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九课 持戒与犯戒
  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无受戒行善,皆名尸罗。”由此可知,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止处。受持戒法是信仰的实践,佛陀于遗教中告诫弟子们当以戒为师□,经典中也常以各种譬喻□来说明“戒”的重要性。
  佛教的戒律讲究修身做人,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进一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慧,悟证最高的真理。戒律因应各种根机对象,可分为出家修道者的式叉摩那戒(六法戒)、沙弥(尼)十戒、比丘(尼)具足戒□;以及在家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则适用于任何发心受持的众生□。
  以具足戒而言,因戒品具足故名之,依性质不同可分为八类:
  一、波罗夷:属根本极恶戒,犯则丧失比丘(尼)的资格,无法再生活于僧团之中。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例如:杀人、抢劫等。
  二、僧残:是次于波罗夷的重罪,犯此罪者,如同残废一样,但得于清净大众中,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则此罪可除。例如:毁谤、造谣等。
  三、不定:有犯罪嫌疑,但尚在怀疑判断之中(嫌疑犯)。例如:比丘夜宿寡女家。
  四、舍堕:因贪财或贪物所犯之罪,犯则罚以没收物品,并于大众中忏悔。例如:不法向人需索衣物。
  五、单堕:舍堕和单堕都属“波逸提”(忏悔罪),意译:堕、令堕、能烧热、应对治、应忏悔。乃轻罪之一种,谓所犯若经忏悔则能得灭罪,若不忏悔,则堕于恶趣之诸过。须舍财物而忏悔之堕罪,称为“舍堕”;单对他人忏悔(于大众前)即可得清净之堕罪,称为“单堕”。例如:恶口辱骂、令人斗乱、打人伤害等。
  六、波罗提提舍尼:简称提舍尼(悔过罪),意为向彼悔、对他说、可呵法。犯此过者,必须向其他之清净比丘发露忏悔,是轻罪的一种。例如:饮食不当(强人所难、不如法食品等)。
  七、众学:有关生活礼仪等细则,条目众多,应常学习,故称众学。属“突吉罗”(粗鲁)的轻罪。例如:食衣住行之威仪端正、身语意三业之清净和雅等。
  八、灭诤:止灭诤论所设的方法及规定□,当大家意见不合,起争执时,要面对面坦诚布公,互相表白说明,解除彼此间的误解。一旦化除争执,事后则不可再有议论,不可背后再搬弄是非。
  由上述可知,佛教讲究自制修身,尊重他人,行止合乎善恶因果则是持戒,破戒犹可藉发露忏悔□、积善结缘来化解,将功赎罪;破见(没有因果观念)则无可救药,万劫不复。
  一般人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其实,凡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是伦理的基本德目,受戒在于不侵犯而尊重有情众生。所以受持五戒,就是守法的表现。
  由五戒再扩而充之,有十善戒□,可概分为身、口、意三业。意业为身、口二业的根本,因此受持五戒,遵行十善法,应从心(意)出发,以止恶行善的戒行来达到自心的清净,同时也带给他人和平、尊重。菩萨戒则是聚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法门的一切佛法;不仅要消极的不作恶,更要积极的修一切善,乃至遍学一切佛法,以救助无量的众生。
  世间的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佛教的戒律则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受持者皆为自愿求授□。持戒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而自愿受持的“自通之法”。
  有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事实上,受戒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反而比不知忏悔者轻。不受戒并不表示做错事就没有罪过,犯了过失,一样逃不过因果的报应;好比一个人不懂得国家的法律,触犯了国法,仍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律藏中有些戒条是佛陀因应印度的社会风俗习惯而定,并不适合应用在中国。佛法的戒律具有宽容、自由的精神,在守持戒律时,应当把握戒的基本精神,以饶益有情为本,不拘泥于形式化的戒条,因应时代,与时俱进,发挥安顿身心、净化社会的功能。
  现代社会需要积极为善的佛教,我们应该规范出人间化的戒法,视八正道、四摄法、六度万行、饶益有情为真正的戒律。人间化的戒律,一方面固然消极的规范身心,止恶息罪;一方面更应该积极广修善行,广作善事。唯有依循人间佛教,受持菩萨道的戒行,才能让佛光普照,法水长流。
  [注释]
  □《遗教经》:“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戒),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四十二章经》:“弟子去离吾数千里,意念吾戒,必证道果,在吾左右,意在于邪,终不得道。”
  □戒的譬喻:戒如良师,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戒如轨道,规范我们的身心行止;戒如城墙,帮助我们抵御五欲六尘盗贼的侵袭;戒如水囊,涤去我们的尘垢热恼;戒如明灯,照亮我们的前途光明;戒如宝剑,断除我们的贪心欲念;戒如璎珞,庄严我们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脱我们到达涅槃的彼岸。
  □出家戒包括:□沙弥(尼)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宝。□式叉摩那戒是沙弥尼在受比丘尼戒前,必须先修学的六法戒,二年之内戒行清净,方能受持比丘尼戒,这一段期间称为“式叉摩那”。六法戒为不杀畜牲、不偷三钱、不摩触、不小妄语、不饮酒和不非时食。□比丘(尼)戒又称具足戒,因与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佛陀希望僧众藉由戒律的规范,以养成足堪住持佛法,成为人天师范的僧格,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长存。《四分律》载,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
  □亲近承事三宝的在家优婆塞、优婆夷,于皈依三宝后,首应受持五戒,再进一步受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指在一昼夜间守持出家的八条净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淫、不饮酒、不着香花鬘香油涂身、不观听歌舞、不坐卧高广大床,及不非时食一斋。
  □菩萨戒是众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只是将本具的戒德加以长养薰发,故说增上,而非新得,只有受法而无舍法。菩萨戒的每一戒均为无尽戒,故受持菩萨戒的功德,难以比喻。菩萨戒包含了防非止恶的“摄律仪戒”(大小乘一切戒律均摄护之,使断绝一切诸恶),勤修善法的“摄善法戒”(总摄一切诸善功德,修行一切善事)及“饶益有情戒”(广度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
  □裁断僧团之诤论有七种法,又作七灭诤法、七止诤法。即:
  □现前毗尼,又作面前止诤律。使起诤之双方对决于现前,或于现前引证三藏之教法而决之,或于现前引证戒律之制条而决之。
  □忆念毗尼,又作忆止诤律。即诤议罪过之有无时,质问犯人记忆之有无,若无记忆则免之;但仅限平生为善,以善知识为友者。
  □不痴毗尼,又作不痴止诤律。犯戒者若精神异常,待其治愈,羯磨而令悔其罪。
  □自言毗尼,又作自发露止诤律。比丘犯罪时,令其自白,始治其罪。
  □觅罪相毗尼,犯人不吐实,陈述矛盾时,举示其罪状,尽形寿令持八法,不得度人或受人依止等。
  □多人觅罪相毗尼,互相诤议而不易裁决时,集有德之僧,依多数而决是非。
  □如草覆地毗尼,斗讼者互悟其非,如草之伏地,共至心发露,相道歉而忏悔。
  □佛教的忏悔方式有:众法忏,谓于四人以上之僧中所行之忏悔法。对首忏,谓面对师家一人而行忏悔。心念忏,谓对诸佛菩萨,以心念忏悔。忏悔时,于佛前恭敬合掌礼拜,口中诵念忏悔文以行忏悔;亦可至寺院参加法会忏仪,如近世通行之忏法有梁皇宝忏、水忏、大悲忏、药师忏、地藏忏等。兹略述之:□梁皇宝忏,于灭罪、消灾、济度亡灵时,常延僧虔修此忏。□水忏,又称慈悲三昧水忏,众生依此忏法至诚忏罪,以消释宿世冤业。□大悲忏,又称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系根据大悲咒而作之忏法。□药师忏,又称药师三昧行法,凡消灾延寿之法事,多礼拜此忏。□地藏忏,又称慈悲地藏忏法,凡报亲恩或祈父母冥福之法事,多礼拜此忏。
  □五戒为:
  □不杀生:不侵犯他人的生命,进而尊重他人生命的自由。
  □不偷盗:不侵犯他人的财富,进而尊重他人财产的自由。
  □不邪淫:不侵犯他人的名节,进而尊重他人身体的自由。
  □不妄语:不侵犯他人的名誉,进而尊重他人名誉的自由。
  □不饮酒:不侵犯自己的理智,从而不侵犯别人,并尊重自他身心健康的自由。
  □十善戒如下:
  □身三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口四业: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
  □意三业: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不愚痴)。
  □无论出家、在家,奉持佛陀教法者,必须誓愿遵守戒律,且应依循一定的仪式受持,称为“证盟授戒”。一般而言,授戒次第可分为十二门,即:□开导;□三皈;□请师;□忏悔;□发心;□问遮;□授戒;□证明;□现相;□说相;□广愿;□劝持。
  [习题]
  一、试述戒的意义及内容。
  二、具足戒的八种类别,意义何在?
  三、戒律与法律有何异同?
  四、试述持戒的功德。


  第十课 佛教的师弟之道
  佛教传承二千多年以来,写下许多艺术、文化、翻译、哲学上的辉煌历史,其中的佛门伦理师弟之道依止师父与受法徒弟间无可替代的僧伦关系,更值得发扬光大。
  佛门自古有“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见地,站在为师者的立场,心中时时以徒弟为道友,以开通开明的教育方式,令法徒在师者启发之下,有更多自我启悟与开创的空间,站在为徒者立场,不只奉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美德,尤其在禅门中,往往受到一句一字的点拨,则慧命重生,人生改观。例如百丈之于老狐,以不“昧”因果一字,使其得以超度五百年来的疑惑□。现代寺院道场,师父不只为师,而且内以佛法长养徒众慧命,外以道场资用养徒色身,令其勤学向上,弘法利生,使无后顾之忧,更加不易。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师弟之间如何相处?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师者的天职,而身为弟子的,也将“尊师重道”视为本分事。然而,佛陀却有更深入的开示,如《四分律》云:“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意;弟子看和尚,当如父意。展转相敬,重相瞻视,如是正法便得久住。”佛门的师弟之道,时而如和风,轻拂万物,菩提生机处处;时而如霜雪,严盖无明,使烦恼丛生无门。佛陀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到:“师弟之义,义感自然,当相信厚,视彼若己;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训之以道,和顺忠节,不相怨讼。弟之与师,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慎莫含毒,小怨成大,还自烧身。”□
  佛陀不仅以言教课徒,更以身行示范,例如:佛陀在定中见一老比丘患病,前往探视,并亲自为其洗涤病体。贤提国上下对佛陀的慈悲无不感动□;出生首陀罗族的优婆离,为佛陀理发时,经由佛陀教导如何剃发,渐次由初禅进入四禅的境界;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那律,在佛陀讲经时打瞌睡,受到佛陀
  的呵斥,因而激起精进向道之心,证得天眼神通;为了改正罗□罗说谎的习惯,佛陀以洗足的水和盆子,严厉教诫,使罗□罗成为不坏禁戒,“密行第一”的尊者□。佛陀视弟子如同己出,弟子视佛陀亦如父想,当佛陀预知涅槃时,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大弟子不忍亲睹,遂纷纷先佛陀而入灭。
  “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之,更积善以润之。”出世师长应以长养弟子善根,增益善法为要,如《南海寄归内法传》云:“夫教授门徒,绍隆之要,若不存念,则法灭可期。”因此,师弟之间教学相长、互为师表,甚至弟子青出于蓝,优于师长,更成为佛门师弟之道的特色。例如:观世音菩萨为过去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再作阿弥陀佛的补处菩萨;槃头达多与鸠摩罗什曾经互为大小乘师徒,千古传为美谈;鸠摩罗什来到中国后,门下贤哲众多,其中僧肇参与鸠摩罗什的译场,担任执笔助译,并完成诸多经注;玄奘大师为接引宿植佛缘的窥基,以三车权巧度化,造就出中国的“百部论师”;五祖弘忍与六祖惠能之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成为禅门佳话。
  师弟之间的情谊有时更甚于世间的亲情,如晋朝昙印罹病危笃,弟子法旷七日七夜为其虔诚礼忏;元朝印简遇兵难,犹一如平常事奉其师中观沼公,深受元兵敬重;晋朝法遇因弟子饮酒,仅处罚了事,而未将之逐出师门,收到老师道安寄来的荆杖,于是鸣椎集众,受杖自责以领师训;布毛侍者依止鸟窠禅师十六年方受点拨,了悟自家面目;宋朝怀志谨遵老师真净克文的遗训,坚拒住持领众,抛名利于脑后。为师的一句话,固可拨云见日,除却疑团,弟子以师为父的情谊,也不禁令人动容。
  师长对待弟子,以软言爱语的方式固然可以培植佛门龙象,然而棒喝教育□未尝不能冶炼法器□。西藏马尔巴为了清净密勒日巴的黑业,不断给予种种的苦行,直至成就道业;禅宗初祖达摩东来,慧可为求大法,立雪断臂,终致得法,成为禅宗二祖。《太平御览》云:“师者,发蒙之基,学者有师,亦如树之有根也。”又如《忠心经》云:“道成乃知师恩。”在佛门中,“棒喝”教育较之“爱语”为迅速,非法器则不能顺受,师者以此长养弟子,令达圣境;弟子以一片坚固信心以为回报,这种师弟之间的微妙情谊,实非凡夫众生所能会得。
  佛教是佛陀的教说,也是着重教育的宗教。佛陀被尊为人天导师,善于教化众生,其教育弟子的原则是以启迪智慧,开展佛性为主,因应众生各类根机而有不同的善巧方便。因此历代祖师在教育弟子时,也都秉承佛陀的精神,开展出各家不同的教育法。由历代高僧传及禅门公案,记载师弟之间的印心传法,以及禅机的交锋可知,看似无情,实为大有情,佛门的师弟之道由是昭然。
  [注释]
  □不昧因果,系唐代百丈怀海禅师与野狐之机缘对话。《从容录》第八则:“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他道:不落因果。堕野狐身五百生。今请和尚代一转语。’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老人因百丈代为转语“不昧因果”而消泯过去独断之迷梦,于言下大悟,得脱野狐身。古来禅家多以拨无因果,却自以为悟达因果者,称为“野狐禅”。
  □在其他经典中也有佛陀对师弟之道的开示,如《长阿含经》:“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善生!夫为弟子,当以此五法敬事师长。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善生!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谓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难之;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当从后称誉之。师教弟子亦有五事:一者、当令疾知;二者、当令胜他人弟子;三者、欲令知不忘;四者、诸疑难悉为解说之;五者、欲令弟子智慧胜师。”
  □参阅《佛教丛书.佛陀篇》。
  □优婆离、阿那律、罗□罗:参阅《十大弟子传》。
  □禅宗祖师接化弟子之方式。禅家宗匠接引学人时,为杜绝其虚妄思惟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对方。
  □指能修行佛道、堪受大法者,非指殿堂课诵敲打的犍槌。
  [习题]
  一、请陈述本文所举佛陀故事的全文。
  二、请陈述本文所举高僧故事的全文。
  三、试述佛教的师弟之道与一般师徒伦理有何不同?


  第十一课 佛教的家庭观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是生命的延续,是个人身心调和、价值观念养成的基础,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在世界各民族、宗教中,中国提倡“五伦”、“十义”□,家庭关系即占半数以上;印度婆罗门一生的修行□,以居家期最长,强调家庭责任,家庭祭礼从出生到老死□;犹太教的“摩西十诫”□,教导人民“要孝顺父母”、“不邪淫人妻、偷恋人夫”等。佛教尤其重视家庭关系,因此在《善生经》、《大宝积经》、《优婆塞戒经》等诸经典中,均有佛陀教导信众如何实践家庭伦理的记载。现代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也正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从自己家庭的人际关系、经济生活、家居生活等做起,健全家庭,建设人间净土。兹略述如下:
  一、人际关系
  亲情是维系家庭的主要因素,包括亲子、婆媳、妯娌、夫妻、兄弟姊妹等关系。佛陀教导弟子应感念父母亲的深恩厚德□,除了应让父母衣食不缺,随时禀白行为、去处,不令父母担心,以及恭顺不违正令之外,引导父母向于正道,远离烦恼,现生安身立命,未来有信仰的依止,才是根本的孝顺之道□。佛陀也告诉优婆塞、优婆夷,世间的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亲属等,应恭敬慈爱,和颜悦色,彼此沟通往来,不相憎嫉,或生气对立□。为人夫、为人妻者应当相互敬爱,真心坦诚,体贴赞美,赠送礼物等□;父母教育子女时,应培养其感恩、接受、忍耐、礼貌、合群、勤劳等美德,以同事摄,尊重子女的人格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信仰及价值观。至于婆媳、妯娌之间,若能认识因缘法,双方知进知退,自他互易立场,便能消弭不必要的隔阂与揣测。
  以上都可以看出佛教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二、经济生活
  财物是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人人希求安乐富有。在经典中,佛陀固然以毒蛇比喻黄金,但也不反对以正当的方法赚取净财,所谓“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只要用于正途,都是累积福德的资粮。因此,佛教主张赚取正当的财富之外,更应进一步过合理的经济生活。
  “合理的经济生活”包括拥有正当的职业,财富运用得当,以及懂得开源节流等。在《般泥洹经》、《杂阿含经》和《心地观经》中都提到,智者居家应“恭俭节用”,合理消费,一分作为日常家用,一分储存以备急需,一分帮助亲戚朋友,一分布施培德。如果“懒惰懈怠、赌博嬉戏、喝酒放逸、饮食无度、亲近恶人、邪淫浪荡”,钱财便会很快的耗用殆尽。
  此外,佛陀也提醒我们财富为“五家共有”□,终有散坏的时候,能够布施结缘,拥有“信、戒、惭、愧、闻、施、慧”□、“六度、四摄”等法财,才是究竟的财富。
  三、居家生活
  经典中,处处记载佛陀“着衣、持钵、次第乞食”的日常生活,禅门修行也不外“吃茶去”、“洗碗去”、“搬柴运水”等。衣、食、住、行实在是生活中所不可缺少者。
  在衣着方面,佛教主张衣服为遮蔽身体之用,不必奢华讲究名牌,也不需故穿破烂以为修行。只要整洁、简朴,合乎年龄、身份、场合,效法菩萨以般若璎珞披体,以惭愧道德严身□,必能不受物累束缚,展现从内到外、大方而庄重的穿着品味。
  对于饮食,佛门中的“饭前四句偈”、“过堂五观想”,是鼓励我们以感恩愉快的心情,正意受食,不挑三拣四,狼吞虎咽。《杂阿含经》说:“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只要饮食正常适量,营养均衡,不故意节食,也不暴饮暴食,便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在家庭中,全家人更可藉同桌用餐,分享心得,维系感情。
  在住的方面,选择房子应以安全、坚固为第一优先,空气、卫生、光线、交通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家中布置宜加筹划,避免过多的家俱占据空间。因缘具足者,可以增设佛堂和书房,尤其佛堂□可以作为家庭信仰的中心,具有安定人心、弘法修持、提起正念等功能,也提供家人静坐、独处的空间,让身心得到平衡。设置书房可培养家人正当的休闲及良好的读书习惯,藉由阅读,增加知识,扩大学习空间。书籍的选择,以有益身心健康为宜□。此外,室内室外的整洁,出入门户、火烛水电的安全,讲话、电视、收录音机声量大小等等,也都是影响居家环境品质的重要因素。又明太祖的“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的胸襟气魄;维摩居士的“丈室”,十方菩萨乐居其中:可见心中世界的大小,也是居住的条件。
  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往来已成为生活所需。无论搭乘那一种交通工具,开车或乘车者,皆应注意安全及礼仪,让每一次的来去,都是“快快乐乐的出门,平平安安的回家”。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通,则需靠“真心”为舟船,不嫉妒猜疑,不欺凌诈骗,以诚恳开阔的心与人广结善缘,人际往来必能“去处尽通”。
  人间佛教的大乘菩萨行者,或现出家相或现在家身,皆以发菩提心利他为修行,甚至不离“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他们以般若空性的智慧“智不住诸有,悲不滞涅槃”,以家庭为水月道场,行空花佛事,自度度他,圆满佛道。所以佛教史上有印度末利夫人以方便法免厨师于死刑;胜鬘夫人发十大誓愿□护持正法,饶益众生;唐朝庞蕴居士□一家人的潇洒解脱,来去自在;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他们真正以“智度”为母,以“方便”为父,以“法喜”为妻,“慈悲”与“善心诚实”为一双儿女,建立起法身慧命之家。
  家庭有传灯的功能,不仅把生命延续下去,更将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传扬下去。人间佛教的家庭,便是依此菩萨精神而建立,夫妻不再是冤家,儿女也不是讨债鬼,以正知正见成就菩提眷属,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注释]
  □五伦首见于《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十义则见《礼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婆罗门的一生共分四期:□梵行期,八岁就师,其后十二年学吠陀,习祭仪;□家住期,返家结婚生子,祭祖灵,营俗务;□林栖期,年老则家产让子,栖居树林修苦行,专心思惟,入宗教生活;□遁世期,绝世俗之执着,披粗衣,持水瓶,游行遍历。
  □婆罗门教三大经典之一的《家庭经》,说明各家庭由家长司祭之仪式。家庭祭礼包括受胎、出胎、命名、出游、养哺、结发、剃发、入法、归家、结婚、丧葬等。
  □旧约记载:摩西十诫是上帝耶和华交给摩西以告诫犹太人的行为准则。共有十则:□除耶和华外,不信他神;□不敬拜或雕刻偶像;□不妄称耶和华上帝之名;□工作六日,第七日为礼拜的安息日,应守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邪淫人妻、偷恋人夫;□不可偷窃;□不可作假证,陷害邻人;□不可贪恋邻人所有物,如房屋、奴隶、牛驴等。
  □《梵网经》卷下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心地观经》云:“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盂兰盆经》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毗奈耶律》载:“父母若无信,则使起信心;父母若无戒,使住于禁戒;父母性悭吝,则使开智慧,为子能如是,始足报亲德。”《不思议光经》云:“饮食及珍宝,不足报亲恩,唯导向正法,始足报二亲。”
  □见《无量寿经》:“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贪惜,言色和,莫相违戾。”
  □见《玉耶经》及《善生经》。
  □谓世间财物为国王、盗贼、火、水、恶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独用,故无须强求。《大智度论》卷十一云:“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泆不定。”
  □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谓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即□信财,信受正法;□戒财,持戒律;□惭财,自惭而不造诸恶;□愧财,于不善法心生羞愧;□闻财,能闻正教;□施财,舍离一切无染着;□慧财,摄心不散,照了诸法。
  □《佛遗教经》:“惭耻之服,无上庄严。”
  □参考《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篇.设置佛堂》。
  □参考本册《佛教徒应读专书》。
  □胜鬘夫人,为中印度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母亲末利夫人。聪明通敏,及长,为阿踰闍国友称王之妃。受父母之薰陶而皈依佛教,敬礼赞叹如来,得当来作佛之授记,谓于二万阿僧只劫之后,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曾承佛力之加被,宣说《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后又对友称王说大乘之法,与王共同教化国中人民。其所发之十大誓愿为:□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唐代著名在家禅者。世称庞居士、庞翁。衡阳人。世代业儒,独蕴慕内法。贞元初年,参谒石头希迁,颇有领悟。复爱丹霞天然禅师风采,与之终生为友。此外,亦与药山惟俨、齐峰、百灵、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禅林硕德频相往来。一日,石头问云:“子自见老僧以来,日用事作么生?”庞蕴对曰:“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并呈一偈,末二句云:“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石头然之,复问曰:“子以缁耶?素耶?”对曰:“愿从所慕。”遂不剃染,而终其生以在家之身分举扬方外之风。后至江西参礼马祖道一,于言下领旨,顿悟玄机。元和年间,北游襄阳,因爱其风土,遂以舟沈其资财于江,偕其妻、子躬耕于鹿门山下。访道者日至,所谈皆机锋语,其妻、子均因之彻悟。庞蕴于入寂之际,令其女灵照出视时日之早晚,灵照回报:“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庞蕴乃出户观看,灵照随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庞蕴笑曰:“我女锋捷矣!”遂更延七日入寂。此一记实,载于《祖堂集》卷十五、《景德传灯录》卷八等诸禅籍中。其所表现之独特机锋与謦欬笑谈之间坐脱立亡之禅境,成为传诵千古之美谈。
  [习题]
  一、试述您对家庭伦理中亲子关系的看法。
  二、您认为应如何用钱才是智慧?
  三、试述您对维摩丈室的看法。
  四、家庭的功能有那些?


  第十二课 佛教的事亲之道
  花草树木,扎根于厚实的土地;溪流江河,溯源于雪岭山脉的蕴藏。乌鸦孝亲反哺,羔羊感恩跪乳,动物尚且懂得回报亲恩;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从“上代而来,从己而出”的血缘关系中,延续世代相传的伦理之情,稳固了人类纲常秩序。
  中国是一个重视孝道的民族,“父子”被列为五伦之首;青年守则中有“孝顺为齐家之本”;《孝经》中说:“孝是德之本,依教而生。”显示中国人以“孝”为人格养成,也是伦理道德实践的根源。
  佛教初传中国,曾受到儒家学者的非难。他们常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来攻击佛教僧侣剃发出家乃不孝之举。事实上,佛教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宗教,例如:《父母恩重难报经》以母亲怀胎生产的艰难、危险以及养儿育女的艰辛,而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足见佛教对孝道的重视。
  儒家的曾子说:如果没有特殊缘故,而轻易杀害一只昆虫蚂蚁,就是不孝;没有特殊缘故,随意摘取一花一草,就是不孝。曾子把孝道的层次提升到对动物、植物的爱护,乃至对一切众生的爱心,这种无私广被的慈悲仁爱,就是孝顺。曾子能将孝顺诠释得如此周全,无怪乎日后能成为孔子门人中弘扬《孝经》的传人。中国传统社会主张三纲五常,主要以孝为中心,扩而充之,对国家的孝顺就是忠,对兄弟的孝顺就是悌,对朋友的孝顺就是义,乃至对众生的孝顺就是仁。佛教更将人性的真爱与善美发挥到极致,推及对一切众生的悲愍,是一种发自至真情感的流露,心甘情愿的付出。《大无量寿经》云:“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菩萨的慈悲是愿承担众生的苦难,不舍弃一切众生,犹如孝子对父母的爱敬表现。佛门中的孝亲事迹不胜枚举,如佛陀为父担棺、为母说法,克尽人子之道;目犍连尊者救母于幽冥之苦,而“盂兰盆”□胜会也从此流传于千年;舍利弗入灭前,特地返回故乡,向母辞别,以报亲恩□;明朝蕅益大师四度割臂,为病危的母亲求寿□;民国的虚云和尚,三年朝礼五台山,为报父母深恩。综观佛门的事亲之道,除了一般世间的甘旨奉养和功成名就的光宗耀祖外,更进一步的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令先远宗亲得度,永断三途辗转之苦,是乃上上之大孝。
  佛教认为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面三点:
  一、孝顺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孝顺父母应该长期不断的奉养,使其无缺,而不是一时的情绪喜恶。《长阿含经》说,子女应以五事敬顺父母:□供奉能使无乏;□凡有所为,先白父母;□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心地观经》也说:“孝养父母之福与供佛同等,应当孝敬恒在心。”佛教不仅报现世恩,甚至普及七世父母、累劫父母,以表示对父母的追思与感恩。因为父母的生养,我们才得以世世“借假修真”,听闻佛法,圆满菩提。《分别经》提到佛陀之所以成佛是因“父母世世放舍,使其学道,累劫精进,今得成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所以尽孝如同学佛一般,不能间断。
  二、孝顺必须有实质的,而不是表面的
  除了物质生活不虞匮乏,给予父母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安乐,也是孝顺的表现。《父母恩重难报经》载:“若父母无信,教令信;无戒,与戒教授;不闻,使闻教授;悭贪,教令好施。”《本事经》及《孝子经》说:“能开化其亲,才是真实报父母恩。”《五分律》中,佛陀嘱咐比丘应“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贤愚经》、《睒子经》谓“佛陀是因仁孝故,成三界之尊”。由此可知,无论在家或出家,实质上能解决父母的需要,且能导其正道,这是无比的重要。
  三、孝顺必须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顺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佛教中,广义的父母恩还包括“师长恩”,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中也说:“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更进一步来说,佛教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重恩”之一便是“报父母恩”;修行者以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的菩萨道,最为上行。《梵网经》说:“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
  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如果一个人懂得孝道,敬爱父母,必然能持戒;能以善法制止身心恶行,就不会侵犯他人,进而尊重万物,更能了解同体共生。所以太虚大师将孝道扩大为“孝顺父母、孝顺师长、孝顺业因、孝顺圣教、孝顺法性、孝顺佛心”。佛教不仅是重视孝道,更将孝道的积极意义与精神发扬光大。
  [注释]
  □“盂兰”即倒悬之义,“盆”则为救护之器,故以盂兰盆释为“救倒悬,解痛苦”之义。后人根据《盂兰盆经》,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之仪式。又称盂兰盆会、盆会。
  □详见《十大弟子传》。
  □详见《蕅益大师集》。
  [习题]
  一、佛教如何重视孝道?
  二、中国传统孝道与佛教有何不同?
  三、佛教有什么孝亲的事迹?
  四、佛教认为应该如何克尽孝道?


  第十三课 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人因为有情爱,所以轮回生死;人因为有情感,因此称为“有情众生”□。情爱并非专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举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之间的袍泽之情、忠臣爱国之情等,都是情爱的表现,乃至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一种情感。
  感情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只要合乎法律、道德,都是佛教所容许。佛教并不排斥感情,但却主张以慈悲来升华感情,以般若来化导感情。佛教鼓励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亲子之间要互敬互谅,朋友之间要相互惜缘,进而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亦即将一己的私爱,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例如:佛陀为父担棺□、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等,证明佛教对于合乎情法的世间人伦,并未否定和排斥。又佛陀为阻止琉璃王攻打祖国,因此静坐路中,以“亲族之荫胜余荫”,感动琉璃王退兵□;佛陀对弟子的爱护,诸如为患病比丘看病□、为阿那律穿针□,乃至佛陀的本生谭□,遍载佛陀累世修行慈悲的事迹。因此,《涅槃经》说:“慈即如来,如来即慈。”
  慈悲是人类情感净化的善美境界。过去一般人的观念里,出家人割爱辞亲,离俗舍世,是不孝而且无情。事实上,佛教上自教主佛陀,乃至历代高僧大德,都是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把对亲人的小爱升华为对众生的大慈悲。例如佛陀成道后,对耶输陀罗说:“耶输陀罗!请妳谅解我的做法,我虽然对不起妳个人,但我对得起一切众生。现在,我终于修满了历劫的愿望,成就了佛陀,我以广度众生为我的志愿,请妳为我欢喜。”佛陀的慈悲,已然超越世间的情爱,甚至后来耶输陀罗也出家修道。所以,真正爱护一个人,是引导他趋向正道,帮助他日臻成熟,而不局限于形体上的长相厮守。
  佛陀对亲人如此,对于冤家仇敌也是一样,佛陀常说:“提婆达多是我的善知识,是我的增上缘。”佛陀的爱是建立在“怨亲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上。佛门中许多感人肺腑的孝行,如目犍连救母、道济侍亲必躬□、陈尊宿□编织蒲鞋孝养母亲,无着感化胞弟世亲,广传大乘□;裴休□送子出家,并作《送子出家警策箴》,惕励其子以求道为贵;惠心沙弥之母,勉其用功道业,不以皇帝赏赐为荣,不以母亲一人为念□等,皆是化私爱为大爱的至真至善的感情,更是情爱净化的高度显扬。又如马尔巴为成就密勒日巴,运用各种善巧方便,付出无比的心血加以调教。这种恨铁不成钢,陶铸后学的发心,就是来自慈悲的力量。因此,人类的情爱,除了儿女私情,更有舍弃个人贪欲的无限慈悲。
  情爱人人需要,但是情爱有染污的,有纯洁的;有占有的,有奉献的。情感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情感处理得当,则不失为一种鼓励向上的力量。爱如冬阳,可以溶化冰雪寒霜,可以激发人性的真善美;但是,如果爱得不当,譬如爱的对象不对、观念不对、方法不对;爱得不正常、不应该,则不但会使双方产生烦恼痛苦,甚至因爱生恨,导致身败名裂,丧生灭顶。因此,佛教认为染污、占有、自私、执着的情感是学佛者的障道因缘。所谓“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我们必须慎思!
  然而,“法非善恶,善恶是法”,感情处理不当,固然能障碍道业,但是“爱的净化是慈悲,爱的提升是智慧”,如果能将爱升华为慈悲,则“慈息贪欲,悲止瞋恚”;又《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慈悲是诸佛菩萨度众不倦的原动力,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则一切众生皆得福乐,世界必能和平。因此,佛教主张:“以智化情”、“以慈作情”、“以法范情”、“以德导情”,亦即用理智来净化感情、用慈悲来运作感情、用礼法来规范感情、用道德来引导感情。把自私占有的感情,转化成无私的道情法爱;把有选择、有差别的情爱,净化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奉献,这样的情感生活才能更丰富,更隽永。
  [注释]
  □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为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及其状态。又称十二有支。
  □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
  □参阅《佛教》丛书之三《佛陀》页六九五。
  □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在生下佛陀的第七天便与世长辞了,死后上生忉利天。佛陀成道后的第七年,为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就在僧团举行结夏安居的时候,悄悄的上升忉利天宫,为母说法。
  □参阅《佛教》丛书之三《佛陀》页六六三。
  □参阅《佛教》丛书之三《佛陀》页四六七。
  □参阅《十大弟子传》。
  □主要记述释迦牟尼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的故事。
  □南朝齐僧,乐说佛法,度众不倦,尤其侍奉母亲饮食便利,事必躬亲。有人要代他照顾母亲,他却婉拒说:“生养我的母亲应该由我亲自来孝顺,怎么好麻烦他人代劳呢?”他的孝行因此感化许多道俗信众。
  □唐代僧。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又称道踪。江南人,俗姓陈。居睦州(浙江)龙兴寺,晦迹藏用。常织蒲鞋,鬻之以奉母,故有陈蒲鞋之称。
  □参阅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第十二课、第十三课,《佛教》丛书之四《弟子》页五二九。
  □唐代孟州济源(河南济源)人,一作河东闻喜(山西闻喜)人。于长庆年间(八一二-八二四)举进士。宿信佛教,随圭峰宗密学华严;宗密着经疏,每请裴休为之撰序。曾迎黄檗希运于宛陵,共商禅道,笔记其言,成《宛陵录》,大行于世。宣武之际,佛教新遭大难,裴休以重臣,出而翼护,故不数年间,佛教得复旧观。中年以后,断肉食,焚香诵经,世称“河东大士”。着有《劝发菩提心文》。详见《佛教》丛书之四《弟子》页一七七。
  □参阅《星云禅话》第一集,页一○○。
  [习题]
  一、人何以称为有情众生?
  二、试举例说明佛陀如何升华小爱为对众生的慈悲。
  三、试从古德处理感情的事例,说明佛教的感情观。
  四、试从佛经举证佛教的感情观。
  五、试说明佛教徒应如何处理感情。


  第十四课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因此,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条件,更可以成为度众的方便法门。
  身语意的行止,表现在外,就是生活的礼仪。一个人如果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衣冠不整、谈吐庸俗,这就是缺乏生活的礼仪。因此,佛门中的四威仪: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就是从行立坐卧来训练威仪。现代的礼仪规范,范围可扩大为生活六威仪:坐姿如钟,必须稳重;站立如松,必须正直;容貌如镜,必须明净;行止如法,必须合理;视听如教,必须受益;思想如水,必须清净。
  此外,《沙弥律仪》中也有关于生活礼仪的规定:
  一、事师:不直呼法师名号,不议论僧团是非,非时非地不拜□,不宜走在师前,不宜站在师的上首,不应与师辩解。
  二、入众:不争先恐后,不争坐处,不于座上遥相呼笑;不奔跑跳跃,不比手画脚,不私下耳语;众中有失仪者,当隐恶扬善。呵欠当以衣袖掩口。
  三、起居:洗面当惜福,不浪费用水,不得喷水溅人;漱口时,不得讲话;如厕时,亦应静默;不可人前高声,随地涕唾。
  四、共处:不因小事争执,若大事难忍者,亦须心平气和,以理辩论。初见应该微笑问好,年幼年长问好,皆应以礼相待,要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要把欢喜带给别人。
  五、饮食:不含食语,不嚼食有声,挑牙宜以袖掩口;行食未至,不生恼怒;不捡粗细,饮食时没有喜恶之分;不以舌舐食等。
  六、礼佛:佛前中央是住持位,不宜礼拜;有人礼佛,不从其前经过;手持经像,可举示眉间,以为作礼;礼拜大德外,应对佛作礼。
  七、听法:仪容端庄,坐必严正,不得乱语,谛闻审思,如说修行。
  八、眠卧:不共邻单说话动众;有人睡,不得打物作响,高声语笑;不得无故进入他房。□
  今日佛教徒的活动范围比以往更为扩大,人际往来随之日益频繁,生活的礼仪规范也就愈形重要。兹略分六类说明如下:
  一、正式参访寺院的礼仪:参访寺院时,应先电话通知,或书信函,提早连络,衣着不宜过分暴露。进入佛寺应先至大殿礼佛,保持肃静。注意威仪,不勾肩搭背,不高声谈笑,不随意躺卧。不可携带荤食入寺,不抽烟、喝酒,或嚼槟榔。
  二、家庭佛堂的礼仪:佛像应安置在室内宁静整洁、光线充足之处。佛堂不可借作扶乩问卜之用。课诵以不干扰家人及邻居为要。佛像、经书不得随意丢弃、污损。
  三、接待共处的礼仪:佛教徒在道场中多以合掌微笑、称念“阿弥陀佛”为相见礼仪。彼此见面时,宜依对方身份,给予适当称谓,例如:对出家众称法师、师父、大师、和尚等;对在家信众称师兄、师姐、居士、菩萨、师姑、教士等。说话时要诚恳谦和,注视对方,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多说好话,给人信心、方便,予人慈悲亲和的感觉。
  四、婚丧喜庆的礼仪:婚丧喜庆以简单隆重、不铺张浪费、不迷信执着看风水、时辰,应该知道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凡遇亲朋好友的婚丧喜庆,应当互相帮助。赠礼则应以具有意义及实用价值为考量,如佛书、念珠等。
  五、衣服饮食的礼仪:在佛门中,穿衣吃饭都是修行。佛教徒应注重衣着的整洁、庄重,配合季节、场合穿着,予人健康、大方的印象。饮食的礼仪则着重在正意受食,即食前供养与观想,如称念佛光人四句偈□或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六、集众会议的礼仪:民主时代,凡事多透过会议来达成共识,佛教向来注重民意,主张透过会议的人我交流,凝聚共同认知,开拓眼界,提升会议的品质。参加会议时,应尊重会议程序,秉持“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的态度,坦陈己见,包容异己,表现民主的风范。
  其他的生活礼仪还包括:电话的礼仪、宴客的礼仪、探病的礼仪、访友的礼仪、居家的礼仪、书信的礼仪、乘车的礼仪、旅游的礼仪、求法的礼仪、参访的礼仪、殿堂的礼仪、共处的礼仪、行坐的礼仪、进退的礼仪、问答的礼仪、宴会的礼仪等等,已另撰文成书□。
  培养正确的生活礼仪,必须先建立良好的生活观念,才能透过身语意三业之清净,达到身心合一的如法行仪。
  [注释]
  □为佛弟子持守日常威仪之作法。起居动作皆有威德仪则,称为威仪。即习称之行、立、坐、卧四威仪。比丘所应持守之二百五十戒,配以行、立、坐、卧四威仪,合为一千戒,循转三世(一说三聚净戒),即成三千威仪。乃将三千威仪再配合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语、绮语等七支,则为二万一千;再配上贪、瞋、痴三毒及等分(谓贪瞋痴三心,一齐而起)的四烦恼,则为八万四千。若取大数,则称八万细行。
  □马胜比丘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威仪端正,引人注目。舍利弗初从外道学法,然以未能究竟,迷于所归,后遇马胜于王舍城乞食,舍利弗遥望其威仪端正,乃近而问其所师之法为何,师事何人,马胜谓其乃释尊之弟子,并告以佛陀所说“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之理。舍利弗忽开心眼,随至竹林精舍,闻佛说法,净诸尘垢,得法眼净。
  □凡礼拜长老大德僧,应先禀明,并延请至佛殿内,或供有佛像、藏经之处礼拜。大德于路上行走、客堂会客、斋堂用餐、禅堂打坐,或于公共场所、剃头、休息、睡眠、摄心经行、诵经拜佛时,均不宜礼拜。
  □有关佛门的生活行仪,还可以参阅律藏诸经论或祖师遗训,如历代清规、《缁门警训》等。
  □即: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在佛门有所谓“吃饭三称念”、“过堂五观想”。三称念是:第一匙默念“愿断一切恶”,第二匙默念“愿修一切善”,第三匙默念“誓度一切众”。五观想是:第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第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第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第四,正视良药,为疗形枯。第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若在寺院过堂时,早斋及午斋须于食前唱诵“供养咒”,食后唱诵“结斋偈”。凡此,皆为行者提起正念,正意受食之修行。
  □详见《佛教.仪制.生活礼仪篇》,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
  [习题]
  一、试述生活礼仪的重要性。
  二、试举出五条不威仪的行为。
  三、参访寺院应注意那些礼仪?
  四、试述说话的礼仪有那些。
  五、团体生活起居应注意那些礼仪?
  六、那些饮食习惯不合礼仪?


  第十五课 佛教徒的一日行
  学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里,佛教尤其重视生活中的修行,能够在日常生活里实践佛法,就是修行。因此,佛教徒的一日行,从早晨起床到夜晚养息,乃至日常的待人接物,语默动止,都要效法佛菩萨,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如理生活,如法做人处事,以期达到自在人生,离苦得乐。
  谈到生活修行,佛教僧侣的一日所行,可依《毗尼日用》□做为远离烦恼的指导。佛教信徒的一日生活则包括:早晚课诵、行立坐卧、居家外出、待人接物、读书进修、访友探视、休闲旅行、电话连系、参与集会等,乃至举心动念,也应如法实践信仰,净化身心,如此才能积集福德,圆满人生。
  有关佛教徒的居家修行,在一天当中,大略可分为:
  一、宗教体验
  佛教重视修行体验,强调实修实证,能够有一分证悟,自能去除一分无明。因此,可依个人的时间安排定课,持之以恒。如果家中环境许可,可设一佛堂,每日晨起,于佛菩萨圣像前献花供水、上香礼拜,或诵经一卷,或静坐五分钟;夜晚临睡前,可于佛前礼佛静心,或读诵佛光祈愿文,反省自己的功过。每周可参加一次或二次的道场共修,藉由宗教的禅悦法喜,洗涤自己的贪瞋烦恼,开发内心的圣财。每日三餐进食前,合掌称念四供养□、佛光四句偈或五观想□,亦可培养感恩与慈悲的宗教情操。除此,尤应建立正确的知见,不任意留宿僧侣,以免破和合僧。
  二、工作修行
  工作是生活的重心之一,在工作修行方面,首先要懂得分配时间,规划工作。其次,上班应准时;上班前,要和全家老少招呼。服装的穿着,应力求端庄大方,不穿着奇装异服,亦不标榜乘坐名牌交通工具,如系开车,应注意行车安全,多礼让,不超速,不超载。到了公司,见人要点头微笑,问早说好;有事应向主管报告,如遇会议,要踊跃发言,发挥职业道德,保守商业机密。平常办公桌应收拾整洁,物品不可杂乱堆置;接听公事电话要轻声,不干扰别人的安静,谈话须简明扼要,不可妨碍他人使用,更不宜使用公家电话做为私人之便。有访客时,应接待至会客室商谈,以不妨碍他人工作为原则。
  三、居家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建立替人着想的美德,是居家修行的首要之务,例如:早睡早起,生活起居正常;进门要弹指、关门要小声、走路要轻步、转弯要轻咳作声;浴厕使用后,随手整理洁净,方便后人使用等。至于日常资用,如水电、衣食等,要有节约能源、惜福爱物的观念,不可任意浪费。三餐要正常,饮食调配要少油少盐,以清淡为宜。居家须注意火烛与门户安全,以免酿成意外灾害。平时与家人谈话或观赏电视、影带,聆听音乐等,应轻声,勿妨碍邻居的安宁。
  住家环境的整洁美化,有助于生活品质的提升,因此,每日勤于打扫庭院,把家里整理得窗明几净、舒适,院中亦可莳花植草,以增进生活意趣。有事外出,要向家人说明去处及告知回家时间。对长辈要晨昏定省,关心照顾;对子女教育要宽严合度,以鼓励代替责备;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亲爱互信;与社区、邻居要敦亲睦邻,守望相助;对独居长者要主动关怀,殷勤慰问。逢人化缘时,应量力随喜,并须选择正信的道场,做为种植福田的准则。总之,若能将家庭视为道场,老少眷属都是法侣,家事共同分担,互相帮助,多赞美,少争执,多忍让,少比较,自能增进家庭的和乐幸福。
  此外,居家常备急救药箱,以防不时之需;平时储粮储水,以免断炊之虞;事先备妥洋钉铁锤,以便修补之用;随时准备蜡烛、手电筒,以防台风停电;饭菜多煮一份,以防客来;热茶热水,以备待客等。金钱的用度要有智慧,各种日常开支要有预算,如需借贷,应该酌量,即使好友,亦不宜共金钱往来,更不可经常在家呼朋作乐,以免干扰家人生活等,都是佛教徒一日的生活修行。
  四、读书休闲
  佛教徒阅读书籍,以佛书,或选择知识性、励志性的书籍为主,例如可订阅佛教杂志一份,每日亦可读经、抄经,或阅读报纸、收看新闻等,平时尤应多充实各种社会资讯,多关心时事动态,以为度众的方便。休假时,应尽量减少应酬,多陪伴家人共同参与有益身心的休闲活动。若要拜访朋友,应事先电话连络。若有聚会应酬时,应表明自己是佛教徒,不饮酒食肉,不劝酒、不酗酒,不便时,至少也应做到不醉酒为原则。对于人情往来,应以探病急难救助为主;在应酬赠礼时,则不完全以金钱为考量,可用字画一幅、鲜花一束、好书一本等代替,只要出于真切的情意,即使是心香一瓣,也足以令对方感动。
  总之,佛教徒的一日修行,待人处事是修行,工作服务是修行,诵经拜佛是修行,谈话会面是修行,爱语赞叹是修行,改过迁善是修行,乃至休闲育乐也是修行。如《阿弥陀经》所描绘的净土生活,以妙华供养、饭食经行、善人聚会、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出广长舌、念佛念法念僧、称赞诸佛、发弘誓愿、法音宣流等,都是佛教徒一天的生活。又如朝山、参访、行脚、闻法、共修、集会、读经、与人为善、小小的布施等等,也都是一日的修行。就是喝茶吃饭、着衣持钵、出坡作务、应酬往来、扬眉瞬目、语默动止,也都藏有微妙的禅意和开悟的因缘。
  佛教徒的修行,是和生活打成一片,而不是离开生活之外别有修行。因此,情绪正常、欢喜自在、发大悲心、忍耐为道、不念旧恶、断除烦恼、不退道心、担当责任、忏悔立愿、救苦救难、日行一善、做众生不请之友等,都含有修行的真谛。成佛虽然需要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但是,只要每天不断的自我要求,自我反省,自我精进,自我升华,自然能聚沙成塔,成就佛果。
  [注释]
  □《毗尼日用》又作《毗尼日用录》,明代性只着。系采择《华严经.净行品》与密教经典中之偈、咒汇编而成。“毗尼”为“律”之旧音译,新译为“毗奈耶”,故毗尼日用即指日常应遵守之戒律。文中除有甚多日常衣食坐卧应诵念之偈咒外,并有在家、出家之戒条。
  □在佛门里,饭前须称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佛门中,进食时所作的五种观想,又称作“食时五观”,此五观为:□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阿僧只,意为无量数;劫,为极长远时间之名称,有大、中、小三劫之别。三个阿僧只大劫,即称为三大阿僧只劫,是菩萨积集菩提资粮之时间。如《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记载:“菩萨摩诃萨修是业已,名为满三阿僧只劫,次第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只劫,然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只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只劫。”可知一位菩萨要修行成满至于佛果,实须要经历很长远的时间。
  [习题]
  一、佛教徒应如何规划自己的一日行?
  二、请读诵《净行品》一文。
  三、请自订一日宗教的修行功课。
  四、请自订一日工作的修行计划。
  五、请自订一日生活的修行纲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