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其它>>正文内容

石刻艺术珍品陀罗尼经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朱爱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石刻艺术珍品陀罗尼经幢
  发表于《铜川日报》第3版  稿件作者:朱爱国
  古代陕西是全国佛教中心地区之一。铜川作为京畿之地,自唐以来,特别是玄奘法师西行印度求学归来以后,佛教在这里更是蓬勃发展,各地寺院林立,佛事活动十分频繁。经幢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佛教建筑也开始流行起来。
  经幢,俗称经塔、石塔,亦称八棱碑、四棱碑,唐时多称宝幢、花幢。
  我国的石刻经幢始于南北朝时期,而在经幢上刻陀罗尼经则始于盛唐。陀罗尼是梵浯,汉语译作总持。大智度论五中说:“陀罗尼者,秦言(汉语)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法华玄赞卷第二中也说:“陀罗尼者……闻于文义,任持不忘”。就是能掌握全面的意思。因为唐时佛教密宗的修道法,提出反复诵念陀罗尼经可以解脱一切罪恶,就是与陀罗尼幢身相近,接触到幢身上的影,或幢上的尘土落在人身上,也都可减轻罪恶。为了使陀罗尼经永存,善男信女把它刻在上有顶下有座的八棱体上,称之为陀罗尼经幢。
  现陈列于玉华博物馆的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陀罗尼经幢,原为铜川市城区黄堡镇圪罗寺(亦称南寺)故物。据《同官县志》载:“唐陀罗尼经序碑,在黄堡旧城对山圪罗寺,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字似右军笔法。”1957年5月3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9月,陕西省文物鉴定小组确定其为国家一级文物。1990年10月由省文物局拨款3万元迁建于郊区姜女祠文管所,迁建时对其残缺部件进行了修复,完整地再现了其原貌。1998年11月移交铜川市玉华博物馆陈列展示。
  长庆元年陀罗尼经幢通高5.33米,由基座、幢体、宝盖三大部分组成。为八棱柱体,16层,下大上小,青石质。基座5层,分层刻神像、力士、伎乐、瑞兽、莲瓣等。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全文,经长期风化侵蚀,字迹漫漶不清,多已无法辨识。幢身上覆八角形宝盖,每角各雕出一狮头,中间雕阳线纹垂幔,宝盖之上为小八棱形矮柱,上接方形矮柱,其上有方形城郭,每面有城楼三座,城外浮雕牵马人和游人等,城郭之上立一圆形矮柱,雕缠枝植物图案,其上又托圆形覆莲状石刻,上立方形短朴,每面凿龛,浮雕一佛二菩萨,中间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菩萨站立两旁,足下踩莲瓣,短柱之上复置圆形宝盖,形状与西安碑林唐连石台孝经祥云宝盖碑顶十分相似。宝盖上又立圆形矮柱,周围雕刻羽人,轻盈洒脱,形态逼真生动,上又置八角攒尖屋顶,顶下刻飞天,檐各角并刻有兽首,顶为葫芦形宝盖。
  整个经幢全部采用垒砌的方法筑成。结构严谨,富于变化。运用了浮雕、线刻等多种装饰手法,再现了神像、伎乐、瑞兽等风采,力士横眉怒目,威武雄壮,城郭人物景致细腻生动,呼应配合。飞天线条精美细致,流畅圆润,人物动物花卉丰满逼真,展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雕刻艺术,是我省现存经幢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造型最高大,也是我国唐代石刻建筑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