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 Liu Ming-wood廖明活
廖明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方语文系,主修中
国佛教思想,并获得博士学位。早期以英文发表了很多文章
,返回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后,即以中文写作为主。(注54
)其有关如来藏学研究的英文文章:
1.) 1982 年 "The Doctrine of the Buddha-Nature in
the Mahayana Mahaparinirvana Sutra" 〈大乘涅槃经
的佛性教义〉
2.) 1984 年 "The Problem of the Icchantika in the
Mahaparinirvana Sutra" 〈大乘涅槃经的“一阐提”
问题〉
3.) 1985 年 "The Yogacara and Madhyamika Interpreta
tions of the Buddha-na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虽然他的作品全以英文撰写,但因都著重在中国佛教的
研究,对应用外文资料的中国佛学者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所以仅列于此。其作品在台大佛学中心的“佛学网路
资料库”(http: //ccbs.ntu.edu.tw/SEARCH/srch.
htm) 目前收录有六十多篇书目,读者可自行查阅。
53 Whalen Lai的英文著作;
"Sinitic Speculations on Buddha Nature: The
Nirvana School,"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32, no. 2, 1982. p. 135-149.
"Tao-sheng's Theory of Sudden Enlightenment
Re-examined, " Sudden and Gradual: Approaches to
Enlightenment in Chinese Thought, Peter N. Grego
-ry, ed.,1987, p.169-200.
"Buddha-nature and Human Nature - A Disscussion
of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eachings of Confucianism and of Buddhism and
Their Mutual Influenc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
-osophy, vol.23, no.1,1991, p.3-33.
54 在台大佛学中心的“佛学网路资料库”(http: //ccbs
.ntu.edu.tw/SEARCH/srch.htm) 中收录有十多篇的英
文作品,四十余篇的中文著作。(因资料库的资料随时
增新,所以不详列细目。)


页 263

Concept in Chinese Buddhism" 〈中国佛教唯识与中
观对佛性思想的诠释〉
4.) 1989 年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Buddha-Nature Doctrine in China" 〈早期中国佛性
论的开展〉(注55)

3. Shih Heng-ching 释恒清
释恒清在威斯康辛大学的博士论文为 The Syncretism
of Ch'an and Pure Land Buddhism 《永明延寿的禅净
融合》, (注56)译著有中英文多篇文章,有关如来
藏学与佛性研究的英文文章如下:
1.) 1988 年 "The Significance of Tathagatagarbha: A
Positive Expression of Sunyata" 〈论如来藏之空性
义〉
2.) 1992 年 "Tien-T'ai: Chih -I's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智顗的佛性说〉(注57)
法师于 1985 年返台后,在台大哲学系任教,多以中文
发表文章, 并开授“如来藏思想”,为台湾首开当代如
来藏学研究风气之先。(注5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Liu Ming-wood 有关佛性的英文著作:
"The Doctrine of the Buddha-Nature in the Mahayana
Mahaparinirvana Sutra,"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5, no.2, 1982,
p.63-94.
"The Problem of the Icchantika in the
Mahaparinirvana Sutra , " Journal of the Interna
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7
, no. 1, 1984, p.57~81.
"The Yogacara and Madhyamika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uddha-nature Concept in Chinese Buddhism, "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35, 1985.04,
p.171-193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Buddha Nature Doctrine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16,
no.l, March, 1989, p.1-36.
56 本论文现出版为书:Shih Heng-ching The Syncretism
of Ch'an and Pure Land Buddhism,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1992.

57 Shih Heng-ching有关如来藏的英文著作:
"The Significance of Tathagatagarbha: A Positive
Expression of Sunyata,"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Ⅱ. 1988, p.227-246.
"Tien-T'ai: Chih -I's Theory of Buddha Nature--A
Realistic and Hum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Buddha," Buddha Nature, edited by Paul Griffiths
and John Keenan, Tokyo: Buddhist Books
International,1990,p.153-169.
58 本文能撰构成文,完全要感谢恒清法师于 1985 学成返
国时,携回丰富的资料,并于台大哲学系正式讲授‘如
来藏思想’课程,使得如来藏学在台湾能成为一门重要
的佛学科目。


页 264

总之,由上述美国近代如来藏研究的简介,可知其影响
与引发的问题如下:
1. 近代美国如来藏学的研究层面较欧日学者的研究要广,
且更多面性。
2. M. Kiyota 师生对当代如来藏学的研究有某种程度的影
响。
3.从上述资料中可看出他们的一些论点:
1)Kiyota 师生著重于如来藏是否为一元论的讨论。(注
 59)
2)重视藏传如来藏论典的研讨。
3)关心中国佛教为本土或外传的问题。
4.Wisconsin 为西方“批判佛教”的温床:
1)谷宪昭1981年至1982年曾在Wisconsin教学。
2)Pruning the Bodhi Tree 一书的编著与书中多位西文
作者,(注60)都是毕业于此。
3)Jamie Hubbard 在日本曾与松本史朗研讨《胜鬘经》的
如来藏问题。(注6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依《佛光大辞典》的解说:一元论,英语 Monism。凡
以唯一原理说明宇宙全体之见解,称为一元论。即谓宇
宙世界之根本为一,而宇宙万事万物皆源于此一元。与
二元论、多元论相对而称,故称一元论。二元论者主张
神与世界、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等的绝对对立;一
元论则谓一切皆由一根本原理所生成,故无所谓神与世
界、精神与物质之对立。...
以上诸论,皆有其矛盾处,佛教为解决此一症结,遂肯
定其态度及立场,即:一概否定一切精神、物质、神、
或形而上学说之固定原理。小乘佛教将构成各类现象界
之要素(法)加以分类,而有五位七十五法、五位百法
之说;成为多元论之一者。大乘佛教则加以综合,而称
之为真如、法性、实相、佛性、如来藏、唯心、一念等
,故为一元论。至若诸现象界之根本,则视为无明与阿
赖耶识。此无明等与真如之关系,曾被论诤。大抵言之
,佛教于一元、二元、多元等概念未尝视为固定之实体
原理,而以“无自性”统视之。此为佛陀所持宇宙观之
基本态度。(引自:释慈怡编,《佛光大辞典》,高雄
:佛光出版社,1989,页 5。)
60 有关资料请参照注79。
61 相关资料请参阅:Hubbard, Jamie and Swanson, Paul
ed.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p. xx - xxii.


页 265

因此,接著应从“批判佛教”的介绍开始。然在此之前
,本文先就整体如来藏学书目作一比对,以便读者参照,并
展现如来藏学的流程与发展方向。

五、近代如来藏学的起源与开展流程图

将前述各段有关如来藏学的书目,由当代如来藏学三本
起源书开始,再筛选相关的书目,并依年代列出一如来藏学
开展流程图。从图示可看出,经由日本、欧美学者对如来藏
学的研究与陆续开展,至九○年代时,如来藏学的研究已走
向“批判佛教” -- 批判如来藏非佛教的论说与辩论的方向
。图示如下:
┌────────────────────────┐
│ 当代如来藏学的起源 │
│ │
│ 1931, │
│ Obermiller, E. │
│ “The Sublime School of the Great │
│ Vehicle to Solvation” │
│ │
│ 1935, │
│ Bailey, H. W. and E. H. Johnston, │
│ A Fragment of the Uttaratantra │
│ │
│ 1950, │
│ Johnston, E. H.(&T.Chowdhury)ed. │
│The Ratnagotravibhaga Mahayanottaratantrawastra │
│ │
└────────────────────────┘


页 266

┌──────────┐
│ 近代如来藏学的开展 │
│ │
│ ↓ │
│ 欧美 日本 │
│ ↓ ↓ │
│ │
└──────────┘
┌───────────────────────┬──────────────────┐
│ 泰西如来藏学的开展 │ 日本如来藏学的开展 │
├───────────────────────┼──────────────────┤
│ │ │
│1956,Frauwallner E. “Die Philosophie des │1930, 常盘大定,《佛性?研究》 │
│ Buddhismus” │1936, 月轮贤隆,〈究竟一乘宝性论 │
│1957,Dutt,Nalinaksha. “Tathagatagarbha” │ ?就?〉 │
│1966,Takasaki, Jikido. A Study of the │1951, 山口益,〈如来藏思想〉 │
│ Ratnagotravibhaga(Uttaratantra) │1951, 胜又俊教,〈如来藏思想?发? │
│1969,Seyfort Ruegg, David. La thuorie du │ ?就一考察〉 │
│ Tathagatagarbha et du Gotra │1958, 佛教文化研究所编,《汉藏三译 │
│1971,Schmithausen, Lambert. “Philosophische │ 对照如来藏经》 │
│ Bemerkungen zum Ratnagotravibhaga” │1959, 宇井伯寿,《宝性论研究》 │
│1971,Abe, Masao. “Dogen on Buddha Nature” │1961, 中村瑞隆,《梵汉对照究竟一乘 │
│1973,Seyfort Ruegg, David. Le traitu du │ 宝性论研究》 │
│ Tathagatagarbha de Bu ston Rin chen grub │1967, 中村瑞隆,《梵和对照究竟一乘 │
│1974,Wayman, Alex. and Wayman, Hideko. The │ 宝性论研究》 │
│ Lion's Roar of Queen Wrimala │1969, 小川一乘,《???大乘佛教? │
│1974,Paul, Diana. Y. A Prolegomena to the │ │
│ Wrimala devi Sutra and the Tathagata │ │
│ garbha Theory │ │
│1977,Seyfort Ruegg, David. “The Gotra, │ │
│ Ekayana │ │
└───────────────────────┴──────────────────┘


页 267  

┌───────────────────────┬──────────────────┐
│ and Tathagatagarbha Theories of │ ???如来藏、佛性?研究》 │
│ Prajbaparamita According to Dharmamitra │1974,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形成: │
│ and Abhayakaragupta” │ 大乘佛教思想研究》 │
│1979,Holmes, K. The Changeless Nature │1975, 高崎直道,《大乘佛典. 12:如来│
│1979,Grosnick, William. Dogen's View of the │ 藏系经典》 │
│ Buddha-Nature │1977, 武邑尚邦,《佛性论研究》 │
│1981,King, Sallie B. The Active Self │1980, 长尾雅人,山雄一监修,《如 │
│1981,Kiyota,Minoru.“Tathagatagarbha Thought │ 来藏系经典》 │
│ — A Buddhist Experiential Philosophy” │1982, 小川一乘,《佛性思想》 │
│1982,Liu, Ming-wood. “The Doctrine of the │1982, 平川彰等编,《讲座大乘佛教. 6 │
│ Buddha-Nature in the Mahayana │ :如来藏思想》 │
│ Mahaparinirvana Sutra” │1985, 久下升,《一乘佛性权实论?研 │
│1983,Grosnick, William. “Cittaprakrti and │ 究》 │
│ Ayonisomanaskara in the │1985, 高崎直道,《佛性何》 │
│ Ratnagotravibhaga" │1985, 吉津宜英,《华严思想史的研究》│
│1985,Kizuta, Minoru. “Tathagatagarbha │1987, 内山兴正,《佛性味:正法眼藏》│
│ Thought” │1988, 富贵原章信,《中国日本佛性思 │
│1986,Thurman, Robert A. F. “Tathagatagarbha”│ 想史》 │
│1988,Heng-ching Shih. “The significance of │1988, 望月良晃,《大乘涅槃经研究》 │
│ Tathagatagarbha” │1988, 横超慧日,《涅槃经:如来常住 │
│1988,Thrangu Rimpoche. Buddha Nature │ ?悉有佛性》 │
│1989,Thrangu Rimpoche. A Commentary on the │ │
│ Uttara Tantra Sastra │ │
│1990,Griffiths, Paul J. And John Keenan ed. │ │
│ Buddha Nature Treatise │ │
│1990,Heng-ching Shih. “T'ien-t'ai Chih-i's │ │
│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 │
│1991,Brown, Brian Edward. Buddha Nature A │ │
└───────────────────────┴──────────────────┘


页 268

┌───────────────────────┬──────────────────┐
│ Study of the Tathagatagarbha and │1988,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I》 │
│ Alayavijbana │1989,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Ⅱ》 │
│1991,H. S. Prasad ed. The Uttaratantra of │1989, 高崎直道,《宝性论》 │
│ Maitreya │ │
│1991,Hookham,S. K. The Buddha Within │ │
│1992,Ruegg, David Seyfort. Buddha Nature, │ │
│ Mind and the Problem of Gradualism in │ │
│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 │
└───────────────────────┴──────────────────┘
┌─────────────┐
│ 日本、欧美如来藏学的开展 │
│ ↓ │
│ 近年来如来藏学的新走向 │
└─────────────┘

近代如来藏学的走向--“批判佛教”

1989, 松本史朗,《缘起?空--如来藏思想批判》
1989, 松本史朗,《禅思想?研究批判》
1989, 谷宪昭,《本觉思想批判》
1989,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Ⅱ》,页372–376。
1990, 平川彰编,《如来藏?大乘起信论》,页78–88。
1990, 谷宪昭,《批判佛教》
1990, 田村芳朗,《本觉思想论》
1991, Schmithausen, Lambert. Buddhism and Nature
1991, 浅井圆道编,《本觉思想?源流?展开》


页 269

1992, 伊藤隆寿,《中国佛教?批判的研究》
1992, 谷宪昭,《道元?佛教 -- 十二卷本正法眼藏?道
元》
1993, 末木文美士,《日本佛教思想史论考》
1993, Swanson, Paul. “ Zen is not Buddhism: Recent
Japanese Critiques of Buddha – Nature ”
1993, Heine, Steven. “ Critical Buddhism and the
Debate Concerning the 75 – fascicle and the
12 – fascicle Shobogenso Texts ”
1993, Hubbard, Jamie. “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Critical Buddhism ”
1993, Lusthaus, Dan. “ Critical Buddhism: Returning
to the Sources ”
1993, Yamabe, Nobuyoshi. (山部能宜)“ The Critique
of 'Dhatu – vada' in Critical Buddhism ”
1994, Gregory, Peter. “ Tsung – mi and the Problem
of Hongaku Shisg ”
1994, 松本史朗,《禅思想?批判的研究》
1994, 谷宪昭,《唯识?解释学 -- “解深密经”?读?

1994, 高崎直道,〈最近十年?佛教学〉
1995, Seyfort Ruegg, David. “ 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
1995, 吕凯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
、“ dhatu – vada ”为中心之省察》
1995, 林镇国,〈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 现
代东亚“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察〉,
1996, Lin, Chen – kuo, “ A Tale of Two Buddhisms:
Metaphysics, Suffering and Modernity ”
1996, Matsumoto, Shiro. (松本史朗)“ Critique of
Tathagatagarbha Thought in Buddhist Philosophy

1997, 高崎直道,〈改版?当??〉,《增补新版佛性??
何?》


页 270

六、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

1997, Hubbard, Jamie and Swanson, Paul ed.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注62)

(一) “批判佛教”的起因与简介

从上表得知,1989 年在日本有两本批判佛学的书出版
,一是驹泽大学松本史朗的《缘起?空 -- 如来藏思想批判
》,(注63)一为谷宪昭的《本觉思想批判》。(注6
4)此二书开始将如来藏学研究导向“批判佛教”的路线。
接著,1990 年谷再出版一本《批判佛教》,由于此书名
的关系,此后关于佛教的批评正式被称为“批判佛教”。可
知从九○年以后,如来藏学的研究,倾向于“批判佛教”(
Critical Buddhism)的研讨,且“批判佛教”一词近年来
已成为佛学界新思潮的一个专有名词。其主要的诉求为“如
来藏思想非佛教”,连带的,以佛性思想为主的中国佛教也
不是佛教!其对“如来藏”与“佛性”的教说有强烈的批判
,且对中国与日本北传佛教有极深的影响。“批判佛教”虽
名为对佛教整体的批判,但其实只是对佛性或如来藏教义的
批判,或可说是针对佛教“一元论”的批判。
影响佛教教义甚深的日本近代“批判佛教”是何时开始
的?依松本史朗的说法,他认为“批判佛教”起因于 1979
年曹洞宗秘书长兼日本佛教会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以上书目请参阅杜正民,〈如来藏学研究小史 -- 如来
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上、下)〉,《佛教图书馆馆讯
》,第 10/11 期及第 12 期,1997。不同于本文,此
上下两篇文章如篇名云,是以介绍如来藏学书目为主,
故有关书目出处与详细资料请参考该文。
63 松本史朗,《缘起?空 -- 如来藏思想批判》,东京:
大藏出版社,1989。在“批判佛教”有关的文章中,应
以松本史朗的〈胜鬘经?一乘思想????:一乘思想
?研究(三)〉,《驹泽大学佛学学部研究纪要》,第
四一号,1983。(现收录于《缘起?空 -- 如来藏思想
批判》,东京:大藏出版社,1989,页 299 – 371。
)为最早出刊的文章。
64 谷宪昭,《本觉思想批判》,东京:春秋社,1989。


页 271

町田宗夫在“第三届世界宗教与和平会议”中,因否认日本
社会有低下阶层差别性的种族歧视与差别待遇的现象等,而
引起“部落解放同盟”极端的不满,并举行多次的抗议活动
。使得曹洞宗的领导人物为解决这“差别事象”的根源,于
1983 年针对“町田宗夫事件”,开始著手两件事:
第一、开始认真调查曹洞宗差别现象的真正情况。
第二、于佛教教义中寻找社会差别现象的思想背景。
并于 1984 年任命谷宪昭、松本史朗及其他六位在驹
泽大学佛学系的教授成立“曹洞宗教学审议会第二专问部会
”,就上述第二项的社会差别现象寻找佛教教义的思想背景
。当时他们所应讨论的内容是依〈修证义〉解说社会差别现
象与佛教教义“业”的关系为主。然而,他们的讨论后来却
超过了这个论题,有了不同于此的批判方向。(注65)因
此,“批判佛教”乃是日本新一代学者对“町田事件”的重
新反省所致。

(二) “批判佛教”的论点--如来藏思想非佛教

这审议会的研究结果,可从谷宪昭 1986 年〈差别的
事象?生?出??思想的背景?关??私见〉一窥端倪。它
是第一篇批判所谓“佛教思想与社会问题”的文章,此文的
论点主要是针对日本“町田事件”,从佛教徒的立场批判“
本觉”思想,他认为本觉思想是“社会差异现象”的思想背
景,且认为本觉思想不是真正的佛教。而重要的是,此社会
差别现象主要是曹洞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关于町田宗夫与“部落解放同盟”事件的原委请参阅:
William Bodiford,“Zen and the Art of Religious
Prejudice : Efforts to Reform a Tradition of
Social Discrimination,”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23 no.1–2, Spring
1996, p.1–27.
Matsumoto, Shiro.(松本史朗) “Critique of
Tathagatagarbha Thought in Buddhist Philosophy.”
Panel papaer on “The Critical Buddhism”,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第三届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
,台北:国立政治大学,1996。


页 272

所引起的,所以他认为曹洞宗的修行确实是有差别的现象。
进而言之,有很多现象是因为本宗的和尚所引起的—因为他
们传播本觉思想。(注66)谷早期的批判简析如下:
1.本觉思想是社会差异现象的思想背景。
2.本觉思想不是佛教。
3.曹洞宗的创始者道元禅师,在他早期作品《弁道话》
中曾批判本觉思想。
4.无视于道元的批判,道元的徒弟们 -- 曹洞的和尚却
开始传播本觉思想。
5.此差异的修行法与事件,是曹洞宗的曹洞和尚所引发
的。之后他又加上:(注67)
6.道元对本觉思想的批判,在其后期的十二卷本《正法
眼藏》中,有更完整的陈述。
7.道元在十二卷本的重要论点,则在于〈深信因果〉篇
。(注68)
虽然,“批判佛教”学者的批判角度各有不同,但其根
本点,就如松本所说的“在很多观点上,我与谷并不完全
相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是彼此有影响,且在佛学认
知方面有很多的相似。我们之间有一重要的相同点,那就是
对如来藏思想的批判。”(注69)因此可看出,“批判佛
教”所批判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如来藏思想。
今试就松本的著作,理解其批判如来藏的基本立场。
1983 年松本史朗在〈胜鬘经?一乘思想????:一乘思
想?研究)文中,首次提出一乘为“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谷宪昭,〈差别的事象?生?出??思想的背景?关
??私见〉,《驹泽大学佛学学部研究纪要》,第四四
号,1986,页 198 – 216。(现收录于《本觉思想批
判》,页 134 – 158。)
67 1992 年,谷宪昭出版了《道元?佛教》,就道元的
十二卷本《正法眼藏》对批判佛教作根本上的解说,确
认道元的基本论点为〈深信因果〉篇的缘起说。
68 摘录自:Matsumoto, Shiro. (松本史朗)“
Critique of Tathagatagarbha Thought in Buddhist
Philosophy. ” Panel papaer on “ The Critical
Buddhism ”,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第三届国际亚洲哲
学与宗教学会年会),台北:国立政治大学,1996。
69 同前注。


页 273

(hetu)的“基体” (locus )批判哲学说,开始导向批判
佛教的路线。(注70)之后他在《缘起?空 -- 如来藏
思想批判》 一书中有更详尽的说明,尤其是在〈如来藏思
想非佛教〉一文中,他依“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buddhadhaatu)” 的“性”(dhaatu)字原义指“放置的
场所”,即“基体” (locus) 的意思。他认为这些用语都
没有“本性”、 “本质”的意思,所以不能把佛性解说为
“佛的本性”、“佛的本质”或“成佛的可能性”。 因此
,松本继续说,如来藏思想很明显的,是有 "dhaatu" “
基体” (locus) 之意,所以他认为如来藏的本质就是 "
dhaatu – vada",而 dhaatu – vaada 也就是“基
体说”(the theory of locus)。总而言之,松本认为
dhaatu – vaada 的结构,简单的说就是指“单一的实
在基体(locus ) 生起多元的诸法(dharma)”。而所谓
“缘起说”是与承认“唯一实在的万物根源”之 "dhaatu
– vaada" 论点相反,因此松本下定论说,如来藏思想(
dhatu – vada)正是佛教“缘起说”所批判的对象,所
以,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
松本并以以下三点作为该文的结论:
1. 如来藏思想就是dhaatu–vaada。
2. dhaatu – vaada 是释尊批判的对象;佛教(缘起
说)是否定 dhaatu – vaada 的。
3. 今日的日本佛教,只有持续的反对如来藏思想的,
才是(真正的)佛教。(注71)

(三) 对“批判佛教”的批判--如来藏学学者的答辩

对于松本所作的结论,当然并不会为如来藏学学者所接
受,因此有批判就有答辩,是以在批判佛教的开展中,就有
“批判批判佛教”的文章出现。(注72)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松本史朗的〈胜鬘经?一乘思想????:一乘思想?
研究(三)〉,《驹泽大学佛学学部研究纪要》,第四
一号,1983。(现收录于《缘起?空 -- 如来藏思想批
判》,东京:大藏出版社,1989。页 299 – 371。)
71 松本史朗,《缘起?空 -- 如来藏思想批判》,东京:
大藏出版社,1989,页 1-9。
72 关于“批判佛教”的答辩,一般称之为“批判批判佛教
”,今依序列出书目如下:高崎直道,〈解说〉,《如
来藏思想. Ⅱ》,京都:法藏馆,1989,页 372 –
376 。田村芳朗,《本觉思想论》,东京:春秋社,
1990。


页 274

中,以如来藏学权威高崎直道的答辩较具代表性,兹转录于
下:

高崎指出,松本的立场若以印度佛教史来看,不外是从
中观派的立场,来排除一切“有”的论点,进而反对瑜伽行
派和如来藏思想中,所蕴含著「实有”化的倾向。然而,尽
管中观学派曾批判过这些思想,但是那也只不过说自派才是
了义,他派思想是不了义,批判他家学说为方便说罢了,最
后依然视之为大乘佛教的一部分并加以接受。从未听到中观
派说过这些思想不是佛教。此外,又以西藏佛教史为例,像
宗喀巴以中观思想为正说,并对于唯识思想如来藏思想彻底
地批判的历史事实而言,其最后结果亦是把唯识思想和如来
藏思想视为西藏大乘佛法的一部分。似乎也没听过这些思想
不是佛教的说法。就此而论,高崎认为松本以“ dhatu –
vada ”的构造作为界定何者是佛教、何者非佛教的观点,
这可说是缺乏历史的考察,而纯然是种思想所设定的类型,
因此其实效性是倍受质疑的。
此外,高崎发现松本对佛教的定义,也太过狭隘。他提
到:“松本所谓佛教,可说仅限于佛陀的教法中不曾被否定
之最少限度的教导,诸如像是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川彰,〈如来藏思想??何?〉,《如来藏?大乘起
信论》,东京:春秋社,1990,页 78 – 88、94 –
100。
Schmithausen, Lambert. "Buddhism and Nature: The
Lecture Delivered on the Occasion of the EXPO
1990, " Studia Philologica Buddhica,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VII.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Insti
-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1991.
Yamabe, Nobuyoshi. (山部能宜)“ The Critique
of 'Dhatu – vada' in Crtitial Buddhism. ”
Panel Paper on “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
-odological movement ”,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高崎直道,〈最近十
年?佛教学〉,《佛教学》,第三十六号,东京:佛教
思想学会,1994,页 1 – 18。
Seyfort Ruegg, David. “ 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8/2, 1995, p. 145 – 81.;
高崎直道,〈改版?当??〉,《增补新版佛性??何
?》,京都:法藏馆,1997。


页 275

法无行无常和典型的十二因缘,或者是非一元论或多元论的
佛教立场。”因此,高崎接著推测,也许像中观派所谓的“
胜义谛”甚至都会成为松本批判的对象,并且此一批判将扩
及到佛教传统中的任何观点,终而主张不承认任何的价值,
落入虚无主义里。(注73)

基于上述理由,高崎直道于新出版的《增补新版佛性?
?何?》中说,虽愧对社会的期待,但对于“批判佛教”并
不想另文答辩,他请读者参考其〈最近十年?佛教学〉即可
,其不愿再作答辩的态度由此可知。(注74)

(四) 西方对“批判佛教”的回应

1993 年春,因 Paul Swanson 撰写“ Zen is not
Buddhism: Recent Japanese Critiques of Buddha –
Nature ”(禅不是佛教 -- 日本最近的佛性批判),使得
“批判佛教”成为国际性的论题,“批判佛教”不再只是日
本区内的批判佛教,也成为西方学者注意的论点。(注75
)因而,在 1993 年美国宗教学术年会上开辟“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出处同注 19,页 55。由于高崎直道并不愿对“批判佛
教”多做答辩,代表性资料有限,故本段再次转录吕凯
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
dhaatu – vaada ”为中心之省察》,台北:政治大学
哲学研究所(指导教授:林镇国),1995,页 101 –
102。相关文献请参考: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Ⅱ》
,京都:法藏馆,1989。(〈解说〉,页 372 – 376。

74 高崎直道,〈改版?当??〉,《增补新版佛性??何
?》,京都:法藏馆,1997。
高崎直道,〈最近十年?佛教学〉,《佛教学》,第三
十六号,东京:佛教思想学会,1994,页 1 – 18。
Takasaki Jikido, “ Thoughts on Dhaatu – vaada
and Recent Trends in Buddhist Studies, ”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Jamie Hubbard and Paul Swanson e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 ’ i Press, 1997,
p. 314 – 320.
如前注所述,高崎直道对后辈的论说并不愿再作进一步
的答辩,是以相关资料较少,故能引用的文章有限,因
而再次引用本段。
75 Swanson, Paul 的“ Zen is not Buddhism: Recent
Japanese Critiques of Buddha – Nature,
” Numen,vol.40, no.2, May 1993, p.115 – 49。


页 276

判佛教”的专题讨论,如 Yamabe, Nobuyoshi (山部能宜
)“ The Critique of 'Dhaatu – vaada' in Critical
Buddhism ”,Steven.Heine 的“ Critical Buddhism and
the Debate Concerning the 75 – fascicle and the 12
– fascicle Shobogenso texts ”,Jamie Hubbard 的“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Critical Buddhism ”及 Dan.
Lusthaus 的“ Critical Buddhism: Returning to the
Sources ”等有关“批判佛教”的英文文章提出。(注76

1995 年 David Seyfort Ruegg 的“ 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认为 Paul Swanson 将如来藏的“藏(garbha)”字解
释为“胎藏(womb)”并不恰当,因为 Seyfort Reugg 认
为其在梵文或藏文中并无对等于“胎藏”的字义。(注77
)他的说法引起多人的讨论,因为在汉文或东亚佛教对如来
藏有胎藏义,并不陌生,甚至在《如来藏经》都有“贫女怀
圣胎”的譬喻,是以 Seyfort Ruegg 的说法引起汉文佛学
者相当的注意与回响。
1996 年在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举办“第三届国际亚洲哲
学与宗教学会年会”,其中的“批判佛教”场次(The
Critical Buddhism Panel)由释恒清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 Heine, Steven. “ Critical Buddhism and the
Debate Concerning the 75 – fascicle and the 12
– fascicle Shobogenso texts, ” Panel Paper on
“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Hubbard, Jamie. “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Critical Buddhism, ” Panel Paper on “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Lusthaus, Dan. “ Critical Buddhism: Returning
to the Sources, ” Panel Paper on “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Yamabe, Nobuyoshi. (山部能宜)“ The Critique
of 'Dhaatu – vaada' in Crtitial Buddhism, ”
Panel Paper on “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77 Seyfort Ruegg, David. “ 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8/2, 1995, p.145 – 181. Paul
Swanson 对 Seyfort Ruegg 的答辩 ,请参考其编著之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p.407。


页 277

林镇国与松本史朗提出论文,Paul Swanson 讲评。于会中
,松本史朗将“批判佛教”的起因、过程、他与其他“批判
佛教”学者论点之异同等作详细的解说。(注78)
1997 年由 Jamie Hubbard 和 Paul Swanson 编辑出版
的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此书可说是根据历年来与“批判佛教”有关的文
章收集成册的,分为“批判佛教的因由”、“追寻真佛教”
及“社会批判”三部分讨论之,本书并包含当代十五位作者
的二十二篇批判与答辩文章,可说是对近代的“批判佛教”
做一总回顾。(注79)

七、当代中国如来藏学简介与展望

不同于欧美佛学研究,中国的如来藏学自佛教传入中国
后,即开始融受外来的教说于中国本土传承中,也因此开始
有各种争论。从南北朝“本有、始有”的争论,竺道生的“
阐提成佛说”、六朝的“佛性诸说”,隋净影慧远的“理心
佛性说”、隋天台智顗的“三因佛性说”、隋嘉祥吉藏的“
五种佛性说”、唐灵润的“十四门义”、唐慈恩窥基的“理
佛性说”、唐法宝的“一乘佛性究竟论”、唐慧沼的“能显
中边慧日论”及唐贤首法藏的“约位五性说”等,甚至法相
唯识宗的“一分无性”,天台与华严的“性具、性起”教说
,中国禅的“即心即佛”、“无情有性”等,皆是如来藏学
在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Matsumoto, Shiro. (松本史朗)“ Critique of
Tathagatagarbha Thought in Buddhist Philosophy.
” Panel papaer on “ The Critical Buddhism ”,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第三届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
),台北:国立政治大学,1996。
79 Hubbard, Jamie and Swanson, Paul ed. 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1997.
本书包含有Peter Gregory , Paul Griffiths , Ruben
Habito , Steven Heine , Jamie Hubbard , Saillie
King, Dan Lusthaus, Paul Swanson, 及山口瑞凤、山
部能宜、末木文美士、松本史朗、谷宪昭、高崎直道
与林镇国等作者的作品。


页 278

演化的种种教说,这些演化从汉魏南北朝一直持续至清末。
至清光绪年间,杨文会传介欧洲与日本的佛学文献及研
究方法回国,始成为开启中国近代佛学研究之钥。清末民初
,经由太虚大师、欧阳竟无等人的努力,中国如来藏学的研
究始有了新的方向。尤其是民国初期,武昌佛学院、闽南佛
学院与支那内学院间,多次就如来藏与唯识的论诤,使得中
国如来藏学研究有了新的批判与发展。如欧阳竟无在〈唯识
抉择谈〉以唯识学的论点批判如来藏说,而太虚大师则在〈
佛法总抉择谈〉确立如来藏思想的地位,进而印顺导师的《
印度之佛教》与吕澄的〈起信与楞伽〉等文中,则对如来藏
学的定位与批判有进一步的探讨。
民国三十八年之后,如来藏学的研究在台湾与大陆开始
有了分野。台湾如来藏学的发展,有印顺导师的《如来藏之
研究》、牟宗三的《佛性与般若》、释恒清的《佛性思想》
等书的出版。而大陆经过马列主义及文革的摧残之后的如来
藏学研究,则有不同于台湾的面貌出现,如赖永海的《佛性
论》及方立天〈心性论研探〉等文出版。(注80)
至于,近代较具国际性的华语如来藏学研究,则以香港
地区霍韬晦(注81)、廖明活(注82)、及台湾释恒清
等学者,(注83)开始应用国外所学的现代方法研究如来
藏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有关中国如来藏学的研究当另文撰写,因篇幅关系,兹
不冗长介绍。相关资料请参阅杜正民,〈如来藏学研究
小史 -- 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下)〉,《佛教图
书馆馆讯》,第 12 期,1997,页 40 -53。
81 霍韬晦有关佛性的著作: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 -- 从思想史上考察〉,《中国学
人》,6 期,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页 39 – 54。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 -- 从思想史上考察〉,《鹅湖》
,44/45 期,台北:鹅湖月刊社。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绝对与圆融 -- 佛教思想论
集》,台北:东大图书,1986,页 250 – 275。
〈佛性与如来藏〉,《佛教的现代智慧》,香港:佛教
法住学会,1982,页 47 – 57。
〈霍韬晦选集〉,《现代佛学大系 . 第 54 册》,台
北县:弥勒出版社,1983,页 393 – 503。
82 廖明活有关佛性的著作:
〈吉藏的佛性观〉,《东方文化》,19 卷 1 期,香港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1,页 44 – 72。
《嘉祥吉藏学说》,台北:学生书局,1985。


页 27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净影寺慧远的心识思想〉,《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3 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3 ,页
391 – 415。
〈净影寺慧远的佛性学说〉,《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4 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4 ,页
263 – 286。
〈中国佛教徒和反对佛教者之间的神灭神不灭论争〉,
《哲学与文化》,21 卷 4 期,台北哲学与文化杂志社
,1994,页 329 – 346。
〈华严宗性起思想的形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6 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5,页
31 – 56。
〈净影寺慧远的涅槃观〉,《正观》,2 期,南投:正
观杂志社,1997,页 223 – 230。
Liu, Ming – wood, "The Doctrine of the Buddha
– Nature in the Mahayana Mahapari nirvana
Sutra",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5, no.2,
1982, p.63 – 94 等。
83 释恒清关于如来藏/佛性的著作:
“ The Significance of Tathagatagarbha: A
Positive Expression of Sunyata (论如来藏之空性
义)”,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 11, 1988,
p.227 – 246.
〈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哲学论评》,12 期,
1989,页 233 – 255。
〈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内明》,212 期,香港新
界:内明杂志社,1989,页 3 – 15。
“ The Theory of Evil in Buddha – Nature (智顗
的性恶说)”,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13,
1990, p.333 – 362.
“ Tien – T'ai: Chih – I's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A Realistic and Hum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Buddha ”, Buddha Nature,
edited by Paul Griffiths and John Keenan, Tokyo:
Buddhist Books International 1990, p.153 – 169.
〈初唐佛性论诤 -- 灵润与神泰为主〉,《佛教的思想
与文化 -- 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台北:法
光出版社,1991,页 17 – 34。
〈佛性论研究〉,《中印佛学泛论 -- 傅伟勋教授六十
大寿祝寿论文集》,台北:东大图书,1993,页 45 –
100。
〈宝性论之研究〉,《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印顺
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北:东大图书,1995,页
169 – 229。
〈草木有性与深层生态学〉,《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
讨会论文集》,台南县:财团法人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
金会,1996,页 15 – 42。
〈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论〉,《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
期,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 , 1996 ,页
31 – 88。
〈《大乘义经》的佛性说〉,《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2 期,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1997,
页 25 – 52。


页 280

从上述的开展,可知国际学术研究于中国如来藏学的研
究影响并不深,近代中国如来藏学才只是刚起步而已,将来
还有一大段的路程要走。“批判佛教”在台湾的影响亦不大
,目前唯有林镇国与其学生吕凯文的文章可见。(注84)

八、结语

总之,当代如来藏研究的开展以及他们所引发的诸多问
题,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是古德的疑问,他们亦曾试作种种会
通以解决问题。然而,如林镇国于〈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
判哲学吗?〉一文所说:“本觉思想果真为预设有实体的如
来藏,或真如受熏、缘起万法的宇宙本体论?关键便在于如
何诠释如来藏或真如...。”由此可知,当代如来藏学者所
引发的诸多问题,其实是在于他们诠释的差异,而不在于“
如来藏”本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1997。
其他尚有多位学者,因篇幅关系目前无法一一介绍,将
另文探讨。
84 在台湾,则有林镇国及其学生吕凯文对此事件的报导与
研究,林镇国更进一步对中国的批判佛教有所评介。吕
凯文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
起” 、“ dhatu – vada ”为中心之省察》,文中对
日本批判佛教有详细的说明与介绍。
林镇国有关批判佛教的著作如下:
林镇国,〈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 现代
东亚“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察〉,《佛教思想的
传承与发展 -- 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北:
东大图书,1995,页 599 – 619。其他相关著作:
Lin Chen – kuo, “ A Tale of Two Buddhisms:
Metaphysics, Suffering and Modernity. ” Panel
papaer on “ The Critical Buddhism ”,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
第三届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台北:国立政
治大学,1996。
Lin Chen – kuo, “ Metaphysics, Suffering, and
Liberation: The Debate between Two Buddhisms, ”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Jamie Hubbard and Paul Swanson e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 ’ i Press, 1997,
p.298 – 313.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