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历史传记>>正文内容

与历史相应的创举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然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与历史相应的创举
  慧然法师 - 厦门闽南佛学院教师
  参加这次两岸禅学研讨会,虽说是两岸交流,但我还是本著学习和取经的态度来到台湾,因为台湾佛教没有中断,比较兴旺、发达;大陆佛教毕竟由于历史因素(文化大革命)中断了一段时间,才刚刚恢复了十几年。台湾方面,无论出家人的素质,寺院管理等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这次有幸参加禅学研讨会,首先要感谢惠空法师给我这学习的机会。
  关于这次两岸禅学研讨会,我觉得它具有两点很深刻的意义;一是现实的意义;一是历史的意义。所谓现实的意义,是说不论台湾或大陆,虽说佛教都很兴盛,但能绚真参实修的人毕竟不多,透过这次禅学研讨会,这是一个契机,能够推动佛教往实修实悟的方向去行,特别是促进出家师父在禅修方面多体验、多用功。现在的情况是,因为大家不注重禅修、不注重实际的体证,所以不是做经忏,就是办社会服务。当然办社会福利、慈善、教育事业全是好事情,但这不是我们的根本。我们出家人的根本是禅定;禅定包括很多方面,按照佛教纲领来讲,修学次第是“戒、定、慧”,依戒生定,由定发慧。要得到究竟的智慧,必须通过禅定来引发,否则就像树没有根,不可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所以我认为这次禅学研讨会针对现在佛教界的现状,开会的时机非常即时,也是前所未有的。其次从历史意义上来看,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能够彻悟宇宙人生真谛,是透过禅定,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我们出家修行要想成道,必须透过刚刚讲的戒定慧三学来进入,所以佛教的核心,可以说在禅定方面,禅定如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提升,我们佛教就会慢慢的衰微,佛教便会等同于一般世间只是做好事,如作慈善,办教育的世间法而已。如此,我们出家人的本分、佛教的宗旨也就失落了。所以,要使佛法久住世间,使法轮常转,使佛教有一个新气象,必须透过禅定。历代以来,必然是因有实修实证和大彻大悟的高僧出现,佛教才能兴盛。这点我们从佛教历史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不要说太远,就举近代的虚云老和尚为例。所以说高僧出世与否,对佛教在世间的地位和影响力就会不同。因此说,这次会议对“禅”的提倡,是有它历史意义的。
  我认为这次禅学研讨会开得很成功,圆满,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发表的论文和主讲者水平,总的来讲是比较好的;第二,开会的时机是即时的,也就是说,大家都看到了目前佛教这种景况,不论大陆或台湾,这么多道场,这么多法师,但就是没有人来发起禅学研讨会,所以大家非常渴望,这是主要原因;第三,是主办单位安排得恰当,准备工作做得细致、扎实,整个过程,无论接待、后勤、会场布置非常有条有理、非常严谨,宣传工作也做得很好,使很多佛学院研究所、各道场法师,都能积极响应和参与,可以说大小环节都能细心安排。比方说午斋吃便当就安排得非常好,正体现了禅的味道,因为禅是非常朴实,不讲排场、奢侈的,整个禅学研讨会从个个方面体现禅的精神和风貌。
  就我个人来说,这种学术性的会议是第一次参加,当然感到非常荣幸有因缘参加道次研讨会。透过两天研讨,无论是发表者、讲评人,乃至台下与会的法师、居士和学者,反覆的针对禅学问题来探讨,我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启发,受益匪浅。我们虽然学过禅宗方面很多著作,但不是很深入;这次是个专题,而且有一定的深度,论文的发表人,从各宗各派中把禅观思想和修持方法阐发出来,特别是惠空法师具有独创性的梦幻观,很有意义,给我很大的震撼。在这个时节因缘,能够把禅观作为一个重要的、主要的议题,透过研讨会的形式,谦两岸一起来探讨,无论从那方面来讲,这次研讨会的层次是比较高的,参与的人也是比较积极的,给我收获很大。
  总的来说,就我看到的,我认为这次会议办得很圆满。因为我毕业后讲课讲了几年,这一两年开始接行政工作,所以我知道做事的辛苦,我们举行法会或活动,无论在运作当中或结束以后,总觉得很多方面不圆满,很欠缺。但在这次禅学研讨会中,我看到从接待,会议议程,各方面安排得都非常好,有条有理,做到了滴水不漏。如果说美中不足的话,就是会场稍微小一点,因为那天下雨,没雨恐怕人更多,想听、想参与的人就会没座位。再一点,如果可能,在研讨会以后举行禅七,恐怕效果更好;或是在研讨会期间穿插静坐,我想会更有意义一些。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这是第一次的两岸禅举研讨会,将来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种类型的禅学研讨会,把佛教几千年来的禅观思想综合阐述,不单与会的法师、居士能受益,再能出版刊物,使海峡两岸、世界各地佛教徒都能共享,我想这对佛教禅观理念的提升是有很大作用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