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量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与“量”有关的研究。量论的“量”,是梵语的语译,又可解作“正知”与“作具”,意为藉以获得正确知识的方法,或依此方法而得的知识。

  关于量论,可分为两个部门。一是知识论,涉及知识的起源、种类、性质与相互关系;一是论理学,研究论证的形式与过程。

  古代印度哲学诸派中,以“量”为其研究主题的,有正理学派。其学派名称“正理”一词,即有“依量而探究对象”之义。但对于量的研究,并不仅限于正理学派,印度其他学派的学说体系中亦不乏此类主题的探究。例如佛教界的因明学即是。

  所谓因明,是指与“因”有关的学问;但它并非仅系论理学方面的讨论,连知识论也在其论究之中。在古因明中,量论只不过是佛教体系中的一部份,不过从新因明的创始者陈那在《集量论》的归敬偈中,称如来为“量之体见者”看来,陈那系以量论为佛教之本义。陈那之后,有法称、法上等人承其学统,传继所谓佛教论理学派。

  在研究“量”时,须从三方面来探究,即:(1)使用“量”来了解对象的人(量者);(2)凭借“量”而获知的对象(所量);(3)被量知的知识(量果)。胜论、正理两大学派主张“量者”是我;“所量”是对象,“量果”是知;且说“量”是指“我的认识活动确定量果之前的作用过程”。陈那不承认作为量者的我,而将量、所量、量果解释成识的见分、相分、自证分,并认为三者无别,皆是识上所设定的。

  关于量的种类,依学派不同而说法有别。综合各家所说,大抵可归纳为现量、比量、圣教量、譬喻量、义准量、无体量、世传量、想定量、内包量、姿态量等十量。此中,顺世外道仅承认现量,数论及瑜伽学派主张现、比、圣教三量,正理学派系于此三量上加一譬喻量,成四量说。弥曼差学派以吠陀为唯一权证,故原仅承认圣教量,但于其经典中说现、比、圣教等三量,其后此学派分成二大支派,其中的帕达派说现、比、圣教、譬喻、义准、无体等六量,古鲁派则承认无体量除外的其他五量。此外,高达帕达在《数论颂》的注释中所提出的义准、想定、无体、内包、世传、譬喻等六量,据说也为弥曼差派所承认。吠檀多学派的经典仅说现、比二量,但其后于此二量之上更加圣教、譬喻、义准、无体等四量,而主张六量说。此外,怛特罗行者更主张所谓的姿态量。至于佛教中,古因明系主张现、比、圣教等三量,而新因明家则立现、比二量。

  关于量的相互关系,以正理学派与佛教论理学派所说,较具代表性。正理学派主张量的混合说,认为同一所量可以依现量、比量、圣教量中的任何一量而被量知,佛教论理学派则说现量为自相,比量为共相,二量截然有别。其次,关于量的妥当性方面,可分为量的“自立妥当性说”与量的“他立妥当性说”两种。前者主张在量的本身中有量之妥当性的根据,弥曼差学派与后期吠檀多学派为此说之代表;后者认为在量之外(即量知的效用性)上,有量之妥当性的根据,正理学派乃此说之代表。量论的论理学部门所探究的,就是用宗等支分来论证依比量而得的知之妥当性。对于此问题的探究,可分为五支作法与三支作法两种。前者系依据喻的比论来论证宗的妥当性,带有比论法的性质;正理学派的论证法可为其代表。后者为演绎法,以因三相说为基础;佛教新因明的论证法即属此类。

  又,量论所研究的,除了有关论证的形式与过程之外,还包括了论证时所犯误谬的探究。

  附:沈剑英〈现量、比量、圣教量〉(摘录自《佛家逻辑》上)

  知识论是研究知识的种类及获得知识的方法之学问,在因明中称之为“量”。“量”有几种?在古代印度众说纷纭,归结起来有十种:现量(又译感觉量)、比量(又译推理量)、比喻量(又译义准量)、圣教量(又译声量)、假定量、无体量、世传量、姿态量、外除量、内包量。

  佛家十分强调修行中的“智”、“觉”、“悟”,故亦非常注重知识论。然而无著只承认三种量,即现量、比量和圣教量。《阿毗达磨集论》和《瑜伽师地论》中所提出的能立八义,后三义即是这三种量。可以把这三种量归为二类,一是经验根据的知识,即现量和比量,二是权威根据的知识,即圣教量。按照佛陀的观点,这二者是一致的,佛陀更强调亲身的证知。而实际上,在佛教的进一步发展中对教义出现了不同的解释,经验与经典权威常常发生矛盾,迫使人们去进行选择,理智的选择自然倾斜于经验。

  世亲首先主张知识只有两种:现量与比量,不再列出圣教量。在世亲的著作中,这一部份内容基本都已亡佚,《如实论》也只有前小半部,现在只能从陈那《集量论》所引的世亲《论轨》来了解。世亲认为:“由彼境义生识是为现量”,“五识所缘是自相境,不施假名”,“观不相离境义所知是为比量”。这是对于现量、比量的概括界说。

  陈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了详细的阐发,形成了更为系统的佛家知识论。《正理门论》云:“为自开悟唯有现量及与比量,彼声、喻等摄在此中,故唯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离此别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这是说,用以自悟的知识只有二种,即现量与比量,这二者即已构成“立具”,现、比二量是真能立之所须具者,而声量(圣教量)和譬喻量都已包括在其中了;因为通过现量、比量可缘知自相和共相,除了这二相之外不存在其他所量,故亦不必再有其他的认识手段(量)。《集量论》〈现量品〉也明确指出:“量唯两种,谓现、比二量。圣教量与譬喻等皆假名量,非真实量。”这是因为“所量唯有二相,谓自相与共相。缘自相之有境心即现量……缘共相之有境心即比量……除自相、共相外,更无余相为所量故”。

  唯识宗认为,由“识”变现为境、色(认识的对象)等相分,亦由识生起“见分”(认识的主体)。再以见分去缘相分而达到“自证”,这就是认识的过程和本质。相分只有自相和共相二种,已分别为现量和比量所缘。故除此以外别无他量。

  《集量论》〈观遣他品〉中进一步指出:“教(圣教量)与比量等,成不异故。”为此,有人质疑道:“若天趣等声(超根境之事物)不能诠唯义者,如何成为比量耶?”陈那回答道:““信语不欺诳,同故,即比量”谓受持可信解之语言,亦不欺诳相同故,即说为比量。”

  这是说对于超越根境之事,唯依可信解之圣言量,乃能了知。由信受彼言教,依之修行,即能得彼果,全无欺诳。故说彼圣教量亦是比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六不定过
下一篇: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