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四句偈试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同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句偈试述

  同华
  作者同华,江西佛学院正科班学僧

  前言:《法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佛陀的一代时教,于四十九年中,初谈小乘,次演空宗,八部般若(即大品、小品、放光、光赞、道行、金刚、胜天王、文殊问般若等)次弟宣说,或说顿悟。或说圆教及不定、秘密,广开八万四千法门,无非令众生明悟本具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达摩祖师云:“千经万论,只为明心”。众生本具恒常不变,湛然常住的金刚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有随缘显现万法的德用;随净缘而成四圣,随染法而六凡,非经修而生,亦非不修而消灭,本自具足清净圆明。然而,众生愚钝不识,只因那无始的一念不觉而生起无明,次第生出三细六粗,现起宇宙一切万有的虚空净现象。众生随之沉沦到迷妄的深渊中。将佛性隐藏在五蕴身中,而被妄想烦恼重重封闭。犹如金在矿中,欲去矿存金,须假借红炉钳锤锻炼,而得以现自金刚佛性。是故我佛出世。假设言教修证,权立地位阶级。以智慧为大冶红炉,以三昧为火,以断妄为锤,碎五蕴山,破烦恼矿,显真金性,成金刚心宝,了然明净。因此,佛成道时感叹云:“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时当教以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于自身中得现如事广大智慧光明”。《金刚经》为般若部所摄,篇幅简短,字数在五千万百左右。本经部分是由善现尊者启请,佛回答,或佛问,善现尊者回答。全经有29问,以住断降伏,共断27疑。主要中心是提示修行人要发大菩提心,要广修一切善法,且不执著善法的功德。文中反反覆覆劝修行人于日常生活中,要彻底地打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著牢狱,斩除我法二执,以“无住生心”的金刚般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法,顿入一乘。期间所问所答,句法深渊,义理微妙。晚学初入,错误之处甚多,谨以愚诚,祈求诸方大德,长老勿吝慈悲,指正批评!

  一、四句偈概况

  1、四句偈由来

  《金刚经》在印度无著菩萨时代,就曾经在印度的那烂陀寺,兴起一股释解《金刚经》的热潮,有弥勒菩萨作的《颂》,天亲菩萨为《金刚经》造过论。历代为《金刚经》注释作疏者,无虑数十百家。尤其在近代乃至繁华的今天,为《金刚经》译成白话的版本频频出台,为末法的众生带来了光明的幸福,其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自从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将《金刚经》翻译于东土,直至于今,僧团内一直存在一个争执不休的问题,即经中佛常说的四句偈。历来诸多的译经法师和祖师乃至注疏的大德,都没确定四句偈的内容。因此,教内人士皆各执己见,如:罗什大师在“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之后,译也的四句偈是“若是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另有大德则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为四句偈的。其四偈在各家疏注本中各说纷纭,初无定论,尔后,在《铜碑记》[1]中有记载云:

  “无亲菩萨升兜率天宫内院,请弥勒佛赐法益,如何是四句偈。弥勒回答曰,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也。”

  一句道破,诸佛欢喜,惟愿更多读诵《金刚经》的发心菩萨,同沾法喜。

  2、略述其义

  在解释之前,末学先说一个公案。达摩祖师初到震旦时,梁武帝便接见了祖师。梁武帝心想,达摩乃西域高僧,对佛法一定是很精通,我做了这么多益于佛门的事情,看这圣僧会如何称赞我。主意已定,梁武帝便问道:“我这些年来,一心归向佛门,为佛门造了很多的寺院,度人出家,刻印经书,请问我会有多少功德?”祖师脱口说出“无功德”。又问:……答……。“梁武帝大为不悦,气冲冲的说到:“送客”。从这则故事中,已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梁武帝对“我”的执着太重太重,自认为自己修行了这么久,懂得佛法而且又能广做功德,事实好令人失望。为什么?经云:“是福德即非福德性。”皆因他所做无一不是住相布施,哪里还有功德可说,即使有也只是可以测量之人天福德之相,即福报而已。试着分析一下:为佛门造了很多寺院是住我相;度人出家是住人相;多少功德是住众生相;气冲冲的叫人送客是住寿者相。此四者相,即是四颠倒,众生执着四相,起惑造诸罪业,流转生死,无有出期。何谓四相?[2]我相者:倚恃自己名位权势,财宝艺学,攀高接贵而轻慢贫贱愚迷之流,名为我相。人相者:自谓有能所心,有知解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恃持戒,轻视他人或破戒者,名为人相。众生相者:谓有苟且求希望之心,而言正行邪,口善心恶,不顾他人之一切,名为众生相。寿者相者:觉时似悟,见境生性,执着诸相,希求永住福利,名为寿者相。另外,六祖惠能大师说修行人亦有四相。我相者:心有能所,轻慢众生名我相。人相者:恃持戒,轻破戒者名人相。众生相:厌离三涂苦,愿生诸天,名众生相。寿者相者: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法执不忘,名寿者相,有此四相即众生,无此四相即佛也。故经中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我空)非相(法空),则见(现)如来”。

  经中常说四句偈者,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教示众生不要住我人众生寿者相,不要住就是说要离,也就是离我空、法空、空亦空三空的四相,而不执着,不取舍,故经云:“离一切相,修一切法。”如果修行有能了悟我人等四相,无有涅槃可证,无有可得;便可超出二种生死,证大涅槃。

  3、辩证四句偈

  可能有很多人会生起疑问,经中不是明明说:“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另外,鸡摩罗什大师,传说他曾做过;过去世七尊佛的译经师,如何会出错呢?然而就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作四句偈,又是从哪方便能通得过去呢?其实,如上所说的都没有错,但是,佛门中很讲究福德因缘。主以水为例,地狱道见到水是猛火,饿鬼道见到水是脓血,鱼龙视为宅舍,修罗视为刀杖,人道视为清泉,天人视为琉璃,二乘了其本空,菩萨知其差别,佛眼知即法界。各自的业力不同,所处的境界就有差别。因此,古大德们的注疏,相信亦脱离不了这一点;或者说是应当时根基的不同而亦现种种说法,这种可能性亦不能排除在外。无论是“一切有为法”也好,或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亦可,还是“若以色见我”等等也罢,就不繁举。下面就以上风个偈语;来共同学习一番,看其中说了什么?
  首先看这首偈,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色,顾名思议就是指一切的外在形相,亦包括三十二相。声,统指一切音声和文字语言,也包括说法的音声。见和求者是能所关系,又是六根的法尘,很显然已住相了。我字可以理解成如来或自性。这里佛是教给我们要离相,远离六尘的幻影,若执着六尘境相,而去求见法身,这很显然是向外驰求,心外求法,如何能得证如业?是故佛说如果凭籍色相见我,或者以音声来求见我,此人就已偏离正道,故不能体证真正的如来。接着下面这首“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佛陀开示众生在为人说法时,心要不取着于一切色相法,不起分别,称如是之理,而说如是之法。世间一切所有作为的事物,都是生灭推移,无时停流,现灭无常,因缘所生,其性本空,如梦寐之非真,如灯幻之眩惑,如水泡之暂时,如人影之不实,如朝露之易消,哪闪电之倏忽。惟有不知性空以前,而修此六观;[3]1、诸法如梦观,2、诸法如幻观,3、诸法如泡观,4、诸法如影观,5、诸法如露观,6、诸法如电观,或者[4]观过去法如梦,观业果法如幻,观三空法如泡,观六尘法如影,观色身如露,观现在法如电,另外再加一种观本来法如云一样浮渺无定。由此便了知一切有为的法都虚妄不实,终究了无可得,只有不住相,才能将我法二执放下而得自在。
  《金刚经》素有无相金刚之美称,此经的主旨是无住,也就是离一切相,证得三空的性体,即经文中的“不取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简捷的说就是于一切相
、一切法,都不住著,既无人我,也无对待,亦无取舍、造作,遣除一切执,扫除一切相,破除我示二执,回归到一真法界。《金刚经》云: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经中佛陀自述了过去生中的一件事。那是在歌利王时代,佛陀那时只是一个修忍辱行的仙人。有一天,仙人在林中习定,正巧歌利王携同大臣宫女游玩、打猎,因疲极而入睡,于是宫女便随处采花。忽然间,见有位仙人,便
上前顶礼请问,仙人便向她们说法。歌利王醒来不见宫女,就四处找,见众宫女围绕仙人听法,王便很生气的质问道“你修何法?”道:我以无嗔为戒。“王便割其耳朵试之,看是否起嗔心,只见仙人面不改容,其收如如不动。王再割其鼻及四肢试之,仙人仍如如不动;不起嗔心,此时,四大天王降下沙石以惩罚歌利王,王恐惧而向仙人求忏悔。仙人云:“我无嗔,你不用向我求忏悔。”王问有何证明,仙人即时发愿云:“若我实无嗔心,愿我身体平复如故。”仙人的身体立即平复如故,仙人云:“你今日的无明剑割我身体,若我成佛,当以般若剑断汝烦恼。”佛初度五比丘中的乔陈如尊者便是这位歌利王。仙人的身体被割时,不见有我被割,不见有王割的人相,不见有下念分别心起的众生相,亦不见自己性命被损害的寿者相,;四相即空,法身现前,内正念法身,外空却色身,正如经中所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现)如来。”因此仙人不觉得痛苦,没有痛苦则无嗔心。假如有割与被割,必爱惜自己的性命。自然就生起嗔心。其实,在此世以前,忍辱仙人就证得无生法忍,只是未遇佛出世授记,因此能四相不生。这个故事的经文是“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在《佛说大乘金刚经论》、《金刚心总持论》中云:“四句偈者。一曰空身(无我相),二曰空心(无人相),三曰空性(无众生相),四曰空法(无寿者相)。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四大假合终须败坏,有智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当死之一般,借此幻身,学佛修行名悟身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今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性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今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悟法如来从此成佛,十方菩萨。依此进功。”从这段文中得知此四句偈的重要性,相信已经会到一点意思。众生就是因为这个“我”字看得太重,以致永沉轮回,六道环生,是故《圆觉经》[5]云:“不除四种相,不得证菩提。”又云:“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终不能成一切圣果。”再云:“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金刚经》中佛亦是苦口婆心的告诫众生,要除四相,发大菩提心,行菩萨六度万行,则方成菩提。经云: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只有这样信解提诵此经,乃至四句偈,以清净无为的心,如佛塔庙;心中无一丝之分别,造作,执着而随处为人演说,这样才符合佛说所得之功德。从如三者对比之下,便可一目了然得知前两首,,只是以四个句子组合的一个偈语偈言,像中国古代五字或七字一句,由四句组合成的一个偈颂罢了,而实非佛在经中常说的真正的四句偈。

  4、为何不道破四句偈?

  此四句偈,乃《金刚经》之骨髓。我佛乃人天导师,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最初谈《华严经》,佛见弟子们,不能接受佛陀亲证的空性真理,于是讲了十二年的《阿含经》,八年的《方等经》。其目的是使他们的心量胸怀扩大,不拘限于小乘的自了道,而要为普渡过一切众生民大心修佛道,紧接着讲了二十二年的《般若》,篇幅长过六百卷,共为一十六会。《般若经》兼摄影此经,在《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七卷,第九会能断金刚分,便是此经,是在佛讲了《般若经》已经二十一擤左右,见众弟子们的根机因缘基本上都成熟,基本上可以接受《金刚经》的般若教授了。于是在《般若经》的第忍气吞声会时说出了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乃最上乘,最了义,是第一义空的经典;是成熟最上第一希有之妙法。经中佛说受持此经乃至四句偈便可以成就如来功德。经文中虽然反反覆覆的提到四句偈,有一十四处之多,但是佛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的指出或说明哪几句经文是四句偈呢》
  (1)为回小身大的二乘人而说<更是为末世的众生所说>。此经是针对众生根机而说,经中没有提及菩萨,因此,很显然是为此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的而说。即发了心,就是发心菩萨,发的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乃大乘菩萨。故经中第十五品说: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二乘人虽已发了渡生济世的宏愿,但对人空,法空和空亦空还未能证悟,仍然还是经常住相著相,不能完全生起净信,故经中第三品末云:“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另外,因二乘人刚有回小向大这心,信心不是太坚固,还不能完全接受此等大法妙法。佛若是将此经功德,无馀的和盘端出,恐怕有人听了,心中会起狂乱而狐疑不信,甚至有人可能会生起毁谤,以致造意业和口业等,对众生修行事说是极大的障碍。因此经中第一十六品末云:

  “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

  其实这些都是末法众生,因为福报和智慧都好少,不能对无上妙法道生起净信。因此,佛在经中没有说破四句偈是哪几句经文。
  (2)还有一种可能性,佛没有在经中说破四句偈,并不是佛吝啬,而是怕后人会拘泥执着于文字之句,而不能返观内照自性,便障蔽了本觉的妙慧。是故佛没有说破四句偈为哪几句经文,佛这无微不至的关怀,不得不使我辈叹服啊?这实属大悲世尊完美的体现!

  二、受持四句偈的功德

  1、金刚般若的地位

  在鼎盛的唐朝,五祖以《金刚经》印心衣钵于惠能大师后,《金刚经》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以《金刚经》作为修行指南是四海盛行,见闻、受持、读诵者广,得到福慧双增者多,幽冥获益者多。尤其以近代,沿海一带教内外信士皈心者日盛,如闽、港、台、粤他人说,所得功德,即使是等觉大士也有不知道的,唯有佛悉知悉见,何况凡夫怎能测度。受持《金刚经》或一四句偈,所获得的福德已用过用盛满无量无边,大千世界宝施所获得的福德。何况是为人解说。为什么?受持就能自度,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个的菩萨行,可成就一切无上妙道。此福德是无法用别物可以较量的,是极大、至大。经云: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此处是说十方诸佛都从此经出生,般若法为诸佛之母,又一切无上菩提妙示亦从此经出生,此经也是诸法这母。说得明了一些就是众生所以成佛,皆由般若智证真如理,必以般若为师,故说佛从此经出生,又诸佛从所证真如理起般若方便智为众生讲经说示,此经又为诸法之师,故说诸法皆从此经出。此金刚般若之智,又为六度之根源,乃至一切万行,皆因般若真智而成立,五度为龙身,般若为龙首。假如缺了般若,则诸法不得究竟圆满。因此,这般若功德藏,包罗万有,犹如无尽之虚空,万物皆不离虚空,所以受持此经或四句偈,其功德和般若等同而无差别。

  2校量功德
  此经从第八品依法出生始至经终,期间有5-6次之多,说到受持此经或四句偈的功德。如经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否?”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自彼。”经文是说假如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尽是七宝,以用布施,所得的福德多不多?答道:“很多很多”。为什么说福德多呢?因文中校量功德时,未提到三轮体空。大千世界七宝是相,相有多有少,布施也就有多有少,福德(即福德之相之基,也就是福报)亦有多有少。而福德性是无相的,亦可说功德,犹如佛性,无有形相而周遍法界。心有能所,虽以恒河七宝布施,未达三轮三体空,所得福德相不是福德性,是故如来说有相布施福德多,是有量的。假如有人于《金刚经》乃至于其经中的一个四句偈来受持,且又为他人解说,那么 他的持经功德远远胜过七宝布施,在此后的经文中,以一层一层来校量其功德,如以身命初、中、后日布施和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等等,其功德不及受持读诵此经及四句偈功德。因文繁就不详引。
  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以七宝,身命,供养布施,皆是住相布施,也是有为福德(即福报)而非福德性。犹如仰空射箭,势尽箭附,此乃是人天福报,福报享尽难免堕落轮回。正如梁武帝问达摩祖师的功德多少,达摩老祖一口否认无有功德一样。武帝所做皆属有漏之福报,而终归消灭的。然受持四句偈,即自见性,得证菩提;为人解说则教人见性,超凡入圣,成无上道,永不退转。为什么呢?以法施洒润众生之心,令得见闻佛在八识田中种下了一颗金刚种子,遇因缘汇聚时,这颗金刚菩提种子,破土萌芽。上根利智之人,闻则了义,心离四相,破我法二执,成无上道,永出轮回。禅宗巨匠六祖惠能大师是也,中根和下根之人,则依法而修行,修持四句偈,则能了达自性本空,真心清净,而后露出广大智慧光明,皆悉通彻十方诸佛根本性源。因悟经性,四句现前,福德等同太虚,量周沙界,而百劫不坏,直至成佛,永不退转。偈云:“一灯能破千暗,一智能灭万年愚。”此经此偈亦耳。疏钞云:

  “此经者,人人俱有,个个周圆,上及诸佛,下及蝼蚁,亦且此经,即妙圆觉心是也,无物可堪比耳。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直下承受,时时行持,更为他人解说,如一灯可传百千万灯,其福胜彼。”

  正如经中云:

  “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持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乃至算数臂喻所不能及。”

  关于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实证,有空不防阅读一下《金刚经见闻录》。此处只是例举了部分持经胜过布施,供养(钱财物等),并非说布施功德薄弱,请勿误解末学的用心,只是要告诉大家,在行布施时(修福),要能不住相(修慧),即没有施者、受者、所施物,这不就是不住相布施的真正体现吗(即三轮体空)?除此之外,假如能多诵读经典(即修福也修慧),并且按照经义去行持(即慧亦是福)。经此福慧双修,方为全德,即佛陀耶两足尊。这种能令众生皆大欢喜的事情,我们又何乐而不为之?
  综上所述,归纳四个字就是“看破、放下。”对世出世法能看破放下,但要以金刚般若的大雄大力方可扫荡四相,以全心全意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无我功行,要离无所离,得无所得,自然超脱生死,得大自在,如《心经》云: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垛,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倘若不除四相,不能闻到般若花开的芳香,不能听闻佛陀谆谆教诫的八万四千法门,则不能亲证涅槃境界。

  参考书目:

  [1]、《销释金刚科仪宝卷》释海照编撰第10页或105页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合刊六祖惠能注40-41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江味农居士注
      《金刚经决疑》憨山大师撰
      《金刚经六祖口诀》
  [3][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话》竺摩法师第220-222页
  [5]、《圆觉经讲义》圆瑛法汇丛书六203页、208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试论顿悟与渐修
下一篇:修持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