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因明基础课――宝僧法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宝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引子
  组织这次学习,是因为这几年我一直在这方面学习,希望我的学习经历对大家在佛教因明逻辑方面的学习有些帮助。我不想按传统的教案那样去讲,因为我也没有教案。我自己有想,对于你们作为一个在家居士,从信心的培养,从自己的爱好走进这个宗教的大家庭里面,然后,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你们对自己的宗教有一个对心灵生活提供一个理论体系的需要,有这个需要的情况下组织这场学习。
  作为引入,我想先作一个开题:因明是个什么东西?从问题开始。
  大家今天都是佛教徒吧?那什么是佛教徒?全部要讲。
  (一时无人答)
  这个题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什么叫因明?因明有两种解释方式,一般来说,他是一种讲解正因讲解原因的学问,大家可能都听过所谓五明处,对不对?佛教有五明,哪五明?
  学生:因明、医方明,工巧明
  法师:佛教内明没有了?还有内明和声明。内明主要是包括了所有的宗教见地的学识,它包括了主要是宗见,佛教的世界观的学问。因明主要是解释如何建立逻辑关系,如何建立原因--正因,正确的原因,传统叫真因。研究什么是真因的一门学问。声明等于是外语,藏传佛教里,他的声明只是梵文,因为他的目标很明确,所有的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解脱,梵文是为了学习宗教理论的。医方明就是医学,工巧明包括建筑、绘画等。在声明里有另外开出五门,词藻学、诗歌学、戏剧等这些叫小五明,合起来就是十明。藏传佛教里"班智达"意思就是精通十明的人。"班禅"就是大班智达的意思。
  因明另一解释方式是依靠真因,基于一种真因,对我们所认识的东西确认它,产生正确的认识。
  现在我们还是从题目引发,"什么是佛教徒?"我想听听每个人的解释。就是让你们知道,有时我们觉得认识的很多东西,但实际上我们还是模糊的,我们还是没有确认的,包括我们的宗教,包括我们的所谓心灵之道的开发。我们已经是佛教徒了,但我记得有一位仁波切说过,我们是灌了很多顶,喝了很多水--仁波切把喝甘露戏称为喝水,但到今天--台湾佛教香港佛法接触藏传50多年以来,到今天,你们是时候好好想一想,什么是佛教徒?甚至什么是佛教?这个听起来让我们汉人蛮伤心的。
  学生甲:佛教徒是信仰佛教,学佛
  法师:小心,我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定义,当你说出什么是佛教徒,而你说的这个东西,他必然就是佛教徒;是佛教徒的话,他必然就是这个东西。
  学生乙:心中有佛就是佛教徒
  法师:"心中有佛"这个讲法很暧昧,心中有佛是什么意思?比如我妈,她谁都信,是神都拜,你说她是不是佛教徒?你说她不是,她还不愿意哩。你说算不算?
  学生乙:应该算
  法师:如果这样,我还说过一句,你"心中有佛"怎么定义?
  学生乙:他对佛有信心
  法师:这种信心怎么说?怎么体现?
  学生乙:相信他的理论,相信他的东西是真理
  学生甲接上:按照这个办法来修
  法师:曾经有过一位居士,开了一家佛学院,这家佛学院他提倡一个"现在这些和尚都不会佛教的,佛教的教理和尚都不会的,他们只会念念经,打打斋。。。所以见到他们不用顶礼的。我们是追求佛教讲的道理,依他的道理去修行,那些和尚不用去理他们的"。就以这人举例,应该是佛教徒,同不同意?他应该是佛教徒,因为他对佛有信心,他依照佛教来修行。以这个作原故,同不同意?......(学生:他不皈依僧宝)OK,就你刚才这个表达式来说,还是有漏洞的。
  学生丙:按佛教要求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接受佛教的道理,按这种道路的指导去生活。
  法师:这个是很泛义性的,你说的这个好象大意上没有出入,但问题是仔细考察一下,佛教要求我们很多东西,坦白讲,包括我自己,在实践这条所谓的心灵开发的道路上面,作为佛教徒当我们走上这条修心的道路时,可能我们都知道,可能没有谁会做得十分圆满,象米拉日巴一样的,无可挑剔的,无瑕疵的,奋不顾身的去求解脱。我想,我们中间很多人都不是,对不对?我们刚才说过,定义和被定义的两组内容如果一大一小就不行了,你刚才说的,意思看起来很相近,但实际上很多地方是模糊的,无法定义的。比如说我母亲,她也说做人要善良啊,从社会道德上是个好人,但是不是一个佛教徒,按你这个定义,她也能包进去了。
  学生丙:我意思是信服佛教的理论,接受佛教的这套理论的指导
  法师:但是这套理论里面讲了很多东西,我们怎么算是?比如佛教有教我们做一个好人,对不对?在最简单的经书里面,佛甚至教一个人怎么做丈夫。在这点上,很多人都做得到,对不对?这就算吗?如果还不够,那以什么为标准?如果说,所有佛教的东西你都能遵循的......
  学生丙:能接受其中一种理论的,很信服的
  法师:按你这种定义,现在大学里有很多对佛教有兴趣的,那应该承认他们是佛教徒了。有人给我说过,"我不是佛教徒,但对你们说的东西我蛮佩服的,说的很对。"
  学生丙:但他不一定有信心
  法师:他有,他说,你们说佛讲得很对。但让他做一个佛教徒,他又不愿意。
  学生丙:应该算是
  法师:应该是佛教徒?应该不是佛教徒,以他自己都不承认的原故。
  学生丁:皈依佛法,皈依三宝的,掌握了皈依佛法,皈依三宝的理论的人
  法师:那以藏区里连藏文字母都不会的老太太们,她们对佛教充满了虔诚,皈依了佛教,但她们对佛教的理论基本不认识,那以这些老太太作例子,她们应该不是佛教徒。(众笑)
  ......
  法师:我们下定义时既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要互相周遍的。
  学生戊:受过三皈依的,参加授戒的
  法师:指受过戒的?是不是佛教徒一定受过戒?
  学生戊:佛弟子一定受过戒
  法师:如果那样的话,以在西藏有许多承许三宝,但没受过戒的在家居士为例,应都不是佛教徒。
  学生戊:应不算佛弟子
  法师:啊??!
  学生戊:我在网上看到这么说的
  法师:我个人不承认那种说法,那是错的
  ......
  学生己:遵循着成佛这条道路在走的人
  法师:当我不知道什么是佛教徒的时候,你给我一个意思,我循着这个意思去理解时,刚好能够理解什么是佛教徒,也不多也不少。你说的只是将字面意思展开了,但里面的概念没有具体化,听的人只是将一个短的不晓得的词听成一个长的还是不晓得的词而已。
  从这个问题我只是想挑出,在理解一样东西的时候,我们可能是没有细心的没有经过严格的思维的。这种不严格的思维可能是我们不习惯于严格的思维,或者是不知道如何是一种严格的思维。现在你们都讲过你们心中的佛教徒是什么了,但是如果到辩论场上,在严格的理解过程中就会有问题,我们会发现很难给佛教徒下一个不宽不窄的定义。
  有些人会问,我们有无必要这么较真?大概就好了,我已经做得不错了。对,没问题,我所说的因明只是提供一种方式让你们了解,在佛教理论建立里面还有一种内容,依照这种内容能够让我们严格地对我们的宗教道路、自己的那种理想进行定义,进行正确的认识,那种恰到好处的认识,进行准确的认识,即所谓的"量"。在因明后面就学到量,很多人就把因明跟量理解成同一件事,其实不是的。什么叫量?量就是新生的无错谬的认识。(继续提问)那什么叫佛教徒?
  学生庚:接受佛的教法,严格地实践这条道路的人
  法师:那我应不是佛教徒,因为我自认没有严格地在实践这条道路。
  在三大寺,我们目前的教本的定义是:承认佛法僧三宝是究竟的皈依处的有情,就是佛教徒。
  在这条定义上又引出一个问题了,什么是"皈依"?
  学生甲:终极的依靠和归属
  法师:终极是什么意思?
  学生甲:这个、那个都可以依靠,但最后是归结为三宝,然后自己的目标是三宝。
  法师:那这样但凡皈依都是自宗的皈依?
  如果不了解皈依的话,那你们每天早上起来念皈依文心里是什么样子?总不能我们口里在念皈依佛法僧就是皈依佛法僧。
  学生乙:信任和希望
  法师:若是这样,那你皈依你母亲。
  学生丙:将一种教法当作寻求解脱的依靠
  法师:那但凡皈依都是为了寻求解脱的皈依?
  学生丙:那就是一种依靠
  法师:还是一样的,你曾经皈依你母亲
  学生:有这样的?
  法师:大可以作这种承认的,皈依在其原定义上是:有怖畏寻求救护。象孩子投靠妈妈一样。这本身就是一个皈依,在皈依定义上是合格的。皈依有两种,世间和出世间皈依。小孩子投靠妈妈是世间皈依。
  ......
  实际上,如果我们心里面没有细心考量过,细心想过我们生命里面是否真的有那种不能解脱的不能圆满的怖畏,如果我们心里没有生起这种有怖畏而求救护的心,而是心里想着多高兴啊,今天元旦想着跟谁去涮火锅,一边口里念着诸佛圣法圣贤僧,一边又心里想着赶紧念完去吃饭,这不能算是一种合格的皈依。当我们心里充满着对世间的欲望,充满着快乐,想着今天这个火锅用鸡汤作底还是用骨头汤作底的时候,我想那不是一种皈依的心态。
  ......
  至于我们在选择或决定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过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作细心思考的问题,还是那位仁波切说过很有趣的一句话,他说你们买个电视机。买个电脑,甚至买一棵菜,都是左挑挑右挑挑,但我们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一条道路时,为未来长远的人生选择一条道路的时候,想都不想,我就是佛教徒,我已经皈依了,为什么?因为我有皈依证,嘿嘿。......但具体什么叫皈依,我们不晓得,法本拿起来了,诸佛圣法圣贤僧......但心里未对这个世间产生任何恐怖,真正投靠于三宝,投靠于佛陀,寻求他的救护那种心态,没有正确生起来,至少没有在模仿起来的时候,口头上的那种皈依我想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皈依:有怖畏寻求救护。我们都同意,最究竟的皈依是佛。当人家问,你们是佛教徒吗?我们说是,那什么是佛?
  学生甲:觉悟
  法师:但凡是觉悟都是佛?
  学生甲:对真理最终极的觉悟,对一切真理都已经了知
  法师:这是遍智的定义,但不是佛的定义。觉悟是无常,但佛是常。这个表达式看似准确,但在因明理论上有问题。
  学生乙:圆满证悟人法二无我,远离能取所取的证悟者
  法师:证悟者?那佛应是无常,证悟者是补特伽罗(有情),补特伽罗是无常。然而佛却是常的,佛代表佛果,摄于灭谛,灭谛是无遮,无遮一定是常。网上经常有人说,这些不可谈,要实修,但我不清楚若连佛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实修。那什么是佛呢?"断除二障"就是佛。
  学生:那能断的是什么?
  法师:能作二障对治的智慧。
  ......
  法师:若佛是常,释迦牟尼佛应是常?没有东西既是常又是无常的,只能选一种。
  法师:释迦牟尼佛有没有?有?那他是常的。
  学生:不同意,他是无常的
  法师:不同意?论证给你看,我说他是常的,因为他是佛的原故。
  ......
  由此引入,这里有必要介绍一点因明表达式的概念。所谓有法就是因明论式中前陈。例如,【声作有法,应是无常,以是所作性故。】"声"就是前陈,有法。"所作性"是因,"无常"是后陈、也就是所谓有法所对应的法。声为什么叫有法呢?那是主词。声这个主词在这个判断式中,是既持有无常也持有所作性的特性的,所以它也叫有法。
  法师:回到我们刚才的论题,刚才有人说了"是佛就必是常",那么以释迦牟尼作有法,应是常,因为他是佛的原故
  学生甲:同意
  学生乙:成佛以后是常,但释迦牟尼是无常
  法师:那成佛也不一定是常的,同意不同意?
  学生乙:同意
  法师:那么原命题就有问题了。
  ......
  我只是说,成佛就一定是常,以释迦牟尼作有法,应是常,因为他是佛的原故,因为他已经成佛的原故。同意不同意?
  学生丁:不同意
  法师:那他没有成佛?
  学生丁:不同意
  法师:那他是常?
  学生丁:同意
  法师:那他现在应该还在,因为他曾经存在而且他是恒常的原故。
  其实你们学过因明的话,这个问题一点不难回答。佛这个概念本身是常的,因为他的定义就是断二障,他是无遮。无遮的意思是否定所否定之后,不产生任何另外引伸的认识,例如没有瓶子就是没有瓶子而已。例如说某人不是女人,就映射着他是男人,引伸出另外一个理解。但说此地无瓶,只是到此为止了,否定式的理解已经圆满了。在断除二障之后没有引申什么东西,所以就佛本身这个概念是常的,但是佛却不一定是常的。例如释迦牟尼。有法是包含在这个因里面,但这个因和有法却不一定有周遍关系。在回答时就很简单,周遍不成立。
  掌握因明的思维方式之后,在思维当中我们就很容易辨别,无论是在经论上的学习,和在修行当中。这种辩论看起来好象一场游戏,很好玩,但是实际上却牵涉到很多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一些事情产生确定的认识等。例如在网上有很多关于怎么寻找上师、怎么确定宗见,很多大小乘的关系的辩论等等,吵得乱七八糟的。但是很有趣的一点,当不能用正理去推论的时候,这种辩论真是没有意思的。我们没有达到一种标准的准确的认识,对我们这条人生的道路,对我们所希望的那种结果产生这种认识。如果我们没有一种很明确的目标,当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希望要追求的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那么我们的信仰我们所谓的这条心灵之路就只能安立在一种情绪上面。我不是说不行,我不是批评任何人,有很多种进入这个道路的方式我都承认,但是我只是有时候想,有人说你这套东西不是我们能够学的,我不这样认为,当然也不是让你们每天上辩论场,这只是提供一种新的思想方法,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如何去理解我们人生?如果我们能够基本掌握这种思维方式的话,那将对我们以后任何的追求,包括我们生活中的判断,产生有利的影响。
  有一个有趣的辩论,皈依有皈依境,我们的皈依境是什么?三宝。三宝是什么?佛法僧。以释迦牟尼作为例子,在他的心中,有没有三宝?他有没有皈依?
  学生甲:有皈依
  学生乙:没有皈依,他没有怖畏
  法师:这位知道了。那在释迦牟尼佛的心中应该没有皈依,如果照你的理解,那么在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之前也就是他的心中应该没有皈依。
  学生乙:应该没有
  法师:那皈依本身应该是没有,因为但凡有,佛就一定见得到,佛是遍智。但凡佛智前面不存在的,它一定是无......在你们最初的回答中出现了问题,问题在哪里?问在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之前有没有皈依,应回答有。若再问,释迦牟尼佛应有怖畏,因为释迦牟尼佛皈依的原故。这时应回答不成立,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自己没有皈依,在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之前有皈依是可以,但不是他的皈依。比如说,皈依境、三宝有没有?有。在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之前有没有?有。是不是他的皈依境?不是。为什么?因为他不需要皈依。为什么?因为他已没有怖畏。为什么?因为他已远离一切怖畏。为什么?因为他已断除一切障碍。(众笑)
  在回答时,在我们如何理解时,如何准确地表示,如何准确地理解是很重要的。这不是诡辩,网上经常有"实修的"说这是诡辩,那翻过来说,若人家说你们佛教徒建立的这些道理,竟然诡辩就把你辩倒了,你又怎么说?我们应该能够依理正面回答任何问题,而不是胡塞推搪的。相反,如果我们不能这样做的话,那么对于确认一条解脱之道,确认一条离苦得乐之道,确认你们的皈依,把你们的精神生命真正地交托于这个宗教上面,你们是如何去确认的?那么只有一种了,就像有些法师说的,我们幸运而已。例如,我们佛教徒都认为皈依三宝比皈依外道好,我们有究竟,我们能真正走向解脱,他们是邪见来的,书里面是这样讲的。但你们确认吗?
  ......
  当然,我也同意,对于那些一心祇在佛教理论研习,却缺乏如何把这些理论转成自己的修行的人来说,是有需要小心那种教油子式的学习的,我们在辩论场上辩论无常辩得很高兴,但那是真的了解无常吗?如果真的了解无常,那并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当我们真正去思维什么是无常的时候,细心去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多脆弱了。我们看起来这么年轻其实不如象看起来那么可靠,当你们反复去思维这个的时候,我们真正的世界观会建立的--不是那种假的佛教徒的世界观,还是刚才那位大师讲过,现在那些佛教徒一天到晚讲苦啊苦啊,空啊空啊,轮回的苦啊。。。有一个办法很好解决你们的苦的,把你们家里所有佛教的书扔到马路上去,从此不再当佛教徒了,他说,我们那些苦是模仿出来的,你们这种苦将经书一抛你们就不苦了。我们佛教要解决的是,将这些经书抛完之后,你们依然不能脱离生死,依然不能脱离病,依然不能脱离忧愁,依然要从年轻走向衰老,最后有一天,你们发现还是要死。如果真正学习无常的话,不断思维无常的话,在你们修法上面、在真正实践这条道路上面,放弃了那些宗教感情以后,回过头来细心想你们的人生的时候,可能那个时候你们重新会想,我们需要佛教。
  讲了那么多,主要是想引入因明,我想说的,我们长期以来缺乏一种对我们人生的对身边的事物,对这个世间认识的一种客观的合理的思维方式。我们总是以感情出发,接受或拒绝。如果一切因缘恰恰好和我们很配合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很快乐,中间稍有一些逆缘,跟我们的想法有出入的时候,我们又变得很悲伤,我们的快乐和悲伤完全不是由我们自己掌握的。我们的一生,从小到大,读的书,所做的工作,家庭等所有的东西,很多东西好象我们选择过,但细心想一想,我们好象一头牛,鼻子里有个圈,一条命运的绳子总是在牵着,好象自己在往前走,但那条绳子永远牵在别人手上,这条绳子从来没在我们自己手里牵过。我们从来没有为自己抉择过什么东西,甚至讲得伤你们心一点,在我们选择我们的宗教,选择我们的心灵之道,那条解脱之道的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有好好想过。
  又有另一问题出现了,我妈经常跟我讲的,你们搞得那么复杂,是很难想的,除了你这小子这么奇怪之外,没人象你这么想的。是的,这似乎不是一条所有人都喜欢的道路,但是,我还是那句话,既然我们有机会,何不给自己的人生一种新的思维道路?不要太害怕。可能有人会疑问,因明会不会很难,有这么多辩论,三大寺五部大论要花15-17年去辩论。这不用担心,他们是搞专业的,每一个细节的辩论都要,出家人应该有义务去学习和维护佛教的全盘教法。但我在我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的,仅仅是想让大家了解有这样的一种思辨方式,一种新的学习角度,这应该不会太难。因明其实本身是世人所具有的思维方式,而我们祇是归纳总结这种方式,运用它来对自己的理想,宗教实践等进行抉择,只要你承认你是你妈生的--这种事势因,就能推导出整个解脱的道路和解脱的果。事势因就是一般我们能够接触的事物在直接经验上面能够接受的,是从我们的直接经验总结出来的,而不是来源于宗教不共的理论本身的。而我们的宗教生活,往往好像是和世人脱节的。我们可能在见上师时是佛教徒,在马路边跟朋友聊天时又是俗人了,我们的身份总是很尴尬的在俗人和佛教徒之间摆来摆去。因明里面就有讲到,能用这种事势因证明两种东西,解脱之道和解脱之果。什么意思呢?就要从一些我们的常识,从这个基础上面在一些很基本的认识上面,推论到一切众生能够成佛,推论出烦恼能够解脱,成立这条走向烦恼解脱的道路是可行的。相反,如果有人,特别是顺世外道他是不承认因果,不承认有前后生的,不承认解脱的,如果他们不承认的话,我们就能够用同样的理由反推到一些与常识相违的结论上去。在这点上,它成为一个桥梁,是走向净土的的桥梁,至少是理解的桥梁,这是因明的一个很重要的功德、作用。
  以上只是一个引入,我们为什么需要因明。当然关于因明是不是需要,有很多辩论,这些你们以后可以看书,今天只是以比较好接受的方式让大家有个了解。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