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明要抄(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明要钞卷第一
  相违因。
  局通对(众量诤不同宗依宗体。)
  前后对共相。
  言许对(宗依宗体能违宗意许。)
  ○相违因。
  有人。于之因传付四失。一者立义极广失。二者多有阙减失。三者违疏现文失。四不顾己失失。
  立义极广失(不知今相违因。故不知因得果名。)
  敌者能违宗。能违害本宗故。名相违。如无常宗违常宗也。其无常宗。能违害常宗者。源由因力。所作之因。能成无常宗。令违常宗。推其能立功。以归因已。因亦违常宗。之因家非不知因能相违力。谁云极广乎。
  多有阙减失(乍许因违害宗义不立名故乍见遮例难不用之故。)
  问因若违宗。因自可相违之名。何偏依主立果名耶。
  答虽因自相违义。不如两宗相返。是故释名。偏取宗违。故唯依主。不兼持业。
  问。疏遮例难云。由因成宗。令宗相返。因名相违。非宗成因。令因相违。不名相违(文)疏主既遮例难。何乍见明文。犹不敢用乎。答至下知。
  违疏现文失(乖违害宗义文故乱有因返宗问答故。)
  之因之家。亦许能相违即因之义。何乖疏文哉。因能成立能违宗故。则能违害本所立宗。故云能立之因。违害宗义返成异品。名相违也。有因返宗等问。由斯而起。由因成宗。令宗相返。等者。能遣例难。意云。因令两宗相返故。有违义。非宗令因相返。如何云宗违因(为言)此就能相违即因义。遮能相违即宗例难也。问若尔何上文。云故无宗亦违因。例而成难。嫌轨师即因义。显彼义有宗因例难乎。答彼师云因直违宗。故宗亦互违因。可名相违宗。是故例难不得遁。能相违即因义。之因家傍所许也。何同轨师相例等来哉。
  不顾己过失(若因本自不违宗者。何劳求例难哉。若许因违宗。宗不违因者。还招相例难。若许互相违者。何宗不名相违哉。)
  此难已会。轨师宗因相返。其义可同。故致例难。自以能相违。为因违义。故无宗可名能相违之例难者也。
  之因义大意。
  因有十四过。分为三类。其中四不成。宗因相离。虽失能立功。犹不及返成他宗。六不定犹预因。兼顺违二义。至相违因者。非只不成自宗。剩能立他宗。过失甚重。都无比类。彼将军家。有四类伴。一者能助主能害敌。二者于主无功。而不属他。三者通属主及敌。四者属敌害主。正因如初。不成不定如次。如彼第二第三。至相违因者。同第四类。正邪轻重。随类可知。不成不定名。皆表自分。相违因名言。岂取一失一哉。就中返成相违宗者。举重兼轻。若即因故。得此名者。示轻过隐重失。二义胜劣。相比可思。又三十三过中。自余过相。未表宗因喻名。只此四相违。独立因名。举无深故哉。此因若似因者。似宗似喻。亦可得宗喻名。何不然乎。疏主能受一藏之正说。自悟二义之得失。收捨之旨。疏文炳然。末学谁及异推乎。
  此义具如明本记。又有因返宗问答由来。聊得别推。如余抄之。
  唯识疏显轮集第十六云(龙兴寺守千集。)
  疏大乘灭相等者。问大乘之灭。既不待因。今相违因。与谁为因。故疏释之。但如霜等。与青相返。与黄为因。相违之因。亦无过失。所望别故○又灯以此如四相违。诸师便云。灯作依士。谬之甚矣。灯既次前。成立疏义。作持业释。相释问答。于此答中。举例释之。岂可却要作依士释。今解灯文。非是例成。作依士释。为对异师。诤其因义。例成此因。虽名相违。然其因义。亦望顺果。如四相违。如四相违。亦望返成敌者之宗。即是顺益。为因义故。诸未有晓。问若尔此中。如何名相违因。答违前顺后。亦各名也。有说互准。各作二释。方得尽理。不善立名。各有别意。此中论言令不生等。相违义。定在能违。宁有从果得名之义。又设从果。即果相违。岂符此中顺违因义。此中正明因顺违故。故但持业。其四相违。若作持业。便漤古义。如彼疏释。又因明宗。因喻诸过。皆望过处。而立其名。双成二宗。名为不定。以不定成一家宗故。一向翻成。名曰相违。定能违害自所宗故。若作持业。但见自因违自宗义。不见翻成他所宗。故立名要见犯过处。故不只为违自宗成过。若尔即与古义无别。故知三处各说一释。即为决定。不可互通。以为正义。
  今见此集。述因明相违因。唯限依主之义。云若作持业。但见自因违自宗义。不见翻成他所宗故。此释同年来所案。但内明相违因持业释者。未审详之。遂可案矣。
  ○局通对自性差别。
  别案一义云。于局通有二门。一者体义真实门。二者假设拟宜门。体义真实门。如先先成。色心等体。空无义等义。如次为局通。而是真实法尔必然之体义也。假设拟宜者。若立论之时。立比量欲成。若体若义。种种审察之时。为如法体义。次第欲置所别能别。有可犯过。由是或矫立。如必为他用量也。或虽非正矫立。以法体置能别。拟宜为义。所谓山处有法上。显有火之义。令通厨舍等也。如此量者。乍举法体。拟宜为义。是又局通门中。以义为所成立之量也。以之为二门大意。若偏执后门为实义者。大乱三重对次第。本末与宽狭。不相顺故。又违所引证文故。得名不定义。恐多招相违。即以拟宜为定量剩妄实义之故也。若又偏依先门者。大意难可尔。粗有违文。随又体义与前后。不符顺之量。甚似难会。是故加后门义断等释。兼后门欤。但虽兼二门。犹以前门为实。故山处有火量等。可云成体之量。虽然亦不遮成义之门。
  问后门意者。于一具比量。并兼局通欤。答。不尔。只论诤之所留。其中面令见成义。故诸量一重所立。必在能别。又资益所成。至有法。故非无以前陈犹为所成之门欤。
  已上一案。本义如明本之。
  众量不同(就本义分别之。)
  一义门义(声无常量。无常义门。即成无常义。不归声体故。)
  二义门体(必为他用量。为他用义门。成神我体不归眼等故。)
  此量所成立有三重。一者言陈他用。眼等上所用义也。二者意许真他用。眼等上真他之所用义也。三者能用我体。本所诤体也。前二重皆成眼等上所用义。为之方便。展转成能用神我。义门成体者是也。初二重比量所成立也。后重本意所成也。非言陈宗。非意许宗。或以初二重。为今量所诤。仍成义量也。神我体全非立量门所诤。真他用意许被带自显。故为今量所成也。立量门不为诤也。若依此义。必为他量义门义也。
  三体门体(有性非实量。有性体门。成离实有性体。归大有体故。)
  四体门义(作有缘性量。有性体门。成作有缘性义。遂归大有故。)
  今依有法有性下。带作大有缘性意许之义。为体门义。意许设虽义。言陈法有法。体义相顺。有法有性体也。能别非实或作有缘性。是义故是一义。或作大有缘性其体遂大有故。意许又体也(是又一义)
  寻云。山处有火量者。上四句中何。
  今云。比量门所诤。山处有火义也。不取所有火。但资益所成。既及火体。故义门体也。问火体共许。何为诤哉。不同真他。答见远山处有赤色物。一人云火。一人云非火。自此起诤。遂立比量。而欲直举火体。无同喻。故成山处上有火义资遂益遂成火体岂非比量之所诤哉。虽非意许。方便成体。仍所立及二重欤。他方有佛量。亦同之(此义具如明本。)
  或山处有火量。义门义也。若成体者。此量意许量欤。以所诤法体。必置第二类意许故。若为之一重所立。无同喻故况所诤体。必不极成法也。如外道神我等。而火法体。世间共知不诤。何云成火体哉。依之可云。以山处能有火之义为所立。不取所有火体也。故纂云。取有火义为法不即取所有火也(文)爰知此量言显量也全不及矫立。所立只一重也。诤法体量。必有二重所立。如后三相违也。
  问纂云。不即取所有火也者。言陈成有火义。不取所有火体。资益成得火有有法者。诤遂留火体云也。又下文云。此门且约体义一门。为难及释(文)上下皆为成体之量。答资益成得者。立此量了。敌者知有火体之分也。于比量门。终有体性之义(文)不可关比量所成分欤。
  已上二义中。前义通途。后义又非无道理。往年所案得也。
  寻云。设虽法体。造成义为所立。若尔此时。前名既改可云得名不定。
  今云。不造成义也。体定体全不改反。而其体上加义。传成体也。彼他用眼等云时。其他唯自性也。不改为差别。其他法体上。加用眼等义之时。贯通同喻也。仍体义得名决定不改。前后对者。前在所别。得自性名。今置能别。改差别名。何故尔者。宗依偏就比量定之。宗体指法真实体义。仍有此不同也。
  有寻云。局通对自性差别者。宗依欤宗体欤。若宗依者。对法论轨决择。瑜伽因明处中。释论依。所成立举自性差别二种。能成立分立宗辨因等八种。比量宗依既为能成立。知所成立二种非法有法宗依也。依之义断释因明四对中。指体义总别二对。且随所诤不过此二(文)解先后对。即辨宗依是(文)明知体义对所诤体义。先后对法有法宗依也。又纂要问云。既言所成有二。为并须成。为成随一(文)答之随所诤成(文)重问云。若尔何名所成有二(文)意云。随所诤以自性差别随一。为所成立者。何瑜伽等。云所成立有二种哉(为言)答之。所诤之义。不过此二(文)其意易知。又解所成立有二种文云。非欲合二以为依宗。此但所诤之义。或诤有法。或诤于法(文)又三重对。可尽摄诸自性差别。局通对自性差别。若非宗体者。比量所诤体义。何对摄之哉。若宗体者。疏上卷明体义三名。以所成立体义。如次相配有法及能别。以知以比量宗依。名自性名差别也。又今疏云。先局后通。故二差别(文)先后者。指先陈后说宗依也。又断云。以后所说必贯于余(文)又疏上卷云。自性差别。二并极成。但是宗依。未成所诤(文)答自性差别。但是宗依。非是所立。所立之具。此依陈那以后因明。会瑜伽对法。所成立自性差别之文也(此寻太珍。可祕可祕。)
  疏上卷云。今者陈那。因喻为能立。宗为所立。自性差别二并极成。但是宗依。未成所诤。合以成宗。不相离性方为所诤。何能成立。○(文)
  又云。陈那以后。略有三释。一云宗言所诠义为所立。故瑜伽论第十五云。所成立义有二种。一自性二差别。能成立法有八种。其宗能诠之言。及因等言义。皆名能立。其宗之言。因喻成故。虽前所立。○非定所立。能成义故。○宗所诠义。定唯所立。独名所成。二云○。三云自性差别。合所依义。名为所立。能依合宗。说为能立。○自性差别。但是宗依。非是所立。所立之具。所望义殊。不相违也。不尔慈氏天亲。岂不解因明。说所为能立(文)
  义断云。
  纂要云。问瑜伽对法。俱以自性差别为所立。宗为能立。何故理门入理。皆共宗为所立耶。答先叙古解。次述今明。古有解云。○慈思唯识法师。亦有三释。初后无违。中释似过○(有离答。)故实无过。今又解云。所成立义有二种者。唯理非教。教名为宗。或可立宗之言。立彼教理。教随诠理。亦名自性及以差别。立宗之言。或亦并教。名之为宗。是所尊故。二谓自性及于差别。非唯说声为常无常。名自性差别。亦以先陈后说言显意许。如次为之。非欲合二以为宗依。此但所诤之义。或诤有法。或诤于法。或诤言显。或诤意许。或二俱诤。由此得有四相违因。故瑜伽等言。所立自性者。谓有立有。无立为无。此直有法为有无。不许有法之上余差别。名为自性。如立我有。及以非有等。所立差别者。谓有上立有上。无上立无上。常立为常。无常立无常等。此诤有法之上别法。如立于声常无常等。随诤于此自性差别○(文)
  有云。既云中释似过。第二释不及初后欤。虽有转救。犹似劬劳。初后二释中。明灯抄以第一释为净眼师义。以第三释为疏主自义。明诠僧都依邑记。初释为正。今且依明诠可存初释也。里书云。第一释意。宗能诠言。名为能立。所诠不相离性。名为所立。然瑜伽言自性差别为所立者。不相离性是不离于自性差别故。非谓有法及法为所立也(文)诸德多同之。问初释虽云所诠义为所立。忽不见宗体。答于因喻之所成宗。分能所诠。若宗依者。何云所成立哉。明知于不相离性宗。以能诠为能立。以所诠为所立也。又初对自性差别。若宗依者。再显先陈后说自共。阙无比量真实所诤哉。又断云。以后所说必贯于余。又云。举瑜伽宗。故须通喻(文)若极成能别者。何云通喻耶。后说无常不限声上别义。总取诸无常义。何云贯他哉。宗体无常。不离声无常故。贯通瓶上无常也。问若尔处处。如何相配法有法宗依哉。答自性差别者。有法及法之名也。以体义三名。可知之。若尔自性差别。是宗依法有法名也。不相离性宗。不离宗依自性差别。故云所成立自性所成立差别也。明诠释此意也。问纂引疏三释了。述助释意。此但所诤之义。或诤有法或诤于法等(文)以所诤体义。名自性差别者。纂主助释也。以知疏三释者。皆不云以所诤宗为所立欤。答。解能所立义。疏有三释。初释能诠所诠对。第二释总聚一分对。第三释能依所依对。此外纂主标今又解云。教理相对。又作二释。二谓自性差别以下。还依疏初释以所诤体义。为自性差别也。不尔或诤有法或诤于法等释。古来诸德。为常途性相。岂为一相助释哉。
  今云。瑜伽等自性差别。或属宗体。且如声无常量。以声上无常。为所立差别故。或属宗依。虽声之无常。有无常义。留极成无常能别。得差别名。故或通宗依宗体。合前二义论之。或又不属何。本真体义。非宗非宗依故。今三释者。对能立中立宗。欲辨其不同故。以合宗。为立宗。以属宗依。自性差别为所成立也。此释意。非不许属宗体之门也。仍初后二释。不可取捨。
  ○先后对共相义。
  问付先陈后说对。分别前陈故。后说名共相。应是不相离性之宗。何云宗依。答极成宗依者。自他共许之词也。是名宗依如常。但用此宗依者。为分别先陈令不相离也。其后说须分别先陈之物云事。立敌本自许之。故名共相。问今后说能别有浅深二重。正为宗依之分浅。法有法各别不相属故。分别前而为共分深。敌不许之故。今浅深二重中。正取何重。为先后对共相哉。若取一捨一者。不离前难。别兼二者。乖道理。废立可决定故。
  答不弃二义。但正为宗依之分。极成分也。此用法有法极成宗依者。遂为令不相离云事。立敌互存。是故今为宗依极成之法。可为自相共相之物也(为言)问如此义者。以不相离性边为共相。可为实义欤。不尔三重中一重共相阙而止故。何矫兼极成分哉。答自共之门。自元许后说通有法。此后说用极成许置之物。不尔敌证惊而不许故。以何力立实所立。是其宗依极成之习也。今此二门。一阙比量不立。若许通二。岂不兼之哉。若设虽兼。一边不摄此重者。不然。二中取何为此重。弃何为余对哉。又余对者。是何对哉。问不相离边。可属局通。其义易知。答不尔。局通对本取诸法本真若体若义。为因明所成立之门也。法体既决。定异前后(是一)设先举体。次举别义。以义分别法体之门。不为局通共相。通余法。是共义也(是三)二对共相。其义大异。不可令相漤。问。若尔先后对共相。不通他哉。若云通者。漤局通共相。若不通者。后陈何不通喻。如无常义通瓶。又先后对名所成非成对。以因喻成后说。故名所成也。又如缕贯花者。一缕贯亦青诸花。众多花类有法同喻。又云贯通他上。他者对有法指喻依也。答。先后对共相贯同喻。或不通义。能可案之。子岛释云。前后向上。局通流下(云云)此义难知。今且可云。二对共相。俱通上下。二对俱虽通上下。其意犹异也。先后对向上为本。局通流下为本。傍论之者。先后流下。局通向上。
  问。两对本意何不同哉。答。局通对。诸法本有体义故。义自通余法。非今所案立。先后对入立量门。对敌欲令知义故。前后陈之。以后说今别前陈也。引喻只助令知此义也。量意云。局通对义。本来通他故。是为正意。后说义通有法体。依比量门所案立。前后言中。后陈义欲分别先陈故。向上为本。二对意。倩可案之。
  局通对所成立。先后对后陈所成立。共趣犹异也。第一对。体义敌者未知。成立令知。为所成也。是故体云所成也。前后对。有法元不为所成。以喻例成能别。故后陈云所成也。今成假他力。助成义也。重意云。前后对约在所。此置物所成。彼置物不被成之习也。局通对所成。立者前本有。若体若义为我所成。若法此体此义无知之物。并虽本有。他共许。已知有之物。今不成。对之云所成也。又局通对。不以后说分别先陈。分别是先后对也。局通对意。义是体上在故。通有法也。是故虽同向上二对意异也。
  ○言陈意许对自性差别宗依宗体。
  先案云。宗体也。问。与局通何别。答。局通先定两宗所诤体义。是宗体也。先后成其体义。宗依也。言许显所诤留居之处所也。
  又今推云。宗依也。意许言下别义也。须举言陈之物。言下意许也。故属宗依。问。必为他用量能别。神我他用意许。非所诤宗哉。尤可言宗体。答。其以眼等之神我他用。不相离性宗。为宗体也。只云神我他用之分。更非宗体。其言下神我他用。属言陈他用。为宗依也。宗依表里。分为言许故也。
  问。纂释比量所诤。云或诤言显。或诤意许(文)准之言许对。所诤宗体也。不尔岂诤宗依哉。答。彼释局通对也。局通对。所诤体义。留居四宗。不同释分也。
  ○能违宗有意许哉。
  若有者。义断云。即四相违因。所违者是(文)若无者。有性非有性能违岂无意许哉。举共许有为言陈。非离实有性故。
  今云。本量既以意许。即言陈了。牒之举有性者。则是大有性也。只言略也。直举大有非之。问。本量又可尔。有性与大有性。言广略也。焉异能违。答。本量言许。实二重也。矫立习必带意许故。能违是遮诠。直非彼意许。何及两重哉。若能违有违许者。非有性能别。可有意许哉。若许尔者。意许岂在二处哉。又诸意许唯成其法。不可有法意许。
  有法自他相能违自他共之次。可沙汰定之。
  建历二年八月九日。复审之次记之。同法正觉院右笔。
  贞和五年五月二日交点了。去三月以正本即交合彼御本了。何非末代重宝乎(于时洛阳净菩提寺。)法印范缘(春秋六十。)
  元德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夜半对红烛驰丹笔了。法印权大僧都觉(春秋廿五岁。)
  正庆元年九月十四日(未刻)以良算自笔本校合讫二十七岁。
  观应二年三月三日夜于灯下书写终功毕。拟讲显意。
  同十五日寅初于宝积院御所一交了。
  明要钞卷第一(终)
  明要钞卷第二
  法自相敌者(佛弟子传。通二宗义。有二释义。)
  第二作法分离事。因喻之法不应分别事。
  法差别意许(胜胜胜劣二家大纲与所立法胜劣差别文。)
  (注释三过不乐为与能违宗同异。)
  积聚性因违法自相事(付卧具上神我用胜义有无。)
  神我用胜意许宗义准不顾诤。
  ○法自相敌者。
  子岛存佛弟子义。九句因记。改古德疏说。更加今案。以为祕决。疏二卷传。虽云胜论。其非实义。只任九句疏。一往举之。不如余处分明说欤。今案此意。自宗既有真正量。何阁之取外道疑因哉。设以众多理。虽成胜论传。恐难对此一道理。四种相违。前邪后正。其后正者。皆佛法也。破外道邪宗。显佛法正理。能违定可自宗。又二家虽同立无常理。胜论所立。犹异佛法。岂以之为至极正理哉。疏对二师举二正(文)佛弟子传。至极证也。陈那说二。俱是正因者。指理门于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文。故演祕域龙何乃断为正因释。胜论传会通不及。又略纂释。可为明灯(此外虽有佛弟子文。不及此等释。仍不出。)
  问。声胜二宗。在劫初诤声常无常。足目取之示九句因。陈那岂不取耶。又因明通外宗。可先外量。外量中。声常无常诤。其相易知。是以九句皆以声诤。为其作法。仍不可奇他事。轨辙自昔有之事也。
  答。足目仙人。梵王化身。胜论外道之师也。声论者鸺鶹之末计。从胜宗出。如此次第者。足目出世在前。声胜立论在后。足目岂在前。判后量邪正(定宾疏等可见合之。)仍此道理未定欤。况九句中。第五所闻因。已对佛弟子。岂劫初立敌哉。方知九句真似。虽始劫初。仅示句句相。未指其作法。陈那以后。显实正理。以佛弟子所立为二八正因欤。
  问。佛弟子义。虽有诸文。胜论传会之。无殊相违。至明九句立者。疏文者。慥云胜论。尤难会欤。
  答。会彼文有多意。一者道诠云。二八句立者有二。一者胜论。明九句文。二云佛弟子。明二正文。约一相义胜论师也。若据尽理佛弟子也(已上取心。)今案此传。诸行无常。佛教所说。胜论所作无常道理同之。而彼师立声性故。遂虽犯过。声论愚钝。一时犹不犯过。故一往是正。暂为正因也。然而遂犯违决。非真实正因。佛法永无过。故为之(至)极轨辙。九句疏文。举一往正因(为言)二者胜论者。佛弟子也(云云)此传意者。佛法九十六道中。最胜论者也。故名胜论。三者所立同故。从初云胜论。(后二传在忠最私记。)此三义中。初传尤好。第三义又有深志。可受口传。第二颇难信。
  纂要问二五句诤。
  就佛弟子传。有二义。子岛第二句。道诠第五句。二传皆□纂。且依子岛。纂问见二四两句。声论二师。既为立敌。若尔第二句犯违决。九句何无违决(为言)
  答。意第四句。据别立敌而说。即对佛弟子也。不同常习。准何知者。第五句所闻因。对佛弟子故(为言)
  问。彼记云。长途所定。胜论与声论。相对为立敌。而理门颂中。所作因。不尔者是何义耶。理门九句外。指何据云长途耶。若指相违决定处者。彼一处也。此又一处也。以何云长途。不何云别耶。答外道因明师。示第二句。多取胜论量。从劫初来。相承有迹。九句疏。即依彼常习。二往以彼为第二句。以之云长途欤。至陈那探其实。以佛弟子量。为第二句。以胜论量。为相违决定作法也。不只云九句颂。云理门颂中。其意在之。演祕云。域龙何乃断为正因者。若不指九句颂者。更指何处哉。以之可推纂意。问。理门仅载足目颂。全不云改立者。以何知更取佛弟子。彼十四过类。即依足目说。可知依往立论。答。理门以胜论量。为相违决定。仅以现教力。断为正因。岂以一量。为正因疑因二作法哉。是知理门第二句。是佛弟子也。以第五句立敌准成之。纂主问答旁有深旨。但十四过类。多分依足目者。以分别因喻等。不为真过。是依足目义也。何必付胜论量示过类哉。
  已上往日愚记。
  古云。声论声常量。有二敌者。胜论及佛弟子也。声胜二师。同劫初出。诤声常无常。对论敌者。胜论非佛法。而佛弟子后代出。更朋胜宗。所立既同。故兼为敌者也。九句因疏。指同时敌者。云胜论师。处处随宜。举佛弟子也。凡因明通内外二道。佛法以前。久用胜论。为二八正因。设虽取佛法所立。岂忽捨古来正因哉。所作无常道理。内外既同。不可取此嫌彼矣。问。纂要问答。通二敌者。解无违决欤。答。唯就佛弟子。释无相违决定也。疏争胜论。纂加一类。或纂问答第五句。第二句立者未解释也。
  往古大堂。多用此义。修南院法印(惠晓)被立此义(云云)以文轨疏为证。如声者对胜论等者。等佛法也。二家互有德失。胜论传取同时敌者德也。一往正因。遂犯违决失也。佛弟子义。无疵正因是德也。拟宜为敌又失也。陈那载足目颂。废立九句之时。二八句窃兼二师。胜论古来正因。任足目施设。佛法真实正因。自更所加也。可得此意欤。
  此义不异胜论传。但彼取胜论。为正敌者。佛弟子兼取之。此义并取二师。无其兼正。仍二义稍异也。
  今又推云。法自相敌者。大有二释。九句疏取胜论。是为本义。纂要问答等者。取佛弟子。是疏外别释也。问。纂要为别释难用。答。凡制纂要。可知共意趣。一者助疏释闻其幽旨。二者疏外述别释。显义多途。共中今就疏取胜论。问何故九句无相违决定也答。中理门颂中据别而说者。改疏释据别立敌而说(为言)疏上下多述佛弟子者。不正举敌者。只明能立正因也。临处处文。各可会也○。淄洲释中。无胜论文。略纂明云佛法。扑扬又同。
  学者定不受此义欤。但有大所存记之。
  ○第二作法分离事。
  子岛九句义私记云。
  ○因喻之法不应分别事。
  有云。青水纂注云。论存委曲。纂主论外案本意也。但不非论师也(已上)今推此意。广百唯识因明。异理门正理者。禀承之旨也。准之。广百论委细分别是无常故之因。非域龙天主等轨式。论主存委曲。实分别因也。爰纂主云亦不应分别者。论主委细分别乍许之。论外案理门正理本意。云不分别也。因喻之法。不分别。依总法建立比量者。因明大纲故也。仍此因亦不可分别(为言)
  此义同法算公之所案也。微妙微妙。诚得清水御本意。愚老永归此传了。
  ○胜胜胜劣二家大纲。
  胜劣传。以立者本意。为至极道理。以淄洲处处释。为至极文证。诸差别相违真实轨式。○不如灯释也(无有别法与七相违。)难势所滞者。能违宗在不乐为外之一事也。
  胜胜传以相违义为本。依能违宗。成不乐为。为至极理。依此见者。诸文皆证据也。立者前无不乐为。是遂所留难也。自此入别韵。以敌者前义。为不乐为违背非一。设以同喻即义等。欲成之。根本道理颇弱。所谓二差别。即为所违能违之义。空失故也。
  二他用传。以立者本意为先。大得道理。但能违作法之时。用胜字故。还见者。意许自本。可置胜等言。
  问。付胜胜胜劣二家。料简众量事。何义犹相顺耶。今云胜胜义者。以之其趣易得。谓顺众量。而恐犹疏也。以淄洲释为定量勘见。胜劣义还顺众量欤。但众量之貌。种种之间。末学辄难成败。若不辨异门之通塞者。拂过甚难欤。
  问。疏与所立法胜劣差别之文。顺何义耶。答。胜胜义中若乐为兼二者。似巧得文。然犹失差别相违大纲。以胜劣字。即为胜劣证。虽似浅近。还是本也。论疏断纂。只有此文。自余皆迂迴也。任文与迴证。优劣可知。所拘纔与一字。会释非一。见文本意。全无相违。问。以假他用胜。乍非乐为非不乐为云事。虽会未遁于胜胜义无拘之难哉。答。尔也。此事非今量中一难义。立破渊底也。后三相违。古来所诤来。皆此类也。清辩比量。胜军比量。唯识比量等。各皆有别样也。凡以词难尽以此等义。须知道之故质。以余常事。勿奇妙旨。
  注释难胜劣差别付三失。今于胜胜义还付三失。
  一差别不成失。
  夫差别者。自相之上所带别义也。二明自共。虽有多重。无不体义。而假他用胜。非立家义者。既殊泛尔共相之义。互不贯通。何名差别。若云虽一意许。通言陈故。名共相者。胜论比量。离实大有。亦有性义。通言陈故。可名差别。何称自相。若云胜论宗。无二有性故者。亦数论宗。亦无二他用胜。何名差别。若云兼立敌义合为二差别者。师弟二有。宜为二等。若云此量同喻假他用胜。通意许故。不同有性量者唯识比量定离色者。无通同喻。何为差别。如此推徵。相例不遁。加之二胜之家。以差别义。即谓相违。二义混漤。深虽胜劣。差别名义。如上已述。言相违者。以因喻力。作能违时。违害本宗。初得其名。未作能违量之前。虽名差别。不称相违。而以遂可为能违宗。在意之时。固令违返。恐不正理。一自相上。二箇共相。虽义差别。不如水火。何以一宗之所许。称差别不成乎。
  二文义不顺失。
  胜劣之言。疏有诚文。二胜之说。都无明据。捨有取无。不顺之甚也。疏云。此中义说。若数论外道。对佛弟子。意欲成立我为受者受用眼等(文)立量本意。无如此文。既以神我为乐为宗。其余诸义皆不乐为。何况假我受用。敌证皆许。成而何为。金七十论云。聚集为他故。异三毒依故。食者独离故。五因立有我(文)今积聚性因。必为他用宗。则聚集为他故义也。矫立作法。言陈虽共。立者本为。全无异途。故论云。如是亦能立所立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二差别遂分能所违。可知只是真他假他也(文)疏文云。然眼等根不积聚他实我用胜用亲用于此受五唯量故者。乐为神我用胜也。云地由依眼等方立假我故积聚我用眼等劣天者。不乐为假我用劣也。云然以假我安处所须方受床座故于卧具假他用胜实我用劣者。明同喻之返为异品。云今者陈那即以彼因与所立法胜劣差别而作相违者。结归法差别相违也。明知。二差别体者。真他假他也。真假如次。乐为不乐为也。乐不乐为如次。用胜用劣也。若加其言。唯云胜劣。若指其体。只真与假也。胜胜之宗。以假劣从真胜。合为乐为。若尔不乐片差别者。其体何物。数论之宗。眼等有法上。无假我用胜义故。若云敌者前义者。何纂要云二共许有假他替处。不只纂要多有违文。若云虽不所别之义。以同喻卧具之力。言陈之下令有假用胜义。不是正取同喻者。具义之物。必有其体。其体则或所别或同喻等也。若以同喻令有其义者。既是取同喻为片差别之传也。若云其体虽同喻其义通宗下者。犹未脱无别体之难。作遮诠能违之量。无替处物故。设云同喻卧具替处者。其时又同喻阙。若云能违宗能替处。所谓佛弟子所成眼等上假我他用胜义者。敌者宗替处可然。为义之所依。能有其言之物。立者前无之故。根本既唐捐。枝末何成辨。可谓立者前真胜假劣之中。成假非真。替处能成。劳求他法。皆不可得古德一义。以彼同喻为片差别。今不直彼义。而谄其趣。纵亦虽义非实共许。无体取义灯家所破故。况假我用劣。本在立宗。何属之乐为。劳求余义。谬入异路。通塞悉翻。不可具举。
  众量相违失。
  所举众量对比。今量未知。谁违谁亦顺乎。二胜家以一宗所许。谓不相违。所付众过。皆从此起。若言陈下均带故。则众量差别皆不相返。若违害于本志故者。此量二等亦成相违。若如作有缘性作非有缘性。其词相违。此量殊彼者。积聚不积聚。真他假他。亦大相翻。何义违无。若不立敌相违宗者。能成假胜。能破真胜。遂则立敌之相违也。若论初者。作非有缘性体者。或共许有或实德等。仙人许之。言陈同带。相并而存。何云相违。若彼诸比量不乐。亦敌者宗者。自执别义。不足为证。凡此量二等意许。俱为有法眼等上义。立者宗计自本必然。而陈那菩萨。立破之道纵横无碍。共许假他之上。仅置胜一字。不失本宗之假他。又不乖佛法之宗旨。然能得破立者乐为神我用胜。问答往复。盘石遂摧。旨趣最妙。谁不疑惑。若同常例。还失玄旨。五蕴和合。假有作业。总为别依。似用眼等。以其功能。名受用胜。彼胜则堪能义也。未必对别神我用胜。以同喻卧具等假用胜非真胜之力。立者还生相违之智欤。
  与所立法胜劣差别文。
  今云。胜劣差别者。二等意许也。所立之宗。法自相下。真胜假劣。乐为不乐为差别也。与者为也。是则所破也。作能违者。所违能违。和合所成也。以不乐宗。为能相违。令所违真胜宗。成相违。是皆作法能违之事。所令被也。故论云。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文)疏则释此文之中。所述义也。论自本于乐为不乐为二差别。违乐为成不乐为。总指此所违能违为相违作法之所由也。而学者偏。以能违一边。名相违为疑。常途虽然。依实亘二立相违故。疏上文云。相违义者。谓两宗相返(文)就中今文本意者。非法自相。亦非法上一切差别皆作相违(云云)其所遮余差别者。有漏无漏无常。作彼缘性非彼缘性等。众多义。于他用可分别。此皆不今所成。又或加唯字。或置亲字等。皆非立量所诤。唯于真他用胜假他用劣门。可论之(为言)约解释本意。以遮余差别为先。然而对与言。令连续文章之义不可无。仍望能所违置令被也。故与字不违(为言)
  私案非一。其中此义无殊难欤。余如明本。
  不乐为与能违宗法同异。
  寻云。众量作法。不乐为意许。与能违宗。其词无异。作非有缘性。及定离眼识色等也。今量何有不同哉。
  今云。不乐为与能违宗。体有同异。其体若同。必改其言。如必为他用量。体若异者。不改其言。作非有缘性等是也。若体同不改言者。立者前二差别。相双自本有之。设虽立不乐宗。乐为宗何已哉。不相违故。又立敌宗义。应无差异。作非有缘性。能违立取之时。即实有性也。定离眼识色。心外所执色也。与不乐为其体实异也。不乐为共许者。言分也。假我用劣。劣字本言陈加故。改之无过也。问。何有同异二类。答。有法上义。为不乐为之时。与能违宗同体也。假用差别其类也。若不尔者。必以前物为片差别。能违宗法。有法上义立之。故改不乐体也。
  得此旨者。以敌者宗。为不乐为者。决定谬也。
  ○积聚性因违法自相事。
  子岛疏记云。眼等必不为神我受用(文)周记云。非我用。平备云。必不我所用。道诠云。不真他用。明诠云。眼等必为神我非用。此等作法词。虽小异其意大同。我者神我也。用者用胜也。具可见记文。
  问。能别不成失难遮。答。子岛释云。为破于他。就他宗立故。无不成失也(云云)准纂要云。为破于他。就他宗立。虽有所别所依不成。而不为过。可得释意。法自相者。是自法自相也。故记云。此望立者。自法自相相违故。能违就他宗作之(云云)望数论自宗犯过。名自法自相也。准向三四因皆自比违自之释。以本立者为自也。
  疏云。若言眼等必为我用。能别不成。阙无同喻。积聚性因违法自相。卧具喻有所立不成(文)我若非神我者。何付能别不成哉。用若非用胜者。岂有所立不成哉。既望本量宗。有所立不成。准知为能违宗。能同品也。仍不犯所立不成过也。明本所记。聊似有烦。今直得疏旨欤。子岛御传。全无风情此趣也。
  寻云。卧具上有神我用义。设立必为神我用。何有所立不成。
  此有多义。今成一义云。立量之习。共比因喻。必须极成。卧具上有神我用义者。立者宗计也。既非共许。何为喻哉。假用义立敌同许故。为共同喻也。违他顺己之故。能别虽立我用。同喻须共。故不取卧具上神我用胜义也。共许假用。望神我用宗。非同品故。有所立不成也。
  可勘见明灯抄。
  ○神我用胜意许宗。信义准不顾诤。
  相传云。不顾论宗传为佳(如本抄)
  先案云。偏傍义准宗也(如明本)
  更云。意许宗者。四宗相摄。颇不定也。若乐为不乐为相对。不顾论宗也。立者正欲成立之宗故。言陈意许相对。傍义准宗也。言陈法自相。为正所诤。意许后三宗。名傍所诤此意也。一切比量。对敌正所诤者。言陈法宗也。以之为不顾论宗。意所诤者。非言所陈故。名傍义准也。重言之者。决定不顾论宗。能别言陈也。决定义准宗。无常宗傍成无我宗等也。无我宗非言陈。又非正乐为故也。意许宗乐为故。不顾论宗所摄。非言所陈故。亦义准摄也。问。疏云。既于因过说法差别等者。偏摄义准。不见摄不顾论宗。答。欲释义准名宗之义。举法差别所违宗也。虽意许宗二宗不定。今论摄义准之门也。无我宗义准虽显。名宗之义隐。故今不举之。下文云故于宗中傍有义准即四相违所违差别者。言陈意许相对论傍正也。
  度度愚案中。今得实义欤。可祕可祕贞和五年五月八日。以正本书写交合毕。法印。范缘。
  元德二年十一月十日子夜雨中驰笔毕。僧正觉(春秋二十五岁。)
  正庆元年无射下旬以良算自笔之本校合了。觉(行年二十七岁。)
  观应二年三月九日夜于花林院御所书写之毕。拟讲显意。
  同十九日夜于宝积院御所一交了。
  明要钞卷第二(终)
  明要钞卷第三
  有法自相
  矫立事。不立离实有体能别事。以同异性望有性体勘成异品事。所立法二释事。今量所立法事。所立法异义。
  ○有性非实量乐为宗在意许事。
  问。今量欲成有性离实等有体之义。有法举有性。能别立非实。见其不相离性宗。立离实大有。破即实有性。立者乐为。既显于言陈。何为矫立量哉。答。师主安立六句。六有句即其随一法体也。弟子以彼能有。即于实等体不许有别体。仙人欲成有性之体立今量也。若显成此体者。有法立我有性。可用别有体能别。而有法无简别。举共许有性。能别立非实。不显成有体义。可知有法有意许。所谓离实大有性也。能别有表里。言里矫成离实有体义也。凡敌者以立量言支。对内明门争。其义若不穷者。知立者矫立。勘意许探乐为也。
  ○不立离实有体能别事。
  问。立量之习。言陈欲尽自乐为。同喻力所及之义。必能别立显之。与同喻等义。非不极成故。同喻若不及者。置而不立。而同异性既具离实有体义。能别如此立者。所立可满足。何用非实言。不立有体宗哉。
  答。若立有体能别者。仙人本意可穷哉以否。若立穷者。未显离实大有名体。比量乐为岂得究竟哉。若虽立有体。争未穷者。不如矫立。问。以有无能别。成有法体。比量之一貌也。如是成立于有法者。是也。仙人立有体能别。成立有性体者。宗义岂不满足哉。
  答。比量虽有自他共。以共比为本。仙人为成大有性体。安立共比之时。若非矫立者。必可犯过故。有法带意许。能别置矫言。问。大乘所立无性比量。触别有体量等。有法举体。能别立有体。全无过。答。彼立敌二家同佛弟子也。有法直举共教所说法体。故全无不极成不同弟子未从仙人之前。不许大有体。重意云。举共教说。敌者许其体故。能别虽争体有无。犹是争义之类也(犹可问答。如别卷记。)
  问。唯识比量。敌者中有外道。有法色体岂极成哉。答。彼举眼所行色。是内外共许之法体也。不同师弟诤。况彼量矫立作法也。不可为难(此事可有别义。)
  ○以同异性望有性体勘成异品事。
  问。有法举体。能别立有无言之量。亦可尔哉。
  答。彼以法成法量也。不同有性量。问。以别有体能别。既成立有法体。岂同声无常量但成法哉。答。以有无能别。成有法体之量。多是自比量也。有法直举不极成法体。全无意许。能别云别有体。不矫立故。诤留能别。不同有性量。问。有法举体。能别立有无之量。有但由法故成其法义。无如是成立于有法义欤。答。可有二门。理门论专明正比量相。而正比量成体。多以有无能别。引敌证智。因喻力之所及。唯法而非有法。然而能别宗成立了。有法体自成。是故非无如是成立于有法之义。就立量门论之。唯成法量也。矫成有法之量异之。初重欲兼体故。其义若不立。即犯后二相违也。
  ○所立法事。
  略纂有二释(明灯抄同。)其中存所立之法释。同疏总宗中法之意故。问。所立之法者。极成能别欤。总宗能别欤。答。有二义。一云。极成能成也。二云。总宗能别也。问。以何为正。答。总宗能别义。□疏释。总宗中法者。简极成能别故。又相似体类者。不离声之无常也。汎尔无常。彼此一物。何云相似哉(具如明本。)或所立即法之释。非无其谓。凡所立者。局通对所成立也。设法设有法。立者乐所欲立者。皆得所立名。其所立必为法而成之。故云所立法。所立谓宗法谓能别者。是意也。问。若尔何云总宗中法耶。
  答。对别宗以总宗云中也。意者。有二门之中。今取此门云中也。不于总宗更有二分。若存此释之时。所立即法也。而成法之量。所立者实属能别。故法义显也。若成有法之量。所立虽是有法。以其有法犹名所立法。以方便为义成之。令见是法。此门得所立法名也。问。若寄能别立法名者。如何乍置有法。犹名所立法哉。答。前于法处争故。立所立法来之物也。仍虽在所别犹名法。若见所别亦名有法也。
  已上总成二释了。
  今量所立法。
  有性者言陈也。离实大有性者意许也。非实者能别表也。离实有体者里也。师主安立今量之时。先举有法言。意许置离实有性体。是名有法意许。能别立非实。欲成离实有体之义。是故今量所立法有两重。先有性与非实。互相差别。有性之非实名所立法重。以非实言之所成。离实有体之义。望有法。名不相离性。所谓有性之离实有体也重。同异性望二重所立法。皆均等也。故为同品。虽有性体非正所立法。立者窃欲属法。故勘成异品也。问其属法义如何。若依所立之法释者。所立设虽摄有性。法是所立之一分也。唯可限离实有体之义。望所立法剩二品之时。岂以同异性非有性。剩为异品哉。若又存所立即法释者。其所立者。能别法宗也。望法无宽狭。若所立及法。皆通有法者。声无常量。岂以声为所立为法。以瓶望彼为同喻哉。所立法虽亘四宗。论同异品。皆望其法。理门正理本疏断纂。大所立也。答。依所立之法释。此义不违。争法争有法。比量貌自本分。皆是正因明中。所许来也。其诤有法之量。虽正比量。必有矫立。其矫立者。以所立有法。窃欲属其法。是不相离性之力也。声无常量等。本争无常义不争声体。故不相离性总宗中。争仅留法。立者乐为穷能别言。不及声体。师弟争者。本在有句体。岂同彼量哉。敌者探得其志。以同异性勘为异品也。若不许此义者。矫立有何果利哉。问。争有法争法之量。自本所许也。其中成有法量者。先成法遂令知有法。非能别处直争有法。理门为二重。其意在之。若尔。设虽何量。唯望所立之法判二品也。其法唯属能别。有法及法。虽不相离性。前陈后说。所在全不动。以声无常量。可定其轨则。答。凡所立法。虽属宗依之处。非正宗依(是一重)又就总宗。法自相量。二分各定。属法有法。矫立量争有法(是二重)以意许宗望总宗二分。所属不定。或在上或在下。不同言陈宗其处决定。是则矫立非实之故也。其非实言里。构通路令有法下意许。上下游行。其通路者。离实有体义也。彼体者即大有性也。离实大有性体有体义之所目也。体义不思议。互不相离。若言陈显立有体者。言无委曲故。诤可留能别。所立尤幽故。大有性体。或属能别得法名。或属所别名有法。重重表里。学者悉之。如是成立于有法者。论至极也。以同异性。勘成异品异之。虽有法犹令见法。以同喻力欲成之门也。但由法故成其法之分也。若不许此义者。此量争仅限离实有体义。不及大有体哉。若展转成者。只是自比量。以有无能别。成一重所立了。幽传令知有法之分欤。矫立量决定超彼。以有法体成下法处。欲蒙因喻之力故也。或于所立法争法之量。所立之法也。争有法之量。所立即法也。争之所及。有宽狭故也。有性之体及离实有体之义。皆是今量所诤也。云所立云宗云所诤。皆是一物也。有性体若所立总宗所摄者。何不对同异品。问。总宗皆名法者。何又名有法。勘有法自相相违哉。又如此义者。因喻所成只可一重。何云但由法故成其法如是成立于有法耶。答。有性体者。属有体义。非实能别处诤之。故与法名。然而遂论所留者。亦得有法名也。仍于理门二句。所摄不定也。既名有法故。因喻之所成有二重。是故有如是成立于有法之义也。问。不相离性就言陈法有法论之。何由此义。意许离实有性。属有体能别哉。答。尔也。前陈后说。言陈相望。互相差别。名不相离性。但言陈总有性。与能别非实及离实有体义。互相差别为总宗了。有法下所意许。离实大有性。则得成立。而有法为体举之。能别为义争之。体不离义故。其体得法名。是不相离性之力也。
  问。若尔此所立法。初在有法。次下能别。后返留有法欤。答。论义次第者。设许尔有何过。然而所立意许。始终在有法。以方便矫立。能别处争之。实无同喻之物。欲令等同喻之故。如此有委曲。若有法无意许。能别无表里者。此事凡难立者欤。问。所立即法故。有性名法者。寄能别法名欤。答。尔也。寄能别言欲显。故立法名。
  先年得此二推。捨前义取后案。然今度复审之处。前案通途可存之。所立即法之义。犹非疏意欤可思之。
  所立法异义。
  一云。有法有性下。有有性离实有性意许量。其意许量。总宗能别为所立法。非实能别显乐为宗。方便所立也。今量有二重所立法(已上禀承。)
  二云。所立法有二重。如前然言陈有法外。无意许量有法。只言陈有性。与意许非实有性。互相差别不相离性。名意许量也。
  三云。有性言陈。与离实有性意许名总。不离有性离实有性云宗。如相违言(常无常相对云相。无常违常名违。)有法偏极成所别也。法有二重。别见之极成能别也。不离有法之方。是法也。
  四云。有法有性下。有离实有性意许。无别意许量。今此意许。虽得法名。不名能别。法谓能别者。就法自相等论之。
  五云。意许离实有性。名所立法。亦名能别。体义三名通三重对。言许相对得所别能别名故也。
  六云。见加言立名能别也。余如前义。
  七云。虽无意许量。拟宜名能别也。非言许相对名能别。亦非见加言应立名能别。直以意许离实有性义。准余比量能别。立其名也。
  八云。无二重所立法。有法有性下。意许离实大有性。以非实言。欲传成之。能别法之所成故。得法名也。
  此义意者。能别处全无表里。只以非实言。成有法有性下离实有体有性也。譬如以指端指空月也。
  九云。有法有性下。有离实大有性意许。非实言里。有离实有体义。如作有缘性言里带非实义。表里俱属言陈。立者意趣。能别处欲成有法意许大有。与喻异故。敌者勘成过。其大有非正所立法。寄法欲成。故得法名。
  此义。能别分表里故与前别。能别里不名意许故。与能别意许传异也。以离轮光与日轮。可为喻也。
  十云。有性离实有体者。一物也。其中有性在有法。离实有体者在能别。
  此义。以衣袖甲出下衣端。可为譬端出如言。陈奥隐如意许。
  十一云。所别有意许。能别言有里。所别意许者。离实大有性也。能别里者。有性离实等有体义也。同虽有性。有法为体举之。能别为义成之。不相离性故。互相属也。成有法量异声无常量等。若不尔者。如何能别处。成有性体哉。若不成有性者。岂勘为异品哉。是则以有性为法也。若成毕留有法也。
  此义意者。所别体有性也。此有性上。加义云离实有体之有性也。是名意许。能别义离实有体也。此义上。加有法体。云有性之离实有体也。
  十二云。离实有体者。能别里也。其体者则有法也。
  寻云。大有同异共有体。是均等分也。能别浦何指有性体哉答。
  十三云。有性者。离实等之有也。其有者。则体也。重意云。实等不无。为大有体故。此宗云有体物。则大有性也。
  寻云。同异性又自有体也。岂以云有体。是大有耶。答。实等有体。暂通大有同异。则有一实等。有之类也。寻其至极。成大有也。同异性自体不无。非今所论实等有体义故也。今云有者。亦义亦体也。以离实有。若为义者法也。若为体者有法也。以同异性。望义同喻也。望体异喻也。疏云。既以离实有性。而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者。明均等边。有性者。有义也。非有体也。断云。是离实等有义为法者。此意也。
  十四云。意许在有法。诤在能别。一切比量。所诤必在能别。以之为所立法。意许所在。随量不定。有性非实量。意许在有法。能别非实言下诤之。
  此义。子岛御本意欤。后二相违意许宗。俱在有法有性处。所立法必在能别。以之为所诤。诤在有法者。非上纲御志欤。算公法花会。令立此义了。
  已上十四义者。皆是有法意许传也。其中前十三者。随意许所在定所诤义。后一义者。意许与所诤其义异也。前十三中。前七二重所立法也。后六只一重所立也。
  十五云。有法下全无意许。非实能别下。带离实大有意许。后衔着有法有性。
  十六云。初陈有法时。有性言下。有离实大有性意许。立非实言。成离实义。其有性下意许。下暂在能别下。名之能别意许。遂归有法有性体。故云衔着有法也。
  十七云。离实有体有性。三重之中。离实有体。言陈分也。非实言之所显义故。有性者意许也。望此为异品。能别下意许故。从言得法也。
  十八云。离实有体有性。皆意许也。其意许亦有表里二重。有体者表也。有性者里也。望表为均等。望里为异品。得法名。如前义。
  寻云。共许体义。举可为言陈。离实有体义。非敌者不许。何为意许分耶。答。师放矫立甚深。言许及多重。意中离实有体义令见为所立。望此判同品。大有体里隐置之。成义其体自成立。安立也(望意许判同品义。可勘先德释。)
  十九云。不相离性故。大有性体。虽降属离实有体能别义。同喻所及。有体言陈分也。今一重至大有性者。则意许也。
  二十云。以别意许。只离实有体二重也。有性体非意许分。能别处成离实有体之义。资益成得自有性体也。如山处有火量所有火体也。必为他用量。能用真他等。亦尔。
  二十一云。离实有体有性三重中。前二重。正能别下意许也。其有体被云有性。即有法有性也。离实有体义被引。降属能别。是名能别意许。离实有体二重。属有性体。亦归有法体。衔着有法者。此义门也。
  二十二云。有性定在有法。能别下唯意许离实有体义。其有体者。即有有性体之义也。故有性体。为义在有能别也。为有体义在能别。为有性体在有法故。
  二十三云。有体者。有大有体云义也。故能别意许大有体者。即有体重也。
  二十四云。意许有二种。有法有性下。意呼离实大有性是。至能别即成前离实有体大有性是。能成名意许。在能别。所成名意许。在有法。如次可名能意许所意许也。其中以能意许。名意许也。
  已上十义。皆能别意许传也。
  二十五云。意许二。一者。言下所带差别义名意许。如云言中所申之别义故。此偏在有法。离实有性意许。带有性言陈故也。若依成立义者。唯在能别所非成封。此义门也。意许有二类。处处各谈一门。
  此义意者。意许义本有二类。随宜或被云在有法。或被云在能别也。左右可论其所在也。
  二十六云。今量意许宗者。离实有体有性也。离实有体。非实言下意许也。有性体随义亦属能别。大有性是有法下意许也。离实有体义属体在有法。体随义在能别。义从体在有法。一时中随应在二处也。
  二十七云。离实有体有性一个意许。有性体边在有法处。离实有体义边。在非实能别下。
  已上三义意许通二处(为言)
  二十八云。不相离性总宗下。显得一意许。所谓离实大有性也。不可云决定在有法。亦不可云决定在能别。又非体在有法义在能别。亦非体义相随随应在二处。只不相离性总宗下。有离实有体之大有性。之一意许也。
  此义。总属总宗义也。
  二十九云。疏断意异也。疏意在有法。断意在能别。松室记见此旨欤。
  此传。退可案立。尤微妙。
  三十云。离实有体有性三重中。有性体定在有法。离实有体义。所在不定。若从其体在有法处。若属能成亦在能别。若在能别故。意许通二处。若在所别者。意许唯在有法义不定也。随此二门。立法名不定。若在有法意许别义。轨生物解故。直名法。若属能别。非实宗法所成义故。得法名也。疏依前义断依后门。松室御传。不违此义。
  今云。此义有深意。疏云。彼说离实有体有性为宗有法等。以有有法意许离实有性为所立法。就之。以与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文。为相违。答中会之。既以离实有性而为同法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故即此过无违论理(文)问答由来。以有法意许。为所立法。以两论说。为相违会之。断意者异之。言非实等者是离实等有义为法望此即为所立者。以非实能别之所成离实有体义。为所立法。次文引二论为证了。不望有法名同异品(文)既以二论为证。可知异疏释也。疏举二论为违故。此义意者。加言有委曲。若依疏意。有法有性言陈上。加离实言。具言之者。可云离实有体有性。若依断意者。能别非实言上。加有性言。具可云非实有体有性。疏断似异。实是一个比量后说能别也。显立者本意具立显之时。如此可立也。以其具词。相望不加言量法有法言陈见之。有法阙离实义。故加言立离实有性。能别不具有性体。故加言立非实有体有性也。合二见之。只一尽理之词也。是名加言量也。
  问。疏断俱不云加言。何为二加言哉。答。疏下文云。实唯成法(乃至)难彼意许离实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理门望诤有法之上意许别义等(文)纂述此意云。理门望为量成立必须加言如立大有云有离实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文)准之疏意。以有法上别义名所立法。即为加言。断云言非实等者(乃至)不望有法等了。问。若尔何名有法自相相违因耶。答之。望不加言名有法自相若加言已即名为法(文)准此问答。上云言非实等者。释能别加言义也。
  已上算公之所集也。所立法三十个异说。古来未闻。仍令记录之。此内多有愚案。彼此同异。追可□分之。
  贞和五年五月十五日。以正本书写校点了。
  因明末学范缘。
  元德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戍初。于灯下染笔毕。
  抑受生末代披此妙文。若非宿善何能如此。定知他生必闻此法。闲忆先贤之恩。如何得报谢。唯将随喜之泪。一洒故人之文耳。
  瑶华遗□觉(春秋二十五岁。)
  正庆元九十三未以良算自笔本校之(春秋二十七岁。)
  予昔学三十个异说以为祕决。而晚学之后。广勘古说。更得数个异义。今抄犹阙之。又传闻。故额安寺僧正探题难云。有法自相所立法有三十个异说(云云)今案恐非也。三十说虽微妙之案立。偏于末学之今案。未闻先贤之所传。大堂之砌。题者之职事不聊尔。不可称扬者乎又故。觉圆僧正云。第二十九之义。明本所载也。第三十义不当也(云云)又或人云。第十四义。所立在四宗。法限能别矣。甚可□可□。
  于时贞和四年凉秋九月。以披见之次。记之矣。觉。
  观应二年三月十五日(已刻)于宝积院御所。书写之毕。
  拟讲题意(四十六岁。)
  同日一交了。
  ■明要钞第三(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明要抄(下)
下一篇:明本抄(五)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