弥勒佛无疑。(注六五)此外
  ,根据造像记,有些北魏的倚坐佛像称作弥勒(注六六),
  有的又叫释迦。(注六七)在这种混淆的状况下,我们应如
  何解决敦煌二五九窟的倚坐佛究竟应是弥勒,还是释迦这个
  问题呢?笔者以为或许可以从敦煌佛教造像的传统中找到一
  些线索。
  从石窟形制或绘塑风格各方面看来,二七五窟、二五九
  窟、二五四窟和二五七窟这四个敦煌早期的洞窟关系十分密
  切,它们开凿的年代以二七五窟为最早,二五九和二五四窟
  次之,二五七窟又次之。其中,除了二五九窟之外,其它三
  窟南北两壁的下层皆作佛传图或本生图的壁画,都以释迦佛
  或是祂的前世作为壁画的主题人物。二五九窟图像的配置观
  念应上承二七五窟的传统,且当与二五四和二五七窟的体系
  相近,所以推断二五九窟下层诸龛的图像也应以释迦为中心
  。前文已论,二五九窟下层龛中趺坐的说法佛和禅定
  ────────────
  注六二: 樊锦诗?马世长?关友惠, 〈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
  的分期〉,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一册
  ,页 181。
  注六三: 东山健吾,同注四,页 88 - 89。
  注六四: 同上注,页 91 - 92;见拙作〈隋唐之弥勒信仰与
  图像〉, 《艺术学》,第 1 期( 1987.3 ),页
  103 - 104。
  注六五: 参见拙作,"Ketumati Maitreya and Tusita
  Maitreya in Early China,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lletin, vol. XIX no.5 (December
  1984), pp. 3 - 4.
  注六六: 见拙作〈河北早期的佛教造像--十六和北魏时期〉,
  《故宫学术季刊》, 11:4 ( 1994. 夏),页 25。
  注六七: 同上注,页 21。注六八东山健吾,同注四,页 92-
  96。
  13 页
  佛都代表释迦, 因此更加肯定中间龛内的倚坐佛当为释迦,
  而非弥勒。 东山健吾在〈敦煌莫高窟北朝期尊像?图像的考
  察〉一文里提到, 敦煌北朝洞窟中的倚坐佛当全是释迦佛
  (注六八),笔者与东山氏的看法相同。
  现在再来讨论南北两壁上层阙形龛中的菩萨像。最西一
  龛内所塑的交脚菩萨像双手交迭于胸前,作转法轮印。第二
  龛中的交脚菩萨像双手已残,第三龛则作半跏思惟像。学者
  的研究指出,北魏时期,双手结转法轮印,交脚而坐的菩萨
  像常称弥勒(注六九),半跏思惟菩萨像在北魏的佛教美术
  里也往往被视作弥勒。(注七0)从敦煌二七五窟这个弥勒
  窟的图像观之,上层阙形龛中的交脚菩萨和半跏思惟菩萨像
  均应是在兜率天宫说法的弥勒菩萨。二五九窟是莫高窟中最
  早的北魏窟,继承北凉石窟图像的传统,上层各阙形龛中也
  分塑交脚和半跏思惟菩萨像,代表弥勒菩萨。《妙法莲华经
  》〈普贤菩萨劝发品〉言及:
  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
  手,令不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
  。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有百
  千万亿天女眷属,而于中生。(注七一)
  这段经文清楚地指出,凡受持与诵读《法华经》和了解
  法华要旨者,皆可往生兜率,面谒弥勒。可见,往生兜率乃
  是修习法华的福报之一。二五九窟这个法华窟洞两壁上层龛
  出现弥勒菩萨的设计,必与这段经文有关。可是除此之外,
  该窟的图像配置还有没有其它的意涵呢﹖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敦煌早期弥勒信仰的概况。沮渠蒙
  逊的从弟沮渠京声曾翻《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北凉亡后,沮渠安周西奔,于高昌立弥勒碑像。(注七二)
  凉州高僧智严曾于定中,至兜率天宫,请决所疑。(注七三)
  ─────────
  注六八: 同注四,页 92-96。
  注六九: 见拙作,同注六四,pp.1-5; 同注四,页 77-84。
  宫治昭, 《涅槃?弥勒?图像学--?????中
  央????--》(东京:吉川弘文馆,1992 ),
  页 308 - 315; 肥冢隆,〈莫高窟 275 窟交脚菩
  萨像与犍陀罗先例〉, 《敦煌研究》, 1990:1,
  页 16-24。
  注七0: 水野清一, 《中国?佛教美术》, 页248;
  Rei Sasaguchi, The Image of the Contemplating
  Bodhisattva in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
  (Ph. 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75),
  pp.25, 33, 107-108; 东山健吾,同注四,页 84-86。
  注七一: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
  品〉,页 61下;类似的经文亦见竺法护译,《正法
  华经》卷十〈乐普贤品〉,页 133 中-下。
  注七二: 该碑于二十世纪初在吐鲁番出土, 今收藏于德国柏
  林博物馆,该碑的造像记参见大村西崖,同注四九,
  页177-178。
  注七三: 慧皎, 《高僧传》卷三〈智严传〉,《大正藏》,
  第五十册,页 339 下。
  14 页
  敦煌写经中, 公元四二七年《优婆塞戒》卷七的后记中出现
  「愿此功德令国祚无穷, 将来之世,值遇弥勒」(注七四)
  这样的文句,太缘二年( 436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下
  的题记又见「愿以此福, ……舍身先生弥勒菩萨前,亦闻说
  法,悟无生法忍」(注七五)等文辞。 此外,目前所发现的
  十二座北凉石塔, 在覆形塔腹的周围共开八龛,内奉七佛
  与一弥勒菩萨。 (注七六)这些数据清楚显示,北凉时期弥
  勒信仰盛行。 这个信仰传统一直延续到北魏时期,敦煌北魏
  窟的中心塔柱上层龛中, 时塑交脚或半跏思惟弥勒菩萨像,
  即为明证。
  从上述资料观之,沮渠京声所译的《佛说弥勒菩萨上生
  兜率天经》为一部禅观经典,智严之所以能面谒弥勒,乃假
  三昧之力,可见北凉的弥勒信仰和禅修的关系十分密切。而
  北凉石塔上所见的弥勒菩萨又与七佛并出,七佛是指过去六
  佛和现在释迦牟尼佛,这种布排方式又清楚说明了北凉的弥
  勒信仰和三世佛信仰息息相关。上述这两大特色实是敦煌早
  期弥勒信仰的基石。
  五世纪时,长安佛教的传入,对敦煌佛教产生了相当的
  刺激和影响,弥勒信仰也不例外。北魏敦煌的弥勒信仰一方
  面延续北凉禅观的传统,另一方面也从长安佛教中摄取了新
  的养分,对三世佛的观念有了新的诠释。在这样的基础上,
  二五九窟龛像的布排一方面仍然依循二七五窟设计的传统,
  将在兜率天宫说法,为众决疑的弥勒菩萨安置于南北两壁的
  上层龛里,作为在三昧中面谒请益的对象。另一方面,受到
  关中长安法华信仰的影响,以过去佛多宝取代北凉石塔上所
  见的过去六佛,和现在佛释迦并坐,又与未来佛弥勒菩萨共
  现,呈现了敦煌地区新的三世佛图像形式。全窟以释迦多宝
  并坐为主尊,两侧壁下层龛全塑现在佛释迦,上层则皆作是
  未来佛弥勒菩萨,这种三世佛图像的配置,与北凉的系统有
  别,显然是依长安教团以般若义学为基础所产生的三世观来
  设计的。《大智度论》有言「过去世过去世空,未来世未来
  世空,现在世现在世空,三世等,三世等空。」(注七七)
  鸠摩罗什在回答庐山慧远对后念可得追忆前念的质疑时又说:
  佛说现在如即是过去如,过去如即是未来如,未来
  如即是过去现在如,过去现在如即是未来如。如是
  等际三世相,际三世相故,云何言
  ──────────────────
  注七四: 池田温,同注二九,页 83。
  注七五: 同上注,页 85。
  注七六: 参见王毅,〈北凉石塔〉,《文物资料丛刊》, 第
  1 期( 1977 ),页 179-188。
  注七七: 鸠摩罗什译, 《大智度论》卷五十一,《大正藏》
  ,第二十五册,页 428 中。
  15 页
  后心为实,有以过去心为实无耶。(注七八)
  由此可见, 在般若义学的基础上,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但三
  世等, 三世等空,而且三世无碍,所以过去佛多宝、现在佛
  释迦和未来佛弥勒可以同时出现。 而此三者又是法身在不同
  时间的应化变现, 故二五九窟这种三世佛配置的方式实将《
  妙法莲华经》〈见多宝塔〉所象征「法华常住法身之果」
  (注七九)的真谛尽表无遗。
  五、结论
  敦煌二五九窟应开凿于北魏献文帝时,是莫高窟中最早
  的北魏洞窟。在造像风格与装饰特色上,与云冈石窟第二期
  窟洞,尤其是第七、八两窟,有不少相似之处,说明二五九
  窟的开凿年代与云冈第七、八窟相近。
  二五九窟是敦煌最早的法华窟,全窟的图像一方面固然
  保存了凉州的特色,将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置于两壁的上层
  龛中,但是也受到了长安佛教图像的影响。全窟图像安排的
  义学基础是以长安教团的法华思想为根本,旨在体现《法华
  经》「三世无碍,法身常存」的精义。根据法华三昧的经典
  ,二五九窟西壁主龛两侧的千佛图应代表释迦的分身化佛,
  而非三世三千佛或贤劫千佛。由此可知,长安佛教的传入,
  不但充实了敦煌法华信仰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敦煌佛教美
  术的图像内容。
  最后,有几点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在敦煌三十余
  个北朝窟洞中,以释迦多宝佛为主尊的可能仅有二五九这一
  窟(注八0);除此之外,唯有在二八五窟的南壁、四六一
  窟的西壁和四二八窟的西壁发现二佛并坐图(注八八一,数
  量稀少。与云冈与龙门随处可见二佛并坐像的情况,形成了
  强烈的对比。这个现象是否表示,敦煌的法华信仰远不如中
  原流行﹖值得将来进一步地探讨。第二、云冈石窟与许多北
  朝中原碑刻上常见的下龛为二佛并坐,上龛为弥勒
  ────────
  注七八: 慧远问?罗什答, 〈次问后识追忆前识并答〉,《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 (又名《大乘大义章》)卷
  下,《大正藏》,第四十五册,页 138 下。
  注七九: 吉藏《法华义疏》卷一云: 「河西道朗开此经(指
  法华经)为五门, 所言五门者:一从如是我闻竟序
  品,序法华必转之相; 二从方便品至法师品,明法
  华体无二之法; 三从宝塔品竟寿量品,明法华常住
  法身之果; 四从分别功德品至嘱累品,明修行法华
  所功德; 五从药王本事品讫经,明流通法华之方轨
  。」(《大正藏》,第三十四册,页 452 下)
  注八0: 参见注一五。
  注八一: 敦煌文物研究所整理,同注一四,页 231。
  16 页
  菩萨的组合形式,在敦煌不曾发现,似乎意味着敦煌佛教图
  像仍有其特殊的发展。日本学者上山大峻曾言,「敦煌虽以
  汉人文化为基础,但是郄呈现出独特的趋向,并不与中国本
  土同轨合一,制度如此,文化如此,佛教也如此。综观敦煌
  的历史,除了接受隋唐等强势国家统治了一个时期之外,它
  所走的线都经常有别于中国本土。」(注八二)这个说法似
  乎有几分道理。
  ─────────
  注八二: 上山大峻着?余万居译, 〈敦煌佛教的盛衰〉,收
  于《丝路佛教》(中和:华宇出版社, 1985 ),
  《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五十五册, 页 150- 151。
  图版说明及出处
  图一  敦煌第二五九窟西壁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第一册 图版20
  图二  敦煌第二五九窟西壁与南壁相交处 
  《中国佛教?美术》 图198
  图三 敦煌第二五九窟北壁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第一册 图版23
  图四 敦煌第二七二窟西壁 倚坐佛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第一册 图版7
  图五 云冈第二十窟坐佛
  图六 敦煌第二五四窟中心塔柱东面龛 交脚佛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第一册 图版26
  图七 敦煌第二五七窟中心塔柱东面龛 倚坐佛
  《中国美术全集 雕塑编7 敦煌彩塑》 图版25
  图八 敦煌第二五九窟北壁 禅定佛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第一册 图版25
  图九 敦煌第二七五窟西壁 弥勒菩萨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第一册 图版11
  图一0 云冈第十七窟南壁东侧 趺坐说法佛
  《中国美术全集 雕塑编10 云冈石窟雕刻》 图版152
  图一一 云冈第七窟后室东壁第五层南侧 趺坐说法佛
  《中国石窟--云冈石窟》 第一册 图版146
  图一二 敦煌第二五九窟西壁龛外南侧 菩萨立像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第一册 图版21
  图一三 云冈第十六窟南壁西部下层龛
  《云冈石窟》 第十一卷 图版107
  图一四 云冈第七窟后室西壁第五层龛
  《中国石窟--云冈石窟》 第一册 图版147
  图一五 敦煌第二五四窟北壁佛龛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第一册 图版26
  图 一六 云冈第七窟后室西壁第四层龛
  《中国石窟--云冈石窟》 第一册 图版148
  图 一七 炳灵寺一六九窟北壁 二佛并坐图
  《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 图版36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