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修持心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满靖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修持心要

满靖
  前言
  从原始社会到目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类不断进步。但由于人类知识、力量的局限性,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尚有许多问题,仍无法找到满意的答复。带着这些疑问,我迈进了佛教学校大门,了解佛陀、认识佛教,不断为我心中的疑问,寻找答案。
  在学习佛法的几年中,我认识到佛陀不愧是觉者、智者、世间的眼目,为苦海中迷茫的众生,指导迷津,以“觉”的教育形式,深入人心,以安抚众生心为责任,为当今社会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社会的稳定发展,是我们未世众生最可靠、最终的皈依处。佛陀的教理从创立那天起。就致力于研究生命的根本——万法唯心,心外无物。因为佛陀起实经历了种种勤修,亲证了生命的本质,揭示了生命缘起的真理,以及无常的奥秘。佛陀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一语道破宇宙之玄秘:“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此中的“智慧德相”即是我们的真心佛性,正因有此真心佛性,才有脱离苦海,成佛作祖之日。为何时至今日,我辈沦为一标准凡夫?虽生在人间,闻于佛法,犹如身在庐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众生在红尘中,来来去去太久,自然沾有一身的俗气,一身的颓废,一生生的习气,一次次的执著,都卷土重来,覆盖在真心佛性的明镜上。《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回。”可知,众生早已遗忘了真心佛性,执指为月,而生颠倒。
  由于众生迷而不觉,枉轮诸趣,遂感大悲世尊应化于世《法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即是诸法真实之相,亦即真心,它超越语言与思维,超越时空与方所。佛陀四十几年行化,直至婆罗双树间示现灭度,期间的说法度生,一言蔽之,皆未曾离一“心”字,所说种种法门,皆从此演绎而成,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故而“心”便成了佛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界人士千百年来,共同探究的话题,更是我们佛教徒修学佛法的下手之外。
  做为一名佛教徒,仅仅虔诚信仰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法运用于平日生活。古德们提倡语默动静体安然,行住坐卧、搬柴运水无非是道之风范,堪为人天楷模,并为后学指明佛学佛法的次序,以理论作基础,指导实践。正如哲人所说:“风帆不挂上桅杆,是一块无用的布;理论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又如邓小平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则,就不会被世人所接受。真正的科学家,走出书房,到实验室,作完实验又回到书房,将所得结果分析探讨,以与理论相印证,真正的佛教徒亦是如此,在学习教理基础上,最重要的实践,也就是安心,所言之修行,也不过如此。故本文对安心这一重要问题展开论述。

       一、安心之由
  如今,在优越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早已丰衣足食,生活无所优虑,无所不安,既然如此,何需安心?
   (一)欲望所牵故
  目前,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中,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腐蚀剂在滋生,根源于人民物质需求日益提高,对外物的摄取是不断增长。当拥有了避寒的一身之地,又想得到广厦千万间,不追求最好,只追求更好的。如此整日奔波忙碌,身心俱怠,何谈安贫守道?孔子曾说:“无欲则刚”。吾人之所以无法刚,即是被欲望所牵,欲望无边,追求无限,穷年累世不知足。佛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陀为我们指出制造痛苦之缘由,当欲望得到暂时满足时,深感庆幸,迷恋于幸福之中,不会顾虑到如何面对失去之时;反之,求不得苦便成为“不请之友”,终日被它牵绊、驱使,无法脱离痛苦的深渊。
  现代文明日新月异,人们的欲望占居整个身心,失去精神支柱。人格商品化带来的是无限的空虚和贫乏,内心愈感空虚,愈想占有愈多的外物,予以弥补,不料又踏上南辕北辙的老路,迷失自我。回首沉思,我们为欲望付出了青春年华、宝贵时间和精力,乃至整个生命,为此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而它留给我们的却是更多的因扰和不安,诸如名利之得失,权势之执著、情爱之迷恋,如胶似漆,统统系缚在我们人生身心,促使身心失去平衡,无法回到本自湛寂灵明之状态。俗话说:“心安乐就得满足”,其实人心从来就不满足,怎能得到安乐呢?

  (二)逆境所转故
  人生活在世界上,岂有一帆风顺,面对顺逆境界,无法逃避。境界现前,心湖遂生起涟漪。顺者,或许能够接受;逆者,则百般排斥,但无论怎样排斥,依然摆脱不掉。人生就是如此无奈,自己若不能自我解脱,逆来顺受,定被逆境所摆布。举例说:学习犹如逆水行舟,如今校园学生厌倦学习,逃学、退学者,比比皆是,这无非为逆境所迫,面对现实缺少勇气。事业的成功,可以说是人人所欣取的,但它最终是属于敢于接受挑战的勇者,古人云:“故天降降大任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谓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敢于挑战之人,古今中外又有几何?诸种失败,诸种错误,我们始终无法善待;逆耳之言,损己之行,更上不堪忍受,人与人不能达到和谐,人与社会不能趋向完美,成为人们趣善向上的有力阻碍。无论工作、学习,都无法坦然,由于不能容纳一切,逆我者恨,顺我者爱,将自己的生活局限于一定空间,不得自在。见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秋景,就生起悲凉之感;见到“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的春光,就生起欣喜之情,这颗心随着忽喜、忽忧,飘泊不定,这也是导致身心不安的因素之一。
 
   (三)无知所困故
  内心的无知,也会促使身心的不安与彷徨。人们面对人生价值、生命自我认识,以及心灵的关怀,烦恼解脱等问题,往往陷入迷茫之中,犹如流浪之人,无依无助,徘徊街头,找不到人生归处。难寻建立道德规范之方,及净化自我心灵之法,也不知寻找古圣先贤的足迹,去探索求真之路。这个有逻辑思维,及创造力的人类,只顾揽取眼外的大千世界,无暇自省。每当身边事物暂歇或停止之际,无限的悲凉寂寞,接踵而至,内心更加茫然无知。人不仅对自己没有真正了解,其实对外物的认识,也甚是肤浅。正如人们喜欢在熟悉的环境中生存,能够如鱼得水的安然成长。若逢遇新生事物,或全然陌生的环境,可能会产生极大的无力感,会有更多的惶恐和不安,皆是由于无知所造成的。
  面临这种种的不安,众生需要大善知识的指引,需要甘露妙法的灌溉。佛陀,不愧是真理的觉者,佛陀的教法,更不是什么迷信,它不仅利益几千年前的社会人类,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不失其效,盛行于世。佛陀因地制宜,通过各种渠道利益众生,安抚众生。古德云:“心安则道隆”。然而,真正的安心,即是认清自己本来面目,面对生死,能够对身心生命有真实的了解,由此可见,安心是多么重要,那如何安心呢?
 
         三、安心之法
  (一)识心
  佛陀出现世间,度迷妄众生,即是令众生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认识真正自我。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明明德”;用佛家的话来说,即是“明心见性”,识破妄心,觉悟真心。《华严经》云:“不了于自心,云何知正道?”又《大日经》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故佛在《楞严经》中开示众生,此真心是凡圣的觉性,佛陀觉而不迷,真心湛然显现;而众生迷而不觉,真心被客尘烦恼所覆障,犹如明镜,日久积尘。虽然如此,在众生身中都未曾尚失。佛陀方便施设的如来藏思想,即是此义。依经文:“妄心顿歇,歇即菩提。”可知,真妄之别,迷悟之异,即在于“歇”,故而六祖慧能大师提倡:“顿悟自性,见性成佛”的主张。若欲破妄显真,转迷成悟,必须先认清妄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舍未究本,直契心源,真心方得显现。
  1、辨妄心
  何谓妄心?妄心即是我们平日虚妄分别、计度的攀缘心,遇缘加剧,驰逐不可调控,是真心迷后的产物。由于真心不守自性,一念妄动,产生无明,将本具的如来藏,变为识藏,产生能所的见相,妄现出根身、器界,故知此等诸境,皆为幻化之实。而此妄心因尘而有,尘无则无,虚妄无体。正如《金刚经》中所讲,过去、现、未来三世,皆不可得。我们由于不觉,诸顺违之境,深生贪著厌恶,种种烦恼、忧愁遂从此生。如此经恶性循环,造诸行业,枉受轮回之苦,都是将此心猿意马之心,认作本自真心,认贼作子,实则与妙真如心,愈距愈远,障蔽了菩提本性。佛陀教诫我们,欲求证佛果,须从性上起修,此性即是心性、真心,否则劳修无益,荒废时光,甚是可怜!
  我们本身家珍——如来藏心,至今沦落于何处?常人认为,身体内部的肉团心即是。其实,它只是人体中循环系统的一个器官,虽有维持生命活动之用,但有生有灭,随身体的消亡而消亡,无法常住不变。再者,若心实居身内,则应先见体内之及腑,而实则不然,故知这不是我们的真心。众生对万法的执著,总是偏执一边,故又有执著心实居身外,仔细审察,亦是不成。我们知道,身心本不相离,有情有知觉,无情无知觉,若心居身外,则身心相离,岂能无过。那么,心是否潜藏在眼根里,或者说暗藏在根尘中间?经理论推敲,事实证明,心潜眼里,则眼同外境,失去它随见随即分别之功能;若在根尘中间,心则混染不清,根是有知,尘是无知,心居其中,定为半有知、半无知。可见,我们狭窄的知见,将心局恨于某一处所,是错之又错。
  依经义得知,虚妄之识心,能攀一切缘,遍一切处,并没有固定的处所,不能说其在内在外,况那圆满周遍无染的真心,更是无在无所不在,岂可妄生分别?无明妄心,乃是依真如而起,是真如的一种势用,并非吾人本来面目,而于前尘想相,妄生执著,遂将无始菩提根本,转为无始流转生死根本。这妄想执著,是依尘而起,离尘则毕竟无体。《圆觉经》云:“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故而迷失真心。在破妄心的同时,应当了知真妄不二之理,否则离妄求真,犹同离波求水,终不可得。又如食米未精,皮糠未除,贫者愚痴不识,轻贱视为可弃之物,实则虽外似无用,内实不曾毁坏,一旦去除皮糠,乃为王者所膳用。
  《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修道人重在调心,调伏妄心之时,即真心显现之日。《遗教经》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才是真佛子。否则,整日与散乱心为伴,虚妄心为友,与之形影不离,口言修道,妄心不歇,真心不悟,谈何容易?即然如此,真心又如何在众生身上显发呢?
  2、显真心
  佛陀于有情六根中,显示真心,在眼根为见性,在耳根为闻性,乃至于身根为觉性。经中仅以眼根来显真心,即显见性能见物,而非眼见;见性是脱根、脱尘,非同妄心离尘无体,故是真心;见性如如不动,动静二皆不属,不随身体坏灭而消失;悟时无所得,迷时本不失;明来见明,暗来见暗,无所归还,不去不来,更不与诸物象相杂,超物象而独标,亦不受其阻碍,如同虚空,彼此相融,唯有假名;见性周遍于一切法,借物而显,且离一切物相;见性之体不变,但有随缘之明,因缘、自然二皆不著;真见离于带妄的见精,乃是妄见所不能及。这即是众生皆晓的十番显见,是佛陀是显真实义故,所开的方便之门。故识破妄心之妄,当下即能找回我们本自家珍,祖师们常以“返闻闻自性”下手起修,目的无非亦是如此。
  由上可知,真心妙体湛然常住,离诸戏论,通贯古今,不立圣凡,绝诸对待。《起信论》云:“真如自体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以来,性性满足,一切功德。”真心体虽不动,但有随缘显现万法之德用,故有六凡四圣等万法差别之相。所谓披毛从此得,作圣亦由它,可见,十法界诸法,皆依此心之体为本。万物非天生地长,皆一心所现,我们现在这个色身,也没有逃出这心的范畴。既然如此,世上还有何法不能生?故《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随外境转,转外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不只四科七大无非藏性,就是日常生活一切时中,见间觉知等,也皆是真心的显现。其体用相合,即是圆融无碍之中道妙理,佛觉则称正遍知,迷则称颠倒凡夫。
  
   (二)修心
  1、正修
  众所周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进而推知,妄因结果妄果,真因必得真果。若欲证得不生不灭的真常果觉,则必须以此不生灭之因地心方自证得。为此,佛陀大兴慈悲,在楞严会上,敕诸二十五圣,各陈圆通,以示众生修证真常之路径。此二十五门,对十方如来言之,并无优劣、迟速之分,一一修行,无不圆满无上菩萨。但对未世众生而言,障深福簿,真善知识实难遇,难的即是修行找不到路,故今佛令文殊菩萨指给众生最易最妙的修行路。
  治病治基本,斫树斫其根,要不得要解脱痛苦,必先寻其因。众生智浅,故而畏果,菩萨深智,所以畏因。十方诸如此类佛如来,在楞严会上,异口同音告诉汝等,轮回生死之因,与圆证菩萨提之本,同是六根,更无他物。故而,诸大德时常告诫吾辈学人,把握住自己的六根门头,既然如此,除妄显真的修行起点,就是六根。六根的每一根,皆被六种烦恼结所系,其解脱之法,也无非是解除诸系缚。六根虽用中相背,但性中相知,故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但在这六奶中,哪一根最契合吾辈之机呢?文殊菩萨毫无疑问地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我们的本师,释迦佛在此婆裟国,即是以音声转法轮,以音声作佛事。由于此界众生耳根聪颖,能洞闻十方,若远若近,所有音声,能一时俱闻,且不随声尘而忽生忽灭,其性常住,圆满周遍,真实不虚,正以此真因,方能契证无妄之果,若能修习观音菩萨耳根之法门,歇妄显真,成就菩提则事半功倍。此法门就是观音菩萨安心之法,最初从闻思修入道,解除耳根的诸种系缚,使其恢复本自湛然朗明之性的过程:
  修心要领之初门,当从耳根闻性下手为宜,这耳根能闻之本性,人人本具。正由于众生耳根最利,终日流逸,循声尘而流转,奔驰于声尘之中,被声尘所局限。沉醉于可爱之声,贪爱不舍;排斥不可爱声,嗔而不愈;不明声尘如幻,则痴则无智,三毒由此而生。今欲安其心,见自本性,故复应从此耳根闻性入门,不驰求外界音声,唯以所起如幻之始觉智慧,作入流照性功夫,回光返照,注听自耳能闻的自性,则可超越外界声尘。永嘉大师说:“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可见,入流亡所即是观音菩萨修证圆通之总诀,亦是我们背尘合觉的开始。
  更进一步的修心,是舍生灭识心,离一切想念,以正智观察能闻之自性,追究能闻者是谁;远离闻之能所,不著空有。前已解除所闻动境之系缚。《楞严说通》云:“前之亡所,且唯亡动,今之既寂,乃是动结已除,静结方显也。既寂之后,加功进力,反闻功夫,展转深切,以至寂静亦亡,则动静二尘,迥然相脱矣。”即是说,此时声尘的动相,虽不能为碍,但静但仍未能超越,若著于此,复名为碍,故须勇往直前,做入流之功,方可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此时能闻之根,亦成其系,故而继续加功渐进,由于根尘如胶芦,现所闻尘相已不生,故能闻之根也随所闻而俱尽,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若住此境,但得人空,去除我执,未得法空。唯当加功再进,透过此关,在此根尘迥脱之际,唯剩一觉,能觉清湛纯一无边之境,既有所觉,必有能觉,又有一种所,能觉之智与所觉之境相对,仍是障碍。虽是一种智,亦不能吝惜,皆应舍弃,二俱空寂,以破除法执,能觉所觉虽空,但空仍不圆满,空之能所宛然仍在,又是一层对立,有对立即不究竟,故应再作入流照性,真正达到人法俱空,以求圆满空性。这诸种结缚,虽证明圆满空性,但不出生灭之法。次第生,次第灭,仍不能直达本心,若著此俱空之境,则是修证旅程之细障,此障最难解除。正处在百尺竿头,更须进步,念念返妄脱尘,始觉合本,发明本来心地的原有风光,灭相迥脱,本理理前。正如古德所言:“百尺竿头更进,十方世界现全身。”诸障具体除,顿证一心,与《涅槃经》所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理一致,即能亲见本来面目。
  利根行者,直循此法,即可安自本心,但末世钝根行人,去圣目遥,魔盛障重,邪师说法,数如恒沙。为远诸魔扰,安心办道,故而诸种助行,不可废除。
  2、助行
  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虽不及六祖大师的开悟偈,但对悟前行者。还起着指导作用。真心犹如明镜,尘埃喻如妄想烦恼,应常常拂拭,真心才会显露。那么,如何拂拭呢?佛在《楞严经》中酬阿难启请时告之:“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即是戒律的总原则,三决定义对治三毒,息诸妄想。首先,摄心不起,身口业皆以心为主宰收摄其心,身固不犯,妄念不起,外境自销,内外湛然,如风止波停。佛法讲:戒是正顺解脱之基,亦是无上菩提之本,甚深之禅定,无碍之智慧,自利利他,皆不离此。因此,佛陀开示四清净明诲,重申戒学以拂拭,促使众生脱离生死病苦,识达本心之举,得以速成。此法门虽是自力解脱之径,佛陀的教诲不可不循,但是由历劫之宿业,多生之宿习,以及众魔之侵扰,独靠自身力量难以降伏,须借楞严神咒之力,或结界建坛,诸菩萨善神护持,方易成就。前以戒拂拭,是理道场,能治内魔,今再以诸神力助之,为事道场,以治外魔,内外具伏,修行路上,宛如顺水推舟,可直趋宝所。吾人之心何愁不能安?
  (三)用心
  用心,是学化的最高阶段,是修道人崇高的目标,也是学有所成,修有所证的重要标志。即是前面所讲“明心见性”之境地,狂心停歇,已打破妄知妄见,身心消殒,彻悟心源,明见真性,深刻体解佛即心,心即佛,心佛众生本无差别之理,进一步肯定了一切众生本来的佛的学说思想,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智慧不惑,断除一切粗重妄想烦恼,德相宛然,能够亲见自己本来面目。虽似有怕得,然此所见,宛中镜中之相,可见而不可即,未能发挥佛性自在妙用。正因如此,应复从坚固不变之体,发广大随缘之用。在善识心、修心的基础上,更须善护其心、善用其心,致使真心恢复原有无边妙用。方为安心之究竟。
  关于证体启用的景相,古大德多不详言。由于此种境界,并非言思所能及,真源淇寂,绝生灭之端倪;法界幽玄,泯圣凡之迹相。心性本自空灵无住,方成妙用,一有所住便成巢臼;心性本来无有一物,说空说有、说迷说悟、说真说妄,皆是相对而论,所谓但有言说,均无实义。原本无所修,亦无所得,更无所证,若一落言诠,即嫌住著,反障悟门。奈我人不识,故佛特此借有为之事行,以密示无形之体用,依小不迷之迷,立无修之修,斯有无证之证的境果。
  今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秘密地转移贪嗔痴之妄心,功夫纯熟,凛然醒悟,清净之心现前,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譬如灯之光,可破千年陈暗,自然显现万里晴空。假若守此空境,或耽著静处,而不知于境上起用,犹如贫子横发巨财,不知其用,仍外贫困。故而古德警诫学人,应以所悟之理,于事增早磨炼,厉诸尘境,以炼其心,了除习气,方为圆妙,《楞严经》云:“理属顿悟,乘悟并销,事则渐除,因次第尽。”经中观音菩萨就是如实而行,证得圆通以后,遂于境上启发种种功德妙用。将其所得之清净自在光景,移用于人事,化颠倒为正觉,化烦恼为自在,非但远离自身之苦,而且能除却他人之忧,解除世间水火等难,施予众生诸种无畏。如此,即已证者实相,契佛本怀,以亲近佛所;又能救度众生,脱离忧苦,以增长道粮。这正是大乘佛教的精神,在利他中成就自利,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成就佛道,方为圆满。这历于此婆裟五浊之境地,作利生事业,不自安享所证圣境,而能从体起用,虽不是人人所能力,然而菩提大道的历程,却实如此。正如《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此则不唯观音菩萨所独具,文殊、普紧大士及十方三一切诸佛,无不从此圣道而出,试说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这大行大愿重重无尽的不思议妙用,皆于事境所发,于事境所显。所以,一切妙德都不离世觉,若能善用,无不是唯道是从之事,无不是君子所为,菩萨所行。故了识真心之体后,须于人情世故,练习通达,互除习气;熟于因果之理,更历五十五位菩提路,方起大机大用,此因果缘起之圣位,位位圆融,虽似有诸位之别,然其差别终不离平等。
  至此,空花水月才能成为神通妙用,溪声山色,咸是第一义谛,乌啼鸟鸣,无非最上真乘,是为诸佛极证之果海。言其用,如旭日东升,圆照朗彻;语其体,犹皎月西落,清净寂然。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圆融交摄,唯是一心,譬如雪覆千山,海吞万象,唯是一色。是以一心万法,舒卷自由,三际诸方纵横无碍,十世古今一时俱现。据真觉禅师所说:“心性虽存有体用、理事之分,但才考其实际,则非一非异,相之妙用随缘,应为万类,而妙体不动,离一切相,即用从体发,体能发用,体用不离。”所谓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也是《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殊胜境界,终日无住而又终日生心,达到不住生死、涅槃二边,亦不住中道,而又能生玲珑活泼、不取不舍研究室心,念起不随,生而无住,但并非不生其心,若不生心,如何起诸不求下化的妙用呢?
  总之,善用心者,已是智慧现前,远离颠倒楚想,能了达宇宙万有之相;善用心者,已是心地无染,再不被外境所惑,烦恼所迁;善用心者,能以常净我乐的圣德,庄严依正二报,像六祖大师说:“用即了了分明,应用遍知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心体无滞,是名智慧。”如此方谓究竟的安心,才能达到学佛之真正目的。
  
      三、结束语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与生活息息相关,并非脱离现实而独存,即是将甚深理趣融入日常。简单的事物里,埋伏着无边的奥义,如此,生活更加充实,生命更有意义,古德们常在清贫生活中,享受内在的富足和安乐,因为他们“大事已明”,安然无事,达到了“落落明珠还给浦,滔滔逝水绝归源”的境界。而吾人那迷失在红尘万缘中的自性,何时能返回本自家园;滔滔流逝的心泉,何时能溯回源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时更多的是“自心已安,从此做自家主人”的快慰。成佛作祖则指日可待,自能安心,又可借此以安众生心,普愿众生皆是此快慰,与诸众生同登彼岸,同入如来妙庄严海。

  参考:
  1、《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海仁法师著
  2、《佛法修证心要》 元音老人著
  3、《心地法门》 本如法师著
  4、《心声录》 黄念祖居士著
  5、《佛学文摘》 2001年12期
  6、《圆光新志》 1991年66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四句偈试述
下一篇:圆满究竟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