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的苦行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道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的苦行观

  佛 教 的 苦 行 观
  道坚法师
  苦行,梵语tapas。即为了断除人生的欲望,净化我们的身心,或将佛陀的教义,践行于人间的种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事的统称。而它的原意,是指古印度诸外道以种种惨痛的修行方法,肆意折磨肉体,以求得心灵的净化,并为寻求生天铺平道路。佛陀坚决地反对诸外道的无益苦行,并为弟子教导了既有益于现在,又利于永恒生命的苦行方法。本文试图简单扼要地介绍佛教苦行的渊源,以及佛陀教导的苦行观。
  古印度诸外道的苦行观
  古印度的一些外道崇尚苦行,并且分出很多的流派。如宿作外道认为,在人世必有苦、乐二种感受,究其根由,都是过去的命运所决定,若现世早受其苦,死后必享其乐等等。苦行外道虽多,大致有四种,即裸形外道论师、苦行论师、行苦行论师、尼犍子论师。外道的苦行方法也很多,依北本《涅槃经》卷十六等所载,列出如下六种:(一)自饿外道,他们不羡饮食,长忍饥虚,以为这样是得道果之因。(二)投渊外道,他们入寒渊,忍受冻苦,以此为得果之因。(三)赴火外道,他们身常炙热,及熏鼻等,受热恼苦,以此为得果之因。(四)自坐外道,他们常自裸形,不拘寒暑,坐于露地,以此为得果之因。(五)寂默外道,他们住尸林冢间,寂默不语,以此为得果之因。(六)牛狗外道,他们认为前世从牛狗中来,故持牛狗戒,龁草啖污,并以此为生天因缘。古印度的六师外道中,第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第六尼犍陀若提子都属苦行外道。
  释尊教导的苦行
  释尊初出家时,四处周游,寻访名师,冀求正道。他慕名来到毗舍离城的跋伽仙苦行林,向以修行闻名的跋伽婆学习。这位老人的修行方法,就是以种种苦痛,折磨自己的身心,以希求得到升天的果报。释尊觉得这不上解脱的正道,便离开了跋伽仙苦行林,得遇另一仙人阿罗逻-迦罗摩。这位仙人要求弟子经严格的梵行生活,断除淫欲,修习“无所有处定”。释尊在很短的时光,就证得了此甚深的禅定,但并没有得到身心的解脱。他又去拜访久负盛名的郁陀迦-罗摩子仙人,并很快证得“非想非非想定”,然于无念无受的解脱境界,仍是遥遥无期的。于是他来到摩揭陀国伽耶城南方的优楼频罗村苦行林,按照当时通行的严格的苦修方法,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麦或七天一食,结果身心衰竭,形体消瘦,仍然一无所获,终乃觉悟苦行不是真正的圣道,故断然中止苦行。他在泥连禅河洗净了污垢,接受牧女奉献的乳糜,恢复了元气。在伽耶山旁的一颗荜钵罗树下,结跏趺坐,静心思虑,终成大道。
  世尊在后来的教化中,也采用一些流行的苦行方法,并以此为对治烦恼、解脱身心的手段之一,如十二头陀行。
  (一)、头陀行
  所谓头陀(dhu^ta),意译为抖擞、淘汰、修治。即修治身心,去除烦恼尘垢的修行方法。最流行的,当推十二种梵行,又称十二头陀行。
  1、常行乞食:为了远离贪欲之心,不受他请,常行乞食,得食无好恶之念,不得亦不生嫌恨之心。其意有二,(一)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予众生种福机会。
  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载,入城行乞时,道侧而行,左手持钵,次第乞食;以维持生命为限,心不贪着,故得食时不喜,不得亦不忧,唯以除旧疾,养气力为要。托钵时当心念威仪,专注于道,若无道心而仅存形式,则与一般乞者无异。
  2、次第乞食︰谓不择家之贫富,次第行步乞食。即入城邑聚落时,住于正念,具足威仪,诸根寂然,依次乞食,不舍贫穷家而入富贵家(唯除恶种类家、诸外道处)。
  3、受一食法︰又称一坐食或一受食。谓日仅受一食。盖数食有妨一心修道。
  4、节量食︰又称一揣食、不过食。谓于一食中节其量。盖恣意饮啖,腹满气胀妨损道业。受食唯为活命,不使身体羸弱,亦不令其过量;若极虚弱则影响修持,若极重则增长睡眠
  5、中后不得饮浆︰又名过中(午)不饮浆、食后不受非时饮食。谓午食后不饮浆。盖饮之心生乐着,不能一心修习善法。
  6、着弊纳衣︰又称著粪扫衣或持粪衣。谓拾得陈旧废弃之物,浣濯而作衲衣,以御寒露。盖贪新好之衣,则多欲求而损道行。他人丢弃之秽布洗净后所缝制之衣,称为粪扫衣(衲衣)。此外,尚有以弃置于坟墓、包裹尸体,及被老鼠咬过之旧衣布料所制成者。
  7、但三衣︰谓但持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之三衣,不多不少。三衣,指印度僧团所准许个人拥有之三种衣服,即:(一) 僧伽梨,即大衣、重衣、杂碎衣、高胜衣。为正装衣,上街托钵时,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二)郁多罗僧,即上衣、中价衣,又称入众衣。为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用,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三)安陀会,即中衣、中宿衣、内衣、五条衣。为日常工作时或就寝时所穿着之贴身衣。
  以上皆规定以坏色制成,故又称为袈裟。
  8、在阿兰若处︰指在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修行。又译为远离处、寂静处、最闲处、无诤处。即距离聚落一俱卢舍而适于修行之空闲处。其住处或居住者,即称阿兰若迦。
  据《慧苑音义》卷上载,阿兰若有三种:(一)达磨阿兰若,乃求菩提之道场。(二)摩登伽阿兰若,即坟场,或距村落一俱卢舍,即大牛之吼声不能听闻之处。(三)檀陀伽阿兰若,即无人烟之沙碛。
  9、冢间住︰又名尸林住或死人间住。谓住冢间见死尸臭烂狼藉,或火烧鸟啄作无常苦空观,以厌离三界。
  10、树下止︰谓若于冢间不得道,则如佛之所行至树下思惟求道。
  11、露地坐︰又名空地住、显路处居住或常居回露。谓坐露地令心明利,以入空定。谓于露地坐禅修行。《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三之一引《大智度论》谓,露地坐可免于爱着荫覆凉乐,易入空定。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五载,树下荫湿,久居易致疾患,故坐于露地。
  12、但坐不卧︰又称坐常不卧,或单称常坐。谓常坐不安卧。盖安卧则诸烦恼贼常伺其便。谓于无人处即坐,不必只寻冢边、树下或露地而坐。《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三载,随坐有十利:(一)无求好精舍住疲苦,(二)无求好卧具疲苦,(三)不恼上座,(四)不令下座愁恼,(五)少欲,(六)少事,(七)趣得而用,(八)少用则少务,(九)不起诤因,(十)不夺他所用。
  以上十二种行法中,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受一食法、节量食及中(午)后不得饮浆,乃有关食事。着弊纳衣、但三衣乃有关衣服。在阿兰若处、冢间住、树下止及露地坐乃有关住处。但坐不卧乃有关威仪。求道者若于此四者无所贪着,则能弃除身心之恶法,专心佛道。
  (三)、苦行的浅深
  苦行的具体形式,是有深有浅的,在《优昙婆逻经》中,佛陀以得其皮、得其节、得第一真实等来阐明苦行的广博深浅。
  得其皮者,“此或有一沙门梵志行四行,不杀生不教杀不同杀,不偷不教偷不同偷,不取他女不教取他女不同取他女,不妄言不教妄言不同妄言。彼行此四行乐而不进,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成就游。”可见仅得表皮的苦行,已非一般人所能修习。
  得其节者,在上述的基础上,“彼有行有相貌,忆本无量昔所经历。或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败劫无量成败劫……”显然,这已是神通具足的苦行者所达到的境地。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则得第一真实。
  三、苦行的启示
  佛陀亲历种种苦行,悟到无端苦行无益于人生的解脱,即通过对肉体的惨痛折磨,并不能获得心灵的升华,更不能得到来世的福报,反而增添了身心的苦痛。修行,只有回归自性,通过内心的历炼,才能证得解脱的大道。他并不是反对一切形式的苦行,而是根据世人根机的不同,参照古印度的一些有利于行者的修行方法,加以吸收和改造,制定了诸如头陀行等苦修方法,以对治诸烦恼门。
  总之,佛法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无论是浅显的苦行,还是广大甚深的苦行,都需要佛子的实际验证。可以说,苦行者的质和量,是衡量佛法之兴衰的最直接的标准。尤其是享乐至上的今天,苦行的意义,就更为深广。我恭敬、赞叹、随喜一切苦修行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