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瑜伽行派概说(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于阿赖耶识中,种子为本有还是新熏,在唯识学中争论很多。有的认为种子皆无始时来本有,非由后来熏生,熏习但令本有种子势力增长而已。并有世尊所说“诸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为证。此中,界即种子差别名。十大论师中护月持此见解。有的则认为,种子皆新熏而生,非是无始时来本有。若说本有,只是该种熏生起的时间很长故。亦有世尊所说“有情心染净诸法所熏习故,无量种子之所积集”为证。难陀等论师持有此见。如果种全是本有,有利于成立五种姓说,但亦存在困难。如种子既是本有,就不应断灭,转识成智也就不可能等。但如果种概是新熏,佛的五种姓说则仅是方便权说而已,众生究竟都能成佛。此有违唯识学有关经义。故护法等持折衷观点,即种子既本有,亦有新熏,较为合理。
  按有支熏习与名言熏习,种子可分为二类:异熟与等流者。异熟者,前六转识中有漏善恶熏令生起或增长;并以此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即异熟,或感前六识,酬满业力,从异熟(识)生起,即异熟生;此中异熟(第八识)及异熟生(前六识中无记者),名异熟果。等流者,前七识中善恶无记熏令生起或增长;并以此为因缘,生八识体相差别。异熟,谓果异因,因是善、恶性,果为无记性,故名。等流,谓果似因,善等因生善等果,故名。
  若按生起有漏现行与无漏现行,种子亦可分为有漏种子与无漏种子二类。有漏种子为能生有漏杂染品法者;有漏杂染法,或熏其中本有种子令增长,或熏生新种于其中。无漏种子为能生无漏清净品法者,或凡夫正闻熏习、如理作意熏令本有种增长,或无漏法熏令本有种增长,或熏生新种;而凡夫正闻熏习、如理作意之所熏种,虽是法身解脱身所摄,而实为有漏。
  有漏种子是阿赖耶识之相分,为其见分所缘,故有漏种由阿赖耶识所摄持。但无漏种却不然,因凡夫位之阿赖耶识非是善性,为无覆无记性,而无漏是善性故。那凡夫位之无漏种与阿赖耶识之关系为何?可用《摄大乘论》中之一段话说明:“彼随在一种所依处,寄在异熟识(阿赖耶识)中,与彼和合俱转,犹如水乳。然非阿赖耶识,是彼对治种子性故。”
  (六)转识成智
  凡夫识者,皆虚妄分别。以颠倒错乱之熏习力,生种种现行,起我见、常见等大执著,由此起惑造业,受种种异熟果报,处生死烦恼之苦海。虚妄分别,乃生死轮回之真因。佛于十二因缘中已说,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有缘生老死。无明者,即我见、常见等为根本之虚妄分别也。破除无明,菩提觉悟,就能断生死之流,得究竟解脱。
  由此,首要任务就是严格界定,何者是虚妄分别?何者是菩提正智?何者是有为法,何者是无为法?何者是生死轮回?何者是解脱涅磐?迷执与菩提,轮回与解脱,势不两立。如果混淆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区别界限,以佛法名表世间法,则决定指向轮回,而不指向解脱与菩提。
  但无始时来虚妄分别熏习力强盛,阿赖耶识中虚妄分别之种子无量无数无边,如何能伏灭虚妄分别之现行?如何能断尽阿赖耶识中之虚妄分别之种子?即如何能转虚妄分别识成如实正智,而觉悟成佛?
  唯正闻熏习也。正闻,即无倒听闻正法。以无倒听闻正法,熏习阿赖耶识,成正闻熏习种子。《摄大乘论》云:“此正闻熏习种子下中上品,应知亦是法身种子,与阿赖耶识相违,非阿赖耶识所摄,是出世间最清净法界等流性故,虽是世间,而是出世间种子性。”此种子生时,无漏种之势力增长,而阿赖耶识中之烦恼杂染种子势力减弱。若如此相续,用力日久,则“如如熏习下中上品次第渐增,如是如是异熟果识次第渐减,即转所依。”此中,“转所依”,即转阿赖耶识成第八净识;此中,阿赖耶识为一切法之所依故,名所依。
  换言之,正闻熏习,能引生加行无分别智,彼能对治粗显之虚妄分别及“出世心虽未生时,已能对治诸烦恼缠,已能对治诸险恶趣,已作一切所有恶业朽坏对治,又能随顺逢事一切诸佛菩萨……”,如《摄大乘论》所说。见道后,由证真如之根本无分别智,引生后得无分别智,彼对治力更加殊胜。彼对治微细虚妄分别与烦恼,经十地分分断尽一切微细无明所知障与烦恼障,转识成智。即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转末那识成平等性智,转意识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此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故转依,在于能对治之无分别智生起。由三种无分别智,即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及后得无分别智,对治所对治虚妄分别。谓无分别智转起时,虚妄分别即不转起,而得伏除。对治日久,则虚妄分别之种子就可灭尽,而转杂染识成清净识,转虚妄分别成如实正智,转有漏成无漏,转生死轮回成解脱涅磐。
  四、慧度学
  于瑜伽行派之教理行果中,行果属慧度学。三性学、唯识学谈教与理,慧度学则讲依教理起行,及由行趋证果体;亦即安立修证之过程或次第,及修证之结果或境界;亦即研究如何对治虚妄分别,破烦恼与所知二障,及如何转识成智,证菩提与得解脱;等等。
  (一)释名义
  慧者,智慧也,梵音曰般若,从义名无分别智。度者,梵音曰波罗蜜多,即到彼岸义。此中彼岸,谓菩提、解脱、涅磐义。慧度,即智慧到彼岸。由猛利之无分别智,销灭断尽一切烦恼与所知障,越无明之长夜,度生死之苦海,而达无上正等正觉之彼岸。
  此中无分别智,正对虚妄分别识。即无分别智是能对治,而虚妄分别为所对治。虚妄分别是执能取所取、能诠所诠之错乱颠倒杂染识,而无分别智是破能取所取、能诠所诠,入诸法空性,证诸法幻有之平等如实清净识。《摄大乘论》以五义说明无分别智。谓“一离无作意故;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想受灭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即此智非不作意,而是如理如实作意;非无思察思择,而如理如实思察思择;非入无想定、灭尽定,而有净识转动;非是无觉受分别功能之物质,而是净能识;非是执着于真如等,而是离言自内证;故名无分别智。所谓“非心而是心”,“非识而是识”“非智而是智”者,即离妄倒之如实心,离杂染之清净识,离分别之平等智。
  无分别智有三,谓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加行无分别智,即凡夫(异生)菩萨于证真如前之资粮、加行道上,由闻、思、修所引发之慧,因其能随教理如理作意、思择诸法性相,随顺证入诸法空性真如,故名。根本无分别智,即圣者亲证真如之智,由其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故名。后得无分别智,即证真如后所引发之慧,彼能如实证悟依他起性幻有,故名。此中,根本者,因证真如故,为余一切智之所依故,得名。后得者,由证真如后所引生者,故名。
  (二)行
  慧度学由二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行即其一。行者,谓完满证得菩提涅磐之方便法门。行义,有五,即闻熏义、观行义、修习义、对治义、证次义。
  闻熏者,谓正闻熏习。众生处无明长夜生死之流,由虚妄分别故,颠倒错乱,起惑造业,苦果无穷。若有众生,由感受世间轮回之苦,希欲出世寂静之乐,而具出离心。发此心已,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接受圣教正理之熏习,而具正信。此正闻熏习,能令无漏种增长。
  观行者,谓如理作意,如理思择,如理观察。在正闻熏习基础上,与圣教正理相应故,如理作意,思择诸法性相道理,以唯识中道观观察万事万物。由此熏习,发猛利之心,求登菩提之道,求启解脱之门,自利利他,而具菩提心。可令无漏种进一步增长。
  修习者,谓以方便法门数数修习。由正闻熏习、如理作意思维,而具正确知见。依此正见和所发菩提心,勤修戒、定、慧,或说勤修戒、定、慧三学所摄之六度四摄四无量,三十七菩提分法等,以此所行,令无漏种势力增盛。至见道后,无漏种子现行,而有圣智生起。以彼圣智,复修清净增上意乐所摄六度等,令无漏种现行渐趋圆满,分分断尽十地微细无明之障。
  对治者,谓三无分别智,以无分别智是真能对治故。由前之数数修习,引生无分别智,对治虚妄分别,破烦恼所知二障。加行无分别智,未证真如,由资粮、加行道上闻思修所引发,已能对治粗显之虚妄分别,已能对治恶业烦恼,虽是世间,但为出世间法身种子所摄,如《摄大乘论》所说。此加行智,令无漏种子势力增盛,并现行,即有根本无分别智生起。根本无分别智亲证真如。由此,生如来家,成为圣者,断分段生死。此中分段生死者,即一期一期之生命也。根本无分别智引生后得无分别智。此后得智,同根本智,皆为无漏种之现行。以此二智,能对治十地微细无明所知障,乃至金刚喻定,无间断尽一切微细二障种子,而得转依成佛。
  证次者,谓三劫五位也,以究竟成佛,须历三大阿僧祇劫、经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五位故。即初发菩提心后无间有资粮位,次有加行位,历时一阿僧祇劫;次见道位、次修道位,次究竟位,历时二阿僧祇劫。此中见道至修道之八地历一阿僧祇劫;八地至究竟位,为一阿僧祇劫。资粮位者,于一切法唯识性相,深生信解;闻思持戒,集福慧资粮;为顺解脱分。加行位,于能取所取执,能渐伏除,引发真智;修四加行,由加行无分别智,集福慧资粮;为顺抉择分。此二位合名胜解行位。通达位,即见道,如实通达诸法唯识实性,即证真如。修习位,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以根本、后得无分别智分分破灭微细无明障,历经十地。以此二位渐次圆满福慧资粮,为圣者位。究竟位,即佛位,出障圆明,尽未来际,化导一切有情,令入诸法唯识相性、觉悟解脱。
  (三)行与慧度
  前面谈行,有无量行门,所谓六万四千法门,但为何摄于慧度呢?下面略说。
  一切行可归为闻、思、修。闻、思、修皆有正邪二种。若无出离心,若不具无常、无我等正见,如何能够正闻?若以贪嗔痴之染污心,以常、我等之颠倒邪见,听闻佛法,即是邪闻。又若无正闻熏习所引生之闻慧,而作意思维,如何能与圣教正理相应?若以邪教所引之邪闻慧而作意思维,则为邪思。又若无如理作意之思慧,若无菩提心之生起,如何能法随法行,或以正方便修习佛法?修者,摄戒、定、慧三学。若无正闻、正思之慧,如何持戒、修定、发慧?否则,堕入戒禁取见、修邪魔定、发邪恶慧,而感更大苦果,沉沦三途恶趣。若无修慧,如何能生无分别智?而若无无分别智,如何对治虚妄分别,破二重障,圆满福慧资粮,成无上正等正觉?故说一切行摄于慧度。
  又若依无分别智,可有三义说明一切行归于慧度。一者,诸佛菩萨,皆以无分别智而有差别。《金刚经》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世间众生,皆虚妄颠倒,计有为无,计无为有,计无常为常,计无我为我,计苦为乐,计染为净,烦扰恼乱,是有漏杂染法;而出世间者,遣妄执所执遍计所执性,断虚妄分别依他起性,证诸法幻有之空性圆成实性,是无漏清净无为法。彼法,是无分别智所缘,非世间所能了知,是圣者境界。故一切贤圣,非为世间有漏法所差别,但以无分别智圆满位次而有差别。《金刚经》复云:“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此亦显明,若修菩萨行者,最重要者是通达无我,即生无分别智。《心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佛义,即觉悟义,谓能圆满生起无分别智者。二者,无分别智是真能对治。《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谓甚深微妙之无分别智生起,即照见五蕴皆空,即破人我执、烦恼障,度尽一切苦难灾厄。在《摄大乘论》等论中,反复论说无分别智于胜解行道、见道、修道破烦恼所知二障,文不再述。经论亦云,般若是功德之母,如《大智度论》云:“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三者,三藏十二部一切佛法,皆从佛之清净圆满之智慧海中流出,是佛究竟圆满证悟真理后之安立,即以无分别智为体性。如《大智度论》说:“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故说一切行摄于慧度。
  (四)果
  1、果
  果者,谓由行所证果,或曰转依。因位阿赖耶识,转为果位第八净识,名转依。依者,谓阿赖耶识为一切有漏法之所依;第八净识,为一切无漏法之所依。从有漏杂染之所依,转为无漏清净法之所依,故名转依。由第八识转故,前七识亦转为七净识。故转依,亦包括前七识之转也。
  阿赖耶识无始时来,受有漏杂染法熏习,集摄无量无数无边有漏杂染种子,一类坚住,恒相续转,如大瀑流。为诸转识所依,变诸转识现行,与彼等相互依持、辗转同时。为界趣生体,执受诸根,是大苦蕴之根本。有情误其为自内我,而恒坚执不舍。发菩提心后,由正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四无量四摄六波罗蜜多,积集福德智慧资粮,于资粮、加行位上,伏一分细烦恼、所知障种子之现行,伏除粗二障现行,如分别我执与分别法执现行,熏无漏种子势力增长。由先遣所取执,后遣能取执,即遣外境执,复遣唯识执,而无间证入唯识性即真如。此即无漏种子现行。由此亲证真如之根本无分别智,及彼所引发之后得无分别智,于修道中分分断尽微细所知与烦恼二障之种子,令无漏种子之现行渐趋圆满。于金刚喻定无间证入佛地。此时,阿赖耶识中有漏杂染种子灭尽,无漏清净种子任运圆满现行,即杂染阿赖耶识,转成清净第八识。因阿赖耶识中有漏种子断尽,而无漏种子任运现行故,前七识亦转为七清净识。《成唯识论》中有说阿赖耶识名于八地时舍,但本文中,因该识于八地后仍有微细二障种子,故仍用阿赖耶识名。
  在《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中,将转依分为六种,而前所述转依为其中果圆满转(依)也。六转依为,一损力益能转,谓于资粮与加行道,即胜解行道,由胜解力闻熏习住及惭愧故,渐伏烦恼现行,即损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势力,益本识所摄清净种功能,虽未断障种实证转依,而渐伏现行,亦名为转依。二通达转,于见道,由加行道之加行无分别智,遣所取执,复遣能取执,引生根本无分别智,亲证真如,而断分别二障粗重,即断分别我执、分别法执种尽,证得一分真实转依。三修习转,于十地,由根本无分别智及后得无分别智,数数修习清净增上意乐所摄十波罗蜜多,渐次断尽俱生二障种子,即俱生我执、法执一切种子,而渐次证得真实转依。通达转与修习转,《摄大乘论》与《成唯识论》所述不同,此取《成唯识论》。四果圆满转,于金刚喻定,无间顿断一切微细二障种子,令无漏种子任运圆满现行。即阿赖耶识转为第八净识。为佛果圆满转依,穷未来际利乐有情无尽。五下劣转,谓声闻与独觉乘,专求自利,厌苦欣寂,唯能通达人无我真如断烦恼障种,证寂灭涅磐,无胜堪能,故名。六广大转,谓诸菩萨亦通达法无我真如,于生死见为寂静,虽断杂染,而不住涅磐,不舍生死,自利利他,故名。此中,前四为诸菩萨于五位中证人我、法我二空真如、自利利他,圆满究竟成佛之历位证境。后二为声闻与独觉二乘与大乘证境之区别。而果所指之转依,为果圆满转依,即佛位。
  或曰大菩提与真解脱。菩提者,破无明而觉悟义,为证得。解脱者,灭烦恼苦而离系缚义,为断得。二乘人厌苦求寂,发出离心,唯求自利,破烦恼障,不破所知障,证人无我生空真如。而大乘菩萨,发菩提心,以大悲,自利利他,破烦恼所知二障,证人我、法我二空真如。故大乘所证慧果比小乘者要广大、微妙、深细。如《摄大乘论》云:“声闻等智与菩萨智,有何差别?由五种相,应知差别。一由无分别差别,谓(菩萨)于蕴等法无分别故;二由非少分差别,谓(菩萨)于通达(二无我)真如,入一切所智境界,普为度脱一切有情,非少分故;三由无住差别,谓(菩萨)无住涅磐为所住故;四由毕竟差别,谓(菩萨于)无余依涅磐界中无断尽故;五由无上差别,谓于此(菩萨智)上无有余乘胜过此故。”由此,二乘人非真解脱。如《胜曼经》说,二乘人犹有怖畏,犹有烦恼(无明住地烦恼),犹有苦谛(生法未尽),“言得涅磐者,是佛方便”。大乘菩萨以无分别智,证二空真如,究竟灭尽二障种子,转杂染成清净,虽入生死而离烦恼,虽不住涅磐而恒寂静,故得真解脱。
  真解脱者,以无住涅磐为体。涅磐者,为究竟寂灭义。无住涅磐,谓依他起清净分。即依他起识,由能对治者无分别智生起时,转舍杂染分(即生死),转得清净分即无住涅磐,如《摄大乘论》说。谓由大智,不住涅磐而善寂;由大悲,不舍生死而离染。诸佛世尊依无上正等正觉,兴无缘大悲,平等大慈,任运佛事度济有情恒不休息。此中涅磐者,有四,如《成唯识论》所说。一、自性涅磐,或曰本来自性清净涅磐。谓一切法之空性真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湛如虚空。虽有客尘杂染,而性本净本寂。具无数无量微妙功德。故名涅磐。二、有余依涅磐,谓断烦恼障所显真如。虽有微苦所依身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磐。三、无余依涅磐,谓断生死苦所显真如。烦恼障既尽,余依身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磐。四、无住涅磐,谓断烦恼、所知二障所显真如。大悲智慧常与相应。由此不住生死、涅磐,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磐。如《成唯识论》所说。
  大菩提者,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四智为体也。四智者,谓转阿赖耶识所得大圆镜智,彼同时圆满如实显现一切法故,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故,无间无断,穷未来际。犹如大圆镜,现诸色像。转第七末那识所得平等性智,彼证诸法平等性故,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与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一味相续,穷未来际;转意识所得妙观察智,彼究竟证入诸法空性及依他起性,于广大微妙深细所知界能极善了知、极方便安立故,令诸有情皆获利乐;转前五识所得成所作智,彼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利乐诸有情。彼等四智,又称一切行相智、一切智智、一切种智等,如《庄严现观论》等说。有时,亦说以五智为体。即包括法界体性智。彼即亲证真如法界之根本无分别智,此智为余一切智之所依体也。
  大菩提者,或说以三种佛身为体。一法身(或云自性身),谓诸法之空性真如。虽为无为法,但具无数无量微妙功德,即为一切功德之所依。彼为诸佛自内所证,与根本无分别智相应。二受用身(或云报身),亦包括报土。分自受用与他受用二种。自受用者,为诸佛自受用之身与土。他受用者,为诸大菩萨众会及受用法乐所依止之处。彼为有为法,庄严清净,寿量无限。与后得智相应。三化身(或云变化身),亦包括化土。诸佛之化土虽现为杂秽之土,而实是清净。随众生杂染心现为杂秽之相故。化身及所在杂秽之土,为凡夫信众所依止者。诸佛化身示现生老病死,即投生、受欲、出家、修道、证觉、涅磐,随众生所乐,以方便善巧化度。亦与后得智相应。此中,诸佛之根本与后得智,恒恒时为一体,不可分也。由佛智能自内证故,及能极善巧方便显现、安立诸法故,随用分二,而权说根本与后得智。
  又此三佛身土,可与四智品相摄。大圆镜智,现自受用身净土相;平等性智,现他受用身净土相;成所作智,现变化身及土相;妙观察智,证法身,观察安立自他功德过失;如《成唯识论》所述。
  四智均包括二十一心所,即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心所,唯妙观察智多寻、伺二心所。四智心心所为八净识之识体,即八净能识,但实是八净识。由智用显故,能识为主故,唯说智,而应为八净识。故此四智品总摄佛地一切功德尽。而无住涅磐,为依他起清净分,亦即是全部八净识。故无住涅磐与四智品相即为一。由此,大菩提与真解脱亦同体,唯名安立有异故。
  佛果所具功德,无数无量,微妙难知。按《摄大乘论》略说有:“最清净四无量、(八)解脱、(八)胜处、(八)遍处、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应。”此等经论多有解说,文不赘述。
  2、乘安立与果
  前所说瑜伽行派之果,是大乘果也。若按众生根性分,则不独安立大乘,须安立多乘。与此相应,其所得果亦不同。瑜伽行派以多乘归一乘,以大乘摄受二乘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如《胜曼经》云:“世尊,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如是摩诃衍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世尊,又如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依于大乘而得增长。是故,世尊,住于大乘摄受大乘,即是住于二乘摄受二乘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此中,摩诃衍,即大乘义。
  又何道理故,多乘归摄于大乘?略说有四,一者,一切众生皆有自性清净如来藏故,众乘归一乘。如来藏,是无为法,权以真如法性法界等异名安立。此如来藏自性清净,自性本寂,而具一切功德。但如来藏与诸法不一不异,诸杂染法显时,而彼不显。因彼不显故,具一切功德故,名为藏;又证此可成佛故,名如来藏。由此,《大涅磐经》称之为佛性,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法华经》亦用三车喻云,三乘归一乘,即佛乘。此一乘,依如来藏安立。
  二者,唯大乘能成佛故,众乘实归大乘。此如来藏真如法性,为二无我所显。诸凡夫之虚妄分别识于人、法颠倒增益执有我故;二乘圣者声闻、缘觉唯能通达人无我故;不能证知或不能圆满证知如来藏,唯有大乘人方能决定证知,而成佛。由大乘证一切行相智,证境广大微妙深细故,众乘归摄于大乘。
  三者,唯大乘人智、悲双运,行、愿广大,自利利他故,众乘归大乘。沉沦于生死之凡夫,心识颠倒,不悟自利与利他行;声闻、独觉乘人唯求自利;唯大乘人以深固之菩提心故,能自利利他。
  四者,唯大乘能无倒善巧观察、显现、思择、安立诸法故,唯大乘能究竟方便利益安乐众生故,众乘归于大乘。大乘证二无我所显真如,如实通达依他起性,能善巧抉择安立诸法,以无量方便法门,饶益有情,非余乘所能及也。
  又何故而有多乘安立?众生虽具如来藏,而非皆能成佛。须能生起无分别智,自内亲证如来藏故,才能破障成佛。由此如来藏又名理佛性,因彼虽为成佛之理依,但非是成佛之决定因也。
  在《楞伽经》等经中,有五种姓说。五种姓者,谓阐提种姓、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阐提种姓者,为断善根义,大欲义。彼种姓者不能成佛。若按《楞伽经》义,此种人若得如来加持力,亦能复生善根,即亦有成佛之可能性。但若按本有无漏种子来看,此种姓者决定不能成佛,因其本有无漏种子无故。声闻种姓,谓厌苦欣寂者,闻佛所说四谛法,法随法行,知苦、断集、修道、证灭,而破烦恼障,唯求自利,入寂灭涅磐,即成阿罗汉。缘觉种姓,谓厌苦欣寂者,未闻佛法,而自观十二因缘,悟其缘起道理,即证人无我真如,破烦恼障,唯求自利,入寂灭涅磐,成缘觉或独觉。此二种姓,决定不能成佛,因其缺本有法空无漏种子,唯有本有生(人)空无漏种子故。如来种姓者,谓彼种姓者,慕解脱与菩提,发猛利之菩提心,随闻胜解,如理思择,勤修四无量四摄六度等菩萨行,广集福慧资粮,由现证人、法二无我真如,渐断一切烦恼与所知二障,而觉悟成佛。彼具生空、法空本有无漏种子,为最殊胜之种姓。不定种姓者,谓彼者若随声闻、缘觉法行,则成声闻、缘觉;若受如来种姓之大乘法之熏习,则可究竟成佛。彼亦具生空、法空本有无漏种子。另外,还有一类大悲阐提种姓,彼具生空、法空本有种子,亦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但因其悲心无际,愿度所有众生成佛后方自成佛,故虽是菩萨乃至十地,而不能成佛。如地藏王菩萨等。彼等虽具无量善根,但因永不能成佛,亦名阐提,非同前谓阐提种姓断善根者。
  若以生空、法空本有无漏种子为因,以佛果为果安立佛性,则阐提种姓、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因果皆无佛性,不定种姓、如来种姓因果皆有佛性,而大悲阐提,因有、但果无佛性。此等安立之成佛可能性称为行佛性,或事佛性。
  由五种姓,可安立四乘差别。阐提种姓,可安立为人天乘,其极果为人天乃至无色界之有顶等世间善法故。声闻、缘觉种姓,安立为声闻、缘觉乘,其极果为阿罗汉、独觉。不定种姓、如来种姓可安立为大乘,其极果是佛。此等安立,《胜曼经》等中有明示。经论中常常不提人天乘,而说三乘,即后三乘,因唯后三乘为圣乘出世间法故。瑜伽行派主要摄受不定、如来种姓者,亦兼摄余三乘。
  此四乘之智慧境界,差异很大。人天乘,为世间善法,但依圣智看,仍属颠倒执着、烦扰恼乱之生死流转法。声闻、独觉乘,为出世间法。其智称为遍智、或一切智。彼证人空真如,断烦恼障,出离生死,入无余依涅磐。大乘,为出世间法。其菩萨智称为道(种)智,证人、法二空真如,破烦恼所知二障,直至究竟成佛。其佛智为一切行相智,或曰一切种智,或曰一切智智,入无住涅磐,利乐化度有情穷未来际。彼等差别,如《庄严现观论》等中说。
  (五)菩萨行与六度(六波罗蜜多)
  1、菩萨行
  瑜伽行派之行,非声闻、独觉之行,而是大乘圆证菩提自利利他之菩萨行。此中菩萨,梵音菩提萨垛的略写,义为觉悟有情,即发菩提心行菩提道证菩提果之有情。藏文中,菩萨义略别,为以菩提心勇猛精进之义。分凡夫菩萨与圣位菩萨二种。前者为在见道以前之菩萨行者。虽已发菩提心,精进修行,自利利他,积集福慧资粮,渐伏分别我执、法执现行,但未亲证真如,未出离生死轮回,不名圣者。后者在见道以上。已证二无我所显真如,已断分别我执、法执种子,已离分段生死,能广集福慧资粮,自利利他渐趋圆满,故名圣者,为真菩萨。
  菩萨行略有三义,一者所行、二者能行、三正行。所行者,谓大乘之教、理、行、果。能行者,谓具不定种姓、如来种姓、已发菩提心之凡夫菩萨;续发菩提心之圣者菩萨;以及具不定种姓发菩提心之回小向大之阿罗汉等。正行者,谓现修菩萨行之菩萨,其位次发心、所缘所依、助伴加行、能治所治、功德过失等。
  此文所指者,为菩萨行之所行,且唯为教理行果中之行,简称菩萨行。
  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将一切菩萨所行善行摄为四菩萨行,即一者波罗蜜多行,即六波罗蜜多;二者菩提分法,即三十七菩提分、四寻思、四如实智;三者神通行,即六种神通;四者成熟有情行,即四摄事等。彼论复云,为证菩提修诸善行,故立波罗蜜多行;由此能达真实义,故立菩提分法行;是圆证威力,故立神通行;为成熟有情,故立成熟有情行。
  此四菩萨行,皆自利利他。但若偏胜说,则波罗蜜多与菩提分法自利胜,神通与四摄等他利胜。前者积集福慧资粮,求证菩提故;后者摄受有情、成熟有情、解脱有情故。又菩提分法可摄入波罗蜜多,如藏文《摄大乘论无性释》说,菩提分法是波罗蜜多等流故。神通可摄入四摄,因神通为四摄之助伴方便故;亦可摄入波罗蜜多中之静虑波罗蜜多。故一切菩萨行可略摄为波罗蜜多与四摄,前者自利相显,后者利他相胜。
  2、六度与四摄
  六度者,谓施度、戒度、忍度、精进度、静虑度、慧度。
  施,谓菩萨于自身财物,乃至一切,无所顾惜,随所希求,即行惠与,而三轮清净。可略分为三:财施、无畏施、法施。后二施,尤其重要。
  戒,谓菩萨于一切恶法能止能断能防,于一切善法能持能长能生之所学。可略分为三: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后二戒与声闻、独觉戒不共。
  忍,谓菩萨由无染慈悲心故,堪忍怨害,遍于一切皆悉堪忍,普于一切皆能堪忍。略分为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精进,谓菩萨其心勇悍,堪能摄受无量善法,利益安乐一切有情,炽然无间,无有颠倒,及此所起身语意动。略分为三:被甲精进、加行精进、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
  静虑,谓菩萨以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间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止,或观,或二双运。略分为三:安住静虑、引发静虑、成所作事静虑。
  慧,谓菩萨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普缘于一切五明处转。五明者,即内明、因明、医方明、声明、工巧明等五。亦可略分为三: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
  四摄,又称四摄事,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者,如前已说。
  爱语者,谓菩萨于诸有情,常乐宣说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略分二:随世仪轨语、随正法教语。
  利行者,谓菩萨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随其所应,于诸学道随义利行,法随法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略分三:于现法利、于后法利、于现法后法利。
  同事者,谓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如是菩萨与他事同。
  由布施故,令成闻法之器;由爱语故,能令信解所说之法;由利行故,能令如教修行;由同事故,能令已修不退长时修行。
  若偏胜说,六度能自成熟一切佛法,四摄能成熟他有情。故于此六度、四摄,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无上正等菩提。《瑜伽师地论》中,以九相辨六度、四摄,此不述。
  虽前说六度自利偏胜,但实利他亦胜。由六度内容可比知。又四摄事,可摄入六度。如布施摄入施度;爱语摄入施度、戒度、忍度、慧度;利行,摄入六度;同事,摄入后五度。由六度摄四摄事故,则摄四菩萨行;由摄四菩萨行,则摄一切菩萨行,即摄一切善法。如《瑜伽师地论》说,菩萨行可摄于六度,及云,彼六度“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名为诵施大宝泉池;又即如是所集无量福智资粮,更无余果可共相称,唯除无上正等菩提。”《摄大乘论》云:“由此(六度)能摄一切善法,(彼一切善法)是其相故,是随顺故,是等流故。”《解深密经》亦云,菩萨所应学事为六波罗蜜多。
  (六)六度
  1、六度安立
  为何波罗蜜多安立如是六种?《摄大乘论》云:“成立所治障故;证诸佛法所依处故;随顺成熟有情故。”谓为欲对治不发趣因,即贪著财位及室家,立施戒;此后,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即处生死有情复由违犯所生众苦,及于长时加行善法所生疲怠,立忍精进;次后,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即诸散动及邪恶慧,而立定、慧。故由对治六所对治,而立六数。复次,前四度是不散动因,次静虑为不散动成就;以此为依止,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故是证诸佛法所依处,而立六数。复次,由施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由戒故,于彼诸有情能不毁害;由忍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由精进故,能助经营彼应作;由前四令彼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从此以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其生慧开悟。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数。
  为何如是次第安立六度?由前能引后故。《解深密经》云:“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2、六度最胜威德
  六度摄一切菩萨行尽,即摄一切世出世间善法尽。修此六度,各有四大最胜威德,如《瑜伽师地论》说。一者,能断所对治者。惠施能对治悭吝;持戒能对治犯戒;忍辱能对治不忍;精进能对治懈怠;静虑能对治散动;般若能对治无明。二者,能成熟福慧资粮。《解深密经》说,施戒忍为福德资粮摄,慧为智慧资粮摄,精进静虑通二摄。若于此六多修行,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无上正等正觉。三者,能摄受、饶益有情。修此六度,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事摄受利乐诸有情。四者,能得广大无尽可爱诸果异熟,乃至无上正等正觉。若于地前多修习,可得相应六种果异熟:得大财富、往生善趣、无怨无坏多诸喜乐、为众生主、身无恼害、有大宗叶。而于地上若善清净,若具圆满,可由地地渐次证入无上正等正觉。
  3、六度与十度
  修波罗蜜多,有地前修与地上修二种。地前修者,谓胜解行修。即由闻思胜解力及惭愧故,于资粮位、加行位修六度。《摄大乘论》说,发菩提心后,修此六度,“不著财位;不犯尸罗(戒);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性)”。即依六度证悟真如。
  证真如见道后,则为地上修,名清净增上意乐修。复有,前六地修,名有相行修。谓无分别智须加行才能生起,相用烦恼犹能动摇,故名。第七地修,名加行或有功用行无相修。谓虽一切相不能动摇,而于无相,犹须加行,故名。第八地乃至第十地,为无功用行无相修。谓此以上,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已不能动,故名。由清净增上意乐,“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渐得圆满,便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即达彼岸。
  此清净增上意乐所摄波罗蜜多,地地均修,但各有偏重。在初地修施,乃至在第五地修静虑,而后五地为修般若波罗蜜多。《摄大乘论》中,将般若波罗蜜多开为五,顺次与后五地相应,即有慧度、方便善巧度、愿度、力度、智度。此五度,由根本与后得无分别智摄,即般若波罗蜜多摄。有说,慧度为根本智摄,余四为后得智摄。《解深密经》中以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为施戒忍之助伴而建立;以愿波罗蜜多为精进之助伴而建立;以力波罗蜜多为静虑之助伴而建立;以智波罗蜜多为慧度之助伴而建立。此中方便善巧度者,谓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愿度者,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力度者,谓由思择、修习二力,令前六种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智度者,谓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
  4、六度与戒定慧三学
  一切菩萨行,即是一切菩萨所应修学者,亦可归摄为戒、定、慧三学。此是与声闻、独觉乘相共的分类。
  在地前,戒、定、慧为凡夫所学;而在地上,为圣者所学,则名增上戒学、增上心(定)学、增上慧学。
  戒定慧三学,既摄一切菩萨行,则定与六波罗蜜多相摄。《成唯识论述记》中将三学与六度以四门相摄。一者,自性摄。谓戒摄戒度,定摄静虑度,慧摄般若度。二者,自性并助伴摄。谓三具摄六度。三者,随用摄。谓戒摄前三,为资粮、自体、眷属故;定摄静虑;慧摄般若;三学摄精进,以精进通此三故。四者,随显摄。谓定、慧摄如前;戒摄前四,因精进守护戒故。
  (七)五位证果
  由发菩提心已,修六波罗蜜多,历时三大阿僧祇劫,经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至究竟位,证无上正等菩提。
  1、发菩提心
  若具如来种姓与不定种姓之有情,以初正愿而发心,即此为发菩提心。谓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磐,及如来广大智中。
  发此菩提心,为第六意识所为;以定希求为其行相,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故;以善根为依持,无此不能证入无上正等菩提故;以大菩提及利乐诸有情为所缘境;是悲等流,以诸菩萨悲愍一切有苦众生,为欲拔济而发心故。此中,善根者,谓无始时来法尔而有之本有无漏种子,及长时闻思修串习所成种子。
  又此菩提心,是无上菩提根本,以发心者,方能渐次证入无上正等菩提故;是决定义,以发心后,决定能证无上正等菩提故;是菩萨行所依止,依止于此,皆能修学菩萨所学如六度等故。
  诸菩萨发心已,即名趣入菩提,列在大乘诸菩萨数内,名初发心(业)菩萨,或凡夫(异生)菩萨。入见道已,证二空性故,方为真菩萨。
  在《瑜伽师地论》中,以四缘、四因、四力说明发菩提心之缘由、条件、方式等。其中四缘者,谓见闻佛菩萨神变威力、闻信正法、欲护持正法、欲化导恶世众生;四因者,谓种姓(即本有无漏种与习所成种)具足、善友摄受、多生悲心、不退怯;四力者,谓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由总别四缘、四因加自力、因力所发者,为坚固菩提心,即不退者。由总别四缘、四因加他力、加行力所发者,可退。此中,若缺种姓发心者,非是发菩提心。若具种姓发心而退者,非究竟退也,因其发菩提心之种子犹在。
  前面所述是初发菩萨心。委实发菩萨心有位次种种不同,在修行之各个阶段都需发心。并非初发心后,就已足用,必须不断生发,坚固、增进菩提心。《庄严现观论》云,在不同阶段位次共有二十二种菩提心。在见道前所发菩提心,非为清净、深妙、广大、坚固,只有在见道后由清净增上意乐所发菩提心才如此。
  2、资粮位
  发菩提心后,无间进入资粮位。由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加行位)顺抉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即空性,齐此皆名资粮位。此位菩萨多住外门修菩萨行,谓依四力于唯识深生信解,而未能了达二取即所取能取皆空,一切多住事相、散心而非定心修诸粗行,名住外门修菩萨行。如《成唯识论》所说。此中菩萨行,谓六度;四力者,谓因、善友、作意、资粮等四,即本有无漏种与闻思串习所成种、逢事无量诸佛出世、于唯识义已得一向决定胜解、修六度积集福慧资粮。与后诸位相比,此位修胜行六度时,积福德资粮较智慧资粮多;若依戒定慧来看,持戒修福较多,而定慧较少。此位持戒能伏粗恶业故,亦名顺解脱分。顺者,随顺义;即非真解脱,而有随顺义故,名顺解脱分。
  在此资粮位中,于闻思修重正闻熏习,串习正见。由止观力微弱,虽能伏一分烦恼所知二障粗现行,但其种,以及细现行与种,未能伏灭。
  此位修六度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以三事练磨其心,于所证修勇猛不退。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难证,心便退屈;思他已证大菩提者,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三、闻诸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思他粗善(世间善),能得可爱果,况己妙因,练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此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如《摄大乘论》所说。
  3、加行位
  暖、顶、忍、世第一法,合名加行位。此四位,依四寻思、四如实智立。即依明得定,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依明增定,发上寻思,复观无所取,立为顶位;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立为忍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即能取所取空,立为世第一法;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异生法中,此为最胜,故名世第一法。如《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所说。此中四寻思者,谓寻思名、义、自性(体)、差别(属性)为假有实无,唯是内识所变,非离识也。四如实智者,谓如实遍知此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既无离识外境,故识亦非实有,内相待外而立故;即此四离识非有,则识亦非有,名如实智。
  由资粮道得备福德资粮,而有明得定生起,此即进入加行道。依明得定,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次依明增定,复观所取名等四法,非离识有,而是内识所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而印持转增。次依印顺定,观离识既无实境,离境岂有实识?即无所取,能取亦无;由此决定印持外境无有,随顺印持内识亦非实有。次依无间定,复观能取非有,而得决定,即决定印持能取所取二空。由此无间,证入见道位。如《分别瑜伽论》颂曰:“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此中“触”者,即证义,“无所得”者,即所取能取二空义。与此四加行相应,窥基大师有五重唯识观,此不述。
  在加行道,依资粮道之闻思修及本道定,能生起加行无分别智。此智虽没有亲证真如,但其行相近似无分别智,即能相似无分别智而如理观察与思择,并能引发无分别智,故名加行无分别智。此位于闻思修中,重如理作意、如理思择而数数修习。于戒定慧中,较资粮位言,定慧更显著。若将六度摄为修福德与智慧资粮胜行,与资粮道不同,智慧资粮积累较多。
  加行位之止观力增强,多依定心而作意、思择,故能伏除分别我执、分别法执之现行,但仍不能断其种;对俱生二执,虽能伏一小分现行,而其余分及种子未能伏灭。
  4、见道位
  由加行道世第一法无间定,无间证入唯识实性即真如,名入见道。《摄大乘论》云,“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谓除遣义相,亦除遣唯识之想,如是而住,能缘所缘平等平等之无分别智生起;即由能取所取无,不取种种戏论相,智与真如平等平等。如《大乘庄严经论》颂云:“……于法思量善决已,故了义趣唯言类。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是故二相悉蠲除,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此中,真法界,即真如,唯识实性也。如是由无分别智初证真如理故,名为见道。又,由无分别智生,证会真如故,复名通达位。
  见道有二分位:真见道与相见道。真见道者,谓实证二空所显真如,实断二障分别种子;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依真见道,分位安立相见道;彼法真见道,无间解脱。亦可分为二分:观非安立谛,此有三品,谓内遣有情假缘智,内遣诸法假缘智,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观安立谛,此有十六心,即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如是集、灭、道亦各有四种,共十六种心。
  真见道,根本智摄;彼智亲缘真如而不变相;证唯识性。相见道,后得智摄;彼智须变相而缘;证唯识相。又,由真、相见道,能断尽二障分别我执、法执种子,并伏一分二障俱生现行,但其余分及种子不能除灭。
  此见道,与六现观相摄,谓思现观等,如《成唯识论》说。
  入见道,证人、法二无我所显真如,灭尽一切分别我执、法执二障种子、一切恶业恶趣种子,断分段生死;即此“入极喜地,善达法界,生如来家”,成为圣者菩萨。
  5、修道位
  入见道,即登极喜地。从极喜地之出地心,乃至第十地终金刚喻定无间道,为修道位。
  此修道位,以根本与后得无分别智,渐次伏灭一切烦恼所知障俱生现行与种子,须经十地。一者极喜地,证二空,初获圣性,能利自他,生大喜故;二者离垢地,持净戒,远离能起微细毁坏违犯之烦恼垢故;三者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陀罗尼,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四者焰慧地,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五者极难胜地,真谛智与世间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六者现前地,由缘起智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七者远行地,能至有功用行之最后边故;八者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九者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十者法云地,大法智云,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荫蔽如空广大障、充满法身故。
  此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即十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摄波罗蜜多。十种波罗蜜多与地地如次相应而修,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于初地修施度,能断异生性障,证遍行真如;于二地修戒度,能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于三地修忍度,能断暗钝障,证胜流真如;于四地修精进度,能断微细烦恼现行障,证无摄受真如;于五地修静虑度,能断于下乘般涅磐障,证类无别真如;于六地修般若度,能断粗相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于七地修方便善巧度,能断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别真如;于八地修愿度,能断无相中作加行障,证不增减真如;于九地修力度,能断利他中不欲行障,证智自在所依真如;于十地修智度,能断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如《成唯识论》所说。又于每一地,非不修习余波罗蜜多。由偏胜故,说唯修一波罗蜜多。
  十地所对治障为十种无明障,如《成唯识论》所说。又《摄大乘论》云:“应知如是无明(障),于声闻等非是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即十种无明障,障菩萨,不障声闻;即障成佛,不障成阿罗汉、独觉。
  于十地中烦恼所知二障俱生种子俱在,何故十地不谈对治烦恼障呢?以法执为根本故;我执以法执为体故;断我执不碍法执故;断法执而我执随断故。
  于七地前,无分别智不能任运相续现前,烦恼事相犹能动摇。至第七地,虽一切相不能动摇,但于无相,犹名加行。即须加行,才为无相行故。第八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现前,一切事相不能动摇,即无相行不须加行,故名不动地。于此地以上,一切烦恼障不复现行;而所知障,则较为复杂。八地以上第六识法执不再现行;五识俱法执,由第六识俱者伏故而伏,亦不现行;第七识法执,八地以上犹可现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二障俱生种子随转,于金刚喻定无间道才顿断。
  6、究竟位
  究竟位者,即佛位。于金刚喻定无间道断尽一切微细二障种子,杂染第八识转为清净第八识,前七转识相应亦得清净。由此转依,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末那识转成平等性智,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即证得三种佛身,及无住涅磐,即为无上正等正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尽未来际,度化有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