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建筑>>正文内容

济南市石窟造像资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济南市石窟造像资料 黄石崖造像群位于济南市千佛山南螺丝顶主峰西侧,因石质呈赭黄色而名。窟龛及造像分布在长约30米的峭壁下部,现存石窟1座,大小浅龛20个,造像75尊,题记7则。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到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历时17年。窟在峭壁东北端,由天然石洞改造而成,呈三角形,正面无造像。 东壁造像7尊,除立佛、坐佛各1尊外,余皆为菩萨。立像与坐像身后刻有椭圆形头光, 头光内为莲荷卷草纹饰。西壁造像17尊,佛像头光之上浮雕飞天,造型生动活泼。窟门上沿及洞壁顶部留有壁画残迹。石窟西为摩崖造像,其中4尊飞天手中各持乐器,身上除飘带外全部裸体。造像风格受北魏汉化的影响比较明显,躯体修长,面容清瘦,刀法简朴厚重,可惜不少精美造像头部已被毁或被盗走
  莲花洞石窟造像  位于泰山西北麓五峰山西,聚仙峰西侧峭壁上。窟高3米,外砌券拱门,额置“天启六年五月圣佛莲花洞”题刻。窟内正壁雕一佛二僧二菩萨,四壁及拱六两侧雕小佛242尊,窟顶藻井雕莲花。洞外东石壁雕小佛10余尊。洞内题字大部漫漶,能识者尚有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及北齐乾明元年(560年)造像题名。1979 年定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函山石窟造像  位于岱阴历城区十六里河镇分水岭村东南玉函山北麓,为西佛峪摩崖造像。玉函山北面山腰西北方有巨石,上刻“佛峪”,东约150 米即石窟造像。现存隋代造像95尊,其面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补毁,佛身尚好。像旁有隋代题记12则,唐代2则,元代3则。石窟下有佛峪寺遗址。
  王泉摩崖造像  位于泰山西北麓张夏镇王泉村东南山谷中,分别开凿于南、北山腰处,均匀自然岩洞略加雕琢而成。朝阳洞主佛高1.07米,迦叶、阿难佛高0.54米,小龛内有53尊佛像。背阴洞内有菩萨佛,并刻有动物及武士像, 为隋唐雕刻,保存尚好
  大佛寺石窟造像  位于岱阴历城区锦绣川乡老村北青铜山南麓悬崖上,坐北朝南。大佛寺荒废无存,仅存石窟造像。窟高9.5米,深4.5米,宽4.7米, 拱形窟门。内有大坐佛1尊,佛身高8米,宽4.7米,佛座高1.5米。左右侧有菩萨和比丘立像。菩萨高2.2米,肩宽0.7米,手持枝条和净水瓶,额冠上有坐佛。比丘高1.8 米,宽0.6米。大佛右侧上有佛4尊。全窟共9座造座,均为高浮雕,系隋唐雕刻。大佛寺造像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造像  位于神通寺遗址西山腰石崖处。1977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长65米,有大小造像221尊, 造像题记43则,从唐高祖武德时(618~626年)始凿,到高宗时最盛,至睿宗时止,前后时70余年。余为后人重修或游人题记。南端第一窟,是显庆三年(658年)南平长公主造像窟,窟内刻坐佛1尊。由此往北,有两个大窟,即贞观十八年(644年)和显庆三年(658年)僧人明德造像窟。千佛崖中部悬崖有一群体像,大小均匀,排列整齐,共35尊。北部造像稀疏,最后为两个大窟,有大小造像27尊。
  阴佛寺石窟造像  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峪镇玉皇山南坡峭壁上,属晚唐石窟造像。横长方形、弧顶龛形窟,内有高浮雕释迦牟尼佛1尊,坐像,螺髻, 双耳下垂,表情和蔼慈祥,内著僧祗支,外披袈裟,作施无畏印(已残缺)和与愿印;双膝下垂,跣足踩莲座。有唐咸通十四年(873年)题记1则。龛外峭壁上有数尊小佛坐像。
  佛峪石窟造像  位于历城区十六里镇矿村东北佛峪尽头处,有般若寺遗址。自佛胜境牌坊拾阶而上,有长百米、高数十米的悬崖,崖上刻造像20余尊,为隋唐风格。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冶山居士书“云殿泉厨”,光绪九年(1883年)刻大“佛”字及“别有洞天”、“严阿仙境”、“林壑优美”、“洞庭少宝”等大小题记30余则。
  太甲山石窟造像  位于岱阴历城仲宫镇东郭而庄南太甲山北麓。有造像3 尊,最大者高2米、宽1.25米,最小者高0.9米、宽0.7米,均系高浮雕,刻工细致,面庞端庄,具有隋唐风格。
  灵鹫山造像  位于岱阴历城柳埠镇南灵鹫山上。山崖有造像3处,计17 龛80余尊,体量大者为40~50厘米,小者15~20厘米,形态、服饰、发髻等特点具唐风格。有3则造像记,其中两则不清,唯“李舍那造像记”尚可辨认。
  方山造像  位于方山之巅的积翠证明龛内,为唐初开凿。龛平面呈椭圆形,中雕高约5米的释迦坐像,面部硕圆生动,体态丰满,身著袈裟,结跏趺坐。 龛东西两壁各有菩萨一尊(原有四尊,两尊已失),雕刻手法与释迦同,均为唐时所造。龛内唐、宋题记颇多。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又在龛外增修方形室,墙为朱红色,远望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故又称红门。
  大佛头造像  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姚家镇羊头峪村南佛慧山上。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刻,为单位摩崖造像。就崖凿刻,高7.8米,宽5.35米,半身式, 方圆脸,眉间饰白毫相。1923年增建石窟保护,高9米,平面方形, 拱门上方镌刻清末御史张英麟书“大雄宝殿”。像西刻“李思重......万历丁未三月吉日重妆”;像东刻明人李伯春题“大慈大悲”。
  舍身崖造像  位于岱顶舍身崖半山腰。佛龛高1.90米,宽1.40米,内雕文殊骑狮子,像与人一般大小,线条粗犷,苔迹斑斑,疑为北宋造像。其东有凿迹,似半途而废;西有宋元佑年间题刻,字均清晰。
  黄花山石窟造像  位于历城区仲宫镇朱家庄东南,黄花山半腰处。窟为天然洞,离山下玉符河河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