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法护经典中的“色”与“欲”(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竺家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法护经典中的“色”与“欲”(中)
  竺家宁
  中正大学教授
  妙林
  第12卷4月号(2000.04.30)
  页30-33
  --------------------------------------------------------------------------------
  页30
  贰、法护译品中「欲」字的构词
  1.欲心
  欲心,贪欲之心也。月上女经上曰:「有欲心者无解脱。」
  专意独雄猛兴,念斯女人,欲心为无色,其实不可获,亦不现女像等。[315佛说普门品经西晋竺法护译]
  从今日以往 假使生欲心[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下西晋竺法护译]
  佛告舍利弗,其开士大士,则知他人众生心念虚实所趣,有欲心无欲心,有欲想无欲想,瞋恚心瞋恚想,离瞋恚心离瞋恚想。[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2.欲法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欲法,(术语)凡于僧中说戒授戒等法事,己有事缘,不能出席而于此法事随喜共欲其事之希望,名为欲,此欲意授他出席之比丘谓之与欲,其比丘受彼委托,谓之受欲。出僧中而说之,谓之说欲。
  佛光大辞典:欲法,指与欲、受欲、说欲三法。即举行布萨、说戒、授戒等时,同一结界内之比丘皆应参加,然碍于其它原因而不能参加者,于此法事表示随喜共赞其事之希望,称为欲;将此欲意委托其它比丘,称为与欲:受此委托,称为受欲:出僧中传达其意,称为说欲。
  念水法已,悉当念火法。念火法已,悉当念风法。念风法已,悉当念欲法。[283菩萨十住行道品西晋竺法护译]
  九者所施与,不发一切人意,但欲法不断,是为倒见。[636无极宝三昧经卷下西晋竺法护译]
  3.欲界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欲界,(界名)三界之一。淫欲食欲二欲强有情所住之处,名为欲界。上自六欲天为始,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八大地狱是也。俱舍论八曰:「地狱等四及六欲界,并器世间,是名欲界。」又曰:「欲所属界,说名欲界。」俱舍光记三曰:「欲界欲胜故但言欲。」
  佛光大辞典:欲界,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欲界与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即合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之称。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欲界包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相对于色界与无色界之为定心(入禅定三昧不散动之心)之地,以欲界为散心(散动之平常心)之地,故称欲界散地。
  菩萨初坐树下,心自念言:谁于欲界四域最尊?[345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下西晋竺法护译]
  心自念言:其在欲界,不可称计。[345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下西晋竺法护译]
  不行忍辱,不行精进,不行一心,不行智慧,不行欲界,不行色界。[627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上西晋竺法护译]
  以梵身而觉悟,或以梵身而正受,于欲界面觉悟,
  页31
  或于欲界面正受。[288佛说等目菩萨经卷西晋竺法护译]
  菩萨曰:若说于法,其不倚着,欲界色界,及无色界。[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下西晋竺法护译]
  佛告持人。菩萨大士以晓意识。则不着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当作是观。[481持人菩萨经巷第二西晋竺法护译]
  众生本末在于欲界面而自示现。[481持人菩萨经卷第二西晋竺法护译]
  行般若波罗蜜,而无沤拘舍罗,然后舍禅生于欲界,是菩萨摩诃萨。[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其人而生于此欲界,君子贵人姓,梵志长者,欲教化众生有所利益。[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摩诃衍者,其慧不由着于欲界。[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须菩提,则为欲令离欲界生,其有欲令无相法生者,则为欲令灭度界生。[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摩词衍,天上天下最尊,设使须菩提,欲界有想无常颠倒而现破坏,一切无常,无有长久。[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4.欲意
  欲意隆崇,即自投托,学志问:姐何所求米?答曰:慕仁,[345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西晋竺法护译]
  适捉与调戏 欲意察着之[199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西晋竺法护译]
  欲闻无底法,如意不异念。欲意受沤和拘舍罗,欲闻无所从生法。[636无极宝三昧经卷上西晋竺法护译]
  「欲意」是个同义并列式复音节动词,意思是「想要」。
  5.欲想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欲想,(术语)三恶想之一,思财想色之思想也1。无量寿经上曰:「不起欲想瞋想害想。」
  与尘垢会起欲想 是辈之人去道远[170佛说德光太子经西晋竺法护译]
  或有无限量而过量劫时,而彼菩萨,不以法之时故有住而欲想。[288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卷上西晋竺法护译]
  时节之住而有欲想。又彼菩萨,不以种种之时而起疲劳想,亦不于中而起想。[288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卷上西晋竺法护译]
  有欲想无欲想,瞋恚心瞋恚想。[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欲想」即「欲念之想」,是一种不好的念头。
  6.欲瑕
  亦何所受,永离欲瑕,亦无得也:谛观诸法,无所起者。[345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西晋竺法护译]
  光赞经有「爱欲瑕秽」一语,可知「欲瑕」一词由此转来,「永离欲瑕」就是永远离弃不洁的欲望。
  7.欲尘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欲尘,(术语)五欲污身如尘坌,故云尘,又欲者六欲,尘者五尘。无量义经曰:「微渧先堕,以淹欲尘。」智度论十七日:「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俱舍光记十一曰:「喜林苑极妙欲尘,殊类皆集。」
  诸仙见之飞处空中,各曰:如吾经典所记,染欲尘者。[345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西晋竺法护译]
  无复欲尘。已得自在,逮得己利。生死已索,众结即断。[263正法华经卷第一西晋竺法护译]
  又诸佛子,立于精进,弃捐欲尘。[263正法华经卷
  页32
  第一西晋竺法护译]
  心以解明则致清净。已作是观,不得欲尘心,不得净心,尔乃达了心本清净。[481持人菩萨经卷第三西晋竺法护译]
  不见名色而有欲尘,不见名色而诤讼者,不见名色而有起者。[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欲尘」指「欲念之尘」,心中的欲念正如污秽的尘埃一般,应当加以「弃捐」,没有了「欲尘」,心灵才能得到自在。
  8.大欲
  菩萨如是入空无想不愿之法,以细微心在一切慧,缚于大欲。诸通慧心,以无护心,自在所获,得生梵天。[345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西晋竺法护译]
  「大欲」指救世的宏大理想。佛经1190云:
  「大供养者是大欲 一切有情令欢喜」
  「大欲即是于大乐 大安乐者大喜足」
  「离欲等中是大欲 种种诸色炽焰光」
  「缚于大欲」是指心系救世的宏大理想:通常在描写菩萨的胸怀。
  9.五欲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为起人之欲心者,故名欲。是为污真理者,故名尘。止观四曰:「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贪欲之心,故言五欲。」智度论十七曰:「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欲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一财欲,二色欲,三饮食欲,四名欲,五睡眠欲。见华严大疏钞二十七,三藏法数二十四。五欲又指(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
  佛光大辞典:五欲,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一)色欲,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二)声欲,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三)香欲,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四)味欲,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五)触欲,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又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懋着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习于五欲,然后舍家,逮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劝化众生,其菩萨摩诃萨不为五欲之所沾污,菩萨摩诃萨仅以无央数事嗟叹爱欲。[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为分别此五欲辜,舍利弗白佛,唯天中天,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
  页33
  译]
  「五欲」望往使人堕落放纵,所以上文说「菩萨摩诃萨不为五欲之所沾污」。
  10.凶欲
  寂除凶欲,入无所处。[496佛说大迦叶本经西晋竺法护译]
  「凶欲」只凶恶的欲念,所以应当「寂除」,「寂」也是「灭」的意思。
  11.少欲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少欲知足,(杂语)不多求曰少欲。得少而不懊恼曰知足。无量寿经上曰:「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法华经劝发品曰:「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涅槃经曰:「狮子吼菩萨问云:少欲知足有何差别?佛言: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佛光大辞典:指节制物欲。又作喜足少欲、无欲知足。即将欲望减少而知满足之意。分别言之,于未得之物不起过分之贪欲,称为少欲;对既得之物,不嫌其少,不生悔恨,称为知足。少欲知足为修道之要谛,俱舍论视之为身器清净三因(三净因)之一,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经」、八大人觉经等则以之为八大人觉中最初之二法。
  佛普见说法 少欲无睡眠[199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西晋竺法护译]
  这句是说,要节制嗜睡的欲望。
  12.念欲
  念欲见道。侥赖慈化,乞原罪舋。垂哀接济,得使出家,受成就戒。[118佛说鸯掘摩经西晋竺法护译]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心念欲得我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得至阿惟三佛。[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欲学声闻地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当闻当受当持讽诵常当思念,念欲学辟支佛地者。[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念欲」是「心里想要」的意思,是个同义并列式复音节动词,意思和前面的「欲意」相同。
  13.殄欲
  修无所著如莲华 云何立行消殄欲[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西晋竺法护译]
  「殄欲」指不好的欲望。
  14.情欲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情欲,(术语)四欲之一。
  志慕小意,性不开解,不能宽泰。不坏情欲,多求汲汲。远于一切诸法门。[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
  15.众欲
  不以贡高,不以忧感,亦不痴妄,寂诸四事众欲之凶。[496佛说大迦叶本经西普竺法护译]
  宝来又问:当作何缘,度于众欲。佛言:众欲无垢,无度无主,无往无来。[636无极宝三昧经卷上西晋竺法护译]
  令远离众欲,在于慧门。无动无转,得至泥洹。[636无极宝三昧经卷下西晋竺法护译]
  悉令都尽。其无生者,不令兴起。烧尽众欲,本末清净。悉无所生。[589佛说魔逆经西晋竺法护译]
  答曰,于是贤者,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寂除众欲,灭去诸恶不善之法。[222光赞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众欲」指各种欲念。因此要加以「寂除」是「灭除」的意思。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