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音心不二论——仿僧肇笔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听 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音心不二论——仿僧肇笔意
  听 禅
  [缘起]
  本文仿东晋佛教哲学家僧肇(384~414)笔意,而造音心不二论。肇师本长安人,后从鸠摩罗什大师羁留凉土习般若学说,长安与凉土,故皆与本次音乐美学专题雅集有前定因缘。僧肇甚富哲思,撰述宗本义、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涅槃无名诸论,后人汇集题名为《肇论》行世,入《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僧肇思想,论法无自性、万法唯识般若性空之理,称为解空第一,本文所仿,实即肇论旨趣,故述缘起。李君曙明二十年前倡作《音心对映论》,一时海内轰动,参与讨论驳议者众,颇显学界之盛。回望过去,有当年论友仙逝,有青年翘楚频现,有思辩成果日多,有若干人物淡出……但音心对映之命题却仍有活力,君子和而不同之德风亦传之学界,能不感慨系之!余今出音心不二之论,不为与李君等唱为反调以显异识,而在探求学术真谛而求心安。世界事物,本来实相。横看侧看,成岭成峰。哲学立场不同,观点亦复互异。本论既仿僧肇笔意,必与时贤诸说异调。非时贤诸说不真,亦非异调本论为假,即真即假,不真不假,真假不一不二,在俗谛层面之真,却是真谛层面之假,反之亦然。然俗谛真谛,本论未必究竟,错误或有,期于同道。
  [本论]
  有对与比量1。
  乐记有云:比音而乐之。若乐(yue)之,比音即有对,五音环运,宫商集比,是有对。若乐(le)之,比音亦有对,音心对映,物我两分,亦是有对2。有对则有碍,碍有拘碍,拘于所取境也。有障碍,障于五根3境也。两碍是色法4,则实相5必隐。五音可比,已比,是比,此是乐之物理必然,亦是乐之文理必然。音心可比,已比,是比,此是音之内涵必然,亦是心之性质必然。若然,则是用已知之因(理由)比证未知之宗(命题),音必是五声六律互异之集比,故音之可比、已比、是比之现象已先存,非比音而乐(yue)之而存;心必是七情六欲人性之汇聚,故心之可比、已比、是比之现象已先存,非比音而乐(le)之而存;若然,则未证已明,何待思求,此分别心之必然,亦比量思维之因果。音心各各有对,是相比量,瑜伽师地论6卷十五说五种比量,其一即相比量,意谓随此之相状相属,推见彼之相状相属,如听宫而知商,闻戚而知悦之类。音心两两有对,是法比量,亦地论五种比量之一,意谓以此之相邻相属之法比知彼之相邻相属之法,如音系统运动是音音相邻相属之法,心系统运动是心心相邻相属之法,音系统运动可比知心系统运动7。比量之思,要在分别心,量明未知事。比则有对,量则有思,皆未达究竟。以佛教哲学根本义,音现象与心现象,音心对映现象,皆为假象8。现,非一定不动之顽固物质而有生灭流转;象,非恒常不移之本来实相而有虚假幻化。今说音现象,心现象,音心对映现象,莫非以音心为假名9之思构。假者是不实,名言乃符号,心欲有为,非言不达,言必出音(声),音必有言(意)。思者,心也。构者,象也。故音心对映,皆心象也。说音心者非说音心,犹假名非实相也。
  无对与现量10。
  前说因,今说缘。因是根据,缘为条件11。要在音所以是音,全在因缘和合;心所以是心,亦全在因缘际会。心不识音,则音不存。音不表心,则心不显。按音之本义,音不自音,必待有心而成音,故五声六律无非人心之作为,人心之外显,乐(yue)之理和乐(le)之情,皆在其中。按心之本义,非肉团心而是缘虑心12,故心不自心,必待物感心动,音起而发心,乐(yue)之理和乐(le)之情,莫不按覆。比音而起之乐(yue),必有心智之驱使;比音而起之乐(le),必是心情之外显,故音在心中,心在音中。比音而乐(yue),则乐理即心理;比音而乐(le),则音情即心情,何待两两对映。音者无常,生灭流转,永无定相,刹那无间,不可把捉。西哲所谓不占空间,自我消灭13。中哲所谓妙有而来,无间而至14。缘五根者眼耳鼻舌身,缘五境者色声香味触,皆必然有对,是为世俗谛15,故说生灭流转之物理。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六,意处法处皆无对,故音法所现之乐体,耳识是虚,唯心是识,是为胜义谛,故说意识流动之心理。心者无常,黑箱无知,物感心动,念念相续,离缘则空,假有名相。若无音心之际会因缘16,乐记所谓音安以乐,音怨以怒皆不存。但哀乐喜怒敬爱之六情,随缘而起,随缘而化。噍杀啴缓发散粗砾直廉和柔之音17,亦随缘18而起,随缘而化。若无音之缘会,则心必不显心。若无心之和合,则音必不是音。若取现量,是不带名言,无度量心,亲得法体19,受音之心必能察觉音心本来无二。若涉直觉,则浑然同体,无可分别,是一无二,受心之音必能表出音心本来是一。如此,则音心对映,是耳识境,非意识境20。是未究竟21,非实相理,无可疑矣。
  赖耶与集起22
  音心之质测,为物理心理,是实证科学。音心之通几23,为抽象论辩,是哲学运思。然心何以能集起音,音为甚能入藏识心,尚未显明。音之质测,在孤立不动之声则可,在变动无涯之乐24则否。心之质测,在生理解剖之层或可,在心理幽运之层则否。故音心之质测于美学其意义或然可疑矣。音之通几,于一般哲学之理或可,于唯识甚深之思25则否。心只通几,在意识哲学之道或可,在现量直觉之层则否。故音心之通几于美学其道理只在俗谛矣。按阿赖耶识,八识之中最为究竟。赖耶即能藏,故音心种子皆本阿赖耶识。赖耶即所藏,故音心种子皆入阿赖耶识。赖耶即执藏,故音心种子皆同阿赖耶识。如此,则物我同一,音心不二,音亦法体,心是集起,是为必然。赖耶者,心识也,有情生命之本质也;集起者,熏识也,所藏种子之生处也。按唯识学,集起即心,心有识,故可知音心唯识而在,唯识而生,本来是一,假名为二。赖耶转依,识识随缘,生命种子,唯识所生。以赖耶解音心,则音之转依即心之转依,心之随缘即音之随缘,心生则音生,音生则心生,无有对待,必然无二。如此,则赖耶即音心,音心即赖耶。故音心虽空无自性,必待赖耶而显出。乐之音心一体之生灭变化,即赖耶集起之相续无间。此则无染离垢,清静明白,音心不二之深密义,何待再论。
  注释与文献
  --------------------------------------------------------------------------------
  1 有对:佛教哲学术语,为‘无对’之对称。对,为碍之意。有对,即法有碍之意。碍有二种,即障碍与拘碍。五根、五境及心、心所等诸法,受障碍而不生,或被所取所缘之境所拘碍而不能转他境,称为有对。《俱舍论》以为可分为障碍有对,境界有对,所缘有对。
  比量:因明学说用语,指建立在差别之上的比知量度思维活动。比者比类也,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事,量知未知之事也。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说五种比量,所谓相比量、体比量、业比量、法比量、因果比量。还有真比量、似比量,自比量和他比量等。
  2 李曙明:引《乐记》文字,以为“比音而乐”之“乐”,是欢乐之“乐”(le),还是音乐之“乐”(yue),一音之差,关系极大。见氏著文《音心对映论——乐记“和律论”音乐美学初探》,载《人民音乐》1984年第一期。
  3 五根:佛教把眼、耳、鼻、舌、身五种人类器官称为五根,有视听嗅味触五种机能,能摄外界现象(色),也能起五种识境,如耳识等,是人类生命的基础,但佛教哲学认识其不够彻底究竟。
  4 色法:广义的物质之存在总称。泛指有质碍之物,即占有一定之空间,具有自他互相障碍,及会变坏之性质者。一切法可分为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位,其中色法在五蕴分类中称为色蕴,心法称为识蕴。
  5 实相: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本然之真实,举凡一如、实性、实际、真性、涅槃、无为、无相等,皆为实相之异名。以世俗认识之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6 瑜伽师地论,简称地论或瑜伽论,为法相唯识宗哲学思想最重要之典籍。传为弥勒菩萨讲述,无著菩萨记录。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其论详述瑜伽行观法,主张客观对象乃人类根本心识之阿赖耶识所假现之现象,须远离有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之观念,始能悟入中道,其论五比量甚精到。由于本论广释瑜伽师所依所行之十七地,故又称十七地论。本论汉译本有唐玄奘、北凉昙无谶、刘宋求那跋摩、梁真谛等译本,而以玄奘译本最佳,影响最大。
  7 音系统、心系统语出李曙明《对映论》,其论曰:“音系统的运动规律是‘比
  音’,;心系统的运动规律是‘而乐(le)’,音、心两个系统经人体、乐器、空气等运动的中介,就构成一个大的有内在联系的音心对映系统。”载《人民音乐》1984年第一期。
  8 假象:即佛教哲学所谓假有,假相,乃实有、实相之对称,又作俗有、假名
  有。谓诸法皆依因缘和合而存在。因缘所生之法,如镜花水月,无其实性,然非虚无之法;即诸法之存在,乃由因缘而生之故,既非定无亦非定有,而系假施设为有者,故称假有,亦即假象。
  9 假名:意指假他而得之名。佛教哲学认为诸法无常,法无定性,难以认识把
  握,故假名号以说之。 《大乘义章》所谓诸法无名,假与施名,故曰假名。废名论法,法如幻化,非有非无,亦非非有,亦非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以名呼法,法随名转,方有种种诸法差别,假名故有,是故诸法说为假名。此说涉及人类思维的根本问题,凡思(理性),则涉名言;凡悟(非理性),则涉直觉,前者是分别心,后者是唯识力,可谓一对矛盾。
  10 无对:对,为碍之意。无对,是有对之对称,也即无障碍法。十二处中,眼、
  耳、鼻、舌、身等五根及色、声、香、味、触五境等十处有障碍,故为有对;意处、法处无障碍,故为无对。意处,十二处之一,即识蕴所对的境界。法处,十二处之一,即意根所对的境界。
  现量:量,为尺度之意,指知识来源、认识形式,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现量即感觉,乃尚未加入概念活动,毫无分别思惟、筹度推求等作用,仅以直觉去量知色等外境诸法之自相。广义之现量,分为真现量,似现量两种,真现量系指未受幻相、错觉等所影响,且尚未加入概念分别作用之直接经验;似现量则指由于幻相、错觉所致,或已加入概念分别作用之认识。 《因明入正理论》所谓:现量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其《疏》卷上:能缘行相,不动不摇,自循照境,不筹不度,离分别心,照符前境,明局自体,故名现量。本文所论基于无对,是在意处、法处行事,故必是现量把握,而非名言分别。
  11 因缘:佛教哲学重要概念。因,指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根据;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条件。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之理。
  12 心:即心法、心事。非指一般心脏那样的肉团心,而是指远离对象仍具有思量(缘虑)之作用者,系相对于色(物质)、身(肉体)而言。其内涵复杂,在大乘唯识宗,心指第八阿赖耶识,含有积集之义,乃诸法产生之根本体,故亦称集起心,即阿赖耶识蓄积种子而能生起现行之意。佛教对于心与物之存在,乃主张心与物为相辅相成之关系,不论任何一方皆不能单独存在,故佛教既非唯心论,亦非唯物论,而是一种色心不二论。
  13 语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美学》汉译本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可参见何乾三先生《西方音乐美学史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4 语出唐代吕温《乐出虚赋》,原文为:“其始也,因妙有而来,向无间而至”。可参见蔡仲德先生《中国音乐美学史》第625页,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15 二谛:指世俗谛、胜义谛。谛是真理的意思。俗谛又名世俗谛,真谛又名胜义谛,第一义谛。真俗二谛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理。凡从一般实际事物或实际经验(有)看待世界者,名世谛或俗谛;从究竟处(空)体验事物或内证世界者,名第一义谛或真谛。俗谛多肯定感官经验,真谛常否定一般常识。
  16 李曙明《对映论》云:“音心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历史中的现实的对映运动过程,就是‘比音而乐’”。此所谓“一定的自然历史中的现实的”无疑即是说缘。
  17 此语出《乐记·乐本》:“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18 随缘:人与外界事物的触染即是缘,引申为一切事物变化的条件,但缘本身变化无穷,所缘事物亦变化无穷,随顺因缘而生而变,故说音声随缘而起,随缘而灭。心情随缘而起,随缘而灭。
  19 法体:佛教哲学指诸法之体性、本质、自性、自体。法体即指存在的本体、存在自身、或存在的本质之意。
  20 耳识:指生理器官的耳所分别的声境,乃六识之一,佛教哲学认为耳识住于欲界、通于欲界,耳根及所依之身同在声境,故涉俗谛。
  意识:佛教哲学重要概念。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中之第六识。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之心机能’,凡能统摄多种经验内容之作用,皆称为意识。本文所涉之唯识宗,特别强调物质界为意识所变现,前五识仅由单纯的感觉作用来攀缘外境,而不具有认识、分别对境之作用;至第六意识始具有认识、分别现象界所有事物之作用。此注尚未及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
  21 究竟:究竟犹至极之义,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
  22 赖耶:阿赖耶识之简称。为八识中最究竟者,梵语原义为能藏的藏识,指六
  识的深处恒动恒变恒化之轮回不已的根本心,佛学中最早提到赖耶的是《解深密经》。赖耶的问题,是佛教哲学中最深邃、最重要的哲学思辩,唯识学认为它是世界的本源。赖耶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遍及宇宙和人间,生灭回转,永不坏朽。见演培法师所著《唯识学上的赖耶论》一文。
  23 集起:指阿赖耶识的功能,也即心识。集,谓一切现行法皆于阿赖耶识薰其种子;起,谓由此识生一切现行法。
  23 质测与通几:是明清之际哲学家方以智的用语(见《物理小识·自序》)。质测指实证的物理科学:“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蠢蠕,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通几是指思辩哲学:“通观天地,天地一物也。推而至于不可知,转以可知者摄之,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是物物神神之深几也,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但其认为质测与通几不相坏也,故可识耳识与心识同样重要而不可偏废。
  24 牛陇菲作《音心对映论评析》云:“音心对映”,作为音乐审美的范畴,有其根本的缺陷。就音乐审美而言,与“感于物而动之心”的动态境界相映应的,只能是“乐”,而不是“音”。……此所谓“音”,根本不可能与“感于物而动之心”的动态境界相映应。而只有“比音而乐(yue)之”的“乐”,才能与此心之动态境界相映应。故其提出“乐心对映”的观点。见《人民音乐》1985年第4期。
  25 唯识:佛教唯识学哲学认为,世界虚幻,万法唯识。识,即心之本体,离识变现之外无任何实在,称为唯识。阿赖耶识是世界的根本或本体,一切万法皆由此识变现。此理论见于唐玄奘译《成唯识论》卷二。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
  参考文献:
  1、《音心对映论研讨历史文献》,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系编。2008年。
  2、《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3、《唯识论文集》第一集,成都国学研究会编,2006年出版。
  4、《成唯识论》,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
  5、《肇论》,北京鹫峰禅寺佛经流通处印行。
  6、《中华藏》光盘版。网络版。
  7、《大正藏》光盘版。网络版。
  8、《中国佛教与唯识学》,王恩洋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9、《唯识二十论·导读》,《唯识三十颂·导读》,印度世亲论师著,李润生导读,台湾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