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CNKI收录的因明论文综述(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邦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田光烈在《玄奘哲学思想中之辩证法因素》指出:“玄奘哲学思想中之辩证法因素:1.缘起论中之辩证法因素,2.中道观中之辩证法因素,3.因明学中之辩证法因素。”
  罗炤在《玄奘译<因明正理门论本>年代考》中说:“《因明正理门论》是古印度著名因明学家陈那的主要著作之一。其梵文原本已佚,现存玄奘与义净两个汉译本。关于玄奘译《因明正理门论本》的年代,《内典录》、《慈恩三藏法师传》、《开元录》的记载各不相同。梁启超、吕澂、宇井伯寿等人均以《开元录》的贞观二十三年(749年)说为准。本文认为,《慈恩三藏法师传》所记的永徽六年(755年)是正确的。考订这一年代,有助于考察玄奘对因明所持的态度以及吕才与玄奘弟子关于因明的辩论。”
  (2)对窥基的评论
  郑伟宏在《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研究》中说:“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是集唐疏大成之作,被后世尊称为《因明大疏》、《大疏》。本文论述了该书之所以能成为汉传佛教逻辑权威著作的原因,并对其主要的理论贡献和失误作了钩玄提要。”
  (3) 对吕才的评论
  蔡伯铭在《吕才与因明》中说:“吕才,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卒于唐高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他是初唐杰出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新、旧《唐书》都说他博学多艺、聪明过人,对军事学、历史学、音乐、文学都有很高的修养。”
  崔清田在《吕才的因明研究》中对吕才的因明成就作了具体而细致的论述。
  罗炤在《吕才与玄奘师徒的论争》中说:“吕才与玄奘师徒的论争,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史上一件耐人寻味的事件。自公元六世纪因明传入中国,至二十世纪之前,只有这次论争使因明受到中国的非佛教学者的关注,论争的原始资料只有片断留存,论争的内容迄今尚未为人们充分了解,本文试图对这一论争的逻辑和哲学意义做出简略的说明”。
  (4)对义净的评论
  徐东来在《义净对因明学的贡献》中说:“以往人们对义净的了解,多从他是传法僧的角度,而实际上他在逻辑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佛家逻辑在中国内土得以弘扬、光大,玄类及其门人的功劳值得大书特书,但高僧义净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的。义净对逻辑的贡献,不仅是因为他在玄类之后翻译了大量有关因明的佛教典籍,同时也因在国内可查的文字资料中,他是最早提及并介绍法称的人。国人正是从他的文字中开始认识法称在新因明逻辑上的贡献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在因明逻辑上的贡献。义净对于因明逻辑的贡献,并不是如玄类法师一样,亲自开讲有关因明理论的经论;也不像类师弟子窥基、慧沼、神泰等,专门注疏有关因明的典论。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翻译因明典籍上。由于义净所译的经论,都是玄类翻译时所遗漏而待补缺的。这就为后人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因明的全貌起了一个补全、补正的作用。”
  (5)对陈大齐的评论
  郑伟宏在《陈大齐对汉传因明的卓越贡献——《因明大疏蠡测》评介》及《陈大齐对汉传因明的卓越贡献——《因明大疏蠡测》评介(续)》中说:“印度佛家逻辑——因明学在我国的传播分成汉传和藏传两大支流。汉传因明有过两次高潮。第一次发生在唐代,其代表为玄奘及其一大批传人。中国从此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汉传因明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第二次高潮发生在“五四”以后三十年。这一时期,按照中国逻辑史的发展特点,可以称为现代时期。现代因明研究的代表人物为吕澂和陈大齐等。既继承了唐代《因明大疏》的优秀成果,也克服了它的某些缺陷和错误。……由于《蠡测》的写作是以上述五条指导原则为准绳,又具有上述六个特点,这本文集称得上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大疏》的具有很高理论水平的力作。陈大齐的因明研究指导思想及研究方法在今天仍值得借鉴,他在因明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的许多突破和贡献都极待发掘和研究。”
  (6)对当代中国因明学家的评论
  沈海波在《章太炎与因明学》中说:“以往的章太炎研究偏重于他在经学与训诂学方面的成绩,而本文着重研究章太炎在因明学上的贡献。本文探索了章太炎研究因明学的起因与过程,认为章太炎进行了因明、《墨经》与西方逻辑的比较研究,充分肯定因明在论证中的作用,这与梁启超、胡适等单纯肯定西方传统逻辑的做法有显然的区别。”
  图·乌力吉在《蒙古族佛教因明学家阿旺丹迪尔》中说:“清代蒙古族著名僧人阿旺丹迪尔是蒙古族历史上研究蒙古语言文学、佛教哲学、因明学的杰出代表。”
  晓浩在《杨化群的藏学生涯》和多吉占堆在《追念著名藏学家杨化群》中对藏传佛教因明学专家、著名藏学家、西藏大学教授杨化群(1922~1994)评价说:他走过了坎坷、艰辛的人生道路,用惊人的毅力奉献出藏传因明学研究硕果。
  著名因明学家、诗人和书法家虞愚教授因病久治无效,也于1989年7月28日在厦门逝世,享年80岁。他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组成员、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原中国书法协会理事、中国逻辑史研究会顾问等职。对我国当代因明研究的恢复作出了不可缺少的突出贡献。《哲学研究》杂志为其去世发表了公告,但现在还没有看到评论虞愚成就的文章。另一位我国著名的藏学家、宗教学家、因明学家、民族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王森教授也在1991年2月1日逝世,现在也没有评论其成就的文章。
  胡继欧在《缅怀恩师尊公上人》中说:“岁月如驶,恩师尊公上人圆寂不觉已逾十载。我和我的同参杨德能共同依止上人三十余年,蒙师日夕教诲,法乳深恩,终生难报。1978年,在中国佛教协会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赵朴初会长号召大家为“四化”建设作贡献。尊公上人当时提出翻译藏文《释量论》。这是佛家逻辑因明学的一部要典,印度法称论师(公元七世纪)所造。此论在国外早有外文译本,而我国汉文独无翻译。”
  (7)对古印度因明家的评论
  周文英在《陈那的因明体系述略》中说:“这(陈那的因明体系)是最具印度特色的逻辑。本文叙说了其逻辑形式,基本逻辑法则,逻辑规则;阐明了这一逻辑系统的科学性和独特意义;也评述了其局限性和某些非科学因素。”
  杨百顺在《法称逻辑思想述评 》:“法称(Dharmaki-rti),音译达玛吉,约七世纪人,生于南印度睹梨摩罗耶(Trimalaya),早年受婆罗门教育,后皈依佛教,先后从世亲弟子护法习唯识学,随陈那弟子自在军习量论、因明之学,法称曾三读新因明创建人陈那(Dignaga,约五世纪)的《集量论》,一读即“见于师齐”,二读“与陈那比肩”,三读“知论(指《集量论》不足”。自在军也承认法称比自己更理解陈那的思想。”
  姚南强在《论法称对陈那因明的改造和发展》对“陈那,是中古印度逻辑之父,法称则是继陈那之后的又一逻辑大师,近代以来,国际上一度形成了法称因明(主要是《正理滴论》)的研究热潮,并逐步影响到我们国内。早在20年代,欧阳竟无在其《正理门论叙》一文中就认为,因明研究‘应祖陈那而宗法称’,‘后有作者,必胜于前’,又认为二者之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是‘克实’和‘求备’之异。”
  8.会议综述
  《哲学研究》(孙中原撰写)和《世界宗教研究》分别报道了《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召开》: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八月三日在敦煌开幕,十日在酒泉结束。“抢救因明、发展因明、开创因明研究的新局面”是参加会议的来自部分省、市、自治区的五十多位逻辑学、哲学、佛学研究工作者和因明专家们的一致呼声,它反映了召开这一学术讨论会的宗旨。
  张忠义在《藏汉因明学术交流会综述》中说:“由中国逻辑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次藏汉因明学术交流会,于(1989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西藏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30多位藏汉因明学者回顾了建国40年来因明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就藏传因明和汉传因明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办因明学和中国、西方逻辑史进修班于199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主讲人:虞愚、沈有鼎、周礼全等。讲课内容:因明发展史、因明经典著作、中国逻辑思想史(以先秦为重点)、西方逻辑发展史等。
  黄夏年在《玄奘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中说:玄奘是举世闻名的佛学家、哲学家、旅行家、翻译家,是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交通的杰出使者与文化名人。
  三、作者、期刊与年度
  1.作者
  根据论文发表的期刊级别和论文数量,核心作者有(按姓氏拼音降序排列):郑伟宏、张忠义、张盛彬、曾祥云、虞愚、姚南强、杨化群、徐东来、巫寿康、巫白慧、图·乌力吉·阿旺丹增、沈剑英、沈海波、曲甘·完玛多杰、祁顺来、罗炤、吕澂、刘培育、林鸿伟、黄志强、崔清田等21人。
  核心作者发表论文在CNKI中收录数量排序如下表。
  姓名
  论文数量
  排序
  姚南强
  13
  1
  祁顺来
  13
  1
  黄志强
  13
  1
  郑伟宏
  12
  4
  沈剑英
  7
  5
  张忠义
  5
  6
  图·乌力吉·阿旺丹增
  5
  6
  罗炤(尕藏加)
  5
  6
  曾祥云
  3
  9
  虞愚
  3
  9
  杨化群
  3
  9
  崔清田
  3
  9
  徐东来
  2
  13
  沈海波
  2
  13
  曲甘·完玛多杰
  2
  13
  刘培育
  2
  13
  林鸿伟
  2
  13
  张盛彬
  1
  18
  巫寿康
  1
  18
  巫白慧
  1
  18
  吕澂
  1
  18
  在这些核心作者中,虞愚、杨化群、巫寿康、吕澂已经去世,加上其中的一些核心作者已经60岁以上,这样一来,现在有充沛精力从事因明研究的核心作者实在是很少的。
  从2000年以来,CNKI收录了95%以上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期刊所载论文。从2000年以来CNKI收录的因明论文来看,发表有2篇以上因明论文的作者也不过6位,具体情况如下表。
  序
  姓名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发表时间
  1
  黄志强
  因明与亚里士多德的语言分析比较
  学术论坛
  2004/03
  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之比较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论因明的逻辑基本规律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评因明研究中的几个误区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佛教义理与因明逻辑
  世界宗教研究
  2001/01
  三支论式及其规则初探
  南亚研究
  2001/ 01
  因明论式与缘起说
  学术论坛
  2000/04
  三支论式蠡测
  人文杂志
  2000/ 04
  "因明研究”指误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三支论式规则探析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1
  2
  郑伟宏
  再论“因三相”正本清源——兼答姚南强先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5
  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研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因明在近代的复苏与弘扬
  法音
  2002/12
  文轨《因明入正理论疏》评介
  法音
  2000/10
  神泰《因明正理门论述记》评介
  法音
  2000/03
  唐代因明学研究评介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3
  祁顺来
  浅谈藏传因明为他比量式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4/04
  因明在藏区的传播与发展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3/04
  因明与量学——《因正理论》初探
  青海教育
  2001/02
  4
  姚南强
  再论“因三相”——对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的几点质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3
  略论新世纪的因明创新
  世界宗教研究
  2003/04
  因明的历史发展及其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6
  5
  曾祥云
  因明:佛家对话理论
  世界宗教研究
  2003/02
  在历史中解读 在解读中创新——评郑伟宏的两部因明新著
  世界宗教研究
  2001/01
  6
  林鸿伟
  三支论式及因明学说实质之辨析
  现代哲学
  2002/03
  “因三相”、“九句因”及诸“过”与因明的实质
  学术研究
  2002/01
  考察所有因明论文作者的年龄,大多处于老年或已经去世,年轻的学者甚少。学术是人做的,没有人,什么也只是空谈。可见,因明研究后继乏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期刊与年度
  如果把发表3篇及以上因明文章的期刊定为因明核心期刊的话,那么大致情况如下表。
  排序
  期刊名称
  论文篇数
  发表时间
  1
  世界宗教研究
  17
  1981/02、1981/02、1982/ 01、1982/ 03、1983/04、1984/01、1988/ 03、1989/02、1991/ 02、1995/ 01、2001/01、2001/01、2003/02、2003/04、2003/ 04、2004/03、2004/ 03、
  1
  法音
  17
  1981/01、1982/ 03、1982/ 05、1986/05、1988/07、1988/03、1988/02、1989/03、1991/ 02、1995/02、1996/11、1997/07、1999/05、1999/11、2000/10、2000/03、2002/12
  3
  哲学研究
  14
  1961/02、1979/12、1980/04、1983/11、1986/11、1986/12、1988/03、1989/08、1989/ 09、1989/11、1989/11、1995/06、1998/01
  4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3
  1985/04、1988/01、1991/ 04、1992/01、1992/ 04、1994/ 01、1994/ 04、1996/02、1997/04、2003/04、2004/04、2004/ 04、2005/02
  5
  广西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7
  1994/ 03、1999/01、2000/ 01、2000/03、2002/01、2003/01、2004/ 03
  6
  中国社会科学
  6
  1981/01、1983/01、1985/ 06、1991/ 05、1993/ 05、1994/05
  6
  社会科学战线
  6
  1981/01、1982/04、1985/02、1986/01、1992/03、1997/ 06
  8
  西藏大学学报
  (汉文版)
  5
  1993/03、1993/01、1996/01、1997/02、1998/ 02、1998/03
  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1994/06、1999/04、2000/06、2005/ 03、2005/ 05
  8
  佛学研究
  5
  1994/01、1995/01、1995/01、1998/01、2004/ 02
  11
  青海民族研究
  4
  1995/01、1997/01、1998/04、1999/04
  12
  南亚研究
  3
  1994/03、2000/01、2001/ 01
  13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
  2000/ 01、2000/01、2005/03
  分析这些因明核心期刊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中国社会科学》和《哲学研究》这两种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期刊,在二十世纪90年代以前共发表20篇有关因明的论文,但《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以来及《哲学研究》1998年以来再没有发表因明论文,这也许说明因明研究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形成学术热潮,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热潮已过,或许这也说明像《中国社会科学》和《哲学研究》这样以学术为生命的期刊在新形势下不再推举因明研究。不仅如此,其他诸如《社会科学战线》、《西藏大学学报》、《青海民族研究》等期刊也是多年未再发表因明论文。可以肯定是,在新的一轮学术研究阵地争夺中,比较于其他社会科学,甚至比较于逻辑学其他分支,因明研究没有优势,愿意发表因明论文的期刊是越来越少了。
  值得庆幸的是,与因明有紧密关系的几种期刊,近年来一直为因明论文发表提供阵地,如《世界宗教研究》、《法音》、《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等,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为了进一步推动因明研究,因明学者应该团结起来,全力争取更多学术期刊愿意为因明论文提供发表版面,在我国目前学术趋利化背景下,也许这是应该考虑的。
  四、结语
  因明本不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但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较起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因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深远,而且普遍。因明与亚里士多德逻辑、墨家逻辑并列为人类有史以来三大思维模式与推理方法,因明与墨家逻辑曾经对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重要影响,不能不说有着自己的独特只处。这好比人类躯体的基因一样,保持与发展因明、墨家逻辑,就是保持我们人类思维的“基因”。就目前现代逻辑大一统人类思维模式与推理方法的情况下,还保持与发展因明与墨家逻辑,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保护我们人类智慧的多样性和和谐。因此,因明研究,不仅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而且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和谐性的需要。
  从我们前面二、三部分的分析来看,我国因明研究面临着众多问题。CNKI中收录的有关因明的文章不过160多篇,而CNKI中收录的含“逻辑”篇名的文章却达13957篇(截止2005年12月)和含“逻辑”关键词的文章高达60720篇(截止2005年12月)。可以肯定地说,因明文章只占逻辑学文章的百分之一。可见,因明研究任重道远。
  (另外我必须说明,我讨论的因明研究文献只限于CNKI收录的文章。尽管希望能反映出二十多年中国大陆学者因明研究的基本状况,限于资料和作者不懂因明,结论也许是有错误的,还请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http://c79.cnki.net/index.htm.
  [2]见附录。
  附录:
  CNKI 中收录的有关因明的文章
  序
  姓名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发表
  1
  郑伟宏
  再论“因三相”正本清源——兼答姚南强先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5
  2
  郑伟宏
  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研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3
  姚南强
  再论“因三相”——对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的几点质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3
  4
  孟晓路
  演绎归纳的二分与结合——略论西方逻辑与印度因明之差异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5
  达哇
  藏传因明充足理由之三项条件与形式逻辑假言判断三形式之比较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5/02
  6
  沈跃春
  佛家逻辑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读《佛家逻辑比较研究》
  安徽史学
  2004/ 04
  7
  祁顺来
  浅谈藏传因明为他比量式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4/04
  8
  班班多杰
  也谈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的关系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4/ 04
  9
  沈海波
  略论因明学史学上的若干问题
  世界宗教研究
  2004/03
  10
  黄志强
  因明与亚里士多德的语言分析比较
  学术论坛
  2004/03
  11
  黄志强
  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之比较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12
  尕藏加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特质
  世界宗教研究
  2004/ 03
  13
  慧光
  《顺中论》初探
  佛学研究
  2004/ 02
  14
  姚卫群
  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展示的思维方式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5
  15
  姚南强
  略论新世纪的因明创新
  世界宗教研究
  2003/04
  16
  夏金华
  唐代法相宗的衰落原因新论
  世界宗教研究
  2003/ 04
  17
  祁顺来
  因明在藏区的传播与发展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3/04
  18
  刚晓
  藕益因明的得失例举
  中国文化研究
  2003/04
  19
  刘宗棠
  佛家逻辑与论辩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20
  曾祥云
  因明:佛家对话理论
  世界宗教研究
  2003/02
  21
  史继忠
  印度的“宗教哲学”与“因明学”
  贵州文史丛刊
  2003/01
  22
  黄志强
  论因明的逻辑基本规律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23
  郑伟宏
  因明在近代的复苏与弘扬
  法音
  2002/12
  24
  林鸿伟
  三支论式及因明学说实质之辨析
  现代哲学
  2002/03
  25
  林鸿伟
  “因三相”、“九句因”及诸“过”与因明的实质
  学术研究
  2002/01
  26
  黄志强
  评因明研究中的几个误区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27
  刘培育
  20世纪名辩与逻辑、因明的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
  2001/03
  28
  祁顺来
  因明与量学——《因正理论》初探
  青海教育
  2001/02
  29
  曾祥云
  在历史中解读 在解读中创新——评郑伟宏的两部因明新著
  世界宗教研究
  2001/01
  30
  黄志强
  佛教义理与因明逻辑
  世界宗教研究
  2001/01
  31
  黄志强
  三支论式及其规则初探
  南亚研究
  2001/ 01
  32
  郑伟宏
  文轨《因明入正理论疏》评介
  法音
  2000/10
  33
  姚南强
  因明的历史发展及其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6
  34
  郭桥
  墨子比喻论式的逻辑性质
  中州学刊
  2000/ 06
  35
  周文英
  陈那的因明体系述略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04
  36
  苏发祥
  论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的诤辩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37
  黄志强
  因明论式与缘起说
  学术论坛
  2000/04
  38
  黄志强
  三支论式蠡测
  人文杂志
  2000/ 04
  39
  郑伟宏
  神泰《因明正理门论述记》评介
  法音
  2000/03
  40
  黄志强
  "因明研究”指误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41
  郑伟宏
  唐代因明学研究评介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42
  邵强进
  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一般特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43
  黄志强
  三支论式规则探析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1
  44
  郭良鋆
  《因明入正理论》梵汉对照(下)
  南亚研究
  2000/01
  45
  张家龙
  《因明正理门论直解》序
  法音
  1999/11
  46
  郑伟宏
  论玄奘的因明学成就
  法音
  1999/05
  47
  徐东来
  义净对因明学的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48
  曲甘·完玛多杰
  藏族因明学概说
  青海民族研究
  1999/04
  49
  董志铁
  东西方逻辑的三源交汇与比较研究的兴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4
  50
  陈兵
  中国20世纪佛学研究的成果
  宗教学研究
  1999/ 03
  51
  欧阳祯人
  浅论佛教精神与戏剧的内在联系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 02
  52
  郭良鋆
  《因明入正理论》梵汉对照(上)
  南亚研究
  1999/02
  53
  黄志强
  论因明比量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1
  54
  曲甘·完玛多杰
  浅谈藏族因明学与摄类学
  青海民族研究
  1998/04
  55
  图·乌力吉阿旺旦增
  关于九句因和因三相的逻辑问题探讨
  中国藏学
  1998/ 03
  56
  图·乌力吉阿旺丹增
  陈那新因明的论式支分探究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1998/03
  57
  图·乌力吉阿旺旦增
  关于九句因和因三相的逻辑问题探讨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1998/ 02
  58
  沈剑英
  因明的语用学
  哲学研究
  1998/01
  59
  沈海波
  章太炎与因明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60
  魏德东
  唯识的因明论证
  佛学研究
  1998/01
  61
  李润生
  法称因明“三因说”的探讨
  法音
  1997/07
  62
  黄志强
  因三相管见
  社会科学战线
  1997/ 06
  63
  祁顺来
  再谈藏传因明的应成推论式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4
  64
  图·乌力吉 阿旺丹增
  也探佛教的九句因和因三相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3
  65
  姚南强
  略论藏传因明的哲学和逻辑
  中国藏学
  1997/02
  66
  图·乌力吉阿旺丹增
  蒙古族佛教因明学家阿旺丹迪尔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
  1997/02
  67
  郑伟宏
  明代因明研究概论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7/01
  68
  祁顺来
  藏传因明推论式与形式逻辑“三段论”
  青海民族研究
  1997/01
  69
  胡晓光
  因明概观
  法音
  1996/11
  70
  陈洪
  清初文论中的佛学影响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6
  71
  孙晶
  中国的印度哲学研究
  哲学动态
  1996/06
  72
  晓浩
  杨化群的藏学生涯
  中国西藏(中文版)
  1996/ 05
  73
  祁顺来
  浅谈藏传因明的应成推论式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2
  74
  周云之
  喜读张忠义新著《中国逻辑史研究》
  求是学刊
  1996/01
  75
  曾昭式
  论因明学之喻与墨辩之理类
  南都学坛
  1996/01
  76
  顺真
  《萨迦格言》与佛教因明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1996/01
  77
  刘培育
  玄奘在中国逻辑史上的贡献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1
  78
  巫白慧
  中国因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简评《因明研究》
  哲学研究
  1995/06
  79
  阮民恕
  因明、佛教逻辑学析疑
  桂海论丛
  1995/06
  80
  姚南强
  略论藏传量论“摄类”的哲学意义
  中国哲学史
  1995/ 05
  81
  翟锦程
  比较逻辑研究的几个问题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4
  82
  颜华东
  简论因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甘肃社会科学
  1995/03
  83
  康伟
  因明三支论式和亚里斯多德三段论式之比较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1995/03
  84
  宏度
  试释“七因明"
  法音
  1995/02
  85
  祁顺来
  浅谈藏传因明的辩理规则
  青海民族研究
  1995/01
  86
  黄夏年
  玄奘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世界宗教研究
  1995/ 01
  87
  多吉占堆
  追念著名藏学家杨化群
  中国西藏(中文版)
  1995/ 01
  88
  曾祥云
  因明研究中的逻辑主义评析
  佛学研究
  1995/01
  89
  《因明研究:佛家逻辑》
  佛学研究
  1995/01
  90
  徐东来
  论因明的为他、为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6
  91
  姚南强
  百年来的中国因明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1994/05
  92
  姚南强
  “中国与日本的佛教逻辑”及“西藏与蒙古的佛教逻辑"
  世界宗教文化
  1994/04
  93
  祁顺来
  似因剖析──《因正理论》初探之四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04
  94
  姚南强
  藏传佛教的逻辑
  西藏研究
  1994/04
  95
  姚南强
  论法称对陈那因明的改造和发展
  南亚研究
  1994/03
  96
  姚南强
  藏传佛教的逻辑
  西藏研究
  1994/ 03
  97
  黄志强
  因三相二题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3
  98
  张忠义
  因明论式只有第一格AAA式吗?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4/01
  99
  祁顺来
  真因与分类──《因正理论》初探之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01
  100
  姚南强
  藏传因明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佛学研究
  1994/01
  101
  汪裕雄
  意象与中国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
  1993/ 05
  102
  姚南强
  略论藏传量论的逻辑思想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04
  103
  杨化群
  为“因明”一词翻译的辩解——兼论藏文文献分类中的一个观点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1993/03
  104
  巫寿康
  《因明正理门论》论式中的归纳成分
  中国哲学史
  1993/03
  105
  田必伟
  宗喀巴《因明七论》中的认识论与逻辑思想初探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1993/01
  106
  祁顺来
  比量与论式——《因正理论》初探之二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992/ 04
  107
  张忠义
  因明的“合离”与“分离规则”
  社会科学战线
  1992/03
  108
  祁顺来
  因明与量学——《因正理论》初探(一)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992/01
  109
  彭漪涟
  中国近代中外逻辑思想对比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江淮论坛
  1991/ 05
  110
  陈孟麟
  墨辩逻辑学的特点及其历史命运
  中国社会科学
  1991/ 05
  111
  李延恺
  藏传佛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991/ 04
  112
  沉痛悼念王森教授
  民族研究
  1991/ 03
  113
  胡继欧
  缅怀恩师尊公上人
  法音
  1991/ 02
  114
  罗炤
  吕才与玄奘师徒的论争
  世界宗教研究
  1991/ 02
  115
  杜桂芬、杭罗
  古希腊时谬误理论的发生和发展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01
  116
  张忠义
  藏汉因明学术交流会综述
  哲学研究
  1989/11
  117
  姚南强
  因明研究四十年述要
  哲学研究
  1989/11
  118
  沉痛悼念著名因明学家虞愚教授
  哲学研究
  1989/ 09
  119
  张忠义
  试论因明的三支论式
  哲学研究
  1989/08
  120
  逸鸥
  介绍几种有关因明的书
  法音
  1989/03
  121
  崔清田
  吕才的因明研究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3
  122
  宋立道
  因明的认识论基础
  世界宗教研究
  1989/02
  123
  崔清田
  玄奘及唐代汉传因明
  当代电大
  1989/01
  124
  郑伟宏
  熊十力《因明大疏删注》评介
  法音
  1988/07
  125
  谷振诣
  东西方逻辑探源与比较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88/ 04
  126
  郑伟宏
  陈大齐对汉传因明的卓越贡献——《因明大疏蠡测》评介(续)
  法音
  1988/03
  127
  郑伟宏
  因明三种比量探讨
  哲学研究
  1988/03
  128
  罗炤
  有关“真唯识量”的几个问题
  世界宗教研究
  1988/ 03
  129
  郑伟宏
  陈大齐对汉传因明的卓越贡献——《因明大疏蠡测》评介
  法音
  1988/02
  130
  祁顺来
  试谈量学《心明论》中的因明成分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988/01
  131
  张忠义
  从“定有”看“同品定有性”
  社会科学辑刊
  1987/ 03
  132
  沈剑英
  堕负论札记
  学习与探索
  1987/ 02
  133
  彭汶
  试论梁启超对墨家逻辑、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的对比研究
  青海社会科学
  1987/02
  134
  虞愚
  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续)
  哲学研究
  1986/12
  135
  虞愚
  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哲学研究
  1986/11
  136
  法尊
  法称因明学中“心明”差别略说
  法音
  1986/05
  137
  李延铸
  因明三支作法与亚氏三段论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4
  138
  杨百顺
  法称逻辑思想述评
  殷都学刊
  1986/ 02
  139
  沈剑英
  因明三论
  社会科学战线
  1986/01
  140
  剧宗林
  藏传因明学教学刍议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1
  141
  安人
  研究先秦名辩学说的新著
  中国社会科学
  1985/ 06
  142
  祁顺来
  从《量论略义集》看藏传因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985/04
  143
  叶笑雪
  精义纷披 玄机共畅——沈剑英《因明学研究》略评
  社会科学战线
  1985/02
  144
  黄广华
  《文心雕龙》与因明学
  学术月刊
  1984/07
  145
  崔清田
  试析《墨辩》的“故”与因明的“因”、“喻”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6
  146
  沈剑英
  论因明之四种相违
  学术月刊
  1984/03
  147
  波米·强巴洛卓
  入因明学阶梯
  世界宗教研究
  1984/01
  148
  孙中原
  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在甘肃召开
  哲学研究
  1983/11
  149
  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召开
  世界宗教研究
  1983/04
  150
  张盛彬
  论因明、墨辩和西方逻辑学说推理理论之贯通
  中国社会科学
  1983/01
  151
  苏渊雷
  略论我国近代学者研究佛学的主要倾向和成就
  法音
  1982/ 05
  152
  沈剑英
  因明学的产生、发展与东渐简论
  社会科学战线
  1982/04
  153
  日进
  《释量论》已经出版
  法音
  1982/ 03
  154
  罗炤
  应当实事求是地对待“真唯识量”——与沈剑英同志商榷
  世界宗教研究
  1982/ 03
  155
  法称、杨化群
  《正理滴论》
  世界宗教研究
  1982/ 01
  156
  杨化群
  藏传因明学发展概况
  世界宗教研究
  1981/02
  157
  罗炤
  玄奘译《因明正理门论本》年代考
  世界宗教研究
  1981/02
  158
  虞愚
  玄奘对因明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
  1981/01
  159
  逸鸥
  《因明论文集》即将问世
  法音
  1981/01
  160
  沈剑英
  论因明之三种比量与简别方法
  社会科学战线
  1981/01
  161
  沈剑英
  略论因明的宗
  哲学研究
  1980/04
  162
  吕澂
  西藏所传的因明
  哲学研究
  1979/12
  163
  田光烈
  玄奘哲学思想中之辩证法因素
  哲学研究
  1961/02
  作者简介:刘邦凡(1967—),男,汉族,重庆涪陵人,博士,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助理、教授,主要从事逻辑学、行政学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