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影响中国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教育因素探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3日
来源:不详   作者:马建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影响中国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教育因素探析
  马建青
  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授
  人的素质(1999)论文集
  1999.12
  页128-134
  --------------------------------------------------------------------------------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素质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当前中国许多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足,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和青少年自身共同的看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不断增多的心理行为问题乃至精神障碍和自杀现象)正在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并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学业进步、人格完善的障碍,影响到青少年对社会的适应。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意味着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就意味着被淘汰。不仅仅如此,健康的心理也是一个人健康、愉快、成功和幸福的基本条件。
  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却是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素质状况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人民日报》1989年报导了「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对2961名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表明,16.79%的青少年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初中学生为13.76%,高中学生为18.79%,大学生为25.39%,随年龄增长,心理卫生问题呈上升趋势。1 1995年我们从全国各地区的高校中抽取了528名大学生作心理卫生测验,发现有22.35%的大学生存在中等严重程度的心理障碍。2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人的素质提高将成为空中阁楼。本文主要探讨影响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发展的教育因素,着重分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我们认为,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不足和下降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偏差、失误有密切的关系,并且这些偏差、失误目前还继续存在,不断扩大。这种偏差和失误集中表现在家庭、学校教育中「分数第一」的教育观念和某些有背于心理卫生的教育方法。在许多成人的头脑中为儿童设定的一条理想道路是:读好书──上大学──有好工作──成为成功者──实现人生目的。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正是这样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观念,把儿童青少年推向了「分数第一」的战场,只要成绩好,家长可以包办一切,老师、同学就会倍加宠爱,于是,学习的目的变得单一了,读小学是为了进理想的中学,读中学的目标是考进大学;学生的成长变得主要是读书。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营养」不足、片面是他们心理素质问题所在的关键。
  惟有首先从教育着手,从调整广大家长、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正是本文试图说明的核心观点。
  一、家庭教育的溺爱与包办对孩子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
  由于中国大陆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20岁以下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虽然独生子女与心理素质高低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定存在必然的联系,但由于独生子女而导致的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当今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们对青少年的成长,特别是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的后果已越来越明显。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父母感情和希望的寄托,中国传统历来十分重视这种亲情,随着独生子女的出现,现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父母竭尽所能地保证孩子的营养,给孩子接受尽可能好的、尽可能多的各种教育,甚至到了「拔苗助长」的程度,但心理教育、人格塑造的问题却被众多的父母忽视了。独生子女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但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极大多数的家长没有清楚地认识到。
  家庭是孩子最先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奠定儿童未来发展的基础。而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状况对青少年时期乃至人的一生都有关键性的作用,如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弗洛伊德特别强调,一个人的人格是由幼年的经验所决定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也认为,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自幼逐渐发展而成,至青少年期即大致定型,虽然进入成年期以后,性格仍将继续发展而产生若干改变,但这些改变通常只是程度上的,而非类型上的改变。3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也揭示那些表现出种种神经质倾向、神经症症状的青少年,大多数都是儿童时期不当的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和不良刺激的结果。并且一个人心理问题的形成时期越早,潜伏时间越长,改变的难度也相应越大。但多数家长对此了解不够,做得不理想,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埋下了祸根。它慢慢地生长,直到某一时刻,由于外界的不良诱发因素,致使其爆发或加剧。如果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能得到较好的辅导,有良好的环境,则早期的不良影响可以得到调整;如果以后的环境不佳,则会变本加厉,青少年时期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儿童期的心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对此,父母负有最大的责任。
  那么,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哪些教育因素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形成最有影响?
  首先是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应该得到充分的爱护。现实中,家长不自觉地、无意地损害孩子自尊心的事常常可见,比如,孩子做不好某事,父母指责孩子是「笨蛋」、「傻瓜」、「没出息」;当着其它孩子或成人的面,说自己的孩子不好;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说他不如某人聪明、能干、听话;等等。家长并非有心要伤害自己孩子的自尊心,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念和知识,他们或是「恨铁不成钢」,或是相信多批评会促使孩子的上进,多提醒会使孩子明白。然而,父母们并不清楚他们的善良愿望却违背了心理卫生的教育要求,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并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受伤、自信心被毁,是一种严重的心灵创伤,其脆弱而敏感的心理上将由此打上深深的烙印。有的孩子会变得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有些青少年和成人尽管学习、工作成绩优异、表现出色,但他们内心常有难以排遣的自责和自卑,他们也说不清这是为什么,深入的心理分析,就可发现儿时的自尊心、自信心被父母等人不经意中挫伤是其重要的原因,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打下了自卑的情结;有的则表现为自尊心过强,对他人的议论敏感多疑,总怕受伤害。
  其次是孩子的自立自强质量应该予以培养。父母总认为孩子小,需要保护,他们或是害怕孩子出事,或是顾虑孩子做不好,或是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于是父母承担了本该由孩子来完成、体验、训练的许多事务,把孩子置于自己的重重保护下。这种情形在目前的中国比比皆是,十分普遍,好心的父母没有想到正是他们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埋下了日后心理素质不足、能力欠缺的祸根。许多孩子独立性不强,依赖性很重,娇气十足,缺乏挫折承受能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经不起批评和委屈,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正是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孩子们没有学会自己负责任,承担义务,除了读书,其它的生活体验很少,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或是气馁,或是逃避,或是寻求父母、老师的庇护,有的甚至选择轻生。这样的心理素质很容易发生问题。不少大学新生离开父母后,竟不知如何独立生活,有的为此夜不能寐,心情烦躁,无法学习,出现「新生适应综合症」,甚至退学。我们曾心理咨询过类似的多例个案(包括执意退学者),虽经精心辅导,得以转变,但留给我们的印象却十分深刻。父母的越俎代庖,包办太多,阻碍了孩子自立意识的确立、自强能力的培养,实在是害子不浅。这样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会有严重的社会适应不良症。有的由于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安全或所作所为提心吊胆,怕这怕那,思虑过多,致使孩子长大后也总是莫名其妙地担心、紧张、恐惧,呈现神经质反应。
  第三是孩子良好的个性培养应成为家长教育关注的重点。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家庭民主气氛的增加,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儿童自然成了家庭关注的核心,全家保护的焦点,孩子从小就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父母和祖辈对儿孙百般疼爱,以致过分溺爱,真可谓「拿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时时想着儿女,事事让着孩子,所谓的「4-2-1综合症」4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现状。由此导致的是目前儿童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这种个性特点使他们缺乏合作精神,与人交往容易发生矛盾、冲突,适应能力不强。21世纪是全球一体化的信息时代,不只有竞争,更要有合作,不仅能与周围的人能合作,还要能与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达成在历史、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这是中国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人的现代化的要求。美国学者英格尔斯在其著作中对此作过专门的阐述。5
  由于长期的溺爱,许多青少年缺乏生活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质量,缺乏责任心。这种责任心的缺乏既表现在对国家、社会、他人,也表现在对家庭和自己。一方面是严重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是很少有责任意识,不知道个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在人际关系中的责任。这不仅是一个思想品德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首先是个心理健康问题。
  二、学校教育中的「分数第一」对学生素质提高带来的危害
  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系统地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培养的场所,对学生的人格健全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模式占主导,智育至上,分数第一,过分重视知识传授、文化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的健康发展,多数学校没有心理辅导活动和必要的心理教育课程,一些教育内容和方法违背学生心身发展规律。特别是近年来越演越烈的「考试风」(如「中考风」、「高考风」、「考研风」),迫使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投入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尤其是在中小学,学校教学变成了为升学而进行知识灌输和考试操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尽管近年来,教育部门也一再呼吁加强素质教育,改变应试教育,但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考分、升学率是硬指标,其它是软指标或无指标,只供参考。考试这根指挥棒不仅指挥着学生,也指挥着学校,以致越陷越深。这种激烈的竞争,已经蔓延到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孩子身上。每到休息日,儿童们便去上各种辅导班,甚至连平时的晚上。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孩子们几乎喘不过气来。如果走在路上,你会发现,如今年轻小姐身上的背包越来越小,而孩子身上的书包却越来越大,你不由得会生出许多的同情,可怜的孩子!他们过早地进入了竞争的行列,陷入了「题海战术」,他们天真无忧的童年、自由娱乐的时间被无情地剥夺了。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的是为成绩好坏的担忧,为竞争失败的苦恼,以及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的儿童、少年生活。一方面是父母的包办、溺爱,生活经验少,另一方面是从小开始的无休止的考试竞争,以及沉重的心理压力,这就是当今许多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由于分数至上,考分第一,因此学习成绩成了学校对学生评优评等的最主要指标。父母对孩子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的程度上亦与孩子的学习表现联系在一起。在一个视分数如生命的环境中,学习成绩不佳者会被教师、家长、同学和学生自己视为无用者、没出息者、笨蛋等等。一个学生一旦被他人或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他就极易失去自信心、自尊心和自爱之心,变得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一些学生甚至因为考试不及格而自杀。这种心灵上的自卑阴影对青少年人格的发展极其不利。在许多学校,学习差的学生也往往容易是品德差的人,他们被称为「双差生」。应该说,学习差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品德差,而现实中所出现的这种结果,正是不健康的教育观念、方法所致。事实上,不只是那些成绩不佳者,那些学习优秀者也时时感到紧张和担忧,害怕成绩下降。他们能成功,但不能失败,他们对失败的承受能力特别脆弱。我们把这称为「优秀学生综合症」。在大学里,我们常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昔日佼佼者,他们曾是过去中学的优等生,有过名列前茅、受人宠爱的历史,但在人才济济的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显得默默无闻了,相当一部分人难以理性地正视这种变化,他们或是情绪暴躁,或是心情忧郁,或是否定自己,甚至发生严重的抑郁障碍,个人企图自杀。当他们发现自己在学习上不再出色时,他们赖以建立自信的基础崩溃了,生活目标失去了。这是我们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多数考试是死记硬背式的,被人们称为是「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扔笔记」,这在大学的许多课程中也如此。这样的考试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这种分数至上、智育第一的教育教学结果,即使就智力开发来说,也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比如,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进大学后不知道如何自学、如何安排学习时间,缺乏学习能力和强烈的求知欲;一些人书本知识不少,可能力、素质不足,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方面。「高分低能」的现象在许多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分数至上的教育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智力的片面开发,更是对学生创造力的遏制、扼杀,对学生心理的发展也是有害无益。
  以《情感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1995)而闻名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教授(D.Goleman)指出:以IQ(智商)预测未来成就,例外大大多于一般。IQ至多只能解释成功因素的20%,其余80%则归于其它因素。这些「其它因素」中的关键因素是「情商EQ」,即「自我激励,百折不挠;控制冲动,延迟享受;调适情绪,不让焦虑烦恼干扰理性思维;善解人意,充满希望」6,这些都是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家庭、学校教育中应重点培养的质量。
  面对一个竞争日益加剧的世界,中国青少年是否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不仅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随着竞争不断加剧,心理负荷不断增加,客观上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水平在决定人的生活质量方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美国心理卫生专家艾森伯格教授所言:「一旦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证后,心理卫生在决定人们生活质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然而,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此的心理准备不足,害怕竞争,害怕失败,现实中青少年的心理素质的现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间反差甚大。而目前的社会还缺乏足够的为青少年缓冲精神压力、排解心理不适的机制和机构,亟待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率先行动。
  现代社会是一个重视、强调人的素质的时代,因为惟有好的素质,才有扎实的发展基础和潜力。我们认为,提升人的素质,应从小抓起,从最基础之处抓起,教育为本,基础为主。也就是说,首先应转变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全人发展,而不仅仅只是狭隘的知识传授和考分这一指标;第二,家长、各级教师的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地体现心理卫生的要求,遵循儿童青少年心身发展的规律,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家长、教师自身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第三,应加强心理健康的系统教育,从理论上和方法上武装青少年学生。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人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这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没有人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就没有健康的社会和健康的现代化,而且人健康、全面的发展应该是现代化发展致力的根本目标。
  注  释
  1〈大中学生心理障碍应该引起社会重视〉,《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
  2马建青、王东莉、王晓刚,〈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3吕俊甫,《发展心理与教育──全人发展与全人教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2月第一版。
  4「4-2-1综合症」中的「4-2-1」是指一个独生子女面对的是父母两个,及父母双方的父母。父辈和祖辈共同关注一个独生子女。
  5(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7〈对「21世纪的精神卫生对策及方案」的讨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年第4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