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试论顿悟与渐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智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试论顿悟与渐修

  智清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六祖坛经》的学习,运用六祖和神秀大师作二偈时的思想,来谈谈笔者对理悟一事修的点滴看法。主要提出六祖大师和祖秀大师在禅法理悟与事修之间的差异;以及在实修相互辅助的过程。
  关键词:六祖、顿悟、渐修
  作者智清,江西佛学院楞严班学僧

  一、禅学渊源

  禅学的源头在印度,禅学的繁兴却中国。随着佛教 的东渐,佛教禅法也传到了中国。并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达摩祖师说的: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禅学在中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其中详细的过程在此就不多谈。下面仅试探一下六祖大师及神秀大师的禅学方式。禅宗直至南北朝时期,来华传授“南天竺一乘宗”这禅法的菩提达磨被追奉为禅宗东土初祖。其实,中国禅宗初创于道信大师基本完成于弘忍大师,而由惠能大师南宗和祖神秀大师北宗加以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惠能南宗,代表着中国禅师的主流,绵延至近代的五家七派。
  六祖大师的禅学方式主要通过破除各种执著,将禅法落实在生活上。就是任心自在,无得无修,突出在当下一念心上顿证真如本性;直证自心是佛。形成了面宗特有的不落阶级,直了见性的简捷明快的禅风,故有凡言禅皆本曹溪的说法。在这点上神秀大师自有特色。他的禅学思想主要是通过疑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即观三帝之国师;可见道德品行,修行实证,堪为人天师范。可见要掌握二位大师的禅学思想来指导我们初参后学来修行的话,还必须从代表思想的二首偈颂来窥其玄奥。

  二、依神秀大师作偈时的思想浅谈渐修

  禅宗最讲究的根本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宗门传法也是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心印。当初,五祖叫诸弟子各作一偈来体现各自的内证见解。如果哪一位的偈颂能悟到本地风光即可传付衣法于他。学人想通过神秀大师作偈前的一系列的思想活动以及行为表现来阐述大师渐修看净的禅学思想之所以产生的必然性。
  五祖弘忍大师渐觉自己日日老迈,倍感生死事大。认为自己的法脉当有个继承之人,于是他就叫每人书一首取自本心般若之性的偈颂。众人一听顿觉神秀大师是他们的教授师。认为必是他得,于是自卑之心生起,修学佛法本来就是要自信自心是佛方能成就。而他们不能直下承当,也不自信下下人有上上智。故从这几点可看出他们的修为。最让人有所感的是他们竟认为依止神秀大师后何烦作偈,正体现出他们对这件事也有所思惟。他认为如果自己不呈偈,和尚就不会知道他心中见解深浅;如果作偈岂不是用自己是教授师的名誉来压抑他们,而后夺得过且过祖位又有什么区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祖秀大师不为名利,为别人着想的高深情操。《坛经 护法品》云: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几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

  从中正体现了神秀大师那种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雅量。《坛经顿渐品》中六祖大师对徒众说:

  “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然秀师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汝等诸人勿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从中可看出神秀大师对亲近善知识是多么重视;对听闻佛法是多么渴望啊!甚至派自己的弟子到六祖那听法,说明他心胸之广非凡人能测。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护持,因此学人认为神秀大师是大悲示现渐修法门来护持六祖大师的顿悟法门。神秀大师及六祖大师可谓苦口婆心,若心极矣!因为他们二位大师共演了一场戏,是希望上乘根机之众生一闻顿法即悟,而神秀大师渐修法门的示现,是为我等未法劣根众生开辟的一条成佛之道。纵观天下现在禅宗道场;谁不是在实修神秀大师的渐修之法。因此神秀大师他是菩萨示现凡人的思想来教导末法根机浅溥,业障深重之众生,不能好高骛远,当脚踏实地逐步而修;故示现渐修法门。所以说:神秀大师的证悟非我等能测。经文中说:大师共用了四天十三次方才把偈写在廊下。并想如果和尚看见说好我就出去礼拜;如果说不行,那我就是枉向山中度过数年且受人礼拜,更修何道。从这当中可看出大师在第十三次呈偈时,终于超越了自我,启现了他有自信不疑及坚固的道心。为他的前途打下了奠基。当然这段对我们后学更是有所启发。大师位居上座,久参祖师,尚如是战战兢兢。如今的我们当反省自己的狂心不能凭着些许狂慧而自做,生死大事不能有丝毫马虎。神秀大师深夜三更挑灯书下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的千古绝唱之偈。《圆觉经》[1]云:

  “善男子!彼之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明镜,垢尽明现,当知身心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如获至宝即是修行渐次深入。”

  依神秀大师之偈来看,他此时并未觉悟到身心皆幻垢,还有这虚幻的身心去分别善恶,没有当下觉悟此心就是幻心。却执著用幻身看净保持心如明镜,勿使污染的修道见解,故决定了大师渐修的禅学思想。

  三、依六祖大师作偈时的认识浅谈顿悟

  六祖听完神秀大师的偈颂;随着自性也说出了一偈颂“菩提本无树,明镜子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大师他是见性之人,故他没像前面那些大众师那样缺乏自信。他是对自己的证悟充满了自信。因为大师在写偈前说过:

  “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有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因此当张日用别驾刚读完神秀大师之偈,六祖大师就在他言下取自性之偈请他代为书。其中完全是直下承当,无思量分别之意识。六祖这种行为正好符合五祖开示大众说的;五祖云: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又云:“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正所谓古大德们常开示学人们说的:“平常心是道”。禅不拘坐,穿衣吃饭,睡觉便溺,一切都是道。也就是智慧之人,处处皆佛法,六祖大师此偈充分显示了大师的思想。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提出与神秀大师取心看净的不同修法。他认为[2]

  “佛无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净,诸法无个先证;无因,无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人”。

  正因为大师已证悟本主就是佛不须向外寻觅;契悟了万法本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高深莫测之境界做工他敢说也敢行。故《金刚经》云:“离一切相,即名成佛”。但是对我们凡夫众生如果能如六祖大师当下契入也未必不可能。而神秀大师指出的也确实是一条可行之路的入手方法,是中钝根众生必须经过的过程。所以我认为六祖大师的修行不是于一佛、二佛、三四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劫来供养千万亿佛,所种的善根福德因缘具足,故一闻一千悟达到契悟和证悟。经中云[3]
  “一切如业本起因地皆依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因此大师之因地定是修圆照觉相,然后是大菩萨倒驾慈般现凡夫相来教化普度有缘之众生。
  当然要了解六祖大师还必须从他闻法之缘、求法、出家、宏扬禅法谈起。大师第一次听一客诵经,以前从未听闻过却一闻即悟。用我们的话来说当时大师就是一念清净实相之心契悟佛说的经中去了,正如经中说的[4]“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又云:“知经论只是明心,言下契会教将何用?至理绝言;教是词语,实是不懂。道本无言,言说是妄”。所以当无尽藏比丘尼向大师请教佛法时,大师叫她先诵文,她说字尚且不认识如何能悟出妙理。大师回答说:诸佛至理岂关文字。大师的见解正和经文中不谋而合。又经中说:[5]

  “见性是佛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空,又言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道本圆成,不可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
 
  所以当五祖大量潜至碓坊问惠能大师米熟也未。答曰:米熟久已,欠筛在。祖主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就三更入室。故说诸佛,诸祖所悟都是一不是二,即不二之法门。都是以心印心;文字只是用来启发未悟者的一个方便之门。他们都是以[6]“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无上深妙禅”。所以五祖对六祖曾说过: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心,见自本性。即名天人师佛”。

  而六祖大师就是当下觉悟自心的代表者,因为五衣大师为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于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心;一切唯心造;即万法唯心。并脱口而出五句有见地之语即:“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当然大理由此五句在经中也有类似之说法。如经中云[7]:“何知自性本来清净?曰:一切众生清净之心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此心本来清净”。虽说此心本自清净,但如于外相求,虽经劫数,总不能成,但于内觉观,于一念顷,即证菩提。[8]又《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在圣不增,于凡不减”。是知自心本空,故曰自性本不生灭。又自心在圣不增,于凡不减。故说自性于凡圣都具足。自性能生万法是从自性中起一切大用。如《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因为自性本空,故说而无说,方便而言。
  六祖大师不是开悟后才不离自性说法,就在他刚来五祖寺时就一直不离自性而说。当五祖问他来求什么?曰: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又五祖说:“葛獠怎能堪作佛?”曰:人虽说有南北之分,佛性无相本无南北。又葛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什么差别,所谓在圣不增于凡不减。又云“弟子自性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五祖大师一听暗自庆兴终于找到位根性大利之弟子,来续佛慧命。但是物忌独贤,人恶出已。还是把他先派到槽场去随众作力做功德。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然后方能堪任佛之大道”。所以说:“要做祖师,先为马牛”。大师毕竟是大师回答每句话皆是直心是道场。故经中曰[9]:

  “此心觉悟有迟疾,有闻一念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者乃住,更无可修,无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

  大师他一念觉悟,狂心顿息;歇即菩提,颠倒不生,斯即如来真三摩提。而凡夫众生念念都在迷昧之中而不自觉知。故《楞严经》[10]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结,皆由不知常住真习,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本来佛道就是以寂灭为体,修的人以离相为宗。而众生不知,却以妄想攀缘的意识之心在修行。所以说: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二位雄狮一吼,吟成千古绝唱。结果是编氓樵子受衣钵承法统;葛獠径登佛地,文盲直招祖灯。而大师的思想却是不假修证,直了心性的顿悟,以般若无所得为指导的禅学思想,任运为无证而证。这是佛教史上空前绝后,震古烁今的一次大变动。故《坛经》曾被人称为是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因此明朝的憨山德清大师曾书偈赞曰:

  常想新州戴发僧,
  不识一字有何能,
  肩头柴担腰间石,
  博得西来无尽灯。

  四、顿悟与渐修的关系

  禅宗悟与修的关系有四种:即顿悟渐修,渐修渐悟及顿悟顿修;顿悟顿修又分为两种情况:一、解悟而渐修。两者不能合而为一,只是解与佛齐,因为业力深厚,还必须通过持戒,行四摄、六度等渐修去革除累生宿世的习气毛病,八识田中的恶习种子。因此迷则尘点劫,悟虽一瞬间,求证千百年。故我认为神秀大师应属于此种情况。他是信解行相应的事上渐修法门。
  二、悟修证同时进行。六祖大师就符合此条件,他是信解得证在一念的当下圆满成就理上证悟的顿悟法门。
  《楞严经》云[11]: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故从事上来说:理悟与事修确实存在着差异,但是学人并无评价二位大师修证高低之意。因为学人在修行上可说是门外汉。只是引经据典来证明他们修行中的不同之处,来启发自我……修学。《楞严经》又云[12]: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所以说:不管是理悟或事修从理上来说,最终的证悟却是平等不二;心心相印,佛佛道同的。诚然,理悟与事修也就无好坏之别。只是契机而行,依众生根性而定。
  虽说理悟和事修些差异;但在实修的过程中也是相互辅助互为基础的。比如慧可大师自幼博群书,尤精老庄。后恭读佛经,感叹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典,未尽妙理。出家后遍学大小乘经义;后终日宴座去参达磨祖师。晨夕求奉,大师不发一言,于是忆起古大德为求一句偈,敲取骨髓,风雪交加中跪拜,直到雪到膝盖。大师才问他求何事?慧可禅师泪流满面说:“只为求法”。大师说:“诸佛无上妙道,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就能得吗?”于是取出戒刀砍下左臂:“请大师为我安心”。达磨祖师说将心来我与汝安,于是言下大悟。从学六年,得传达摩心法。如果慧可大师以前不学一切大小乘经的渐修之法是作为基础。从学六年,得传达摩心法。如果慧可大理由以前不学一切大小乘经的契悟。像如此之公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渐修,然后假借山河大地一草一木来明心或经大善知识大机大用,一点即悟在历代禅宗史上举不胜举。如:“香严击竹响而明心,灵心见桃花而悟道”等。
  生活中学人也遇到过类似之情景。法师授课说法。开示《楞严经》中的七处征心,当他依照佛说法的本怀,破七处妄心时,我突然心中产生了疑情:

  “究竟真心在何处呢?……”
  佛开示七处征心相当达磨祖师叫二祖拿心来与汝安。二祖觅心了不可得相当于产生疑情,真心在哪里呢?二祖大师当下就能契悟。而学人恐怕再过多年也还是不能于一念契机。后来我才觉得自己确实业障深重,智慧浅溥;的确证明自己要渐修,不能等闲视之,好高骛远;轻视渐修。结果千里金堤,毁于蚁穴;最终一事无成,枉费了初发心。故善禅师提醒后学们说:[13]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又云

  “本心,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

  所以我认为理悟与事修之间应当是互为作用的。

  五、顿悟与渐修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我认为还是要学宗门下一法。因为论中曾说过[14]:

  “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曰:唯观一心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因此我们先要对此法生起无上的信心,然后在一法统一切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如何修呢?[15]论曰:但莫污染即是修行;莫自欺诳即是修行;大用现前,即是无等等法身。又云[16]:

  “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时识摄色,迷时摄影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萝,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作为我末法时代的众生来说:不管是出家在家佛弟子,相对古人来说:我们有部分人是业力深重,智慧浅溥,根基暗钝之辈。如此这般就更应该学神秀大师之渐修法门。学法、持戒、上殿、过堂、坐香、出坡等到本份事。但也不否认有一类如六祖一闻经语,心即开悟者,既然要学渐修,最好有个明确的渐次。如经中佛对普眼菩萨说[17]:“善哉善哉!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要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维住持;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清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工时,安处徒众,宴坐静室”。当然要修学佛法;首先当要有引导者,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当求大善知识,而经中说[18]:“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人不律仪;求如获至宝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实修过程中有人认为罪性本空,如此就不畏因果。在论中云[19]:

  “若有人拨无因果,炽燃作恶业;若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人,堕无间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获至宝解”。

  当然经过一段时日的修学,我们如何来衡量自己是否是真修;是否是实证。圆瑛法师圆觉经讲义中云[20]:

  “佛地的修证不超出信解行证四大纲宗。而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克期取证,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即是真修。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满为我伽蓝,即是实证”。
  
  修行中会出现种种境界,要懂得善于分析不然会大祸临头,反而弄巧成拙。经中说[21]:

  “若夜萝见楼阁、宫殿、象马之属,及树木林池亭;如获至宝等相,不起一念乐执著,尽是托生之处切须在意”。

  又云:

  “若萝见光明出现,过于日轮,即得余习顿尽,法界性见,此是成道之因。唯自知不可向人说。或静坐园林中,行住坐卧,眼睹光明,或大或小,莫与人说,亦不得取,是自性光明。或夜萝中见星宿月明,亦是自心诸缘欲息,亦不和向人说。萝若昏昏,如阴暗中行,亦是自心烦恼障重,当自知”。

  但在修行过程中也不能执着身体。经云[22]:

  “学道人一念计生死,即落摩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见其生,趣其灭,即落声闻道;不见有生,唯见有灭,即落缘觉道。法本无生,今亦不灭,不起二见,不厌不忻,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为佛乘也;”

  宗门之下主要讲的是禅,那禅应如何去行呢?论曰[23]: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行住坐卧皆禅定;善男子![24]末世众生如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总不能成就一切圣果”。

  至于修行的成果我们不要去执著他,一起执著就成为有为之法,经中说[25]:“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因此理悟与事修确实是修行者心要注重的课题。依《楞严经》去[26]:

  “理虽顿悟,乘悟并销;事虽渐修,因次第尽”。

  再结合以上几个标题中所说:我认为确实不能忽视渐修。如经中说:“但知是心即佛,而不知佛本是而须修,否则会流为狂慧。若知是心作佛不知向己求,而浴他处觅,未免骑牛觅牛”。故此学人认为事修是一悟的心经过程。当然这其中涉及到具体的实修实证的问题。故学人仅有如此一点不修心得而已,仅供参考。
  最后,学人把两年来学院生崖总结成两句话;以此作为和大家共勉即:
  千日学慧不如一日修道,
  若不修道滴水都是难消!

  注释:

  [1]《圆觉经》7页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
  [2]《达磨血脉论》17页同上
  [3]《圆觉经》2页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印
  [4]《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六论》126页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
  [5]《达磨血脉论》22页同上
  [6]《达磨血脉论》21页同上
  [7]《五祖最上乘论》65页同上
  [8]《佛教念诵集》23页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印
  [9]《黄檗禅师传心法要》145页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
  [10]《楞严经》卷一3页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印
  [11][12]《楞严经》卷六109页同上
  [13]《禅》2002第一期70页河北省柏林禅寺印
  [14]《达磨破相论》45页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
  [15]《顿悟入道要门论》127页同上
  [16]《达磨安心法要》133页同上
  [17]《圆觉经》6页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印
  [18]《圆觉卷下》12页同上
  [19]《达磨血脉论》17页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
  [20]《圆瑛法汇丛书六》8页北京广济寺印1999年2月
  [21]《血脉论》32页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
  [22]《传心法要》152页同上
  [23]《达磨悟性论》32页同上
  [24]《圆觉悟经卷》10页福建贡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印
  [25]《传心法要》148页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
  [26]《楞严经》卷十203页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