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拈花微笑与达摩东来(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伍、禅林规范的与典故
  一、禅林规范
  禅林的规范,源自以出家僧众为主的印度僧团。从当代发掘出来的印度佛教遗址观察;有的僧团遗窟仅容一人,有的则能容百人,乃至千人。佛教於东汉时代传入中国,在新疆地区所发现的佛教遗址,有的禅窟只有一、二平方米,有的则有上百平方米。由此可考证出僧团群居生活、共同修行的历史。从原始佛教到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僧团大众皆是恪遵佛制的戒律、制度生活。后来因天候环境、民情风俗的不同,以及乞食托钵的困难等,遂逐渐修正改变。逮至唐朝中期,禅僧为了解决居於岩穴与寄居律寺对“修禅”的诸多不便,始进行开创性的改革:“别立禅居”、“另创丛林”,制订适合中国僧侣生活的戒律、制度——丛林清规。
  (一)唐宋禅门规范的基本内容——百丈清规
  中国禅林中,具有组织、规模的禅林规范,始於马祖道一(西元七零九-七八八年)。他的弟子百丈怀海,更秉承师志,以超然见地与恢宏器度,背负“破戒憎”的辱骂、毁谤,大力阔斧的改制,始有中国佛教丛林制度、清规的产生,故称“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的制订,对后世中国佛教的影响非常深远,且具划时代意义。一者,直接推动禅宗的发殿;二者,间接的影响其他宗派制度;三者,为中国文化注入新内涵——礼仪、社会法规等。今日,“百丈清规”原文早已散失,唯有从现存的《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禅苑清规》及《敕修百丈清规》,还可略知大要。兹略述其精神、内容如下:
  1、精神方面:“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时,皆以“不立佛殿,唯树法堂”为施设原则,彻底的将禅行者直接引向内心的修证。
  2、领导方面:尊“长老”为一寺之主,相当於“住持”,必须道高腊(戒龄)长,具道眼者,方堪担任。“长老”以下,设十寮舍,以安置全寺僧众,并各请“首领”一人,及“职事”数人,网维僧众生活,领导大众修行。后世“丛林四十八单”的形成,即源於此。
  3、行持方面:“合院大众,朝参夕聚”,由“长老”上堂说法,“宾主问答,激扬宗要”。每逢此时,徒众必须“雁立侧聆”。
  4、生活方面:全寺唯“长老”一人可居住单间“方丈室”,其他“学众”尽入“僧堂”。僧堂内设“长连床”,供学众坐禅、寝息。睡眠时“卧必斜榨床褥,右胁吉祥而睡”。日常饮食,以粥为主,人人有份。若有犯“清规”者,由“维那”检举,“摈令出院”。
  5、行普请法:即集体从事生产劳动,自给自足。当时百丈怀海禅师以身作则,下田耕作,直到年老,仍然持作不辍,遂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铭言传播寰宇,成为后世佛教典范。
  总之,“百丈清规”的制订,为禅门创造一个秩序井然的良好修持环境,同时也为禅宗取得独立地位,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宗派。特别是“普请法”的制订,使僧团完全摆脱印度佛教的生活模式,得以在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流传千古。
  (二)晚唐以后的禅林规范——五宗七派与五山十刹
  百丈怀海禅师之后,於晚唐五代间,江南、江北,长江上游与下游,又有无数丛林寺院产生。禅宗派下本身即有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至宋朝又有黄龙、杨岐二派的创立,於是“五宗七派”的门庭、家风於焉形成。各家在禅法的教授与生活仪礼上,因人、事、时、地、物的不同,而有若干出入,故名为“家风”。
  此外,於南宋之时,政府为了便於扶植、管理,特将丛林创分等级,而有“五山十刹”的确立。如:杭州的径山万寿寺、北山景德灵隐寺、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宁波的太白山天童景德寺、阿育王山雪峰广利寺等,即所谓“五山”。“十刹”即:杭州的永祚寺、胡州的万寿寺、建康的兴国寺、苏州的光孝寺、宁波的资圣寺等……。
  循行无常理则,时过千年的演变,禅林规范同样无法维护旧观不变,然大体还是依於《百丈丛林清规》的精神,如引一直流传到清末。如清末民初的江南四大禅宗丛林——金山、高旻、天宁、天童,皆是当时禅和子往来参学的必到之处。
  “五宗七派”的门庭设立,与“五山十刹”的丛林等级划分,对於中国佛教后世的流传,乃至世界佛教的影响都很深远,如:日本、韩国、越南禅林的产生,以及近代台湾佛教的蓬勃发展,大多数是来自中国禅宗的传承。
  (三)当代中国的禅林规范
  论及当代中国的禅林典范,在中国大陆方面,古来即有“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之言。在文革之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各地残破寺院逐渐恢复,归还僧团。若以禅宗道场的规范而言,则以高旻寺与云居山尚具形式、规模,日常有禅和子在坐香,每年逢冬打禅七(七七或十七不定),并订为常年规制。香港有大屿山宝莲禅寺,台湾则有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千佛山等。
  佛光山原本是中国禅门“临济宗”的法脉传承。三十年来,依於佛陀菩萨道的思想,秉持人间佛教的理念、精神、目标,持续致力於八大宗派的弘扬,又以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共修等具体实践,作为利生事业的发展。
  近来年,为了提倡禅修风气,推动心灵环保,接引习禅者体会人间佛教禅风,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再创禅门黄金时代,更具体提出一种能治疗现代“社会疾病”——功利、野心、奢侈、价值观混淆……,以及适合现代人都市生活修持,又能照顾到人性生理与内在需求的禅法,取名为“人间生活禅”。其基本理念如下:
  人间生活禅的禅风:
  禅修目的,在於般若、自在、菩提的圆满果证——般若生活,自在人生。
  禅修思想,在於平常、平实、平衡的意境涵养——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禅修内涵,在於信心、道心、悲心的长养增进——不变随缘,慈悲喜舍。
  禅修行持,在於规律、简朴、惜福的用心实践——依戒生活,知足淡泊。
  禅修精神,在於承担、无畏、精进的落实行履——自心是佛,直下承担。
  禅修运用,在於生活、生趣、生机的权变妙用——触处皆道,机趣无限。
  佛光山丛林道场,兼具有传统与现代风格,并非专属弘扬“禅宗”的道场,然禅堂、禅风、行事规矩等,却可媲美於千年前的禅林风光。不但总本山与国内外别分院皆设有提供在家信众禅修的禅堂,更有专属於出家僧众长期参修的禅学堂,并且每年於期头、期尾时,受理僧众讨单参修。传统的禅林规范,是因为应僧尼日常修行生活所须而制订的,而佛光山的的禅堂规约,则因提供僧信二众以及社会大众共同禅修,而制定不同的守则。但基本理念,如前所述,则以思想的开导为前提。
  二、禅门典故
  《景德传灯录》中,有一千七百则公案典故,每则皆是“一时千载”的标月指、敲门砖,能够发人深省,启人灵性。时人若能因此而拔云见月,找回失落的真我,则历代祖师老婆心切的辛劳,可得告慰矣!
  (一)风幡之争
  六祖惠能大师接受衣钵传承,在猎人群中隐居了十五年后,机缘成熟,开始行化於世间。一天,途经法性寺,看到两位出家人对著一面幡子,面红耳赤,争论不休。六祖上前细听,才知道他们在争论旗幡所以会飘动的原因,甲僧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麽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乙僧反驳说:“没有幡子动,又怎麽知道风在动呢?所以应该说是幡子在动。”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惠能大师听了,就对他们说:“二位先另争论,我愿意为你们做个公正的裁判:其实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子在动,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从这则公案可发看出,禅师们对外境的观点,完全是反求自心,而不是滞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现象的存在是片面的,其所以有分别,完全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因此,要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其关键就在吾人内心,看看是否已经去除差别妄想?
  (二)百丈野狐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嗣人。一日,百丈禅师说法圆满,大众皆已退去,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禅师问道:“前面站立的是什麽人?”
  老者答道:“我某甲不是人,实系一只野狐。过去古佛时,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后因一位学僧问道:“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我回答道:“不落因果。”由於这一句答语,使得我五百世堕在狐身,今请禅师代一转话,希望能脱却野狐之身。”
  百丈禅师听后,慈悲的说道:“请问。”
  老者合掌问道:“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
  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
  老者於言大悟,作礼告辞而去。第二天,百丈禅师领导寺中大众,到后山石岩下的岩洞内,以拄杖挑出一野狐死尸,嘱咐依循亡僧的仪礼火葬。  
  这是一则有名的公案,只为了回答学僧一句“不落因果”,竟然堕落为五百世野狐。又只因为百丈禅师为其转说一句“不昧因果”,竟能脱去五百世狐身之苦。其间一字之差,实有天壤之别!
  百丈禅师的“不昧因果”,实乃至理铭言。修行悟道之人,亦无法免於宿业报应,差别在於受报之时,不再迷失於业报的当下,不再妄生痛苦、烦恼,谓之“不昧因果”。
  (三)南泉斩猫
  一日,有东西两堂的僧众在争夺一只猫儿,正好被南泉普愿禅师撞见,南泉一把将猫拎在手上,对大家说:“来来来!大家说一句有见地的话,说得出来就饶它一命,说不出来就斩成两半!”结果,大众无言以对,眼睁睁看著猫儿被南泉一刀劈死。
  不久,赵州禅师外出回来,南泉把这事跟他说了。赵州二话不说,脱了靴子戴在头上,就走出去了。
  南泉说:“刚才如果你在,猫儿就不会死了。”
  禅师说的话,往往离经叛道,可是他是对的;凡人说法,不敢有一字违背佛经,仍然是错的。
  禅师在屎尿中,都能见到“道”的存在;凡人在佛殿三日三夜,却也见不到佛。
  虽然禅师与我们吃同样的食物,呼吸同样的空气,然而禅师可以做的事,凡人未必可以做;禅师可以说的话,凡人未必可以说,这说是“证量”有无的差别。
  南泉斩猫,究竟犯杀生戒否?一般人见此公案,通常会生起这样的疑问——这就是“凡情知见”,凡夫就是被这种“凡情知见”闭住了清净的心性。其实在南泉心中,并无杀与不杀的情见,他只是把刀与猫用做“选佛”的工具。南泉对猫儿的这一斩,石破天惊,具有一时千载的效能。直到现在,南泉禅师尚未把刀放下,因为众生的无明烦恼尚未断尽。如是参道,即能会意南泉老人深彻的慈悲心。
  (四)丹霞烧佛
  唐朝丹霞天然禅师,在一座佛寺里挂单。时值严冬,天气寒冷,大雪纷飞,丹霞即将佛殿上木刻的佛像取下来烤火。寺中纠察师一见,大声怒斥道:“该死!怎麽将佛像拿来烤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子。”丹霞禅师从容的回答。
  “胡说!木刻的佛像那有舍利子?”纠察师大声斥责。
  “即然是木头,没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来烤火!”丹霞禅师於是便取下更多的佛像投入火中。
  在丹霞禅师的心目中,我佛如来的法身,周遍於整个宇宙法器,而不仅仅是木刻的雕像。纠察师所维护的佛像,则是一种外相。对丹霞禅师而言,宇宙真理才是我佛法身的表徵。
  “丹霞烧佛”,旨在烧掉凡人对偶像、权威的崇拜与迷信,烧掉谬见与妄执。这把火直烧到现在,还会继续烧到未来,直到将众生的凡情妄想烧除,三界六道烧尽,丹霞老人才会善罢甘休。
  (五)婆子烧庵
  有位老人婆婆供养了一名禅行者二十年,常令一妙龄少女送饭、照顾。一天,老婆婆为了考验行者的工夫,便嘱咐妖媚少女,於送饭时抱住他,并问他被抱住时的感觉怎麽样?结果,这位禅行者的反应是:“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意思是说他毫无感觉,就像枯槁的树木靠在寒冷的石头上一样,再抱他三年也不会动心。
  少女将详情回报老婆婆后,老婆婆说:“没想到,二十年只供养一个自了的俗人!於是赶走了禅行者,一把火烧了茅庵。
  婆子为何烧掉茅庵?只因为禅行者修的是“枯木禅”——不起妄想的禅定,不但没有般若(智慧)的内涵,也缺乏慈悲的胸怀。
  禅的修持,偏於“定”者,则堕枯木禅境;偏於“慧”者,往往又狂傲不逊,偏於“悲”者,会滥用慈悲,反成障道因缘;偏於“智”者,则沉空滞寂,冷酷无情。故须“定慧等持”、“悲智双连”,才是合乎“中道”的修持。
  (六)千古楷模
  唐朝有马祖道一禅师,百丈怀海禅师继承师志,制订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此意也。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於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的,百丈禅师年纪老了,每日仍随众耕田作务。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恳请他老人家不要随众出坡作务。百丈禅师坚决的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因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绝食的方式抗议。弟子们焦急的问道:“为何不饮不食?”百丈禅师道:“即然没有工作,那能吃饭?”
  弟子们没法,只好将工具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百丈禅师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於是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参禅,可以开悟证道,众所皆知。因此大家难免误以为必须摒绝尘缘,甚至连工作也不必去做,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工作,离开了生活,那里还有“禅”呢?百丈禅师为了医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还喊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口号。作为生活修持与实践,不管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修行”不是“懒惰”的藉口,希望现代的禅者听一听百丈禅师的慈悲示范。
  陆、修行方法与开悟完成
  禅的诞生,众所周知,是来自“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这是多麽美妙、殊胜、庄严的事实。由於此一大事因缘,“禅”,开始了它生命的传承。
  习禅有成之人,生活的本身即是“禅”的当体,在处事临众中,以往的谄曲、喜怒、忧虑、矛盾等,已为“禅心”所消融;生活中所展现,皆是“禅”的妙用——无住与随缘。
  以工作生活而言,在人际关系上,无论上司或下属,都乐於与之相处,与客户的应对交谈,也会因“禅”的注入,变得幽默,具有内涵,而不再是诵念刻板无趣的“生意经”。在调度、操作上,则更得心应手。在工作观念上,能够从以往“人为何要辛勤工作”的疑问观念上,转化成“工作就是修行”的承担,而潇洒的面对一切顺、逆境界。
  以家庭生活而言,心中有了“禅”,家庭即是禅堂——理想的禅修道场。不像以往,感觉家是一个重壳子,每日周而复始的生活,使人觉得单调、乏味、厌倦,乃至压力,有股透不过气来的感觉。禅,能开阔心境,能调和了活泼、自在的生命色彩,而增添“诗情画意”的品味,使家庭更温馨、美满。这是说明要用“禅心”去看这个“家”,融入“家”的生活中,如此才能给家人更多的体贴、谅解与关怀,以及纯挚的爱——一种无执、无求的菩萨大爱。
  “禅”,要如何去认识、体会?这须依靠善知识的引导,从每日三十分钟到一小时的坐禅静虑学起。若能持之以恒,等待因缘成熟,即可感发禅悟,体会禅趣,丰富人生。
  一、修持方法
  (一)道前方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理想的坐禅环境,对初学者极为重要。山中的水边、林下,郊外的寺院、精舍,最适於坐禅。初学者应勤於至寺院与大众共修,等完成基础训练,再居家独修。
  家庭生活是全家共有的,除非拥有么人卧房、书房,否则想要坐禅时,就会觉得不方便。因此,在家中设立一间格调清幽、高雅的禅房或佛堂是必要的。居家坐禅独修或与妻儿子女共修皆宜。然坐禅时,应力求放下一切缘务,功夫才能得力。
  平常上班工作繁忙,居家时又间事纠缠,能定下心来坐支香,甚有福报。坐禅时应预防遭受干扰,譬如:开门应轻声、音量要放小,访客与电话须代为接待处理。坐中不宜让人推动、靠近身体……等等。“宁静”是坐禅最必要的助缘。然而,坐禅者相对的要有随时接纳一切外扰的心理准备,则可不受干扰。
  此外,坐禅者的地方不宜潮湿、炎热,空气须流通,光线要适中,不宜太亮;不可於风口下坐禅。坐垫不宜太柔软,亦不可太硬,高低必须要调整合适。衣著以宽松、舒适为宜。若觉凉意,须适时添衣,护好膝盖。坐禅前应行拜佛,或作简单的软身操,有助调身。亦可先诵段经文,但不宜大声,最好金刚念(默念),具调息(调呼吸)功效。并对自己微微笑,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情。若使用闹钟,音响不宜太响,以免自己受惊。下座后应作回向,以培养与众生的感恩心与慈悲心。并稍做运动,活动筋骨,舒通气血,热歇方可步出禅房。
  (二)助道因缘
  1、近善知识:习禅修定之事,各家所说不同。若有体证,深浅难测,邪正难辨,故须亲近善知识,依之抉择修学,才不致造成身心伤害之遗憾。
  2、培养慈悲:慈悲之人,心性柔和,坐禅容易入静。
  3、止恶行善:习禅之人,一切大小恶事都不应犯。不小心犯了,亦应随时忏悔清净,才不致心神不宁,障碍坐禅。
  4、不多攀缘:不以欲心攀缘外务。若多攀缘,心必多事,於坐禅时难得调静。
  5、善调饮食:食过多,身满气急,百脉不通;食过少,营养不足,体力不充,坐时气羸心悬,意虑不能安定。蔬菜瓜果类的有机饮食,最有助於坐禅。
  6、善调睡眠:懈怠贪睡,导致心神关蔽,增长愚痴;刻意少睡,又容易昏沉,无力坐禅。所以调善睡眠也很要紧。
  7、除掉悔盖:贪好东游西走,或跳动杂耍,或吟咏歌唱,做无义的笑谈,则心情容易放荡。或纵意攀缘,缘想、忧悔无义之事,都足以破坏禅定,故须舍弃。
  8、坚固信心:信“禅修因缘”难遭难遇,信自己有“佛性”,具足“善根福德”,信教授师是“有道”之人,信所修法门“殊胜”等。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9、礼佛忏悔:礼佛忏悔才能除罪消愆。忏悔时,除忏悔往昔罪业外,更应重视每日思想、行为上的过失检讨,并於佛前诚心忏罪,誓愿改过。
  10、每日发愿:世、出世法,无愿不成。想要舍离一切恶法,破除无量烦恼心,一定要先发大愿,以愿力持心,习禅才能成功。
  (三)用功方法
  习禅用功方法,不外乎调摄“身”、“息”、“心”。“调”,是调伏、调柔、调和之意。身体、呼吸、心念,都要调和得恰好,勿使动乱,才能渐入安定。“摄”,是收摄,使心念集中,切勿逐境散乱。调身、调心,三者相互关联。三者当中,又以“心”为主,在身、息正常安静调适中,达“心”、“息”相依,则定境自生。如何调摄身、息、心三事?说明如下:
  习禅调身法
  调身:身体要平稳正直,舒适安和。坐中不宜随便摇动,也不使产生紧张、积压的感觉。敛目、闭口、舌抵上颚,也不可用力。上下座时,须注意下列事项:
  ①上座调身:安座位,松腰带,垫臀部,裹膝盖,摇身体,吐浊气,含笑容。
  ②坐中调身:端坐盘腿,坚直背脊,手结定印,平胸松肩,内收下颚,舌尖抵齶,收敛双目,以心意引导,放松身心内外。
  ③下座调身:舒放身心,摇身吐气,按摩全身,热歇方出。
  以上是坐禅调身要领。每一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含义,符合生理上与心理上的正确需求。虽不明言“气脉”修练,其实,调理气脉的功效已涵蕴在方法过程中。
  习禅调自法
  调息:气息和顺舒畅,心境才能平静安稳。要想坐禅净心,能善於调息,必能得事半功倍之效。因为人体生理的动静,以及心理情绪的波动起伏,与呼吸的“气”和“息”,有极密切的依存关系。
  调“呼吸”,须使气息渐细渐长,不可有声,若有似无。但这是渐习而成的工夫,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反而不达。呼吸时,须任其自然,不加控制。但能平心泯念,安住於寂然之境,久而久之,自然气沉丹田,脉解心开。息调,则百病不生,心亦易於安定。这就是我们初习坐禅最好的调息方法。
  习禅调心法
  人心如悷的劣马,不堪驾御;又如恶性野牛,到处践踏禾稼。必须加一番调练、降伏功夫,方能使“心”服贴柔顺,随自己的意志而行。所以就“调心”而言,古来有“调马”、“牧牛”的比喻。
  调心:恒常不间断的使心专念一处(心的所缘境,如数息),不散乱,不昏沈,不掉举,心意集中(归一)而能平和,自然安定,最后达到清净解脱。
  1、原始禅法 原始佛教的禅法,是以四圣谛、缘起法等,作为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则以蕴、界、处,作为观照内容。在次第上,有四念处、八正道为修学的运用。兹以“身念处”中的“念息”法门,为入门方法。
  初学会禅,以“念息”为入门,是最容易相应的。“息”,是依缘身心而出入变化,对於身心的粗动或安定,有著密切关系。所以安定身心的禅定学,对修息——“呼吸”一门,极为重视。如何修“念息”?方法有六种:数、随、止、观、还、净。前三法是“禅定门”,后三法则是依“定”起“观”的“智慧门”修法。
  ①数息:以“息”为所缘,吸入时,以“心”引“息”而下达於脐下;呼出时,“心”又随“息”而上,自鼻中呼出。这样的一呼、一吸为“一息”。数“入息”者,不再数出息;数“出息”者,不再数入息。一息、一息的默数下去,到十为止,再从一数起。数息,如念佛时拔念珠一样,使心系在息(所缘)上转,不致於忘失。初学者如中间忘记了,必须再从一数起,以做到一息、一息能安稳自然念数、怀念分明为止。
  ②随息:数息久久,心静了,不会再忘失,就不必再数。只要“心”随於“息”,“心”、“息”相依,随息而上下,觉息遍全身等。这样,连记数的散乱也离去了,即是得力之相。
  ③止息:随息久久,修息渐成,“心”与“息”,如形影之不离。忽而“心”、“息”不动,身心泯然入定,就职修“止”成就。
  “观、还、净”三法,属智慧门的禅法,本文篇幅有限,不能尽言。佛法的“持息”,本意在摄心入定,所以不可在身体上执著。修习久了,假如小腹充满、发热——这是“气动”现象。或吸气时,气息直达足跟、趾端;或觉脐下气息下达,由尾闾沿脊髓上升;或气息通过时,幻觉有雷电、光色、影像、音声等,都是气息通畅,生理上的自然反应现象,不应惊奇夸玄。
  2、禅宗禅法 中国的禅宗,有五家七派之分,在用功的方法上,经世代传承,差异颇多。今仅就禅门代表性的方法,略作介绍。
  ①南宗禅:唐朝惠能大师创立。以“无门”——无相、无念、无住为入门。此禅法主“顿悟”,以“直指”的方式,直接点拔、化导学人,由此发明心地。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②北宗禅:唐朝神秀大师开演。以“拂尘、看净”为入门。主张渐修渐悟,以“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修持。
  ③看话禅:宋朝临济宗大慧宗杲主张。又称“话头禅”,或“公案禅”。以“疑”为入门。即以一则祖师的“公案”,持续真参实究,终於悟道。如“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等。
  ④默照禅:宋朝曹洞宗宏智正觉所倡。以“静坐默究”为入门。所谓“默照忘言,昭昭现前”。此禅法通於达摩禅的“壁观”,即“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即可入道”之谓。
  (四)时间安排
  初学坐禅,如果还处在“调身”的阶段,由於身体粗糙、筋骨僵硬,每一上座,五分钟或十分钟,腿子即不听使唤,呈现酸、麻、胀、痛的觉受,再加上腰酸背痛,真是苦不堪言!如硬撑久坐,可能会退失对坐禅的兴趣和道心。因此,初学坐禅应以“座次多、时间短|为原则。一天坐禅时段的安排,提供参考如下:
  1、早上起床时:早晨精神状况良好,坐禅功效甚佳。先盥洗、作暖身运动,或上香、礼佛后,即可坐禅。
  2、晚上睡觉前:一天忙於事务,在睡前澄心静虑,将白天纷乱的心念沈淀下来,可得睡眠安稳,不作恶梦的利益。
  3、例假休闲日:早上与下午时段,可各安排二座,晚上则安排一座,每座以二十至三十分钟为限,逐步训练。坐禅是最好的“休闲活动”,不仅身心能得调适,更可开阔心胸,享受空无、寂静的禅悦,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是最好的说明。
  以上是提供给繁忙上班族的禅修参考。如果是家庭主妇,则可视家事的多寡,作适当安排。通常以早、午、晚为基准,选在身心最佳状态时,安排若干座次(太饿、太饱、太倦、事未完,皆不宜坐)。此外,初学坐禅,最好自订功课表、功过表,要求自己,视坐禅为每天例行工作,如同三餐、睡眠、盥洗等行事一般。每坐一支香,就在功课表上打一个勾,并用心有恒地写日记,记录坐禅过程中的变化,观察进展,检讨缺失。遇困难不能解决,立即请教。能够善巧改进,则进步神速。
  总之,“久坐必有禅”,只要能依据正确的坐禅方法,耐烦练习,假以时日,坐出宁静、轻安、喜悦,自然获得坐禅利益,建立坐禅信心。最怕“一曝十寒”,或因腿痛腰酸,而退却不坐。这些负面因素,必然导致一事无成。
  二、开悟完成
  (一)悟是什麽
  追求开悟证果是一般人学佛的最高目标。悟,不是轻安、聪明、神通,也不是感官经验或神秘体验,见到雷、电、光、影,或是见到佛菩萨相等。“悟”是什麽?悟了以后又是什麽样的境界?悟的那一刻,整个迷妄的世界都粉碎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另一种世界,另一种风光;悟的时候,久远过去的事情会重新浮现在眼前;悟的时候,遥远以前的人和事,也都会慢慢的向我们集中近来;悟的境界很难说,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悟的那一刻,忽然没有时间了,也没有空间了。一切都是当然如是,本来如是。所以禅者追求“悟”,是一种无上的体会。究竟“悟”是什麽?略说如下:
  1、亲证的体会:吃饭,别人不能代我吃饱;睡觉,别人也不能代我安睡,这完全是自我亲身的证悟,一切的好和不好,在我内心有另外一种很强烈的感受。悟,就是亲证的体会。
  2、透视的能力:我们平常看世间,看人生,都是很浮面的,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都只是在浮面上打转,不能深透到里面。“悟”了以后,看东西不再是光看表面,比方说,一张桌子,这张桌子不是桌子,桌子是由木材做成;木材是由大树长成;大树则是由一粒种子,同时集合了阳光、空气、水份等因缘而形成。所以从一张桌子,可以看到全宇宙的三千大千世界,这就是透视的能力。
  3、自我的觉醒:悟,是自己“啊!我明白了,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父母未生我之前,什麽是我本来面目?啊!我懂了!”这就是自我的觉醒。
  4、明白的领悟:无论看人看事,乃至於一切色、声、香、味、触等尘缘幻境,都能清清楚楚的领会,这就是明白的领悟。
  (二)悟的种类
  说到“悟”,以传统教义说明,层次有三:
  1、小乘罗汉的自觉。
  2、大乘菩萨的自觉、觉他。
  3、佛陀的觉行圆满。
  禅宗的“悟”,有“顿”、有“渐”。顿悟的特徵中,“说是一物即不中”,故言“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渐悟则是经过“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循序渐修而开悟的。唐朝宗密大师将“悟的种类”分为四类:
  1、顿悟顿修:是无阶级、无方法可寻的。
  2、顿悟渐修:如婴儿初诞生,谓之“顿悟”。其后学习语言、走路、念书、做事等等,谓之“渐修”。
  3、渐修顿悟:如砍伐大树,虽已历经无数刀斧,树仍未倒,此指“渐修”;终有一斧能令树倒,谓之“顿悟”。
  4、渐修渐悟:如古人磨镜,愈磨愈亮,愈磨愈清晰。
  此外,“悟后无修”与“悟后起修”也是一个颇受争议的问题。悟后无修,是指已在“理”的“见地”上悟得彻底、干净,心智上对於“我、佛、众生、法界”的“有、无”,已不存在任何的情见、疑惑,但在“事”相上来说,并非无修。所谓“染污即不得,修灯即不无”。见地上悟得彻底,所以染污不得;习气尚未尽,所以不无修证。又见地上已悟得彻底,所以在“事修”的当下,并不执著“修”,故言“悟后无修”。
  悟后起修,则是“悟见”未彻,故还须拖泥带水的修。所以这种“悟”,仅是小悟、浅悟,或说是“解悟”——知识上的理解,仅有少分行履的经验印证。
  (三)悟后观念
  古德去:“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万般可忘,难忘者间名一段。”未悟之前,心生种种执著、妄想、贪求、计较,不能放下;悟道之后,则身心统一,理事圆融,随缘放旷,任达自在,洒脱自如。所以,禅者悟后的观念是:
  1、处於苦境中,却不觉苦。
  2、处於矛盾中,却能不矛盾。
  3、处於妄心中,却能无妄心。
  4、处於分别中,却能无分别。
  总之,真正禅宗的“悟”,是“明心见性”的,也就是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朴实未染的本来面目。一旦“悟”了,虚妄的分别心脱落尽净,甚至连佛、觉悟的世界也荡然无遗,清净的本心,流入无限的时空,达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脱自在的境界。
  禅的时代需求
  禅,原本存在於天地、方寸之间,昔日圣者佛陀发现禅的存在,而世代相传至今。禅,没有时代的隔阂,只要有人生活的世间,禅就会一直被发现、体悟,因为禅就是我们的生活——一种完全回归宇宙自然的生活。禅,平凡、平实,所谓“平常心是道”民。所以,禅就在眼前,它是那麽的自然、纯真、朴实、美好、亲切。因此,“禅”会永远的被人类追求著。
  人类需要禅,只有禅才能“转”生活中的痛苦为快乐,“化”忧郁为喜悦;只有禅才能“转”生命的烦恼为菩提,“化”生死为涅磐。
  时代需要“禅”,只有“禅”,才能医治功利、物质主义的“时代病”。只有禅,才能根除相对、二元世界观的谬见;只有“禅”,才是帮助人类寻得失落的自我,找回失去已久的精神家园;只有“禅”才能为东方、西方文化的差别,如生死观、人生观、价值观,宗教观、自然观、道德观等,找出平衡点。“禅”,能为人类筑起一座沟通东西文化、心识思想、心灵交流的桥梁。
  禅,在中国文化肥沃的土地上孕育完成,从隋唐时代的光辉璨烂,而至明清时期的暗淡无光。近代经由日本传向西方,几经波折,本来面目不增不减。现在,又重回东方的禅宗故乡——中国。无论是西方世界、东方世界,乃至十方世界,我们皆翘首以盼,乐观其“禅花”的绽放!
  ——选自《佛教》丛书之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