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十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十三)
  龙女   
  圆觉洞7号观音龛中层刻有龙女像。可惜已毁。在佛教雕塑中出现的龙女,据说是娑竭罗龙王之女。据《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讲,文殊菩萨在龙宫宣说《法华经》,有娑竭罗龙王之女,年只8岁,因为听文殊说法,而深入禅定,通达佛法,于刹那间发菩提心,得成正道。释迦牟尼大弟子舍利弗表示怀疑地说:“佛道广奥,要具修六度万行,这许多劫难,勤苦修行,积累功德,然后才有成就,而你一个女身,本身就有各种障碍,怎么能速得成佛呢?”于是龙女显示神通,当众变成男子,坐莲花宝座,往南方成佛说法去了。由于佛经上说龙女去了南方,中国民间就将龙女和善财童子放在一起胁侍观世音菩萨。
  飞天   
  飞天是佛教图像中的众神之一。印度梵语称她为乾达婆,又名香音神。按照佛经的意思,她们居住在风光明媚的天宫十宝山中,不食酒肉,专采百花香露和散放天雨花,每当佛说法的时候,她们就要回翔飞舞在佛周围的天际间。实际上,飞天是古人浪漫主义思考方法与生活现实相结合的产物,歌颂了妇女的美丽、善良、智慧和尊严。   
  飞天,系佛教艺术上最巧妙、最富有诗意美的艺术形象之一。其可爱之处在于:她的“飞”,并非靠身上长有翅膀,而是凭借身披的几条临风飞舞的彩带,无论飞的什么姿态,都宛如游鱼戏水,飞鸟凌空,轻盈而曼妙。飞天的形象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天使及印度犍陀罗艺术和笈多王朝的佛教艺术。她们最初在我国汉代壁画中出现时,肩上还曾长有翅膀,表示可以在天空中飞翔。后来,在敦煌壁画中,即便最早的北魏时期的飞天壁画,翅膀已经消失了,代之以帔帛的飘动、飞舞来表示飞翔。中国画师赋予飞天几条彩带,使她临风飞舞在天空彩云间,格外潇洒、优美。   
  飞天是佛教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人们常见的飞天,一般系壁画的,这是因为我国唐代盛行壁画而构成了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的缘故,尤以敦煌的最具有代表性。以莫高窟为例,现还存洞窟中共有4500多身各种姿态的飞天,大的长达2.5米,小的不到5厘米。她们或在藻井四周,或在佛龛顶部,或起舞在佛的周围,或穿行在楼阁之间,有的散花,有的奏乐,真可以说是变化万端,美不胜收。在外国的艺术形象中也有飞天,可是那些飞天一个个都生有一对翅膀,靠翅膀飞舞。   
  石刻飞天在雕刻中廖若辰星。石刻飞天的凿刻难度是壁画飞天所不能比拟的,即雕刻家不仅要付出心思飞天的结构之苦,而且还要付出凿刻躯体之劳。从这个角度而言,安岳圆觉洞的石刻飞天较之壁画飞天的存在意义和美学价值就更显宽泛。   
  圆觉洞西方三圣窟飞天   
  7号观音窟壁两侧各刻着一尊遥作呼应的飞天。右侧壁的一尊,面貌和风采尤如韶华斐然的少妇,俯卧于祥云上,双手托举须弥盆,帔帛向后飘卷,绕弧形飘带,腹枕刻花,腰缠的两根飘带交叉蠕动得十分夸张,双腿并摆一起象一匹飘逸的绢。与此尊飞天呼应的另一尊飞天(龛壁左侧),满脸庄重,与龛窟中悲世怜人的主体造像净瓶观音的表情和谐统一。她侧着身,半躺于祥云上,双手捧着盛有荷花蕾的器皿。   
  10号阿弥陀佛像龛壁的这尊飞天从整体构图而言,她颇有几分东晋画师顾恺之画笔下的洛神的韵味。她呈飞翔状,周边刻祥云,袒上身,饰缀铃项圈、臂剑、手镯,下著长裙,双手捧莲花盆,帔帛飘卷。她镶刻在一个蝌蚪的绽花体圈内,肩环的飘带缠臂绕腋,与双腿摆动形成的飘带奇妙地构成了一个摇动感极强的、美人鱼游浮似的尾,显示出难以遏制的内在冲动。   
  14号大势至菩萨龛窟的这一尊飞天,却有另一番韵味。她系浅浮雕的面貌竟有些象新疆维吾尔族的姑娘,有蓬勃的朝气,她将身躯仰侧,屈右腿飞翔,左手托着花蕾,一根长长的飘带从左腿穿曲的左臂弯,然后绕头飘泻至右腿;右腿上提,与左腿构成飘动的飘带。由于她的体态轻盈而自然,便使人感到飞翔不是一种幻想,不是一种沉重的体力负担;而是一种跳跃的自然优美的运动。
  卧佛院59号经龛飞天   
  卧佛院59号经龛飞天系唐代作品,刻于经文上面,雕刻线条简洁,姿态甚为优美。正壁上方左边飞天,左手前伸作散花状,右手托花盆,帔帛向后飘扬。右边飞天半蹲于祥云上,双手托举供品,帔帛向前飘扬。左壁上方右边飞天右手前伸作散花状,左手托举花盘,帔帛向后飘扬。右壁上方左边飞天卷身凌空,左手前伸作散花状,右和托花盘,帔帛向前飘扬。   
  唐、宋石刻飞天相比,唐代飞天为浅浮雕,较接近于线刻,很抽象,远不及宋代飞天的优美。唐代飞天凌空飞舞姿势显得平缓,表现为平驰、或急退,帔帛较长,有一种稳重感,而宋代飞天俯仰、升降,动作甚为活跃,动感极强。   
  摩利支天   
  华严洞龛口左侧刻的是摩利支天像。该像是三头八臂,头戴高花冠,衣姿、坐姿、座式与右侧准提观音相同。中二手结禅定印,上二手托举日月;左右中二手执法铃、宝铎;左右下二手握拳、执羂索。摩利支天为佛教诸天部之一,本为古印度之光明女神,后被佛教吸收,成为其护法天神。相传她是帝释天的部属,常随日宫天子,当日宫天子出巡时,她在前行,飞走如箭。人若奉行于她,便能远离一切灾难。又据佛经记载:摩利支天有大神通自在之法,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害,无人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责罚,亦不畏怨家等等。她的最大特点是能隐身,故长期以来最受武士尊崇,视为守护神。   
  三世佛   
  卧佛院54号龛三世佛龛。龛内刻三佛结跏趺坐于铺帛莲座上,三佛面部及手已毁,正中佛着通肩大衣,右佛著右袒式大衣,右肩敷搭偏衫,左肩系搭膊牵衣襟,左佛著双领下垂大衣。龛内三佛门内刻伎乐,龛下方格内刻飞马、麒麟、神兽。   
  三世佛是指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这里是指有代表性的佛,则过去佛为迦叶佛,现在佛为释迦佛,未来佛为弥勒尊佛。迦叶佛立于左边,于人寿二万岁时出世修行而成正觉,为释迦以前之佛。这个佛与释迦在世时的迦叶尊者是有区别的,迦叶尊者为释迦上首弟子,头陀行第一,传为印度禅宗第一代祖师。立于正中者是代表现在佛的释迦佛。右边为弥勒佛,为贤劫千佛之第五佛,继承释迦佛位。   
  为什么有这么多佛呢?佛教把无始以来分三劫:庄严劫、贤劫、星宿劫,现在是贤劫时期。每一劫有一千佛,有一千佛就有很多菩萨。菩萨有资粮位的、加行位的、修习位的。   
  佛经中说,一个日月系,为一个小世界,须弥山为日月环绕的中心,也就是说,一个须弥山,即是一个小世界。须弥山的问题,至今仍是佛教学中的谜。小世界的范围,该是指的太阳系。   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范围,是由一个须弥山至色界的梵天。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每一中世界的范围,到达色界的光净天。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范围,到达色界的光音天。大千世界,是由一千小世界,累进千倍为中千,再由中千累进千倍,一共经过三次千数的累进而成,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其实只是一个大千世界而已。
  大千世界的统治者,是色究竟天的大梵天王。每一个大千世界,都有一位大梵天王,大千世界有无量无数,大梵天王也有无量无数。我们这个大千世界总称为娑婆世界,每一大千世界,即为一佛的化区,释迦称为娑婆教主,原因即在于此。   
  由此可见,佛教的世界观,该是多么的广大而又合乎近代天文学的观点了。   
  从释迦牟尼的言教中,使我们明白,在现有历史的记载中,虽然只有释迦一人是佛,可是过去久远以前,这个世界曾经有佛出生,未来的久远以后,这个世界仍将有佛出生,现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佛的存在。所以,佛教不以佛陀是独一无二的,佛教承认过去、现在、未来,有著无量无数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众生(动物)不论信佛与否,将来都有其成为佛陀的可能,因为佛教相信:佛陀是以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如塔坡1号龛刻25小坐佛,千佛寺56号浮雕千佛,其他造像龛背壁上常也浮雕或开圆龛刻小佛。   
  圆觉洞22号龛三佛像
  龛内正壁三佛结跏趺坐于带茎仰莲上,左右壁各刻一弟子、一菩萨,均具有头大身短小的特点。龛外右壁存有五代前蜀天汉元年(公元917年)当地民间结社造像题记一则。这三佛应为三世佛像。 
  圆觉洞13号明王龛三世佛   
  龛内上层刻三佛趺坐于束腰仰莲座上,头均毁,身后有火焰纹背光,正中背光尖端化出两道毫光。   
  候家湾13号三佛龛   
  候家湾13号龛三佛,则是指的三个世界的佛,即弥勒佛、释迦佛、阿弥陀佛,他们分别主宰兜率净土,一个主宰娑婆世界,一个主宰西方极乐世界。该龛为唐代雕刻,龛高1.5米,宽2米,深1米,三像通高1.3米。龛内正中刻弥勒佛善跏趺坐于方座上,双脚踏莲,左手抚膝,右手已毁;左侧刻释迦佛结跏趺坐于铺帛束腰方座上,左手置膝上托钵,右手已毁;右侧刻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双手结弥陀定印。三佛身后均有双重背光。   
  另外,还有七佛的石刻造像,七佛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俱楼孙佛、俱那舍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