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缅甸佛教>>正文内容

缅甸仰光汉传佛教团体之发展与困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自懋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慈辉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缅甸仰光汉传佛教团体之发展与困境
【英文标题】Development and Dilemma of the Chinese Buddhism organizations in Yangon, Myanmar
【文章作者】释自懋 (吴凤萤)
【指导教师】卢蕙馨 ; 张宪生
【文章页数】157 页


【中文关键词】居士佛教团体|南传佛教|汉传佛教

【英文关键词】Theravada Buddhism ; Lay Buddhist Group ; Chinese Buddhism

【中文摘要】

本论文以仰光汉传佛教为研究主题,对缅甸的汉传佛教界而言,仰光的汉传寺院一直扮演着教会的角色和僧伽的教育中心,领导着缅甸的汉传寺院;更是对外往来的主要门户。因此,研究缅甸汉传佛教则必须从仰光汉传寺院着手不可。
东南亚地区汉传佛教的发展脉络有其共通的模式。所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佛教,而南洋地区华人的正信佛教信仰并非一开始就建立,初期劳工、商人的移民,所带来的是揉合了神道佛的民间信仰;后期大量知识菁英的移民,正信的佛教信仰方才建立。基于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华人人口数、知识华僧参与等种种不同的背景,东南亚地区汉传佛教的发展呈现出兴盛与衰微的不同面貌。缅甸汉传佛教则是属于衰微的现象。
缅甸是一个信仰南传佛教的国家,当地北传佛教的社会地位并无法等同于南传佛教。缅甸华僧近八十年来的努力,于1958年首创缅华佛教僧伽会,广邀南、北传僧侣参与盛会,以谋取缅甸社会的认可;另外,受缅甸政府邀请,代表领导汉传佛教界参与迎佛牙舍利活动,以及受邀参与世佛会的活动,其地位方正式受到缅甸社会的认定。
仰光汉传佛教界历经英殖民政府的统治、缅日的战乱,以及缅甸独立后的缅化、锁国政策和排华事件,种种不利的外在环境,加上内部缺乏知识华僧的领导,今日仰光汉传寺院的面貌,华僧除了兴建和看守寺院、养护徒众以为法脉传承之外,经忏佛事的道场风格成了仰光汉传寺院对外被认知的代号。自从1988年缅甸施行开放改革以来,缅甸汉传佛教界才得以重新与外在资源接轨,目前正处于百废待兴的起步阶段。

【英文摘要】

his thesis is research on Chinese Buddhism in Yangon, Myanmar. For Chinese Buddhism in Myanmar, the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Yangon have acted and functioned as Mission Church and Educational center for Sangha (Community of Monks and Nuns), leading the other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Myanmar, they are the center. Therefore, to research Chinese Buddhism in Myanmar has to start with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Yangon.
There is a pattern that can be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 in Southeast Asia. Wherever there are Chinese, there is Buddhism. What kind of Buddhism is there depends on what kind of Chinese immigrants. The orthodox traditional Buddhism belief among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though, was not the first kind of Buddhism in Myanmar in the beginning.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 into Southeast Asia were laborers and merchants. The religious belief they brought into Southeast Asia was mixed with deities, Tao and Buddhist belief. Then the late Chinese immigrants were educated people and intellectuals. It was at this time that orthodox traditional Buddhism belief was set up. Due to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different country’s politics, economics, social culture, the number of Chinese,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educated Chinese monks and nuns, there are two features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 in Southeast Asia. One is thriving and the other is declining. It is the declining phenomenon in Chinese Buddhism that is predominant in today Myanmar.
Basically, the main religious belief in Myanmar is Theravada Buddhism. There is no cultural role for Mahayana Buddhism as equal as that for Theravada Buddhism in Myanmar. The Chinese Buddhist monks and nuns have been working hard for almost 80 years to get the recognition of Burmese society. They first established the Chinese Buddhist Sangha (Community of Monks and Nuns) Association in 1958, and then invited monks from both Theravada Buddhism and Mahayana Buddhism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Association. They were later invited by the Burmese government to represent Chinese Buddhism and to be involved in the event of Receiving the Relic of the Buddha’s Tooth, and they were also invited by The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to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ies. All of these events together indicate the cultural role of Mahayana Buddhism is being recognized by Burmese society more and more.
Chinese Buddhism in Yangon went through the social changes of British colonization, the Myanmar-Japan War, and, after the independence of Myanmar, the policy of Burmanization and isolationism, as well as the events of excluding Chinese. Under all sorts of bad circumstances from outside and lack of the leadership from educated and intellectual Chinese monks from inside, the feature of today’s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Yangon is: building monasteries and keeping watching and guarding them, and ordaining monks and nuns to continue the Buddhism lineage. Moreover,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 have been seen as a system of conserving liturgy, ritual, and rites, especially for funerals. It is since the Open Reformation of Myanmar in 1988 that Chinese Buddhism in Myanmar has started again to connect with outside resources, and now it is at the beginning phase of a new level of development.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研究的因缘 1
第二节 问题意识与研究思路 2
第三节 研究范围、方法与限制 4
第四节 研究文献回顾 6
第二章 中国僧侣的移入缅甸与仰光汉传寺院的形成 7
第一节 缅甸佛教概况简介 7
第二节 华人和中国僧侣移入缅甸的历史背景 10
一、华人和中国僧侣移入缅甸的内、外在因素 10
二、汉传僧侣对缅甸汉传佛教的影响 15
第三节 仰光汉传寺院的形成和兴建 18
一、仰光汉传寺院的成立与现况 19
二、仰光汉传寺院建筑的发展形式 52
第三章 寺院的经营管理与居士佛教团体 54
第一节 寺院的运作与传戒活动 54
一、组织管理与法务活动 54
二、寺院经济来源与支出 58
三、传戒活动开办的意义与变化 59
第二节 参与迎佛牙和世佛会活动的意义与影响 65
一、参与「迎佛牙舍利」活动 65
二、参与「世界佛教徒友谊会」 68
三、结语 69
第三节 仰光汉传佛教的居士团体 70
一、女斋堂 70
二、佛学居士林 71
三、中缅佛教居士林 77
四、十方观音寺弘法所 78
五、结语 80
第四章 汉传佛教僧人的养成教育与还俗现象 82
第一节 僧人的来源 82
一、僧人多来自上缅甸地区 83
二、南坎镇是僧人来源的要镇 86
三、下缅甸仰光僧人来源欠缺 88
第二节 僧人出家动机与出家年龄年轻化 89
一、出家动机与期望的差距 90
二、僧人年龄年轻化 93
第三节 僧人教育 94
一、僧人的世学教育与目前受教育的概况 94
二、佛学院的成立与停办 98
第四节 僧人还俗比率偏高的原因 103
第五章 东南亚地区的仰光汉传佛教 108
第一节 缅甸与新、马地区汉传佛教发展概况的比较 108
第二节 仰光汉传佛教与南传佛教的互动关系 113
第六章 结论 120
第一节 仰光汉传佛教面面观 120
一、发展缓慢的内、外在因素 120
二、仰光汉传佛教的形成特色及其现状 121
三、缅甸汉传佛教地位的被认和与外在世界的重新接轨 123
第二节 仰光汉传佛教的困境及未来发展的解决之道 123
一、困境 124
二、解决之道 125
参考文献 128
附录
一、附图 141
图一、石侯比丘与华侨居士合影
图二、开原佛学苑全体教职员学生合照
图三、十方观音寺茅屋寺观
图四、十方观音寺三合院式寺观
图五、十方观音寺楼层式寺观
图六、观音山达本禅寺大殿
图七、观音山达本禅寺大殿壁饰十二因缘图
图八、观音山达本禅寺大殿楼梯壁饰——水图
图九、缅甸行政区示意图 142
图十、仰光汉传寺院暨居士团体位置示意图 143
二、附表
表1.华人在缅甸的人口数变化概况 13
表2.按联合国公布之人口数推估华人人口数 14
表3.1950年缅甸华人族群数量比例表 14
表4.1988年缅甸主要城镇华人人口数一览表 15
表5.清、民时期汉传僧侣来往缅甸一览表 16
表6.全缅甸汉传寺院一览表(统计至2005年5月) 50
表7.仰光汉传寺院住持、管理人一览表 51
表8.三次戒会戒子统计表 63
表9.1972年本林宣扬佛法功课表 75
表10.1983年8月佛学居士林诵经、禅定、说法、劝善时间表 75
表11.十方观音寺弘法所5月份周课表 79
表12.十方观音寺弘法所2000年至2005年课程一览表 79
表13.2005年5月仰光汉传寺院僧侣人数统计表 90
表14.仰光汉传寺院僧人年龄平均数一览表 93
表15.仰光汉传寺院徒众年龄一览表 94
表16.仰光汉传寺院僧人就学经历人数统计表 95
表17.留学海外已学成的缅甸华僧一览表 97
表18.缅甸华僧留学海外一览表 97
表19.达本学佛院课程与师资表 101
表20.缅甸与新加波、马来西亚汉传佛教发展的比较 112
三、其它文献
(一)碑文
1.缅甸仰光观音山达本禅寺兴建历史 144
2.兴建大悲功德堂十方施主捐助功德碑记(达本禅寺) 144
3.达本老和尚创建观音山略史(海会塔墓碑文) 145
4.观音山达本禅寺上永下进老法师略史(海会塔墓碑文) 146
5.建筑佛学会——捐筑大藏经楼始末记 147
6.仰光十方极乐寺开山碑记 148
7.重修中华寺落成碑志 149
8.小南海创建简史 149
9.仰光甘马育小南海三祝精舍重建大雄宝殿碑志 149
10.仰光甘脉社中华佛教女斋堂募捐芳名硕碑记 150
11.仰光饱兔女斋堂新建观音殿缘碑志 151
12.本堂简史碑记(女斋堂) 151
13.捐助佛学居士林诵经堂芳名榜 152
14.观音山达本禅寺建殿源起 152
(二)缘金簿
1.募建十方观音寺大雄宝殿启 152
2.募建十方观音寺序 153
3.创建佛教慈恩学苑缘起(原罗汉寺) 154
(三)达本学佛院章程 15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中文书目
于凌坡,《民国佛教高僧传》,台中:李炳南居士纪念文教基金会,2004年。
于凌坡,《中国佛教海外弘法人物志》,台北:慧炬出版社,1997年,初版。
方雄普,《朱波散记,缅甸华人社会掠影》,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第1版。
余定邦、黄重言,《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
宋立道,《神圣与世俗——南传佛教国家的宗教与政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宋立道,《传统与现代——变化中的南传佛教世界》,北京:中国社会佛学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肖传光,《平凡岁月——爱国华侨王俊宏传》,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
何凤娇,《东南亚华侨资料汇编(一)》,台北:国史馆,1999年,初版。
吴译主编,《华侨史研究论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版,页481-487。
吴凤斌,《东南亚华侨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版。
吴剑雄,《海外移民与华人社会》,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初版。
李谋、姜永仁编着,《缅甸文化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初版。
李思涵,《东南亚华人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初版。
林清风、洪新业主编,《缅华社会研究》,澳门:澳门缅华互助会,1999年。
明石惠达等,《东南亚佛教概说•印度佛教史论集》,收录于蓝吉富主编,《世界
佛学名著译丛》57册,台北:华宇出版社,民77年,初版,页153-378。
翁山苏姬着、黄梅峰译,《翁山苏姬:来自缅甸的声音》,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初版,1996年。
高观如,《中外佛教关系史略》,收录于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15卷,台
北:弥勒出版社,1983年。
Mya Than着,陈治萍译,《华裔东南亚人》,南投:暨大东南亚中心,1998年,页
127-168。
陈支平,《福建宗教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陈明华,《当代缅甸经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陈碧笙,《世界华侨华人简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
陈文亨、卢伟林,《缅甸华侨教育》,台北:海外出版社,1959年,初版。
许延灼、毛鹤云,《缅甸华侨经济》,台北:海外出版社,1956年,初版。
张正藩,《缅甸的现状与华侨》,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4年。
张正藩,《缅甸与华侨》,台北:中国侨政学会,1993年。
张启雄主编,《近二十年来的海外华人》,台北:海外华人学会出版社,2003年。
张晔,《东南亚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
版,页27-31。
张锡镇,《东南亚政府与政治》,台北:扬智文化出版社,1999年,初版。
张曼涛主编,《东南亚佛教研究》,收录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83册,台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
张曼涛主编,《民国佛教篇》,中国佛教史专集之七,收录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86册,民67年,初版,页357-374。
庄国土等着,《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迁》,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年,页226-281。
程焕彩,《今日缅甸与华侨》,台北:侨务委员会侨务研究室,民58年。
温广义,《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廖小健,《战后各国华侨华人政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页114-131。
翟振孝,《经验与认同:中和缅华移民的族群构成》,台北:财团法人海华文教基
金会,民90年。
貌丁昂,《缅甸史》,昆明: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1983年。
黄兹生、温北炎,《战后东南亚华人经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页300-348。
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
贺圣达,《当代缅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贺圣达,《缅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
杨力、叶小敦,《东南亚的福建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页393-437。
杨长源、许清章、蔡祝生主编,《缅甸概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页42-86。
杨庆南,《世界华侨华人历史横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页83-89。
刘权,《广东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页69-70。
卢伟林,《缅甸华侨概况》,台北:正中书局,初版,1988年。
简会元,《缅甸的中国寺庙记畧》,华侨问题论文集第27辑,中国侨政学会编印,
台北:海外出版社,1980年。
简会元,《缅甸与华侨》,台北:中国侨政学会,1993年。
谢培屏编,《战后遣返华侨史料汇编(一)》,台北:国史馆,2003年,初版。
薛君度、曹云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迁》,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页278-321。
韩廷杰,《南传上座部佛教概论》,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初版。
释太虚,《尊重僧界还俗人》,收录于释印顺主编,《太虚大师全书》,新竹:财团
法人印顺文教基金会,2005年电子版。
释净海,《南传佛教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年,二版。
释乐观,《春秋别集》,台北:常乐寺,1981年,初版。
释乐观,《奋迅集―僧侣抗战工作史》,台北:常乐寺,1980年。
释乐观,《中国佛教近代史论集》,台北:常乐寺,1978年,初版。
释乐观,《金山活佛神异录》,台北: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7版。
释乐观,《六十年行脚记》,台北:海潮音社,1977年,初版。
释乐观,《护国卫教言论集》,香港:香港佛教,1962年。


学位论文
范宏传,《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博士论
文,2004年。
陈秋平,《英国殖民时代移民与马来亚半岛佛教的发展──以槟城州为例》,嘉义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田立人,《中日战争与第一次缅甸作战(1931-1942)》,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徐鸿馨,《缅甸之族群冲突──克伦族个案研究》,淡江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江雪秋,《缅甸的军人与政治变迁》,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
舒俞敬,《东南亚区域整合之地缘战略考虑──以东协接纳缅甸为例》,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硕士论文,1997年。
潘昭荣,《孙立人部队缅北反攻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硕士论文,1997
年。
张国忠,《缅甸与中共关系(一九五○──一九九○年)》,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硕士论文,1994年。
吕仁斗,《尼温时代缅甸对外关系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5年。
陈美玲,《中共革命输出──缅甸个案分析》,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论文,1984年。


英文资料
Ashin Kelasa,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Congregation of the Sangha of All Orders, in
Myanmar Rangoon: Department of Religious Affairs, 1980.
Anon, The Religion of Burma, London Quarterly Review, Vol.67(1886), pp283-297.
Bardwell L. Smith, ed, Tradition and Change in Theravada Buddhism, Contributions to
Asian Studies. Vol.4(1973), Leiden: E.J. Brill.
Bechert, Heinz, The structure of the sangha in Burma: a comparative view,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ed by A Narain. (1980), pp33-42.
Blofeld, John, Mahayana Buddhism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Donald Moore for Asia
Pacific Press, 1971.
Charles F. Keyes, Buddhist economics and Buddhist Fundamentalism in Burma and
Thailand. In Religious Fundamentalism in the World, NY, 1984.
Cheesman, Nick, School, State and Sangha in Burma, Comparative Education, Abingdon, Oxfordshire, UK: Carfax Publishing Company, Vol.39, No.1(January 2003), pp45-63.
Donald Eugene Smith,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Burm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De Silva, K. M, Ethnic conflict in Buddhist societies: Sri Lanka, Thailand, and Burma,
London: Pinter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8.
E. Saekisyanz, Buddhist Backgrounds of Burmese Revolution,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5.
Htin Aung, U, Folk Elements in Burmese Buddhism, Lond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1962.
Ian Harris, Buddhism and Politics in twentieth-Century Asia, London; New York: Pinter,
1999.
Keyes, Charles F., Buddhist economics and Buddhist fundamentalism in Burma and
Thailand, Fundamentalisms and the state; ed by M. Marty and R. Appleby. (1993),
pp367-409.
Lester, Robert C, Theravada Buddhism in Southeast Asia, An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3.
Ling, Trevor, Buddhist values and the Burmese economy, Buddh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I.B.Horner; ed by L.Cousins, 1974, pp105-118.
Ling, Trevor, Buddhism and education in Burma and Thailand, Religion, Vol.14(January 1984), pp53-65.
Matthews, Bruce, Buddhism under a military regime: the iron heel in Burma, Asian Survey, Vol.33, No.4(1993), pp408-423.
Nattier, Jan, Buddhism comes to main street, Vol.21, No. 2(1997), pp72-81. Copyright by Wilson Quarterly.
Philp, Janette; Mercer, David, Commodification of Buddhism in Contemporary Burm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26, No.1(1999), pp21-?.
Ray, Niharranja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ravada Buddhism in Burma a study in Indo-Burme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British conquest, Bangkok: Orchid Press, c2002.
Spiro, Melford E, Buddhism and Society: A Great Tradition and Its Burmese Vicissitude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c1970.
Tan Chee-Beng,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 in Southeast Asia: Some Views, in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The Socio-Cultural Dimension, edited by Leo Suryadinata,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1995.
Tin, Pe Maung, Study of Buddhism in Burma, South East Asia Journal of Theology, Vol.1(January 1960), pp60-62.
Von der Mehden, Fred R, Religion and nationalism in Southeast Asia: Burma, Indonesia,
the Philippine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3.
Von der Mehden, Fred R., Secularization of Buddhist polities:Burma and Thailand, Religion and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ed by D.Smith. (1974), pp49-66.
Yoe, Shway, Buddhists and Buddhism in Burma, The Cornhill Magazine, Vol.42(1880), pp721-731.


中文期刊
木公,《仰光的华人寺庙》,《庆福宫百年周年庆典特刊》,仰光:庆福宫,1961
年,页22-24。
王何忠,《浅谈佛教对缅甸文化的影响》,《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6:2,1999年,
页69-71。
仰光中国佛学会宣传处,《慈航》,12、13期合刊,仰光:仰光中国佛学会宣传处,
1934年。
李世泉,《缅甸》,《国家发展学刊》,1期,台北:国立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
所国家发展研究学会,民84,页171-185。
李晨阳、瞿健文,《2003年的缅甸:内忧外患》,《东南亚纵横》,2004年,页29-34。
李晨阳,《中缅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和作用》,《佛学研究》,北京:中国佛教文化
研究所,2003年,页322-328。
李晨阳,《2000年的缅甸外交》,《东南亚研究》,1期,2001年,页29-32。
李晨阳,《佛教对缅甸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佛学研究》,1999年,页291-296。
李晨阳,《缅甸佛教的现状》,《东南亚研究》,1期,新加坡:东南亚研究中心,
1998年,页53-57。
李晨阳,《现代缅甸民主运动中的佛教》,《佛学研究》,1997年,页224-2236。
李晨阳,《佛教与缅甸的反帝独立斗争》,《东南亚纵横》,2期(总62期),广西:广
西社会科学院,1994年,页17-21。
李晨阳译,《缅甸僧侣组织法》,《世界宗教文化》,2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宗教研究所,1999年,页33-34。
李云川,《战时仰光及华侨概况》,《旅缅安溪会馆四十二周年纪念特刊》,仰光:
旅缅安溪会馆,1963年,页49-50。
宏度,《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缅甸、泰国》,《法音》,1期,北京:中国佛教协会,
2001年,页44。
宇翁丹,《闻名世界的仰光瑞大光塔》,《庆福宫百年周年庆典特刊》,1961年,页
13-15。
冷革萍,《缅甸的宗教》,《东南亚南亚信息》,12期,云南:云南省科技情报研究
所,1997年,页14。
金扬,《佛牙舍利第二次巡礼缅甸记实》,《法音》,9期,1994年,页33-36。
东南亚政经大事记系列,《缅甸1900-2000》,《亚太研究通讯》,18期,台北:中
央研究院亚太研究计划,民91年,页148-177。
林若雩,《缅甸华文教育发展之机会与困境》,《华文世界》,92期,台北:世界华
文教育协进会,1999年,页42-53。
林锡星,《缅甸“10•18”政变的真相》,《东南亚研究》,1期,2005年,页26-30。
林锡星,《试析翁山苏姬对缅甸军政府政权态度的转变》,《东南亚研究》,1期,
2004年,页11-16。
林锡星,《2002缅甸问题研究》,《东南亚研究》,2期,2003年,页46-49。
林锡星,《缅甸的穆斯林问题》,《世界民族》,北京:世界民族杂志社,5期,2003
年,页72-74。
林锡星,《缅甸华文教育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态势》,《东南亚研究》,3期,2003年,
页69-77。
林锡星,《翁山苏姬与缅甸政治》,《东南亚研究》,4期,2002年,页32-36。
林锡星,《缅甸历史分期探析》,《东南亚研究》,5期,2002年,页69-75。
林锡星,《缅甸华人社会与当地主流社会的关系》,《世界民族》,1期,2000年,页59-61。
林锡星,《奈温政权与现政权下缅甸华人经济比较》,《东南亚研究》,2期,1998
年,页38-42。
金荣勇,《国际社会对于缅甸朝野对峙的困境与前景》,《问题与研究》,42:3,
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民92年,页103-117。
金荣勇,《缅甸军人政府的未来发展--加入东协之展望》,《问题与研究》,36:3,民86年,页81-90。
东野,《略论缅甸当前形势》,《人民报三周年纪念特刊》,1950年。
范宏传,《缅甸独立后华侨经济的变化》,《南洋问题研究》,2期(总114期),厦门: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2003年,页48-55。
段玉明,《南传佛教入滇考》,《佛学研究》,1994年,页201-205。
胡肯堂等,《仰光巴罕中华藏经楼与中国佛学会史略》,《庆福宫百年周年庆典特
刊》,1961年,页13-15。
徐同申,《探索封闭的缅甸联邦》,《输出入金融双月刊》,91期,民89年,页1-17。
倪强,《庄严盛事胞波情谊——记护送佛牙舍利第二次赴缅供奉》,《法音》,7期,
1994年,页33-35。
彦直,《战后的缅华社会概观》,《新仰光报四周年纪念刊》,1949年,页5-8。
马燕冰,《缅甸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国际数据信息》,1期,2001年,页20-25。
韦红,《缅甸政府在民族问题上的策略调整》,《当代亚太》,9期,北京:当代亚
太杂志社,2001年,页46-51。
张旭东,《试论缅甸佛教青年协会》,《东南亚研究》,1期,2004年,页21-25。
张旭东,《试论英国在缅甸的早期殖民政策》,《南洋问题研究》,2期,2003年,
页39-47。
张勇,《缅甸的佛教文化特色》,《中国宗教》,2期,1998年,页52-53。
袁丁,《缅甸瓦城华侨观音寺研究》,《八桂侨刊》,1期,南宁:广西华侨历史学会,2000年,页28-31。
莫大华,《缅甸军政府之对外关系》,《问题与研究》,36:10,民86年,页69-84。
许清章,《缅甸民族生活习俗与民族性格》,《东南亚纵横》,7期,2004年,页43-44。
许清章,《缅甸的变革及其面临的困境》,《东南亚纵横》,2003年,页23-29。
许云樵,《法舫法师行传》,《南洋学报》,7:2,新加坡:南洋学会,1951年。
陈劲,《缅甸在东协的角色及影响》,《问题与研究》,39:9期,民89年,页13-33。
陈文干,《缅甸经济近况与展望》,《华商经贸月刊》,364期,民85年,页30-38。
陈启彰,《庆福宫百年来沿革简史》,《庆福宫百年周年庆典特刊》,1961年,页1。
陈孺性,《缅甸华侨史略》,《旅缅安溪会馆四十二周年纪念特刊》,1963年,页
11-48。
陈鸿瑜,《台湾的东南亚研究:回顾与展望》,《东南亚季刊》,第1卷第2期,南
投: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1996年4月,页66-74。
乔一名,《中共与缅甸的政经关系》,《中国大陆研究》,39:1期,台北:国立政
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民85年,页80-89。
康朗,《阿龙的故事》,《缅甸华侨书记公会周年特刊》,仰光:缅甸华侨书记公会,
1951年。
姜永人,《缅甸佛教教派的产生、整合与发展》,《东南亚》,1期,昆明:云南省
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2003年,页42-49。
姜永人,《论佛教与缅甸现代化进程》,《东南亚》,3期,2001年,页48-52。
傅新球,《缅甸佛教的历史沿革》,《东南亚纵横》,5期,2002年,页46-50。
寒月,《缅甸佛国见闻》,《法音》,10期,1994年,页30-31。
黄莺,《缅甸民族宗教概况》,《国际资料信息》,8期,2003年,页24-28。
黄明鲁,《1987华侨迁居东南亚的原因及其贡献》,《东南亚》总第16期,1993年。
黄夏年,《现代缅甸的佛教》,《广东佛教》,广东:广东佛教协会,1992年。
黄夏年,《现代缅甸佛教复兴与佛教民族主义》,《东南亚研究》,1992年。
杨学政,《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云南社会科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期,1994年,页53-56。
赵序,《浅析缅甸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长期存在的原因》,《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3卷3期,武汉:中南民族学院,2003年5月,页178-180。
赵朴初,《在首都佛教界恭送佛牙巡礼缅甸法会上的讲话》,《法音》,6期,1994
年,页4。
赵瑞娟、王新芳,《缅甸的金融发展及其面临的危机》,《东南亚纵横》,2004年,
页25-27。
尔东,《现代的缅甸佛教研究》,《世界宗教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
教研究所,1981年。
蔡玉芬,《勃固玉钵寺的由来》,《庆福宫百年周年庆典特刊》,1961年,页14。
卢光盛,《缅甸华人:概况和特点》,《当代亚太》,6期,2001年,页60-64。
钱文华,《震撼世界佛教界的大爆炸——南京众僧护送佛牙舍利赴缅甸供奉纪
实》,《华人时刊》,11期,1997年,页13-14。
锺智翔,《试以佛教为归依的缅甸伦理思想》,《东南亚》,4期,2004年,页59-62。
锺智翔,《缅甸的佛教及其发展》,《东南亚研究》,2期,2001年,页74-80。
锺智翔,《缅甸民族源流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初探》,《东南亚》,3期,1998年,页
48—51。
锺智翔,《试论小乘佛教对缅甸文化的核心作用》,《东南亚纵横》,2期(总74),1997年,页54-59。
锺吉雄、徐守涛,《缅甸腊戌地区华文教育之概况与对策》,《华文世界》,93期,
台北: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1999年,页57-63。
锺儱徽:《缅甸民族和解政策》,《亚太研究通讯》,18期,民91年,页56。
罗英祥,《缅甸华侨华人的历史与现状透视》,《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北京:中国
华侨历史学会,3期,1997年,页38-42。
魏华贵,《缅甸封建社会行政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东南亚纵横》,7期,2004年,页38-42。
《佛光普照国度──缅甸》,《东南亚纵横》,9期,2001年,页39-44。
《佛教对缅甸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的影响》,《东南亚研究》,2、3期,1994年,页
24-26。
缅甸报纸、纪念特刊
人民报三周年纪念特刊,1950年。
新仰光报三周年纪念刊,1948年8月。
新仰光报四周年纪念刊,1949年。
仰光和义馆编辑委员会,《仰光和义馆建馆四十周年纪念特刊》,1954年。
《慈航法师回国纪念特刊》,仰光:仰光中国佛学会宣传处,1935年。
《缅甸仰光宁阳会馆九十周年纪念特刊》,仰光:仰光宁阳会馆,1954年。
《缅甸华侨书记公会周年特刊》,仰光,1951年。
《庆福宫百年周年庆典特刊》,仰光:庆福宫,1961年。
陈钟情主编,《旅缅安溪会馆四十二周年纪念特刊》,仰光:旅缅安溪会馆,1963年。
《缅甸勃生庆源安米厂公司肆拾周年纪念刊1918-1958》,勃生:庆源安米厂公司,
1960年。

手稿
陈美玉,《妇女界主持,中缅佛教居士林创办人的心声》,2005年3月1日。
陈美玉,《略简小史(中缅佛教居士林)》,2005年8月19日。
简维政,《佛学居士林在缅甸》,1981年。
释宏兴,《南北传僧团的差异》。

网络辞典、百科
1.佛光山电子大藏经委员会,《佛光大辞典》(电子版),台北,2003年8月,3版。
2.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编辑部,《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光盘版),永康,中
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
3.维基百科网站:http://zh.wikipedia.org


网站资料
1.中国社会学网站: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shld/
2.木马城网站:http://mumacheng.com/book/book27/005.htm
3.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网站: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
4.佛教城市网站:http://www.buddhismcity.net/
5.佛学经苑网站:http://hdbook.com/htm/gaoseng/ldgs/xiandai/cihang.htm
6.华典藏经馆:http://hdbook.com/htm/gaoseng/ldgs/xiandai/cihang.htm
7.世界佛教友谊会港奥分区总会网站:http://www.wfbhmrc.org.hk/
8.凤凰网网站: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
9.政党社团之声网站:http://www.boxun.com/hero/Burma'sChinese/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网站:http://www.mps.gov.cn/
11.云南民族网网站:http://www.ynethnic.gov.cn
12.自由旅游网网站:http://www.izy.cn/travel_notes/
13.中国新闻网网站:http://www.chinanews.com.hk/cgi-bin
14.马来西亚佛教总会网站:http://www.mybuddhist.com
15.马来西亚佛教之研究:http://www.ybam.org.my/chinese/cbuddhism/cmalay.htm
16.佛寺建筑网站:http://www.zh5000.com/ZHJD/zgsm/zgsm-0001.htm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