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明要鈔卷第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相違因。

局通對(眾量諍不同宗依宗體。)

前後對共相。

言許對(宗依宗體能違宗意許。)

○相違因。

有人。於之因傳付四失。一者立義極廣失。二者多有闕減失。三者違疏現文失。四不顧己失失。

立義極廣失(不知今相違因。故不知因得果名。)

敵者能違宗。能違害本宗故。名相違。如無常宗違常宗也。其無常宗。能違害常宗者。源由因力。所作之因。能成無常宗。令違常宗。推其能立功。以歸因已。因亦違常宗。之因家非不知因能相違力。誰云極廣乎。

多有闕減失(乍許因違害宗義不立名故乍見遮例難不用之故。)

問因若違宗。因自可相違之名。何偏依主立果名耶。

答雖因自相違義。不如兩宗相返。是故釋名。偏取宗違。故唯依主。不兼持業。

問。疏遮例難云。由因成宗。令宗相返。因名相違。非宗成因。令因相違。不名相違(文)疏主既遮例難。何乍見明文。猶不敢用乎。答至下知。

違疏現文失(乖違害宗義文故亂有因返宗問答故。)

之因之家。亦許能相違即因之義。何乖疏文哉。因能成立能違宗故。則能違害本所立宗。故云能立之因。違害宗義返成異品。名相違也。有因返宗等問。由斯而起。由因成宗。令宗相返。等者。能遣例難。意云。因令兩宗相返故。有違義。非宗令因相返。如何云宗違因(為言)此就能相違即因義。遮能相違即宗例難也。問若爾何上文。云故無宗亦違因。例而成難。嫌軌師即因義。顯彼義有宗因例難乎。答彼師云因直違宗。故宗亦互違因。可名相違宗。是故例難不得遁。能相違即因義。之因家傍所許也。何同軌師相例等來哉。

不顧己過失(若因本自不違宗者。何勞求例難哉。若許因違宗。宗不違因者。還招相例難。若許互相違者。何宗不名相違哉。)

此難已會。軌師宗因相返。其義可同。故致例難。自以能相違。為因違義。故無宗可名能相違之例難者也。

之因義大意。

因有十四過。分為三類。其中四不成。宗因相離。雖失能立功。猶不及返成他宗。六不定猶預因。兼順違二義。至相違因者。非只不成自宗。剩能立他宗。過失甚重。都無比類。彼將軍家。有四類伴。一者能助主能害敵。二者於主無功。而不屬他。三者通屬主及敵。四者屬敵害主。正因如初。不成不定如次。如彼第二第三。至相違因者。同第四類。正邪輕重。隨類可知。不成不定名。皆表自分。相違因名言。豈取一失一哉。就中返成相違宗者。舉重兼輕。若即因故。得此名者。示輕過隱重失。二義勝劣。相比可思。又三十三過中。自餘過相。未表宗因喻名。只此四相違。獨立因名。舉無深故哉。此因若似因者。似宗似喻。亦可得宗喻名。何不然乎。疏主能受一藏之正說。自悟二義之得失。收捨之旨。疏文炳然。末學誰及異推乎。

此義具如明本記。又有因返宗問答由來。聊得別推。如餘抄之。

唯識疏顯輪集第十六云(龍興寺守千集。)

疏大乘滅相等者。問大乘之滅。既不待因。今相違因。與誰為因。故疏釋之。但如霜等。與青相返。與黃為因。相違之因。亦無過失。所望別故○又燈以此如四相違。諸師便云。燈作依士。謬之甚矣。燈既次前。成立疏義。作持業釋。相釋問答。於此答中。舉例釋之。豈可卻要作依士釋。今解燈文。非是例成。作依士釋。為對異師。諍其因義。例成此因。雖名相違。然其因義。亦望順果。如四相違。如四相違。亦望返成敵者之宗。即是順益。為因義故。諸未有曉。問若爾此中。如何名相違因。答違前順後。亦各名也。有說互准。各作二釋。方得盡理。不善立名。各有別意。此中論言令不生等。相違義。定在能違。寧有從果得名之義。又設從果。即果相違。豈符此中順違因義。此中正明因順違故。故但持業。其四相違。若作持業。便濫古義。如彼疏釋。又因明宗。因喻諸過。皆望過處。而立其名。雙成二宗。名為不定。以不定成一家宗故。一向翻成。名曰相違。定能違害自所宗故。若作持業。但見自因違自宗義。不見翻成他所宗。故立名要見犯過處。故不只為違自宗成過。若爾即與古義無別。故知三處各說一釋。即為決定。不可互通。以為正義。

今見此集。述因明相違因。唯限依主之義。云若作持業。但見自因違自宗義。不見翻成他所宗故。此釋同年來所案。但內明相違因持業釋者。未審詳之。遂可案矣。

○局通對自性差別。

別案一義云。於局通有二門。一者體義真實門。二者假設擬宜門。體義真實門。如先先成。色心等體。空無義等義。如次為局通。而是真實法爾必然之體義也。假設擬宜者。若立論之時。立比量欲成。若體若義。種種審察之時。為如法體義。次第欲置所別能別。有可犯過。由是或矯立。如必為他用量也。或雖非正矯立。以法體置能別。擬宜為義。所謂山處有法上。顯有火之義。令通廚舍等也。如此量者。乍舉法體。擬宜為義。是又局通門中。以義為所成立之量也。以之為二門大意。若偏執後門為實義者。大亂三重對次第。本末與寬狹。不相順故。又違所引證文故。得名不定義。恐多招相違。即以擬宜為定量剩妄實義之故也。若又偏依先門者。大意難可爾。粗有違文。隨又體義與前後。不符順之量。甚似難會。是故加後門義斷等釋。兼後門歟。但雖兼二門。猶以前門為實。故山處有火量等。可云成體之量。雖然亦不遮成義之門。

問後門意者。於一具比量。並兼局通歟。答。不爾。只論諍之所留。其中面令見成義。故諸量一重所立。必在能別。又資益所成。至有法。故非無以前陳猶為所成之門歟。

已上一案。本義如明本之。

眾量不同(就本義分別之。)

一義門義(聲無常量。無常義門。即成無常義。不歸聲體故。)

二義門體(必為他用量。為他用義門。成神我體不歸眼等故。)

此量所成立有三重。一者言陳他用。眼等上所用義也。二者意許真他用。眼等上真他之所用義也。三者能用我體。本所諍體也。前二重皆成眼等上所用義。為之方便。展轉成能用神我。義門成體者是也。初二重比量所成立也。後重本意所成也。非言陳宗。非意許宗。或以初二重。為今量所諍。仍成義量也。神我體全非立量門所諍。真他用意許被帶自顯。故為今量所成也。立量門不為諍也。若依此義。必為他量義門義也。

三體門體(有性非實量。有性體門。成離實有性體。歸大有體故。)

四體門義(作有緣性量。有性體門。成作有緣性義。遂歸大有故。)

今依有法有性下。帶作大有緣性意許之義。為體門義。意許設雖義。言陳法有法。體義相順。有法有性體也。能別非實或作有緣性。是義故是一義。或作大有緣性其體遂大有故。意許又體也(是又一義)

尋云。山處有火量者。上四句中何。

今云。比量門所諍。山處有火義也。不取所有火。但資益所成。既及火體。故義門體也。問火體共許。何為諍哉。不同真他。答見遠山處有赤色物。一人云火。一人云非火。自此起諍。遂立比量。而欲直舉火體。無同喻。故成山處上有火義資遂益遂成火體豈非比量之所諍哉。雖非意許。方便成體。仍所立及二重歟。他方有佛量。亦同之(此義具如明本。)

或山處有火量。義門義也。若成體者。此量意許量歟。以所諍法體。必置第二類意許故。若為之一重所立。無同喻故況所諍體。必不極成法也。如外道神我等。而火法體。世間共知不諍。何云成火體哉。依之可云。以山處能有火之義為所立。不取所有火體也。故纂云。取有火義為法不即取所有火也(文)爰知此量言顯量也全不及矯立。所立只一重也。諍法體量。必有二重所立。如後三相違也。

問纂云。不即取所有火也者。言陳成有火義。不取所有火體。資益成得火有有法者。諍遂留火體云也。又下文云。此門且約體義一門。為難及釋(文)上下皆為成體之量。答資益成得者。立此量了。敵者知有火體之分也。於比量門。終有體性之義(文)不可關比量所成分歟。

已上二義中。前義通途。後義又非無道理。往年所案得也。

尋云。設雖法體。造成義為所立。若爾此時。前名既改可云得名不定。

今云。不造成義也。體定體全不改反。而其體上加義。傳成體也。彼他用眼等云時。其他唯自性也。不改為差別。其他法體上。加用眼等義之時。貫通同喻也。仍體義得名決定不改。前後對者。前在所別。得自性名。今置能別。改差別名。何故爾者。宗依偏就比量定之。宗體指法真實體義。仍有此不同也。

有尋云。局通對自性差別者。宗依歟宗體歟。若宗依者。對法論軌決擇。瑜伽因明處中。釋論依。所成立舉自性差別二種。能成立分立宗辨因等八種。比量宗依既為能成立。知所成立二種非法有法宗依也。依之義斷釋因明四對中。指體義總別二對。且隨所諍不過此二(文)解先後對。即辨宗依是(文)明知體義對所諍體義。先後對法有法宗依也。又纂要問云。既言所成有二。為並須成。為成隨一(文)答之隨所諍成(文)重問云。若爾何名所成有二(文)意云。隨所諍以自性差別隨一。為所成立者。何瑜伽等。云所成立有二種哉(為言)答之。所諍之義。不過此二(文)其意易知。又解所成立有二種文云。非欲合二以為依宗。此但所諍之義。或諍有法。或諍於法(文)又三重對。可盡攝諸自性差別。局通對自性差別。若非宗體者。比量所諍體義。何對攝之哉。若宗體者。疏上卷明體義三名。以所成立體義。如次相配有法及能別。以知以比量宗依。名自性名差別也。又今疏云。先局後通。故二差別(文)先後者。指先陳後說宗依也。又斷云。以後所說必貫於餘(文)又疏上卷云。自性差別。二並極成。但是宗依。未成所諍(文)答自性差別。但是宗依。非是所立。所立之具。此依陳那以後因明。會瑜伽對法。所成立自性差別之文也(此尋太珍。可祕可祕。)

疏上卷云。今者陳那。因喻為能立。宗為所立。自性差別二並極成。但是宗依。未成所諍。合以成宗。不相離性方為所諍。何能成立。○(文)

又云。陳那以後。略有三釋。一云宗言所詮義為所立。故瑜伽論第十五云。所成立義有二種。一自性二差別。能成立法有八種。其宗能詮之言。及因等言義。皆名能立。其宗之言。因喻成故。雖前所立。○非定所立。能成義故。○宗所詮義。定唯所立。獨名所成。二云○。三云自性差別。合所依義。名為所立。能依合宗。說為能立。○自性差別。但是宗依。非是所立。所立之具。所望義殊。不相違也。不爾慈氏天親。豈不解因明。說所為能立(文)

義斷云。

纂要云。問瑜伽對法。俱以自性差別為所立。宗為能立。何故理門入理。皆共宗為所立耶。答先敘古解。次述今明。古有解云。○慈思唯識法師。亦有三釋。初後無違。中釋似過○(有離答。)故實無過。今又解云。所成立義有二種者。唯理非教。教名為宗。或可立宗之言。立彼教理。教隨詮理。亦名自性及以差別。立宗之言。或亦並教。名之為宗。是所尊故。二謂自性及於差別。非唯說聲為常無常。名自性差別。亦以先陳後說言顯意許。如次為之。非欲合二以為宗依。此但所諍之義。或諍有法。或諍於法。或諍言顯。或諍意許。或二俱諍。由此得有四相違因。故瑜伽等言。所立自性者。謂有立有。無立為無。此直有法為有無。不許有法之上餘差別。名為自性。如立我有。及以非有等。所立差別者。謂有上立有上。無上立無上。常立為常。無常立無常等。此諍有法之上別法。如立於聲常無常等。隨諍於此自性差別○(文)

有云。既云中釋似過。第二釋不及初後歟。雖有轉救。猶似劬勞。初後二釋中。明燈抄以第一釋為淨眼師義。以第三釋為疏主自義。明詮僧都依邑記。初釋為正。今且依明詮可存初釋也。裏書云。第一釋意。宗能詮言。名為能立。所詮不相離性。名為所立。然瑜伽言自性差別為所立者。不相離性是不離於自性差別故。非謂有法及法為所立也(文)諸德多同之。問初釋雖云所詮義為所立。忽不見宗體。答於因喻之所成宗。分能所詮。若宗依者。何云所成立哉。明知於不相離性宗。以能詮為能立。以所詮為所立也。又初對自性差別。若宗依者。再顯先陳後說自共。闕無比量真實所諍哉。又斷云。以後所說必貫於餘。又云。舉瑜伽宗。故須通喻(文)若極成能別者。何云通喻耶。後說無常不限聲上別義。總取諸無常義。何云貫他哉。宗體無常。不離聲無常故。貫通瓶上無常也。問若爾處處。如何相配法有法宗依哉。答自性差別者。有法及法之名也。以體義三名。可知之。若爾自性差別。是宗依法有法名也。不相離性宗。不離宗依自性差別。故云所成立自性所成立差別也。明詮釋此意也。問纂引疏三釋了。述助釋意。此但所諍之義。或諍有法或諍於法等(文)以所諍體義。名自性差別者。纂主助釋也。以知疏三釋者。皆不云以所諍宗為所立歟。答。解能所立義。疏有三釋。初釋能詮所詮對。第二釋總聚一分對。第三釋能依所依對。此外纂主標今又解云。教理相對。又作二釋。二謂自性差別以下。還依疏初釋以所諍體義。為自性差別也。不爾或諍有法或諍於法等釋。古來諸德。為常途性相。豈為一相助釋哉。

今云。瑜伽等自性差別。或屬宗體。且如聲無常量。以聲上無常。為所立差別故。或屬宗依。雖聲之無常。有無常義。留極成無常能別。得差別名。故或通宗依宗體。合前二義論之。或又不屬何。本真體義。非宗非宗依故。今三釋者。對能立中立宗。欲辨其不同故。以合宗。為立宗。以屬宗依。自性差別為所成立也。此釋意。非不許屬宗體之門也。仍初後二釋。不可取捨。

○先後對共相義。

問付先陳後說對。分別前陳故。後說名共相。應是不相離性之宗。何云宗依。答極成宗依者。自他共許之詞也。是名宗依如常。但用此宗依者。為分別先陳令不相離也。其後說須分別先陳之物云事。立敵本自許之。故名共相。問今後說能別有淺深二重。正為宗依之分淺。法有法各別不相屬故。分別前而為共分深。敵不許之故。今淺深二重中。正取何重。為先後對共相哉。若取一捨一者。不離前難。別兼二者。乖道理。廢立可決定故。

答不棄二義。但正為宗依之分。極成分也。此用法有法極成宗依者。遂為令不相離云事。立敵互存。是故今為宗依極成之法。可為自相共相之物也(為言)問如此義者。以不相離性邊為共相。可為實義歟。不爾三重中一重共相闕而止故。何矯兼極成分哉。答自共之門。自元許後說通有法。此後說用極成許置之物。不爾敵證驚而不許故。以何力立實所立。是其宗依極成之習也。今此二門。一闕比量不立。若許通二。豈不兼之哉。若設雖兼。一邊不攝此重者。不然。二中取何為此重。棄何為餘對哉。又餘對者。是何對哉。問不相離邊。可屬局通。其義易知。答不爾。局通對本取諸法本真若體若義。為因明所成立之門也。法體既決。定異前後(是一)設先舉體。次舉別義。以義分別法體之門。不為局通共相。通餘法。是共義也(是三)二對共相。其義大異。不可令相濫。問。若爾先後對共相。不通他哉。若云通者。濫局通共相。若不通者。後陳何不通喻。如無常義通瓶。又先後對名所成非成對。以因喻成後說。故名所成也。又如縷貫花者。一縷貫亦青諸花。眾多花類有法同喻。又云貫通他上。他者對有法指喻依也。答。先後對共相貫同喻。或不通義。能可案之。子島釋云。前後向上。局通流下(云云)此義難知。今且可云。二對共相。俱通上下。二對俱雖通上下。其意猶異也。先後對向上為本。局通流下為本。傍論之者。先後流下。局通向上。

問。兩對本意何不同哉。答。局通對。諸法本有體義故。義自通餘法。非今所案立。先後對入立量門。對敵欲令知義故。前後陳之。以後說今別前陳也。引喻只助令知此義也。量意云。局通對義。本來通他故。是為正意。後說義通有法體。依比量門所案立。前後言中。後陳義欲分別先陳故。向上為本。二對意。倩可案之。

局通對所成立。先後對後陳所成立。共趣猶異也。第一對。體義敵者未知。成立令知。為所成也。是故體云所成也。前後對。有法元不為所成。以喻例成能別。故後陳云所成也。今成假他力。助成義也。重意云。前後對約在所。此置物所成。彼置物不被成之習也。局通對所成。立者前本有。若體若義為我所成。若法此體此義無知之物。并雖本有。他共許。已知有之物。今不成。對之云所成也。又局通對。不以後說分別先陳。分別是先後對也。局通對意。義是體上在故。通有法也。是故雖同向上二對意異也。

○言陳意許對自性差別宗依宗體。

先案云。宗體也。問。與局通何別。答。局通先定兩宗所諍體義。是宗體也。先後成其體義。宗依也。言許顯所諍留居之處所也。

又今推云。宗依也。意許言下別義也。須舉言陳之物。言下意許也。故屬宗依。問。必為他用量能別。神我他用意許。非所諍宗哉。尤可言宗體。答。其以眼等之神我他用。不相離性宗。為宗體也。只云神我他用之分。更非宗體。其言下神我他用。屬言陳他用。為宗依也。宗依表裏。分為言許故也。

問。纂釋比量所諍。云或諍言顯。或諍意許(文)准之言許對。所諍宗體也。不爾豈諍宗依哉。答。彼釋局通對也。局通對。所諍體義。留居四宗。不同釋分也。

○能違宗有意許哉。

若有者。義斷云。即四相違因。所違者是(文)若無者。有性非有性能違豈無意許哉。舉共許有為言陳。非離實有性故。

今云。本量既以意許。即言陳了。牒之舉有性者。則是大有性也。只言略也。直舉大有非之。問。本量又可爾。有性與大有性。言廣略也。焉異能違。答。本量言許。實二重也。矯立習必帶意許故。能違是遮詮。直非彼意許。何及兩重哉。若能違有違許者。非有性能別。可有意許哉。若許爾者。意許豈在二處哉。又諸意許唯成其法。不可有法意許。

有法自他相能違自他共之次。可沙汰定之。

建曆二年八月九日。複審之次記之。同法正覺院右筆。

貞和五年五月二日交點了。去三月以正本即交合彼御本了。何非末代重寶乎(于時洛陽淨菩提寺。)法印範緣(春秋六十。)

元德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夜半對紅燭馳丹筆了。法印權大僧都覺(春秋廿五歲。)

正慶元年九月十四日(未刻)以良算自筆本校合訖二十七歲。

觀應二年三月三日夜於燈下書寫終功畢。擬講顯意。

同十五日寅初於寶積院御所一交了。



明要鈔卷第一(終)

明要鈔卷第二













法自相敵者(佛弟子傳。通二宗義。有二釋義。)

第二作法分離事。因喻之法不應分別事。

法差別意許(勝勝勝劣二家大綱與所立法勝劣差別文。)

(注釋三過不樂為與能違宗同異。)

積聚性因違法自相事(付臥具上神我用勝義有無。)

神我用勝意許宗義准不顧諍。

○法自相敵者。

子島存佛弟子義。九句因記。改古德疏說。更加今案。以為祕決。疏二卷傳。雖云勝論。其非實義。只任九句疏。一往舉之。不如餘處分明說歟。今案此意。自宗既有真正量。何閣之取外道疑因哉。設以眾多理。雖成勝論傳。恐難對此一道理。四種相違。前邪後正。其後正者。皆佛法也。破外道邪宗。顯佛法正理。能違定可自宗。又二家雖同立無常理。勝論所立。猶異佛法。豈以之為至極正理哉。疏對二師舉二正(文)佛弟子傳。至極證也。陳那說二。俱是正因者。指理門於同有及二在異無是因文。故演祕域龍何乃斷為正因釋。勝論傳會通不及。又略纂釋。可為明燈(此外雖有佛弟子文。不及此等釋。仍不出。)

問。聲勝二宗。在劫初諍聲常無常。足目取之示九句因。陳那豈不取耶。又因明通外宗。可先外量。外量中。聲常無常諍。其相易知。是以九句皆以聲諍。為其作法。仍不可奇他事。軌轍自昔有之事也。

答。足目仙人。梵王化身。勝論外道之師也。聲論者鵂鶹之末計。從勝宗出。如此次第者。足目出世在前。聲勝立論在後。足目豈在前。判後量邪正(定賓疏等可見合之。)仍此道理未定歟。況九句中。第五所聞因。已對佛弟子。豈劫初立敵哉。方知九句真似。雖始劫初。僅示句句相。未指其作法。陳那以後。顯實正理。以佛弟子所立為二八正因歟。

問。佛弟子義。雖有諸文。勝論傳會之。無殊相違。至明九句立者。疏文者。慥云勝論。尤難會歟。

答。會彼文有多意。一者道詮云。二八句立者有二。一者勝論。明九句文。二云佛弟子。明二正文。約一相義勝論師也。若據盡理佛弟子也(已上取心。)今案此傳。諸行無常。佛教所說。勝論所作無常道理同之。而彼師立聲性故。遂雖犯過。聲論愚鈍。一時猶不犯過。故一往是正。暫為正因也。然而遂犯違決。非真實正因。佛法永無過。故為之(至)極軌轍。九句疏文。舉一往正因(為言)二者勝論者。佛弟子也(云云)此傳意者。佛法九十六道中。最勝論者也。故名勝論。三者所立同故。從初云勝論。(後二傳在忠最私記。)此三義中。初傳尤好。第三義又有深志。可受口傳。第二頗難信。

纂要問二五句諍。

就佛弟子傳。有二義。子島第二句。道詮第五句。二傳皆□纂。且依子島。纂問見二四兩句。聲論二師。既為立敵。若爾第二句犯違決。九句何無違決(為言)

答。意第四句。據別立敵而說。即對佛弟子也。不同常習。准何知者。第五句所聞因。對佛弟子故(為言)

問。彼記云。長途所定。勝論與聲論。相對為立敵。而理門頌中。所作因。不爾者是何義耶。理門九句外。指何據云長途耶。若指相違決定處者。彼一處也。此又一處也。以何云長途。不何云別耶。答外道因明師。示第二句。多取勝論量。從劫初來。相承有跡。九句疏。即依彼常習。二往以彼為第二句。以之云長途歟。至陳那探其實。以佛弟子量。為第二句。以勝論量。為相違決定作法也。不只云九句頌。云理門頌中。其意在之。演祕云。域龍何乃斷為正因者。若不指九句頌者。更指何處哉。以之可推纂意。問。理門僅載足目頌。全不云改立者。以何知更取佛弟子。彼十四過類。即依足目說。可知依往立論。答。理門以勝論量。為相違決定。僅以現教力。斷為正因。豈以一量。為正因疑因二作法哉。是知理門第二句。是佛弟子也。以第五句立敵准成之。纂主問答旁有深旨。但十四過類。多分依足目者。以分別因喻等。不為真過。是依足目義也。何必付勝論量示過類哉。

已上往日愚記。

古云。聲論聲常量。有二敵者。勝論及佛弟子也。聲勝二師。同劫初出。諍聲常無常。對論敵者。勝論非佛法。而佛弟子後代出。更朋勝宗。所立既同。故兼為敵者也。九句因疏。指同時敵者。云勝論師。處處隨宜。舉佛弟子也。凡因明通內外二道。佛法以前。久用勝論。為二八正因。設雖取佛法所立。豈忽捨古來正因哉。所作無常道理。內外既同。不可取此嫌彼矣。問。纂要問答。通二敵者。解無違決歟。答。唯就佛弟子。釋無相違決定也。疏爭勝論。纂加一類。或纂問答第五句。第二句立者未解釋也。

往古大堂。多用此義。修南院法印(惠曉)被立此義(云云)以文軌疏為證。如聲者對勝論等者。等佛法也。二家互有德失。勝論傳取同時敵者德也。一往正因。遂犯違決失也。佛弟子義。無疵正因是德也。擬宜為敵又失也。陳那載足目頌。廢立九句之時。二八句竊兼二師。勝論古來正因。任足目施設。佛法真實正因。自更所加也。可得此意歟。

此義不異勝論傳。但彼取勝論。為正敵者。佛弟子兼取之。此義並取二師。無其兼正。仍二義稍異也。

今又推云。法自相敵者。大有二釋。九句疏取勝論。是為本義。纂要問答等者。取佛弟子。是疏外別釋也。問。纂要為別釋難用。答。凡製纂要。可知共意趣。一者助疏釋聞其幽旨。二者疏外述別釋。顯義多途。共中今就疏取勝論。問何故九句無相違決定也答。中理門頌中據別而說者。改疏釋據別立敵而說(為言)疏上下多述佛弟子者。不正舉敵者。只明能立正因也。臨處處文。各可會也○。淄洲釋中。無勝論文。略纂明云佛法。撲揚又同。

學者定不受此義歟。但有大所存記之。

○第二作法分離事。

子島九句義私記云。

○因喻之法不應分別事。

有云。青水纂注云。論存委曲。纂主論外案本意也。但不非論師也(已上)今推此意。廣百唯識因明。異理門正理者。稟承之旨也。准之。廣百論委細分別是無常故之因。非域龍天主等軌式。論主存委曲。實分別因也。爰纂主云亦不應分別者。論主委細分別乍許之。論外案理門正理本意。云不分別也。因喻之法。不分別。依總法建立比量者。因明大綱故也。仍此因亦不可分別(為言)

此義同法算公之所案也。微妙微妙。誠得清水御本意。愚老永歸此傳了。

○勝勝勝劣二家大綱。

勝劣傳。以立者本意。為至極道理。以淄洲處處釋。為至極文證。諸差別相違真實軌式。○不如燈釋也(無有別法與七相違。)難勢所滯者。能違宗在不樂為外之一事也。

勝勝傳以相違義為本。依能違宗。成不樂為。為至極理。依此見者。諸文皆證據也。立者前無不樂為。是遂所留難也。自此入別韻。以敵者前義。為不樂為違背非一。設以同喻即義等。欲成之。根本道理頗弱。所謂二差別。即為所違能違之義。空失故也。

二他用傳。以立者本意為先。大得道理。但能違作法之時。用勝字故。還見者。意許自本。可置勝等言。

問。付勝勝勝劣二家。料簡眾量事。何義猶相順耶。今云勝勝義者。以之其趣易得。謂順眾量。而恐猶疏也。以淄洲釋為定量勘見。勝劣義還順眾量歟。但眾量之貌。種種之間。末學輒難成敗。若不辨異門之通塞者。拂過甚難歟。

問。疏與所立法勝劣差別之文。順何義耶。答。勝勝義中若樂為兼二者。似巧得文。然猶失差別相違大綱。以勝劣字。即為勝劣證。雖似淺近。還是本也。論疏斷纂。只有此文。自餘皆迂迴也。任文與迴證。優劣可知。所拘纔與一字。會釋非一。見文本意。全無相違。問。以假他用勝。乍非樂為非不樂為云事。雖會未遁於勝勝義無拘之難哉。答。爾也。此事非今量中一難義。立破淵底也。後三相違。古來所諍來。皆此類也。清辯比量。勝軍比量。唯識比量等。各皆有別樣也。凡以詞難盡以此等義。須知道之故質。以餘常事。勿奇妙旨。

注釋難勝劣差別付三失。今於勝勝義還付三失。

一差別不成失。

夫差別者。自相之上所帶別義也。二明自共。雖有多重。無不體義。而假他用勝。非立家義者。既殊泛爾共相之義。互不貫通。何名差別。若云雖一意許。通言陳故。名共相者。勝論比量。離實大有。亦有性義。通言陳故。可名差別。何稱自相。若云勝論宗。無二有性故者。亦數論宗。亦無二他用勝。何名差別。若云兼立敵義合為二差別者。師弟二有。宜為二等。若云此量同喻假他用勝。通意許故。不同有性量者唯識比量定離色者。無通同喻。何為差別。如此推徵。相例不遁。加之二勝之家。以差別義。即謂相違。二義混濫。深雖勝劣。差別名義。如上已述。言相違者。以因喻力。作能違時。違害本宗。初得其名。未作能違量之前。雖名差別。不稱相違。而以遂可為能違宗。在意之時。固令違返。恐不正理。一自相上。二箇共相。雖義差別。不如水火。何以一宗之所許。稱差別不成乎。

二文義不順失。

勝劣之言。疏有誠文。二勝之說。都無明據。捨有取無。不順之甚也。疏云。此中義說。若數論外道。對佛弟子。意欲成立我為受者受用眼等(文)立量本意。無如此文。既以神我為樂為宗。其餘諸義皆不樂為。何況假我受用。敵證皆許。成而何為。金七十論云。聚集為他故。異三毒依故。食者獨離故。五因立有我(文)今積聚性因。必為他用宗。則聚集為他故義也。矯立作法。言陳雖共。立者本為。全無異途。故論云。如是亦能立所立法差別相違積聚他用。二差別遂分能所違。可知只是真他假他也(文)疏文云。然眼等根不積聚他實我用勝用親用於此受五唯量故者。樂為神我用勝也。云地由依眼等方立假我故積聚我用眼等劣天者。不樂為假我用劣也。云然以假我安處所須方受床座故於臥具假他用勝實我用劣者。明同喻之返為異品。云今者陳那即以彼因與所立法勝劣差別而作相違者。結歸法差別相違也。明知。二差別體者。真他假他也。真假如次。樂為不樂為也。樂不樂為如次。用勝用劣也。若加其言。唯云勝劣。若指其體。只真與假也。勝勝之宗。以假劣從真勝。合為樂為。若爾不樂片差別者。其體何物。數論之宗。眼等有法上。無假我用勝義故。若云敵者前義者。何纂要云二共許有假他替處。不只纂要多有違文。若云雖不所別之義。以同喻臥具之力。言陳之下令有假用勝義。不是正取同喻者。具義之物。必有其體。其體則或所別或同喻等也。若以同喻令有其義者。既是取同喻為片差別之傳也。若云其體雖同喻其義通宗下者。猶未脫無別體之難。作遮詮能違之量。無替處物故。設云同喻臥具替處者。其時又同喻闕。若云能違宗能替處。所謂佛弟子所成眼等上假我他用勝義者。敵者宗替處可然。為義之所依。能有其言之物。立者前無之故。根本既唐捐。枝末何成辨。可謂立者前真勝假劣之中。成假非真。替處能成。勞求他法。皆不可得古德一義。以彼同喻為片差別。今不直彼義。而諂其趣。縱亦雖義非實共許。無體取義燈家所破故。況假我用劣。本在立宗。何屬之樂為。勞求餘義。謬入異路。通塞悉翻。不可具舉。

眾量相違失。

所舉眾量對比。今量未知。誰違誰亦順乎。二勝家以一宗所許。謂不相違。所付眾過。皆從此起。若言陳下均帶故。則眾量差別皆不相返。若違害於本志故者。此量二等亦成相違。若如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其詞相違。此量殊彼者。積聚不積聚。真他假他。亦大相翻。何義違無。若不立敵相違宗者。能成假勝。能破真勝。遂則立敵之相違也。若論初者。作非有緣性體者。或共許有或實德等。仙人許之。言陳同帶。相並而存。何云相違。若彼諸比量不樂。亦敵者宗者。自執別義。不足為證。凡此量二等意許。俱為有法眼等上義。立者宗計自本必然。而陳那菩薩。立破之道縱橫無礙。共許假他之上。僅置勝一字。不失本宗之假他。又不乖佛法之宗旨。然能得破立者樂為神我用勝。問答往復。盤石遂摧。旨趣最妙。誰不疑惑。若同常例。還失玄旨。五蘊和合。假有作業。總為別依。似用眼等。以其功能。名受用勝。彼勝則堪能義也。未必對別神我用勝。以同喻臥具等假用勝非真勝之力。立者還生相違之智歟。

與所立法勝劣差別文。

今云。勝劣差別者。二等意許也。所立之宗。法自相下。真勝假劣。樂為不樂為差別也。與者為也。是則所破也。作能違者。所違能違。和合所成也。以不樂宗。為能相違。令所違真勝宗。成相違。是皆作法能違之事。所令被也。故論云。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別相違積聚他用(文)疏則釋此文之中。所述義也。論自本於樂為不樂為二差別。違樂為成不樂為。總指此所違能違為相違作法之所由也。而學者偏。以能違一邊。名相違為疑。常途雖然。依實亙二立相違故。疏上文云。相違義者。謂兩宗相返(文)就中今文本意者。非法自相。亦非法上一切差別皆作相違(云云)其所遮餘差別者。有漏無漏無常。作彼緣性非彼緣性等。眾多義。於他用可分別。此皆不今所成。又或加唯字。或置親字等。皆非立量所諍。唯於真他用勝假他用劣門。可論之(為言)約解釋本意。以遮餘差別為先。然而對與言。令連續文章之義不可無。仍望能所違置令被也。故與字不違(為言)

私案非一。其中此義無殊難歟。餘如明本。

不樂為與能違宗法同異。

尋云。眾量作法。不樂為意許。與能違宗。其詞無異。作非有緣性。及定離眼識色等也。今量何有不同哉。

今云。不樂為與能違宗。體有同異。其體若同。必改其言。如必為他用量。體若異者。不改其言。作非有緣性等是也。若體同不改言者。立者前二差別。相雙自本有之。設雖立不樂宗。樂為宗何已哉。不相違故。又立敵宗義。應無差異。作非有緣性。能違立取之時。即實有性也。定離眼識色。心外所執色也。與不樂為其體實異也。不樂為共許者。言分也。假我用劣。劣字本言陳加故。改之無過也。問。何有同異二類。答。有法上義。為不樂為之時。與能違宗同體也。假用差別其類也。若不爾者。必以前物為片差別。能違宗法。有法上義立之。故改不樂體也。

得此旨者。以敵者宗。為不樂為者。決定謬也。

○積聚性因違法自相事。

子島疏記云。眼等必不為神我受用(文)周記云。非我用。平備云。必不我所用。道詮云。不真他用。明詮云。眼等必為神我非用。此等作法詞。雖小異其意大同。我者神我也。用者用勝也。具可見記文。

問。能別不成失難遮。答。子島釋云。為破於他。就他宗立故。無不成失也(云云)准纂要云。為破於他。就他宗立。雖有所別所依不成。而不為過。可得釋意。法自相者。是自法自相也。故記云。此望立者。自法自相相違故。能違就他宗作之(云云)望數論自宗犯過。名自法自相也。准向三四因皆自比違自之釋。以本立者為自也。

疏云。若言眼等必為我用。能別不成。闕無同喻。積聚性因違法自相。臥具喻有所立不成(文)我若非神我者。何付能別不成哉。用若非用勝者。豈有所立不成哉。既望本量宗。有所立不成。准知為能違宗。能同品也。仍不犯所立不成過也。明本所記。聊似有煩。今直得疏旨歟。子島御傳。全無風情此趣也。

尋云。臥具上有神我用義。設立必為神我用。何有所立不成。

此有多義。今成一義云。立量之習。共比因喻。必須極成。臥具上有神我用義者。立者宗計也。既非共許。何為喻哉。假用義立敵同許故。為共同喻也。違他順己之故。能別雖立我用。同喻須共。故不取臥具上神我用勝義也。共許假用。望神我用宗。非同品故。有所立不成也。

可勘見明燈抄。

○神我用勝意許宗。信義准不顧諍。

相傳云。不顧論宗傳為佳(如本抄)

先案云。偏傍義准宗也(如明本)

更云。意許宗者。四宗相攝。頗不定也。若樂為不樂為相對。不顧論宗也。立者正欲成立之宗故。言陳意許相對。傍義准宗也。言陳法自相。為正所諍。意許後三宗。名傍所諍此意也。一切比量。對敵正所諍者。言陳法宗也。以之為不顧論宗。意所諍者。非言所陳故。名傍義准也。重言之者。決定不顧論宗。能別言陳也。決定義准宗。無常宗傍成無我宗等也。無我宗非言陳。又非正樂為故也。意許宗樂為故。不顧論宗所攝。非言所陳故。亦義准攝也。問。疏云。既於因過說法差別等者。偏攝義准。不見攝不顧論宗。答。欲釋義准名宗之義。舉法差別所違宗也。雖意許宗二宗不定。今論攝義准之門也。無我宗義准雖顯。名宗之義隱。故今不舉之。下文云故於宗中傍有義准即四相違所違差別者。言陳意許相對論傍正也。

度度愚案中。今得實義歟。可祕可祕貞和五年五月八日。以正本書寫交合畢。法印。範緣。

元德二年十一月十日子夜雨中馳筆畢。僧正覺(春秋二十五歲。)

正慶元年無射下旬以良算自筆之本校合了。覺(行年二十七歲。)

觀應二年三月九日夜於花林院御所書寫之畢。擬講顯意。

同十九日夜於寶積院御所一交了。



明要鈔卷第二(終)

明要鈔卷第三







有法自相



矯立事。不立離實有體能別事。以同異性望有性體勘成異品事。所立法二釋事。今量所立法事。所立法異義。

○有性非實量樂為宗在意許事。

問。今量欲成有性離實等有體之義。有法舉有性。能別立非實。見其不相離性宗。立離實大有。破即實有性。立者樂為。既顯于言陳。何為矯立量哉。答。師主安立六句。六有句即其隨一法體也。弟子以彼能有。即于實等體不許有別體。仙人欲成有性之體立今量也。若顯成此體者。有法立我有性。可用別有體能別。而有法無簡別。舉共許有性。能別立非實。不顯成有體義。可知有法有意許。所謂離實大有性也。能別有表裏。言裏矯成離實有體義也。凡敵者以立量言支。對內明門爭。其義若不窮者。知立者矯立。勘意許探樂為也。

○不立離實有體能別事。

問。立量之習。言陳欲盡自樂為。同喻力所及之義。必能別立顯之。與同喻等義。非不極成故。同喻若不及者。置而不立。而同異性既具離實有體義。能別如此立者。所立可滿足。何用非實言。不立有體宗哉。

答。若立有體能別者。仙人本意可窮哉以否。若立窮者。未顯離實大有名體。比量樂為豈得究竟哉。若雖立有體。爭未窮者。不如矯立。問。以有無能別。成有法體。比量之一貌也。如是成立於有法者。是也。仙人立有體能別。成立有性體者。宗義豈不滿足哉。

答。比量雖有自他共。以共比為本。仙人為成大有性體。安立共比之時。若非矯立者。必可犯過故。有法帶意許。能別置矯言。問。大乘所立無性比量。觸別有體量等。有法舉體。能別立有體。全無過。答。彼立敵二家同佛弟子也。有法直舉共教所說法體。故全無不極成不同弟子未從仙人之前。不許大有體。重意云。舉共教說。敵者許其體故。能別雖爭體有無。猶是爭義之類也(猶可問答。如別卷記。)

問。唯識比量。敵者中有外道。有法色體豈極成哉。答。彼舉眼所行色。是內外共許之法體也。不同師弟諍。況彼量矯立作法也。不可為難(此事可有別義。)

○以同異性望有性體勘成異品事。

問。有法舉體。能別立有無言之量。亦可爾哉。

答。彼以法成法量也。不同有性量。問。以別有體能別。既成立有法體。豈同聲無常量但成法哉。答。以有無能別。成有法體之量。多是自比量也。有法直舉不極成法體。全無意許。能別云別有體。不矯立故。諍留能別。不同有性量。問。有法舉體。能別立有無之量。有但由法故成其法義。無如是成立於有法義歟。答。可有二門。理門論專明正比量相。而正比量成體。多以有無能別。引敵證智。因喻力之所及。唯法而非有法。然而能別宗成立了。有法體自成。是故非無如是成立於有法之義。就立量門論之。唯成法量也。矯成有法之量異之。初重欲兼體故。其義若不立。即犯後二相違也。

○所立法事。

略纂有二釋(明燈抄同。)其中存所立之法釋。同疏總宗中法之意故。問。所立之法者。極成能別歟。總宗能別歟。答。有二義。一云。極成能成也。二云。總宗能別也。問。以何為正。答。總宗能別義。□疏釋。總宗中法者。簡極成能別故。又相似體類者。不離聲之無常也。汎爾無常。彼此一物。何云相似哉(具如明本。)或所立即法之釋。非無其謂。凡所立者。局通對所成立也。設法設有法。立者樂所欲立者。皆得所立名。其所立必為法而成之。故云所立法。所立謂宗法謂能別者。是意也。問。若爾何云總宗中法耶。

答。對別宗以總宗云中也。意者。有二門之中。今取此門云中也。不於總宗更有二分。若存此釋之時。所立即法也。而成法之量。所立者實屬能別。故法義顯也。若成有法之量。所立雖是有法。以其有法猶名所立法。以方便為義成之。令見是法。此門得所立法名也。問。若寄能別立法名者。如何乍置有法。猶名所立法哉。答。前於法處爭故。立所立法來之物也。仍雖在所別猶名法。若見所別亦名有法也。

已上總成二釋了。

今量所立法。

有性者言陳也。離實大有性者意許也。非實者能別表也。離實有體者裏也。師主安立今量之時。先舉有法言。意許置離實有性體。是名有法意許。能別立非實。欲成離實有體之義。是故今量所立法有兩重。先有性與非實。互相差別。有性之非實名所立法重。以非實言之所成。離實有體之義。望有法。名不相離性。所謂有性之離實有體也重。同異性望二重所立法。皆均等也。故為同品。雖有性體非正所立法。立者竊欲屬法。故勘成異品也。問其屬法義如何。若依所立之法釋者。所立設雖攝有性。法是所立之一分也。唯可限離實有體之義。望所立法剩二品之時。豈以同異性非有性。剩為異品哉。若又存所立即法釋者。其所立者。能別法宗也。望法無寬狹。若所立及法。皆通有法者。聲無常量。豈以聲為所立為法。以瓶望彼為同喻哉。所立法雖亙四宗。論同異品。皆望其法。理門正理本疏斷纂。大所立也。答。依所立之法釋。此義不違。爭法爭有法。比量貌自本分。皆是正因明中。所許來也。其諍有法之量。雖正比量。必有矯立。其矯立者。以所立有法。竊欲屬其法。是不相離性之力也。聲無常量等。本爭無常義不爭聲體。故不相離性總宗中。爭僅留法。立者樂為窮能別言。不及聲體。師弟爭者。本在有句體。豈同彼量哉。敵者探得其志。以同異性勘為異品也。若不許此義者。矯立有何果利哉。問。爭有法爭法之量。自本所許也。其中成有法量者。先成法遂令知有法。非能別處直爭有法。理門為二重。其意在之。若爾。設雖何量。唯望所立之法判二品也。其法唯屬能別。有法及法。雖不相離性。前陳後說。所在全不動。以聲無常量。可定其軌則。答。凡所立法。雖屬宗依之處。非正宗依(是一重)又就總宗。法自相量。二分各定。屬法有法。矯立量爭有法(是二重)以意許宗望總宗二分。所屬不定。或在上或在下。不同言陳宗其處決定。是則矯立非實之故也。其非實言裏。構通路令有法下意許。上下遊行。其通路者。離實有體義也。彼體者即大有性也。離實大有性體有體義之所目也。體義不思議。互不相離。若言陳顯立有體者。言無委曲故。諍可留能別。所立尤幽故。大有性體。或屬能別得法名。或屬所別名有法。重重表裏。學者悉之。如是成立於有法者。論至極也。以同異性。勘成異品異之。雖有法猶令見法。以同喻力欲成之門也。但由法故成其法之分也。若不許此義者。此量爭僅限離實有體義。不及大有體哉。若展轉成者。只是自比量。以有無能別。成一重所立了。幽傳令知有法之分歟。矯立量決定超彼。以有法體成下法處。欲蒙因喻之力故也。或於所立法爭法之量。所立之法也。爭有法之量。所立即法也。爭之所及。有寬狹故也。有性之體及離實有體之義。皆是今量所諍也。云所立云宗云所諍。皆是一物也。有性體若所立總宗所攝者。何不對同異品。問。總宗皆名法者。何又名有法。勘有法自相相違哉。又如此義者。因喻所成只可一重。何云但由法故成其法如是成立於有法耶。答。有性體者。屬有體義。非實能別處諍之。故與法名。然而遂論所留者。亦得有法名也。仍於理門二句。所攝不定也。既名有法故。因喻之所成有二重。是故有如是成立於有法之義也。問。不相離性就言陳法有法論之。何由此義。意許離實有性。屬有體能別哉。答。爾也。前陳後說。言陳相望。互相差別。名不相離性。但言陳總有性。與能別非實及離實有體義。互相差別為總宗了。有法下所意許。離實大有性。則得成立。而有法為體舉之。能別為義爭之。體不離義故。其體得法名。是不相離性之力也。

問。若爾此所立法。初在有法。次下能別。後返留有法歟。答。論義次第者。設許爾有何過。然而所立意許。始終在有法。以方便矯立。能別處爭之。實無同喻之物。欲令等同喻之故。如此有委曲。若有法無意許。能別無表裏者。此事凡難立者歟。問。所立即法故。有性名法者。寄能別法名歟。答。爾也。寄能別言欲顯。故立法名。

先年得此二推。捨前義取後案。然今度複審之處。前案通途可存之。所立即法之義。猶非疏意歟可思之。

所立法異義。

一云。有法有性下。有有性離實有性意許量。其意許量。總宗能別為所立法。非實能別顯樂為宗。方便所立也。今量有二重所立法(已上稟承。)

二云。所立法有二重。如前然言陳有法外。無意許量有法。只言陳有性。與意許非實有性。互相差別不相離性。名意許量也。

三云。有性言陳。與離實有性意許名總。不離有性離實有性云宗。如相違言(常無常相對云相。無常違常名違。)有法偏極成所別也。法有二重。別見之極成能別也。不離有法之方。是法也。

四云。有法有性下。有離實有性意許。無別意許量。今此意許。雖得法名。不名能別。法謂能別者。就法自相等論之。

五云。意許離實有性。名所立法。亦名能別。體義三名通三重對。言許相對得所別能別名故也。

六云。見加言立名能別也。餘如前義。

七云。雖無意許量。擬宜名能別也。非言許相對名能別。亦非見加言應立名能別。直以意許離實有性義。准餘比量能別。立其名也。

八云。無二重所立法。有法有性下。意許離實大有性。以非實言。欲傳成之。能別法之所成故。得法名也。

此義意者。能別處全無表裏。只以非實言。成有法有性下離實有體有性也。譬如以指端指空月也。

九云。有法有性下。有離實大有性意許。非實言裏。有離實有體義。如作有緣性言裏帶非實義。表裏俱屬言陳。立者意趣。能別處欲成有法意許大有。與喻異故。敵者勘成過。其大有非正所立法。寄法欲成。故得法名。

此義。能別分表裏故與前別。能別裏不名意許故。與能別意許傳異也。以離輪光與日輪。可為喻也。

十云。有性離實有體者。一物也。其中有性在有法。離實有體者在能別。

  此義。以衣袖甲出下衣端。可為譬端出如言。陳奧隱如意許。

十一云。所別有意許。能別言有裏。所別意許者。離實大有性也。能別裏者。有性離實等有體義也。同雖有性。有法為體舉之。能別為義成之。不相離性故。互相屬也。成有法量異聲無常量等。若不爾者。如何能別處。成有性體哉。若不成有性者。豈勘為異品哉。是則以有性為法也。若成畢留有法也。

此義意者。所別體有性也。此有性上。加義云離實有體之有性也。是名意許。能別義離實有體也。此義上。加有法體。云有性之離實有體也。

十二云。離實有體者。能別裏也。其體者則有法也。

尋云。大有同異共有體。是均等分也。能別浦何指有性體哉答。

十三云。有性者。離實等之有也。其有者。則體也。重意云。實等不無。為大有體故。此宗云有體物。則大有性也。

尋云。同異性又自有體也。豈以云有體。是大有耶。答。實等有體。暫通大有同異。則有一實等。有之類也。尋其至極。成大有也。同異性自體不無。非今所論實等有體義故也。今云有者。亦義亦體也。以離實有。若為義者法也。若為體者有法也。以同異性。望義同喻也。望體異喻也。疏云。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者。明均等邊。有性者。有義也。非有體也。斷云。是離實等有義為法者。此意也。

十四云。意許在有法。諍在能別。一切比量。所諍必在能別。以之為所立法。意許所在。隨量不定。有性非實量。意許在有法。能別非實言下諍之。

此義。子島御本意歟。後二相違意許宗。俱在有法有性處。所立法必在能別。以之為所諍。諍在有法者。非上綱御志歟。算公法花會。令立此義了。

已上十四義者。皆是有法意許傳也。其中前十三者。隨意許所在定所諍義。後一義者。意許與所諍其義異也。前十三中。前七二重所立法也。後六只一重所立也。

十五云。有法下全無意許。非實能別下。帶離實大有意許。後銜著有法有性。

十六云。初陳有法時。有性言下。有離實大有性意許。立非實言。成離實義。其有性下意許。下暫在能別下。名之能別意許。遂歸有法有性體。故云銜著有法也。

十七云。離實有體有性。三重之中。離實有體。言陳分也。非實言之所顯義故。有性者意許也。望此為異品。能別下意許故。從言得法也。

十八云。離實有體有性。皆意許也。其意許亦有表裏二重。有體者表也。有性者裏也。望表為均等。望裏為異品。得法名。如前義。

尋云。共許體義。舉可為言陳。離實有體義。非敵者不許。何為意許分耶。答。師放矯立甚深。言許及多重。意中離實有體義令見為所立。望此判同品。大有體裏隱置之。成義其體自成立。安立也(望意許判同品義。可勘先德釋。)

十九云。不相離性故。大有性體。雖降屬離實有體能別義。同喻所及。有體言陳分也。今一重至大有性者。則意許也。

二十云。以別意許。只離實有體二重也。有性體非意許分。能別處成離實有體之義。資益成得自有性體也。如山處有火量所有火體也。必為他用量。能用真他等。亦爾。

二十一云。離實有體有性三重中。前二重。正能別下意許也。其有體被云有性。即有法有性也。離實有體義被引。降屬能別。是名能別意許。離實有體二重。屬有性體。亦歸有法體。銜著有法者。此義門也。

二十二云。有性定在有法。能別下唯意許離實有體義。其有體者。即有有性體之義也。故有性體。為義在有能別也。為有體義在能別。為有性體在有法故。

二十三云。有體者。有大有體云義也。故能別意許大有體者。即有體重也。

二十四云。意許有二種。有法有性下。意呼離實大有性是。至能別即成前離實有體大有性是。能成名意許。在能別。所成名意許。在有法。如次可名能意許所意許也。其中以能意許。名意許也。

已上十義。皆能別意許傳也。

二十五云。意許二。一者。言下所帶差別義名意許。如云言中所申之別義故。此偏在有法。離實有性意許。帶有性言陳故也。若依成立義者。唯在能別所非成封。此義門也。意許有二類。處處各談一門。

此義意者。意許義本有二類。隨宜或被云在有法。或被云在能別也。左右可論其所在也。

二十六云。今量意許宗者。離實有體有性也。離實有體。非實言下意許也。有性體隨義亦屬能別。大有性是有法下意許也。離實有體義屬體在有法。體隨義在能別。義從體在有法。一時中隨應在二處也。

二十七云。離實有體有性一個意許。有性體邊在有法處。離實有體義邊。在非實能別下。

已上三義意許通二處(為言)

二十八云。不相離性總宗下。顯得一意許。所謂離實大有性也。不可云決定在有法。亦不可云決定在能別。又非體在有法義在能別。亦非體義相隨隨應在二處。只不相離性總宗下。有離實有體之大有性。之一意許也。

此義。總屬總宗義也。

二十九云。疏斷意異也。疏意在有法。斷意在能別。松室記見此旨歟。

此傳。退可案立。尤微妙。

三十云。離實有體有性三重中。有性體定在有法。離實有體義。所在不定。若從其體在有法處。若屬能成亦在能別。若在能別故。意許通二處。若在所別者。意許唯在有法義不定也。隨此二門。立法名不定。若在有法意許別義。軌生物解故。直名法。若屬能別。非實宗法所成義故。得法名也。疏依前義斷依後門。松室御傳。不違此義。

今云。此義有深意。疏云。彼說離實有體有性為宗有法等。以有有法意許離實有性為所立法。就之。以與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文。為相違。答中會之。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法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故即此過無違論理(文)問答由來。以有法意許。為所立法。以兩論說。為相違會之。斷意者異之。言非實等者是離實等有義為法望此即為所立者。以非實能別之所成離實有體義。為所立法。次文引二論為證了。不望有法名同異品(文)既以二論為證。可知異疏釋也。疏舉二論為違故。此義意者。加言有委曲。若依疏意。有法有性言陳上。加離實言。具言之者。可云離實有體有性。若依斷意者。能別非實言上。加有性言。具可云非實有體有性。疏斷似異。實是一個比量後說能別也。顯立者本意具立顯之時。如此可立也。以其具詞。相望不加言量法有法言陳見之。有法闕離實義。故加言立離實有性。能別不具有性體。故加言立非實有體有性也。合二見之。只一盡理之詞也。是名加言量也。

問。疏斷俱不云加言。何為二加言哉。答。疏下文云。實唯成法(乃至)難彼意許離實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理門望諍有法之上意許別義等(文)纂述此意云。理門望為量成立必須加言如立大有云有離實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文)准之疏意。以有法上別義名所立法。即為加言。斷云言非實等者(乃至)不望有法等了。問。若爾何名有法自相相違因耶。答之。望不加言名有法自相若加言已即名為法(文)准此問答。上云言非實等者。釋能別加言義也。

已上算公之所集也。所立法三十個異說。古來未聞。仍令記錄之。此內多有愚案。彼此同異。追可□分之。

貞和五年五月十五日。以正本書寫校點了。

因明末學範緣。

元德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戍初。於燈下染筆畢。

抑受生末代披此妙文。若非宿善何能如此。定知他生必聞此法。閑憶先賢之恩。如何得報謝。唯將隨喜之淚。一灑故人之文耳。

瑤華遺□覺(春秋二十五歲。)

正慶元九十三未以良算自筆本校之(春秋二十七歲。)

予昔學三十個異說以為祕決。而晚學之後。廣勘古說。更得數個異義。今抄猶闕之。又傳聞。故額安寺僧正探題難云。有法自相所立法有三十個異說(云云)今案恐非也。三十說雖微妙之案立。偏於末學之今案。未聞先賢之所傳。大堂之砌。題者之職事不聊爾。不可稱揚者乎又故。覺圓僧正云。第二十九之義。明本所載也。第三十義不當也(云云)又或人云。第十四義。所立在四宗。法限能別矣。甚可□可□。

于時貞和四年涼秋九月。以披見之次。記之矣。覺。

觀應二年三月十五日(已刻)於寶積院御所。書寫之畢。

擬講題意(四十六歲。)

同日一交了。



明要鈔第三

明要鈔(異本)(有法自相)













問。有性非實量。以何知矯立哉。舉有性立非實。非實既遣即實。致即實。立非實之時。宗義既極。可云爭法自相之量也。

答。師主立六句。大有句即六句之一。體□□□□□□□□雖許能有之義。以其有即于實等體。知。師弟爭大有體有無。若顯成此體者。須有法云我有性。能別云應有別體。而有法無簡別。令見共許有性。知。有法下。置離實大有性意許。能別云非實令□□□□□□甚隱立者本意。不顯于言。知。此能別□□□□立。其矯立者。所謂非實言有表裏。裏存離實有體也。所別有意許(對言陳名意許。)能別有矯立(有表裏名矯立。不名正意許。言陳意許相望名意許故。)凡敵者以立量之支。對前內明門爭分齊。見□□□□□□不滿足。知量矯立。非矯立。於于矯立。後三相□□□□有□許。

已上又一方問答了。

問。仙人何不立離實有體能別哉。立量之習。實中欲盡義。其中同喻不及之分。置不立。若同喻力可及之分。必能別可立顯(若等於同喻之義。能別言雖立之。不可有不極成故。)而離實有體義。同異性既具之。能別如是立者。可勝於非實言。以喻見因。因能具三相。因喻力足能成別有體宗。何置勝立劣。捨顯就隱哉。

答。如今難者。仙人本意。以此量若可滿足哉否。難云足□顯離實大有性名體故。若雖立有體能別。爭未窮者。不如立矯立量(矯立得失如下。)

問。以有無能別。成有法體之中。既有正比量。是如是成立於有法之類者。仙人立有體能別。宗義何不滿足哉。

答。正比量雖有自他共。以共比為本。共比量中成體。正比量難有。仙人既存此理三支令見共比故。若非矯立者。其量必可犯過。故有法帶意許。能別置矯言。

問。無性比量。能別有體量。是大乘所立之正比量也。有法舉體。能別立別有體何如。

答。彼皆立敵二家俱佛弟子也。同依學芳教。有法直舉共教。所說法體。何有矯立哉。不同師弟兩宗未知不許大有體。重意云。舉共教說。既成許體故。能別雖爭別體。又是爭義之類也(有有相量。別可問答也。)問。唯識比量。敵者中攝外道。有法色體可不極成。答。彼舉眼所行色。是內外共許之體也。如本質色。實有共許體。不同師弟諍。況彼量矯立作法故。不可為難(清辨比量。一且難決上明之。)

已上一方問答了。

問。有法舉體。能別立有無言之量。若云如是成立於有法歟。將留但由法故成其法歟。若云但成立法者。□有體能別。既成立有法體。豈聲無常等□□□□成法哉。若不成有法者。其量同喻。對有法哉否。若不對有法者。有性之量。以別有體義。成有法有性。其義又可同。何有性量望有法。勘成異品。有無能別之量。不為過哉。

答。有法舉體。能別立有無之量。多是自比量也。所別直舉不極成法體。無意許。能別云別有體等。全無矯立。爭留能別故。以同喻不能勘成異品。有性量異彼。全非例(不例之義如下。)但別有體量。名如是成立於有法哉否事。可有二門。其中以名為本理門論本明正比量相。故正比量成體。多以有無能別。引敵證智故。而因喻力所及。唯成法。重心云。先以法成法。其義立了。遂住有法體故。如是成立於有法者。自成別假力歟。而敵成有法之量。初重獨欲兼體。其義不立故。犯後二相違也(具義如下。)

已上一方問答了。

問。所立名通有法歟。若不通者。何云所立之法。知。所立廣通法有法。法狹限能別也。總宗名又以同之。其故者。若限法立宗名者。是別宗非總義故。若又所立名通有法者。爭法自相之量。總宗有法。豈得所立名哉。

答。所立之名。廣通法有法。其義如一片難。但聲無常量等。本爭能別故。正爭不及有法。然而猶聲又得所立名。若偏嫌之者。違諸釋文故。(已上一方問答了。)

○今量所立法事。

有性者。言陳也。離實大有性者。意許也。非實者。能別之表也離實有體者。裏也。如此有言陳意許表裏。名矯立比量。若非矯立者。須自比量立言我所說大有性應有別體。而自他共中。以共比。為本。爭法有法之中。法宗窮所立為本意故。師主立共比量。能別非實言處。欲成離實大有性故。先舉有法言之時。意許置離實大有性體。能別不言應有別體。用幽非實言。其言裏言有性離實有體。其有體者有法所舉之有性也(此門望總有性。未及離實大有性。)以何知者。此量不相離性總宗者。有法與非實。互相差別。有性之非實。名所立法(一重)而非實之裏。離實有體故。猶是言陳也。以此望有法。名不相離性。所謂有性之離實有體也(二重)爰有性既總宗所攝也。又得所立名。既云宗云所立。立者本意。竊以彼總宗。皆有所爭。而同異性望離實有體一分。雖均等望有性異品也。(總合為所立。不及二分。)故勘為有法自相相違。若以有性不攝所立者。宗義何得滿足。又何望彼論同異品。本疏問答。義斷等釋。若不許此義者。恐皆不會兩論相違。以何為所詮哉。

問。有法言陳意許義并能別表裏義。皆雖有疑□許也。寄不相離性。望有法有性。斷同異品之義。甚不可然。今所成所立法者。若所立之法歟。將所立即法歟。於其二義。設雖存何釋。此義皆不立。若存所立之法釋者。所立設雖攝有性。法是所立之一分也。唯可限離實有體之義。望所立之法。判二品之時。豈以同異性非有性。判為異品哉。若存所立即法義者。其所立者。能別所顯。還同前義法分齊。望此可論二品。二義寬狹遂同故。今所成皆非釋本意。若失所立寬通法有法故。對二品者。聲無常量。豈以聲為所立。以瓶望彼。為同喻哉。所立法雖亙四宗。論同異品。皆望其法。理門。正理。本疏斷纂。全無異義。若爾今義勢大似失因明大綱。答。尋趣大旨可爾。但爭法爭有法。皆正因明道理也。其量之貌。種種差別也。若偏以法自相定一切者。所立法何亙四宗。後三相違。依何出來。依之可知。於所立法爭法之量。所立之法也。爭有法之量。所立即法也。是即爭之所及有寬狹之故也。是以有性。離實有體之義無所殘皆可今量所爭。云所立。云宗云所爭者。皆是一物也。若所立總宗所攝者。何不對同異品。

問。今總宗皆名法者。何又名有法。勘有法自相相違哉。爰知。正爭離實有體義。遂顯有性體。理門云但由法故成其法者。初重也。因喻正所及也。如是成立於有法者。第二重也。以所立能別。遂探其義。是有性之有體也(為言)若如今義者。只有初重。不及云資益有法歟。

答。所立有性者。若望立者所樂者。可名法。不相離性故。以有性屬有體。皆非實能別處爭之故。若守量之處。論遂所留者。可名有法。是故今所立法。於理門論二句。所攝不定也。問。不相離性之時。唯云有性不釋離實有性者。是言陳非意許歟。答。不相離性之義。本前陳後說言陳相望。互相差別故。有性總有性也。若為總宗所成了時。顧其有法者。即先所意許離實大有性。能破成立。而有法之時為體舉之能別之下。為義爭之。義者。不相離也。不相離之時。體先被呼。有體之義在下。意是一物也。問。若爾者。此所立法。初有有法。次下能別。後返留有法歟。答。若論義次第者。設許爾有何過。然而只所立意許。始終在有法。以方便矯能別處爭之。實無同喻之物。欲令等同喻之故。如此有委曲。若有法無意許。能別無表裏者。通局自在之義。總不可得也。

問。所立即法故。有性名法者。寄能別法名哉否。答。然也。寄非實言欲顯故立法名。

又案。一義云。大旨皆如前。但後二相違猶所立法也。互相差別之義。必然故也。是以有性者。在前離實有體者。在後。依此二量言之者。以離實有體名法。如此定所立法義了。其有體之體。即顯有性。是立者矯立也。前為總宗之一分。未得法名之物實寄有體處為法欲蒙同喻之力故攝法名。子島釋中。別云有體者。若此意歟。

問。此義猶不遁難。立法名之時。既無殘物對何云有法哉。答。總相定置之時。既所立之法義也。不改其門。而有性尚引寄有體處者。是責欲攝法中之志也。法門如此。委曲非無。彼清辨舉有為立空之時。又空非有為。然而實是一物也。豈能別云空之時。成非有為。成無有法可難。重意。初且為所別被言有為。後其體即空。有為名體失。如此有性與有體。且有前後為二分。其一分言法。實其有性即有體言體法上無殊物。有何失哉。此量矯立并勘過之樣頗得其旨。於所立法。即法有法二義。隨人心可用之。此事小事也。努力勿□之。

問。付有性非實量。所立法者。若離實有體義歟。為當及有性體哉。答。所立者。不相離性也。有性與離實有體。不相離。總名所立宗。其中言法者有表裏。立者本意欲兼有性。三支顯相。非實也。非實裏雖離實有體。未及有性。然者付常途言之者。有性不得所立法之名。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者是也。付實義言之者。非只有體。竊兼有性為所立之法故。即此過者是也。若不兼後義者。總難有後二相違。問。所立者通法有法云事。本有二義。設雖用所立之法義。其有法立所立名事。非立量正所立。只對宗依論不相離性之門也。若以總宗所立之名。為此義證者。聲無常量總宗聲。是所爭分哉。彼既不然。知。有法雖攝總宗。全非爭故。又不對同品。本不對故。無勘成異品之義。是以以與所立法均等義品。對法論均等。今義若計所立之法者。何以所立二法為故。望有法勘異品哉。答。名總宗之時立宗名。稱所立之日。許所爭。如難勢者似無用。必可有深由。但今所述。又望法判用品。非直望有法。其故者。爭能別。爭有法事。比量形自本分。正因明道理之中。皆所許來也。其諍有法之量。雖正比量。非無矯立。共矯立者。以所立有法。竊欲屬于法。是不相離性之力也。但聲無常量等者。本爭無常義。聲體非爭故。不相離性總宗中。僅爭法。宗義窮故。不及聲體。判二品事。本限無常。所立易成。故所別能別無意許。無矯立。何及異義。師弟舉本有有句體。有性非實量。言勢隱密。矯立必然故。立者意趣。寄能別法。欲成所別體。不相離性中。爭留體。其體豈非所立哉。但法義雖隱。猶欲為法。敵者探其志。勘成異品也。若不許此義者。矯立有何果利哉。

問。爭有法爭法之量。知元所許也。其中先成法。遂令知有法。非能別處直舉有法。理門論為二重說之。其旨明也。然者唯望所立之法。判二品。其法唯屬能別。有法定屬所別。雖不相離性。所在全不動。以聲無常量。可定軌則。設量勢異故。矯立量之習。成有法者。自本須不言成所立之法。何寄義於二邊。返失二門哉。不相離性之義。全非證。以聲量可知也。答。所立法。雖屬宗依之處。非正宗依(是一重)其中法自相量。總宗二分。各定屬法有法(是一重)矯立量爭有法 。其總宗自在。一門屬下。一門屬上(初在上。次在下後返在上。此初中後者。非時前後。義次第也。)其所屬不定故者。在言下。非正言陳之故也。能別須立離實有體。矯立非實者。則其裏構通路。為令遊行有法意許也。是以離實有體。其體即大有性也。離實大有性體。有體之義。所目也。不思議不相離。若言陳顯立別有體者。其言無委曲。其處總宗。唯可留能別。既所言分明故。離實大有性。無由于屬之。今量有重重表裏。全非相例。但理門云如是成立於有法者。論其至極舉之之時。所意許大有性。遂名所立也。以同異性勘成異品之門。少異前重也。雖所立有法。猶令見法。以同喻力欲成之門也。但由法故成其法之分也。若非後重者。此量爭。僅限離實有體義了。以何力成有法哉。只是自比量。以有無能別。成一重了幽傳。令知有法之分歟。矯立量超彼。以因喻力。法處直欲成有法之故也(已上被留了。)

所立即法釋意。

所立者。局通對所成立也。設法。設有法。立者樂所欲立者。皆得所立名。其所立必為法而成之。故云所立法。所立謂宗。法謂能別者。是意也。問。若爾何云總宗中法乎。答。對別宗以總宗言中也。意者。有二門之中。今取此門云中也。不於總宗更有二分。若存此釋之時。所立即法也。而成法之量所立者。實屬能別故。此義顯也。若成有法之量所立。雖是有法。以其有法。猶名所立法。以方便為義。成之令見是法。此門得所立法名也。問。若寄能別立法名者。如何乍置有法。猶名所立法哉。答。前於法處爭故。立所立法來之者也。雖有所別。猶名法。若見所別。亦名有法也。



明要鈔(異本終)

明要鈔卷第四













有法差別作法



本作法義以非實言尋作有緣性意許事。作有緣性意許帶有性言哉。

子島疏記斷道同異。明燈抄料簡。義斷料簡。子島傳作有緣性量有法有意許哉。作有緣性事。違三量因簡別事。違四量(有法自相有無意許哉。)後二相違并違三違四量意趣不同事。

○有法差別作法。

一云。有性非實量。有法有性下。有有性作有緣性云意許量。其意許量。作有緣性能別之下。帶作大有作非大有二差別。望樂為作大有緣性意許宗。同喻同異性。勘成異品。付有法差別相違過也。

二云。無意許量。只有性下。有作有緣性意許。其意許下。重安作大有作非大有意許也。

三云。有法有性下。直帶作有作非意許(右人多用此義。)

四云。兩重一重義不定也。立者有法有性下。安作有緣性意許。謂直舉作大有緣。而作有緣性義。自通作非差別故。其義延及兩重也。論意許體只一重也。言貫通故成兩重也。

已上本作法。

五云。以有性作有緣性別量。為今作法。能別下意許作大有緣性。遂銜著有法。故成有法自相相違也。

六云。別作法家。猶意許在有法。

七云。意許在兩處。其中在有法為本。

八云。在能別為本。

已上別作法。

九云。並用二作法(古人立此義。以仁覺等傳為規模。可勘見。)

十云。論用本作法。疏斷取別作法(斷道傳)

今云。本作法兩重意許義。稟承之傳也。但一重兩重不定義為好。別作法多義中。意許在二處。有法為本。當子島御本志歟。以斷道傳可得文理耳。算公法花會豎義。令立此義了。諸義大旨如明本記。

本作法義。

尋云。以非實言。難見作有緣性意許。

今云。此有多義。一云以能別言。尋見樂為意許者。別作法家所立之道理也。本作法義異之。只以立者宗計。推知法有法言下意許也。若必以能別言。探得有法下意許者。外人對佛法立量云。我我常無初後故如太虛空(云云)有法我言下。勘隨身造業受苦樂我。不隨身造業受苦樂我差別。豈以常能別言。知彼差別哉。又我所執我應非是一之量。勘假我實我差別。亦爾也。准之。有性非實量。直有法有性下。勘作有作非意許。有何所違。

二云。以非實言尋知也。非實言帶作有緣性義故。成有法下作大有緣性意許也。故子島依本作法義。釋勝論此因既成有性遮非實等而作有緣性文云。先有法自相之時。有性之非實等之時。即顯作有緣性義。故云既成有性等也(云云)本院私記。并同學記等。非實言含作有緣性義者。同此意也。

三云。以有性非實一重不相離性宗。知有性下作大有緣性意許也(此義明本廣記之。)

今云。不以非實言定探窮有法意許。又非無助成彼之義。勝論本意立有性非實量。成離實有性體及作有緣性別義。能別言能順彼意許宗。其詞包含無所遮故。若不詳成故難顯作大有緣性意許者。非實僅顯離實義。就自相量未及大有體何偏責差別之門哉。可知。能別言以順樂為為其功。過之求成立義。恐別作法家之加增也。以唯識比量為此義證。不離眼識能別言。焉及色體哉。只有法無有此意許故。能別順成之(為言)問。有性處必可有作有緣性意許云事。以何知耶。答。不爾樂為不究竟故。問。設此量下。雖不究竟。有何失。答。師主不別立作有緣性量。此量下樂為不究竟者。立者不窮宗義而止。問。別立作有緣性量。可究其義。以何知不立。答。論家中無此證。疏云。仙人既陳三比量。已乃至勝論宗義由此悉行。非實等三量外。不見立作有緣性量。問。疏斷許作有緣性作法。可勘處處。答。其為顯立者意許。以義推示其作法也。以之返知。師主決定意許作有緣性。其意許豈非實量不帶之哉。又以加言量。返知不加言量意許也。

重成云。勝論唯立非實等三比量。不別立作有緣性量。而彼宗義欲成作有緣性別義故。可意許作大有緣性義又必然也。以此二事。寄合責之。有性非實量。有法有性處。有作有緣性意許。以非實能別助成之也。其助成義者。順而不違之分也。必以能別言。探得意許者。別作法家加增義也(已上意)若樂為不過法宗所成分者。自相量非實宗之所成。僅離實等義。不及大有體。是偏以離實義。為所諍哉。彼既立者所立欲有之分。令有此量中。及大有體。此又可然。非實法宗。顯意許不足者。自相差別只同事也。

○作有緣性意許帶有性言哉。

相傳云。作有緣性意許。有性有義也(云云)

有云。作有緣性有性性言下勘置之。性者法體也。有實體法必有能緣故。其性處有有能緣義。有緣性者是性也。問。勝宗意。大有同異外。全無得性名之法。何性下以實等為片差別耶。答。設雖實等。既有其體性言下豈不帶之耶。例如佛法事理為相性時。性偏圓成也。然而指依他體性。亦名為性。事亦性故也。問。聲無常量。勘作聲有緣性。非作聲有緣性意許。帶何言哉。

答。有云。有性下義也。問。有性者指有性體。作有緣性者。有能緣之性(為言)其義遙異也。何關帶哉。

答。有法差別之時。有性言有能緣性云事曾登見天。其有緣性下。勘二等也。問。此義違疏疏云。彼鵂鶹仙以五頂不信離實德業別有有故(文)如此文者。有法差別之時。有法有性離實有性也。

答。有云。作有緣性作字。有何由哉。有人云。論云作有緣性故。不失其詞云爾也。此義爾也。論置作言。亦有何意哉。先疑未除。今推云。有緣性意許。不帶有性言陳故。置此詞也。意云。有法有性。是有性體也。其體上有有能緣義。仍指有性體。此體作有能緣之物(為言)不直帶言故。置作言也。餘意許無作言。作聲有緣性等。倣于今作有作非意許。一往所勘也。依之。可云有性下作有緣性別義。不帶言陳。是名總意許。作大作非大。二差別乍在有性下。帶作有緣性言也。總意許望作大作非差別為言也。違三違四可准之。

問。疏云。有性言陳有法自相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是自相上意許差別(文)作有作非差別。帶有性言陳(為言)

答。不爾言陳下有二差別(為言)不云正帶言陳也。非實言下。無此二等。對之有性言陳下有之(為言)

兩重意許相承雖舊。作字潤色未曾有也。意許及二重。尤有其由歟。此義可信。

○子島疏記斷道同異。

一云。道記意同用別作法。疏記並舉本別二傳。取別作法為自實義道又分明。但至異文者。論指前有法自相作法。云即於前宗。略不舉作有緣性量。而敵者進檢於立者之意許。作有緣性為能別言。付今過也。疏斷顯其本意。可有作有緣性量云也。重意。論略就非實量。遠示作法。實可有作有緣性量(為言)

二云。兩處同云論。本作法疏斷。別作法也。道終文明故。既云若依此者唯前有性非實之量也登。用前量為今作法。問。本作法傳。付違論失。論作有緣性者。言陳宗也(云云)如何可會。答。論有二趣。用前量為今作法。是正意也。作有緣性即意許作大有緣性也。而以共許詞。說作有緣性者。遠顯別作法能別言陳也。疏主得此意。云此言有者有無之有也。論無此密意者。疏斷何忽用別作法。上綱對本作法家都不許作有緣性量。必可有改能別之量。論云作有緣性者。即言陳宗云也。非不存前量為今作法之義也。疏記標別作法義。云必有別量者。必可有改能別別作法。不可唯取本作法(為言)問。記下文云。論云如即此因。作有緣性者。是非作大有緣性。是共許作有緣性也。疏云此言有者有無之有者。釋此論文也(已上)作有緣性之言。正說作大有緣性意許。遠令知言陳作有緣性者。何嫌作大有緣性哉。明知。子島御意。偏云言陳作有緣性也。答。不越前違論失。許有別作法之日。論作有緣性共許言陳。非作大有緣性云也。若用前量時。意許作大有緣性也。非作大有緣性者。為異璧公云論作有緣性即作大有緣性之義。言陳作有緣性。非作大有緣性言也。記嫌璧公之旨明見。可勘知文次。

三云。疏記廣成前別作法義。道初文亦同。奧文云。然論據立者等者。論據本作法。疏斷示別作法(為言)此改二卷傳。始立此義也。問。然論據立者。以下述別義云事難信。成別法義了。總結論及疏斷意也。何為別意。答。上成唯別作法義畢。可祕而已(文)此結別作法傳也。然論以下。改一向別作法義論據本作法(為言)大旨同前得論意。與前別故。安然字也。此解優也者。又結此義既二重有結文。可知別別釋也。以此結文。可為至極實義。

三義中以後為好。上綱初密立別作法義以多文理成之。後能案得論疏斷本意。論本作法。疏斷別作法云也。

尋云。斷道安和元年注之(云云)其後經八箇年。至天延三年製二卷記(各奧曰記分明。)斷道改二卷傳者。時代大相違。答。道先書也。枇文顯然故。然論據立者以下二行文。後被書加歟。書籍再治之間。度度副入別義者。常習也。即彼道有例。二卷記以共許有性。為作非有緣性體。而道改之取實等。准之。疏記之後再治道。多被加之別義歟。

此義具如本。於兩處同異者。殘而不記。今三義豈不為祕決哉。此詞過分。可恐可傷。

私記下文云。

依疏見論文。聊簡不同。所謂疏上段。依別作法解之。此時論作有緣性。是共許作有緣性也。作非有緣性略大字。又與此相違之所相違。論闕無之。記云。論中闕無作大有緣性之言者。是此意也。疏下段依本作法解。作有緣性者。作大有緣性也。又是當下句所指之所相違體。故付論文。上作有緣性文。及下作非有緣性文。上下闕大字(為言)

依此推者。疏私記同道。論為本作法。又無殊相違。歟。

明燈抄云○何妨大有雖非實等。與其實等法門。是別亦容無體。不能定立大有是有故。前立量慮恐未了。勝論意云。今應成立令義盡理究竟顯了。故寄前門言顯比量以未了故。是不樂宗。於中前立意內所許差別法門。大有是有。非是同異。以為所樂。則是寄於言顯比量。一類宗中。矯立意許第三類宗。於一量中。雙成如是兩類宗故。故犯相違(文)

尋云。今云未了。云究竟者。若不立作有緣性量者。勝論宗義總不究竟云歟。若又成作大有緣性意許。非實言未了也云歟。若又付有性非實一量。勘有法自相未了也。勘有法差別。知彼宗究竟也云歟。

私云。仙人對弟子。欲成自宗。若唯立非實量者。顯自宗義可未究竟(為言)問。以非實量。成有性離實大有性。大有名體能顯。勝論宗義悉窮。何云不究竟哉。加之。作有緣性量。自義傳僅顯體。雖及前量。何剩如此云哉。答。前意許未顯其體。後意許大有指名體。有緣性顯有體。前意許上更兼有體之義。故燈抄云。亦容無體不能定立大有是有(等文。又案。今云未了者。不云勝論宗義不究竟付成作大有緣性意許。非實言未了也。以作有緣性言。能顯彼意許(為言)

又案。付有法差別作法。言陳意許相對。非實言未了也。以作大有緣性意許為究竟(為言)此付本作法所料簡也。

已上三義。對子島御意。同異可思之。但子島記立理之中。勝論俱義未究竟云事不見歟。以彼推之。第二義無過歟。

斷云。

今云。見此問答。以加言量。名有法差別。有二義之中。初義者。以後量望前量立有法名。後義者。直此量處。亦有可名有法之義(為言)

問。初義者。釋不加言量也。不後量望前猶名有法。若不爾斷中豈不明前作法耶。答。斷既付作有緣性量起問。其答文尤付所問。可答加言量有法義。又望字其意分明也。但斷雖不釋前量事。明後量源之中。前量為有法差別之旨顯歟。

○子島御傳。作有緣性量有法。有意許哉否。

今云。後量有法可有二等意許。立者為成有性作大有緣性。所別舉有性之時。豈不思此有性作大有緣性也。何況前量有法帶二等義。上綱自許之。至後量何可廢之哉。若有法無意許者。何為有法差別作法。然成法意成有法者。成何物耶。故知。前量有法必可有意許也。問。一箇量中。二處置同意許。甚不應道理。違三違四量不例。彼者有法意許。與能別意許。其相異故。此者同作大有緣性作非大有緣性差別也。若在有法者。何再安法宗。若能別言陳。帶作有作非之義顯者。可謂限能別。可非有法意許。答。有性與有緣性。一法體與義也。所別時任本意雖帶之。能別詳云作有緣性。不可不帶。如此二處。重疊舉同義之量。其例甚難有。故二等亙二處之例。又難有。何強疑之哉。

問。前在所別。後下能別歟。將一時在二處歟。答。一時在也。具如有法自相所立法中記之。

或可云。此量偏能別下有意許。隨勝可論所在故。但以能別成有法。有法自為作大有緣性。若以能違破之。又為作非有緣性。未必所違時二等意許有之問。若爾前後二時不同歟。若爾者前既無意許。後何始出來耶。答。有法若決定不應作有作非者。設雖成能別。其爭留能別。可不成有法。而有性本可為有緣性故。能別成畢之時。還見有法。作大有緣性物也。被知也。猶如隱顯義。若夫於如此義。強難不許之者。於差別相違。作能違時。如何言陳下。始破樂為。替處不樂為耶。

問。此例猶不例。彼本有二等之時。意先樂為在一邊。為之引因喻。敵者作能違之時。彼本有二等之中。不樂為邊能被成立。成立之時。不始出來。云替處者。能違有法也。不所違中前後差別。答。二等意許自本雖相並。其言陳實所目之體。前後有異。本量時。立者以真他用。為他言所目。言陳自雖似亙假他。意在竊差別此他者真他也不。假他之故也。而敵者作能違之時。以因喻力。令彼他體即為假他。一言陳雖不改。前後所目既異也。前後雖異。不一向改反。自本彼言陳宜如此之故也。今量又爾。有性本或可作大有緣性。或可作非大有緣性。而能別言陳。分明帶其意許故。雖不名正有法差許。義之所至。不可遮之。以不可言量。為例。不可偏奪故也。問。前唯成有緣性。後唯成作非有緣性。一時不相並。何異常例耶。答。云並云不並。俱無失。必為他用之例。如前出之。

○有緣性事。

問。實德業之能詮言。能緣智者。若只詮三緣三歟。將詮緣為有歟。答。或時雖為有。不必爾。以三為境義者。只知實知德等也。心緣境者。何異佛法所說哉。問。若爾何疏。云同起詮言詮三為有同起緣智緣三為有。詮緣共置有言。明知取為有之義。為此量所立也。答。汎爾詮緣。則有所詮所緣。之故也。今尋。有源故。殊云為有也。問。有緣性者。若有實德業之能緣歟。將有大有能緣歟。答。二義前歸一也。先付實等詮緣解之。故云詮三緣三。私記云是實是德等。但實等不無。即大有故。能尋其源。還大有之能緣也。問。若爾有同異性能緣。不大有能緣。 為同喻耶。答。直緣大有直緣同異性之能緣雖異。不取彼。今自三句論之。而緣三句之能緣轉二境。一轉大有。一轉同異。所謂為有之方轉大有。為實為德等轉同異。大有者總有性也。同異者別性。若無大有。實等不可有。既實等有。故有能緣。其實等有者。則大有故。有能緣之因。是大有也。若無同異者。可非是實是德是業。其為實德業之邊。同異為因。是以詮三緣三之因者同異也。為有之因大有也。問。若爾如何以同異性為喻。立作有緣性之時。為能同品。不犯所立不成耶。答。彼一往許不無有時似同品。依實論之者。不無有遂歸大有。故作有緣性有。成大有之時。不同品。於作有緣能別。有二等意許。立者差別為是作大有緣性。其有者實大有。非大有非有之故也。

問。有緣性者。有緣即性歟。有緣之性歟。答。先名三句能緣。依主故云有緣性。遂是大有之能緣也。有緣即性也。問。如此義者。實等是無法歟。若爾大背彼宗。實即常住真實法。德業又各有功能故。若非無法者。如何偏以三句上所有事。悉歸大有同異哉。答。三句非無法。是大有同異之所有也。但今所論者。成立大有句義。以諸有為大有之門也。喻如佛法四出體中。性用別論攝相歸性之二門歟。

大有實等合緣之。離大有獨緣實等之時無之歟。但於大有者。獨有緣之時歟。案立大有法門之時也。可思之。

或可云。實德業三。有詮緣之時也。直有詮緣者三句也。其因故以大有。云有緣之性。同異性亦有此義。其有云分者不及大有。又有緣者。有大有自能緣也。凡實等與大有。和合之時起詮緣。其能詮言能緣智。通轉實等及大有上。不各別詮緣之。顯論者。只似詮緣實等。以實言之。兼詮緣大有。其有大有之能緣之邊為今宗也。

此義中又有一義有緣者緣而為有義也。顯心行解也。不境體有能緣之義。

○違三量。

尋云。因云除四大種者。簡別言歟。答。爾也。故子島引周記。不言除四大。便有不定(乃至)為簡是過。故因云。除四種(云云)問。明燈抄引疏中卷。以除四大。及有性外。並為同品。之文非四大種既是能別也。豈以能別。作不定過哉。故因除四大之言。顯四大外體非無(云云)又太賢師作此量因云許除四大外體非無(云云)又太賢師。作此量因。云許除四大外體非無故。故知非簡別言。答。不置除四大言。四大種來可成不定敵。欲簡此過故置此言。以周記可為定量。但明燈抄釋者。子島難云。以非四大種為能別。四大種即成異品。而何得云豈取能別作不定過。一切比量作不定。皆如此也。故此抄意。甚難得也(乃至)此難尤有謂。仍且不存之。太賢師云四大之外。亦是簡別也。故子島云。又云四大之外。云除四大。義意無殊。俱簡不定之詞也(云云)

有人云。今推善殊御意。非四大種能別也。色聲等望此為宗同品。以四大種為異品。望是四大種宗同品也。若爾豈作如四大種是四大種。云不定哉。燈抄云。非四大種既有能別豈取能別作不定過者。非四大種能別立返者。即是四大種能別也。四大既能別也。豈以能別即為異品哉(為言)意云。宗喻必可別物。不可以四大種成是四大種宗云也。非云非四大種能別。即見異品四大種無不定過也。舉非四大種能別宗。返顯是四大種宗也。就燈抄顯文者。子島難勢誠似難遁。能探其旨非無深志。不爾善殊豈。不達立破輒則。謬作此釋乎。

今尋云。唯識比量能別。立不離眼識。以眼識為同喻。全同此。

有人會愚難云。離不離是體上義也。色不離眼識義。眼識不離眼識義異故也。此指四大種體。如四大種是四大種云。故不同彼比量也。

重難云。此又爾也。大有即四大種。如四大種即四大(為言)焉異離不離哉。

有人會云。不離者二物各別。此不離彼云也。今就即體。彼即可此法。如此法云故。宗喻一物之妨。難遁者也。況唯識比量。宗云不離眼識者。自體分也(為言)相分色不離能反自體(為言)同喻眼識者。見分也。如見分不離自體分。三分雖不離。猶立別分故。異即體宗喻也。

先年。於洛陽梅小路室町之亭。一因違三量沙汰之次。因除四大言簡別歟事。旁有不審。予就子島粗成其意。算公大朋燈抄。子島之難不留秋篠之御本旨(云云)其間問答多重。廣載別紙。今記梗概後學悉之。

有人又云。後見清水裏書。子島釋上。問云。與能別法同體之物成謂喻。以其作不定。甚可難也已上。此問意當善珠之釋。解釋雖幽。同體之物者。是四大種宗。四大種異喻同體云歟。不爾豈非四大種能別四大種異品同體之物乎。

此釋誠可爾。難決難決。

○違四量法差別所離實等三句五句事。

不可及異義三句也。所違量共不定事。難義歟。今一義云。勘過事者。敵者進止也(先德傳)勘法差別之日。言陳不付過。所諍樂為在意許故。若甚共不定者。又不可付法差別過。言陳既破故。不及求意許過歟。此義勢處處記之。

問。若爾何唯勘法差別哉。答。疏主欲示一因通違三之義。何相違因外。顯有餘過哉。

○有法自相無意許猶可為相違。

一義有此類。三違四量等也。問。後三相違有意許。若無意許者。如何傳成有法耶。若云直成者。違兩論判同異品之文。答。有法直舉不極成法體。能別以有無或非實非四大等言立之時。一重雖成法宗。資益成有法。故樂為留有法。敵者尋其遂所成。勘有法自相也。先望能別判同異二品故。不違兩論也。問。設所別舉法體。能別立有無等言量。可勘有法自相耶。答。爾也。則局通對所成立自性者。謂我自性法自性。若有若無。是成有法量也。既有如是成立於有法之義。敵者何乍知之。不付有法自相耶。是以子島御意。有性非實量非實言。非實為一重。離實等有為第二重。是表裏也。同異性成其二重。是均等有義也。是仙人量。有性離實有立也。有言即常有無能別。然者雖無意許。何不付之。是以。子島有性有法無意許。直舉大有性。又釋能違自他共。所違自比也。能違他比也。以之為實義。言同意別故無諸過者。是也。若爾無意許量。何不付此過耶。

○後二相違并違三違四量意趣不同事。

師主欲成大有句。矯立比量。或直諍即離。或總立六句。別成大有。直諍。即離又有二類。一者總對實等三句立三比量。如有性非實等量。二者就實等三句中別別法門成之。如違三量立非四大種。且舉實句中地等四。亦可云非。空時等。望二十四德句五業句。皆一一可立故。違三量同喻云色聲等。不取總句也。違四量總建立六句別體旨。顯三句之能有所有實等外別有體也。以能別言陳。可知其意。依之可云。非實等三量。對所有實等。成能有義。故唯限三句違四量所離實等之等言有委曲。通局勘矯合違自此而起者也。能可辨之。

貞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以正本書寫交點訖。

法印範緣。

元德二年十月二十二日(辰刻)馳毫畢。

本字不分明。以證本可校合之而已。法印大僧都覺(春秋二十五夏□十一。)

正慶元年九月十三日(巳刻)以良算自筆本校合之畢。覺(春秋二十七歲夏□十三。)

觀應二年二月十三日夜(戍刻)以御本書寫之畢。擬講顯意(春秋四十六。)

三月十五夜於燈下一校了。



明要鈔卷第四(終)

明要鈔卷第五













立量勘過事。矯立量能別事。成法有法量勘同異品事。唯識比量所諍宗事。意許三重事。

不樂為片差別事。

作非有緣性體。

不樂為必有法上義歟。

違三違四法差別不樂為體。

自比量生敵證智事。

○立量勘過事。

先內明門諍宗義。次敵者徵量意。決諍所留。立者許其義了。後正示過相。量形種種也。大論有二。一諍體。二諍義。諍體又有二。一全不共許如內外道諍神我也。二有許不許二門。立敵共稟。一教。於其所說。諍體有無。如成觸生觸及有為相也。然諍體。多用有無言為能別。或以方便言有矯成。若以有無言。立自他比。以不極成體。直舉有法。無矯立。若以方便言立。有法有意許。如有性非實量也(已上門全不共許。)若承共教。諍體又有二。一用有無言。成觸及有為相量等也。二以方便言成唯識比量等也。(清辨比量有無類歟。或方便言歟。可有二義。)但於共教諍體。設雖有有無言。尚還有屬義之門。約體者互信故(勝論五頂有性言。猶非共教。有無之有雖似共。遂成畢。其體不共許。可思之。)若成義量。宗依多共許。無矯立義歟。但似諍義。實及體諍者。有矯立歟(已上大意也。)

○矯立量必能別有曲事。

子島御意。非實言有離實有體義。又設用本作法之時。猶非實之裏有作有緣性義(云云有為相有法自相。燈釋有曲。此例也)若不然者。勘有法意許無通路。豈直望有法判二品哉。其正意許。竊雖帶有法言。以能別尋見之。有法法其詞俱不窮。以內外宗對量言勢。隨義盡不盡。可定矯立有無也。其中若用有無能別之時。大旨法有法。俱無矯立。如觸別有體量也。然有為相量。初就常相。見諍在能別言。著法自相比量相違等。設若立者。為避此過云非諍在能別者。其時始知別有體言有曲(如燈釋也。)有法勘意許。為有法自相。通途無此別。觸別有體量。諍窮于能別言。設敵者雖勘有法意許。不伏其過(就觸量法自相比量相違有哉別可論之。)問。依能別曲勘意許者。法差別相違量。必有言陳曲哉。答。必有。所謂若諍在言陳者。可犯相符等也(必為他用作有緣性量等。皆此類也。)

○成法成有法量勘同異品義。

問子島御意。非實言處。離實有體之義。同品均等有體之有性。非均等者。若非實之意許故。對同異歟。答。爾也。問。若爾。有性非有法意許歟。答。有法意許也。本有法舉離實大有性。至能別令知其意。但能別下。顯有性離實有體為義。非有性體。有法又離實有體之有性非義。體義雖互不離。法有法義稍異也。問。若然者。能別正所顯者。但有體義也。何勘成異品耶。若不捨有性。而令相屬故異品者。是不相離性義勢歟。若爾聲無常量。又可有此過。答。成法量。諍留能別。故雖不離聲。以無常義。為正所立。故有同品。成有法量。諍不留能別。及有法義。故無同品。所謂有性之離實有體。皆為諍。然引同喻之時。單令見成非實義。正本意。非實裏立有體。自有體傳及有性也。問。敵者勘過之時。以何知此量成有法。若能別非實。定有委曲者。其理不爾。於有性成非實了。能違弟子。諍窮能別哉。答。師弟不承共教。大有句既全不共許法體也。若非矯立。分明欲立者。須立自比用有體能別。而共比假不無之有。呼大有性。能別又云非實不云有體。比量言勢。不窮內明所立。而令見共比。故有法能別必有委曲責也。若又就此矯立。非實裏。作有緣性見時。為有法差別也。問。子島用本作法之時。能別作有緣性義下。勘二差別歟。若云爾者。豈無作有緣性言陳。勘二差別哉。若所別下有二等者。作有緣性義。既在能別。可同別作法。何閣能別。有法下勘之哉。答。上綱御意。本作法時。有法下勘之歟。凡有法差別二等。自元在有法下。而立作有緣性言之時。其詞分明故。意許自兼在能別處。雖然在能別者。非後二相違本軌式。仍本作法時。定可在有法下歟。

自相量意許。自言傳求曲探之。差別見有二差別。以不樂為自他相許。有對之物登知也。不樂為言陳也。此敵知分也。若限此分者。可有相符。故決定又可有深樂為知也。

建永二年七月之比。於南都新藥師寺但州禪門草菴。對兩三同法。奉談子島二卷私記之次。得此案了。

○唯識比量所諍宗事。

問。唯識比量。以何為樂為宗耶。答依大疏等。以有法色下非定離眼識色。為樂為歟。問。今量為破外人離心有實境。有法舉色。立不離於眼識。不離言遮別體。何剩成有色體哉。離不離二門之中。離者彼此相望顯有別體。不離言翻之。既相從門也。豈順彼意許哉。爰知。此量不爭色體。極成眼所行色故也。於其色成不離能緣心之義。破外人離識實境也。答。非定離眼識色者。心中色也。四分殊故不即一心同故不離。非即非離。是中道理也。並遮增益損減。若專成色體者何云不離於眼識。若偏破色體者何有法言陳帶而成之。當知。此樂為不同汎爾成體之量又不偏破色體。重意云。外人以為。色對心執心外有別體。大乘唯識宗。遮其增益執。外人聞之。亦謬謂大乘宗。唯有一心。心外無物。眼識所緣。即眼識體。非色非境。今量破二邊執也。是故有法意許。為非定離眼識色。色故不無體。不離故不有別體。能別言陳。云不離於眼識。雖破相離。不一向廢色處。不離之言。自本不捨二門之義也。但如疑難者。偏諍能別歟。若爾何三藏大師。恐有法差別。因上豫置。自許簡別哉。疏主解釋。舉人所知也。況外人執境為實。其所執實境者。當情現遍計所執無法也。未知心中現依他相分。大乘破之。何不兼三門。眼所行色雖極成。其色之中。本質影像等。亦有種類也(一重)閑可思之(有別愚推。如餘處記。今義不同學者偏成體。)

○意許三重事。

言陳下等帶二意許(是一重)差別此也非彼(是二重)此樂為遂領言陳(是三重)且如唯識比量。立者意中。許置色言下有定離非定離二差別。差別總言。以為二類。故名差別。意中所許(一重)故名意許。此二類意許相對。差別此也非彼。故名差別。意許取此嫌彼之志。故名意許。差別有能差別所差別。意許有樂為不樂為(二重)此二差別中。取一為樂為。總言關此意許。能詮言雖通彼此。意差別之。屬樂為故名差別。意中許總言陳此也非彼。故名意許(三重)譬如一室內有二人。互諍其主(如二等差別)傍人判之。差別此室主此也非彼(是如樂為不樂為。)遂此人領此室(是意屬言譬也。)

○不樂為片差別。

一云。即義相違(雖無別體。成樂為宗之時。翻對而來。相違別義。為不樂為差別也。)

二云。敵者所許法。

三云。同喻上義(喻義貫在能別。故為不樂。不取其體。)

四云。以同喻為片差別。

勘二差別之時。且此上同喻。為不樂為。正作能違之時。其義轉成有法上義了。故片差別體。又下為同喻也。是又一樣也。

五云。取同喻中一法。為片差別。

同喻有多法中。一取分為片差別。餘留皆同喻也。同喻有多物量。皆以爾也。

六云。翻前(同喻有多類。一殘為同喻餘皆為片差別。)

七云。同喻中與有法體類相似為片差別。餘同喻也。

八云。真軌轍。必有法上義。不爾差別相違之種也。

九云。必有別體。但不必有法上義。

已上九重。古今義相交。學者之案。恐不出此等義門歟。猶披諸家記。可錄異說也。

○大作法有法差別。

作非有緣性。

一云。即實有性(此又有二義。一云。立者所許即實有。三松。二云以敵者邊所成即實有性為體。明詮。)

二云。同喻同異性。

三云。即義相違(清水取之。)

四云。有法有性。若望立者。為作有緣性。若望敵者。非有緣性也(藥師寺貞朗。)

五云。離實有性上別義(松室口決。)

六云。共許有性(子島疏記。)

七云。實等五句(春穩)

道云實等無五句詞。春穩云實等五句。恐謬得子島意歟。春穩私記載五傳。前四者二卷傳在之。第五道意也。道意三句。可云也。同異性是同喻也。其外取實等三句。為不樂為差別也。

違三違四有法差別。作非有性有緣性體。准此可知。唯識比量有法差別。定離眼識色差別有多傳。如故僧都問答。并尋思記。

尋云。作非有緣性體。若是實等者。有法有性下。不可勘置之。與非實能別。互相差別。不相離故。

今云。此難尤非也。諸意許必法有法。宗依勘之故也。若不然者。唯識比量能別。既立不離眼識。豈有法下。帶定離眼識色片差別耶。又立聲屈曲非能詮之時。有法聲處。不可有所生屈曲差別。所生屈曲。能詮名等故也。方知極成宗依勘之。不顧不相離性方也。問。法差別勝劣意許。見有法眼等勘之。不爾由何分勝劣耶。答。彼二差別。他用能別下勘之。非見合有法眼等置勝劣言。彼宗許真勝假劣義故也(此事猶可思。)

不樂為必有法上義歟。

不必然。違三違四法差別。以同異和合為片差別。大作法有法差別不樂為意許。實等也(如前)是等皆有法外有其體。凡不樂為總有三類。如明本(已上一案。)更云一切差別相違。皆取有法上義為二差別。不爾非真軌轍。

問。違三違四等如何。答。子島意者。以同異和合為有性。擬宜有法歟。同異性有一實。和合句有無實故。假名有性。體上不無能有自體故也。然非實等能有之性故。云不能有四大。云不能有實德業也。

若依此義者。勝勝傳以臥具外舍宅等為片差別者。猶非也。舍宅等上。假我所用義。非有法眼等上義故也。諸與有法類異之物皆非不樂為。

承元三年五月十日。於笠置寺般若房。案此義了。聊得子島御意歟。

子島斷記云○問。且第子不云實德業上能有之有有和合無實。云和合句上不無有有和合句無實之人也。故猶可成有無實故因耶。答。此義不然。今言有性者。加和合句上能有之性云有性者。可如所責。然而。立敵本意。只諍實德業三上能有之性別有別無。故只舉實德業三上之能有云有性也。不諍同異和合上能有之性別有別無。故非加彼和合上能有之性云有性。故弟子雖云和合句上不無有有和合句。有法加其和合上能有不舉。云有和合無實之言。不可遍有法故。猶有無實故因。弟子不成也(此義可祕之。)

准此釋。和合上不無有。有和合自體故。是能有之性也。仍得有性名。有性非實量。正有法之體。唯取三句之能有性。不通後二句。然有性言。其義亙彼不無故。橫來為不樂為也。問。和合句轉有一實因哉。答。不轉。若許轉者。何云即九句中第六句也哉。(別可有沙汰。)

○違三量法差別。

不能有四大非大種片差別。

一云。即實有性(觀理明詮等古德多用此義。)

二云。同喻色聲等(隆光律師。)

三云。即義相違(大安寺仁覺僧都等。)

四云。實等五句。

五云。共許有性。

六云。同異和合二句(子島)

七云。德業同異和合及空時方我意(注釋。法務權僧正。)

多傳中且取子島傳。同喻有眾多法中。取與有法其義相似之法。為不樂為片差別。實等三句。法體也。大有實等能有性也。舉之為有法。同異性和合。實等之能同異能和合性也。故取分為不樂為差別也(如明本)或同喻色聲等唯德業兩句也。以何知者。有性非實量就總句立。今量望實等三句中細分法門立非四大種也。故同喻又取德業兩句中色聲等細分法也。同異和合不分別法數。何取之哉。問。若爾同異和合二句同異二品不攝歟。豈許第三雙非之物哉。答。一例法中有二品不攝之物為第三雙非。同異和合總句非細分法。何為今量雙非哉。問。餘義有何失。答。即實有性義中又有二說。一者敵者所許法。二者立者所許。即實有前義難依敵者所許法立者言中難帶(是一)又有法自相所違量可有有法差別過。以即實有可為片差別故(是二)聲無常量以敵者所許非識反無常。為不樂為。可付法差別相違過(是三)後義一往有謂遂不立。問。彼傳意何。答。師主說實等三句了。陳第四有句。弟子不許立即實有。師主暫許之越說同異性終成離實有性。其中間所許即實有為不樂為差別(為言)問。此理可然。何不用。答。師主中間縱即實有性者非承伏。只止諍論。遂立同異性了。欲成離實有性也。豈為立者所許哉。又有法自相所違可有有法差別過。如先傳。又無共證。

即義相違并同喻色聲等。傳如常難也。實等五句義并注家傳。不遁同喻為不樂為之失。

共許有義恐又不爾。疏云。實德業不能非無性故成所別(文)既能有法也。何云不能有四大哉。又有性非實量非意許離實有。言陳不無隨亡。准彼非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樂為宗。共許有性亦隨可亡。誰替處言陳哉。

諸義是非殊恐多覽。可有用意之。

○違四量法差別。

不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法。

一云。和合句子密。二云。共許有。三云。即實有性。四云。即義相違。

亦依子島。問。何故以和合句不為本量同喻。答。無離實等有性義故。子島云離所和合無別體故也。問。若爾許非無故之因何得轉。答。非都無故。問。若爾如何為不樂為。不樂為者。離實等有性下帶言陳。和合句無離實等有性義者難帶言。答。上文云。和合句離實等有別性(云云)問。若爾何又不為本量同喻答。

○自比量生敵證智事。

立者所立法門雖敵不許。以自所許法門案立三支之時。敵者又入彼宗義探其三支。立者若於自宗能立三支。非無敵生決智之義也。但非敵者自宗所許義。故非真決智。問。若爾立自比量有何果利。答。且以自所許法門立自比量先令信所立宗義了。又以別道理成立自許法門之時。敵者信彼法門之時。返先所立量生真決智也。譬如證第八識引大乘經。此時小乘任彼所說。且許第八識。然而總不信大乘經佛說義。故說第八識之文非至教。故不為定量也。以七因等成立大乘經佛說義了。於彼所說第八識能生信解。此義可爾。

問。立他比量。立者自悟智生哉。答。入他法門生悟解故。自悟智亦生。不如共自。

陳那菩薩者賢劫之一佛也。於慈尊因明處弘宣既重。望內院待下生之者。誰不結緣乎。爰諸師盛異說太繁。一義之首尾難續。正路之通塞易迷。須仰師說。不可自由。但命世碩德誰無相承。然猶返覆而瀝思。未必守其杭至于予者。偏依憑子島御說。時世遙隔。血脈雖絕。志之所之指南無貳。將來引接深思。機緣之故也。仍普通名事就彼本旨粗加潤色。其中前後製作非無參差。還彌可推雅意。予憖迴學窗之昔。素□過人。永就閑居之後。丹底大改因明之事都非涯分。而往日知己邂逅入來之時。合談自有及法門。若暗推在胸。任口言之。言而去去而忘。殆似空鳥之跡。今年秋比。聊加覆審。老眼病力不堪自記。仍誂算公綴其新舊。合十八卷。分為二部。初十三卷號明本鈔。相承本義先後愚案等自他異義廣記錄之。後五卷者名明要抄。傍論別推同法潤色等。明本之殘略注載之。遺漏尚多。何足後悔。于時建曆壬申歲冬十一月一日。於海住山老宿坊終其篇矣。

沙門釋貞慶。

批者以御口筆愚僧記之或消或入前後散散仍後日書改之。良算。

貞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以正本一時書寫校點終功了。

弘安元年十有十一日書寫畢同日一校畢。執筆釋乘信。

(先師故竹林院權別當乘範被校合畢。)

同二·六·十五日以正本校之畢在判。此抄者因明之奧藏立破之淵源也。攜于道之輩誰不欣求哉。然而學疏位淺之族不及聞其名字。爰先師兩法印(乘範實寬。)者共為一宗之棟梁。同為二明之獨步各帶此書以為祕決。而予自入學之當初。常隨于寬法印(乘範。承傳二明之大義之間。於此等重書者。須相傳之處彼法印被離一乘院家之刻。予猶為祇候身之際不慮止音信儀之上者。自他本意相畢。其後依附竹林院法印。兩三年或讀大疏并二卷私記。或不廁餘人。校合明本抄。如此連連傳習因明奧旨。而弘安七年九月比。上綱臥病席之時。此書有一見志之由。出微望之處。返答云。求法之志尤切也。師資之儀是深之上者。更雖非慳惜之限。年齡猶淺有憚于校仍進置此書於一乘院僧都御房。若至探題位者可。被許一見之由所申置也(云云)其後無程入滅。哀歎難休。於是同八年十月一日。蒙探題仰之間。申入子細於一乘院僧都御房之處。任申置旨無相違。被借下之畢。仍一部五卷。一見之次相語或人令馳筆畢。於戲鑽仰日淺。雖憚備探題之重職。稽古時至遂悅見掌中之祕要。是則權現冥助之感應。先人提耳之遺德也。感淚難抑歡喜餘身矣。

于時弘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法印權大僧都印寬(年四十四戒三十五。)

弘安十年六月日。以中南院之本重交合畢。云或本者是也。法印權大僧都印寬(生年四十九。)

元德第二之冬子月中旬之天。至雞鳴走兔毫畢。願以鳥跡之功。翻考龍花之緣矣。僧正覺(春秋二十五歲。)

正慶元年十月二日(亥刻)以良算自筆本校合之畢。尚可覆審耳(二十七歲)

貞和四年冬對盛曉僧都口決請談了。現在傳授四人之內餘人未許可矣。

同五年六月一部一見之次記之耳。

前大僧(正御別四十三)

觀應二年三月十三日(巳刻)於花林院御所書寫之畢。擬講顯意(四十六歲。)

同十九日夜於寶積院御所一交畢。



明要鈔卷第五(終)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明本抄
下一篇:印度邏輯史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