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论》导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道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论》导读
  道坚

  达摩禅师(?~536)出生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致力于大乘佛教及禅定的修习。梁·普通八年(527)航海来到广州,受到梁武帝的启请赴金陵,因缘不契而游化嵩洛之间,修习避观入定之术。弟子道育、慧可、僧副和昙林等人跟随达摩禅师学习,禅师以四卷《楞伽经》相授,认为楞伽宗旨最为合适中国人的根器,依之修行,定得解脱。达摩禅师以一百五十岁的高龄辞世,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据传魏使宋云从西域回国时,见达摩禅师手提只履西归。达摩禅师的著作有《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即《二入四行论》)、《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三个本子,可能是后人所作。
  这里介绍的《二入四行论》一卷,是记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禅师语录及禅法思想的重要史料。本书早已佚失,于近代始在敦煌遗书中发现,尚无一定的通行本,目前所有发现的原本有:(一)、朝鲜本《菩提达摩四行论》二种,即天顺八年(1464)刊行本,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所藏《菩提达摩二入四行论》,由驹泽大学椎名宏雄发现,并作了研究和校勘,是一个最完整的版本;还有隆熙二年(1908)刊行的版本,收入本世纪刊出的《禅门撮要》中,题名为《四行论》,缺卷首的《昙林序》和后面的禅师问答,分为44门,各加章题。(二)、北京图书馆所藏“宿九九号”敦煌写本。(三)、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所藏“史坦因二七一五号”(S·2715)及“史坦因三三七五号”(S·3375)敦煌写本。其中“史坦因二七一五号”及北京图书馆本“宿九九号”经铃木大拙(1870—1966)于1934年整理,并与朝鲜本校对后,收入其《校刊少室逸书及解说》(安宅佛教文库,1936年版)中。(四)、法国国民图书馆所藏“伯希和三○一八号”(P·3018)及“伯希和四六三四号”(P·4634)敦煌写本,这两个写本与“史坦因三三七五号”都是近年所发现写本的中间部分断片而已。上列敦煌写本卷首均有阙损,故其原名无法确知。因本书最初所论二入四行部分,与问答书简及其他杂录所成,而《楞伽师资记》及《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所收录的《二入四行》,其卷首题为《菩提达摩略辨大乘入道四行》,有“弟子昙林序”,因而以《二入四行论》为名。民国年间,重庆华岩寺宗镜大师也对《二入四行论》作过校刊,并刻印成册(今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于2000年二月,将宗镜大师校刊的《达磨四行观》、《达磨大师血脉论》、《达磨大师悟性论》、《达磨大师破相论》、五祖《最上乘论》等合为一册,名为《达摩祖师论》),但他没有说明所根据的底本及校本。
  在敦煌写本发现以前,人们常常怀疑《二入四行论》不是达摩所说,日本学者水野弘元的《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说与金刚三昧经》论文问世以后,它价值才被人们发现,并被推论为道宣《续高僧传》中达摩传、慧可传的直接参照史料。前面所说的敦煌写本等,包括杂录部,总称为《二入四行论》,公认为关于达摩祖师禅法思想的记载。
  今所参照的铃木大拙《二入四行论》校刊本,全论分为三个部分,共101段:前11段是达摩大师的二入四行论和昙林法师的序言;12—67段名为“杂录第一”;68—101段为“杂录第二”。此处仅对第一部分的《二入四行论》作一简略的介绍。
  《二入四行论》阐述达摩祖师禅观思想,它着重于佛教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以期达到人生解脱和自利利他的终极目标。二入,是两种达到解脱的途径,即理入和行入。
  什么是理入呢?“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为理入”。
  这里把理入放在第一位,说明真理的重要性。因为行入是对理入的实践,若没有理入,就没有经验可遵循,践行就不能落到实处,甚至是盲修瞎炼。因此,对佛法的修持,必须理论和实践二者兼顾,理论是实践的准备阶段,可以提升人们的眼界,指导人们修行的方法和途径,“藉教悟宗”,最关键的是正见的树立,即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修行的学人,免入盲修瞎炼的歧途。
  根据达摩禅师对理入开示的原文分析,理入有五个特点:1、众生平等,无有高下,树立人们的自尊心。2、人人都有成佛的潜在性,树立自信心。3、打破常规狭隘的思维模式,去除主、客观的对立分别妄执,从真如的高度,认知佛法,把握佛法,体证佛法。4、正确认识理论(教)的作用,即是令人趣入真性(宗)的工具和手段,不可执著。5、坚定不移的精进不懈的信心,即精进波罗密,是成佛之道不可少的心理因素。
  行入则包括四行:所谓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第一报怨行,论云:
  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人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
  在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观想我是为了报答无始以来的怨业,以平和的心,去面对现实,创造机会,而不是逃避或徒生怨尤,建立稳建而宽容的心境,不为外界的苦难所中伤。
  第二随缘行,论云:
  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心,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不因外界的苦乐等八风顺逆境界而动摇道心,必须从万有因果律的角度,认知世间的现象界,把握实际机遇,不过份贪求,也不消极放弃,免得自寻烦恼。
  第三无所求行,论云: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则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建立少欲知足的良好心态,以悲苦的人生观导世入俗,辅之以积极的菩萨度世情怀,则养成高素养的品格,然这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拥有的。因此,对心性的历炼,也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前三行入是对自己内在心理的要求,而第四称法行则比较重要:
  第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利,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站在缘生性空的角度,作出随顺法体的积极行为便是称法行。文中首举六度的布施波罗蜜,并以三轮体空的中道般若思想,指导六度的施行。这里的禅观修持,是六度修行法门的一种,对于教法的态度,只要符合大乘菩萨道的自利利他精神,就是修习的范畴。如文中的“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
  总之,达摩的二入四行观行,已不再局限于四禅八定的修习,或仅限于教法的传授,而是从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到对人间苦难的关注,从出世到入世的倾向,证明了佛教出世入世的圆融,深入社会各阶层,和众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