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哲学>>正文内容

佛教思想是一种哲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执一 玉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思想是一种世界观。对这一点似乎没有什么争论。但如果说它是一种哲学,有人会有不同看法:佛教思想能算是一种哲学吗?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精神鸦片而已!
  简单地贴上一个精神鸦片的标签.是最容易不过的事,过去这种事我们干得太多了,而且往往适得其反。如果我们正视一下目前宗教传播的现状,恐怕就会想到,这已经是对过去简单做法的一种惩罚了。
  所渭哲学,就是理论化了的、系统化了的对世界总的看法,即世界观。
  我们说佛教思想是一种哲学,就在于它是一种理论化了的、系统化了的世界观。在佛教的经论之中,对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的问题,已作出了自己的、独特的回答。
  恩格斯曾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现在来看一下,佛教思想是否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了哲学的回答。
  下面我们依次对所提出的问题从经论中找一找答案: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从佛教几个大宗派中堪称“祖”的论述中摘几句话来看一下:
  天台宗智22在《妙法莲华经玄必》中说:
  “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
  唯识宗(法相宗、慈恩宗)的唯识六经之一《密严经》中有:
  “内外一切物,所见唯自心。”
  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在他的证道诗中是这样说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慧尘埃。”
  这里有一个概念一一法。这里所说的法,就是一切物质。
  《严密经》中所说的“一切物”也可换成“法”。
  禅宗六祖惠能在证道诗中没有用“法”这个概念,而把“菩提树”、“明镜台”这些具体事物比喻为“法”,即客观世界现在我们可以明确了,佛教哲学对“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这样回答的,即世界的本质并不是物质,而是“心”。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不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关于这一点,禅宗六祖惠能有一个典型的回答。《六祖法宝坛经》中有这样一段:
  “时有二僧论风幡义。一日风动,一日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里惠能不是从两种客观存在的物——风与幡之间的联系来考查这一现象,而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心”。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家僧肇就这问题有一篇专论一一《物不迁论》,在文章中是这样写的: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睹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
  生死交互出现.寒暑相互迭迁,有事物在运动变化着。这是人们通常的看法,我则认为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呢?《放光经》说:事物没有生灭,没有变化。这里所说的没有变化,哪里是离开变化去寻求不变,而是在变化中去认识不变。必须在变化中认识不变,所以说,事物虽然在变化中,而实际却是不变的。不离开动去求不变,事物虽然是不变的.但又离不开动,那么变化与不变化本来没有区别,愚暗不明的人才认为它们有不同。
  这是《物不迁论》的基本论点。后面僧肇又对他的论点作了多方论述。不过从这个基本论点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并不认为客观事物会有什么发展变化。这便是佛教哲学对这个问题的答复。
  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怎样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是先看一看禅宗六祖惠能的回答吧。据《六祖法宝坛经》载,惠能在去逝前,曾这样教诲弟子:
  “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心,即意识或思维;法,即万物,即客观世界。“心”的生与灭,决定着“法”的生与灭。这就是禅宗思想中,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还可以看一下华严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华严经义海百门》的“缘生会寂门第一”中有:
  “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由从缘生、必无自性。何以故?今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於缘。”
  这段话的意思是:
  客观事物,只是作为主观认识的对象雨存在。主观认识才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基础。
  认识对象与主观认识的作用发生关系,才产生实质是幻相的外在世界。正因为外在世界是这样一种关系的产物,所以并不存在构成自身存在的性质,为什么呢?因为认识对象并不具备自身存在的条件,必须凭藉主观认识才能产生;而主观认识也不能独立存在,也须凭藉认识对象为条件。
  这段引文中出现了几个概念,为以后阅读上的方便,这里稍作解释:
  尘:这里着重强调污染之意,指一切能作用感官的属性。可以认为是指外在世界的一切事物。
  心:这里是指在生出种种感觉的思维主体。有时也指主体的认识或主观认识能力。
  缘: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缘是主体的认识功能椟以显现的条件,如,眼识显现出色境,面色境又是眼识的结果。
  因缘:是佛教哲学中万物得以有存在的原因。《楞严经疏》中有“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佛学辞典》中作如下解:“例如种子为因,雨露农夫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
  自性:各种物质的根本属性,这里指的是与其它物质相区别的不变不改的属性。
  除去对上述哲学基本问题都作出了不同于当今唯物主义哲学的回答之外,对与哲学有关连的其它问题,如生死观、苦乐观、幸福观等都有自己的回答。
  自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迄今二千五百多年以来,多次集结所形成的“经”,以及佛教弟子对经中的观点的阐述,形成浩如烟海的“论”,以及指导佛教僧侣.甚至已经渗透到一般信徒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即“律”。这一切说明佛教思想确实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已经是一门哲学了。
  当然,目前有这样一种观点,即宗教思想并不是哲学,这种观点虽然颇有可取之处,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经历了漫长发展历史的宗教,特别是人为宗教,已经愈来愈哲学化了。尤其是佛教,它提出的“理入”就已经打破了过去宗教的非理性特点.而提出从理性入手,从理性上使对方折服而成为佛教的信徒,这是目前佛教能继续发展,并获得一些知识层次较高的信徒之原因所在。
  承认事实,即佛教既是宗教.对其最基本信徒——僧侣和知识层次较低的信徒是作为纯粹宗教而存在。但对于知识层次较高的信徒,使他们拜倒在佛教坛下的,则是它的哲学,以及它的哲学在诸多领域的影响。试想,佛教对各国文学、艺术、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影响,如果不从它的哲学本身去探讨,难免会舍本逐未,不得要领。
  事实正是如此.我们承认一种哲学有可能被宗教化,但也必须看到.宗教哲学化未始不是一种趋势。而对已经哲学化的宗教.从哲学上予以承认,并认真研究,这才是真正唯物主义者应有的科学态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