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擦擦名称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 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擦擦名称考
  □ 李 翎 《寻根》 2005年第01期
  在藏传佛教的供养造像中,擦擦,通常指的是一种泥制小佛像,也有将各种塔形(包括立体和平面的)称作擦擦。
  最早对擦擦进行系统研究的意大利东方学者图齐,对此所作的定义是:“擦擦是一种塔状的小型泥塑,不仅如此,它还能表现佛教中的某一个神,或者是记录某种缘起法颂。擦擦一般是用土、水和在一起制成的,有时也在其中加入著名喇嘛的骨灰。有时也因为某种原因而掺入大麦或小麦粒:这些麦粒或者是因为在开光仪式中用过,或者是为了祈求丰收和感恩。”另外,西方学者叶斯开、得思高丁、钱达拉·达斯等也有相同或近似的论述。将他们的论述归纳起来大意为:擦擦是用黏土制成的塔或像,有时里面掺有一些其他的有神圣意味的东西。而“擦擦”这个名称本身是来自印度,西藏词典学也认为这词源来自于梵文。然而,更准确地说,这个词来自于俗语的某种形式而不是梵语,即“擦擦”这个词的原形是sancaka,意思是模具。事实上,擦擦正是通过模具制作的。然而,即使考虑到由梵文原形的词转变成流行的藏文,在形式上会出现诸多的偏差,但有些情况仍然无法解释,即如果不用n,通常会代之以m,但这里也没有m,并且还出现了ch。图齐进一步认为这个藏文词更有可能来源于俗语sacchaya或sacchaha,梵文sat -chaya。它的原意是完美的“形象”或“复制”,即一个形象与另一个形象相似,属于形容词“相同的”意思。事实上,西藏的词典学者们直译它为dam pai(同sat)gzugs brnan,就是“完美的形象”。这个词与考德斯先生(Coedes)在暹罗语中发现并解释的词brahbinbo“圣像”相一致。
  图齐曾经对这些擦擦的起源做过推测,认为它们不仅与伽毗黎、菩提伽耶、贝拿勒斯、拘尸那城有关,而且与佛教八大圣迹也有关系。当早期佛教形成时,这些地点对信徒们显示了释迦牟尼一生生活和传法过程中的重要时刻,后来被八种塔式圣化了,成为显示奇迹、传法、值得纪念事件的地点。朝拜被传说中圣化了的地方,成为信仰者一生必做的事情,而朝圣者往往想要从圣地随身带回一些纪念品,因为他们认为此地得到圣化,其周边的器物似乎也保留着与神在物质上的某些联系,并能够唤起初次感受到的那种虔诚。针对朝圣者的这种愿望,管理寺庙和圣地的僧人、监护者,开始监制这些小像。初期,也许正如富歇所假设的那样:这些小像的造型,或者是圣地本身的建筑物、或者是在信徒头脑中能够唤起圣地传统象征物的仿制品。后来,这种小像的用途逐渐地广泛起来,同时佛教其他诸神也加入其中与释迦佛伴出。
  天性中具有神秘感受和易被神灵感染的情绪,使藏族人对众神怀有与生俱来的敬畏心理,伴随着刚刚皈依佛教的热情,在朝拜印度圣地时,他们学会了使用擦擦。当由圣地返回西藏时,他们带回了在朝圣中收集的圣化了的纪念品。渐渐地西藏人给予早期从印度带回的泥像以一种独立发展的系统,并开始在自己的住地制作泥像。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当佛教开始进入西藏时,围绕某些修行处或某些具有特别神圣意义的寺庙就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宗教中心。在这些地方人们开始制作和分发擦擦,或者是利用当地的模子,或者是利用早期由印度带来的模子制作这些有特别意义的擦擦。
  但如果仅限于以上情况,来确定擦擦的特点和意义是不完全正确的。即,我们不应该将它最初的来源和后来的发展混淆在一起。
  同时,图齐说:我们不要忘记,由于传入西藏的是大乘佛教,更准确地说是密宗繁荣时期的佛教,因此,擦擦也将呈现与新教派和神秘思想有关的一些特征。制作擦擦不仅仅是为纪念某一次朝圣,更主要是复杂仪轨描述的和规定的诸多崇拜行为之一。有时候制作擦擦是为了压印上浓缩佛教义理的缘起法颂,然后把它们放在塔里。这就是大乘法师传统的说法“装藏”。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些支提形状的擦擦,其制作原因是为了通过它们对世上所有的支提表示敬拜;有的是一些人因贫穷无法建造大塔而制作;有的是旅行者为了还愿或感恩而制作;有的擦擦是旅途中人们对偶遇的纪念物和圣地表达自己敬献的一种具体有形的证据。
  以上是20世纪30年代图齐对擦擦进行研究后提出的观点。直到现在,学者多沿用这个概念。本人认为图齐的观点主要是通过考古实物推出的结论,缺少文献和事实依据,其中存有疏漏,即擦擦在本意上指的仅仅是小塔,而印有佛像的压印泥制品,应该称为小泥佛像。
  据查骞撰、林超校点的《边藏风土记》(中国藏学出版社)卷一《活佛源流》载:
  夷人身旁,各系小泥佛,或范金,或糌粑捏之,云可护身,刀枪不入,大喇嘛赐之,不易得也。又多小塔,名擦擦,亦长系身。按《元史纪事本末》:西僧有所谓擦擦者,以泥作小塔,或十万、二十万、至三十万云云。藏有擦擦寺,万塔林立,云镇压邪,尚旧俗也。
  卷二《噶经护身佛》又记:
  喇嘛高行者,恒多铸金银铜铁塔佛,高逾寻丈,细不逾指,分以赠人,珍过瑰宝。别有铜泥两种,铸工粗劣,万像一模。又有大喇嘛涅焚烧后,以其血肉骨灰,杂合朱砂泥,印成佛塔像者,或佛塔内藏舍利一枚,则无上等等矣。糌粑佛,为达赖食余,诵经手制,为轻赠人。噶经佛,至不易得。番人相传,佛成道后,弟子筑龛万山中奉之。噶经佛晨夕诵经,间抟糌粑作佛像,岁成一尊,诵经百万遍,即掷投万山中,眉目秀现,生气远出。计六十年,成佛像六十尊,诵经不知恒河沙数。噶经佛圆寂后,番人探求穷谷,偶然拾得噶经造像,称为有缘。
  《夷俗杂志五则》载:
  夷人习佩护身佛,喇嘛焚化日,多环跪持器求舍利,千百中无一也。一喇嘛焚后,凡骨肉灰烬之余,咸和土泥,模为佛像小塔,以之赠人……
  从以上得知,称为“擦擦”的仅指小塔,而对于泥做的佛像,并不称擦擦,只称小佛像。通常在解说擦擦时,人们反复引用《元史·释老志》中的材料,事实上史料说的擦擦也仅指小塔:“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这里已十分清楚地说明了擦擦原指的就是泥做的小塔,而并非指有像者,唐代“善业泥”、“善业佛”、“脱佛”的说法则专指小泥佛像。只是人们在理解时,将已十分明确的概念模糊了。
  本人在2000年,曾请教过夏尔巴活佛,活佛说:如果你对一个藏人说,要一个擦擦,他只会给做一个小塔,不会给你佛像。有佛像的称为“巴擦”,“巴”是压印的意思。
  青海同仁县温加·格勒伦珠喜措活佛也认为:“擦擦”一词很难说就是来自印度,它可能是一个共用词,如同“白玛”,梵、藏语都是说莲花,另外还有“象雄”、“藏”、“印度”都是梵藏同音,不知其来源。就擦擦本意来说,指的是小塔,有佛像的称为“古巴”,意思是“泥佛像”。关于擦擦仪规文献,活佛说:在据说是依据苯教祖师辛饶的言论而成书的《法事13种》(bon spyod bcu gsum)就有提及。关于常说的“制擦擦十万”这个数量,活佛说:十万是资粮福德,不同的数量所求的对象便不同,比如:一万个绿度母泥像是求生孩子,而文殊像是求智慧,无量寿佛像是求静心,四臂观音像是求脱离轮回,求慈悲等。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