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玉华寺遗址的发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仵录林 王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玉华寺遗址的发现

仵录林 王民


玄奘圆寂后,玉华寺绵延千载,香火不绝,历经唐、宋、金、元、明诸代,毁于明末清初。在其千余年的历史中,玉华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佛教文化遗存。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努力,这些珍贵的文物遗存得以重见天日,在国内外引起巨大震动。
  “佛迹记碑”文字题记的发现  1999年,在玉华寺肃成院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出土了刻有文字的残石数块,经对合粘接,发现石块上方刻有残留的带有各种纹饰的脚印局部,其下方为铭刻文字。文字为楷书竖行,共8行,每行3字,共24字。内容为:“佛迹记摩揭陀国波叱离城释迦如来蹈石留迹奘亲观礼图”。前部完整,后部文字不存。从其内容分析,该段文字应是玄奘法师在玉华寺敬造的佛足印石的文字题记部分,是玄奘法师的手书铭文。  佛迹记碑文字题记与同样发现于肃成院石窟中的金刚座铭文字体相同,都是遒劲有力的楷书,详细观察其起落笔及间架结构,可以确定属同一人所书。从行文语气等方面分析,两者均应为玄奘法师手书铭文。作为伟大的佛学家和虔诚的佛教信徒,玄奘法师在如此重要的佛门圣物上亲笔题铭是顺理成章的,而皇家大寺玉华寺当时也只有玄奘法师堪担此重任。
  


玄奘法师“度渠伤胫处”的发现
  肃成院遗址考古发掘中,在*近山崖的建筑遗存后部,发现了一条东西向的水渠。渠长约40米,宽0.9—1.2米,深约0.7~1米,沿山窟根部向东流经石窟洞口直入院东侧山谷之中。渠内包含物中有各代遗物,尤其底层出土有数件唐代标本和建筑构件,证明此渠应属唐代遗存。这条通过石窟洞前的水渠为初唐所建,其用途应为排泄院内雨水和山崖上流下的山水。石窟门前架有小桥,此处也正是史书所记载的玄奘法师“度渠伤胫”之处。
  肃成院遗址石窟的有关问题   肃成院遗址东北角,绕山间立崖,在砾岩和红砂岩之间,有一通人工开凿的半开放式石窟。石窟洞口向内,有六个大小不一、相对独立、又有通道相连的小窟,每窟内有二层台,为置奉佛像之用。窟龛之间的墙面上雕刻莲花、蔓陀罗、执戟力士等图案,中部为开放式石窟,深约2~3米。窟外沿刻露出十分明显的窟沿护栏痕迹,布局规整有序,窟内地面平整,以若干小平台划分成小区。窟外即为瀑布,水流较大时形成水帘。南部又是一段封闭式带有通道的石窟,出口处不远,发现有唐代建筑遗迹。  该石窟中部就是发现“金刚座”和“佛记碑”之处。我们推断,肃成院石窟的开凿,不可能早于贞观二十二年,即玉华宫设计、营修之时。贞观二十二年,玄奘法师曾陪太宗皇帝在此避暑,其间的活动史书记载甚详,但并没有提及开凿石窟之事,且玄奘在此停留时间较短(约四个月),因此,肃成院石窟还应晚于此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