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正慈法师著:出家人的样子(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正慈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正慈法师著:出家人的样子
  正慈法师著
  序
  序 言
  随缘之心路
  99年弘化禅寺暨法藏寺万德大戒《同戒录》序
  盛会归来话佛教
  以文化理性关切湖北佛教
  参加培训班的随想
  参加香港“宝莲禅寺开山百周年纪念活动暨方丈升座法会”见闻记
  斋堂的饭菜真香
  出家人的样子
  参加演讲决赛活动有感
  佛门一代导师印顺长老
  山高人为峰——东方山弘化禅寺第一次结夏安居感想
  台湾佛教之旅
  脱俗的贤士 慈祥的师长——怀念敬爱的苏逸夫老居士
  弘化禅寺工程纪实
  远足心仪之行 庄严神往之旅
  青山溪长古道场 都市宗风续佛传
  自 在 就 好
  《六祖坛经》辑注序
  出家法师要自重
  熟睡中的无明
  善待人生 善用其心
  无常的生命 永恒的归宿
  中国佛教在美国
  序
  □ 智愚居士
  读正慈法师的文章,总有一种感动之情荡然我心间。正慈法师为法忘我的精神,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正慈法师虽现出家相,却不贪清闲之福。弘法之余,笔耕不辍。继《茶禅的味道》后,《出家人的样子》即将付梓。我相信,这两本书带给有缘人的不仅仅是法的喜悦,更是一个现代僧青年质朴与慈悲的心灵世界。
  翻开中国佛教史,为佛法奉献毕生精力的高僧不计其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以佛法为生命的支柱,把有形的生命融入无形的佛法之中,舍弃世俗之我,成就佛性之我。这种宗教的献身精神,在世俗人看来也许不可思议。他们舍弃了世俗人千方百计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而特立独行地在佛法的精神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出家人就是这个样子,他们时刻在舍弃人性中的“我执”,义无反顾地为众生奉献佛法的甘露。正慈法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现代僧人,他生活在红尘,而他的所思所想,无非是佛法与众生。这在他的文章中,在字里行间处处都流露出这样的特质。
  我与正慈法师相识相交,有六个年头了。严格来说,他是我学习佛法的导师,也是人生道路上的良友。但在这里我并不想将他装饰成一个圣人,事实上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有平凡人的不足。比如,由于他面对太多烦杂的事务,在前几年,偶尔也见过他情绪火爆的场景,他批评徒弟时,似乎不考虑他人的承受力和受批评者的“面子”。这在《试述无明》中,他也有反思。当然依教而言,也可视为“狮子吼”与“金刚怒”。如同父母对子女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倔劲。有一点是毫无置疑的,那就是,正慈法师确实是一个原汁原味的纯正的僧人,他内心深处的慈悲也是真真切切的。近两年他渐渐也变得以“随缘”的心态来处理人和事了。
  正慈法师13岁出家。幸运的是,他的家师常乐老和尚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读过佛学院的高僧,他还遇到了文化、佛学和修行都堪为人师的苏逸夫老居士。一个高僧,一个大居士,为一个少年佛子指明了学佛的正路(然后是正慈法师精勤不息,在南京栖霞山佛学院以及北京中国佛学院的九年学习历程给予了他丰富的营养。善根善缘具足,成就了释正慈——一个极具潜力的年轻佛子)。我不能预言正慈法师会成为中国大陆佛教界的栋梁,但我可以说,正慈法师正在以自己的佛学修养和修行实践,为中国佛教振兴书写着浓墨重彩。
  正慈法师提出两个新的理念,在大陆佛教界应该是独树一帜的。一是高扬“佛教文化”的旗帜,强调以文化结缘众生,以文化作为弘扬佛法的切入点;二是向农村和基层弘扬佛法,强调向大众普及佛教知识。他提出的这两大理念,应该说是太虚法师“人间佛教”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在修行的旅程和弘法的实践中,正慈法师称得上是一个精勤不息的思想者,他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感而发,都是思考的结晶。正慈法师是“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的现代僧人的楷模。为书作序,本该介绍书中的文章内容,但我更愿意写“正慈其人”。至于其文,还是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吧。需要说明的是,在佛学领域我原本是正慈法师的学生,何况还是个小人物,哪有资格作序呢?正慈法师偏偏要打破名人作序的世俗惯例,这也许是出家人的朴拙之处吧。草草千字,诚惶诚恐,是为序。
  丙戌初秋于心净斋
  序 言
  □ 范国强
  我已记不得是何时何处与正慈法师初识的了,似乎是在一次陪省里的朋友上东方山参观时,又似乎是在一次市里召开的“两会”会议上。只知道从见第一面起就觉得面善,按佛教的说法是彼此有缘。随着见面的次数多了,我对他的了解与敬重与日俱增。正慈法师天生一副佛相,佛教中人说他有善根。他那宝相庄严的神态和德行高尚的举止总能给人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正慈”这法名也似乎在昭示着他的确是一个正直、宽厚、仁慈、随和的人。
  正慈法师去年出了一本书《有情菩提》,也叫《茶禅的味道》。他赠送了一本给我,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书,不仅加深了对佛教的理解,更感到了正慈法师的可敬。这次他把要出版的第二本书《出家人的样子》的打印清样托人送给我看,并嘱我也为之写一篇序。我不能不勉为其难,却也心怀惶恐,深怕写不好而辜负了这位佛教界朋友的信任。
  正慈法师的这本书与第一本书有点不一样,第一本是纯粹的散文随笔集。而这一本除了散文随笔以外,还收进了他一定数量的出省出境出国考察实录及关于佛教管理与改革的体会文章,当然这些也可以归于散文随笔文体。此外还选入了他的一些诗歌。虽然显得有点杂,但其内容的情真意切和文字的优美质朴却是一以贯之的。这第二本书在理性方面似乎比第一本书更要显得厚重一些,书中阐述了正慈法师弘法利生的新理念,充分展现了这位年轻方丈对振兴中国佛教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正慈法师的身世,我是早已通过与他的多次交谈和许多文章的介绍知道了。我并不认为他十三岁出家是因为他从那时起就生了看破红尘参透无常之念。在当时那个特定的年代,类似正慈法师童年苦难经历的人很多,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并没有出家,而是走上了各自不同的艰难曲折的人生之路。正慈法师的年幼出家,我只能解释为他天生与佛教有缘。当然这些年来社会上因各种原因出家的人也有不少,但许多人出家却并没有作为。这其中的原因何在?这里我不能不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正慈法师的恩师常乐老和尚。正慈法师是幸运的,他之所以没有在青灯古刹中消极遁世,而是从出家一开始就有了“少年心事敢拿云”的境界,不能不归功于常乐上人的悉心栽培。我虽然没有见过常乐老和尚,但可以想象常乐老和尚的睿智慈祥。常乐老和尚对正慈法师名如师徒,情同父子,呕心沥血,亲予启蒙,严加教诲,督其成材。尤令我感佩的是常乐和尚在正慈法师尚年幼时,便以超人远见命他先后去读佛教大专本科并考研。常乐老和尚对俗世中的其他陋习似乎都无以为意,独对重视文化却深以为要。此举并非是要正慈法师去务虚名,而是早存了要他承接东方山香火之意。这位上人深知新时代的僧人毕竟与旧时代的僧人不同,新时代的僧人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要进行理论深造。仅从这一点,我就感到常乐上人的不凡(是常乐老和尚给予了正慈法师奋进的平台,腾飞的翅膀。在佛学理论上,今天的正慈法师是远远超过他的师父了。这也是常乐老和尚等老一辈僧人所希望看到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佛教界亦应如此。没有年轻有为一代的接力,欲振兴中国佛教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正是因为“全凭老干作扶持”,促使正慈法师一接任弘化禅寺方丈就很快进入状态,运筹帷幄,使这座“三楚第一山”在他主持的数年间便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空前鼎盛局面。
  正慈法师的好处在他始终没有忘本。在《有情菩提》一书中他有一篇《恩师,我怎能忘记》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恩师的爱戴和怀念之情,读之令人不胜感叹。他读了九年佛学院,每个假期都要回来陪伴恩师,慰藉恩师的孤独,聆听恩师的教诲。他学成时本来完全可以留校任教,但对恩师和家乡的感情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归来。虽然今天恩师已经离他往生,但却并没有远去,他将恩师的灵骨安葬在弘化禅寺最向阳处,让自己能年年岁岁与恩师在一起。在他的方丈室内悬挂着恩师醒目的大幅彩照,他可以朝朝夕夕瞻仰恩师的慈颜。由恩师及人,正慈法师对其他佛教长者同样充满了一片尊爱之心。他自担任方丈以后,尤其是担任省佛协常务副会长以后,出访开会的机会较多。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苏逸夫老居士,对台湾的印顺、惟觉、星云长老等老一辈法师高僧,都在文章中倾注了尊敬和热爱之情,一点也不显得做作。即使对农村小寺庙的长老,他也并不因为自己见过大世面而有丝毫瞧不起。正慈的不忘本无疑体现了他研习佛学所具备的道德修养和作为年轻方丈的一种优秀品质,是广大佛教长者所由衷感到欣慰的。
  佛教乃以劝善为本,学佛之人最基本的是首先要有一颗善心。热衷书法的正慈法师平素最喜欢写的四个字是“惟善为宝”,他以此四字赠人,更以这四字励己。从我耳闻目睹正慈法师的许多事中,我深深感受到他的慈悲为怀。几天前我因事上了一趟东方山,途中有两位居士搭我们的便车,谈到正慈方丈,她们都一致称道其人心好。我所在城区有座关帝庙,庙里的释承法主持不幸身患绝症。因她是我区的政协委员,在她治病时和临终前我都去看望了她。我永远不能忘记在她临终前的那次看望,我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很想见正慈法师一面。我知道正慈平时很忙,此刻不知道他是否人在黄石,即使在黄石也不是否有空能够赶来。我答应可以将她的心愿转达,一出庙门我即给正慈法师打电话,那天恰好正慈法师正在东方山。接电话后他一点也没迟疑,立即表示马上就来。我陪他二进关帝庙,这位已处于弥留之际的主持,此刻竟如同回光返照一般,她早已下床穿好全套佛服,站在门口恭候正慈的到来。当她见到正慈法师以后,当即跪地连叩了三个头。她的其他女弟子也一个个匍匐在地,都是满心的欢喜和一脸的虔诚。正慈法师将这位主持搀扶起来坐在椅子上,一脸笑容地和她叙谈了许久,还应她的要求与她们一起合影留念。临离开时这些佛门弟子都对他依依不舍。老实说,我这大半生也曾经历和看到过许多事情,但没有多少事情能像亲睹这一幕这样令我震惊和感动。这些佛门弟子对正慈法师的敬重和爱戴,不恰好印证了他有极高的人格魅力么?
  弘法利生是正慈法师的平生之志,也是这本书始终张扬的一面旗帜。正慈法师曾在《有情菩提》书中这样说:“慈悲救世,光大佛门,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我们任重道远。”正慈法师所理解的佛教精神,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在这本书中,正慈法师继续表述了“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愿以“三不怕”即不怕吃亏,不怕受累,不怕受气的精神来弘法利生的决心,并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阐明了佛教的积极意义。他认为,从社会和历史发展进程上看,佛教的衰落和兴盛,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深重的社会苦难,另外一种是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昌明发达。前者需要包括佛教在内的各种宗教来慰藉和支撑,而后者则需要佛教所倡行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来培植人们的善心和道德价值观。正是从弘法利生的新理念出发,正慈法师敏锐地提出新时期必须赋予佛教“契理契机”以全新内容。他所诠释的契理,就是“要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通达天下、安邦定国之理,自觉服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他所诠释的契机,就是“要发扬佛教善于总结、革故鼎新,善于融摄的优势,紧紧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这个既是国家又是中国佛教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佛教之力凝聚力量,扬佛教之长凝聚人心,动员和组织广大佛教四众弟子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滚滚洪流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正慈法师的这种将佛教教义与时代精神自觉融合、将佛教振兴与民族复兴自觉结合的见解,的确使人耳目一新。我虽然对佛教谈不上有什么研究,但我从内心是认同正慈法师的见解的。中国佛教作为一种群众面极广的宗教,无疑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重要力量,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少年来不少人曾武断地将佛教等同于迷信,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严重的偏见和认识上的误区,二者是不能那么简单划等号的。
  正慈法师是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方丈,又是一个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方丈。在这本书中,他以一定的篇幅谈到了寺院建设问题、佛教自身的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佛教的人才建设问题,话题涉及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对寺院建设,他很反感有些寺院的变质,商业气息太浓,一门心思赚钱。他认为寺院要有特色,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有时代所赋予的创新。他认为寺院就是一所学校,僧尼是代佛宣扬的僧宝。要把寺院建设成为僧尼之家,成为一个信众愿意去的地方,因此就要管理好寺院。除了应加大硬件建设,庄严殿堂,实行农禅并重以外,还要注意培养寺院良好的学风、道风,有意识地引导和指导僧众朝着一个健康生机勃勃的方向去加强学习。对佛教自身的建设和改革,他认为必须运用现代化的理性思维方式,用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整理和研究佛教文化遗产,发掘佛教文化内涵,弘扬佛教文化精华,重振广大四众弟子精神品格和道德信仰,并通过对传统佛教的反思、重识、认同、回归和创新,使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佛教更加充满活力和生机。对佛教的人才建设,他认为落脚点要加大僧伽教育的力度,注重僧伽教育的质量,而重点必须注重佛教的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僧众的自信、自尊、自重和与当代社会相圆融的能力,不断提高僧人的佛教信仰、佛教学识、戒行清净兼备的僧格、人格。他的这些真知灼见都闪耀着他人格的光彩,我读了以后是深受启发又深为感动的。
  正慈法师的这本书以一篇文章的题目《出家人的样子》冠以书名,这表明他是很看重出家人的样子的。他在另一篇文章中也在告诫法师们要注意尊重自己的形象,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轻者由于己轻,认为那些类似西方嬉皮士的僧青年是会亵渎出家人的形象的。他曾多次与人谈起:“出家人的不同,是以修行为本务,更多地是体悟如何放下贪嗔心,如何生起菩提心。”但出家人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他在文章中却并没有直接回答。但读完这本书后你就会释然,正慈法师几乎在所有文章中都在间接地回答了出家人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概括说来,正慈法师所倡导的新时代出家人的形象,就是既注重仪表形象又注重内在气质的出家人的形象,是既能保持发扬传统佛教文化又能学习吸取现代科学文化的出家人的形象,是既精通佛门的敲打唱念又能上宽带敲电脑写书法广读书的出家人的形象。总之,应是一个注重内在与外在统一、过去与现代结合的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真才实学的出家人的形象。他自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除了时时处处保持端庄仪表、注意言谈举止以外,他最大的特点和令人叹服之处是始终注重读书和写作。他曾慷慨坦言:“我属于佛教,在我的血脉中,流淌着的是佛教的热血。”他也曾多次表示要以读书来回报佛教,为了佛教而写作。近几年来他出访开会较多,一路走来,一路写来。从文章的写作顺序来看,可以看到正慈法师不停的在写。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一直用的笔记本电脑,但他的勤奋我却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行文中处处都是在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又处处都在宣传佛法。说正慈法师是学者型的方丈是一点也不言过其实的,从一九九七年年底他回到东方山至今,他在各大寺庙讲经说法不下千余场次。提交佛教各种学术论文上十篇,近四十余万字。从北京中国佛学院到武昌佛学院的讲义讲稿近百余万字。他打算抽空亲自把它们一一整理出来结集出版,作为《东方山弘化禅寺丛书》系列。他的关于弘法利生的新理念和许多语重心长的教诲,都集中在他的这些文章中,相信年轻的僧人们读后必会有所教益,而我们读后也会有所收获的。
  因为与正慈法师的结识,我逐步熟悉了佛教;因为熟悉了佛教,我则更理解了正慈法师。作为东方山的一位年轻方丈,正慈法师的确是既不简单又不容易的。这些年来我也曾走访过不少寺庙,总想在其与东方山弘化禅寺相比较的大同之处寻找小异,寻找个性。其实寺与寺之间与人与人之间一样,也有高下之分文野之分。有的金碧辉煌,珠光宝气,透着一种高雅华贵;有的古朴森然,隽永含蓄,透着一种历史厚重。近些年建起的一些寺庙中,则大多限于形似而缺乏底蕴了,就像时下许多有学历者尽管表面显赫,一开口说话则露出底气的不足一样,这种现象难免令人失望。但我欣喜地看到,东方山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正慈法师是第七十三代传人,由此可知其寺的悠久;而正慈法师又是一位有抱负有才干的方丈,从东方山在他住持下已有根本改观足可见一斑。他在回东方山升座时就曾想,要把这所寺院打造成鄂东南乃至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寺院。他有这个虔心和决心,而我相信广大的僧众对他也一定充满信心的。
  是为序。
  2006年8月12日写于黄石青山湖畔(作者系黄石市黄石港区政协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随缘之心路
  佛法中随缘的思想,始终在左右着我的人生旅程,也正是有了这种随缘的心态,促使着我有了写作的念头和动力。遇事随缘,随缘做人,写作也是一种随缘,把我的个性磨练着学会了随缘。感谢随缘,感谢佛法,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随缘的心境,才使我能够静下心来,用随缘的心态来写作。其实随缘又何曾不是一件好事呢?随缘放下了,反而显得更加精进,一个人放下了,提起来也更加容易。以前的心态把整个人的身心都忙进去了,好像自己是这个世上最忙的人,反而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自从学会了随缘,想去做的事情也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随缘真好,随缘是经常挂在出家人的嘴边一句俗语。古德有:
  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行;
  若为生死故,随缘度春秋。
  居无定所,行云流水,过着闲云野鹤的流浪生活。因为出家之人,以四海为家。所谓处处无家,处处是家。可以了却无牵无挂,不为身心所累,不为家事所缠缚。只为求得心头的解脱和对生死大事的关注。
  人们在顺境之际,不大容易也不大随缘,任意而行。一路之上,往往只能向前迈进,而无法停歇脚步。总也不能闲下心来,聆听一下周边的人和事的心境。老是有忙不完的工作和做不完的事情。自己一下子仿佛是万能的上帝,尤其是在青壮年时期,精力充沛。忙碌的脚步声,填满了脑际。我成了这些人的主宰者,时光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之下,悄然过去!
  虽然自己与人说起来,一切都要随缘,无论对待什么都应顺应因缘,讲得头头是道,道理和真理都站在自己我这边。别人也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溢美之词同时也不绝于耳,叫好之声如评,自己也满足于极端的荣誉感,好不快哉!
  不觉岁月在流逝,在有限的人生中,随缘,谓随顺因缘,顺应机根之缘而定行止。《华严经》卢舍那品:
  闻三世诸佛,具足尊各号;
  随缘起佛刹,音声不可尽。
  此外,亦指真如之理体虽寂然不动,然具有依外缘而变化显现万象的作用。佛法随缘的生活,并不等同于世俗随大流和随波逐流。缘,较详尽的说分四种: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一般的意思是缘由,渊源,机缘,即一般所谓缘分;所谓结缘,即是建立关系之意。随顺因缘而有生灭变化,谓之随缘;永远不变而存续,谓之不变。真如有以上二面,即真如的理体虽恒不变易,而触缘则生出万有,起相之变化,成为悟迷净染之存在。《金刚錍 》云:
  真如故子应知,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
  是万法,由随缘故。
  故有随缘化 ,谓随顺因缘教化众生。指众生。即佛菩萨随顺环境、根机不同之缘,以最适合的方法化导众生,与“应病与药”同义。佛说一切法门的对象,皆是针对有情众生的身心烦恼之病态,对症下药,并无一种定式和不变的方法,吾人如能透过这种表象,晓悟其中的三昧之味,则与佛法相近矣!
  99年弘化禅寺暨法藏寺万德大戒《同戒录》序
  东方山,位于鄂东南黄石市西,素有“三楚第一山”之誉,它北瞰长江,南依翠峰,东受九华之瑞熏,西接峨眉之灵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因系历史上颇有名气的东方朔隐读之处,故名东方山。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八O五年),一代高僧智印云游至此,见此山雄奇秀丽,林木葱郁,溪泉潺湲,百鸟和鸣,便在当地士绅帮助之下,挂锡结庐,弘扬佛法,继而又建立道场,广行弘宣,四方信徒,闻名齐集,于是,香火大盛,誉溢三楚。智印大和尚并受宪宗皇帝李纯之召,赴京参予法事,东方山便更饮誉三楚,斐声大江南北了。此后,历经道岸、解明、安山、古愚、信岩、昙晦、慧悟等等宗师,修废兴扩,便成了历史上声震三楚的名刹,即现在的弘化禅寺。虽然几经兵燹,数度兴衰,但始终香火未熄,佛种延续。
  如今,弘化禅寺开坛传授三坛大戒,这不但开创了弘化禅寺有史以来首传大戒之先例,也是继去年武汉宝通寺传戒以来湖北省第二次传戒,在由一个寺院二部僧三坛戒俱传方面还是首次。
  为什么传戒?因为,戒律对于僧众而言,乃是生善、灭恶、超凡、入圣之正路。只有严持大戒,僧众方可自行化他,正法久住。由于六道茫茫,众生佛性蒙尘,才使贪嗔痴生,法镜失明。由此三贼遮心,致使邪魔肆虐,因此必须以戒捉之,以定缚之,以慧杀之,三行相因,则尘始拭,魔始消,佛性方显,而法镜自明,因此《戒本疏》云:“烦惑难清,要由方便,致设三学,用为治之。”三学,即指戒定慧。所以戒为三行之首,道理也就清楚了。正由于此,佛陀才一再告诫我们:“吾灭度后,汝等当以戒为师。”同时,用一分戒断一分贪,用一分定断一分嗔,用一分慧断一分痴,不但可使贪嗔痴同时俱减俱灭,而且可使戒定慧同时俱增!所以若持戒一分,则可得定一分,证慧一分。因而戒定慧是有无一体,密不可分的,是举一而三,说三而一的。藕益大师曰:“随一一戒护持不犯,随一一处得其解脱。”说明戒定慧是解脱的根本,确是真实不虚的。虽然我们僧众三根不同,聪愚悬殊,利钝有别,但若能恪遵佛陀这种以权引实之教诲,牢持大戒不犯,则虽有顿领渐悟之分,但证悟真理以得佛果总在早晚之间的,所以“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乃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因此,《四分随机羯磨疏》云:“心为生欲之本,灭欲必正心元。止心由乎明慧,慧起假于定发,发定功非戒不弘,是故特尊重于戒。”僧众必须受具足大戒的道理就在这里。但是戒律的规定,主要是在行,决非只会读诵而已。《戒本疏》云:“佛立教相止为奉行,若但读诵非本意也。”《涅槃经》亦云:“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乃见,因见佛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有人只凭世智机巧,以读诵为满足,不严于持行,则不但无利,而且会有大害。故吾新戒弟子均须牢记《根本律》训:“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禅定现前,皆是魔也。”多么可怕啊。因此,我们惟有身体力行,实地修证,方可契入佛法如法之道。诸佛子,慎之,慎之!
  值此共和国五十华诞、上常下乐家师寿满八十五大秩及我弘化禅寺传戒圆满之际,借此传戒开张,以表达我回报家师多年来的培育之恩,整整二十年,家师于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响应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回山致力于恢复东方山,既没有举行仪式升座,也没有为自己办过一些什么活动和法会。一者是年事已高,力不从心,再者家师有不求人的个性。我今回来,请家师为得戒大和尚,绍隆佛种,以传戒法会这种方式来报家师为东方山辛苦操劳了一辈子的善果。谨书以上数言,与诸戒弟子共勉之。
  盛会归来话佛教
  在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佛教协会50周年纪念大会,并聆听了回良玉副总理、朱维群副部长和叶小文局长的重要讲话。时间虽然过去两个多月了,但领导们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的讲话使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本文仅就叶局长的重要讲话谈谈自己的两点体会。
  一、弘扬人间佛教思想,必须赋于“契理契机”以全新内容
  佛教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开新、变易的属性。而恰恰是这种开新、变易的属性,才使得佛教得以发扬光大,显示出与其它宗教相比更为强盛的生命力。在2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消踪于故土的佛教通过输入、接纳、消化和吸收,在华厦文明厚土扎下深根,并开花结果,实现了中国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除了佛教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冷峻、严肃、深刻的哲理性外,还在于佛教能以“契理契机”作为适应不同社会形态说法传教的根本理则,抓住不同时代赋予的机遇,成功地创造出足以渗透社会文化深层的弘法模式。契理和契机是佛教的属性,同时又是佛教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格。它不仅与中国固有的安邦治国理念、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广泛契和,同时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一起。历史雄辩地印证了佛教参与并创造了华夏文明。当时轮运转到21世纪的时候,佛教在自觉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仍然以历古常新、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不朽魅力,接受时代的考验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抉择,回应当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广大民众提出的问题。因此,在这重要战略机遇期关口,我们佛教界要十分珍惜并要紧紧抓住来之不易的历史发展机遇。一是要解决好佛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问题。这就是在新的历史阶段,赋予佛教“契理契机”全新内容。契理,就是要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通达天下、安邦兴国之理,自觉服从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契机,就是要发扬佛教善于总结、革故鼎新,善于融摄的优势,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既是国家又是中国佛教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佛教之力凝聚力量,扬佛教之长,凝聚人心,动员和组织广大佛教四众弟子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滚滚洪流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大的贡献。二是要解决好佛教自身改革和建设的问题。这是一个巨大而又艰深的课题。时下,我们势必运用现代化的理性思维方式,用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整理和研究佛教文化遗产,发掘佛教文化内涵,弘扬佛教文化的精华,对佛教的三学、四谛、四摄、六度、五戒、十善、八正道等根本教义作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阐释,重振广大四众弟子精神品格和道德信仰。并通过对传统佛教的反思、重视、认同、回归和创新,使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佛教更加充满活力和生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级佛教协会组织和各大寺院的住持们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振兴中国佛教事业,务必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和机缘
  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地位越来越高,中国佛教正与祖国一起经历着一个千载难逢的盛世因缘。我认为,中国佛教是否有大作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机遇的把握和自身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正如叶局长说的那样:“总结历史经验,最为重要的是佛教的‘机缘’同国家和民族的‘机遇’密不可分,无论国家、民族还是宗教,都要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而机遇只属于那些善于把握或抓住机遇的人。不讲‘契理契机’,难免一败涂地,错失殊胜因缘,就会一蹶不振。”叶局长还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抓住机遇,最忌两条,一是‘形散’,并非众志成城而是一盘散沙;二是‘神散’,并非聚精会神而是各打算盘。那么,面对不可多得的因缘、机遇,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图伟业,佛教应该做、可以做的事很多。请大家不妨再研究,如何发扬佛教之所长,去‘形散’而‘聚形’——尽其所能凝聚力量;弃‘神散’而‘聚神’——千方百计凝聚人心。”因此,各级佛教协会应该用大手笔,做活“凝聚力量”、“凝聚人心”这篇大文章。
  第一,必须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实现中国佛教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走出一条自觉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新路子来。我们应该清醒看到,由于历史的尘沙积淀和淹没,传统佛教积弊很多,但变革中的社会时势,也给了它大有作为的发展和创新机遇。从社会和历史发展进程上看,佛教的兴盛和衰落,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沉重的社会苦难,另外一种是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昌明发达。前者需要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来慰藉和支撑,后者则需要佛教来培植人们的善心和道德价值观。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作为弘扬和践行“人间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从佛教自身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佛教在显现自身优势的同时,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由于“十年动乱”对传统文化的摧残,也由于商品经济大潮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侵蚀,时下,国民对佛教的认识已分化为严重悖离的两个层面:一是为数不少的社会民众对佛法懵懂无知,视宗教信仰为神权迷信,存在着严重的偏见和认识上的误区;另一层面是我们佛教徒中的不少人,对世间文化和科学知识不屑一顾,对“人间佛教”中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奉献人生的精神不甚关心和了解。大多数佛教徒仍然以“不造恶业”、“不求名闻利养”为由而独善其身、逃避现实,追求来世和个体解脱。这种状况,已无法适应以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生活和社会需要。因而,我们在探索中国佛教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候,既要总结历史经验,剔出已经陈旧落伍的东西,同时,又要吸取历代祖师在方便善巧弘扬佛教文化方面所体现的智慧,借鉴现代科学的方法,演绎古老的佛教文化精华,为今所用、为我所益。
  第二,要充分发挥各级佛教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全国各省、市、县相继成立了统一的教务组织,发挥了凝聚佛教四众的功能。但是,佛教协会作为一个地区性的教务组织,如何凝聚力量、凝聚人心,却是一个值得关注和亟待探索的问题。我们说,佛教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体现在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上;体现在动员和组织广大佛教四众弟子爱国爱教、团结进步、践行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上;体现在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崇尚和谐、稳定社会、报国家恩、报众生恩、成就菩萨愿行等方面。但是,佛教协会作为一个社会团体,由于众多的原因,与其说是一个社会团体,倒不如说是一个“弱势群体”,缺乏相应的造血功能和约束机制,各自为政的坚冰仍未打破,佛教组织凝聚人心的功能远未显露出来;佛协办公经费匮乏,佛协工作举步维艰的情况尤为普遍。我以为,除了国家要尽快出台宗教法律,规定宗教团体的权利和责任,明确宗教协会组织与寺院之间的关系等等,使之有法可依外,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也要从“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高度上,变单纯、松散的管理为主动服务,积极支持当地佛教组织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办公地址问题、寺院房地产权问题及周边环境问题。与此同时,佛教组织内部要和衷共济、相互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六和敬”的精神搞好领导班子的团结。叶局长在中国佛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有一段极为精辟的论述,他说:“中国佛协要团结,佛协就要‘以和为贵’。希望各位高僧作团结的楷模,不图一时之私利,不争一时之长短,有容乃大方高僧,不尽恒沙是佛陀。希望中国佛协做团结的典范,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开一代新风,受万众敬仰”。我想,叶局长的话,不仅是对中国佛协的希望和要求,也是对全国各级佛协的希望和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
  第三,中国佛教事业在具足良好外缘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大力加强佛教的自身建设,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才建设。人才建设的落脚点就是加大僧伽教育的力度,注重僧伽教育的质量。而教育的重点又必须首先注重佛教的文化建设。在继承千百年行之有效的佛教传统的时候,我们必须怀着对历代祖师的敬意和虔诚,体察前人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方便善巧的良苦用心。用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针对当前社会中的问题,以现代的语言讲经说法,启迪智慧,凝聚人心;还要注重培养僧众的自信、自尊、自重和与当代社会相圆融的能力,不断提高僧人的佛教信仰、佛教学识、戒行清净兼备的僧格、人格。打造契合时代要求、学院式教育和寺院教育相结合的新世纪人才培养格局,使一大批高素质、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僧才脱颖而出,担当起新世纪弘扬佛法的重任,担当起凝聚力量、凝聚人心的历史使命,推动古老的佛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图伟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文化理性关切湖北佛教
  湖北佛教在中国佛教浩瀚长卷中地位显著。早在东晋时期,一代宗师道安就提出了“佛教中国化”,使当时的湖北襄阳成了佛学重镇。陈隋之际的“玉泉立宗”是湖北佛教的弘扬并与中华文化相互交融的又一硕果。智顗大师创立的“五时八教”和“一心三观”的天台教义,完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自成一家的佛学体系,并弘扬于江浙、远播于朝鲜、日本。七世纪中叶,四祖道信大师将般若性空的思想和参禅念诵融为一体,给后来弘忍大师的“东山法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弘忍示寂之后的慧能大师,又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心地法门,演绎了中国佛教史上“南能北秀、一统天下”的佛教禅宗精彩神韵和千古绝唱。当时轮运转到近代中国门槛的时候,荆楚大地更是高僧辈出,其代表有太虚、持松、来果、慈舟等。特别是太虚,是一位继道安、慧能之后倡导近现代佛教思想的大师,他的人间佛教思想和佛学理论建构,则源于佛法的根本,鲜明地体现近现代佛教发展的趋势,更印证了佛陀真理之伟大,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由太虚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佛学院——武昌佛学院,为新中国的佛教培养出了一批大德高僧。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湖北走出的高僧灿若星辰,其中被誉为中国禅教泰斗的本焕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中国佛协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老法师等,都长期活跃在中国佛教的大舞台上。
  一部湖北佛教史,浓缩了佛教在中国演变、与中华民族文化融汇的精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增添了无数瑰宝。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作出这样的判断:如同不熟悉中国佛教就不懂得中华文化和历史那样,不懂得湖北佛教史,同样也不懂得湖北佛教在中国佛教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应时契机、大力弘扬具有丰富厚重文化底蕴的湖北佛教,造福于当代,造福于未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大事。在这方面我们应做的事情实在是很多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挥自身的优势、多设法门、利乐有情,饶益众生;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佛法真谛遍播世间,发挥湖北佛教的优势,打造湖北佛教的“精气神”。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北宗教政策得到了全面的贯彻落实,湖北佛教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全国来看,尤其是与沿海省份相比,湖北佛教也呈现出明显的落后与不足,与曾经几度辉煌的历史极不相称。面对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对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和进步,面对当今社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提出的问题和挑战,面对千百万需要用慈云法雨慰藉和解读的心灵,重建和巩固湖北佛教中心地位,应成为我省佛教界新世纪的一项系统工程,湖北佛教理应成为中国佛教事业振兴乃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一面重要旗帜!
  湖北佛教是否大有作为,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机遇的把握和自身对当代社会的适应。佛教最讲“因缘”,最讲究契理契机的,如果我们认不清、抓不住历史赋予佛教的又一次发展机遇,甚至还陶醉在佛教“祖庭”中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就可能一蹶不振,更加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在困境中奋起,实现湖北佛教创新和发展;必须整合开发湖北佛教文化资源,吸取历代祖师弘扬佛法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及成果,为今所用,为我受益;必须充分发挥各级佛教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带领全省佛教四众弟子爱国爱教团结进步,践行人间佛教积极进取思想,做到行成于思、知行统一,让湖北佛教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值此省佛协会刊《正信》复刊之际,我们殷切希望全省佛教四众弟子和一切关心、爱护湖北佛教事业的人们,满腔热忱地支持湖北佛教事业的发展,呵护《正信》的茁壮成长。
  2004年3月29日
  参加培训班的随想
  2004年4月18日,晚上20:00刚过,车子进入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大门。自1997年回到湖北,这是第二次来到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第一次是1997年的上半年在武昌的红楼学习,这一次来参加《宗教事务条例》的学习,省社会主义学院已迁至武昌区和平大道872号大街。走进大厅,只见基督教的五位神父正在登记。我随后也登记打开房门,整理一下行李,然后安静地坐下来。
  回想起第一次在红楼时的环境,一栋两层楼是民国时期的建筑物,室内是老式木地板,房子里十分空大,显得很老气。但是门口是武昌起义的博物馆和红楼广场,还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环境非常优美。只不过周边的房子很不协调,有些凌乱无章,很不规范,卫生不好。现在新建起来的社会主义学院,走进大门就感觉十分的有个性、有气质,简单而庄重,干净而得体。既不张扬,又十分有品味,坐在房子里十分舒服,整个人显得既有精神而又能很快地沉静下来。
  4月19日上午,省民宗委郭大孝主任讲《条例的出台背景及其重要意义》。郭主任在台上认真地讲着,将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途没有休息,我们在台下也听了近三个小时没有出来。大家认真地听讲,都对这部长达6年才出台的《条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开学典礼简单而隆重,投影仪打出“湖北省宗教界人士学习《宗教事务条例》培训班开学典礼”。省社科院副院长马景新先生致欢迎词,希望大家在这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好好学习。在学习期间要求大家转换角色,以一名普通学员的身份,安心学习,并提出四点要求,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明确学习目的,在学习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等等。
  郭主任着重要求大家对《条例》的实施要有深刻的认识和深化理解,大家听了《条例》出台前前后后的背景,在宏观上对《条例》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条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的关注,体现了国家依法治国的政治方略的力度和能力,同时体现出党和政府在依法治教的问题上,在怎样管理和保护宗教方面的加强。
  黄主任和邓处长分别着重于对《条例》的剖析和解释,大家同样听得津津有味,有理有据,使大家在消化《条例》的过程中更加明了和清晰。通过系统学习,使我对这四十八条的《条例》有了更深层次体会和感受,对于今后工作中可操作性方面的工作重点有了把握,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对于怎样维护佛教合法权益,有了较强或者很强的法律保障意识。
  这次培训班的学习,五大教的宗教界人士都认真听讲,作好笔记,心情格外高兴和安心。统战部、民宗处的领导陪着我们学习、生活在一起,关系十分融洽。在学习上严格地要求大家,专门安排了辅导,并选出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和组长,五大宗教分别推荐一名学员作总结。除了听课,又安排大家分组讨论。佛教和道教安排在一个小组交流,并且还有统战部的领导参加。大家坐在一起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气氛和谐,交换学习心得体会,其乐融融。在学习空余时间,我们宗教班学员在学院的安排下,于20日还安排了一场乒乓球友谊比赛,用邓处长的话来说:“友谊第一、重在参与,”我们佛教界有7位法师,推举圣君法师参加了球赛。学员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身体。
  总之,在短短的几天学习中,既加深了对《条例》的深刻认识,同时又会见了老朋友,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我从内心感谢省委统战部安排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4月20日晚于武昌社会主义学院
  参加香港“宝莲禅寺开山百周年纪念活动暨方丈升座法会”见闻记
  随团赴香港
  2005年4月中旬,省佛教协会办公室接到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发来的传真通知,安排正慈、见忍法师、朱建昌处长由中佛协组团前往香港参加宝莲禅寺开山百周年纪念活动暨方丈升座法会。接到通知后特别高兴,不仅仅是因为有了出访的机会,更主要的是因为香港的佛教与内地佛教的法缘渊源。两岸四地同宗同源的特殊关系,更加需要同心、同德,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加强往来和交流。
  我们3人提前订好5月7日晚前往北京的火车票一同起程,没有想到江西南昌市万寿禅寺的同学开明法师打来电话,一再要求我一定得参加他的大雄宝殿奠基法会。本来在三亚之时我与江西省佛教协会秘书长妙安法师请过假,就是可能去不了开明法师那里了。可是开明法师在电话中一再强调,我也只好随缘先退掉火车票,再订前往南昌的车票,从黄石乘车不到4个小时就到达了南昌,住在鄱阳湖大酒店。晚上我与湖南南岳怀泉法师,株洲县空灵寺的怀众法师,一同来到江西省佛教协会拜会秘书长妙安法师。在南昌闹市区有这样一栋七层高的综合楼,叫人十分羡慕,既可以看出江西省佛教在江西省政府中的重要地位,也是政府领导对佛教事业支持的具体体现。虽然是在晚上,但还有法师在为信众居士弘法讲经,这应该是佛教在21世纪发展的一种趋势,是新的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7日上午参加万寿禅寺洒净、剪彩、奠基活动,8日乘坐飞机与妙安法师等3人前往北京。
  8日17时在北京龙潭饭店召开赴港组团会议,秘书长学诚法师主持会议,圣辉大和尚作重要讲话,着重阐述此次香港之行的重要性,并回顾起20世纪后期香港宝莲禅寺圣一老法师带领香港佛教界与内地佛教及中国佛教协会之间的友好交往。如赠送龙藏和铸造天坛大佛等重大佛事活动,增进了香港与内地佛教界的友谊。此次赴港之行,同时也是延续这种友谊关系的一次重要交往。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给大家讲述注意事项,国际部许主任和普正法师分别介绍活动日程等具体细节。前往香港是我们的心愿,因此大家心情格外好。
  宴待代表团
  我们一行53人,是以圣辉大和尚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于凌晨5:30时从龙潭宾馆出发前往北京首都机场,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111航班。飞行近4小时,于15:00时许抵达香港机场。香港宝莲禅寺欢迎团在机场恭候大家,敬献花环以示欢迎,并在机场合影留念。代表团一行就住在机场富豪酒店,晚上香港佛教联合会、大屿山宝莲禅寺、香港旭日集团在酒店设宴款待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及世界其它各地佛教代表团。觉光长老、圣辉大和尚、台湾的净心长老、智慧法师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宴会持续近3小时,来自内地、澳门、台湾、新加坡等佛教界高僧大德济济一堂,气氛祥和。在晚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圣一老和尚出现在宴会上,我的心情一下子显得格外感动。只见老法师慈祥的面容,双眼透出亲和的眼神。虽然坐在轮椅上,也许是不能讲话,但是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那样的深刻。他不用开口讲话,我也一样在他身上,强烈地感受到有一种高僧大德所特有的那种高贵的品质,高尚的人格魅力。在宴会上,大会组委会能够安排圣一老法师与大家见面,真的让人很感动,也让人真的很感激组委会如此精心的安排。
  宝莲禅寺
  宝莲禅寺位于香港大屿山昂平山上,是香港最著名的十方丛林。当年开山功行大德顿修、悦明与大悦3位禅师志同道合,云游至此地,见诸山环绕,堪为十方道场之宝地。遂于凤凰与弥勒两峰之间,删蔓草,除荆棘,先建小石屋,后盖大茅篷。十方云水僧到此,米粒同餐,种山蔬,置法器,草创禅门模范。
  1924年,纪修和尚出镇江金山江天寺来山,大众恳请任十方丛林第一代住持,改名为宝莲禅寺。由此宗风远播,诸山辅助,共住同参者数十人。1928年建成大圆满后,纪公老人春秋已高,精禅劳瘁,访觅继任丈席人选,以便退居,自办生死大事。经诸山长老会议,公请屯门清凉筏可和尚为第二代住持。筏公晋院以来,萧规曹随,法席更为隆盛。在任40年间,大转法轮,座下龙象云集,兴办佛学院,造就僧才,广建殿宇。1968年大雄宝殿落成,奠定伽蓝基础。第三代增秀和尚,四代慧命和尚,五代圣一和尚,第六代初慧和尚,至今第七代智慧和尚秉承祖训。心灯相续,护法安僧。1968 年10月13日,青铜铸造之天坛大佛,高34米,重250吨,于1993年12月开光,设计参考唐朝龙门、敦煌风格,体现佛陀慈悲祥和,庄严妙相。供奉于昂平木鱼峰上,慈眼普护众生,使见者闻者,悉发纯净平和之心,礼敬供奉。近10余年,与护法檀樾,致力捐助国内希望工程学校,已接近200余所。现在筹建万佛宝殿,祈于明年动工兴建。
  参加法会
  7:00后大家在大厅集中上大巴前往大屿山宝塔禅寺,一路上警车开道,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坐在车里,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水,人的精神显得格外不同。干净的路面上车水马龙,只见车来车往不见行人,不像内地人流不断。到达宝莲禅寺的路途并不近,车子在路上开了将近2小时才赶到。在高高的山上,古来的高僧大德在这里开辟道场,可以想见当年的艰难。我们现在站在这里,目睹着清净庄严的佛门圣地,仰望高高耸立在木鱼峰上的释迦牟尼如来,巍然慈祥。内心涌动着无比的激动,俨然有一种回到了家的亲切,心中格外的平和,心情平静了许多。天坛大佛是广大众生心灵的依归,是每一个佛弟子心中最神圣的精神依靠。它代表了佛教最强有力的大智慧和大雄之力量,让人们对佛法产生最崇高的敬意。不知有多少漂泊流浪在这滚滚红尘间的灵魂,在这里得到安宁。在这样的时刻,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我的身心顿然凝固了。我只想说,这是一个真正的祖师道场,也是我心中的圣地。
  9:00升座法会正式开始。诸山长老齐集大雄宝殿恭候,大家安静地坐在这里。只见仪仗队簇拥着智慧大和尚,闪光灯如天上的闪电不停地闪着。热闹的场面,欢闹的人群,伴随着梵乐声声。这种盛况真是龙天欢喜,诸佛赞叹!世界佛教华僧会会长净心长老在山门为新任方丈智慧大和尚挂珠、世界佛教僧伽会会长了中长老送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长老送座。随后诸山长老与新任方丈智慧大和尚在大殿门前合影留念。整个法会既简洁又庄严,既隆重又大方。在升座法会的过程中,没有领导讲话,没有来宾代表和诸山长老讲话,一切按照传统佛教仪规,十分祥和,如法如律。
  升座法会结束之后,代表团全体成员在宝莲禅寺斋堂应供过堂吃午斋,接受宝莲禅寺居士护法的供养。斋前觉光长老、圣辉长老、净心长老发表讲话,新任方丈智慧法师致谢辞,整个升座法会圆满结束。
  参观佛教场所
  5日13:30分两位穿着印有紫色宝莲禅寺背心的义工,带着我们一行前往香港佛教医院参观,院方十分热情地接待并合影留念。我们看到佛教医院旁边有一栋十几层高的大楼,顶层有一巨大的十字架,应该是基督教或天主教的教堂。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香港宗教之间的竞争现状。反观内地佛教今后发展的方向,应该注重如何让佛教面对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眼光应看得更远些,思想更宽广一些。我以为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在这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新时代的僧青年,头脑应该十分清醒,只有自强不息,才有佛教美好的明天。
  随后来到志莲净苑。这是一座香港独有的唐式佛寺木构式建筑群的寺院。落成于1998年,如果来香港看佛教,这里是不能不来的地方。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精致到了极点,这是佛寺的经典之作,传世之绝品。怎么看却也总是看不够,真乃谓一饱眼福,叹为观止。这里的法物流通处也是一大景观,让人有进去了不想出来的感觉。这里的佛教工艺品、佛经等,使人看后不买也不行,同时亦感觉自己所带的钱不够花。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还要赶到西方寺,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志莲净苑。来到西方寺,它是依山势而建,据说这是香港最高的山峰。寺院建筑主要是以石头雕刻为原材料,包括山门,大殿斋堂、客堂及其它建筑墙面等。尤其大殿顶上面的壁画,十六观经的组图,都是仿景泰蓝的材料却又不同于景泰蓝的新式材料合成。既防潮,又美观,却又丝毫不亚于景泰蓝的清新、精致。据永惺法师讲,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我相信也是这样,设计者是内地山东教授。殿后小桥流水,楼台亭榭,山上是万佛宝塔,登高望远,浮想联翩。到了这里仿佛置身于尘外,有如世外桃园,这里远离香港拥挤喧嚣和繁荣,真是一个难得的去处。永惺法师介绍:西方寺顾名思义就是来修净土。在西方寺,坚持每月打佛七,已经有三年了,这在香港也是没有的,我们听后,十分赞叹。香港佛教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献身于佛教事业的长老,才有香港佛教今日的繁荣。永惺法师今年虽然已是八十几岁高龄的老人,但是他的心中还有宏大的行愿,还有二期、三期、四期工程要他去实现。这种精神,深深地触动着我。只有心中装着佛教的人,才会不倦地不停歇地向前走,直到走到生命的尽头。他们让我感动不已,振奋不已。
  6日中午在北京道1号大楼功德林吃过午斋,在中国佛协国际部副主任普正法师的安排下,我们一行又来到衍空法师创办的觉醒心灵成长中心。这是闹市中的一方净土,楼底下是香港繁华的大街。我们在衍空法师的禅堂里席地而坐,聆听法师平和的讲话和他所作的佛教事业。从他的所作所为中找到了今后如何去弘法利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这就是香港的佛教,这就是香港佛教界为香港所作的巨大贡献。
  此行即将结束了,香港这块土地令我陌生和亲切。行走在这个既年轻又饱受酸楚的都市之中,心中有一种复杂而又说不出来的触动。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时不时地感受到时间的漫长、难过,却又感受着行程的匆匆。正因为我对于这城市不熟悉,内心却又如此深深地留恋着它。我说不清楚,只想在心底里默默地、静静地祝福香港!我深深地相信,香港佛教的明天会更美好!
  2005年5月11日于东方山
  斋堂的饭菜真香
  僧众吃饭的地方叫斋堂,斋就是清净的意思。出家人饮食上的习惯,是完全吃素食,亦叫吃斋饭。即不吃肉类食品,只吃以蔬菜、豆制品为主的素食品。吃饭不叫吃饭,叫过堂。斋堂也叫五观堂。观就是观想,就是吃饭时心存五观。
  一、记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四、正食良药,为疗形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在饭前先应供佛唱诵供养咒,然后方可用餐。吃后大家还要统一唱念结斋仪轨,一顿饭吃下来,需要完成这些仪式才算如法如律,因此在佛法之中,吃饭也是一种修行,在这里吃饭是要讲规矩的。
  佛教以财、色、名、食、睡为五欲,是人性堕落的五个根本元素,故有“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之说。饮食在五欲之中,也是需要人们去克服吃中的贪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日三餐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环节,古人云:“病从口入”。如果我们不注意饮食习惯,就有可能导致身体患上各种疾病。
  今日人们只顾贪图一时口舌之快,不知食后之患。佛门之中吃饭有七分饱之说,即不宜吃得太饱,否则容易伤及肠胃,这也是佛教的养生之道。我有一位朋友说过,“常素长寿”,吃素食因为很清淡,对人的肠和胃没有什么负担,并且容易消化,所以对人身体十分有益。所谓“素食清心”,也是佛门当中十分注重的一个修行方式。佛法要求出家人清心寡欲,清净口业,不贪图口味之乐,故有“莫言淡泊之中滋味少,不知淡泊之中滋味长”的说法!其实简单的生活,同样也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快乐,不一定天天要有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吃素之人,粗茶淡饭,青菜萝卜,同样是吃得有滋有味,无病无灾。因为素食之中营养丰富,有益健康。许多问题只是观念上的差异,并不是吃素就是营养不够,身体不好。许多出家人活至八、九十岁,耳聪目明,身轻意清,无病无痛,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在寺庙里,我最喜欢的是大斋堂里的饭菜和氛围。大家静坐在一起,先供佛讫(佛门规矩,饭前上供)。唱完供养咒后就吃起来。不准讲话,端起碗筷,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的吃。有专门的行堂人员打上饭菜,不用顾及旁人,各吃各人的。一共三个碗,一个装饭,一个装菜,一个盛汤。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几分钟就吃完了,并且要吃得干干净净,不得随意把饭菜掉在桌上,因为要惜福,不能浪费。现在社会上俗家人吃饭,一顿要吃上几个小时,花上几百元。大吃肉、狂喝酒,弄得脸红脖子粗,喝多了,便胡言乱语,丑态百出,又浪费钱财。何苦来哉?这就是僧俗有别之处,僧人有僧人的规矩,俗家有俗家的礼仪。
  僧人吃完饭后内心要念诵,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饭食以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饭后不忘信施发心供养之德,回向祝愿供养施善者安乐功德。因此每每吃饭之时,就念念不忘过堂吃饭的种种好处,种种利益,可见佛法之好,佛法之高。时时处处,具大智慧,法喜恒随,真乃安身净心之绝妙境界矣!
  2005年5月28日晚于东方山狮子楼
  出家人的样子
  身着长衫,肩挎香包,光光的脑门子,特别的耀眼,一看就是一个出家的僧人。当我行走在喧闹的大街上时,往往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在各种各样的眼神中,免不了总有些异样的眼神。在一些人眼中,有疑惑,也许还有些觉得好笑!自己有时亦觉得是有些与众不同。
  出家这些年,在与人们的交往之中,有不少的社会人士把我们看作是算命看相的“先生”。当我说“不精此道”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神情还十分的诧异,认为我是在谦虚,故作深沉。面对这种情况,我也只有在心里头说一声“阿弥陀佛”了!不过,私底下有时也真想学几招,忽悠一下他们,这当然是开个玩笑了。因为我知道,我是一个地道的出家人,弘扬正信佛法才是我的本份,算命看相只不过是一种方便而已。在佛法理论中,佛陀明白告诉人们,相由心生。人的命相好与不好,都是由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来决定的。善恶报应,皆由因缘而生起。
  有时也有人尊称我们为“大师”,听后,感觉总有些怪怪的,不是滋味。论年龄也不大,论学问也不高,何德何能有大师之名号?不过想一想,“大师”就“大师”吧,反正佛教讲一切随缘,自己知道自己不是大师就行了。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只是些普通僧人,是代佛弘法的使者,而不是看相算命的道人。我们的本务是修行,是在体悟如何放下贪嗔痴,生起菩提心,勇猛精进,勤修三学戒定慧。
  还有些好奇者,常提问:你为什么要出家?出家人能不能成家结婚?能不能吃荤等常识性的问题。更有甚者问:你不结婚不想女人吗?你不吃肉心里不想吗?阿弥陀佛!真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式。有时真是不想回答,没有结婚我不照样生活得好好的,我吃素身体照样不比你们差到哪里,这叫操的哪门子心!想一想,你我素不相识,萍水相逢,凭什么突然问出这些令出家人比较忌讳的问题?真是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生活原本就不一样嘛,这个道理人们本该都已知晓,社会上也有一些知识分子独身,人们怎么就没有这么多的疑问?怎么发生在出家人的身上,就有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弄得与人交流时还真有些尴尬!不过仔细想来,说明这提问的人对于佛教的认识太少了,只能慢慢地、耐心地劝化之。
  写到这里,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了,想想这样倒也挺有意思。在当今这个充斥功利、放纵私欲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却有我们这样的一种人,过着这样与众不同的生活。虽然我们的职业对己:不贪私欲,不图功名利禄,不求富贵,无挂无碍,生活清净,万缘放下,身心自在;对社会则不需政府安排就业、操心教育,是利国利民的群体,但却常遭一些人误解!
  不过我想,随着佛教思想在人间持续传播,总有一天,出家人行走在大街上,人们不会再用异样的眼神来看,也不会再有些许不是疑问的疑问来面对。到了那个时候,社会上大多数人,会以恭敬的目光看着出家人,也会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出家,为什么要走上佛门这条道路!
  2005年6月12日于东方山狮子楼
  参加演讲决赛活动有感
  应武汉市佛协之邀,我从黄石赶往武汉汉阳大厦,参加武汉市佛协成立50周年暨“宗教和睦,社会和谐”演讲决赛活动。对于开会,自上学回来这些年,参加了不少会议,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越来越不大愿意开会,对于开会有些厌倦了。可以不参加的尽量不去,能推就推掉,可去可不去就干脆不去。主要原因是因为形式多于内容,许多会议结束后也没有人真正的来落实,真正的解决实际问题。这次前往参加,是因为省佛协很少参加武汉佛协的会议。这样的机会也不太多,同时想一想,参加一下也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听完这次演讲,省佛协副秘书长赵金桃跟我说,建议省佛协在下一次办公会上研究一下,省佛协也主办一次这样的活动,我即表态这个建议很好。
  回到东方山之后,因为明天弘化禅寺要拜《慈悲观音宝忏》,今晚我就讲了一个半小时的开示,大家听后十分欢喜,结束之前唱《三宝歌》,大家情绪高涨。在这种气氛下,我顺便把今天在武汉的演讲情况,也给大家作了介绍,没有想到十分好。回到住室,乘兴提笔记下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和认识。
  第一、对于吕盛东局长在总结时讲到,宗教和谐,社会和谐的主题时,他反过来讲和谐宗教,和谐社会的说法,我在听后也觉得更为准确、到位。
  第二、对于武汉市佛协的安排,我感觉很有意思,组织者考虑得很周到。1.考虑到了每一个选手的代表性;2.每一个大庙都有选手代表参加大赛;3.领导和寺院参与的人数很整齐。从组织方而言,可见对这次大会的重视程度。
  第三、对于这次女众的表现,叫人刮目相看。可以说,他们为湖北女众争了光,为今后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表率。通过这次活动,改变了我对湖北女众的看法,她们很有潜力、活力,值得关注和重视。
  第四、通过这次活动,我个人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那就是:每一位上台参赛的选手代表,他们表现出来的全新勇气和精神,激励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值得鼓励。吕局长在讲话中说:“今天上台讲话的法师,都是脱稿讲演,我可要拿着稿子在台上讲。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是一个充满生气活力的体现,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和希望。”他讲到,他今天的穿着也格外的不一样,他讲这些,表示自已的仪表和这次活动更贴近,也是想尽量与大家更接近,更有亲和力,我对他的说法,十分认同。
  第五、对每一位上台参与这次比赛的选手,我特别欣赏他们的参与精神。我把他看成是湖北佛教的一种新事物,是特别值得提倡的弘扬佛教的一种新形式。不管你是获得一等奖,还是二等奖,或者是三等奖,这种弘法形式对佛教事业在今后的发展太重要了。我就是这么看,这样想的!
  我认为,每一位参与者,不论他是出家法师,还是在家居士菩萨,都是最棒的。在我的心中,他们都是一等奖。这是我对参加这次活动的认识和看法,只有台上台下真正的互动,有共同参与的精神,这个佛教就有希望。
  2005年7月1日晚
  佛门一代导师印顺长老
  说起印顺长老,后学也算是有缘。记得在法源寺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我站在当时住房的门口,看见卧佛殿庭院的中间有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旁边有几位法师,我一眼便看出是台湾的印顺长老。当时还很纳闷,怎么没有中佛协和佛学院的领导陪同?为什么我们事先不知道这个消息?心里只顾嘀咕,虽然看到了我的老师向学法师前往印顺长老跟前顶礼,我自己却仍然傻乎乎地站在门口的不远处看着,没有意识到应该随老师之后去行礼,一直到几位随同的法师扶着印顺长老离去。
  2005年7月7日,在《浙江佛教》杂志上看到一则消息:“台湾印顺长老于6月4日上午10时7分,于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安祥示寂,世寿101岁,僧腊七十五载,戒腊七十四夏”。之前与北京的何建明老师的一次电话中老师告诉过我,今天又在杂志上看到这则消息,我决定要为这位当代佛学导师写点什么。
  1988年就读南京栖霞山佛学院时,我才知道佛教界有一位印顺长老,后来1990年考上北京中国佛学院,因为佛学院翻印有印顺长老的辅导教材在佛学院的图书馆,书架上有他撰写的《妙云集》全集,读过之后才对他有所了解。以后又读过他的《华雨香云》一书,里面有《一生相信是因缘》一文,才对于他的人生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当读了《游心法海六十年》这本书后,可以说在这时我已深深地喜欢上了他著的书。
  长老的佛教思想极为丰富,在他的著作中就能感知。长老的文风我很喜欢,凡是我读过的,至今记忆犹新。对提高我对佛学和佛法的理解,有着更深更直接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他写的《一生相信是因缘》和《平凡的人生》这些文章,读后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他对人生的真情表述打动着我,改变了我对佛教那种高深莫测的神秘感。因为在长老的笔底下,总是流露出人间的真情实感、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及他对顺乎因缘的理解。虽然长老名扬天下,其实他的人生历程也和我们一样的平凡。对于生活、人生的理解,甚至与我们这些青年学子的心态非常贴近。可以看出,他的成就是来源于他对佛法的深入和博学,真正地理解了佛法。他以一个青年求知者的心态,以一个普通学佛者的身份,潜心学习,刻苦用功,以一种平凡人的求索精神,认认真真地来钻研佛教。他既不迷信佛菩萨的神秘,也不相信真理就只掌握在权威大师的手上。他是纯粹站立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以学者研究学问的严谨态度,来认识佛教,评判佛法。看他的文章,有时真的感觉他不像一位出家法师,倒像是一位世俗的严谨学者。
  在我的眼里,长老跟其他的法师不一样。比如我作为一个出家僧青年,从内心里更倾向于读星云、圣严法师他们的作品。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于印顺长老的敬爱。反而在后来学习中,因为又看了不少有关他的著作,发现我越来越对印顺长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朴实无华的文风、虔诚的学术态度,使我对他更加的尊敬。后来几经周折,在我的书架上,终于也拥有了一套印顺长老的《妙云集》全集。我认为,读过了他论著的人,也许更能感受到佛法的人性化、理性化及其真实性。这就是印顺长老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我的感受不一定准确,可能对已故的印顺长老有些不敬,但这的确是我真实的感受和体会。
  跟许多人一样,我发自内心地崇敬、怀念这位当代佛门的耆宿长老。他是当代佛门中一位真正的导师,在我心中无人可以替代,他在佛学理论上的卓绝贡献无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献上此文,以表示我对于印顺长老无比的敬意和深切怀念)
  2005年7月7日于东方山
  山高人为峰——东方山弘化禅寺第一次结夏安居感想
  借用红塔山集团做的一句广告词作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因为它能表明我对这次东方山弘化禅寺首次结夏安居的感想。
  结夏安居,是我们佛教界僧人持戒的法门之一。近代因国家及其政局的动荡不定,致使佛教兴衰多变,让许许多多善巧的修道法门被佛门淡忘、遗失。但是,从另个角度看,一个行业的兴与衰,国家及其政局稳定与否只是外部条件,而成败的主体条件还是“人”。即“人的因素第一”,凡事都要人去完成。
  中国内地佛教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并落实宗教政策已历经了20多年,佛教在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自身素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佛教界僧才奇缺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原有僧人年龄已严重老化,僧尼人才青黄不接,新老交替进程太慢,现有僧尼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已严重地影响着佛教向前发展。
  总体看,佛教的发展从不成熟到现在向比较成熟的方向过渡,人们担心僧青年接班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虽然不能说没有问题,但整体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比如说道风问题,许多寺院、佛协和政府部门,都很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尤其是一些全国重点和省级重点寺庙,都在很努力地做工作。
  一个大的寺院,要想在全国、全省有很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必须从加强自身建设即提高僧众素质抓起。只有这样,这个道场才会长盛不衰,香火旺盛,信众云集。光靠祖宗吃饭,岂是长久之计。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无论是信徒、僧众和寺院的当家人,都十分清楚。一个道场的学风、道风,决定着这个寺院今后长远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方向。
  在佛教内部,现在已悄然兴起了一种学风。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这也是佛门之幸,众生之福。但是要引导大家端正学风,学习动机要纯。要从学做人开始,逐步学习掌握教理佛法,勇猛精进,不要为捞取佛教资本而学。同时,各大小寺庙的住持当家人要放手大力培养广大僧青年,任何事业都要靠人去做。没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想作好任何事业都是空谈!也就是说,弘法事业好比是一座山,而这座山的主峰则是我们这些弘法的人。
  2005年7月18日于东方山
  台湾佛教之旅
  出行匆匆
  宝岛台湾的风光和佛教,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个佛教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僧青年。两年前,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老师的推荐下,得到法鼓山圣严长老之邀,拟赴台进行佛教教育文化交流,但因因缘不具足而未能成行。这次随中佛协赴台参加2005年台北林口体育馆国际供佛斋僧大会,由中华国际供佛斋僧功德会理事长净耀长老邀请,团队一行22人。可是距出访时间仅剩几天的时候,中佛协来电话告知,台湾之行因入台证问题而取消。说实在话,台湾之行是我多年前的夙愿。
  世事往往难以预料。8月18日下午,接到五祖寺见忍大和尚的电话,说明天要赶到北京广济寺随中佛协组团去台湾。消息突然,匆匆准备之后,19日我与见忍法师乘坐8:00的飞机从武汉天河机场赶往北京。这一天是农历7月15日,即佛陀欢喜日。广济寺的香客居士云集,十分热闹,平时安静的寺院一下子变得拥挤狭小了。
  台湾,一道海峡与祖国大陆相隔相望,但它隔不断两岸民众的思念和交往。近年来,内地的佛教界和台湾的佛教界,在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佛指舍利成功赴台巡展和两岸四地在厦门南普陀寺举行降伏“非典”祈福法会、在三亚举行的佛教圆桌会议等活动,为促进两岸民间的交往,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出席僧会
  乘机于20日凌晨3:00抵达台北桃园中正机场,宿长庚饭店。6:40早餐,7:00整在台湾居士的引导下,赶往林口体育馆。这时的体育馆诸上善人云集,居士们列队欢迎,工作人员十分忙碌。我们一行在长长的签名长布上,分别写上名字,随即来到一个临时休息的地方。出来之时,看到了正在下车的真华长老。
  僧会11:00准时开始。大家列队,工作人员高举伞盖,队列排成一字长龙。参会总人数约3万人,其中僧众有5千多人。这么多人夹道欢迎,十分壮观。十几个喇嘛在宽广的舞台上吹着长长的号角,我们依次坐下,主持人介绍来自20多个国家的法师齐集这个斋僧大会。
  净良长老、觉光长老、宏印长老,大会主席净耀长老,还有长老尼分别致辞开示,重庆双桂堂身振大和尚代表中佛协代表团团长讲话。这里有一个特别不一样的是他们法师讲话都不拿讲稿,这是台湾特色吧!宏印法师赞叹大陆佛教大多数是十方丛林而不是子孙丛林,将来佛教的希望在内地,而不是台湾。夜宿福华大酒店。
  参拜寺院
  22日前往新竹市福严精舍并参观了福严佛学院。这里地处闹市区的边缘,山不高却植被茂密,寺庙不大却不失庄严清雅。这里就是近、现代佛教一代导师印顺长老的道场,我们一行在印顺导师的铜像座前,至诚顶礼膜拜,缅怀大师高尚的品质,超脱的人生境界。随后我们前往灵塔前参拜长老的舍利。夜宿日月潭。
  23日乘车来到慈光寺。这里地处古坑,盛产咖啡,因此名传海外。慈光寺在众山环抱之中,依山傍水。据宏印法师介绍,慈光寺是在台湾大地震后新建起来的。因此寺庙在建设风格,室内环境装饰方面独具匠心。亦可见主人特别注重人与环境、生活与自然的高雅格调。我们行走其间,对于所见所感,为之赞叹不已,同时也为之感动!
  下午我们一行前往台南正觉寺,这是一座现代仿古式佛教寺庙。中间大雄宝殿有四层楼之高,乘电梯可上顶层,地下室是一个大型停车库,寺里住持是位女众。外观上看十分壮观,给人的印象是富丽堂皇。
  拜会长老
  23日下午,在中台禅寺拜会惟觉长老。老法师十分慈悲,与我们一行分别留影照像。因为他老人家身体不大好,他的弟子陪同我们参观了这座气势宏伟的中台山。说是寺院,其实是一座具有台湾标志性的建筑,是20多层高的摩天大厦。它集各种佛殿、禅堂、大型图书馆等为一体,是现代化丛林之典范。说他是寺院,毋宁说是一座佛教大城堡,内有常住人员达1000之众。无论是从他的艺术性、建筑风格,各种造像工艺等都是堪称一绝,无与伦比。你怎么看都是艺术精品,无论你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如不前往实地一睹这座佛教城堡的风采,将是来台参访的一大憾事。从中台山出来,有依依不舍之感。晚上在福华广场素食中心进餐。正巧这天是清远法师的生日,无疑清远法师是当晚的寿星,在一场生日快乐的祝福歌声中,愉快地度过了美好的时光。随后乘着夜色,净耀长老又带着大家乘兴拜会真华长老,在大陆我见过他写的《参学琐谈》一书。老法师喜爱武术,他将自创的一套健身操《十方拳》的光碟赠送我们。
  24日下午参观新竹市证严法师新建的慈济医院。因为台风原因,临时改变了行程,不能前往花莲慈济医院总部。据说慈济人在台湾民众心中有相当高的位置,民众特别地肯定慈济人为台湾和世界各地所做的慈善工作。可以说,全球哪里有灾难,哪里就会出现慈济人的身影。在大陆仅有3个省没有慈济的联络处,可见慈济人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
  晚上在台北三好来温泉会馆与海涛法师共进晚餐,如果用“年轻有为”这四个字来形容海涛法师实不为过,他现任生命电视台台长,利用传媒网络弘法,是他的一大显著特点。据我所知在大陆,他的弘法光碟与另一位慧律法师已经不相上下。他说:“现代人最缺什么,那就是宗教信仰,现代人最需要什么,那就是佛法。”目前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特别缺乏青年法师。当今社会对于僧才的需求,已成今后佛教发展重要的新问题、新动态。
  25日拜会台湾佛教会净良长老。在欢迎会上净良长老深情地讲:“世界佛教看中国,中国佛教看福建。”他有一次对圣辉大和尚说,中国佛教看台湾。我们大家都开心地大笑起来。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只要两岸四地佛教界携手联合,中国佛教在世界上的崛起复兴乃时势之必然!真正的希望在中国佛教徒的共同联手。
  星云长老
  台湾佛教界的重量级长老很多。如印顺导师、净良、惟觉、圣严、证严长老等。不过,作为我个人前来台湾的一个重要想法,就是能来佛光山一睹星云长老的风采,我以为我的这个想法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次有幸能有机会亲临佛光山,喜悦的心情不言而喻。1989年在南京栖霞山佛学院读书时,星云长老亲率一个庞大的佛教代表团,回到阔别了40多年的南京和他的母校。我当时就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现在我又来到他亲手开辟、创建的佛光山道场,一种企盼已久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我们代表团一行到达高雄市大树乡佛光山已是夜晚。新任住持心培法师在麻竹园设欢迎晚宴。夜幕下的佛光山,星星点点显得庄严神秘,在夜色的笼罩下,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与遐思。夜宿云居楼。24日早餐后,在觉慎、慧眼、永会法师的陪同下,参观如来殿、佛陀舍利、大会堂、禅堂、宗史馆、大佛城、研究院、丛林学院、净土石窟等。上午10:00点星云长老在法堂客厅接见我们代表团一行。如果用城堡来形容中台山,那么佛光山就是一座佛教大学城,给我留下的印象有如武汉大学一样大的规模。
  大陆寺院有规模的如厦门南普陀寺、浙江的普陀山,应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大丛林。可是当我们参观过佛光山之后,尤为他浓郁的文化氛围,恢宏的建筑群,以及他的人文景观集一身而惊叹。佛光山的大礼堂一次可容纳2千多人,我们参观了3个,听说还有2个这样的大礼堂,堂内干净无尘。偌大的现代化禅堂,上写“法界禅门”。堂内墙上有星云长老题写的“万古时空,一朝风月”。学院研究所以及佛光山创办的书刊读物有十几种。青年僧才储备充裕,管理井然有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是印度那难陀大学的再现。我想当时的那难陀大学亦不过如此!
  星云长老见到我们一行都是僧青年,亦显得十分兴奋。他动情地讲:当时来台对太虚、慈航法师十分崇拜。他毫不讳言,太虚大师是他的偶像。如果说,太虚大师当时叫我为佛教作些什么的话,我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是一位79岁高龄的佛门长老亲口讲出来的。星云长老用他在佛门将近半个世纪的行动来躬行实践人间佛教,沿着太虚大师当年走过的人间之路,行走在人世间的道路上,凭籍着他的大智大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可以说真乃行愿无尽的大菩萨行。走出台湾,走向世界,走到了每一个有缘之人的心中。
  感动之旅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总结这次台湾之行,净耀法师行程中的安排,给我们提供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分别参访台湾佛教具有代表性寺院的札舍的方便。使我们看后、听后,能与所在寺院直接交流。在互访的过程当中,真正感受到两岸佛教血缘法缘极深极厚。这种感受只有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所有中国人能有。我认为,能够持久地维系两岸民众亲情的最大因素,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佛教、道教文化。台湾虽然很小,但是勤劳、善良的台湾同胞,用他们的行动和智慧,创造出了台湾佛教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这让我们感到欣慰和兴奋。在台湾的佛教法师和信众当中,你总能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我很感恩”。开始我们并不习惯这样讲,但在不知不觉的几天行程当中,我们也在说“我很感恩。”感谢台湾佛教界的热情之恩,因为大家是一家人,彼此往往都沉浸在感恩之中。我认为,这次台湾佛教之行,在我们互相真诚的交流中增进了友情、友谊,对于许多事情都十分的感念。台湾之行虽然很短暂,可是对于台湾佛教的发展,有了直接的认识和感受。我只想说,台湾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只属于中国。
  2005年8月28日于东方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