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论》译文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道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论》译文
  二入四行论译文
  道坚
  达摩禅师在中国数十年,一生传授禅法,培养徒众,为中国禅宗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传授的禅法,经他的弟子记录、整理出来,即现存的《二入四行论》。
  《二入四行论》,在宋代道原所编的《景德传灯录》中,称之为《菩提达摩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现存《二入四行论》的各版本中,以敦煌本、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朝鲜天顺本的内容最为完整,也最有价值。本文的白译,便是以日本佛教学者铃木大拙(1870—1966)依据敦煌文献出版的《少室逸书及解说》中的《二入四行论》(安宅佛教文库1936年版)。
  二入四行论
  一、昙林之序
  原文: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大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
  译文:达摩法师,为西域的南天竺国人,是大婆罗门国王的第三个儿子。
  原文: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
  译文:(他)天资聪慧,性格疏朗,凡他所见闻,没有不知道的。他的理想,是投身于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道。
  原文:故舍素随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
  译文:因此,他舍俗出家,继承和弘扬佛教的度生事业。(对内)他追求内心的虚寂和幽微的禅定境界,(对外)他通达和洞鉴世间万象的真谛。
  原文:内外俱明,德超世表。
  译文: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物质两层面,他都明了无碍。(他不仅学识超人)其高超的德行,被奉为世人的典范。
  原文:悲悯边隅,正教陵替。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
  译文:(由于)他悲悯佛法衰微的边隅之地(指中国),于是远涉山海,来到汉魏,到处宣扬佛法。
  原文:亡心之士,莫不归信。存见之流,乃生讥谤。
  译文:相超然物外的人士,没有不归信于他的。心执我见的人,却因之而讥谤于他。
  原文:于时唯有道育、惠可,此二沙门,年虽后生,俊志高远。
  译文:当时只有道育、惠可二人,这两个出家人,虽然是年青后生,但他们却有崇高远大的理想。
  原文: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谘启,善蒙师意。
  译文:幸而他们遇到了达摩法师,跟从他几年时间,虔敬地谘问启请,从不有违师意。
  原文:法师感其精诚,诲以真道: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
  译文:达摩大师被他们的精诚所感动,便教给他们解脱的大道:这样安定自己的心,这样将深奥的理论付之于实践,这样随顺天地万物,这样是弘法利生的方便。
  原文: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
  译文:这是大乘的安心之法,它不会使你走入歧途。
  原文: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
  译文:什么是安心?壁观;什么是发行?四行;什么是顺物?防护讥嫌;什么是方便?遣除一切妄执而不执着。
  原文:此略序所由,意在后文。
  译文:这里仅略序大概,意在抛砖引玉,承起后文。
  二、正文
  原文: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译文:体悟佛法的真谛有许多的途径,简单地说,不外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原文: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
  译文:什么是理入?即凭借言教(语言、文字等),而体悟佛法的真谛。(应)深信有情生命体,都是同一佛性,却为客尘烦恼所覆盖,不能显现明了。
  原文: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
  译文:如果要舍去妄执,同归真性,应当凝心不动,住于壁观。心中没有主观和客观的分别,凡夫和圣人都如如平等,没有高下之分。如是坚住不移。
  原文: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译文:再不随于文教的限制,这就与真理暗相符合。没有自他凡圣的分别,心境寂然无为,称之为理入。
  原文:行入者,所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行中。
  译文:什么是行入?即所谓的四行。其他的各种行,都统摄在这四行中。
  原文:何等为四?一者报怨行,二者随缘行,三者无所求行,四者称法行。
  译文:什么是四行呢?一是报怨行,二是随缘行,三是无所求行,四是称法行。
  原文:云何报怨行?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
  译文:什么是报怨行呢?实践佛法的人,如果在受到苦难的时候,应当从内心如是思惟观察:
  原文:人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
  译文:人们从过去无数的时劫中,抛弃了根本的真如法性而随从外境的末流,流浪在六道轮回之中,常怀怨尤憎恨的恶念,彼此斗争、毒害,没有止境。
  原文: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
  译文:我今生虽然没有过错,(遭受这样的苦难)是我过去冤孽的偿报。不能怨天尤人,因为上天和别人,都是不能给与我苦难的。
  原文: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
  译文:经上说,遭遇苦难而不忧惧。为什么呢?是认识和到达真理的本源的原故。这个无染的真心生起来的时候,是与无上的道相应的,自然会体谅平息因苦生起的怨恨心,而增进道业。(如上思惟观察)就是报怨行。
  原文:第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
  译文:第二是随缘行,众生本来是没有独立自性的,并随自己的业力而流转生死。众生所感受的有苦有乐,都是从因缘而生。
  原文: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
  译文:如果得到荣誉等殊胜的果报,只不过是我过去所作的善业感招,今天才得到报偿,当因缘散灭的时候,它就会如烟消失,这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呢?
  原文:得失从心,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译文:一切得失随顺于心性,心中不因得而增加什么,也不因减而失去什么,不受外界喜怒之风的干扰,巍然不动,就冥顺于不可言说的真道,因此说名随缘行。
  原文:第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
  译文:第三是称所求行,世间人都长时沉迷在苦海中,时时刻刻贪求、执著无厌,便称之为求。
  原文: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
  译文:有智慧的哲人对于真理的启悟,将真理运用在现实的世间,安心于寂静无为的心境中,形体随顺于道而自然运化,不作刻意的贪求。宇宙万有,莫不皆空,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和庆幸的。
  原文: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
  译文:人生善业的功德和恶业的黑暗,常常交相随逐,无有休息。久居的三界之中,犹如火宅一样,生死交互逼迫。只要有业报感招的有漏之身,皆诸苦为患,谁能得到安宁呢?
  原文: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则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译文:(圣人)明了通达这个道理,所以在万有的世间中,息诸妄想,无欲无求。如经上说,凡有所求,都会感招苦报,若没有贪求,就会得到快乐。知道无求的道理,是是真正的有道行者。
  原文:第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
  译文:第四是称法行,心性本净的理体,称为法。此理体的万相都是性空的,没有染污和执著,没有彼此的分别。
  原文: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
  译文:《维摩经》说,法性之中,没有众生的相状,因它远离众生的烦恼;法性之中,没有独立的自性,因为它远离了我相的执著。有识之士若能信解这个道理,就应当随顺法体而践行。
  原文: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
  译文:法体对于身体、寿命、财产等,是没有悭贪之心,应当应当广行六度之施舍度,使内心没有吝惜,达到不执于施者、受者、所施物三者,即所谓的三轮体空,没有偏和执著。
  原文: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利,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
  译文:只是为了去除内心的污垢,摄化一切有情,而不执著于这些外相。这样不但能利益自身,还能利益他人,更能使菩提之道更加庄严,并之增长。
  原文: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译文:施舍是六度之一,余下五度,也应该这样修持。为了去除妄想而修行六度,而不执着于所修之行,便是称法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