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探讨》(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探讨》
  第一课 信仰
  一、怎样才是正信的宗教?
  正信的宗教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有教主:历史上真有其人,而不是从神话鬼怪中产生。
  有教义:所奉行的经典,流传的法义,皆合乎宇宙自然的法则,如佛教的三法印,即是普遍、必然存在的永恒真理。
  有导师:传播宗教者,必须持守律法,有着清净庄严的品德,并且不以主宰者自居,或假藉威权操控人心。
  此外,正信宗教的目标,是教人以布施、守戒、忍辱、慈悲等,作为修行的内涵;以不侵犯他人生命、钱财、身体、名声等,做为修行的德目。正信的宗教,不以神通变化骗取信徒的膜拜,不以鬼怪附身造成信徒的不安。正信的宗教是开发吾人道德光明的本性。
  二、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经云:“皈依三宝者,能破除忧悲苦恼,得到无上寂灭之乐,故以此因缘皈依三宝。”又皈依含有皈投、依靠、救护之义,藉由三宝的威德加持,净化身心,感召善因好缘,成办诸事。
  皈依三宝者,如得灵丹妙药,能够医治贪瞋痴的心病;如灯烛星月,能够指引我们的迷途;如苦海舟航,能够脱离生死的苦海;如贫人得宝,能够庄严我们的身心。皈依三宝者,以佛陀为导师,以三藏教典为法宝,以一切善知识大德为僧宝,亲近学习,护持一切。皈依佛,如同在我们心中建一座发电厂;皈依法,如同在我们心中建一座自来水库;皈依僧,如同我们在心中的良田上栽植功德。因此,我们必须要皈依三宝,找回生命的价值,重新认识自我宝贵的清净本性,开发每个众生本具的如来佛性、平等的法性以及清净的真心。
  三、诸佛菩萨那么多,我们要信奉那一位比较好?
  经云:“佛佛道同。”佛、菩萨并没有前后的名次及功德多寡的分别。我们要信奉那一尊佛、菩萨,视各人因缘而定。如:欢喜慈悲的性格,可以礼拜观世音菩萨;爱好智慧的人,可以信奉文殊菩萨;发大愿心的人,则以地藏菩萨为典范;重视实践的人,就以普贤菩萨为榜样。
  佛教是个尊重包容的宗教,信奉那一尊佛、菩萨,是个人的自由,就像是学生填写志愿表,选择喜欢的科系研读,只要努力用功,不论就读那一种科系,都能得到学位。修行也是如此,以有缘的佛、菩萨作为学习的对象,生起见贤思齐的向上力量,终究殊途同归,人人成佛有份。
  四、皈信佛教以后,应如何实践?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皈信佛教后,除了防非止恶,还要积极的奉行众善:
  要正信三宝:对三宝信心不退,对戒法持守不毁,对饶益有情不变,对护持道场不疑。
  要正见人生:正见人生有善有恶,有业有报,有圣贤和凡夫,有前生和来世。
  要正语说话:维护善良纯净的口业,不乱说、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还需布施爱语、柔软语,给人信心和欢喜。
  要正命生活:不从事违犯五戒的工作,也就是要有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
  此外,亲近善知识,常到道场听经闻法,或者早晚一炷香,吃饭三称念,每日诵《般若心经》一卷,或静坐五分钟,生活中不离正思、正念等,都是实践佛法,圆满菩提的要门。
  五、信仰之后,应如何维护信心?
  信心乃一切功德的根源,信仰之后,如何保任、维护信心的根苗,有以下十种方法:
  亲近善知识。
  经常参与定期的共修活动。
  听闻正法。
  阅读佛书。
  参加道友集会。
  要有自我的密行。
  学习六度四摄的菩萨道。
  要有禅悦法喜的体验。
  关心佛教的发展。
  正见、正思、正念。
  此外,对于信心的维护,要勤于拔除贪瞋嫉妒的杂草,要勤于灌溉清净戒法的甘露,让信心的田园生长慈悲、般若的丰硕果实。信仰佛教之后,要以佛为导师,以法为良药,以僧为医护,化贪欲为喜舍,化瞋怒为慈悲,化愚痴为智慧。持之以恒,就是维护信心最好的良方。
  六、对民俗信仰应该有什么态度?
  人人有信仰的自由,佛教徒应本着慈悲的胸怀,对于民俗信仰要有尊重、友善的态度;对于其他宗教,也能含容等视,以礼相待;不皈依外道天魔,不信奉外道邪教,不跟随外道门徒,这就是佛教徒面对民俗信仰或不同宗教时,应该有的立场。
  七、我们究竟应该信仰什么?
  建立四不坏信:皈依佛、法、僧、戒四者,即具有根力,信心坚固。
  肯定三法印:确认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的人生实相。
  信仰业力自作自受:深信世间的善恶好坏都是自己所造作,不由神力,即使有神通也抵不过业力。因此,自己所造的业,一定要自己去受报。
  信仰依法不依人:人有生灭来去,唯有“法”——宇宙人生的真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信仰自性三宝:肯定自己的清净本性,认识自己的本具佛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自己是最好的依靠。解脱生死苦患,不是诸佛菩萨所能替代。相信自己是佛,自然会爱护一切众生,不会有侵犯众生的言行举止。信仰“我是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佛事,所说的都是柔软的佛语,所思的都是清净的佛性。
  八、信佛必须拜偶像吗?
  信佛有必要拜偶像,因为有见贤思齐的价值。
  拜偶像不是拜泥塑木雕的形像,而是礼拜此像所代表的意义,透过圣者形像,容易生起恭敬、怀念、效法的心意。如:一块布裁成帽子戴在头上,做成鞋子穿在脚上,大家不会把帽子穿在脚上,也不会把鞋子戴在头上,布的本质相同,但功能和价值不同。这块布如果制作成国旗,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将受到千万百姓的敬礼。又如耶稣教的耶稣像,不论是铜铁木器,当他高挂在教堂中,同样受到耶稣教信徒的礼赞。天主教的圣母玛利亚像,对于信奉她的信徒,见其塑像,献花膜拜,精神意义大于物质形像,礼拜偶像更有利于凝聚信仰力量。因此,崇拜偶像有其存在的价值,使我们的心灵有了皈依,生命得到救护,情感扩大升华,并由此唤醒吾人清净圆满的觉性。


  第二课 教理
  一、“空”的意义是什么?
  “空”,是佛教重要的教义,也是佛法不共其他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般若心经》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义;世间诸法皆因缘所生,无独立的自体,故曰是“空”,实际上,空是建设宇宙万有的意思。
  空是什么?空是正见,能由现象的存有之中发觉本体真空的真谛;空是般若智慧,由此可以了悟宇宙人生各种现象;空是因缘,空是不二法门,空蕴含无限,所以虚空无相,无所不相。空像数字中的“○”,放在“一”的后面,就是“一○”;放在“一○”的后面,就是“一○○”,可以无限的增加至天文数字。空也像数学中的“X”,无所不可代表,无限广大。空又像“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有无量的意义,可以代表一切感谢与祝福。空是真理,是万有,就如同虚空孕育了万有,空气孕育了大地万物一样。
  空并不是无,而是要我们大破大立,空去一切有无对待,空去一切差别观念,空去一切戏论,甚至连这个空都空去,然后才能享有一个大圆满、大自在的世界。
  二、什么叫做“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是指世间的森罗万象,无论有情、无情,动物或植物,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一花一草,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和合而成。
  “地”大,以坚硬为性,能支持万物,如人的毛发齿爪、皮骨筋肉、脑髓等属于地大。“水”大,以潮湿为性,能收摄万物,如人的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便尿等属于水大。“火”大,以温暖为性,能成熟万物,如人的体温暖气等属于火大。“风”大,以流动为性,能生长万物,如人的一呼一吸属于风大。
  譬如:一朵花的绽放,一定要有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水”分,温暖如“火”的阳光,以及流动的微“风”,倘缺少一大,便无法开花结果。人所以能生存,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若是四大不调,必定生病,甚至四大分散,便离死亡不远了。所谓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皆空”,意指万物由众缘所生,若缺少因缘和合,则不生万物。四大皆空,不仅在众缘离散时才说空,当人健康的时候,花正开放的时候,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也就是宇宙万有均无实体的真理。要说“有”,就是如实的“空性”。
  三、什么是“真空妙有”?
  《中论.观四谛品》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空是建立万有的原理,以棉布为例,从缘起法来看,布是空的,因为布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譬如布的原料是来自棉纱,棉纱是由棉花的纤维纺成,棉花又来自种子,种子要有土地、水分、阳光、空气、肥料、人工等的栽培灌溉,才能萌芽、成长、开花、结果,之后果熟开裂,种子密生棉毛,可供纺纱。因此,棉布是棉籽结合了宇宙万“有”的因缘而成,所以从万有的因缘上看,它的自性就是空,这就是所谓的真空能生妙有。
  四、什么是“无常”、“无我”?
  “无常”是指世间一切都是刹那迁流变化,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因为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就如同人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因此,一切法在时间上是瞬息万变,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是三世迁流不住,故说无常。
  然而因为无常,所以人生才有积极、乐观、奋发的一面。譬如穷人只要肯勤劳努力,也有发财的一天,因为贫穷也会无常变化。因此,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与希望。此外,无常提醍我们珍惜生命、把握当下,尤其学佛者明了“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更能精进不懈,进趋佛道,可以说无常蕴藏了无限生机,是升华人生意义的真理。
  世间上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无我”指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无我,并不是没有“我”这个人,而是要我们摆脱有形对待关系的束缚,使自己安于无人我、无对待的境界中。能够“无我”,才能融入大众,才能“以众为我”,所以“无我”是修行的根本。
  五、何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世间上有唯物论、唯识论、唯心论及唯人论,佛教讲的是唯识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里的“心”指的就是“识”,不同于唯心论站在反对唯物论的立场,否认一切物质存在的说法。
  唯识家认为宇宙万有的存在,必须透过“识”,依识的虚妄分别执持万有,才能产生一切生命现象。譬如:没有“我”的精神,无法建造房子;在房子里摆上石头、字画,也是自我心识(意)存在的展现。又如:过去对未来世界的梦想,成为今日科技发达的原动力,这个梦想亦即是一种心识的酝酿。所以,法界之内的宇宙山河都是透过自我“心识”的现起,才有种种功用,亦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六、什么是“缘起性空”?
  “缘起”是宇宙现象的原理,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万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所以其本性为空。常人对空的认识,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无不变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因缘和合的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七、什么是三藏十二部经?
  “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义,是佛弟子依之修行的指南:
  经藏:梵语音译“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凡所有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根机的佛陀教法,都属经藏。
  律藏:梵语音译“毗奈耶藏”,意译“调伏藏”,是佛陀为调伏弟子心性,对治众生恶习所制定的教团生活规则。
  论藏:梵语音译“阿毗达磨藏”,意译“对法藏”,是佛弟子将经典教义加以论议、解释、整理,而成组织化、体系化的典籍。
  “十二部经”是将佛陀教法,依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又称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
  契经:又称长行,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通大小乘经典,也包含律和杂藏。
  应颂:又称重颂,和契经相应,而以偈颂重覆阐述契经所说的教法。
  记别:又称授记,本为教义的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弟子们的未来修证果位所作的印证。
  讽颂:又称孤起颂,全部以偈颂来记载佛陀的教法,因非重述长行,故称孤起颂。
  自说:是佛陀不待他人请法而自行开示的教说,如《阿弥陀经》。
  因缘:是记载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
  譬喻:以譬喻来宣说法义,如《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本事:是叙述佛陀及佛弟子过去世的因缘事迹。
  本生:记载佛陀过去世种种大悲行。
  方广:宣说广大深奥的教义。
  希法:记载佛陀及诸弟子等希有殊胜之事。
  论议:记述佛陀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并分别明了法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
  有一首偈语,正可说明上述十二部经的内容:
  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
  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及授记。


  第三课 文史
  一、何谓“本生故事”?
  本生,又作本缘、本生谭、本生谈等。主要记述佛陀于过去世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萨道的故事。汉译经典中,属于本生类有:《六度集经》、《譬喻经》、《贤愚经》、《杂宝藏经》、《菩萨本缘经》等。
  根据巴利文经藏《小部尼柯耶》记载,本生故事中汇辑了佛陀过去世以国王、婆罗门、商人、女人及象、猴、鹿、熊等各种动物身形,或救度众生危难,或为求法精进不懈等种种善业功德,共五百余则。内文多以散文、韵文写成,充满舍己利他的牺牲精神,包括菩萨行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等教法,因而有大乘佛教发源于此的说法。
  此外,本生故事自古即深受尊崇和信仰,也被视为绘画、雕刻、文学乃至戏剧等最佳的题材。随着佛教不断的发展,佛陀的本生故事也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通俗文学、道德规范的源流。如:古希腊伊索寓言、阿拉伯童话、寓言文学、日本古今物语等作品。由此深厚的渊源,使得本生故事在研究世界文学源流、传播、比较文学、交流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二、何谓“变文”、“俗讲”、“讲经文”?
  变文即指取材佛经故事,并逐渐加入我国民间故事,加以铺陈改写,使其通俗生动,适合教化社会大众的文章。最初源于中唐时期各寺院讲经说法时,以变文与变相图配合说明、讲唱,教化大众,是唐代以来受佛教影响而流行的说唱文学作品之一,演变至后代,凡民间说唱文学者皆可泛称之。
  变文形式约有三种:散文与韵文相间;全部散文;全部韵文,对后代中国文学中“鼓子词”、“宝卷”、“弹词”乃至“章回小说”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著名的佛经变文有:《法华经》变文、《弥陀经》变文、《维摩经》变文、目连救母变文等,而以“身餧饿虎变文”年代最久。取自民间的故事则有伍子胥变文、苏武李陵执别词、王昭君变文、舜子至孝变文等。
  “俗讲”的名词亦起源于唐朝,指以在家信众为对象,用平易通俗体裁解唱佛经内容的法会。《法华》、《涅槃》、《金刚》、《华严》、《般若》等大乘经典,是最常开讲的经典。俗讲程序与一般经疏相同,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最先宣演一段经文,继而解说,后以韵文吟唱。
  俗讲法会中所留下的经文底本,称为“讲经文”,具有通俗色彩,后来成为纯粹以“说唱”故事为主的通俗“讲经变文”,因而孕育出我国白话文学的先河——宋元话本。
  三、何谓“译场”?
  译场,指翻译经典之处。佛教东传之初,译经仍属个人事业,随着佛教的发展,译经事业逐渐受到重视,而有译经场的设立。自后秦姚兴为鸠摩罗什大师建逍遥园作为译场后,许多译场皆为官方护持。如:隋炀帝为彦琮法师建翻经馆,唐太宗于慈恩寺为玄奘大师建译场,唐中宗为义净大师建翻经院,宋太宗为法天敕建译经院等,并随着译经事业的发展,译场的规模与制度更加完备。
  译场的组织,设有译主、证义、证文、书字梵学僧、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等九职,通称译场九位,参与翻译者需具“八备十条”的资格。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下,译经成为集体创作的事业,为人类留下许多高品质的文化遗产,而译场也成为传播佛法的场所,和培养优秀人才的专门学校,对后代佛教的影响相当深远。
  四、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是那一部?
  现存最早的汉文佛教经典是《四十二章经》。全经共一卷,分四十二章节,故称《四十二章经》。每章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本经由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所共同翻译,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佛教经典。经中简要说明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如: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诸义,并阐示出家学道的要义,其说理方式平易简明,是佛教的入门书。除汉译本外,尚有满、蒙、藏、日、英等译本。
  五、经典的“六成就”是什么?有何意义?
  “六成就”是指诸经共通的序分,具有六事成就,如宗密在《盂兰盆经疏》所言:“一切经初皆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若干人。诸经多具六种成就,文或阙略,义必具之。”六成就包括:
  信成就,即经文“如是”,亦指阿难之信。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故称信成就。
  闻成就,即经文“我闻”,亦即阿难自闻。阿难亲闻佛陀说法,故称闻成就。
  时成就,即经文“一时”,亦即指说法的时间。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
  主成就,指经文“佛陀”,亦指说法之主。佛陀是世间与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故称主成就。
  处成就,指经文中说法之处。佛于天上、人间、摩揭陀国、舍卫国等处说法,故称处成就。
  众成就,即指经文中与众若干人俱,亦即指闻法之众。菩萨、二乘、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众成就。
  此六缘具足而使教法兴盛,故称为六成就。
  六、什么叫“疑经”、“伪经”?有何历史价值?
  假借佛说而伪造的经典,称为“伪经”;来源可疑而被怀疑为伪经者,则称为“疑经”。一般将二者合称为“疑伪经”或“伪疑经”。
  在印度即有不少假托佛说的经典,有意混乱佛所宣说的教理,现今的伪经,乃指中国、日本等国模仿经论所制作,并假托译自西域胡本或印度梵文,其中或杂混外来思想、其他宗教,乃至民间信仰的经典,但被视为是由印度及西域传来的“真经”而被收录于藏经之中。
  最初提出疑经问题者为经录的编者,他们认为疑经会使真经紊乱,也会令佛所说的真理晦涩。近代研究疑伪经的日本学者牧田谛亮提出六类疑伪经:为符合统治者之意而造;为批判统治者施政而作;符合中国传统五伦思想;鼓吹特定教义信仰;标示特定个人之名;为疗病、祈福等。
  以学术立场言,疑伪经的内容、年代、数量、原因等问题,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但就历史而言,疑伪经则提供了许多宝贵材料,成为了解当时思想背景、民间信仰的有效方法。
  七、为什么会有“石经”的出现?其价值为何?
  “石经”是指镂刻于岩石表面的经文,包括儒、释、道等三家经典,其中尤以佛教最多。石经的开雕,一方面是受北魏开凿石窟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历经多次法难事件后,末法思想兴起,为让“正法久住”,长久保存经典而鑴刻石经。
  现存佛教石经中,以河北房山石经规模最大,有“石经山”之称。由隋大业十二年(六一六)静琬大师发心鑴刻。经唐、辽、金、元、明、清等历代续刻,现今完好的石经版有一万五千余块,共刻佛经数千卷,是目前保存数量最大的文字铭刻,在东方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此外,元代至正五年(一三四五)于河北居庸关过街塔内壁所刻石经,大小字体计有梵、汉、蒙、回纥、西藏、西夏等六种文字,也是极珍贵的语文资料,颇受重视。依据石经的外型,共分有壁面刻、摩崖刻、碑板刻及幢柱刻等四种。
  在韩国、日本亦有石刻经典,前者以全罗南道求礼郡华严寺的《华严经》最为有名;后者则以宝龟九年(七七八)刻于奈良宇智川摩崖的《涅槃经》碑为最早。唯开雕规模不似中国。
  八、什么叫“格义”佛教?
  以道家或外教的义理来解释佛教道理,称为“格义”。
  佛教东传中国之初,知识分子常以其类似老庄思想而接受之。至西元三、四世纪魏晋时代,清谈之风盛行,尤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学者雅士,常以老庄思想来说明般若的空理。此种过渡时期的学风称为“格义”。佛教被老庄空理的清谈之风所影响,举凡佛教讲述、佛典注释,常引用老子、庄子、《易经》的用语,皆称为“格义佛教”。后世亦有以儒家思想比附佛法者,亦被视为是格义佛教的一种。
  以格义方式弘扬佛法的代表人物有竺法雅、康法朗等。东晋道安大师最初以老庄义理讲述佛教,注释佛典,因恐格义歪曲佛教教义,乃主张应以佛教原义正确翻译佛典,并藉由佛典本身探究佛理。直到鸠摩罗什大师之后,中国佛教才摆脱格义模式。
  九、何谓“度牒”?“戒牒”?
  “度牒”是指由政府发给僧侣的证明文件,表示其乃依法得到公家经试通过认可,非由私人剃度出家。
  度牒起源于北魏。唐天宝六年(七四七)诏令天下僧尼须经由尚书省祠部出具“祠部牒”的度牒以为证明。出家僧尼须领取度牒后,方可受戒,受戒后再领取戒牒,此皆由官方颁发。故度牒又称“祠部牒”。僧尼以度牒为身分凭证,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免除税赋、徭役等。僧侣行脚时,必须随身携带度牒,以便随时证明其为公度僧侣。至清代为止,代代沿用。
  “戒牒”是指僧尼出家受戒后所得到的证件。根据《释氏稽古略》卷三载,唐宣宗大中十年(八五六),曾敕任辩章法师为三教首座,命僧尼受戒给牒,此为我国僧尼正式受戒给牒的滥觞。
  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一三六八|一四二四),曾三度颁敕僧众受戒者,须随身携带牒文作为执照,遇关津隘口之处,须经验明才准予放行,戒牒遂成为僧尼的旅行护照。清朝雍正时,戒牒改由传戒寺院发给。
  民国之后,已无度牒的颁予,仅存戒牒之制,而由中国佛教会或传戒寺院颁发。
  [注释]
  据《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记载,宋代的译场九位职责如下:译主:宣述梵文者;证义:审查梵文者,或判断译文正确与否者;证文:审查译主所读梵文的正误者;书字梵学僧:听受梵文而将梵音如实写成汉字者;笔受:翻译梵音成为汉文者;缀文:连缀文字成句者;参议:对照梵文与汉文的正误者;刊定:削删冗长之文以定句义者;润文官:润饰译文者。
  唐朝彦琮法师撰著《辩正论》,就经典翻译者的资格条件立八备十条。八备者,即:
  诚心受法,志在益人;将践胜场,先牢戒足;文诠三藏,义贯五乘;傍涉文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沈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要识梵言,不坠彼学;传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十条,即:句韵;问答;名义;经论;歌颂;咒功;品题;专业;字部;字声。
  格义佛教对般若空的思想产生种种分歧,后秦鸠摩罗什大师致力般若空义经典的翻译,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由其门人阐释,摒除格义的影响,发扬佛教真义。其中,僧肇大师对性空思想的阐发,真正表达般若“缘起性空”的中道思想,被什公誉为“秦人解空第一者”。


  第四课 宗派
  一、何谓大乘佛教?何谓小乘佛教?
  “乘”,即车乘,是运载之意。指佛法可以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意思,所以将佛法譬喻为乘。小乘即狭小之车,指能运载二乘根机以达小果的教法,其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又作“声闻乘”。相对而言,自利利他二者兼顾的菩萨道则称为“大乘”。
  大乘诸经论中比较大、小二乘之别者颇多,如《大智度论》卷四、卷十八等所载,声闻乘狭小,佛乘广大;声闻乘自利自为,佛乘利益一切;声闻法中无大慈悲心,大乘法中则在在强调大慈悲心;声闻法中皆为自利,大乘法中广为众生;声闻法中无欲广知诸法之心,仅有速求远离老病死之心,大乘法中欲了知一切法。
  佛陀为愍念众生,依众生根器的种类差异而宣说权实,目的仍希望归于大乘佛道。
  印度佛教的发展可分为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中期大乘、后期大乘等阶段。十三世纪,佛教在印度衰微后,却在东亚及南亚发扬光大。经由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路线者,以巴利文典籍为主,称为“南传佛教”;经由中国传入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者,以梵文典籍为主,称为“北传佛教”;传入西藏者,则称“西藏佛教”。今日南传、北传、藏传佛教,渐趋融和。
  二、中国佛教有那些宗派?
  中国佛教共分为十宗。由于佛教传入东土,与中国文化融和,祖师大德们在义理的发挥,或修持的方法上,各有所专,自成一家,形成宗派,但并非思想上的分歧。例如:禅、净、密各宗,皆具修持特色;其中律宗深入研究律仪、心法,属于行为与起心动念的制约、引导,贯通于其他各宗各派。华严、天台、唯识、三论、俱舍、成实等六个宗派,均属义理的阐释,各有重点,兼弘则可触类旁通。
  以上合计十宗,其中俱舍、成实宗为小乘,其余八宗皆为大乘。大乘八宗的特色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涵盖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大小乘十宗,在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中,或扮演阶段性的过渡桥梁角色,或在思想领域绽放奇葩,或在生活修行上成为具体实践的日课,各有特色,相辅相成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也共同彰显了佛法的奥义。
  三、什么是禅宗、净土宗、密宗与律宗?
  禅宗因菩提达摩东来,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精要,以“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由此衣钵相传,心法相付,传法于二祖慧可。经僧璨、道信、弘忍而至六祖惠能,以顿悟禅大弘于南方,形成“一花开五叶”、“五家七宗”的辉煌时期。
  净土宗因庐山慧远大师结社念佛,后经昙鸾、善导、少康等祖师的提倡,形成一大宗派,主张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后以三经一论发展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念佛法门,广受古今佛教大众欢迎,至今仍盛行于北传佛教各个国家,各个阶层。
  密宗因善无畏、金刚智来到中国,在八世纪初才成立宗派,注重身、口、意三密相应,对于仪规、观想、结印、持咒,特别重视。提倡修四加行来加速成就,或求得当生成佛,因而也盛行于各地。
  律宗至南山道宣律师发扬《四分律》,以大乘教义解释小乘律典,完成“南山五大部”,依据戒律精神,阐述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尤其戒体至为重要,提倡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以戒为师,在受持各种戒法与日常修持上,统摄其他各宗各派。
  四、什么是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与三论宗?
  华严宗由盛唐贤首法藏国师大成其体系,阐扬法界缘起,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六相、十玄思想,说明佛陀在海印三昧中所呈现的一真法界相状,称为性起法门。
  天台宗以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思想为中心,由智顗大师大成天台判教体系,成为我国佛教思想发展史上,最有特色的贡献。同时又在一心、十法界、百界千如的思想上,开展出性具思想,正好与华严宗的性起思想相对。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因玄奘大师翻译印度瑜伽系统的经论,门人窥基大力阐扬万法唯识的思想,大成唯识宗。唯识学可说是佛教的心理学,对于心识有深入的分析,阿赖耶识种子如瀑流,由此说明生命的流转、轮回业报的力量以及解脱的根本,主张一切万法皆由阿赖耶识缘起。尤其转识成智的思想更是一大特色,通常以有宗著称。
  三论宗又称中观宗,因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印度般若中观系统的经论,阐扬缘起性空思想,以破邪显正、八不中道的无得正观、中道实相来彰显佛法真理。本宗由吉藏大师大成思想体系,相对于唯识有宗,通常以空宗著称。
  五、什么是俱舍宗与成实宗?
  俱舍宗是根据世亲菩萨著作的《俱舍论》而成立,专弘我空法有思想,因六朝陈代的真谛三藏将《俱舍论》译成中文而盛行。后期因唐代玄奘大师重译此论,又有门人作疏,称为“新俱舍”时期。以小乘有宗之名著称。
  成实宗根据诃黎跋摩著作的《成实论》立宗,弘扬我法二空思想,不仅网罗部派佛教菁华,也含有大乘见解,因此本宗定位于由小乘空走向大乘空的过渡著作,以小乘空宗之名著称。
  六、修行禅、净、密,孰轻孰重?
  所谓“密富禅贫方便净”,学密者注重坛场的布置、法器的材质,各式各样,种类繁多,并且讲究以金、银、铜、宝石来铸造、镶嵌法器,每次修法都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做准备,对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所以学密者无论在经济上或时间上,都要十分充裕。
  禅者的修行生活则是重简单、随缘,无论山林水边、闹市都会,只要双腿一盘,即可参禅。今日更讲究工禅、商禅、生活禅,能够把握每一个当下,参究人我相处之道,善观起心动念,便是当下解脱的禅机禅境。
  净土宗的念佛方法,无论什么行业,什么年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修持。尤其对于繁忙的现代人,更是契机。许多人传出预知时至,或瑞相显现的事迹,因而鼓舞各行各业的人,精进念佛或行佛,对于现实的人间,积极参与,努力奉献,更加难能可贵。
  有人只修禅,没有修净土念佛;有人念佛,不肯参禅;现在也有人禅净双修,如永明延寿禅师所说“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中国佛教一向在禅净之外,还持咒修密,所以现在禅净密三修也很应机。
  禅、净、密三种修行法,各具特色,端看各人的选择。
  七、三教一家,五教同源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有儒、释、道三教,儒家讲修齐治平,佛教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道家讲返璞归真,这些都是在善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导人向善的宗教,故云“一家”。五教则泛指世界各大宗教,也都以善为出发点。
  举例而言,儒家思想可纲维人伦,等于佛教的人乘思想;天主教、耶稣教主张生天,等于佛教的天乘思想;道家的清净无为,任性逍遥,等于佛教的声闻、缘觉乘思想。各宗教在多元化的人间,均扮演着导人向上向善的角色,或为身教,或为家教,或为含容各门学科的心灵教育。人间佛教重视当下的净土,致力于解决人间各种问题,所谓以出世思想作入世事业,属于菩萨乘的思想,主张“人成即佛成”,也就是以声闻、缘觉出世的思想做人天乘入世的事业,进而实践菩萨道的慧业。以上系将各大宗教汇归为五乘佛教,皆可引导众生到达理想世界,其根本究竟乃觉行圆满的大乘佛道,故曰五教同源。
  八、人间佛教的定义是什么?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修行、成道、度化众生均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
  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人间性、生活性、利他性、喜乐性、时代性以及普济性等六种特性。
  人间佛教重视现实人生合理的生活。无论是南传、北传,显教、密教,都须具有人间性。人间佛教是地球人类走向未来的一道光明。
  什么是人间佛教?佛陀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五乘共法、各宗各派、三十七道品、因缘果报、禅净中道等,一切的佛法都是人间佛教。在度化众生的方法上,则以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作为日常人际关系顺畅的不二法门,也是菩萨利生的实践。“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这首佛光四句偈可作为人间佛教精神内涵的说明。
  [注释]
  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的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的中观学派;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以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的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着、世亲为始祖的瑜伽学派;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
  详见《星云大师讲演集二.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是以般若直观返观自己的自性,认识自己的本心,放下我执我见,抛弃一切迷妄、分别,开发自心潜能,如实悟见本然自性,体现出生死不二、物我一如的本然禅心。
  快速直入究极的觉悟,称为“顿悟”;相对而言,依循序渐进的觉悟,称为“渐悟”。五世纪顷,中国佛教以《涅槃经》为主,产生顿悟成佛、渐悟成佛说的论争。其后,道生的“顿悟成佛说”由于四十卷《涅槃经》的译出而获得确认。禅宗六祖以顿悟禅的主张弘传于南方,有别于北方神秀系的渐悟禅,世称南顿北渐。
  一花开五叶是指禅宗自六祖惠能以后,衍成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五派,故称为一花五叶。《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摩曾预言:“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以上五家,加上出自临济的杨岐派、黄龙派,合称七宗。我国南宗禅各派总称为五家七宗,又作五派七流。
  中国佛教在三国时代,已有咒经传译,东晋四、五世纪间所译出的《孔雀王神咒》、《佛说灌顶经》,则为密教经咒传入中国之始,但当时仍限于消灾祈福,或以咒术灵验事迹为人所注目。唐开元年间(八世纪初)梵僧善无畏、金刚智先后来到中国长安,译出《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灌顶道场,密宗才逐渐有系统组织的弘传。
  密教主张佛的身、口、意三业属真如的作用,甚深微细,为凡虑所不及,等觉十地亦不能见闻,故称三密,与众生的三业相应,能成就不思议的业用。众生的身、口、意三业非但契合佛的三业,且含摄于其中,又众生心中隐秘的本性同于佛的三密,即众生三业的实相皆是六大法性的作用,与佛的三业相同,故亦称三密。众生的三密中,行者手作本尊之印契,乃至行、住、坐、卧等一切事业,皆称身密。行者口诵真言,乃至一切言语等口业,皆称语密。行者心观本尊,乃至随事起念一切事业,皆称意密。众生的三业相应于佛的三密,称为三密用大。
  是修学密法的第一步,其内容包括:四皈依法,即皈依佛、法、僧三宝及金刚上师。其修法是念诵四皈依咒,观想上师及空中三宝诸尊融和为一,化为五色光明,灌满行者全身;大礼拜法,以五体投地,作大礼拜;献曼荼罗法,行者透过身结手印、口诵真言、心意观想,以供奉上师和三宝等;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念诵法,包括诵念四皈依咒、结手印,同时观想空中金刚萨埵化为光明,灌入行者全身,融和为一,其中以念诵百字明咒为主。以上四加行,每一加行都必须修满十万遍,乃至百万遍,由此启信,发菩提心后,才能进入正行,开始修行本尊法仪规,并以后行回向。
  即《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比丘尼钞》等五书,是为律宗的五大部疏钞。
  谓万法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法起一切法,主伴具足,相入相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
  是指《华严经》、《十地经》所说万有事物所具足的六种相,即:总相,即一缘起之法具足多德,如人体具足眼、耳诸根而成为一体。别相,于多德之中,彼此相依而合成一法,如体虽为一,但是眼、耳诸根各不相同。同相,即多德相互和合成一法而不互相违背,如眼、耳等各具有其特性,而各有其不同的作用,但同心协力分别作用而互不妨碍。异相,指构成一法的多德互异,如构成人体的眼、耳诸根各个相异。成相,指多德相依而合成一法,如诸根互相相依成为一体。坏相,指诸根各自住于本法而不移动,则总相不成,如眼、耳诸根各住自位而各自为用,则不成为一体。
  十玄门即以十门开演法界缘起的相状,说明万物同体、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原理,通达此义,乃可进入《华严》大经的玄海,故名玄门。十玄即:
  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切现象同时相应,同时具足圆满,依缘起理而成立,一与多互为一体,无先后之别。如“一滴海水,具百川味”。
  广狭自在无碍门:空间广狭之对立似为相互矛盾,然其对立之矛盾正可为相即相入(小中容大,狭中容广)的媒介,故自在圆融而无碍。如“径尺之镜,见千里影”。
  一多相容不同门:有关现象的作用,有“一中之多、多中之一”的相入说。即一具多,多相容一,一多相入无碍,然其体不同,不失一多之相。如“一室千灯,光光相涉”。
  诸法相即自在门:有关现象的体性,一与一切互为空、有,两者一体化,相融互摄而自在无碍。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
  隐密显了俱成门:有关缘起的现象,隐密为里,显了为表;隐不离显,显不离隐,隐显同时。若以“一”表,则“多”为里;若以“多”为表,则“一”为里,二者相互隐显。如“片月澄空,晦明相并”。
  微细相容安立门:即于每一现象中,以小入大,以一摄多,大小相互为不乱,不坏一多之相而秩序整然。如“玻璃之瓶,盛多芥子”。
  因陀罗网法界门:森罗万象一一互相显发,重重无尽,如因陀罗网(帝释天宫殿中宝珠之网)。如“两镜互照,传耀相泻”。
  托事显法生解门:深妙之理可托卑近的事法加以彰显,所托的事与所显的理无别无二。如“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十世隔法异成门: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一各有过、现、未三世,合为九世。此九世亦唯摄入一念,合九世与一念为十世。而此十世虽有时间之间隔,然彼此相即相入,先后长短同时具足显现,时与法不相离。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
  主伴圆明具德门,缘起之诸现象,随举其一则便为主,而其他一切现象即为伴,如此互为主伴,具足一切德。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
  为《华严》大经所依的总定。佛说法前,必先入定思惟法义,审查根机。如说《法华》时,入无量义处三昧;说《般若》时,入等持王三昧;说《涅槃》时,入不动三昧。《华严经》七处八会中,每一会均有别定,即第一会入如来藏三昧,乃至第八会入师子奋迅三昧。海印三昧即此七处八会所依的总定。海印者,约喻以立名,即以大海风止波静,水澄清时,天边万象巨细无不印现海面,譬喻佛陀的心中,识浪不生,湛然澄清,至明至静,森罗万象一时印现,三世一切之法皆悉炳然无不现。《华严》大经即依此定中所印现的万有而如实说,故称此为海印定中同时炳现之说。
  一即无二,真即不妄。交彻融摄,故称法界。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故称一真法界。
  性起为缘起的对称,即从性而起的意思,亦即从佛果的境界说事物的现起。缘起为依缘而起的意思,亦即从因位的境界论说事物的现起。据《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品》所说,性起属果,乃卢舍那佛的法门;据<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说,缘起属因,乃普贤的法门。因此,一切法随顺其真实本性而显现,并应众生的根机、能力生起作用,即为性起。
  又称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一心,即能观之心;三观,即空、假、中三谛。知一念之心乃不可得、不可说,而于一心中圆修空、假、中三谛者,即称一心三观。此为圆教的观法,系不经次第而圆融者。《摩诃止观》卷五上载,若一法一切法(指真如随缘形成一切现象,皆不实在,故为假),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若一切法即一法(指一切现象皆真如显现,无独立的实体,故为空),此法即是空,是为空观;若非一非一切者(一切现象非一非一切,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性质,此为中道),即是中道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是为总空观;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是为总假观;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是为总中观,此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的一心三观。如作空观,则假、中亦空,以三观悉能荡相破着之故。如作假观,则空、中亦假,以三观皆有立法之义故。如作中观,则空、假亦中,以三观的当处为绝对之故。以此观于空、假、中三谛的任何一谛,而三谛无不圆具,故称“一心三观”。然此不思议法,甚深微妙,其观慧门,难解难入,故为圆教利根菩萨所修习者。
  又作一境三谛、不次第三谛、不思议三谛。天台宗所说“空、假、中”三谛的前二谛系针对现象面所设立者,中谛则为针对本体面各自独立的真理所设立者;此三谛若彼此隔历不融,前后互成次第,则称隔历三谛。圆融三谛则相对于隔历三谛,即于一谛之中具足三谛,交互融会,而无所谓个别说法。
  一念亦称一心,指心念活动的最短时刻;三千表示世间与出世间一切善恶、性相等人、物差别的总和。一念三千是于凡夫当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间的诸法性相。盖天台宗思想,不论三性的有漏无漏,而谓介尔一心即具三千世间的迷悟诸法而无欠缺。《摩诃止观》卷五上:“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考诸吾人于日夜所起的一念心,必属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如与杀生等瞋恚相应,是地狱界;若与贪欲相应,是饿鬼界;若与人伦道德律相应,是人间界;若与真如法界相应,是佛界。是故一念与某界相应,此心即在某界,而且此众生之一念心并非与一切诸法之间有所隔历,而是互具互融。因其非孤立,故在一界必具十界。同时,于此十界又各具十界,而成百界。此百界复具足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即成千如,再配以五阴、众生、国土三世间,即此三千世间具足于一念之中。一念三千的教义是根据《旧华严.夜摩天宫自在品》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来。初学者根机浅,不宜作高层次的观法,而须由自心观起,以具体事物为所观对象,故天台宗立一心三观之法以为初学入门之机。
  智顗所主张的天台宗教判称为“五时八教”。即将佛教诸经典之内容加以分类、解释。从佛陀说法之顺序分为华严、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时;从教导众生的形式方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类(化仪四教);又依适应众生根机而教导的教理内容,分为藏、通、别、圆等四种类(化法四教)。
  性,指法界性、法性、真如,或称本、理、体。性具,即吾人本自具有真如法性,又作本具、理具、体具。天台宗主张法界中的一一事法,本来圆具十界三千迷悟因果的诸法,此称性具。即谓各个现象世界皆具有善与恶,彼此完全具足,且彼此互不混淆。此性具之义,为天台一宗的极说,乃天台教学的基础及根本特色。
  法相宗,又作慈恩宗、瑜伽宗、有相宗、唯识宗等。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的宗派。
  玄奘译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辩中边论》等,又糅译十大论师的《唯识三十颂释论》,编成《成唯识论》等书,方乃展开法相宗的教说。
  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的种子,故亦称种子识。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的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
  又称转识得智,谓瑜伽行派及唯识宗认为经过特定的修行至佛果时,即可转有漏的八识为无漏的八识,从而可得四种智慧。即: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转至无漏时,得成所作智(又称作事智),此智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第六识(意识)转至无漏时,得妙观察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能依众生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第七识(末那识)转至无漏时,得平等性智(又称平等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第八识(阿赖耶识)转至无漏时,得大圆镜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如大圆镜之光明,能遍映万象,纤毫不遗。
  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
  龙树的《中论》,卷首有“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之偈,其中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称为八不。用“不”来遮遣(否定)世俗的八种邪执,以彰显无得中道的实义,故称八不中道。八不即中道,即遮止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四双八计所发起无所得中道之理。又作八不中观、八不正观、八不缘起、无得中道、无得正观、不二正观、八遮。意谓宇宙万法,皆由因缘聚散而有生灭等现象发生,实则无生无灭。如谓有生或有灭,则偏颇一边;离此二边而说不生不灭,则为中道之理。此不生、不灭等八不,总破外道的邪执。
  意指“我”为空无,而“法”为实有。为说一切有部等的主张。众生的肉体乃五蕴假合而成,故无常一性,亦无支配的能力,是为“我空”。然对于其他存在的一切法,认为并非空无,而实有其独立的本质及实体,故说“法有”。反之,若将其他存在的一切法亦视为空,则称为“我法二空”、“人法二空”。
  详见《星云大师讲演集四.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四念处,又作四念住。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四正勤,又作四正断。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的真伪;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定觉分,能觉了所发的禅定;念觉分,能思惟所修的道法。
  八正道,又作八圣道。正见,能见真理;正思惟,心无邪念;正语,言无虚妄;正业,住于清净善业;正命,依法乞食活命;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


  第五课 戒律
  一、戒的类别有那些?
  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受戒犹如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佛教的戒律分为:
  通戒与别戒: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通于僧俗二众的禁戒。三聚净戒也是通戒,凡发菩提心的僧俗二众皆得受持。别戒则为僧团七众所各别制定的戒律,又可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戒有:优婆塞、优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净戒,即:断一切恶的摄律仪戒,积集一切善的摄善法戒,摄受一切众生的饶益有情戒。
  止持戒和作持戒:护持所受的戒体,停止恶业的造作,称为止持戒;策励修习善业的行为,就是作持戒。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属于止持戒,是消极的止恶,“众善奉行”则属作持戒,是积极的行善。
  性戒和遮戒: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称为性戒,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本质上为天理所不容,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属于性戒。如果本质并非是罪恶的,只是容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本质上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失去理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属于遮戒。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是十分圆融的。
  二、受持五戒有什么利益?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在家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淫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受持五戒的人,会有无尽的利益。《灌顶经》卷三说:受持五戒,必感得二十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戒清净者能获得十种利益:满足一切智;如佛所学而学;智者不毁;不退誓愿;安住于行;弃舍生死;慕乐涅槃;得无缠心;得胜三昧;不乏信财。
  此外,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途恶道,得人天果报,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
  三、参加八关斋戒有什么意义?
  佛陀为了使正法久住,制定戒律仪轨来规范弟子,让僧信二众各有戒律可资遵循。在家信众虽然无法剃染,佛陀为了让他们也能有机会过出家清净离欲的生活,培养出世善根,播下出家解脱的种子,而慈悲开设八关斋戒的方便法门。
  受持八关斋戒是以一日一夜时间,体验出家的生活,该日除了受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之外,还要遵守三条戒律: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故往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一斋是不非时食,共八戒一斋。受八关斋戒者,因一日一夜持不淫戒,介于五戒与十戒之间,等同出家人,所以得称为净行优婆塞或净行优婆夷。
  四、诵戒的意义?
  诵戒的根本意义,在于僧团的“和乐清净”和“正法久住”的理想。受戒者领受戒法及戒体之后,恐有遗忘,或有意无意之间有所违犯,因此在固定的时间(半月半月)中,或一人,或多人,共同重诵戒条,以温故知新,再次互相提醒警惕,俾能清净持守戒律。但是如有违犯者,诵戒前先要忏悔,无私无隐的发露过失,出罪还复清净,不受罪过的障碍,才能进向圣道,趣入解脱。
  五、戒律的精神、意义是什么?
  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譬如五戒中的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进而不去侵犯别人。
  一般人总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其实,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是犯了偷盗戒;强奸、嫖妓、拐骗、重婚,是犯了邪淫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够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六、杀死蟑螂、老鼠、蚊虫等,犯戒吗?
  佛教以“人”为本,所以不杀生戒主要是指不杀人。杀人是犯波罗夷(极重罪),是戒律中不通忏悔的根本大戒。杀死蟑螂、蚊蚁等,则是犯突吉罗(轻垢罪),属于恶作,虽然一样有罪,但和杀人不同。因此,以人为本的佛教,有时为了防止传染病蔓延,为了大多数人的生存而杀害虫蚁等,并不是很大的罪恶。当然,如果能够事先预防或驱逐,那是最上策,就可以避免一些无谓的伤害。
  事实上,我们平时在有意无意间伤害的小生灵更多,这种无意中杀害的行为,纵使有罪,也属轻微。佛教重视的是动机、存心,怀着瞋心而故意杀生,那就必定要受苦报的。
  此外,若依广义而言,浪费时间,破坏物品,也是杀生。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相同的,物品是大众的资源,是大众集聚因缘而成,也一样要珍惜爱护。现代社会都在提倡护生环保、主张生物自由平等,与戒律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吸毒是犯佛教的重戒吗?
  凡是扰乱神经系统的物品,如速赐康、安非他命、鸦片、大麻、白粉、烟酒等刺激性的东西都属毒品。吸毒不但吃掉自己的健康、生命、荣誉、人缘、前途,甚至因为吸毒而家破人亡,断送一生幸福者,比比皆是,所以毒品要绝对禁止。
  佛陀虽未制定不吸毒戒,但佛教中有酒戒,五戒中的“不饮酒”,就是拒绝刺激性及会覆盖清明神智的物品,以现代角度诠释,不饮酒就是不吸毒,吸毒就是犯五戒中的饮酒戒,这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之一。
  八、破戒与破见有什么分别?
  破戒可忏悔,破见不通忏悔;破戒是个人行为上的过失,可以忏悔纠正,破见是根本思想的错误,在见解上无法再接受佛法真理,就永远与佛道无缘。
  因此,学佛应有正知正见的正确认知。
  一般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事实上,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愧心,懂得忏悔,罪过较小,还是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不懂改过,自然罪过加重,只有沈沦三途恶道。
  因此,在佛教中,一个破戒的人并非可耻,只要至诚忏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个破见的人,则有如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就如同在政治上,思想犯的罪过比较严重。在佛教的戒律上,错误的思想见解,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昧于因果的邪恶见解,是烦恼的根源,也是障道的因缘。因此,一个修学佛法的人,首先要培养正见,有了正当的见解,才能勇猛精进,深入佛道。
  [注释]
  意译为恶作、小过、轻垢、越毗尼,乃一切轻罪之总称。犯此罪者,只须对一人(故作之时)或对自己责心忏悔(非故作之时)。《善见律毗婆沙》卷九载有八种突吉罗:方便突吉罗;共相突吉罗;重物突吉罗;非钱突吉罗;毗尼突吉罗;知突吉罗;白突吉罗;闻突吉罗。另于大乘戒中,则将杀生戒等重禁之外的其余
  诸罪均归属为突吉罗罪。


  第六课 制度
  一、什么是佛教的僧伽制度?
  佛教对僧团的管理,以“六和敬”为主要的僧伽制度。六和敬不仅是建立僧团的重要基础,推而广之,也是建立清净和乐的佛化家庭,乃至安和乐利社会的重要根基。六和敬是:
  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平等和谐的生活,这是相处的和乐。
  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彼此说话诚挚,语气委婉,这是语言的亲切。
  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不计较是非利害,不比较人我得失,养成开阔的胸襟、愉悦的心境,这是心意的开展。
  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大家养成奉公守法的习惯,公平合理的生活,这是法制的平等。
  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对佛法有共同的认识,以佛法作为行事的最高标准,不越离轨道,这是思想的统一。
  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同享应有的福利与照顾,使大家都能有舒适、安稳的生活,这是经济的均衡。
  二、什么是佛教的信徒制度?
  佛教的信徒制度有:
  皈敬三宝: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入门。佛、法、僧三宝是佛教徒信仰的中心,也是超越世间的圣财。佛如光,能圆熟众生,是为世间的教主;法如水,能滋润众生,是为人生的真理;僧如田,能生长众生,是住持佛法的善知识。三宝的重要,就好比阳光、雨水、大地,缺一不可。唯有皈敬三宝,才得以长养法身慧命,升华心灵世界,跨越人生的藩篱。
  受持五戒:是信仰的实践。戒为一切善法的根本,戒的本质是不侵犯,从不侵犯中,完成身口意三业的清净。受持五戒,可以增长信心,可以生出功德,可以产生力量,可以人身平安,可以增加道念,可以慧由心生,可以获得尊重,可以产生和谐。
  听经闻法:凡遇有听经闻法的机会,要发心前往参加;或藉由研读经典,从中认识佛教的精神所在,提升信仰的层次。
  深信因果:佛教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因果定律。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佛教徒要远离苦恼,不仅要明因识果,更要深信因果,不悖因果。
  护持正法:三宝弟子的责任是“护法”,即护持正法,为佛教贡献心力、财力、人力,都是护法的行为。譬如:对毁谤三宝者,挺身辩解;支持佛教教育的事业,培养佛教青年等。综言之,最重要的是不护持迷信、邪信的宗教,要护持正信的佛法。
  三、什么是“僧事僧决”?
  凡有关出家僧团之事,如:佛门清规及寺院各项职务的行事等,应该依止戒律的制订,遵循清规以及长老师长的公决,或依往例等原则办理。出家僧侣弘法,在家居士护法,如此,信众可以积极参与寺院各项护法、义工,协助僧众弘法的推动,以其丰富的社会资历,提供寺院事务的谘商,或对社会协助弘传与教化,也可办理文教等佛门事业。但若逢僧团发生任何事端,不评论僧团的好坏是非,以免滋生困扰;对溜单的僧众,不宜收留,以免犯“五逆重罪”中的破和合僧之过为要。僧事应由僧团全权处理,如此才能维护僧团的和乐、清净,信众也才能如法护法。
  四、在家居士可以经营管理寺庙吗?
  佛教自早期就有许多居士林、念佛会、莲社、各种善堂,都是由在家居士发心负责,其职务可以称林长、会长、社长、堂主,但不宜称“住持”,因住持为住持三宝之义。居士成立的团体,以从事佛教的慈善事业为主,不宜从事法会佛事经忏等。此外,婚丧喜庆的法事,应交由僧众负责。佛陀以“出家内弘,在家外护”为教团纲纪、佛法久住的准则,为令僧信和合、教团伦理有序,应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互助合作。
  五、在家居士可以从事经忏佛事吗?
  僧众负有住持佛法、广度众生的任务;在家居士则可在寺院中奉献服务、护法卫教,两者各有角色,不容混淆。尤其在家居士不可以越俎代庖,将经忏佛事作为谋生之道。
  六、僧信之间应如何相处?
  僧众对待信徒之道:
  教他佛法,助长家和。
  鼓励发心,爱家爱人。
  劝其正业,正勤正乐。
  传授正法,增加信心。
  老病死生,给予开导。
  人我烦恼,为其化解。
  在家信徒待僧众之道:
  四事供养,恭敬尊重。
  请转法轮,随缘学习。
  宣扬圣德,赞叹有道。
  护持道业,助其修道。
  随其修行,增益品德。
  令众无缺,广增僧信。
  七、如何认识寺院庵堂的性质?
  佛教修行者的修道场所称为寺院、庵堂、道场、精舍、伽蓝、兰若、丛林、讲堂、莲社、佛刹、学舍、念佛会、布教所、居士林等,现在一般均以“寺院庵堂”作为佛教的专用名称。
  “寺”,古为男众修行者所居,原为我国古代接待贵宾的官署。西域高僧竺法兰、迦叶摩腾到中国时,朝廷使其暂住于寺,后建白马寺使二人安居于此译经,此后“寺”即为佛教建筑的专有名词,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
  “院”,以学习为主,如佛学院。院,原意为周围有垣,转称为周垣或指回廊的建筑物,或指官舍等。直至唐太宗敕令建造大慈恩寺供玄奘大师做为译经的场所,名为翻经院,自此成为佛教建筑物称为“院”的端绪,一般以侧重文教方面者,称为“院”。
  “庵”,为女众修行者所住。是指出家人或隐遁者远离村落所居住的简陋草庵。后世特称比丘尼所居住的地方为庵。然而庵寺昔日原本通指僧或尼所居之寺,并不限于比丘尼所住之寺。
  “堂”,为在家学佛者共住的地方之通称。又指供奉佛像,或者作为讲经修行等用途的建筑物。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