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日本佛教>>正文内容

日本权田雷斧著 王弘愿译:密宗纲要(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日本权田雷斧著 王弘愿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八章 六大四曼三密
  真言密教,与常途之显教异,以「地、水、火、风、空、识」之六事物,为一切法之能造缘起之根本也。十法界之一切诸法者,此法尔之六大,随法尔之缘而流现者也。故六大之外无诸法,诸法即六大也;六大者,其数虽无量,而有大小之差,然为一切法之实体,而周遍于法界,故云[ 体大」。盖在于显教,虽亦立「地、水、火、风」之四大,而与八识①心王、心所,同为有为生灭之法,而密教则六大者,即本地法身摩诃昆卢遮那如来也。且是法性之六大也,相互涉入,而圆融无碍,故云六大无碍常瑜伽,盖不假理之平等,而事事无碍也矣。且前五大虽名色,而第六名心,其实际五大即五智轮,又以无碍故,名色则无不色也,言心则无不心也,而又不必亡泯六大差别之相也。故密教虽与显教同称名「大乘」,而非[一心缘起」之法门,非「心本、色末」之宗义也。又色法虽无量,不出五根、五尘;心法虽无量,概括之则成九识心王及五十一之心所法。然六大之建立,则开色法而为「地、水、火、风、空」之五,合心法而为唯一之「识大」。色者,差别义,质碍为本,故开而为五;心者,平等义,灵妙为体,故合而为一;为显义别,是以开合不同也。夫小乘及权大乘等所建立之五蕴、十二处等,虽亦不出「色心」之二,而以因缘所作,故生灭无常,虚假不实,今所论之六大,则一切法之实际也。故离于造作而法尔常然,常住不变也。勿混同。然被小乘等所见,为因缘所作,生灭无常之物,一旦而三密之智眼开欤,则即事而真,法法尘尘,悉自性会之法,无非法性之具德也矣!
  又能造之六大,融会无碍,如水之投水然, 自不待言。然无碍有二:曰「同类无碍」,曰「异类无碍」。同种类者相互无碍,曰「同类无碍」,即彼之地大,与此之地大不相碍,乃至彼之识大与此之识大不相碍也。异种类者相互无碍,曰「异类无碍」,如地大与水大不相碍,水大与火大不相碍是也。世间所见,水火相反,似不融矣,然相之差别耳,不可以疑性之无碍,且使水火而必不融也,则火何以能热水而使其腾沸乎!又自身之六大,与他身之八大融会无碍,众生之六大,与佛之六大融会无碍,亦不出于此之二类。我等之凡夫,以肉身而得成佛,佛舍净土之法乐,出世于分段同居秽土而度众生,乃至密教之行者,以一座之行法加持死亡者而使成沸,皆斯二类无碍之力用也!
  解释此六大有两传:一传者,于六大有法尔随缘之不同。随缘之六大,摄于所造四曼相大之中;法尔之六大,则万有能生之元则也。此位唯坚、湿、暖、动、无碍、 了知之法性六德而已, 自余形色诸法,悉所造四曼之所摄也。高祖之无尽庄严藏次第曰:「法性内五大是坚、湿、暖、动、无碍性」,其证也。此云一具之六大。又一传:则谓六大于体大之位,圆满具有四曼三世间等法界之一切法,而一无少缺,今且就其一相示之:
  如斯所表,则六大于体大之位,而具足一切法。兴教大师之法界曼茶罗,此位矣!若高祖之二教论,其足证此理者,更不遑枚举。此云多具之六大:一具者就其义门;多具者依于实体;而新、古两派之所根据也。六大有「法尔随缘」之二位,本有法然,居于诸法能造实体之位曰「法尔」,随于法界法尔之缘,而显诸十法界万有之位曰「随缘」,分此六大缘起所成一切法而散居于宇宙之现象,为三大法羯之四种曼荼罗,曷谓大三法羯曼茶罗?地狱也、饿鬼也、畜生也、修罗也、人也、天也,是谓“六凡」。声闻也、缘觉也、菩萨也、佛也,斯为[ 四圣」。合之则为「十法界」。总此十法界之有情:曰「大曼茶罗」,以其能显了「六大」之所成也,故与以「大」名也。总十法界中之山河、草木、国土、器具等非情之物,曰「三昧耶曼茶罗」。「三昧耶」者,平等之义;非情之事物,虽相相各别,而示其性之融会无碍,是谓「平等曼茶罗」。总十界之有情、非有情,其音声、言语、风林、河水等之声,及色尘之文字,曰「法曼荼罗」。何以故?六尘为教体故;在于六尘上所诠表者,皆「法曼茶罗」也。曷谓法?诠表其物之义理而使生知觉,是谓「法」。于此十法界之大三法曼荼罗上,而为取舍屈伸等之动作,曰[ 羯磨曼荼罗」。羯磨者,动作义也。合此三大法羯之曼茶罗而言之,是谓「四种曼茶罗」。于是四中各各之事法,虽极纤杪,而皆圆具无尽法界了无缺者。何以故?融会故。盖「曼茶罗」云者,固「输圆具足」之义也。故云「四种曼茶」,各不相离,四曼显着而周遍于法界,是谓[相大」。今且就大曼茶罗,示轮圆具足之义。夫佛界圆具他之九界亳无少缺也,乃至地狱界圆其它之九界毫无少缺也,是「大曼荼罗」之义也。今行世之四曼,假丹青之功,显佛界圆具他之九界者也,佛界之曼荼罗也。而小野仁海僧正有饿鬼曼茶罗,是饿鬼之曼茶罗也。又有中台唯画座位,不画本尊之曼茶罗焉。此四曼者,自其体性之六大而言,常平等而无差别之相,故云「随缘常同] 之六大,自其别相而言,则虽平等之六大而常差别矣,故云「随缘常别之六大] 。
  四曼诸法,各各有身、口、意之三业,无有缺者。且就一水瓶而说之,有色、有质而可盛水,身业也。有所诠表而使见者生此物名瓶之觉,语业也。既有身业,有语业,宁无意业哉?斯等之三业,其物之作用也。其实际则同于「六大」而周遍法界,夫是之谓用大也。又其大也绝方所,细也入无间,非等觉以还之人所能测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耳,故云「三密」。又法身如来之身密即印。印者,印契也。故以加持行者之身,则其自身者,成本尊之身也。如来于显教不说印契矣,此显密之所以有浅深与也。
  以上之「六大、四曼:三密」,法身毗卢追那如来体相用之三大也。分而言之,虽有次第,其实际则三大同时具足,同一缘起而无先后,不生而生,生而不生:不同而同,同而不同;秩序条然而不紊,实不可思议。弘法大师曰:[ 虽有能所二生,都绝能所,法尔道理,有何造作?」
  【注释】
  ①八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及末那、赖耶」也。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末那」此云「染污意」,谓与我痴、见、慢、爱四惑俱故,亦云「相续识」,亦云「思量识 ]。恒审思量第八见分为自内我故,即第七识也。「赖耶」此云「藏识」,以能含藏诸种子故,有「能藏、所藏、执藏」义,即第八识。此八识加「庵摩罗识」,即云「九识」。庵摩罗,此云「白净」,即第九「纯净识」也。此九识皆心王。五十一心所者:「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之心所也。「五蕴」亦名「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也。十二处者: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也,亦名十二入。
  第九章 一法界多法界
  法界有「事法界,理法界」之二。现象界之万有诸法,曰「事法界」:事法界中,事事物物诸法之元则,即能造能生,而周遍于所造万有之「地、水、火、风、空、识」之六大,曰「理法界」。此六大者,不改其性, 自然缘起,而成一切法。是故一切法即「六大」,「六大」即一切法也。然其在能生之六大之位,则诸法差别之相亡泯,唯「坚、湿、暖、动、无碍、了知」之法性六德而已。无相而平等,故云「一法界」。一者,平等无差别之义也,是则大日经之法相也。故其疏云:金刚手观知如来独一法界加持之相。又云:如是自证之境,说者无言,观者无见,即第一义谛无相之意也。是新义真言之所依也。
  「多法界」者,于一切法、根原能造之六大位,而事事物物差别之相历然存在也。若能造之六大位,一切诸法非历历存在,则十法界之一切法为本无今有,其卒也且必归于空,是故以一切法本来住于「阿」字本不生际;而立本有之义者,真言密教之意也,是则金刚顶经之法相也。金刚顶瑜祇经曰:「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光明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乃至微细法身,秘密心地,超过十地身、语、心金刚等。」又金刚顶分别圣位经云:「自受用佛,从心流出无量菩萨,皆同一性,谓『金刚性」,如是诸佛菩萨自受法乐故,各说三密门,即第一义谛有相之意也。」是古义真言之所依也。
  虽云[一法界,多法界」,而其实「融会无碍」也。何以故?以有一法界而多法界成立故,多法界即一法界故,虽然一法界者,就于义门多法界者;就其实体,是以立一法界与多法界也。多法界,或云多具之六大;一法界,或云一具之六大:又法界之法,所流现之万有诸法也。界者,体性义:六大者,一切法之体性,故曰「法界」。亦云六大法身。身者,阶性义、所依义、聚集义;六大以能造故,为一切法之所依,亦六大随缘而成诸法,故六大为诸法之体性。又一切法悉聚集具足于六大,故为聚集义。约言之,则曰[ 法界」。曰法身者,即六大体大之位也。
  第十章 心法色彩
  显教说诸法之缘起,或以阿赖耶为本,而色法为识变之形象曰「相分」,或以真如为本;而色法为缘起之枝末,故色心差别,而其本之心法无形。表形者,唯末之色法而已。此无他。缘起之本元唯心也。真言宗则色心之实体,皆住本不生际,是二而不二,圆融无碍也。故色法有质,心法亦可有质;心法无形,色法亦可无形;心者,形质之缘虑也。色者,缘虑之形质也。故其论心法也,必有色形;此密教不共之谈也。就于心之色形,古来有内传:其一以白色与圆形为心之色形,白者,本性清净之义。圆者,功德圆满之义也。此以[菩提心论」之释「我见自心形如月轮」 ①为本。其一谓识大即心法,以其周遍于有情、非情之一切法,故彼之一切法之种种色形.即皆为心之色形。无畏三藏之释尊胜轨之五大,即五智轮者此意也。
  【注释】
  ①「我见自心形如月轮」,金刚顶经一切义成菩萨告佛之言也。
  第十一章 纸木绘刻之图像
  佛教之中,在于小乘,祭绘刻之佛菩萨像乎?否乎?未明也。若祭之,则亦对于教祖、恩师,表其信仰报恩之诚而已。于其形像,固土木偶视之,而非有何等之功德力用也。在于大乘中之三乘教,虽谓绘刻之佛像,有发起众生信心之力用,而称建立佛像等之功德广大.然色法本心之所变,妄缘起之末,故不说绘画木像等有何等之功德.即绘木之佛像等,尝有现不可思议之活用者:亦其自心之所变,尚是妄想之梦也。在于天台华严之一乘教,天台以万法即真如,真知即万法故.木像画像等,宛然真如法身,具无量之功德,与真佛无以异也。又华严谓万有诸法,悉自真如法性而缘起,故绘木之佛像,与真佛无以异。虽然两一乘共以真如实相之一理为本,法之本原,非有色法也。色法者,缘起之末也。故极而归于一如本觉时,色法者:空也。如是则绘画、雕刻之像等,遂亦不得不归于空矣。若真言密教之意,万有诸法之元则曰[ 地、水、火、风、空、识」之六大者,即毗卢遮那之本地法身也,一切诸法,皆六大之随缘显现也。尘尘色色.无非六大者.绘木之佛像,虽由于绘刻之缘力,而以六大法身之随缘显现故,与佛菩萨之真身无二无别也。换言之,即真身也。不可与木偶画草纸同一视也。迷情之人,以无明故,不但暗于一切法之实际而已,而亦隔之以误认偶像有别于真身;破其迷执也,于是乎有开光点眼之法,以发现其本有之功德。若深论其实际,则绘木之佛像,本来六大法身,世有触于绘木佛像之缘,而现不可思议之活作用者,职此之故也。由此之义,佛教之非[偶像教」也亦明矣!
  第十二章 所化机类
  众生无边,故所化之机类亦万差而不可一。虽然,约而括之,不出[结缘机」与「正机」之二类。结缘机者,从于阿阇黎受持一印一明等之类也。乃至一见曼茶罗,甚或见而疑谤之逆缘:亦皆摄之。此等之人,虽遘值密教,结大因缘,而不能如说为三密之修行,不能一生而即身成佛,故亦云[傍机」。正机者,真言密教所正被之机也,深信即身成佛之教理.从阿阇黎之指导,入灌顶曼茶罗,传承三密教法,而如说修行,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以法界力之三力加持故,观行成就,而以父母所生之肉身,一生成佛之机类也。此之正机,又有「迂回、直往」之二类。从显入密之机,曰「迂回」。直信密教往诣成佛之彼岸,曰「直往」。此又有大小之二机。大机者, 自最初深信大日如来,修法界体性三昧,证大日普门之果者也。此亦有「利、钝」之二机,观 ①之五字,而修法界体性三昧时,先证字一切法本不生之真理,同时横平等而证 之真理,发心修行菩提涅盘方便五转顿发,显得昆卢遮那法身而成佛者。是大机之利根者也,先观字一切法本不生之真理,证之;次观字一切法离言说之真理,证之;次观字一切法离尘垢之真理,证之;次观字一切法因缘不可得之真理,证之;最后观字一切法等虚空之真理,证之。次第展转修观,五转渐发,而开悟本有之菩提心,即自心实相,显得昆卢遮那法身而成佛者,是为大机之钝根,如斯虽有利钝顿渐之别,而皆信心王昆卢遮那之机也。小机者,于心王大日如来之差别智印所现一门别德之心数诸尊中,选一尊为信仰之对象,行其尊之三密而成佛者也,此亦有利钝之二机。且举不动明王之行者为例,住「火生三昧」,以字因业不可得故,果位亦不可得;因果皆不可得,故生死涅盘无二无别。而观自身即为本尊,证此真理,经地位之阶渐而成佛者,小机之利根也;又住本尊三昧,渐修发心修行菩提涅盘之四转,经菩萨之阶位,最后乃成佛者,此小机之钝根也。夫修一门之观,何以能证普门之果?盖信修一门之尊,而证一门之果时,以果体融合故。诸尊即大日,而证普门大日之果也。以上普门与一门决定性之机也,若不定性之机,最初信一门之尊而发心,修其尊之三密,尚未证果,而转于普门,修法界体性三昧,证大日普门之果者也。「迂回」之机准之可知。又大日经疏明顿渐超之三机。禅林寺静遍和尚立地前实证地上教道,地前教地道上实证,地前地上皆实证,地前地上皆教道之四机,欲知其详,可考传法记。
  【注释】
  ①字之音为阿,字之音为微,字之音为啰,字之音为吽,字之音为欠(平声),字之音为悍。字者,不动明王之种子也。因业不可得者,字之义也。火生三昧者,不动明王之三昧也。不动明王为佛部部主,大日经疏谓此尊于大日花台,成佛已久,以夙愿故,现明王身以拥护行者,故凡辟除结界,必用不动印明也。
  第十三章 即身成佛
  密教之正机,虽有大小之别,皆以父母所生肉身,一生即身成佛。而此之即身成佛,有理具加持显得之三种:理具者,众生虽轮回六趣,而从本具足本觉之菩提;以理具故,虽过恒沙之万德全未开显,而一亳无欠。天台之所谓「理即怫」者是也。加持成佛者,通于地前、地上因行之间,由于如说修行三密之加持力,能令三业同于本尊,观行成就.即行者之身成本尊之身而尸其位也。初心时,出观虽仍为行者身,及观行圆熟,行住坐卧,住于本尊之三摩地,常现本尊之身矣。显得成怫者,于十地之位,分分开显心内曼荼罗理具成佛之功德也。夫就于一分显得时,虽通于十地,若所见圆极,全开显心内本有理具之曼茶罗,则第十一地佛果之位矣;天台之所谓究竟即者也。一切众生,以有理具本成之佛,常默内熏,无明之暗自薄,得值遇解脱门之善知识,听闻真言密教,依三密之加持力,遂以显得理具本有之佛而成佛,故有理具加持显得之次第云。
  第十四章 往生净土
  密教之所谓「往生净土」者,有「现身往生」、[顺次往生」之二种。大日经疏所释之第一密严佛国,第二十方净土,第三诸天修罗官之三种悉地宫者,为现身往生。第一者,普门大机,第二第三者,一门之机,而皆为正机,即身成佛之差别也。即身成佛者,以正报说;往生净土者,以依报说;其实无别也。又或有生安养净土、都史天、无胜、清泰等,虽随其机欲,所诣净土有异,然皆在于此土不能即身成佛,乃信赖被佛之本愿,而来世往生,以期成佛者也,此为「顺次往生」,即隔生成佛也。隔生成佛者,结缘机之分齐也,凡投阿阇黎,受三密法,然不能如说修行,乃至一见曼茶罗等,皆摄于此机,故结缘机极广也。对于如斯之劣机而教示以即身成佛,何异纳方木于圆孔乎?故虽非密宗之本意,不得已而垂方便之手,以广其援拯焉。此兴教大师所以特开「顺次往生」之一门也。顺次往生,虽与显教若无所异,而于结密缘而往生者,于净土亦受密教之教示,成佛之速,与彼由显教而往生者,不可同日语也。兴教大师之密严净土略数曰:[又愿行浅弱,机缘末热,且安应化净土,次迎法性妙国,应时超九界迷因,即身开三密佛果。」此之谓也。
  第十五章 非情成佛
  非情成佛,小乘不谈,无论矣。法相宗于有情立决定性,故决定性之二乘,必不能成佛,何况非情?三论宗以一性皆成为旨,故言非情成佛,然所谓非情成佛者,以本觉之理,有情、非情平等,故立有情成佛,则非情亦成佛之义。非草木瓦石之自能发心修行也。天台华严之两一乘教,说理秘密,涉及密教之藩篱矣,故有非情成佛之义,然谈理之所归而已,且其谓草木山河瓦石之有心识者,理亦尚未明也。若密教则「六大」为一切法之元则,能造有情、非情之一切法,而周遍于一切法,故山河草木瓦石瓶盎等一切非情之法.皆自有识心,于有情非远有所异,非情之草木等、有造业感果之义也.枚有生死输迥之义也,故有发心修行成佛之义也。于是等山河草木有能化之善知识焉,佛界之三昧耶曼茶罗身是也。是以净土之劫树能报时.安养界之池水能念佛,又樱梅桃李等非情成佛之形相,即三昧耶曼荼罗也。且夫同六大之所造,而于其中有「有情、非情」之区别者,以草木等表五大之色法;人类动物表识大之心法;丑就其缘起之表面而区别之耳。论其实际,固平等,固无差别也。佛涅盘之日,菩提树叶浮泪如朝露,良证之也。小乘论女人具五障①,故女身不能成佛,三乘教者,权方便之教也。其说法多随于小乘,故立女人变成男子而成佛之义,此亦不许女身之成佛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其第三十五立变成男子之愿,故果上之安养界不置女人,盖其本愿之所以立者,由于三乘教也,抑别有深旨欤!若一乘教之天台,以法华提婆品说龙女变成男子于南方无垢世界成正觉故。女身不许成佛,经有显证,或有欲立女身成佛义而为种种解释者,皆曲解也。若华严经虽未明女身之不能成佛,而亦未说女身之成佛也。此皆显教随机随他意之说法,非如来随自意之说法,所以不能尽佛教之真髓也。
  密教者,佛随自意说自内证之法也,非对机之说法也,故其于佛教之真髓,即一切法之真理,显豁呈露而无余。又夫法性不缘起而开天辟地也,斯亦已耳。若缘起而成天以覆,成地以载,则位于其中间之人类动物,其男女雌雄者,法性线起自然之法理也。且男子与女子皆六大之所成,故得以男子之身成佛者,亦得以女子之身成佛。何以故?同六大之所成故,六大即本有本觉之毘卢遮那身故。夫何变成男子之云也?男女者,法性真理所具之功德也,夫又将何取而何舍哉!故毘卢遮那如来之密严净土,有四波罗蜜之定妃,内外八供养之天女使,钩索锁铃之四摄天女菩萨者:示男女之皆得以父母所生肉身成佛也,斯真男女平等之玄旨也,斯教之所以称密也。若于平等法上且随顺世谛,于行持严男女之别,则显教矣。盖于同[六大所成之法,而严男女之别者,众生之妄见也。随顺其妄见而方便接引者,随他意之说法也,显教也。又余于世界之最初,信有男女,印度古代之神话,谓住劫最初无男女之别,后以食地味多食故,情欲起,随而生男女之别者,不足信也!
  【注释】
  ①女人五障者:一、不得作梵天王;二、不得作帝释;三、不得作魔王;四、不得作轮王;五、不得作佛身。华严善知识有有德童女等,女身成佛义也。
  第十六章 三句八心三劫十地
  一、三句
  大日经住心品云:「佛言: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此为因根究竟之三句。即大日经之大宗也。盖求菩提之心,为成佛种子之亲因缘,故云菩提心为因。此菩提心有二:日本有,曰修生。本有者,体也;修生者,用也;体用虽非无异,而皆为菩提心,故综合而曰为因也。于此菩提心起大悲,依大悲而修三密之妙行,故曰大悲为根。譬彼草木然,大悲为根,菩提心则芽也。根入地深者,干不摇荡。又大悲为万行之根,故曰根。万行以方便究竟为根,故曰根。故此句有「大悲即根、大悲生根」之二解。然综合大日经疏之释,则大悲与万行合而为根者为正义也。菩提心者,亲因缘也;大悲万行者,增上缘也。 自利利他之方便满足,至于万行圆极无可复增之佛果圆满,则云方便为究竟。以此三句之法门,统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之圣教,无少罅漏者。故大日经疏曰:横统一切佛教也。又以此三句配「佛、莲、金」之三部,则菩提心坚固不动,有如金刚,曰「金刚部」,故以因句配金刚部。一切众生本性清净,自他平等一如,如莲华之出淤泥而不染;证此真理故,起同体之大悲,而救济众生,曰「莲华部」,故以根句配莲华部。 自利利他圆满,理智平等,曰 [佛部」,故以究竟句配佛部。又以配十地,则初地者,因之句也。 自二地至佛果无间道之法明道,除盖障三昧之位为根句,第十一地佛果之位,究竟之句也。准之以配地前,则最初之发心为因,断三妄执之位总为根,而初地为究竟句,此云两重三句也。
  二、八心
  第一种子心八心者,大日经住心品之所说,明心续生之相也。愚不知因果不修微善之凡夫,如彼羝羊,除水草与淫事无知也。然自久远展转相承闻善法之名字,以违理之心求之,不能得也。然以自己本有菩提心内熏之力,外由善法名言熏习之力,忽然生持齐节食之念而行之,不饱食曰节食。一日不食曰持斋。此尚为世间所传之善法,非佛法之八关戒①,然其人以节食持斋故,缘务减少,会物易足,无向者求足之劳,则感其安稳而屡修之,此谓第一之「种子心] 。
  第二芽种心以持斋节食故,财物有余,于六斋日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日。施与父母六亲等,为「芽种心」。善法增长,如种之生芽也。六斋日者,自往古相传为修善根,免恶鬼灾难之日也。
  第三疱种心以数数修习、持斋节食,善心转增,推而广之,更施诸非亲识者,如叶虽未生,而芽茎滋盛矣,故云「疱种心」。
  第四叶种心由于亲疏等施故,于人中德行高胜者,又特亲近供养,则慧性渐开,遇值善知识之所由来也,茎生叶矣,故云[叶种心」也。
  第五敷华心以亲近供养高德之人,慧性更开,布施无吝无悔,更以欢喜之心而施与能利众之人,及为世师范之尊宿,如华之开,故云「敷华」。以上皆曰种,以对于第六成果而言也。
  第六成果心以欢喜施奉尊宿故,得闻人道,益以亲爱之心而行供养,此心为人道之至极,故喻草木之果实而云「成果心」—以上人乘之心也。
  第七受用种子心已见斋施之利益,知恶业为感恶趣之因缘,更持十善戒而期于生天,是第六心之成果者而重为种子也。此心为受用果实而重起之心,故云「受用种子心」。
  第八婴童心已知亲近供养尊行之人,又知持戒所生之功德,渐明因果之理矣。复于善知识闻有大天者,能虔诚供养,则所愿皆满,故归依之心起,而修彼天之因行,以冀得大天之果,以其随顺彼天,如婴儿之随母也。故云「婴童心」。又经云:无畏依者,堕在恶趣,本凡夫所最畏;今修生天之因行,不复怖畏恶趣之苦,故云「无畏」也。无畏之所依处曰[依」,即大天等也。故为得无畏依之婴童心也。此心又开为殊胜决定之二心,于前诸大天之中,择其殊胜者而随顺修行,云「殊胜心」。成就其所修之因行而任运证契,云「决定心」。如是之八心,虽明世间之心,其实则真言行者之发心修行心品转进续生之相,寄诸世间以明者也。
  三、三劫
  劫者,梵语具云「劫跛」,有「时分妄执」之二义。就时分言,三劫者,三「阿僧祗劫」,即显教三乘教菩萨所经历之因位修行之时间也。约妄执义,其言密教不共之说也。于「心、法」二执之上,分为「麤、细、极细」之三重。以一重之愿妄执为初劫,一重之麤妄执为第二劫,一重之极细妄执为第三劫。真言行者,依于三密之加持力,一生度此三妄执者,以父母所生之身,而即身成佛,故不经时分之三劫也。大日经疏云:若一生度此三妄执,即一生成佛;何论时分耶!明此旨也,大日经住心品说真言行者,断三妄执而心品转升断惑证理之分齐差别,初、二劫「寄齐」于常途之显教,故显教为[所寄齐」;而真言行者为[能寄齐」。然真言宗之教相,与显教地上二劫之法相异,三劫虽于「地前」经历,而以发无漏智以上属于劫内,故初劫[寄齐」于小乘教见道以上。即以声闻之见修无学之三道,与缘觉及湛寂菩萨与寂然界之菩萨而明其差别也。见道者,断彼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之三缘,而迷无我之真理,分别起猛利之烦恼即八十八支之见惑②,而证无我之真理也。然「预流、一来、不还」,前三果之学人,尚任运迷有为之事法,故必断俱生起之烦恼即八十一品之修惑,证人空不生之真理也。夫见惑虽猛烈,而顿断知破石,故入观之后无休,经十六心而断破之;修惑优柔,如彼藕丝,故立三果而休息断之。声闻之无学者,断尽修惑正使即现行之烦恼所得之果也,断非想地第九品难断之惑,故疏谓无学圣人所断,最难断处也。即经之业与烦恼无明也。缘觉乘所断见惑修惑正使,无异声闻,而少分侵及习气为异,经说株杌,说种子,即习气也。
  大日经住心品之拔「业、烦恼、株杌、无明种子」之文,连续于解唯蕴无我等,则为声闻、阿罗汉无间道之所断,然有时曰「株杌」,有时曰「种子」者,指非想第九品之修惑也。以柔弱言,则如株杌;以昧略言,则如种子。故云「株杌种子」。又向下连续于生十二因缘句,则说缘觉之所断也。其曰「株杌」,曰「种子」者,则皆指习气。一文两向,文巧义妙若此。
  [湛寂菩萨」虽同二乘,在人空不生真理之一法中,而悟此人空不生湛寂之理时,以菩提心势力故,能修上求菩提、下化众生、 自利利他之六度万行,然尚执五蕴法体为实有,不知依他之如幻,故尚布法执;寂然界之菩萨,以聚沫、浮泡、芭蕉、阳焰、幻之五喻,观察五蕴等万有诸法之无自室空,以通达诸法之即空也,解脱一重之法执,渐出过二乘之境界。然但知六识之分齐而已,不明七、八二识,故所证真理,不超于人空不生 。故尚属于初劫也。若约能寄齐之真言行者,则断一重麤妄执之位也,即超一阿僧祗劫也。证寂然界时,路渐出过声闻、缘觉二乘之境界,而以未知因缘所成之诸法,由心所变,如幻不实,故但证偏空之真理,尚为初劫之范围。
  自第二劫以上为大乘。第二劫有「他缘乘、觉心乘」之二心。他缘乘者,今之法相宗也。此宗建立八识阿赖耶识末那识第六意识及前五识也,而以宇宙万有,皆第八阿赖耶识之所变为,一切法既皆为识变,故似有而非有。故观因缘所成法无自性之真理,断第二重之「人、法」二执,而证「人、法」二空无我之真理。证此真理,则见一切众生如自身,于一切众生,生同体之大悲心,而发起大誓愿。缘他之一切众生,而折伏摄受,修利他方便之万行,而期其平等入于此乘,故名[他缘乘」也。又观三界唯心,心外无法,完满自利之行而证大菩提,故名「无缘乘」。此心也,大乘之初门,故立「三乘定性、三乘不定性」与[无性有情」之五性;而定性二乘与无性有情:水不得成佛。又立[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三性,凡夫妄想之所见,即当情现相见绳为蛇,见垂椰以为幽灵等,云「遍计所执性」,是即「性空无」也。依他之因缘而生起之有为法,云「依他起性」,是即性如幻,谓似有而非有也。凝然常住不变者,真如也;过恒沙之功德,圆满成就,而其体非幻非虚,故云「圆成实性」。此名三性。于此三性之上立「三无性」③,遍计执故空无也;依他起故无自也;圆成实故不有人法二执。又以三性对望而立中道,谓「遍计非有」,「依他圆成」非空,即三性对望而为非有非空之中道,此谓「三法中道」。又三性各别而说中道,曰[三法中道」,又此心以第八阿赖耶识为宇宙缘起之根本,而不许「真如缘起」。觉心乘者,今之三论宗也。此心以觉自心本来[不生不灭、无前际、无后际」为旨,故云[觉心不生」。心之不生不灭,即真如实相。此心以本觉真如随无明之缘而生起宇宙,故宇宙之万有,皆无明之相,无明灭则宇宙空无相,唯真如之理独存。又以真如而立佛性真识,故一切众生皆真如之所周遍,故虽立分位之五性,究宗一性皆成。以上之二心,虽有浅深之异,而皆经三大阿憎祗劫,断人法二执,以渐成佛,不出三乘教之分齐。若约能寄齐之真言行者,则以离一重之细妄执为第二劫。
  第三劫大日经就于能寄齐之真言行者说之,故与初、二劫异其趣。疏亦约真言行者为释,此无他,以印度之无可寄齐之显教也。此劫有「空性心、极无自性心」之二心。「空性心」者,行者观缘境所起刹那之妄心,即住于本不生际等虚空性之位也。一念之妄心,既住于本不生际,故宇宙之万有,亦住于本不生际,此谓入阿字门,即以心实相之智,证心实相之理,冥然不二,经之所谓无相无境界是也。若依高祖之意,寄齐现行之宗为释,即天台宗也。又更进而观万有诸法,虽少分,无不自因缘生者。自因缘生者,无自然之性也;其无自性之所,即观阿字本不生际,而为自心之实相;在此位也,为「极无自性心」。若依高祖之意,则寄齐于现行之华严宗也。以上之二心,第三之极细妄执能越之心也。夫显教于初劫立「人执」,后二劫立「法执」。而真言宗不然。三妄执者,一惑之麤细而已,人法之二执,通涉于三妄也。又真言行者,虽自最初发心修月之观,行三密之行,而三劫之位,则在于地前,故相似比观,以遮情之观为本,又三妄有同时断异时断等之法门,释于后。
  四、十地
  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于是十地也,在于密教,有「本有无垢」之十地,修生显得之十地。其本有无垢之十地,即一切众生本有净菩提心所具足之无量功德开而为十也。十者,显无尽之义也。高祖之释初地也,曰:初者,本初:地者,心地。即释本有十地之初地也。此十地以本有之故,平等而无高下。修生显得之十地者,真言行者断三妄执,而后依三密之妙行,而修显自心本有之十地功德也。于此修生显得之十地,有[有惑、无惑」之二种十地。无惑之十地者,以麤细极细之三妄执摄一切惑品,而十地已无惑可断,故云「无惑之十地」。真言行者三妄执断尽矣,而犹修十地者,登初地虽自证圆极,而未修化他之业也,为次第分证十地,故修习之。故十地尚属于因位,此大日经之法相也。有惑之十地者,于三妄执外立微细妄执,于地前断三妄,更分佛地之一障根本无明即微细妄执者为十。而于十地分断之,于佛果之金刚心,断其法体而证菩提,故十地有所断之惑,此云有惑之十地。即据大日经住心品此四分之一度于信解之文为训,高祖秘藏记之意也。又超三劫而正入初地,于入心之前半刹那,为初法明道,旷劫以来,初明诸法真理之菩提心,初得智慧之道之位也。其后半刹那,为除盖障三昧,既证知真净菩提之真理,以此智光,照破入地之障碍,断除一切惑品之谓也。此明来暗去之理,其实证理断惑同时,且分前后使知差别耳!
  五、三劫与十地
  就于三劫十地之建立。三劫者,显密对辨「能所、寄齐」而云也。此有正兼之二意。正者,真言行者之渐概,自[地前」最初发心,修入坛灌顶等之三密,断尽三妄执,而证入初地净菩提心。此净菩提心,自地前之最初发心,至初地,次第增明,寄齐于显教之断惑证理而显者也。兼者,于三劫论寄齐,以摄迂回之机:示从显入密之义也,若十地则出过对待,离能所寄齐,而表德之实义之证地也。
  六、十六大菩萨生
  大日经宗于地前建三劫之次,地上立十地之阶,以示行者进趋之阶级,如住心品所明。金刚顶宗则以「直修、直入、直证、直满」为旨,故地前不建位次,地上立十六大菩萨,以为行者进趋之行而示其阶差。十六大菩萨者,东方发心门,有「金刚萨埵、金刚王、金刚爱、金刚喜」四菩萨。南方修行门,有「金刚宝、金刚光、金刚幢、金刚笑」四菩萨。西方菩提门,有「金刚法、金刚利、金刚因、金刚语」四菩萨。北方涅盘门,有[金刚业、金刚护、金刚牙、金刚拳」四菩萨也。行者住此十六菩萨之三摩地,修满因行证入之四转,证第五之方便究竟果矣。夫十地、十六生之法相虽异,其实开合不同而已。然古有二传:一传之意,以「萨、王、爱、喜」四菩萨配初地,宝菩萨配第二离垢地。宝明彻而无垢故也。光菩萨配第三发光地,幢菩萨配第四焰慧地,如意宝珠,在于幢上,发殊胜之光明也。笑菩萨配第五杂胜地,合真俗两智之相违而相应无碍,故笑也。法利二菩萨配第六现前地,最胜之般若现前故也。因语二菩萨配第七远行地,远出过二乘道而断二乘之僻见也。业护二菩萨配第八不动地,烦恼不能动也。牙菩萨配第九善慧地,四无碍辩依于牙齿也。拳菩萨配第十法云地,法身充满而持如来之三密也。以上为兴教大师两界愚案抄之说。又一传之意,初地因之句,配「萨、王、爱、喜」之四菩萨,金刚萨埵者,十界平等之菩提心常住坚固而不退不动也。王菩萨住于菩提心众生与佛平等之极际,能于一切法为自在主,爱菩萨视一切众生如己身,垂一子之慈悲而怜悯之也。喜菩萨者,开发本有菩提心而生大欢喜也。第二离垢地配宝菩萨,宝体明净而无垢也。第三地曰发光,故配光菩萨。宝者,净菩提心之性具万德之义也。光者,净菩提心智之光明也。第四云焰慧,故配幢上之珠光。第五云难胜,三昧成就,超越真俗之二边,故以配高出之幢。第六地云现前,般若之智现前,故欢笑,故配笑菩萨也。第七云远行,方便满足而离二乘之空执,雨宝物以救济众生,众生欢笑,己亦欢笑。故以六、七二地配笑菩萨,以上为根之句。第八地云不动,纯无漏相续,而不动摇于烦恼。文殊之利剑,能断烦恼,故第八地配法利二菩萨。第九地得心自在,能以四无碍智说法,故以配转法轮智之因菩萨。语菩萨者,外用以言语为主也,故因菩萨为内证,而语菩萨为外用,故因菩萨配第九地。第十法云地者,业菩萨主自利利他之事业。护菩萨观察十力四无畏法。无畏者,护之义也。牙菩萨演说大法而催伏一切魔。拳菩萨能执持诸佛之智法海。故以北方四菩萨配第十地,又八、九、十之三地为方便究竟。
  【注释】
  ①八关戒者:「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着花鬘璎珞及香油涂身、不自歌舞唱伎及故往观听。[此八法名戒,更加不过中食为斋,合名八关斋戒。此通俗人受,以一日一夜为期。
  ②八十八支之见惑者,见惑能驱役一切众生流转三界生死故也。言见惑者,以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凡有十种:
  (一)「身见」: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之中妄计为身也。
  (二)「边见」:谓于身见计断计常,随执一边也。
  (三)「见取」: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见涅盘,生心而取也。
  (四)[ 戒取」: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也。
  (五)「邪见」:谓无明不了,邪心取理也。
  (六)「贪」:谓于诸欲境引取无厌也。
  (七)「瞋」:谓于逆情之境而起忿怒也。
  (八)「痴」:谓于事理之中,迷惑不了也。
  (九)「慢」:谓自恃才德富贵,轻蔑于他也。
  (十)[疑」:谓迷心乖理犹豫不决也。
  此之十使,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共成八十八使。盖欲界苦谛下,十使具足,集灭二谛下,各有七使。除身见、边见、戒取三使。道谛下,有八使,除「身见、边见」二使,则四谛合为三十二使也。色界、无色界、四谛下,皆如欲界。只于每谛下又除瞋使,故一界有二十八使:二界合为五十六使。并前欲界,三十二使。总成八十八见惑也。预流为小乘初果,一来、不还,为小乘二三果也。八十一品修惑者,即思惑也。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五尘而起贪瞋痴慢四惑也。言八十一品者,以欲界为一地,色界为四地,无色界为四地,共为九地。欲界一地具九品贪瞋痴慢四惑。所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亦各有九品贪痴慢三惑。但除瞋,以上二界不行瞋故,是则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共成八十一品也。十六心者,八忍八智也。八忍:谓「苦法忍、苦类忍、集法忍、集类忍、灭法忍、灭类忍、道法忍、道类忍」也。八智谓:「苦法智、苦类智、集法智、集类智、灭法智、灭类智、道法智、道类智」也。法约现在,谓现在欲界,实有四谛(即苦集灭道)。真如可观,不须比类推察也。忍乃因中入道,谓无间道正断惑时。智乃果中住心,谓解脱道断惑了时。类,比例也。谓在欲界遍观上谛,以欲界现前,比类上二界之不现前,而观彼四谛真如也。忍智同上。此中八忍八智,合十六心,至十五道类忍时,名初果向。十六道类智时,名证初果,入于见道,断尽分别粗惑。
  ③此段所论「三性、三无性」等,义本幽颐,著者以简语括之,恐阅者不易明,故略释之。[遍计所执性」者,谓众生迷惑,不了诸法本空,妄于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也。「依他起性」,谓所古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妄也。「圆成实性」者,谓真知自性,不迁不变,圆满成就也。三无性者:
  (一)相无性:谓一切众生于世间之相,处处计着,执为实有,佛为除此妄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故名「相无性」。
  (二)生无性:谓一切诸法皆托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故名「生无性]。
  (三)胜义无性:谓前相无性生无性,因破众生妄执之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是故佛说胜义无性者,谓真如胜义之性,速离遍计妄执之性,故名「胜义无性」也。
  三法中道,本文颇明。所谓法中道者:
  (一)约「遍计性」:由是妄执,无法可生灭也。又情有即是理无,故非有也;理无即是情有.故非无也。非有非无,是中道也。又求遍计相不可得故非有,能显无相性故非无,非无即非有,亦中道也。
  (二)约「缘起性」:谓法无自体,揽缘而起,即生无生,既本不生,故无可灭;无生无灭,是中道也。又缘起无性故非有,无性缘起故无。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是故非有即非无,非无即非有,为一物也。又推缘无起故非有,能显无生性故非无。
  (三)约「圆成性」:谓非是有为故,无彼生灭相也。又非妄心境故非有,圣智所证故非无;又体非迁变故非有,随缘令法起故非无;非无即非有,为一物也。是皆一法中道之义也。
  第十七章 过患断与功德断
  显教之断惑为「过患断」,密教之断惑为「功德断」。此真言家之常谈也。盖显教以一切之烦恼妄想,为情有之惑。情有云者,凡夫之迷情,即烦恼之意也。故显教虽两一乘亦皆见有过患,而以始觉之智,修能对治之行,而离而断之,故为始觉门之断,亦曰「情有断」,曰「过患断」也。真言宗不然。于烦恼妄执立理无之惑,理无云者,本觉真如之理,本无有所谓烦恼者也。惑也,智也,皆住于本不生际而无有相,故融会无碍,而其实无可断之烦恼也,亦无能断之智也,平等平等,悉照为本觉本有之菩提心功德,故为本觉门之断,亦曰「理无断」,曰「功德断」也。释论第三曰: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者,即是显示「熏离」具相,所谓觉知灭相之法实是过患。彼灭相品不作灭事,故言「熏离」。彼灭相品无始以来体性清净实是德,不知不觉,故言「熏俱」。以此观之,功德断为本觉智断可知。其本觉断之相,释论第五曰:「次说本觉对治次第门。谓本觉智根本无明为始,灭相为终,如其次第,渐对治故,然此中断,不舍无明以为其断,非以断除而为断故。若尔,云何断义成耶?谓断烦恼心断除不起故,是名本觉治道次第。」大日经疏第一曰:因净菩提心,照明诸法。故小用功用,便得除盖障三昧,见八万四千烦恼实相,成八万四千宝聚门。大师之梵网经开题曰:「本净则心王体性,尘垢则心数本名,三毒五欲。皆是佛之密号名字,能得此意,则不着染净,不惊善恶,作五逆而忽入真如,起大欲而乍得法身。
  第十八章 五智四身
  由上所明之机类,发心修行,而一生即身所得之果,为五智与四身。五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是也。盖第八阿赖耶识,在于因位,含藏染净之种子,以生一切法之现行,至于果位,转而成照一切法而现其影像之智,故喻曰「大圆镜智」。因位之第七末那识,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疑」四烦恼相应,而任运执「我他彼此」之差别,为此差别之执故,则第八识受染污,前六识亦受染污,及至果位,转而为缘一切法平等性即真如实相之智,故曰「平等性智」。第六意识,在于因位,缘「有为无为」之一切法而观察之,故至果位,转而成「妙观察智」。妙观察所化之机类而说法谈义也。前五识在于因位,缘取现量五尘之境界而成所作,故至果位,转而成化他事业之智,故曰[成所作智」。配于佛,则大圆镜智者,东方阿閦佛,其三昧耶形为五钴或独钴,种子为。平等性智者,南方宝生佛,三昧耶形为三瓣宝珠,种子为。妙观察智者,西方阿弥陀佛,三昧耶形为开敷红莲华,种子为。成所作智者,北方不空成就佛,三昧耶形为十字羯磨,种子为。第九识在因位为八识之总体。八识者,第九识之别作用也。至果位转而为世间、出世间等之一切法体性智,故名「法界体性智」。配于佛,则中央大日如来也,其三昧形为五轮塔,种子为。法界维性智,则四智四佛之总体也。故合则成一法界,开则为大圆镜智等之四智。如斯之五智,皆各具五智,其五智复具五智,重重无尽无际也。至佛果之位,所见圆极,而以所显得之五智,虽为修生,实吾人本有菩提心自具之理智也。名其灵照五大者而为五智耳,故与常途显教不同。
  四身者:「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也。十法界万有诸法自然体性乏身云「自性身」,印「理法身」也,受用身,有「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之二。「自受用身」,虽不离大悲,而本大智而自受用过恒沙之万德,自受法乐之身也。「他受用身」虽不离大智,而本大悲为初地之菩萨,以上俯同色究竟天现最高大身而说法之身也,以为他之机类受用,故云「他受用身」。为地前菩萨二乘等,或于净土,或于分段同居土,变现丈六等之小身,而摄取之,曰「变化身」。又现菩萨、二乘、天龙八部等九界等同流类之身,应机摄物而无障碍,曰[等流身」。然此四种身,在于自性会曼荼罗位,未亲对机故,即四法身也。故瑜祗经曰:[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也,是虽本有,而以五智共成之四种法身故,即是行者修显体具之四身也。」二教论判横即自利,金刚顶开题释四种法身,共陈此道是也。于此四身之中,以「他受用」、「变化」、「等流」之三身,加持世界、益三劫十地之机。盖彼等隔迷,能拜加持世界自心现之影像,而不能直拜自性会之尊也、故四种都称法身也。
  第十九章 教门与观门
  教门即教判门,姑就于「遍计所执」之「舍、不舍」释之。真言宗虽为本觉门之宗,而存转迷成悟之义,故开悟之日,于缘起之诸法,舍断隔历之迷相也。不然,何以异于常没之凡夫乎?盖本有之净菩提心,即迷云无明。即心外之境云所执。即境上隔历不融之相云无始之间隔。义虽有三,法体却一。迷时虽依之造恶业,以恼乱身心,感非爱之果,而受大苦恼;而得真实知见时,返而观此隔历不融之相,则融通无碍,其体都无,则觉悟前之所执自舍,以此故判为舍所执也。此以教门判决,故云教门。观门者,行者实修实行之观心门也。观行门之前,直拉凡夫烦恼具足之当体而观昆卢遮那之己体,此之观相,亦所执也,而不可不观,故云所执不舍。虽然,得觉悟时,所执不存也。故亦判为舍也。此为教观二门之别。
  第二十章 实证教道与即顺常途
  今且就有相劣慧之机论之,于「地前」信修相似比观之月观,超度「麤、细、极细」之三妄执,证入初地云「实证」。如大日经疏以第八地之三昧道,惊觉八地沈空之释,教道门之释也。何则?密教之十地,无沈空之义也。为引摄显教之人,施设教道之方便而说沈空耳。然虽随顺显教,而第八地之大空三昧,实为密教不共,故非常途也,如斯等云教道门。又经疏等于说地上二劫亦顺常途古来教道门,有实义之教道与即顺常途之教道。
  第二十一章 安心决定与教力珠胜
  行者依阿阇黎之方便开示,深信自身即毘卢遮那之真理,信心决定,安住凡圣不二之本有菩提心而坚固不动,不亏法则,如说修行。由於三密加持,而悉地现前而成佛,是谓「安心决定门」。又现世造「四重、八重、五无间毁谤」三宝等诸罪,死堕落三涂,断无出离缘之恶众生,受苦无量。盖三恶趣无见佛闻法之缘也,无自发心修行之事也,然或依於光明真言加持土砂散布之力,或依於随求陀罗尼宝箧印陀罗尼之力,不知不觉,恶趣解脱,而超生净土,则教力殊胜门也。宗家问答释云:深秘门者,法力胜故。此生令得超升佛位是也。然此教力胜有「悲智」二门,救济三涂受苦之众生为「悲门」之教力胜;知光明真言加持等。救度既入无余涅槃之二乘及阐提必死之人,「智门」之教力胜也。其人证如金刚顶大随求陀罗尼经所说之俱缚婆罗门因缘①。
  【注释】
  ①所引婆罗门因缘,今引经以证。经云:曾有苾芻,心坏净信,如来制戒,有所违犯;不与,取现前僧物。僧祗众物,四方僧物,将入己用。後遇重病,受大苦恼。时彼苾芻,无救济者,作大叫声,则於其处有一婆罗门优婆塞,闻其叫声,即往诣彼病苾芻所,起大悲愍,即为书此「随求大明王陀罗尼」,系於颈下,苦恼皆息。便即命终,生无间狱。其苾芻尸殡在塔中,其「陀罗尼」带於身上,因其苾芻纔才入地狱,诸受罪者所有苦痛,悉得停息,咸皆安乐。阿鼻地狱有所猛火,由此陀罗尼威德力故,悉皆消灭。是时琰魔卒,见是事已,甚大惊怪,具以上事白琰魔王,说伽陀曰:「大王今当知,此事甚奇特;於大危险处,苦恼皆休息;众生诸恶业,猛火聚消灭;锯解自停止,利刀不能割;刀树及剑林,屠割等诸苦;镬汤余地狱,苦恼悉皆除。琰魔是法王,以法治有情;此因缘非小,为我除疑惑。时彼琰魔王,从无悲狱卒;闻如此事已,而作如是言:此事甚奇特,皆由业所感;汝往满足城,当观有何事?狱卒受教已,於其夜分时,至满足城南,见彼苾芻塔。乃见於尸上,带此大明王;随求陀罗尼,而放大光明;其光如火聚,天能及药叉,八部众围绕,恭敬而供养。时彼琰魔卒,号为『随求塔。』」尔时琰魔卒还至王所,具以上事白琰魔王。其苾芻承此陀罗尼威力,罪障消灭,得生三十三天,因号此天为「先身随求天子」。
  第二十二章 三密具不具
  就于真言行者之大途而说,虽当以「身、口、意」三密具行而成佛,然根机万差,或行二密、行一密而成佛者,亦不可谓无。以印契真言:亦有断惑证理之力用也。若谓非三密具修不能成佛,则万机普益之金刚乘,有漏一密:二密之机之失矣。故兴教大师之五轮九字秘释曰:凡印身证得大觉位处之行,别略有四种,所谓「深智相应印明行,事观相应结诵行,唯信作印诵明行,随于一密至功行。」第一行者内证甚深智慧皆悉相应具足,能修行「印明行」而即身成佛故;第二行虽无深智观慧,殷懃「手结印,口诵明」,于「字、印、形」三种之中,随观修一事即身成佛故;第三行虽无如上三种智观,唯深信解应,结印诵明,自然顿成佛故:第四行设无余二行及广智,唯观一义,解一法,至心修行,即身成佛故。设且无一法智慧及余二行,唯以信为门,观「一字形」成佛,观一印行三昧耶形成佛,数一尊形相之一相而成佛,及无余行,唯诵「一明、一字」成佛。并结印契,且无余密行,唯相应必定即身成佛,故总云尔也。夫修一密、二密,何以能成佛?正成佛之一刹那,依于不思议之加持力,忽出生余一密二密等,而三密具足而成佛也。故三密具不具者,于佛果之金刚心以前之因行而言也。
  第二十三章 三妄执与四妄执
  大日经住心品云;秘密主,一、二、三、四、五,再数凡百六十心。疏云:由有无明生五根本领恼,根本烦恼者,食、瞋、痴、慢、疑也。真言之宗义,五见①者,末惑也,非根本。无明与五根本之惑,虽如一拳之于五指,而由于其位而别,此五根本之惑,五回再数,则成百六十心。于其百六十心之中,以最麤者立麤妄执,微细者为细妄执,极微细者为极细妄执,其惑体总通于人法二执,分别俱生,无所简也。与常途之初劫人执、后二劫法执不同。大日经疏之意,以三妄该摄一切惑品,故不更立四妄执。故既登十地,绝对无惑。宗家则自极细妄执之中,更开佛地一障之根本无明,为第四之微细妄执,其用分十而断于十地,其体则佛果之金刚心除盖障三昧之位断尽之,立成佛矣;是宗家秘藏记之意也(疏本初地即极之机,而以三妄执为尽,宗家依地上分证之机,而建立第四之微细妄执也。
  【注释】
  ①五见者:[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也。
  第三篇 密教之事项
  第一章 野泽十二派
  南池院源仁阿阇黎灌顶之弟子不甚,而益信、圣宾为嫡传,两师皆传两部灌顶之极秘。承一多法界之秘玺,法源无不穷,蕴奥靡不彻也。然以时机所感,益信则表胎藏法,本一法界而行「初胎、后金」之灌顶,为广漳之祖。圣宝则表金刚界,本多法界而行初金、后胎之灌顶,成小野之祖。广泽自益信传宽平法皇光孝天王第三王子、宽空、宽朝广泽遍照寺、济信、性信亲王三条院第四王子大御室,至宽助僧正仁和寺成就院而开六派。
  觉法亲王白河院御子高野御室……仁和御派祖
  圣慧亲王白河院落御子中御室……华藏院派祖
  信证僧正…………西院派祖
  宽助
  宽遍僧都…………忍辱山派祖
  永严僧都…………保寿院派祖
  觉鍐上人…………传法院派祖
  此为广泽六派,其中除传法院外,皆以一法界为极位,然其所以分流别派者,则以其行轨及解释有多少之异同也。若传法院派,则以多法界为宗极矣。今以宽助僧正所传觉鍐上人之灌顶五重印信,对照信证僧正所传之五重,可以明了。盖广泽之以多法界为宗极者,唯传法院派而已。然即此亦可知自益信以至宽助,皆一多法界之密印并传也。广泽六派之支流,后又分为三十六派。又有宽意者,承性信亲王法而创观音院派。南山常喜院之心觉阿阇黎,自天台入密,承此派而立常喜院派。又野山持明院之真誉阿阇黎,亦从宽助传法而创持明院派。此等皆在于广泽六派之外,不列派中也。然虽分派至多,皆受法于宽助大僧正,故圣教及灌顶式许通用也七卷钞泽见泽钞甲乙泽见三卷式等可考。小野自圣宝、观贤、淳佑、元杲、仁海小野曼荼罗寺祖、成尊次第相承,成尊之弟子二人,成小野与醍瑚二派之祖。
  范俊僧正…………小野派祖
  成尊
  义范僧都…………醍醐派祖
  宽信…………劝修寺派祖
  范俊—严觉 宗意…………安祥寺派祖
  增俊…………随心院派祖
  以上为小野三派。
  定海…………三宝院派祖
  义范—胜觉 贤觉…………理性院派祖
  圣贤…………金刚王院派祖
  以上为醍醐三派总合为六派。
  小野三派,至秘密极位虽大同,而非无小异,又以甲乙不互傅密印,行执亦小有异,故分派别醍醐三派。于秘密之灌顶,竖立三重,以第三重之大不二为宗极。虽大同无异,而以甲乙互有不传之秘诀,行孰亦省异点,遂分派别,然六派皆总称小野。其支流更分三十六也。又野山之明算上人,从小野成尊传法,别起一派曰中院派。中院派在小野六派外,不列派。
  更概括十二派之宗极:
  醍醐…………法法界
  广泽…………一法界
  小野…………一多不二
  广泽六派:示胎藏之理为能入之门,达于金刚之智,则五智圆满之义,故行初胎后金之灌顶。醍醐三派,示金刚界之智为能入之门,修证胎藏之理而会于本觉之义,故行初金后胎之灌顶,小野虽以理智不二为宗,泽之名自宽朝僧正而起,小野之名自仁海僧正而起。
  事相之秘密,虽支分派别如上说,然如折金杖,节节皆金;如裂锦裯,片片是锦;如其说而修行,皆即身而成佛无疑也。又其渐次分派,本亦自然之势,但亦以应时机之方便而不能自己焉者也。
  天台之密教,虽未尝无初金后胎之灌项,然多是初胎后金,以胎藏法为迹门之曼荼罗,金刚界为本门之曼茶罗故也。表自迹归本之义,是以初胎。
  第二章 十指异名
  大 指—空  禅 慧 轮 智 识
  头 指—风  精 定 盖 力 行
  右手—中 指—火  忍 念 光 愿 想
  无名指—水  戒 进 高 方 受
  小 指—地  檀 信 胜 慧 色
  小 指—地  慧 信 胜 檀 色
  无名指—水  方 进 高 戒 受
  左手—中 指—火  愿 念 光 忍 候
  头 指—风  力 定 盖 精 行
  大 指—空  智 慧 轮 禅 识
  又左右之手,金刚顶略出经云「止观」,大日经云「定慧」,准提经云「福智」,革胜轨云「权智」。桧尾口诀释为「智福」。又二手曰「二羽」,亦曰[二翼」,亦曰「日月」。掌中云「月」。左右十指曰「十度」,亦曰「十峰十轮」。又以五指名大指头指等者,摄真实经及大日经疏等之说也;配地水等之五大者,大日经琉及无畏尊胜轨等之说也;配 者,摄大轨之说也;十指配十波罗蜜者,无畏金刚智之传也。出略出经及大日经疏,不空莲华部心轨及瑜伽护摩轨等亦同。配五根者,大日经及阿閦轨;配五佛顶者,奇特佛顶轨并药师仪轨也;配五蕴者,毗沙门天王轨也。又摄真实经称大指为大拇指;略出经又称头指为金刚指。直名为食指者,陀罗尼集经心。十指之名,立印之大归也,须知之。
  第三章 十二合掌
  第一坚实合掌:合掌,掌中坚相着,十指微离。
  第二虚心合掌:十指齐等,头相合,掌心微开。
  第三未敷莲合掌:如前,空掌内,使稍穹。
  第四初割莲合掌:二地二空并相着,余六指散开,即八叶印也。
  第五显露合掌:仰两掌相并,而向上。
  第六持水合掌:并两掌而仰,指头相着,稍屈合之,如掬水状,似饮食印也。
  第七归命合掌:合掌,十指头相叉,以右加左,如金刚合掌也。
  第八反叉合掌:以右手加左,反掌,以十指头相绞,亦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
  第九反背互相着合掌:以右手仰左手上,以左手覆在右手下,略似定印
  第十横拄指合拿:仰二手掌,令二中指头相接。
  第十一覆手向下合掌:覆两掌,亦以二中指相接。
  第十二覆手合掌:并覆两手,以二大指并而相接,十指头向外。
  第四章 四种拳
  第一、为拳,大指竖于外,名「莲华拳」,又名「胎拳]。
  第二、大指在掌中为拳,名「金刚拳」。
  第三、叉合二手作拳,十指头出外,名「外缚拳」。
  第四、十指相叉,头入于掌内,名「内缚拳] 。
  以上之十二合掌、四种拳,大日经疏第十三之说也。
  第五章 灌顶仪式
  依醍醐派之所传,我高祖大师入唐归朝之后,所行灌顶之仪式,全本于大唐青龙寺,或修金刚界之一界,而授两部之灌顶;或行胎藏法之一法,而授两部之灌顶。盖两部本来不二,胎藏法曼茶罗,全融金刚之九会,而因果相即,理智不二。金刚界曼茶罗,全摄胎藏法之十三大院,不坏十界之当相,而归于一佛界,是故或金或胎,行一界而授两部之灌顶也。此式相承,至延命院天杲僧都,监于世之益浇,机之益劣也。行一界而具足两部,虽理蔑不可,而恐末代下机之疑其疏略也,且惮于对庸流而露不二之深意也,则变从来之式,而为具支灌顶之一夜式。其式也,分修两部,一夜行之。初修金刚界,引入受者,投华灌顶,而授以「金」之秘印明,使念诵于坛侧,修「金」之供养法毕,中间为护摩,更修胎藏法于内道场,使覆面投华,灌顶如金界,此云具支灌顶之一夜式也。相承至三宝院胜觉,更一变其仪式,分初夜、后夜,凡供养法引入受者授与灌顶等,皆两次为之。故上古之仪式,行一部而授两部也。中古之仪式,行于一夜而两部不别也。末代之仪式,虽同一夜行之,而两部分初后授之矣。夫据仪轨本经所说七日作坛之曼茶罗,则于第七日之夜乃行灌顶,及明而破坛投诸流水,故无有一夜而行两部灌顶之法。然今之初后夜式,或初胎后金,或初金后胎,诸派虽各异其趣,而传法之阿阇黎,应其时机,授与方便,而技沥不二之源者一也。故野泽十二派,皆以胜觉法即分初夜、后夜、而于一夜间行两部灌顶之法为定式也。
  依广泽所传,就于六帖重书之作者,虽有相承口传,而以传法灌顶初后式,为弘法大师之手着为正传。青龙寺之六、七两月灌顶,即傅法灌项也。故传法灌顶,本以修法两次,两次引入灌顶为相承实义,然广泽所传虽与小野异,而七日作坛之曼荼罗,固未有行之者也。秘密曼荼罗品所说之秘密坛灌顶,更可知矣。又就于灌顶入坛前方便三摩耶戒之仪式,小野醍醐则通涉两部,广泽则胎金别行,以灌顶本来两次也。
  因述台密灌顶之要略三昧派
  第一日黄昏,以略坛修两部许可灌顶传法灌顶以前学法之灌顶欤。入夜,取水净人,烧松火为烛,大阿阇黎率受者职泉同行,至閼伽井,阿阇黎作取水法,职泉奏诸天汉语赞,声明之声,缀于千年桧柏间,霭霭夜气,殊胜高严,更足以震荡受者之心而增其感仰。归院后,引受者入戒场,大阿阇黎职泉等列坐。使受者逐一忏悔其前所犯罪,后授与忏悔文。第二日午前,授三摩耶戒法要;午后,行胎藏传法灌顶;第三午前,行金刚界傅法灌顶。以上为两部各坛而二之灌顶也。同日午后为两部合坛不二之灌顶苏悉地,委细者让于口传。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