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哲学>>正文内容

宗教心理学溯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易斯·蓝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宗教心理学溯源
  刘易斯·蓝博
  宗教心理学的起源及发展 
  宗教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描述、探究及理解宗教的性质、功能以及人类生活中的灵性的学科。宗教心理学运用了心理学的许多不同分支的理论和方法来理解宗教,比如性格理论、社会心理学、人类发展、人际关系、认知神经科学及情感过程。
  自从19世纪末期心理学在欧洲和美国发展伊始,宗教就成为心理学领域中一个受到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宗教心理学一直以来主要关注基督教和犹太教,但近年来,这个学科也逐渐把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及新兴宗教纳入研究范围。
  宗教心理学是各种关注人类宗教和灵性经验的相互关联的学科、主题和问题的集合体。关注的中心主要是个体,与超人力相关的空间、实体,或者是对个人、团体和文化来说很重要的存在体相关的经历、关系、信仰、行为和意识。宗教心理学家还关注团体、机构及文化对建构宗教和灵性的影响力。
  在当代美国社会,许多人都将“宗教”和“灵性”区分对待。对一些人来说,宗教意味着宗教机构和领导,他们规定正确的、禁止不正确的信仰和实践。而灵性则暗指那些提供意义、目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超越平常生活的个人经历、信仰和行为。这个区别的意义在于,对那些不为宗教意识形态和组织所限制的个人选择、自由和独立的重视。近年来,当代宗教心理学已经开始明确地对灵性进行研究。
  在19世纪的最后10年和上世纪的前几十年,心理学是在另外3个学科,即生物科学、物理学和神学的共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德国的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和美国的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是现代心理学的两位主要奠基人。他们两位均受过医学教育,是具有相当天赋、才华横溢的学者,他们各自拥有好几个学科的知识:生物学、生理学、历史、宗教和文学。宗教在他们大量的出版物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冯特和詹姆士的研究为以后形成宗教心理学的诸多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二战”以后的心理学和神经病学领域中,西德蒙格·弗洛伊德(1856——1939)成为了宗教心理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由于许多文化上的原因,作为一种理论和一种治疗实践,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对美国、欧洲一些地区以及拉美,尤其是阿根廷等地的文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弗洛伊德创立了一种引人瞩目的宗教批评论,他的宗教理论认识到了宗教愿望、恐惧、仪式及人类原始需要的巨大力量。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随者们现在仍影响着宗教心理学,并提供了与科学实证派宗教心理学相竞争的观点和方法。
  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战”结束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宗教心理学的分析方法也发展出了新兴的观点,如客体关系理论、文化和生命周期理论、自体心理学理论,以及其他一些探究新的研究宗教和灵性经历的理论方法。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宗教心理学领域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荣格认为宗教为人们提供了达到人类生活中心目标的主要资源,荣格把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化”。在他众多复杂的写作中,荣格分析了宗教想象、仪式、原型和符号在个体建构中所产生的力量。尽管那些致力于发展一种科学的宗教心理学的人拒绝接受这个理论,但荣格心理学还是继续影响着一些学术团体和许多接受这个理论的人。批评家们则认为荣格的心理学实际上成为了宗教的替代。
  科学实证派的宗教和灵性心理学不断扩大其所研究的现象、理论和方法。几十年来,虽然宗教心理学在主流心理学中处于边缘地位,但它目前正在使自己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有价值的贡献者。今年2月,新成立的学科杂志,美国宗教学联会第36分会宗教心理学的官方刊物——《宗教和灵性心理学》显示了宗教心理学在主流心理学中逐渐突出的作用。
  一些宗教心理学家是实证研究科学家,他们不是使用偏重解释的方法,而是采用严谨的实验方法。与倡导实证研究的宗教心理学家相反,这些学者常常在大学宗教学系或者神学院供职,而不是在心理学系。在宗教学系里,一些学者并不做宗教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们更喜欢探究的是心理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否参与对话或相互批评,心理学和宗教的关系都是相当复杂并不断变化的。为了方便总结这些复杂的关系,一些人还把这个领域称为宗教的心理学、心理学和宗教、宗教作为心理学、心理学或宗教。
  宗教心理学的未来有许多可能性,也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宗教心理学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对文化在塑造个人、社区和宗教中的重要性有更多的了解;其次,认知神经科学将会为增进对人类认知、经历和意义的生物基础的认识提供宝贵的知识;再次,宗教心理学还要与宗教人类学和社会学建立持久的关系,不能把宗教和灵性现象从文化和社会基体中剥离出来;最后,宗教心理学必须探究犹太教和基督教之外的宗教和灵性,只有搜寻不同形式的宗教和灵性对人类经历(思想、感觉和行为)的理解和解释,才能丰富宗教心理学的内容。
  宗教和灵性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将会非常引人注目。在这个强大的、飞速变化的国家,宗教心理学对个人、社区和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