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医方明>>正文内容

三教会通与养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赖贤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三教会通与养生
  赖贤宗 (台北大学中国语言学系副教授)
  导论
  本文从基本观念的语意厘清、比较宗教学以及宗教哲学之观点,来讨论全真道教的养生学与内丹学,并讨论全真道教所提出的内丹学的三教会通的涵义,以及它在未来世界跨文化沟通的意义。
  本文分为两个部份,第一节和第二节是全真教的养生与三教会通的理论的反思的部份,第三节则是此一理论反思的实修实证的部份。本文第一节先从原典的语意分析,来阐述全真养生与道家内丹的性命之学的基本概念。“全真”是“全性修真”,此中,“全性修真”可分为“修真”与“全性”两个部份来分别加以论述。首先,“修真”符合第一节所说的“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实在为中心”的宗教的解脱学定义,从解脱的角度来讨论宗教修道,那么宗教具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且各个宗教之间必须互相尊重,这也是全真教重视“修真”的深义。其次,“全性”在本文之中开展为第二节所说的“三教会通”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道教释教儒教都是要实现人的性真,而各有所偏重的角度和角度,全真道教在此提出回返到宗教分化之前的根源性的道的体验,以此为指向的中心而“全性”。本文第一节从希克 (John Hick) 的比较宗教哲学的观点,来讨论道的文化对于宗教会通与文化对话的特殊涵义。本文的第二节讨论全真道的三教合一概念的实质内涵,并由诠释学的观点来证成此中的文化沟通的深义。
  第三节讨论了实修实证的课题,就全真龙门内丹学的听息心斋与其他儒释修持法门的比较,来讨论前述三教合一理论在身心实修之上的落实点,以及全真龙门内丹实修上的特点。本文在此又从容格的心理学与其内丹学研究,来讨论内丹的经验作为东西文化沟通的桥梁的意义所在,文化史上的全真道的三教会通,在未来的实践必须进一步走向东西文化沟通。
  第一节 全真养生与道家内丹的性命之学
  1. 全真的语意
  王重阳创全真教以“全真”标其宗旨,全真是“全性修真”的意思,是与道相合之后而能够全性修真的意思。笔者这里以“全性修真”来诠释“全真”,是因为: (1) “全真道”,在性命双修之中,强调性功,而且“全性”的提法,可与天道性命的讨论相关联,使其理论背景得以彰显。(2) 强调“全性修真”,而不只是“全真”,这是强调“修”,强调实践,强调解脱学的与治疗学的立场。(3)“全性”的提法意味虽然每一个人、每一种文化所体会的“真性”有所不同,但是为了“成全”每个人所体会的真性,跨主体际、跨文化际必须互相尊重、开放沟通,因此具有跨文化沟通的意义。
  大定七年 (1167),王重阳在山东宁海的马钰的南园筑室静修,题名“全真”,此殆为王重阳立全真教的滥觞。 重阳且作诗<全真堂>:“堂名名号号全真,寂静逍遥仔细陈” 。<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说“凡立会者必以三教名之者,厥有旨哉,圆融不独居一教” 。元代李道纯<全真活法>以全精气神来论全真,颇得全真内丹之旨: “全真道人,当行全真之道,所谓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全气全神,才有欠缺,便不全也。才有点污,便不真也”。
  底下回到老子与庄子的原典,对此一“全真”是“全性修真”的论意,作一厘清。
  首先,“全真”一词,见于 ?庄子?<道跖>: “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可见“全真”一词,老庄本有,并非王重阳的发明。
  其次,关于“真”在老庄之中的讨论。庄子贵真,以道真治身,例如 ?庄子? 内七篇之中就已经有: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这是说真知有赖于真人,这是实践优先的立场,真知有赖主体已经提升到真理的境界之中的真人 (<大宗师>)。真知不是来自于后天的经验和主观的情欲,如<齐物论>:“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这里的情可能是指情欲,也可能是指情实 (这里是指经验事实),二者都“无益损乎其真”。<大宗师>说: “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况其真乎” (<大宗师>),这是强调“真”的重要性,“真”比“有君”、“己”都还更重要,因为政治秩序和自我实现,就其根源而论,还是由“真”而来。 外杂篇之中也有: “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天下>),庄子的理想人格至人是因为“不离于真”。又,“道之真,以治身”(<让王>),讲的是以道真治身。“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者所以受于天地。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渔父>)。在<渔父>此一段文之中,“真”出现四次,这些讲的是以道真治身的进程,首先,“真”是内心的精诚。其次,真不是来自于人为,而是来自于自然,甚至“真”是体现了来自于天地的形而上的真,能够脱俗。最后,充分体现来自天地之真,则能成就法天贵真的“圣人”。
  又,真之一字亦见于老子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里谈到修道过程之中,招摄窈冥之精,而“其精甚真”,后来的全真道则将之解释为招摄先天一气。吴怡认为,和庄子“归真”的思想相类似的,是老子的“返朴”的思想,如“敦兮其若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
  复次,关于“全”在老庄之中的讨论。“全”在老子二十一章有“曲则全”和“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在此认为,“全”是指对于道所赋予吾人的天性而言,所以首先吾人要体会到天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秘意,而与世人“不争”,终而能够全吾人之性真。这里老子所说的“全”,和庄子在<德充符>所说的“才全而德不形”相通,二者都是指吾人的才性必须与道相合,才能全吾人性真之全才。而庄子在<德充符>藉孔子之口而进一步解释的“才全”“德不形”,则和<养生主>所说的养生概念又相通。
  总之,全真是“全性修真”的意思,是与道相合之后而够全性修真的意思;全真使吾人得以养生,养生之目的在于全真。
  2. 道与道家在比较宗教学与文化沟通上的涵义
  印度以瑜珈 (Yoga) 为其最为古老的修行智慧之传统,后来的佛教、印度教和奥义书哲学的修行都是发源于这个传统的转化与革新。瑜珈 (Yoga) 语意是“连结”,连结真我与究极实在。当代著名宗教学家希克 (John Hick) 曾以“从以自我为中心转移到以究极实在为中心”来定义一切世界宗教 ,从这里看来,印度的瑜珈的基本内涵也可以贯通一切的世界宗教,而印度的瑜珈也从而避免受限于仪式性宗教的框框,而能从印度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养生学和灵修。这也就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可以修练瑜珈,养生,提升心灵,从瑜珈之中得到各自的宗教灵感,而不会感到信仰冲突的原因。
  对比于印度的瑜珈,中国则以道家为最为古老的修行智慧之传统,也可以说后来的中国的儒释道三家都起源于对于道的不同理解。道字从首从 ,原义是人所走出来的道路,后来演变为宇宙人生的原理,所以古之道学并不限于道家道教,而是各家所共通的。王重阳建立全真,主张撷取三教精华,倡三教合一,他说“三教者,不离道也,喻曰: 似一根树生三枝也”,这就是这个三教同发源于道的道理。王重阳建教曰“全真”,提倡以道修身,并不是要立一个教派来与人争雄,而是要回归于大道,采取三教的精华,来度人,助人全其性真。所以,“全真”也有希克所说的“从以自我为中心转移到以究极实在为中心”的意义,而能通贯于一切宗教。全真丹道也和瑜珈一样,可以让一切宗教徒和非宗教徒都来修练,藉命功以养生,藉性功以提升心灵,使所有的人都在全真丹道之中,逍遥游于生命智慧的原乡。
  由以上的说明看来,道与瑜珈都是各个宗教和教派分化之前的古老的人类的身心修练的智慧,这是开放性的共通于所有人类的智慧,而不是自我局限的某一种宗教。“道”在东亚孕育了后来的道家道教、儒家和中国式的佛教 (禅、华严和天台)。而“瑜珈”在南亚则孕育了印度佛教和印度教。道与瑜珈都主张身心修练的智慧是希克的宗教多元论哲学所说的“从以自我为中心转移到以究极实在为中心”,所以最具有比较宗教学与文化沟通上的积极涵义,可以为一切宗教提供灵感,为未来的跨文化沟通做桥梁。
  3. 养生与道家内丹的性命之学
  庄子<养生主>已经讨论了养生的主旨、养生的方法和养生的终极目的。
  首先,关于养生的主旨: 庄子在此文的一开头就讨论了养生的主旨,要吾人不要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而必须“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督”者中空,缘督也就是缘此一妙有之真空,以空来守中,而这也就是“养生”的“主宰”所在,也就是“养生主”一篇的命意所在。对于此一养生的主宰,后世的丹家给予详细阐述,也不外乎这里所说的“缘督以为经”所蕴含的秘意。
  其次,关于养生的方法: 庄子<养生主>有举庖丁解牛的例子,来说明养生的方法,庄子说“所好者道,进乎技矣”,所以修道体道,乃是养生的基本方法,而超越了技巧的层次,“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余,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其原则是“神遇”,其境界是“无厚入有余”,无厚 (没有厚度) 的刀比喻一种绝待的能量,就丹道而言,就是金丹大道能够化解心理和生理的困难。这样的道理使文惠君领悟如何“养生”,最主要就是要能够神行而与道相合,来处理人世间的烦难。
  最后,关于养生的最后目的: 庄子<养生主>的最后,在老聃死、秦失吊之的故事之中,庄子提出养生最后要能“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达到“帝之悬解”(从天帝的倒悬之中解脱) 的解脱的境界,这也就是“养生”的最后目的,能够“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人是身心灵的组合,“指 (脂)”谓“心 (心理能量)”,“薪”谓“身 (身体能量)”,“指穷于为薪”是比喻身心的能量总是有限的,而重要的是如何唤醒灵 (灵性),才能达于“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将精神的火种传诸久远。
  以上所述的庄子的养生概念包含了养生的主旨,养生的方法,养生的终极目的;庄子的这些养生概念已经具备了后世道家内丹学的命功和性功两部分。?庄子?<达生>一篇阐述了庄子的养生学,此篇的一开始就辩驳了养生不是“养形”, 不只是善养血肉形躯一身而已 ,转而提出了后来道家内丹学的命功和性功两部分的基本原理,<达生>说: “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这是后世“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之说的滥觞,又,“是纯气之守也……游乎万物之所终始,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这是说化为神气的纯气之守,可以游乎万物之所终始的道,这相当是后世所说的“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阶段。
  全真道家的养生学,就像庄子“养生主”所提示的,不只是“养生”而已,还要善养“生命的主宰”(养生主)。全真道家的养生学并不只是善养血肉形躯一身而已,而是包含了命功与性功两部分在内,所以探讨全真道家的养生学必须和全真内丹的性命之学一起来研究。一方面,全真是丹道的北派,传统的解说以为它以“性功清静丹法”为主。另一方面,全真丹道也批评一般修行人的落入于空寂,苦守空禅,所以全真丹道强调百日筑基,这是练精化气,动静要互相配合;这也就是是由练精的命功,以修练至于化气的性灵提升的性功。而百日筑基之后,更有较为上乘的静功,来达到练气化神的目的。就来静师父所传的全真龙门功法而言,百日筑基的功法的基本功,有拉太极、龙字提肾术、九阳明目功、跳动、旋转等等,主要就是下手之后,用先天气炼化全身。而练气化神的静功的法门很多,下文第三节所说的听息心斋一法,就是其一。在第三节之中,我们将在“三教会通”与“容格心理学”的观点之中,来讨论听息心斋法。
  第二节 道与三教会通
  1. 王重阳的“三教搜来作一家”
  王重阳主张三教合一,<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说“三教者,如鼎三足,身归同一,无二无三。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喻曰: 似一根树生三枝也”。儒释道三教都是根源真于道,就像鼎的三足和树的三个枝丫一样。
  钱穆的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 (六) 也说: “丹阳之学似多参佛理,独善之意为多。常春之学似多参儒术,兼善之意尤切”。张广保的 ?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 则从心性论的观点,将全真道教的掌教祖师分为近道、近儒和近禅三家。简言之,丘处机、尹志平近儒,王志谨近禅,马丹阳则是以道家本门而建立起来。 张广保这里的阐述是以文本分析的当作根据,但是更重要的应是他们都掌握到了全真王重阳祖师的三教会通的精神,都体验到了超越宗教教派和宗派之上的根源的大道,才开展出不同的应世的方便,所以才会有近道、近儒和近禅的不同的倾向。
  王重阳在南时春筑活死人墓精进修行之时,立志“将使四海教风为一家”,可见其发心之初,即以三教会通为己任。创教之后的教化,提倡三教合一的诗词作品很多,下列三首的意思,最为显豁: 卷一的<永学道人>: “心中端正心莫邪,三教搜来做一家。义理显时何有异,妙玄通后更无加” 。<孙公问三教>主张“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悟彻便令知出入,晓明应许觉宽洪” ,<答战公问先释后道>: “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识心见性全真觉,知汞通铅结善芽” 。
  王重阳在讨论修行的诗词之中,讨论佛道两家修行法门之融会的诗很多,例如: <问禅道者何>主张“禅道两全为上士”: “禅中见道总无能,道里通禅绝爱憎。禅道两全为上士,道禅一得自真僧。道情浓处澄还净,禅味何时净复澄。咄了禅禅并道道,自然到彼便超升。” “澄”与“静”,前者偏重于慧力与神通,后者偏重于定力,修行道门必须不止有慧力和神通,也要有定力,也就是“澄还净”。修习佛门者则不能只是入定,还要生起慧力和神通,也就是“净复澄”。
  王重阳在讨论修行的诗词之中,融会佛道两家修行境界的作品很多,例如<吕善友索金刚旌偈>讨论般若与佛性: “金刚四句首摩诃,其次须寻六字歌。仗起慧刀开般若,能超彼岸证波罗。识心见性通真正,知汞明铅类蜜多。依得此中端的义。上腾碧落出婆娑”。 讨论回光返照的修持法…………….。讨论禅宗与禅门修持法:
  ………………. ‘全真人之花’61-63………….王重阳诗研究
  <述怀>:“要见菩提相,应当识蜜多……重楼传玉液,双关炼金丹。了了通三道,圆圆作一团………………………” ,这是王重阳自誓以自身实践,来提倡释道二教会通,也展现了他对自己的修行的自信,认为足以贯通释道二教的终极境界,并提示融会释道的修持法门。
  王重阳的这个搜集三教精华,圆圆作一团来度世的宏誓,在后世全真教的继续发展之中,代代皆有人加以发扬光大。例如龙门派的开祖丘处机: “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 。例如陈致虚 ?金丹大要? 从三教无二心来论述三教合一,陈致虚说: “三教之道,一者也。圣人无两心,佛则云: 明心见性。儒则云: 正心诚意。道则云: 诚其心而心自清。” 。李道纯 ?中和集? 用虚字功夫来统一三教,“学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个虚” 。
  王重阳主张“三教搜来作一家”,这是积极主张搜取三教的精华,合为一家。为什么要积极底搜取三教的精华,合为一家呢?王重阳认为,可以说这是为了度人的方便,就像医生救人,应病与药,所以要广求医方,以解群迷,王重阳说“儒医夫子成三教,垦辟愚迷怕落尘”,三教的创立都是为了医治众生的愚迷,我们不必执著于表面上的语言的不同,而要取其共通的教化的功能,进行“三教搜来作一家”的宗教合作。王重阳的这种主张和希克以解脱学的观点来建构宗教多元论的哲学,其立意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各个宗教都是要让人得到解脱,“从以自我为中心转移到以究极实在为中心” ,各个宗教对于宗教实在的体验角度各有不同,其表达方式受限于文化传统也各有不同的教义学体系,但是,宗教实在的实在自身是离言的真实,既然离言,也就无法落入语言的争议之中,各个宗教徒在度脱彼岸的解脱之中,彼此默志心通。
  2. 三教的经理与全真教三教会通
  王重阳认为“道释儒经理最深”,传道或收徒之初,劝令先读 ?道德经? 、 ?清静经?、?孝经?、?心经?。 ?道德经? 是道家首要之经, ?清静经? 则是唐宋以来道士广为诵习的道家内观经。 ?孝经? 是儒家的要典。?心经? 是 ?般若心经? 的简称,是六百卷本般若经的心要。王重阳自咏诗云: “七年害风,澈悟心经无挂碍。信任西东南北休分上下同”。福井大雅<佛教与全真教的成立>认为: “以禅宗为媒介而了解到 ?般若心经? 的王重阳,重视的角度又与禅宗不尽相同。禅宗重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而道家的王重阳及其系统与此相对,被‘心无挂碍’这句话所吸引,全真教的教理中重视‘心’,所以 ?般若心经? 成了全真教所依据的经典之一” 。福井大雅此言很有启发性,但是更精确的讲,应该说,般若经以空为主,但后人并不体会真空,而落入断空顽空 (断灭一切的空、顽固不化的空)。 ?般若经? 的空的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在禅之中融会了佛性论而得到了转化,禅宗重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从一念心的当下即是,来发展印度佛教的“不可得不可见”的诸法无自性的般若智慧。另一方面,王重阳对 ?般若心经? 的阐释,则是强调“心无挂碍”,可以说,著重在“真心”(复性全真之心) 和“无挂碍”(逍遥), 这是从绝待的真心来发挥道家逍遥游的意境。
  至于儒释道三教的高下,王重阳认为三教“同一体”,不能区分谁高谁下,王重阳有词一首示王丹桂,阐释了这种三教平等的思想:
  释演空寂,道谈清静,儒宗百行周全。三枝既立,递互阐良缘。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吾门祖,老君睿号,从古至今相传。玄玄,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先谁后。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
  三教是“玄玄,同一体”,不可以凡俗之心来分别高下先后,三教共同发源于道,是一树的“三枝”,“流泛诸川”而终归于道的大海之中。
  王重阳认为三教“同一体”,提倡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所蕴含的理是相通的,藉由当代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和嘉达玛 (H. Gadamer,1900-2002) 的诠释学来加以考察,可以见出全真教所提的三教会通有其深刻涵义,以及其对于未来的东西文化的跨文化沟通的启示。(1) 不同的本体理解都是人的实存对于本体的意义的不同存方式的开显活动,就诠释学循环的不同面向之中,三教乃至于东西方的普世宗教都具有异而能通的本体理解。(2) 就效果历史性而言,对于三教之间的争论与会合的历史,不能要求其绝对客观的历史理解,时间的间距在此有其必要性,而三教的发展必须放在以它的当代意义来加以理解。 (3) 就视域的融合而言,以往的全真道的三教会通或是未来的东西文化沟通,都是视域融合的过程,并不是一种混漫的折衷论,也不是护教学的排他和布教的暂时权变,而必须从视域融合的理论来阐述三教会通和东西文化沟通的积极内涵。
  第三节 心斋听息法与三教会通、容格心理学
  1. 调息与三教会通
  庄子<人间世>论心斋:“颜回敢问心斋? 仲尼曰: 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来静师父在 ?北宗气功? 等书就此一文本而阐释了全真龙门的听息法,并将之比较于朱熹调息法、苏东坡调息法、?楞严经? 观鼻端白、天台宗数息随息法 。
  一方面,道家强调的是调息法,调息以至于抽坎填离、回光守中:
  1. 丹道的心斋听息法 : 来静描述这个道家的听息法:“一般所谓的听,是用耳朵去听各种声音……而此处所说的听,不是去听声音,而是听自己的呼吸,所以说听之以心。听自己呼吸是自我约束的第一步,是向内的,是静中之动的,是心与意牵的,再进入感觉上的,甚至其本身是缺乏听力知觉的人,这方面的听,也含有它的作用。……听息的功夫作得长久而熟悉了,心和气很自然地打成一体。气不能当作心的对象,不能说是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说当你静下来以后,‘无听之以心’,此时在身中之气神虽然结合在一起,但尚未达到所谓的混沌境界,因为其本体尚有知觉,继续再往下去做,就完全无知觉了,从那有知觉到一个无知觉的过程中,也就是以心听息的时间中,经过了一个空空的阶段,这个心和气是相互相依,两者之间都没有了裂痕,渺渺冥冥,甚至使时光中断,使自己在那个静止状态中。所以听之以气,不是说以气听气,而是用心听气,所谓听其自然等,但我的体认是绝非睡眠状态中,而是似听非听,接近修丹的初步现象” 。
  2. ?太乙金华宗旨? 的回光听息法 。
  3. 朱熹,<调息箴> 的儒家静坐法主要有取于道家调息法: “鼻端有白,我其观之,随时随处,容与猗移。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阖,如百虫蛰。氤缊开辟,其妙无穷。孰其尸之,不宰之功。云卧天行,非余敢议。守一处和,千二百岁。”
  另一方面,佛教强调的是数息法,由数息进而随息,修止观等持:
  1. 天台的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在实修上,依于次第止观和圆顿止观的教理,六妙门又分为“次第相生六妙门”和“相摄六妙门、旋转六妙门”。现在从次第止观的观点来说,数随是初修方法,止观是初修之后的空灵明觉的心灵特征,还净是止观等持之后所证之果。次第六妙门所说的数息随息是“如数有二者: 一者修数,二者证数。修数者: 修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明修数。证数者: 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数为粗,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随亦有二: 一者修随,二者证随。修随者: 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是名修随。证随者: 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觉随为粗,心厌欲舍,如人疲极欲眠,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
  2. ?楞严经? “观鼻端白”: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俱律仪,于三摩地,心常散乱,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拘希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息,鼻息成白。心开漏净,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 。
  3. 苏东坡“数息随息法”: “观鼻端白,数出入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数至数百,此心寂然,此身默然与虚空等,不烦禁制,自然不动;数至数千,或不能数,则有一法,其名曰随,与息俱入;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窍散。无始以来,诸病自除,诸障渐减,自然归悟” 。
  以上儒释道三家的呼吸修持法的共通性可分下列两点来论述,由此我们可以由此看出三教合一的修行功法上的落实点以及内丹功法的特色:
  1. 三家都是先修调息数息观息的准备功夫,进而进行修而无修的心性功夫:
  苏东坡是先数息,后不数;他所谓的“此心寂然”,不要再刻意去数,而进入心性体体证的功夫,“诸障渐减,自然归悟”。朱子是先观息,后不观,也就是进入“不宰之功”的心性功夫。庄子的“先听息,后不听”,他所说的“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就是听之以气,而做到了物来顺应的心性体证的功夫。天台六妙门也要从数息,以至于随息,进而止观等持,从而现证还净。
  从内丹的观点看来,以上这些说法都共同肯定了在数息调息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也就是到了佛教所说的轻安自在的细心现观的时候,道家所说的百日筑基之后,就进而要在宇宙虚空之中,守而非守,不落两边,招摄先天气,一阳来复,来作进一步的心性功夫。
  2. 佛教的数息随息、止观与道家调息的阴阳、抽坎填离的会通:
  佛教的数息随息就是在做寂寂惺惺和止观的功夫,而道家儒家的调息就是在调理体内阴阳的功夫,抽坎填离,抽取坎中的一阳而填补离中的阴,招摄先天气,成就纯阳之体,到达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境界。
  就丹家的观点说来,转昏沉为集中 (寂寂和止),转散乱为觉醒 (惺惺、观),这就是抽坎填离,呼接天根,吸接地根,以真意调息,就是恢复人的性真,这就是丹家调息已经具备了天地人三才之道;而寂寂就是阴,惺惺就是阳,寂寂惺惺至于止观等持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坎离交济而展现性光,是 ?太乙金华宗旨? 所说的“回光守中” ,性光展现,守之既久,则可采药,王重阳<灵文五篇注>描述这里的内景说“当此之时,泥丸自觉风生,从天吹下,灌入玄关两目之中,径通周身,关窍齐开,骨节如断,酸软如绵,心冷如冰,丹田如火,身心欠爽。甚勿恐怖,正是水火蒸烹激发之时,龙虎金木交会之际。少刻,三宫气满,二气冲和,尘情尽绝,神气泰定” ,展现性光而采药之后,才有上乘的炼化功夫。
  所以,儒释道三家的呼吸修法是相通的,都是由数息调息而至于粗心止息,细心现前,再转入心性的修证。但是丹家的修法不止是从细心现观来修,更是由先天气来修,尤其是全真龙门的修炼更是如此,主张招摄先天气而性命双修,一阳来复,回光守中。由以上对於呼吸修持法的解说,可以见出丹家所以能会通儒释道三家,而又不失自身的特色与专长之处。
  2. 三教会通的新语境: 内丹与东西文化沟通
  内丹学试图将老子的道家学说化为丹家的命功性功的内在体验,其理论基础是将道家的宇宙论作时间反演的修练,所谓“顺则成人,逆则成仙”,统一自身的精气神,而复归于道,而以招摄虚空之中的先天气为下手修炼的要诀。内丹家首先进行百日筑基,以练精化气,修炼后天气。其次,进行练气化神及此后的功夫,以招摄虚空中的先天气,统一自身的精气神,而复归于道。此一内丹心理学,包含了对于身心灵的生命存在的分析,恰当地描述了人的深层心理意识和灵性的高度意识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可以作为跨文化沟通的理论媒介。荣格早在1929年左右就阐发了此中的东西文化沟通的可能性。
  1926年德国学者卫礼贤 (Richard Wilhelm,1873-1930) 将?太乙金华宗旨? 译为德文,1929年容格 (Carl Gustav Jung,1875-1961) 出版他对德译本 ?太乙金华宗旨? 的阐释 ,认为中国的内丹和现代分析心理学、身心医学是相通的。他从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学之中,“看到一个接近东方智慧的崭新的意想不到的途径。德译 ?太乙金华宗旨? 载有歌德的诗: “西方与东方,不会再天各一方”。容格看到内丹的内涵将为东西方文化架起桥梁,也为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学开展新局,其实,容格藉助于他自己的曼陀罗的宇宙集体无意识的体验,而通过了学思的混乱期之后,他是接上了中国内丹的传统,发现了太乙身的实修之道及其理论体系,从而解决了容格心理学的关键问题。
  在此讨论内丹的经验作为东西文化沟通的桥梁的意义,见于文化史上的全真道的三教会通,如前所述,是王重阳和丘处机等祖师,基于修道体道的体验,把握到超越个别宗教和教派的根源性的道,而提出来的。在未来的文化沟通的实践之中,三教会通的提示,必须进一步走向东西文化沟通。
  荣格研究全真内丹,而获得心理学的突破,以之为东西文化沟通的桥梁,此为世人所知。此中的论题包含: (1) 荣格anima 和animus 和道家阴阳观的比较,(2) 荣格曼陀罗和道家八卦九宫等易理的内观景象比较,(3) 内丹心理学和荣格心理学对于意识存在的理解之比较。由于篇幅的限制,我在此只略论第三个论题。
  容格的分析心理学把意识分为三个层次,这和 ?太乙金华宗旨? 的丹道的内修理论一致,我们可以将此一对比重新理解,简示如下:
  (1) 表层的常意识: 这是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家所说的日常的认知、推理、思维等理性心理活动。丹家所说的神识,吕祖在此所说的“识光” 。佛教所说的前六识。
  (2) 深层的潜意识: 这是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家所说的非理性的欲望、梦、幻觉等等。丹家所说阴神。佛教所说的识神、第七识末那识和在污染之中的阿赖耶识。
  (3) 最底层的元意识: 这是容格派的心理学家所说的集体无意识、遗传的本能意识,人的真性。 这也是丹家所谓的阳神。吕祖在此所说的“性光”。吕祖认为这相当于楞严经的见性的阶段 。佛教所说的如来藏。
  弗兰克 (V. Frankel) 创立了意义治疗学,著重于人的实存分析,发展了心灵高度的心理学,而将之和他之前的心理分析做一对比,佛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 (depth psychology) 将“性欲”当作基本原理,阿德勒 (Adler) 的深层心理学将“自卑情结与优越的寻求”当作基本原理,这些都只是就人性的“深度”而言,发展了深层心理学,却未及就人性的“心灵高度”来发展个体心理学,弗兰克运用了海德格存在诠释学的实存分析,以“追求意义的意志”为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和出发点,掌握了人的心灵的自由的事实性和超越能力,追求意义在世界上的实现,最终指向宗教层面的“终极意义”,在此一意义之中,弗兰克称他自己的心理学是“高度心理学” (height psychology),而对比于佛洛伊德和阿德勒的深层心理学 。内丹心理学所强调“顺则成人,逆则成仙”,也符合深层心理学和高度心理学的两个层面。一方面,佛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分析学家依于现象流转来把握意识的存在,保握到的只是前述的“表层的常意识”和“深层的潜意识”,是深层意识的探讨,终究只停留在无常流转之中,是丹道所了解的“顺则成人”。另一方面,容格派的心理学家则把不只是把握到深层意识,也掌握到了灵性的高度,得以逆反无常,还灭生死的烦恼,是丹道所了解的“逆则成仙”。内丹心理学所具有的跨文化沟通的内涵,值得我们在未来进一步进行研究。
  结论
  以上我讨论了全真的语义与理论内涵,全真是“全性修真”的意思,是与道相合之后而够全性修真的意思; 由此引申出三教会通的命题,我也考察了王重阳所说的三教会通的主要内涵,以及它在当代宗教哲学与诠释学之中,所具有的宗教多元论哲学与跨文化沟通之中的涵义。
  复次,我讨论了全真的养生概念,不止是养形而已,全真养生更是就身心灵的全体而言。全真使吾人得以养生,养生之目的在于全真。最后,我以心斋听息法为例,来说明三教会通在养生方面的具体操作方式,也以荣格心理学对于丹道的研究为例,来说明全真的三教会通,在未来更要走向东西文化的跨文化沟通之中。
  (后记: 本文是简稿,曾经取其一部份发表于2002年五月玄奘大学与丹道文化教育基金会合办的“丹道与养生研讨会”。此一简稿也用较为普及化和丹道内修的语言来说明,而详稿则也将改写为较为学院的学术论文。 2002.01.06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