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3)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十六课 密行百事
  密行是密而不宣的善行义举,以中国俗语来说,就是积阴德。譬如佛陀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每日托钵乞食、洗足敷坐、行化说法,令众生入佛知见等,就是密行;又如罗□罗忏悔改过,坚持清净戒行等,是为佛弟子中密行第一;大迦叶住兰若处,寂静少欲,灵山会上□妙契真如法性,亦是密行;须菩提观空迎佛□,也是密行。
  古人分粥赈饥、筑桥铺路、凿井造水、点灯奉茶、施棺义葬、急难救助等情义之举,皆是培植福德的密行。所谓“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即是慈悲遍及一切有情含识的最佳写照。
  密行是增进品行,圆满道德的不二法门。以下列举“密行百事”,作为佛教徒奉行的参考。
  一、做人的密行
  □忍一句,耐一时,退一步,饶一着,是为做人的密行。
  □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对我错,你好我坏,是为做人的密行。
  □每日小额布施,持之以恒,回馈社会,是为做人的密行。
  □功成不居,光荣成就归于大众,是为做人的密行。
  □随喜随缘,帮助他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口说赞美,给人信心、欢喜,是为做人的密行。
  □对国家,作不请之友,是为做人的密行。
  □对朋友,应不念旧恶,是为做人的密行。
  □对自己,要不忘初心,是为做人的密行。
  □对社会,能不变随缘,是为做人的密行。
  □不比较、不计较,是为做人的密行。
  □见人要微笑,处事有礼貌,是为做人的密行。
  □吃亏不要紧,待人要厚道,是为做人的密行。
  □遭恶骂时默而不报,遇打击时心能平静,是为做人的密行。
  □受嫉恨时以慈对待,有毁谤时感念其德,是为做人的密行。
  □不为讨便宜而侵犯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不为逞己快而讽刺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不为忌彼好而打击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广结善缘,从善如流,是为做人的密行。
  □不为护私欲而伤害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放下执着,谦虚受教,是为做人的密行。
  □诚信待人,不求回报,是为做人的密行。
  □关怀邻里,参与义工,是为做人的密行。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为做人的密行。
  二、生活的密行
  □吃饭三称念、五观想,是为生活的密行。
  □起居作息,生活规律,是为生活的密行。
  □爱护花草树木,为其浇水修剪,是为生活的密行。
  □动作轻声,不扰人安宁,是为生活的密行。
  □行立坐卧,威仪端正,是为生活的密行。
  □远离菸酒色情,生活自治自律,是为生活的密行。
  □行车礼让,关心行人安全,是为生活的密行。
  □每月至少闭关一日,修持佛法,是为生活的密行。
  □每日做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是为生活的密行。
  □每日帮人作一些好事,不求回报,是为生活的密行。
  □睡前诵念忏悔文,反省一日过失,是为生活的密行。
  □每星期至少参与大众共修一支香,是为生活的密行。
  □学习接受,凡事忍耐,是为生活的密行。
  □每日将欢喜慈悲与人分享,是为生活的密行。
  □惜福节俭,不乱买,不滥买,是为生活的密行。
  □多一次素食,就多一次生活的密行。
  □欢喜时不多言,生气时不迁怒,是为生活的密行。
  □每星期至少一小时为社区服务,是为生活的密行。
  □依戒生活,密护根门,是为生活的密行。
  □饮食节量,知足淡泊,是为生活的密行。
  □身体病痛不怨天尤人,是为生活的密行。
  □改心、换性、回头、转身,是为生活的密行。
  □欲望、情爱、工作,只要正正当当,是为生活的密行。
  □不传播是非,不将忧苦带给别人,是为生活的密行。
  □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是为生活的密行。
  三、处世的密行
  □和合他人,和谐大众,是为处世的密行。
  □体贴他人,人我圆融,是为处世的密行。
  □恒顺他人,重视民意,是为处世的密行。
  □迁就他人善事,达成共识,是为处世的密行。
  □提拔年轻初学,给予教导,是为处世的密行。
  □遇到明师要亲近随侍,不可违逆,是为处世的密行。
  □遇到贤人要虚心学习,是为处世的密行。
  □侍奉父母亲翁,要承顺孝养,是为处世的密行。
  □对待主管要忠诚不二,是为处世的密行。
  □见人危急,要勇于搭救,是为处世的密行。
  □随力、随分、随喜、随缘布施培福,是为处世的密行。
  □明因识果,是为处世的密行。
  □用理智净化感情,用慈悲升华感情,是为处世的密行。
  □用理法规范感情,用道德引导感情,是为处世的密行。
  □摄心正念,是为处世的密行。
  □不隐藏,不申辩自己的过失,是为处世的密行。
  □不理是非,不听是非,是为处世的密行。
  □谨言慎行,是为处世的密行。
  □防非止恶,是为处世的密行。
  □见面三句话,相逢应问好,是为处世的密行。
  □交谈要微笑,口角一回合,是为处世的密行。
  □自己无理,别人都对,是为处世的密行。
  □器官捐赠,遗爱人间,是为处世的密行。
  □不猜疑人,不嫉妒人,是为处世的密行。
  □惭愧有所不知、不能、不净、不善,是为处世的密行。
  四、修行的密行
  □早上静坐一炷香,让思虑清明,是为修行的密行。
  □每日读藏经一卷,增加闻思慧,是为修行的密行。
  □每日清晨诵念祈愿文,增加慈悲心,是为修行的密行。
  □不论身在何处,常为受灾难的人祈福,是为修行的密行。
  □于诸佛法,勤修不退,是为修行的密行。
  □于诸戒律,决定不犯,是为修行的密行。
  □心无乱想,正慧明了,是为修行的密行。
  □身无邪行,口无恶说,是为修行的密行。
  □知足淡泊,志乐寂静,是为修行的密行。
  □不爱喧哗,简朴惜福,是为修行的密行。
  □一切无求,矢志精进,是为修行的密行。
  □专心定慧,心不谄曲,是为修行的密行。
  □不称己善,不宣人过,是为修行的密行。
  □谦虚受学,恒行直心,是为修行的密行。
  □他物不贪,自财不吝,是为修行的密行。
  □慈悲喜舍,与人为善,是为修行的密行。
  □深信正法,恒思诸善,是为修行的密行。
  □不生骄慢,谦恭有礼,是为修行的密行。
  □怨亲平等,不生憎爱,是为修行的密行。
  □敬爱含识,如己无异,是为修行的密行。
  □明理客观,不执己见,是为修行的密行。
  □常怀慈悯,随缘不变,是为修行的密行。
  □禅观行道,不着空有,是为修行的密行。
  □自心是佛,直下承担,是为修行的密行。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是为修行的密行。
  密行百事,是记录善恶功过的对照表,是端正言行的一面明镜,是洗涤业障烦恼的法水,是治疗身心病痛的良药,是指点光明前途的老师。密行是三轮体空□的无相布施,密行是心性内学,懂得实践密行,生活就能得到净化、升华。
  [注解]
  □据《联灯会要》卷一载,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大迦叶破颜微笑。佛陀乃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此意谓着唯大迦叶能契会佛陀所体得甚深不可思议之真理与真如法性。
  □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恒好空定,最能通达空义,故称“解空第一”。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载,佛陀曾于某夏升至忉利天,为其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三个月,后由忉利天下降阎浮提时,众人皆争先恐后的前去迎接。当时,须菩提正在缝衣服,原本也想往迎,然心中顿生诸法皆空、不造不作之念,于是又坐下来安然的继续缝衣。后来佛陀告诉大众,在耆闍崛山石窟中观诸法空性的须菩提,才是真正迎接到我的人。因为见法的人才能第一个见到佛陀,第一个迎接佛陀。
  □布施之时,能体达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执着之相,称为三轮体空。
  □施空,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称为施空。□受空,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者,故不起慢想,称为受空。□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能体达一切皆空,则虽有所施,亦视为空,故不起贪想,称为施物空。
  [习题]
  一、何谓密行?
  二、请简述密行的重要性。
  三、请举出自己在做人的密行中行持得最好的三则实例。
  四、请举出自己在生活的密行中行持得最好的三则实例。
  五、请举出自己在处事的密行中行持得最好的三则实例。


  第十七课 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唐伯虎说:“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幼小,后十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劳苦。”诗词中说明人身难得,光阴短暂,苦乐无常。所以我们要把握有限的生命岁月,积极的运用时间,适当的规划人生,让生命层次获得提升,人生有所成就,为人间留下贡献,留下榜样,留下言教,留下历史功绩□□,缔造永恒的寿命。中国至圣先师孔子曾说:“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十五岁到七十岁的生涯规划,而佛教徒的生涯规划,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规划:
  一、从年龄增长来规划人生
  □成长学习期:二十岁的人生,要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做事的技术以及做人的基本道德观念等学习完成。甚至修苦行,增加精神毅力。
  □实习服务期:三十岁的人生,要与大家合群共处,把群我的关系处理好,把事业的基础实习完成,把服务众生的理念付诸行动。
  □弘法布教期:四十岁的人生,应该是一个弘法布教,发挥事业所长的人生。人生如一块田地,将来要有所收成,就必须赶紧播下菩提种子。
  □佛法圆融期:五十岁的人生,不妨规划为教、学、做的阶段,一面自学自做,一面将经验传授与人。
  □经验传承期:六十岁的人生,要专业的著书立说,或专职教学,把一生的智慧经验传承给后代。
  □云游度生期:七十岁的人生可以云游度生,随心所欲,或一面教学,一面游山玩水,随喜随缘将经验阅历国际化,扩展宽广的未来人生。
  二、从生命四期来规划人生
  □少年时期,要有礼赞生命的感恩。父母生养我们,师长教育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社会成就我们。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种种所需,是靠许多人的辛苦维持,才能生存下来,因此要有感恩的心。
  □青年时期,要有自我肯定的信心。要相信自己拥有无穷无尽的能力,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理想志愿。
  □壮年时期,要有活水源头的精进。与人来往,热诚服务,做一个源头活水,展现茁壮的生命力。朱熹先生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从自我的心里涌现出的活水生命,是清净的、美好的,我们应当善用这渠活水,净化世间。
  □老年时期,要有平静欢喜的生涯。到了老年的时候,能动也能静,有大智若愚的体会,能随遇而安,随心自在,随缘欢喜,这样的生活,妙趣无穷。
  三、从性格志向来规划人生
  每个人都有其特别的长处、性格,人生要为自己的性格找出一条路来。譬如:
  □研究性格:具有研究性格的人,可以从事研究科学、医疗、天文、生物、宗教、哲学等。
  □实际性格:重视实际生活的人,可以从事劳力服务、机械操作、农业生产等工作。
  □艺术性格:爱好艺术的人,可以做一位诗人、雕塑家、画家、设计师、导演,或是音乐家。
  □社会性格:具有社会性格的人,可以做义工、服务业、辅导员、传教师等。
  □开创性格:具有冒险犯难、开创革新性格的人,可以往经营、推销、政治、军事方面发展。
  □传统性格:个性保守、传统的人,可以从事助理、秘书、会计、出纳等工作。
  □宗教性格:有慈悲的胸怀,安分守己,乐天知命,热心公益的人,可做一个修道者、慈善家。宗教的生活是一种随遇而安,随喜而作,随心自在的美好生活;也是宣扬真理,普济众生,裨益人群的布教生活。
  佛教徒也可以选择佛教事业作为工作生涯的规划,如经营佛教素食馆、佛教文具行、佛教图书馆、佛教百货公司,创办佛教电视台、广播电台、资讯中心、佛教日报等,只要有心、有兴趣,可以从事各种事业,推展利生的服务。
  四、从美学意境来规划人生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真善美的人生,如何过一个真善美的人生呢?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规划。
  □文学的人生:三十岁以前,可以规划为文学的人生,藉诗词歌赋陶冶性情。文学里有情有义的境界可以美化人生,使人生扩大至真善美的境界。文学里的浪漫意味、理想主义、想像境界能丰富青年的人生。
  □哲学的人生:三十至五十岁可以规划成哲学的人生。当人生的经验阅历丰富了,就逐渐感到深入哲理书籍的重要,此时可研读《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俱舍论》等艰深复杂的论书,甚至学习讲说,深入思惟。人生有文学的薰陶,再能通达哲学就容易了,同时对人生的体验也更加深刻。
  □宗教的人生:五十岁以后是宗教的人生。人生到了此时,纵使有许多儿女、财富,慢慢地会感到那些都不是自己的,甚至生存的世间都不是我的,反而念一句佛号,佛号的菩提种是我的;参禅一支香,这支香的精进是我的;结一份缘,善缘的福德是我的。只有宗教才会带给人无形的安慰、空无的解脱。
  此外,还可自我期许,发愿规划我们的人生,使之成为智慧灵巧的人生,幽默风趣的人生,服务奉献的人生,忍耐宽容的人生,融和欢喜的人生,逍遥自在的人生,慈悲喜舍的人生,信解行证的人生,自他圆满的人生。
  人生应如何规划?最重要的是要立志发愿做一杯清水,给人解渴、清凉,给大地万物滋润生长;做一棵树木,给人遮荫、庇护;做一座桥梁,给人方便,让人通过;做一条大路,让众生可以在我的背脊上行走,到达目的地;做一颗棋子,给人指挥分配,纵使是车、马、炮,小兵小卒也能立大功;做一个蒲团,使众生在蒲团上安住身心,体现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做一尊佛祖,有一颗佛心,只要承担自己是佛,就不会跟人计较、嫉妒,许多恶习就能消除。承认自己有佛心就能重新改造自己。有佛心,眼睛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佛的世界,耳朵所听到的都是佛的音声,口里所说的话都是佛的语言,手脚做的都是佛的事情。
  [习题]
  一、试述少年时期应有的人生规划。
  二、试述青年应有的人生态度。
  三、试为社区老人作生涯规划。
  四、试述您的人生规划。


  第十八课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烦恼,也是轮回的根本,更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包含老、病,在人生“八苦”□之中即占了一半。佛法教我们要认识生死,就是要我们改变消极的的看法,透过修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死,处理生死,乃至解脱生死,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以下分别叙述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一、生命的宝贵
  生命,是由父精母血以及业识的因缘和合而来。在《修行道地经》中,详述有胎儿的发育过程及处于母体时的种种苦处□,然而《杂阿含经》则以“盲龟浮木”来形容人身的难求难得,是以人间佛教的主张是鼓励将为人母者及其家庭,应以健全的身心作好准备,珍惜并迎接新生命的来临。
  □孕妇饮食要正常,食用营养丰富的食品,须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若遇身体不适,避免自行服药,应以医生处方为主。
  □定期产前检查,接受医护人员的卫教指导。
  □生活正常,避免过度劳累,充份休息。
  □适当运动,注意安全,避免提拿、搬移重物或攀登高处。
  □平日行立坐卧可常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设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胎教。
  □常行布施、慈悲、爱语等,可让心地更加柔软,有益于胎儿的成长。
  □怀孕期间应当保持乐观合群的心情,并可参加寺院共修,或当义工,扩大生活的范围。
  □胎儿出生后,母亲应充份补给营养,当避免杀生,忌吃刺激性食品。
  □胎儿出生后,可请法师为其皈依或命名。
  二、老迈的保健
  老是生命循环的自然现象,经典中记载,人老时因盛色、气力、诸根、寿命等境界衰退而令人感到苦恼□;有人却人老心不老,继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更有人累积一生的经验,贡献力量,就像《杂宝藏经.弃老国缘》□中,老人为国王解答了天神种种的问难与考验,展现了生命的智慧。如何才能老而不惧:
  □早起十念法:即早上起来称念佛菩萨圣号,让信仰成为心中的寄托和希望。
  □晚睡一炷香:即晚上睡前静坐十或二十分钟,令心平静。
  □饭前五观想:吃饭时心怀感恩,保持欢喜愉快的心情,多食清淡食品,不增加肠胃的负担。
  □生活要放下:思惟一生的功名、情感、得失,如过眼云烟不实在,而逐渐放下执着。
  □老死不可怕:死如更衣,如搬家,如睡眠,色身虽坏了,但真心佛性不减,只要积极培福,增长慧命,必有光明的未来。
  □心中常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到老年,多少会反省一生中的过错,而深感懊悔和遗憾,若能真心忏悔,就像清水洗涤过一样,人格便能升华,心中也能坦荡。
  □布施能喜舍:人到年老,总觉得身边要有钱才有安全感,或者预留财产给子孙;事实上,“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若遇不孝子孙争夺财产,情更难堪。何妨将身外之财用来广施十方,厚植福德,来生得生善处,也能庇荫子孙。
  □发心肯服务:退休后,生活空间更广,时间更多,可发心投入义工行列,为人服务,以扩展生活领域,更可与人广结善缘。
  □幽默常欢笑:人云“一笑解千愁”,时常保持开朗欢喜的心情,不但有益于身心的和谐与平衡,更能为人间增添欢喜。
  □健康要运动:“饭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运动可以活络筋骨,让身心活动起来。
  三、疾病的照顾
  人吃五谷杂粮,总会有生病的时候。《佛医经》中提到,人会生病的原因有:久坐不食、过度疲劳、饮食无节制、忧愁、淫欲、瞋恚、忍大小便、忍呼吸、忍放气等等。要如何面对四大不调□?
  □生活、饮食尽量要保持正常。
  □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清爽。
  □不可病急乱投医,信任并配合合格医生的诊治,按时服药。
  □依据病况作适当的复健运动。
  □依病况适时补充水份、休息及盥洗。
  □心中不乱起疑心、瞋心,不心慌、忧虑。
  □心常称念佛号,远离恐怖,令心安定,获得佛力加持。
  □要有与病为友的心情,逐渐放下对身体的执着。
  □若为业障病,则思惟其为无始来无明恶作所致,心生忏悔、□愧,增加内心净化,减轻病情。
  □如果已经病危,当思有生必有死,发愿随佛往生极乐净土,发菩提心,乘愿再来。
  除了身体的疾病以外,我们的心里也有贪、瞋、痴、慢、疑、恐怖、忧愁等苦恼,佛陀也教我们以戒定慧的方法对治。
  四、死亡的处理
  古诗有云:“眼见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急他人,看看轮到我。”有人寿尽归天,有人福尽堕落,有人意外身亡,更有人生死来去自如。面对“死亡”的心情,大多数的人都是恐惧多过于了解,或者以“不知生,焉知死”,拒绝谈论。事实上,黄泉路上无老少,死亡并不是年老才会遇到,因此,面对死亡要:
  □思惟四大色身危脆不净,乃因缘和合,面对世间变化,放下执着。
  □思惟生死一如,有生必有死,与其抗拒,不如用平常心接受,或用修持力解脱。
  □思惟死亡如出牢狱,解脱身体的枷锁。
  □思惟死如乔迁,从破旧的房屋搬到更新的华厦。
  □思惟死如更衣,更换身体破旧的衣服。
  □思惟死如出国,可以到西方极乐国土。
  □思惟死如新陈代谢,更换生命的内涵。
  □思惟死非结束,而是生命另一段的开始。
  □思惟佛法僧,心放轻松,不起贪恋、恐怖、愤恨。
  □思惟净土美景,欣然求去,常居佛国,逍遥自在。
  物有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这是天地万物运转的常道,所谓“平常心是道”,若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这生命的递嬗与转化,我们就更能处理生老病死,进而珍惜生命的可贵。
  [注释]
  □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及五蕴炽盛苦。
  □□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种类,谓人品有贫富贵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中阿含.分别圣谛经》云:“众生老时,头白齿落,盛壮日衰,身曲脚戾,拄杖而行,肌缩皮弛,诸根迟钝,颜色丑恶,身心皆受极大之苦楚,是为老苦。”
  □该国规定:“若有老人,必须驱逐。”有一大臣不忍遗弃其父,建地窖藏于其中,以便奉养。后来天神以种种难题试问国王,王不能答,询于朝中群臣,皆由此大臣圆满解答。王问何以能有智慧,臣据实以报,系得自老父之教,故能为王解难。王闻,乃解除禁令,下令全国民众奉养老者以尽孝道。
  □此指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即:□地大,地以坚固为性,如人身中之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均属之。□水大,水以润湿为性,如人身中之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均属之。□火大,火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中之暖气属之。
  □风大,风以动转为性,如人身中之出入息及身动转属之。若此四大不调,则易致病。据《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载,若地大增加,则身体沈重;水大积聚过多,则常有涕唾;火大旺盛,则头胸壮热;风大窜动,则气息冲击。若此四大散坏,即致死亡,故说四大假合。
  [习题]
  一、试述您自己对生的体会或看法。
  二、试述您自己对老的体会或看法。
  三、试述您自己对病的体会或看法。
  四、试述您自己对死的体会或看法。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只园精舍看望一病比丘,令其痊愈。人在生病时,感情最为脆弱,容易心生忧怖,惊惶失措,是最需要亲友关怀照顾的时候。因此,佛弟子如果能适时探护,请善知识为他说法,滋润病者的身心,使他们在病苦之中得到安慰,如同众生的良医和护士,必能获得病患与家属的欢迎。
  看护病者应该要有正当的语言,正派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否则非但不能使病者早日痊愈,而且更令病者心生恐惧,乃至加重病情。如何探病才如法?根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载,有五法能使病人迅速康复:
  一、为病人分辨良医;二、照顾病人要先起后卧,不可懈怠;三、善于言谈,不贪睡眠;四、以佛法供养,不贪饮食;五、能胜任与病人说法。
  以现代医学观点而言,除了病者的身心需要治疗、抚慰,病者家属也应该受到关怀,给予适当的医学常识教育与心理辅导,增加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以下为探病时应注意的事项:
  □探病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以免影响病人作息。
  □每次探病人数不宜太多,与病人谈话的时间不宜太久。
  □可赠送鲜花或书籍,让病人心灵获得慰藉。
  □病人若是佛教徒,则可以带佛教文物、佛教书刊、佛像、念珠、录音带、大悲咒水等探望病人。
  □应遵从医护人员指示,不赠送病人不能食用的物品。如糖尿病患者,忌送甜食。
  □不宜介绍偏方。
  □除非经医师许可,不应介绍或带民俗治疗师前来为病人治疗。
  □不随便制造任何药物供病人服用。
  □除了心怀慈悲,真诚的关怀,并应启发病人对佛教生起信心。
  □病人焦躁不安时,可随机说法,使其心灵得到安慰。
  □耐烦倾听病人的心声,纾解其心中悲苦。
  □可阅读报章杂志、文章或趣事,排遣病患的寂寞,保持心情愉快。
  □进入病房时,表情应自然,切忌忧伤哭泣,以免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情。
  □不宜谈论刺激病人心情的人、事、物等,以免病人情绪反应过度。
  □不与病人争执或辩论,不应教训病人。
  □应说充满希望的语言,给予病人鼓励。
  □谈话声音适量,以免妨碍其他病人。
  □不要坐在病床上,以免令病人产生不舒服的感受。
  □病人担心的问题,如家庭、事业、生活经济等,应予关怀。
  □不宜带小孩探望病人,除非病人渴望见到这个小孩。
  □感冒或患有任何传染性疾病时,最好不要去探病,以免把病菌传染给病人,加重病情。
  □病人垂危时,要为其说法,帮助他念佛,使病人能安然往生。
  □见有他人来探病,应适时告辞。
  □经医师许可范围内,可用轮椅或推床,将病人带到户外活动。
  □离开病房时,要使病人保持愉快而乐观的情绪,祝福病人早日康复。
  [注释]
  □即佛、圣人、僧(敬田);和尚、阿闍黎、父、母(悲田);救济病人(病田或悲田 )。此八种皆堪种福,故称为“田”。
  [习题]
  一、如何在探病时,将佛法带给病人?
  二、如何探病?
  三、如何帮助病人?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忽略了关怀临终者的身心状况。因此,如何使临终者获得良好的身心照顾,是死亡的尊严,也是“生权”的重要课题。
  临终关怀的主要目的,在使临终者面对人生最后阶段,能认识死亡并接受死亡,心中不生忧怖苦恼,进而安然面对死亡,并不一定要以延长寿命或苟延残喘为目标。临终关怀同时也给予家属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协助他们度过此一生离死别的时刻。因此,佛法对临终的常识,成为临终者与家属双方最佳的心灵救护。
  佛教最早的临终关怀机构,是设在印度只洹精舍的“无常院”□,目的在使病患能兴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想,这是根据弥陀净土法门的思想而来□;中国的禅林更设有“安乐堂”或“涅槃堂”、“喜乐塔院”、“安养中心”等,内设堂主,职司看护病僧的工作□;现在的寺院则设有“如意寮”或“安宁病房”,专为病患服务。此外,《十住毗婆沙论》的《解头陀品》□、善导所着《观念法门》及道宣的《四分律行事钞》之《瞻病送终篇》,也对临终关怀有明确的记载;今日日本田宫仁甚至提倡“毗诃罗”,作为佛教社会福利的末期护理中心□。这些机构展现了佛教对生命的爱护及对死亡的尊重。
  现代临终的关怀,有莲花临终关怀基金会、安宁照顾基金会等。此外,各医院设有安宁病房,如:台大医院、马偕医院、荣民总医院等,组织更为庞大,结合了医师、护理师、营养师、药师、物理治疗师等成员,藉以减轻、缓和病人身体的痛苦;并有社工人员、宗教人士的加入,令患者消除恐惧死亡的心理,更由于宗教的力量,能使临终者得到安慰和引导。
  临终关怀是帮助病人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因此,在护理的时候,应注意以下的事项:
  一、认识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
  临终者所面临的情绪变化各有不同,家人、义工、慈善人士、宗教师等,都应该要了解,而给予适当的协助。如:
  □恐惧,要设法使临终者心生喜悦,无诸恐惧颠倒。
  □愤怒,要安慰临终者,使情绪平静,万缘放下,不生爱憎。
  □罪恶,让临终者不要有罪恶感,教他念佛可以消除罪障。
  □不舍,劝导他对世间的亲人、财物不生贪恋之心。
  □担心,让病患者放心,不必挂念闲杂人事。
  □无助,让他知道很多亲人朋友做他的精神支柱。
  □自暴,鼓励他坚定信心,念佛必生极乐国土。
  □孤独,不要让病患者感到病床上的孤独。
  □沮丧,病患者即将离世时,若有沮丧、无奈,应给予适当的安慰。
  □无知,告诉他将到清净安乐幸福的国土,让他知道未来有无限的希望。
  二、正视临终病人的需求
  从事临终关怀者,应为每一位病人制作恳谈资料表,以了解其个别的需求与愿望,或从观察而得知其所求。例如:
  □希望明白病情。
  □希望获得别人宽恕。
  □了解宽恕他人。
  □希望别人对他的关怀。
  □与亲友见面。
  □对生命的了解。
  □宗教信仰的渴求。
  □后事的安排。
  三、给予临终病人的协助
  □以关心的态度专心倾听他诉说。
  □让他所爱的人适时给予关怀,并陪伴身旁。
  □尊重病患者的宗教信仰。
  □讲说忏悔得救的故事及道理。
  □安排法师或宗教人士与其谈话,或为其开示说法。
  □尽可能满足他心里的希望。
  □共同讨论他心中的愿望。
  □告知医师,减轻病者肉体痛苦,保持神识清明。
  □帮助病患及其家属维持正常生活型态,以及预备后事。
  □保持病人心理的平和。
  □为他助念,使之提起正念,安然离去。
  [注释]
  □系安置僧众中之重病患者,使在临终时能舍离对房舍、衣钵、道具等的贪着。堂内供奉阿弥陀佛立像,左手下垂,执五彩幡,临终者握幡之一端,表示随佛往生之意。后世之延寿堂、重病阁等,即采用无常院之范例。
  □根据《无量寿经》:“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皈依,顶礼供养,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因而临终前的身心平静更显重要。
  □禅林中,生病的僧人用以疗病、休养的处所,含有祈求延长色身寿命而延续法身慧命之意,故称延寿堂。又作延寿院、延寿寮、将息寮、省行堂、重病闾(阁)、涅槃堂、无常院(堂)。其中,“省行堂”之名,概取“省察行苦,以兴悲智”之意。又于延寿堂看护病僧,司掌堂内日常汤药等五味之供需,洗濯床席衣被,或劝化施主筹办等事宜之职者,称为延寿堂主,略称堂主。据《禅苑清规》卷四“延寿堂主净头条”载,堂主一职,须延请堪能宽心耐事,道念周旋,安养病僧,而善知因果之人任之。
  □《解头陀品》云:“比丘虽受尽形阿练若法,有因缘事至则入塔寺,佛法有通有塞,非如外道阿练若,名常乐空闲静处,于一切法不舍空想,以一切法体究竟皆空故。问曰:有何因缘故,来至塔寺?答曰:一、供给病人;二、为病者求医药具;三、为病者求看病人;四、为病者说法;五、为余比丘说法;六、听法教化;七、为供养恭敬大德者;八、为供给圣众;九、为读诵深经;十、教他令读深经。有如是等诸因来至塔寺。”其中一至四都属于临终关怀的范围。
  □毗诃罗,有身心俱安、止住静寂、寺院精舍等义。任职于佛教大学佛教社会事业研究所研究员的田宫仁,以“佛教与末期护理”为研究论题,认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应该重视实际行动,因而提倡以“毗诃罗”为背景,设立末期护理的机构。
  [习题]
  一、佛教寺院设有那些临终关怀机构?
  二、试述临终关怀的重要性及如何帮助临终者。


  第二十一课 佛教徒应读专书
  现代佛教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带动学佛风潮,佛教徒如何从浩瀚庞大的佛书中,有系统、有组织、有条理地了解佛法的全貌?今推荐有心研究佛学者一系列应读专书,以为指南。
  首先可阅读《太虚大师全书》,此套书计六十四册,内分佛法总学、五乘共学、三乘共学、大乘通学、法性空慧学、法相唯识学、法界圆觉学、律释、制议、学行、宗依论、宗体论、宗用论、支论、时论、书评、酬对、讲演、文丛、诗存等二十编。读之可建立对佛教、佛法的初步认识,并透过人间佛教思想启蒙者的经验,了解佛教的时代意义。
  对佛教有通盘的概观后,应该展读历代高僧的传记,藉着古圣先贤的求法事迹,培养吾人的宗教情操,立下远大的弘法志向。梁、唐、宋、明等四朝所撰之《高僧传》,详载历代高僧史话;佛光版的《中国佛教高僧全集》,以白话小说的方式,活泼地呈现一百位高僧的道范与净行,是现代高僧传的优良读物。
  从人物固然可以了解佛教史的发展,但是若想贯通佛教历史的演变,则教史不可不读。南朝梁僧佑所撰的《弘明集》是阐明佛法的护法论集,为了解儒、释、道三教异同的重要史料。唐代道宣撰著的《广弘明集》,记述历代佛教的兴衰、佛道间的论争,及佛教义理的讨论等。下面仅介绍数册当代教史著作,以裨研读:《中国佛教近代史》(东初)、《印度佛教思想史》(印顺)、《中国禅宗史》(印顺)、《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中国佛教通史》(鎌田茂雄)、《中国佛教发展史》(中村元)、《南传佛教史》(净海)。
  对佛教的流传、演变与发展,有了客观的认知后,便可以开始深入经藏,专研法义。经论的研读,应从原始佛教的根本教义《阿含经》着手。先读《杂阿含经》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的基本教说;再读作法相分别论说的《中阿含经》;然后读篇幅较长,叙说佛陀破斥外道的《长阿含经》;最后读总结法义,依法数分类结集的《增一阿含经》。
  般若部是大乘思想的根本经典,吾人若能览读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必能掌握空的真理,或者至少要读《大品般若经》的注释书《大智度论》,建立大乘教理的正观;《金刚经》更是空义经典之作。《华严经》是了解佛教宇宙观的必读经典;《法华经》会三归一□思想融通整体佛教;《维摩经》阐述大乘菩萨道的实践;皆为学佛必读典籍。《胜鬘经》、《大乘起信论》是如来藏思想□代表经典。法相唯识是研究佛法的入门,初机者先读《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然后探研《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颂》、《成唯识论》等专书。
  除此之外,广为流通读诵的经典还有:《般若心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佛说弥勒上、下生经》、《大般涅槃经》、《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金光明经》、《圆觉经》、《楞严经》、《梵网经》、《优婆塞戒经》、《六度集经》、《百喻经》、《法句经》、《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佛说八大人觉经》、《父母恩重难报经》等。
  中国祖师大德的著作,是融和中华文化传统思想的佛法结晶,读之可协助吾人与佛道相应。如:东晋慧远的《大乘大义章》、《沙门不敬王者论》、唐代惠能的《六祖坛经》、永嘉玄觉的《永嘉证道歌》、《信心铭》、宋代永明延寿的《宗镜录》□、明代袾宏莲池的《戒杀放生文》、《竹窗随笔》、《禅关策进》、《缁门崇行录》、蕅益智旭的《净土十要》、憨山德清的《憨山大师梦游全集》、紫柏真可的《紫柏尊者全集》。
  近代著作应读者有:虚云的《虚云和尚法汇》、谛闲的《谛闲大师遗集》、印光的《印光法师文钞》、圆瑛的《圆瑛大师法汇》、慈航的《慈航法师全集》、斌宗的《斌宗法师遗集》、默如的《八识规矩颂讲记》、印顺的《妙云集》、竺摩的《金刚经讲话》、演培的《谛观全集》、印海的《净土教起源及开展》、《律宗概论》、慧岳的《天台佛教史》、幻生的《沧海文集》、梁启超的《佛学研究十八篇》、杨仁山的《内学》、李炳南的《佛学问答类编》、戴季陶的《戴季陶先生佛学论集》、方东美的《华严哲学》、吕澄的《佛教研究法》、尢智表的《佛教科学观》。
  佛教典籍如汗牛充栋,想在短期间内对佛法有概略的认识,可以选择几本佛法概论研读,诸如:印顺的《成佛之道》与《佛法概论》、蒋维乔的《佛学概论》、林传芳的《佛法概论》、张澄基的《佛学今诠》、中国佛教会编的《中国佛教》,皆是一时之选。
  一般人想要完整地了解佛教的思想体系,要阅读那些佛学书籍?除了以上所列举的一系列专书外,星云多年来亦试图为整个佛教拟定一个全面的大纲,几经搜集纂汇,终于在一九九五年付梓排印,定名为《佛教》丛书。全书内容分为十类:教理、经典、佛陀、弟子、教史、宗派、仪制、教用、艺文、人间佛教。或许能提供学佛者一套简洁、完整的佛学资料。
  [注释]
  □系天台宗就《法华经》之教义所立。天台宗谓,佛陀于《法华》以前之诸经,说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此系应未熟之根机而方便施设者,为权法;逮根机圆熟,则为之开显真实一乘;若隔历之情执脱落时,则权即实,三即一,是为唯一佛乘。如此开三乘会归入一乘,称为会三归一。
  □“如来藏”,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有谓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此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胜鬘经》云:“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如来藏之思想,在印度较唯识说早成立,与中观、唯识等思想不同,然后世在唯识说之外,未别立如来藏,而于唯识说中论述如来藏。我国地论宗则以如来藏为究竟,而立净识缘起说。天台宗认为如来藏即实相,而视其为不可思议之妙法。于华严宗,在三祖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卷上立有四宗教判,第四宗即名如来藏缘起宗,内容含摄《楞伽》、《密严》、《起信》、《宝性》等经论之说。又密教胎藏界曼荼罗所说,即根据如来藏思想而来。
  □成书于宋太祖建隆年间,广收大乘经论六十部,及印度、中国圣贤三百人之著作等汇编而成。其内容详述诸佛之大意与经论之正宗。全书立论重在顿悟、圆修,所谓“禅尊达摩,教尊贤首”为其中心思想,为昭示禅教一致之修禅要文集。
  [习题]
  一、请举出您最想读的五位人物传记。
  二、请举出您最想读的史书一部。
  三、请举出您最喜欢的经论十部。
  四、请举出您最喜欢的祖师大德著作三部。
  五、请举出您最想读的近代著作三部。
  六、试作应读专书清单,并记录阅读日期。


  第二十二课 佛学参考资料
  佛法浩瀚广博,非一蹴可几,有心深入佛学堂奥者,除了“佛教徒应读专书”外,佛学工具书及参考资料可以辅助吾人有系统地了解佛法全貌,亦可作为查询、专题研究的参考。兹列出常用参考书籍如下:
  一、辞典、百科全书
  □《经律异相》:梁代宝唱撰。本书系将散见于经、律中的希有异相集录而成,属于百科全书的一种。
  □《法苑珠林》:唐代道世着。摘录佛典的思想、术语、法数等。
  □《一切经音义》:唐代慧琳撰。以梵音对译,注释难解的名相字句。
  □《大明三藏法数》:明代一如奉敕编纂。每个条目附有略解、出处,并引诸家异说比较。
  □《教乘法数》:明代圆□编。基于天台的观点,收录佛教经典乃至诸子百家中的法数。
  □《禅林象器笺》:一七四一年日僧无着道忠编,为禅林事相的辞典。
  □《佛学大辞典》:一九二一年丁福保编。此辞典的编纂,对民初佛教的贡献甚多。
  □《佛书解说大辞典》:一九三一年日本小野玄妙编。详细解说经律论及和汉各宗典籍。
  □《望月佛教大辞典》:一九三六年日本望月信亨等编。资料丰富、详尽,甚受学者重用。
  □《中英佛学辞典》:一九六二年佛光出版社出版。为中国佛学语辞与梵文、英文同等语辞的辞典。
  □《佛光大辞典》:一九八八年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主编。搜罗范围广博,是一部现代佛教百科全书,为现代学者普遍使用。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一九九四年蓝吉富主编。引用近百年来海内外学者相关著述,深具现代意义。
  二、藏经目录、索引类
  □《出三藏记集》:南朝梁代僧佑撰。集录历代译经的缘由、目录、序跋等,并附译经者的传记。
  □《历代三宝纪》:隋代费长房撰。本书为佛教传入我国后至隋代的弘法记录,亦为译经与著作的目录。
  □《开元释教录》:唐代智升编。列举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至唐代开元十八年,凡六六四年间一七六名译经僧所译大小乘经律论。
  □《阅藏知津》:明末蕅益智旭着。系将佛典分成经、律、论、杂四部,并加扼要解说。
  □《大藏会阅》:民国会性编。为经典解题书。
  □《大藏经索引》:为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的索引。
  三、藏经类
  □《卍续藏经》:一九○五年刊行,内容多为中国古代大德的著述。
  □《大正新修大藏经》:一九三二年完成,高楠顺次郎等人发起刊行。
  □《佛光大藏经》:将历代藏经重新整理、分段、标点、考订、注释,并含经题解说、索引,计分十六类。
  □《南传大藏经》:指锡兰上座部所传的巴利文大藏经。
  四、史传类
  □《佛国记》:东晋高僧法显经西域至印度诸国求法路程中诸种见闻的记录。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玄奘游历印度、西域的见闻录。
  □《南海寄归内法传》:为唐代义净游学南海、印度的重要著述。
  □《祖堂集》:五代南唐静、筠二师编著。为我国初期禅宗史传之一。
  □《景德传灯录》:宋代道原撰。集录禅宗诸祖传灯法系。
  □《五灯会元》:南宋僧普济撰。收录自过去七佛乃至东土南岳德山子涓嫡传付法禅师的行历、机缘。
  □《佛祖统纪》:南宋志磐着。全书主要阐明天台教学的传统,仿史书纪传体及编年体增编而成。
  □《指月录》:明朝瞿汝稷撰。记述禅门诸宗匠的略历及机缘语句等。
  □《中印佛教交通史》:民国东初着。
  □《佛教史料学》:民国蓝吉富着。
  五、宗派专书
  □《华严五教章》:唐代法藏着。华严宗的教判论着。
  □《禅林宝训》:南宋净善重编。收录黄龙慧南至佛照拙菴等宋代诸禅师的遗语教训,凡三百篇。
  □《禅学大系》:一九一五年刊行。收录有关于禅的代表性经录等。
  □《教观纲宗》:明代智旭撰。阐释天台教观二门的纲要。
  □《安乐集》:唐代道绰撰。宣扬往生净土的真义。
  □《净土丛书》:民国道安等人编纂。收录净土典籍三百种。
  □《菩提道次第广论》:民国法尊译。
  □《戒律学纲要》:民国圣严着。
  □《八宗纲要》:日僧凝然着。
  □《佛教各宗大纲》:民国黄忏华撰。
  六、丛书类
  □《海潮音文库》:收集一九二○年至一九三○年间,《海潮音杂志》的菁华篇章,分类成书。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一九七九年张曼涛主编,计一百册。
  □《现代佛学大系》:一九八二年蓝吉富主编,凡六十册。
  □《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一九八六年蓝吉富主编,计一百册。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一九九七年出版,系现代白话佛典译作,计一百三十二册。
  七、年表、年鉴
  □《佛教史年表》:一九八七年佛光出版社出版。
  □《走过台湾佛教五十年》:一九九六年佛光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佛光山开山二十周年纪念特刊》
  □《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纪念特刊》
  除了以上所列之书目外,尚有佛教杂志、学报及学术会议论文集等,都是资料收集的极佳来源。以“人间佛教”为主流的二十一世纪,佛教发展趋向于现代化、生活化、国际化、融和化,佛教徒除了佛教典籍外,亦应涉猎世学,融会佛法与世学,令生活佛法化,缔造人间净土。
  [习题]
  一、试列举净土宗参考资料书目。
  二、试列举印度佛教参考书目。
  三、试列举常见的佛教期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